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习题之简答题

《形势与政策》习题之简答题

《形势与政策》习题之简答题
《形势与政策》习题之简答题

1、简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功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的结果,请问这“三个规律”指的是什么?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着重加强哪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第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6、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新时期人民对发展有那些新期待?

人民对发展的新期待主要有:

A、由于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们要求更好地保护财产权;

B、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提出了新愿望;

C、由于经济地位变化,人们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D、在经济基础快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的矛盾。

8、党的十七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内容有那些?

党的十七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内容有:

A、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9、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有哪些特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特点有:

A、战略思想的延续性

B、小康内涵的创新性

C、奋斗目标的连续性

D、具体要求的针对性;

E、目标愿景的可行性。

10、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回顾60多年来台湾海峡形势的变化,在祖国大陆形势、台湾岛内形势及国际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下,大致经历了从二十世纪的对抗、缓和、接触、对话到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交流交往与合作斗争并存等几个重要阶段。现回顾如下:

二十世纪的对抗、缓和、接触、对话

1、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军事对抗时期

2、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不战不和”时期

3、二十世纪70年代后的解冻交往时期

4、二十世纪80年代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时期

5、90年代半官方接触交往与斗争并存时期

6、90年代末后曲折发展时期

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交流交往与合作斗争并存

A、有效地增强驾驭形势的能力,引导紧张的两岸关系形势向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增加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

B、以民为本、以法遏独,创造融合亲情、互利双赢的良好氛围

C、加强两岸经贸、文化、科技、人员往来,以及学习、旅游观光的交流交往,融合亲情,增进感情,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11、中国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13、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特点和突出的问题有哪些?

当前世界国际形势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二是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三是对话和合作继续发展。总的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政治局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突出的问题有:(1)中东局势依然复杂,伊拉克重建有机会,也有期待,巴以和平进程充满变数;(2)朝鲜核问题与伊朗核问题;(3)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非安全因素在增加,如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难、法国的骚乱、美英两国的公交系统的大罢工等,世界不稳定因素在增加;(4)霸权主义导致当今世界动荡不安。

14、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大国关系及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

当今世界大国关系合作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1)大国相互借重有所上升,安全合作得到加强。(2)美国主导地位下滑,大国关系深度调整推动多极化曲折发展:美国主导地位下滑;

世界多极力量与美国单边霸权间的矛盾突出,大国关系深度调整推动多极化曲折发展;人类社会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的进步潮流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雄心壮志势不可挡。(3)中国综合国力排名上升,继续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亮点。(4)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已成为牵动国际战略形势与大国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5、如何看待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格局和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新军事变革步伐显著加快。主要大国军事战略加快调整,新技术新武器装备竞相投入使用,军队建设向信息化转型加速发展,作战空间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这些不仅使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而且也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一是各国加大了军事科研投入。二是各国调整了战略部署。三是世界拉开新一轮太空竞赛。

16、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是什么?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应具备哪些特性?

(1)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在对个人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和持续不断的提升。(2)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具备的特性包括:①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②适时性:规划的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

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③适应性:规划未来会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④连续性:每个阶段应能持续连贯性衔接。⑤完整性:规划的步骤要齐全。

17、什么叫人生道路选择?选择的类型有哪几种?

人生道路选择归根结底就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生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选择。选择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稳定性选择相对来说这是一种保守性选择,在信息世界里,人无时无刻不接受信息刺激,但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刺激做出反应,不可能时时刻刻变更选择的价值取向,否则人生就会陷入一种永恒的混乱。这样,我们就有了稳定性的选择,它对促进人生意识成熟和发展,形成人生的阶段性有很大关系。第二、调节性选择一个人在进行选择时,必须随时注意各种信息反馈,或迂回、或另辟蹊径、或重新设计,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尤其在今天,我们更要注意选择的超前性,注意发现确实具有潜在可能和发展趋势的因素,果断而又深思熟虑地进行发展趋势因素的选择调整。第三、顺序型选择它是对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备选对象都对人有利的困境下的选择方式。在今天,多重价值标准往往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至于合理性的大小,一般人是较难区别的,由于个体的差

异以及具体情况的差异,人们对多标准下的选择顺序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是选择支援“欠发达地区”还是“留在机关”,取决于个人掌握的知识与经验。

18、从主观上看,大学生对待就业存在哪几个问题?

(1)就业期望值高对于大学毕业生到普通劳动者的“蓝领”岗位上去就业,至今毕业生、家长、学校、社会舆论环境的就业观念都还没有充分转变过来。同时,大学生就业中也体现出功利性较强的观念,大多数毕业生都只期望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中部较发达城市、省会城市,而不愿意到较艰苦的地方;期望到经济待遇较好、工作环境较优越的部门或大型品牌企业,而不愿意到中小型企业或农林行业,大多数的家长也都期望孩子到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的岗位,而不愿意孩子到艰苦的岗位去磨练等等。(2)就业能力准备不足一方面,体现在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体现在许多大学学的人文意识淡薄,如创新意识不强,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诚信品质以及艰苦奋斗精神不够等等,许多大学生的频繁跳槽、毁约,给企业造成较大的伤害。(3)就业意识不强大学生择业心态普遍不够稳定,在择业行为中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从众性和消极被动性。在面对职业问题时,表现得不够自信,缺乏主见。另外部分学生主观能动性还显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明显,期待着父母、亲朋或学校的帮助,而不愿意去积极寻找就业机会,或者受到一次挫折后就丧失了信心。(4)就业技巧缺乏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自我定位。二是求职信或简历问题百出。三是不拘小节、衣着举止欠得体。四是缺乏信心和应变能力,落入面试陷阱。五是应聘时过于浮燥,过于重视薪酬,急于问待遇;面试话太多,太过套近乎;谈话时焦躁不耐烦;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等等,都可能使自己的求职之路磕磕碰碰。

19、择业原则指的是什么?有哪些?

择业原则是指一个人在认识和处理职业岗位选择问题时的准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受到社会诸因素和自身素质条件的制约,因而不可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1)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2)发挥素质优势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成才的原则(4)争取及时就业的原则

20、安全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含义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为了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21、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的表现

⑴大多数的校园火灾均是由于学生在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引起的。然而沉痛的教训在震撼过后,却没有在大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数人认为在公寓中违章使用电器并不是什么错误,认为使用这些电器即方便又快捷,对于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却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是十分遥远的。⑵大多数学生对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一窍不通,并且从不关心居住的寝室内是否有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具体存放在哪些地方均不太清楚。同时对火灾的性质,引发火灾的原因,火灾的种类及应采取何种方式扑救均不是十分清楚⑶作为安全出口的直接受用者,大多数学生在入住公寓时并不注意消防安全出口的位置,也不会专门去寻找安全出口,对于安全出口的状况(如是否能够通行,是否堆放杂物,是否有铁门或者锁)从来不做了解,或者即使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也总是抱着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从来不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想法解决⑷大多数学生对身处火场后如何正确快速的逃生没有了解,对于宿舍的安全出口均不是十分清楚,且对于在火场中受伤后如何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不了解。

22、火灾紧急疏散逃生自救十要素具体内容是什么?

⑴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⑵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⑶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⑷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贪财物;⑸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⑹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⑺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⑻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封,防烟侵入;⑼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⑽无法自逃,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困境。23心理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包括哪些?

(1)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生理健康。(2)心理健康是开发智力的重要内在因素。(3)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素质的组成部分。(4)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24、在实践中,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

答案要点:一是智力正常。二是情绪健康。三是意志健全。四是人格完整。五是自我评价正确。六是人际关系和谐。七是社会适应正常。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25、大学生基础文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遗2经济转型造成了学生道德观念上的混乱。3.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大学生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教育的断层。4.独生子女带来了部分家庭教育的偏差。5.沉迷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6、大学生礼仪修养如何培养?

1.自觉接受和学习礼仪教育。2.广泛涉猎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使自己博闻多识。3.积极参加社交实践活动,逐步提高礼仪修养。4.高校应开设响应的礼仪培训课程,将礼仪教育纳入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27、“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总的要求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8、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内涵。

答案要点: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其范围涵及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南的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地区,

赣南的赣州、吉安地区,赣东的鹰潭、上饶地区,粤东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地区,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所形成的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经济圈、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经济圈、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经济圈、以温州为中心的瓯江口城市经济圈、以汕头为中心的韩江口城市经济圈,推进扩散至山区次中心城市,分别辐射带动闽东北和赣东、闽西和赣南、闽中内陆地区、浙南、粤东地区,内联

皖湘鄂,构筑地域分工明显、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全面繁荣的我国东南部重要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29、CPI指的是什么?

答案要点: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30、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1、城镇化的基本方向和发展重点

答案要点:城镇化的基本方向和发展重点应是: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简答题

第一章: 三、简答题 1. 软件产品的特性是什么? 答:●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具有无形性; ●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主要是脑力劳动; ●软件不存在磨损和老化问题,但存在退化问题; ●软件产品的成本非常昂贵,其开发方式目前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生产方式; ● 软件具有“复杂性”,其开发和运行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 2. 软件发展有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 答:①程序设计阶段。 硬件特征:价格贵、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 软件特征: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 ②程序系统阶段。 硬件特征:速度、容量及工作可靠性有明显提高,价格降低,销售有爆炸性增长。 软件特征:程序员数量猛增,开发人员素质低。 ③软件工程阶段。 硬件特征: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软件特征:开发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未获得突破性进展,软件价格不断上升,未完全摆脱软件危机。 3. 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的出现是由于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不断增加,软件需求量增大。而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高密集度的脑力劳动,软件开发的模式及技术不能适应软件发展的需要。致使大量质量低劣的软件涌向市场,有的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而在开发过程中就夭折。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软件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开发过程就夭折。 (2) 软件生产率低,不能满足需要。 4. 什么是软件过程?有哪些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答:软件过程是指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软件开发和进化的活动。软件过程模型是对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和简化,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因此又称为软件开发模型。 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等。 ⑴瀑布模型是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活动中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它简单易用,在消除非结构化软件、降低软件的复杂性、促进软件开发工程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它将一个充满回溯的软件开发过程硬性分割为几个阶段,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者变动的问题。 ⑵增量模型是一种非整体开发的模型。根据增量的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分为基于瀑布模型的渐增模型和基于原型的快速原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于软件需求不明确、设计方案有一定风险的软件项目。 ⑶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螺旋模型将开发过程分为几个螺旋周期,每个螺旋周期可分为4个工作步骤: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⑷喷泉模型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它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软件开发过程有4

形势与政策心得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摘要: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现在的国内外形势,它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形势与政策我也有着一些自己的见解,本文讲述了十一月的时事和我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大学生就业难;《碳税法案》通过 我们已经学习《形势与政策》一个学期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们也认识到了当今的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对与形势与政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在我来谈谈我对近日发生的时事的看法和见解: 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11 月5日在深圳闭幕。本届大会为期两天,设立展位2100多个,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和各类机构参会。大会期间共举办35场签约、推介活动,召开了120多个专题和业务会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自200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0届。 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可以让我们了解对各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优势,有利于国家的交流和人才的引进,促进了国家发展。大会为海外人才登陆中国和国内人才走向世界提供良好平台,为全国的引智事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将在两天内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运行稳定,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11月14日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试验成功,

简答题题库(综合修订版)

简 答 题 1. 微波的频段范围是多少?300MHz~300GHz 2. 请写出L ,S ,X ,C ,Ku ,K ,Ka 波段中的任意两个频段范围。L 波段 1~2GHz ;S 波 段 2~4GHz ;C 波段 4~8GHz ;X 波段 8~12GHz ;Ku 波段 12~18GHz ;K 波段 18~26GHz ;Ka 波段 26~40GHz ;U 波段 40~60GHz ;V 波段 60~80GHz ;W 波段 80~100GHz. 3. 请写出时谐场中无源区的Maxwell 方程组。 4. 请写出时谐场中无源区电磁场各场量在介质-导体界面处的边界条件。 5. 1Np 等于多少dB ?1Np=10lge2=8.686dB 6. 请说明传输线上电压反射系数与电压驻波比SWR 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7. 请写出回波损耗与插入损耗的计算式。Γ-=log 20RL T IL log 20-= 8. 请依次写出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及驻波系数的取值范围。透射系数-11≤Γ≤-。透 射系数:0《T 《2.驻波系数:∞<≤ρ1 9. 微波技术中通常说的感性负载、容性负载指的是什么,在Smith 圆图上各自所在区 域在哪里?容性负载指电抗部分为负值,位于Smith 圆图的下半圆;感性负载指电抗部分为正值,位于Smith 圆图的上半圆。 10. 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在何种情况下可达最大?(阻抗匹配,共轭匹配) 11. 有耗传输线与无耗传输线在传播常数上有何不同?低耗传输线与无耗传输线在传播

常数上有何不同?有耗传输线 12. 无失真传输线的条件是什么? 13. 如果介质的r j εεε'''=-,试写出其损耗正切角tan δ的表达式? 14. 对于TE 模而言,哪个场量必定为0? 在最早求解时,是求解哪个分量的何种方程? 15. 同轴线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6. 矩形波导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7. 圆形波导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8. 平行平板波导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9. 无限大自由空间中波阻抗的定义是什么? 20. 特性阻抗与波阻抗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遇到什么问题时,两者可以相互等效? 21. 介质损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导体损耗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 22. 为使某一模式能在波导中传输,其工作波长与该模式截止波长的关系如何? 23. 导波结构(不填充介质)中波的群速与光速的关系如何? 24. 试写出第一类Bessel 函数和第二类Bessel 函数在自变量为0时的函数值。 25. 若同轴线的内、外导体半径分别为a 和b ,请写出TEM 波单模传输条件. 26.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大部分情况下为多少?为什么取这个数值? 27. 接地介质片的主模是什么,截止频率是多少? 28. 接地介质片中,介质与其上自由空间中的场在传播特性上有何差别? 29. 请画出带状线(注意接地标志)及其场分布的简图。 30. 请画出微带线(注意接地标志)及其场分布的简图。 31. 微带线中的等效介电常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2. 微带线不能传输严格意义上的TEM 模,其原因是什么? 33. 横向谐振技术中谐振条件是什么? 34. 群速是什么速度?填充空气的矩形波导中的群速与光速大小关系如何? 35. 加脊波导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36. 阻抗矩阵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7. 散射矩阵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8. ABCD 矩阵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9. 对于一个网络,如何求解其阻抗矩阵元素ij Z ?

课后习题(简答题)

课后习题(简答题)整理 (注:此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义请自行查证) 习题一: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1、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 ①相界面特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界面能和应变能)②新旧相之间存在一定位向关系与惯习面③相变阻力大(弹性应变能作用)4.易产生过渡相(降低形核功)5.晶体缺陷的影响(提供驱动力) 6.原子的扩散 2、哪些因素构成固态相变阻力?哪些构成相变驱动力? 固态相变的阻力:弹性应变能和界面能;相变驱动力:新旧两相的自由能差和新相自由能较低 3、金属固态相变主要有哪些变化? 内部组织或结构;有序化程度 4、固态相变的过程中形核和长大的方式是什么? 形核: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①晶界形核②位错形核③空位形核。新相晶核的长大,实质是界面向母相方向的迁移。 5、固态相变的长大速度受什么控制? 无扩散型相变受控于界面过程;扩散型相变成分不变时长大速度主要受控于界面过程,成分改变时长大速度取决于扩散过程 6、C曲线为何呈“C”型(存在鼻点)? ①过冷奥氏体转变速度取决于转变驱动力和扩散能力,而△T↑,△G ↑,D↓。 ②在A1~550℃区间,随过冷度增大,原子扩散较快,转变速度较快。 ③550℃以下,随过冷度增大,原子扩散速度越来越慢,因而转变速度减慢。 7.影响C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1.含碳量; 2.合金元素; 3.奥氏体晶粒尺寸; 4.原始组织、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5. 奥氏体塑性变形 习题二: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1.热处理的条件:(1)有固态相变发生的金属或合金(2)加热时溶解度有显著变化的合金 为什么钢可以进行热处理? ①α→γ固态相变﹄有相变重结晶 ②C溶解度显著变化﹄可固溶强化

简答题题库

1.说出数据库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 2.试述SQL语言的功能? 3.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每种举两个例子。 4.简述内连接与外连接的区别? 5.简述where子句与having子句的区别? 6.简述视图的定义以及与基本表的区别? 7.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二级映象功能? 8.简述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9.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0.解释E-R图并说明其三要素。 11.实体间的联系又哪几种?并分别举例? 12.试述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13.某个数据库中包含一个名为test的角色,数据库管理员要给这个角色中的所有用户分配对student表的增、删、改、查权限,并且允许获得这些权限的用户将这些权限继续授予其他用户,写出数据库管理员要执行的语句。 14.简述事务的概念及其ACID特性。 15.简述存储过程的优点? 16.试述触发器的分类及每种触发器的特点? 17.请分别列举2种能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和2种能在UNIX平台上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18.简述索引的优点? 19.简述数据库中索引的使用原则,即哪些情况适合创建索引。 20.简述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21.简述关系运算有几种? 22.写出关系数据库中常见的六种约束条件。 23.简述SQLServer数据库权限控制机制? 24.简述三级封锁协议及其解决的事务并发执行的问题。 25.关系模型student(学号,姓名,年龄,指导教师编号,指导教师办公室名称),学生的学号可以决定其他属性,指导教师编号可以决定指导教师办公室名称,问该关系模型是否满足3NF,写出判断依据。 26.已知关系模型person(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照片编号,照片名称,照片大小,存放路径),身份证号可以决定其他属性,照片编号可以决定照片名称、照片大小、存放路径等属性,问该关系模型是否满足3NF,写出判断依据。 27.简述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的内容? 28.简述关系规范化中的1NF、2NF、3NF,并说明相互间的关系。 29.如果对数据库的并发性不加以任何控制,可能造成哪些不良现象?怎样控制才能防止这些现象的产生? 30.简述数据库常见的故障类型? 31.请简述数据库备份分成哪些种类,在你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哪些扩展名的文件进行备份(指出数据库管理系统名称和文件扩展名)

简答题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02333软件工程 第三章结构化方法 1.基本概念 需求分析:一般来说,分析是系统地使用信息,对一个问题的估算。软件需求分析是这一概念的特化,即系统化地使用“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源”和“数据潭”等术语所表达的信息,对待建系统“是什么”给出一个估算――系统概念模型 软件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定义满足需求所需要的结构,即针对给定的问题,给出该问题的软件解决方案,确定“怎么做”的问题 数据流图:表达功能模型的工具,即数据流图(Dataflow Diagram)简称DFD图,简单的说,DFD图是一种描述数据变换的图形化工具,其中饮食的元素可以是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数据源和数据潭等 变换型数据流图:具有较明显的输入部分和变换(主加工)部分之间的界面变换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界面的数据流图 事务型数据流图:数据到达一个加工T,该加工T根据输入数据的值,在其后的基干动作序号(称为一个事务)中选出一个来执行 模块: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一个过程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 1.简答题 2.何谓模块耦合?简述模块耦合的类型。 答:耦合是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序的度量 内容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转入到另一个模块时, 公共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 控制耦合一个模块通过气喘吁吁向另一个模块传递一个控制信息,接收信号的模块根据信号值进行适当的动作 标记耦合:若一个模块A通过接口向两个模块B和C传递一个公共参数 数据耦合:模块之间通过参数来传递数据 3.何谓模块内聚?简述模块内聚的类型。 答:指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 偶然内聚:一个模块的各成分之间基本不存在任何关系 逻辑内聚:几个逻辑上相关的功能被放在同一个模块中 时间内聚:一个模块完成的功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但这些功能只是因为时间因素关联在一起 过程内聚: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成分是相关的,而且这些处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 通信内聚:一个模块的所有成分都操作同一数据集或生成同一数据集 顺序内聚:一个模块的各个成分和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而且一个成分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成分的输入 功能内聚:最理想的内聚,模块的所有成分对于完成单一的功能都是基本的。功能内聚的模块对完成其功能而言是充分必要的 4.何谓模块的控制域和模块的作用域?并举例说明 控制域: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形势与政策试题答案

中东盟自由贸易区谷超豪、孙家栋100 玉树县上海世博 嫦娥二号五世界海洋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金融稳定委员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16 逾33万亿元泰山南京市王曼丽十 二.简答题 1.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a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c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e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f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当前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含义(略),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教徒家中进行,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利益相一致。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2)依据: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当前,我国发展中美关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目前仍在持续。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7%,主要来自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和库存增加的带动。美国本轮经济复苏的势头快于前两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基数较低;二是由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刺激政策力度远超以往。从总需求(消费+设备、住宅投资+出口)角度来看,消费和出口增加是推动美国强劲复苏的两大因素,说明目前的增长是实施国内减税政策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体现,符合美国实施所谓“出口倍增计划”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今后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将更多受到外部市场需求的左右。欧洲经济因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受到影响。日本经济保持了4个季度的曾张,第一季度主要是受消费和海外净需求增长的拉动。还有,世界主要经济体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风险和经济下的压力。目前我国出口的回复性增长将有前高后低的态势。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全球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一般来说,由于国际贸易订单和实际交易之间存在时间差,出口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在下半年有所显现。2009年,中国玉南欧三国的双方贸易相当的突出占全部贸易的比例很高。面对这种世界形势,中国应该妥善处理好进出口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应明确表明维持现有储备资产结构和支持欧元稳定的态度,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出现欧元大幅度贬值带来资产?s水问题的长期化,实现储备资产增值保值。第三,积极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抓住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机遇,做好相应的政策。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针对这种形势你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2010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

《操作系统》试题库_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2、操作系统的含义及其功能是什么? 1)、含义:OS是一组系统软件,它是软硬件资源的控制中心,它以尽量合理有效的方法组织多个用户共享计算机的各种资源。 2)功能: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 3、叙述操作系统的含义及其功能,并从资源管理角度简述操作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功能模 块构成,以及各模块的主要任务。 答: 1)、OS是一个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合理地组 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序集合。 2)功能: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 3)组成模块: (1)、处理机管理(或进程管理):对CPU的管理、调度和控制。 (2)、存储管理:管理主存的分配、使用和释放。 (3)、设备管理:管理设备的分配、使用、回收以及I/O控制。 (4)、文件管理:管理外存上文件的组织、存取、共享和保护等。 (5)、作业管理:对作业的管理及调度。(或用户接口,使用户方便的使用计算机) 4、什么是中断向量?什么是多级中断?中断处理的过程一般有哪几步? (1)、中断向量:存放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地址的内存单元称为中断向量。 (2)、多级中断:为了便于对同时产生的多个中断按优先次序来处理,所以在设计硬件时,对各种中断规定了高低不同的响应级别。优先权相同的放在一级。 (3)、中断处理步骤:响应中断,保存现场;分析中断原因,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处理中断;恢复现场,退出中断。 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系统(内存)中同时存放并运行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作业),主机以交替的方式同时处理多道程序。它是一种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运行方式。 6、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性强,及时响应性要求一般(通常数量级为秒);实时系统往往是专用的,系统与应用很难分离,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时系统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而更关心及时响应性(通常数量级为毫秒或微秒)、可靠性等。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测验简答题

第一章: 三、简答题 1.软件产品的特性是什么? 答:●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具有无形性; ●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主要是脑力劳动; ●软件不存在磨损和老化问题,但存在退化问题; ●软件产品的成本非常昂贵,其开发方式目前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生产方式; ● 软件具有“复杂性”,其开发和运行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 2. 软件发展有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 答:①程序设计阶段。 硬件特征:价格贵、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 软件特征: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 ②程序系统阶段。 硬件特征:速度、容量及工作可靠性有明显提高,价格降低,销售有爆炸性增长。 软件特征:程序员数量猛增,开发人员素质低。 ③软件工程阶段。 硬件特征: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软件特征:开发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未获得突破性进展,软件价格不断上升,未完全摆脱软件危机。 3.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的出现是由于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不断增加,软件需求量增大。而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高密集度的脑力劳动,软件开发的模式及技术不能适应软件发展的需要。致使大量质量低劣的软件涌向市场,有的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而在开发过程中就夭折。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软件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开发过程就夭折。 (2)软件生产率低,不能满足需要。 4.什么是软件过程?有哪些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答:软件过程是指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软件开发和进化的活动。软件过程模型是对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和简化,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因此又称为软件开发模型。 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等。 ⑴瀑布模型是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活动中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它简单易用,在消除非结构化软件、降低软件的复杂性、促进软件开发工程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它将一个充满回溯的软件开发过程硬性分割为几个阶段,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者变动的问题。 ⑵增量模型是一种非整体开发的模型。根据增量的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分为基于瀑布模型的渐增模型和基于原型的快速原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于软件需求不明确、设计方案有一定风险的软件项目。 ⑶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螺旋模型将开发过程分为几个螺旋周期,每个螺旋周期可分为4个工作步骤: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⑷喷泉模型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它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软件开发过程有4

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题库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正向第五代智能化的计算机发展。前四代计算机是: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机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各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 (1)电子管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 (2)晶体管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寿命长,速度快,能耗少,可靠性 高。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能耗更小、 可靠性更高。 (4)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网络普及与应用。 2、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计算机病毒是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程序。特点: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和寄生性。 3、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份组成?简述各组成部分部份的基本功能? 答:电子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各部件通过总线连接形成有机整体,微机总线有三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1)、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的功能是: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 (3)、存储器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程序和数据,实现记忆的功能。 (4)、输入设备的功能是:输入数据并转换为机内信息存储; (5)、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机内信息转换为便于识别、处理和使用的字符、图形,并输出显示。 4、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它们有何关系? 答:计算机硬件是构成机器的电子、光电、电磁、机械等物理设备。软件即是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是: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软件扩充了硬件的功能。 5、什么是指令?计算机的指令由哪两部份组成?什么是程序? 答:指令是计算机能实现的基本操作,指令均为二进制数形式,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告诉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地址码告诉计算机到哪个存储单元地址中读取参与操作的数据。程序是若干指令或命令的集合。 6、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电子计算机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事先存储程序并在程序控制下协调工作,即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读取指令、对指令加以解释并执行指令的过程。这个工作原理是由冯·诺依曼首先提出的,所以按此原理生产的计算机称为冯氏计算机,前四代电子计算机都是冯氏计算机。 冯氏计算机应具备的条件是: (1)、机内信息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2)、硬件由五个部份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1 供求决定价格.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就是不做同向运动)运动是货币发挥 ()职 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位本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形势与政策答案

2014年下期《形势与政策》课后思考题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Ok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 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向世人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 上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方向性的时代 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和壮大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中国:①一个由计划经 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城乡的巨大差别,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难以扭转。 ②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二是国内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的同时必然会使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币存量依然较大,形成通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提高服务业比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世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趋向于多极化 四、全球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五、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800字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800字 俗语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习《形势与政策》培养起责任意识尤为重要。以下关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800字两篇,仅供参考。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800字(一) 近期,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

简答题题库(完成)

简答题题库(完成)

1、写出三种以上解暑的事物。 答:绿豆粥、绿茶、黄瓜、冬瓜、苦瓜、香菜、猕猴桃、梨子等等。 2、列举三种人体需要从食物摄取的氨基酸。 答: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3、为什么不宜多吃冷饮? 答:冷饮吃得太多,会对人的胃刺激磁强,使胃液分泌减少,胃黏膜受到损伤。另外,多吃冷饮还会降低人的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 4、如何鉴别化肥浸泡过的豆芽? 答:豆芽秆:自然培育的豆芽秆挺直稍细,芽脚不软,有光泽。化肥浸泡过的豆芽秆粗壮发水,色泽灰白。如果将豆芽折断,短面会有水分冒出,有的还残留化肥的气味。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而用化肥泡过的豆芽根短、少根或无根。 5、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答: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多种,主要有六大类型:一、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的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二、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三、贡使与商人为主体的文化与商业性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四、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政府大规模的海上交流;五、传教士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作用;六、华侨对饮食文化的外传作用。 6、什么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请列举四条。

答:(1)长期不吃早餐或吃晚餐太迟 (2)零食当正餐 (3)吃正餐不专心 (4)饮食方法不科学.吃饭太快不细嚼慢咽;爱蹲着吃饭的人,经常吃烫饭喝烫水,喜欢吃甜食的人 (5)饮食过饱、过咸 (6)荤素摄取不均衡(7)把饮料当饮用水喝。 7、热力消毒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 答: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红外线消毒保持120℃,作用15~20;洗碗机消毒保持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8、什么叫冷荤(凉菜)“五专”? 答:“五专”是指专人加工、专室制作、专用工具、专用冷藏、专用消毒设备。 9、冰箱能否长期保存食品?为什么? 答:不能。因冰箱的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速度而不是杀灭细菌,贮存时间过长,细菌仍可缓慢繁殖而增多,从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10、试说明粽子的起源。 答:“粽”字已见于东汉末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子又名角黍,起源约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三代时期,古人有以大公牛祭祀社稷的礼俗,后渐改为以芦叶裹黍米如牛角状代替杀牛祭祀。南北朝以后,逐渐有了端午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之说,并流传至今。 11、试述食盐在烹饪中的作用? 答: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在烹调中不仅起调味、定味、

课后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项目范围管理概述 思考题 1、产品范围与工作范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在项目环境中,一般项目范围包括项目的产品(产出物)范围和工作范围。 (1)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 (2)工作范围,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 区别与联系: (1)一般来讲,产品范围的定义就是对产品要求的度量,它是根据 客户的需求来进行的,而工作范围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项目 计划的基础; (2)产品范围的完成是对照产品要求来进行衡量的,而工作范围的 完成时对照项目计划来进行衡量的; (3)二者共同构成一个项目的范围。产品范围和工作范围的良好结 合,可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并获得项目的最终可交付成果。 2、项目选择决策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项目选择决策 时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开始,也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确定了 正确的项目,才能进行项目的计划、实施等后续工作。

项目选择决策的主要内容有:战略分析、需求识别、项目构思、项目选择等。 3、项目范围验收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答:项目范围验收,又称范围确认,是指项目利益相关者对已完成的项目整体范围或项目阶段和相应的可交付成果进行正式验收的过程。项目范围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1)工作确认。审核项目范围界定工作的结果,确保所有的、必需的工作都包括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中,一切对项目目标无贡献的工作均不包括在项目范围中,保证项目范围的准确; (2)可交付成果审查。对项目或者项目各个阶段所完成的可交付成果进行检查,审核项目是否按计划或者超计划完成。

第二章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思考题 1、战略的定义是什么? 答: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使命或长期目标,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所展开的决策行为、采用的行动模式或遵循的基本观念。 2、什么是项目?什么是作业? 答:企业中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项目(Project)和作业(Operation)。企业中的项目可以是企业中的技术改造活动,也可以是开发某个新产品等活动。但所有这些活动都必须是一次性的,都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完成,不得超过一定的费用,并有一定的性能要求。作业是指企业中的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是企业中那些重复性的工作。它通常可以借鉴以往的相同工作,如企业日常生产产品的活动。 3、战略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答: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和使命而开展的,在企业自身能力与环境互动中所进行的战略分析、战略识别、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战略创新等一系列的活动及过程。 4、请简要描述战略管理的过程。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的范文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的范文 导语: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各位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一)不知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已有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

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 1、OSI七层模型中表示层的功能有哪些?(3分钟) 答:表示层主要是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的解码和编码 2、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3、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2、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3分钟) 答: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 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 对延时敏感的应用。 3、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2分钟) 答: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 的IP、协议号; 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 目的MAC、帧类型。 4、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1分钟) 答: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 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 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 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的数链层和物理层 5、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2分钟) 答: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新编英美概况 许鲁之(第四版)Unit1-7课后习题简答题答案.

Unit 1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1. How many states are t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ich two states are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s? (50, Alaska, Hawaii) 2. What are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the Rocky Mountains and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1) To the west of Atlantic coastal plain lie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that begin in Canada and reach all the way to Georgia and Alabama. These are old mountains with rounded tops and wooded hills, usually not exceeding 800m in height. The highest point is only 2000m above the sea. Most of the mountain ridges are low enough to be easily crossed by modern highways. The Appalachians have much beautiful scenery and many tourist resorts. The Ohio and the Tennessee Rivers flow down the western slopes of the Appalachians to the great Mississippi River, deep in the heart of America. 2) To the west of the Great Plains lie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backbone of the continent”. These high mountains stretch all the way from Mexico to the Arctic and form what is known as Continental Divide, or Great Divide,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shed on the continent. The Rockies are more than twice as high as the Appalachians and high enough to receive more rain than the surrounding plains and plateaus. Consequently, they are mostly forested. The striking and varied scenery of the Rockies has given ris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national parks here. The other natural wonders include roaming herds of buffalo, elk, deer, antelope and sheep, as well as the famous grizzly bear. Chapter 2 American Population 1.Why is the United States known as a “melting pot”? It means that the US is composed of immigra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①The people of the US are predominantly white. ②The second most numerous minority in the US were the black people whose forefathers came from Africa. ③American Indians were the original inhabitants on the continent. ④There were about 50.5 million Hispanics in 2010 in the US. They are the Spanish-speaking immigrants from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⑤The Chinese American have proved to be industrious and intelligent. 2.What factors cause the Americans to move frequently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①The desire for economic betterment is generally the most important force inducing migration. ②Geographic difference in economic opportunity, as reflected by such factors as differences i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earning power for worker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vailability and the price of land for farmers. ③Non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racial attitudes, and family tires, influencing migration. 3.Why do many Americans now migrate from cities to suburbs? ①The widespread uses of automobi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 highways mad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live farther away from their jobs. ②The telephone reduced the need for them to work or live in close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③Suburban areas offered more living space than cities, lower crime rates, less pollution, and superior school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y are better place for raising children. Chapter 3 Discovery and Colonization of the New World 1. Discuss the pre-Columbian cultures in the Americas. 1) The Aztecs of Mexico 2) The Incas of Peru 3) The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4) Indian contributions to European culture: Foods, Drugs and Utilitarian objects 2. Why did the discoveries of New World before Columbus not exert grea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