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病因诊断】

???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

???【治疗】

???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A、C,B 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 4.及早矫治先天性畸形?如腭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5.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注意个人和家庭环境的卫生。

???6.心理行为指导?适宜的进食环境,儿童情绪愉快,抚育人态度温和耐心;家庭的良好

饮食行为可对儿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恢复指征】

建立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病历,采用生长监测曲线1次/月连续监测3次;当儿童4~6月逐渐恢复体重生长上升即为恢复,否则应调整治疗方案或住院治疗。身高的恢复比体重的(消瘦)恢复慢。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定义:因维生素D缺乏使钙、磷代谢紊乱,使生长着的骨骼生长板处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生长着的骨骼、全身性。

???【维生素D来源】

???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来源有三个途径。

??? 1.

??? 2.皮肤光照合成:生成内源性维生素D,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 3.食物:天然食物含量少;人工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配方米粉、强化VitD牛奶)或维生素D制剂可补充儿童维生素D摄入不足;

???【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或病因)】

???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 1.胎儿期维生素D不足:

???①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如妊娠后期日照少,或因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等疾病;

???②胎儿体内贮存不足:早产、双胎;

??? 2.日照不足:因环境或气候因素使儿童户外活动少(如住高楼、或因冬季日照短、夏季炎热等),导致儿童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 3.维生素D摄入不足:有以上高危因素者又未补充含维生素D制剂者;注:有关几个问题

??? 1.“晚发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全身骨骼产生病变。因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不存在“晚发”。不同年龄维生素D缺乏表现不同,诊断不同。如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成熟骨则表现矿化不全,即骨质软化症,或骨质疏松症;

??? 2.青春期青少年佝偻病:青春期为骨骼生长为第二个高峰期,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特别是有活性的1,25—(OH)2D3。然而,一般青春期青少年户外活动多,皮肤的光照可合成充足的的维生素D,夏、秋季体内可将维生素D贮存在脂肪组织以维持冬、春季骨骼生长的需要。如此期维生素D贮存不足,可发生维生素D不足,但较少。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婴幼儿生长发育快,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故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月以下的小婴儿。因维生素D缺乏主要影响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不同年龄婴幼儿骨骼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以病变发生的程度分期:

??? 1.初期(早期)

???①临床表现:6个月内婴儿,特别是<3月龄时;无骨骼病变,可有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或体征(血钙降低),如全身微汗(与季节、睡眠无关)伴易激惹、夜惊、夜啼、枕秃等;

???②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③血生化:血清25—(OH)D3下降,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ALP)正常或稍高。

???判断要点:有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无骨骼病变,血清25—(OH)D3下降;注:

这些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或体征易于与其他原因或正常生理性所致的夜啼、激惹、多汗混淆,判断又多为主观性。因此,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或体征只能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 2.活动期(激期)

???①临床表现:<6月龄颅骨改变(如前囟边软,头乒乓样感);>6月龄随月龄增加会逐渐出现方颅,长骨改变(肋串珠、手足镯),以及肌肉牵拉或骨质软化负重所致畸形(肋膈沟、鸡胸、“X”或“O”型腿、脊柱后凸侧弯等);

???②骨X线:为典型佝偻病病变(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软骨盘增宽>2毫米;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或青枝骨折;

???③血生化:血清25—(OH)D3、血磷降低显着下降,血清钙稍低,碱性磷酸酶(ALP)升高。

判断要点:有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典型骨骼病变,血清25

—(OH)D3下降;检查方法:

???①头乒乓样感:检查者用双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

???②佝偻病串珠: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半圆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

???③方颅:从上向下看双顶骨、额骨突起;

???注:几个常见临床问题鉴别

???①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消失;

???②正常婴儿的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

???③“方盒样”头应与前额宽大的头型区别;

???④串珠、手、足镯应同时可及;

???⑤婴儿胸廓两侧肋缘可正常稍高,应与肋膈沟区别。

??? 3.恢复期

???①临床表现: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②骨X线: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软骨盘<2毫米,逐渐恢复正常;

???③血生化:血清25—(OH)D3、血钙、血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

???判断要点:有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血清25—(OH)D3逐渐恢复正常;

??? 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①临床表现:无;

???②骨X线: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③血生化:恢复正常。

???【诊断】

???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

???“金标准”: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

???【治疗】

??? 1.目的:控制病情,防止骨骼畸形;

??? 2.治疗原则:应以口服VitD制剂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 000~4 000 IU,结合临床症状和X线骨片的改善情况,1月后改预防量400 IU/日;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

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 20~30 万IU一次,3个月改预防量;注: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适应症。大剂量维生素D与治疗效果无正比例关系,不缩短疗程,与临床分期无关;且缺乏评价远期后果的指标。

??? 3.效果复查:治疗1个月后,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测和骨骼X线改变应逐渐恢复;如无改善,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 4.其他治疗:加强营养,户外活动。

???【鉴别诊断】

???“佝偻”意为驼背、腿弯,症状与体征涉及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可能。

??? 1.常见症状、体征的鉴别

(1)多汗:

???①生理性:因发育过程神经调节、汗腺发育不成熟,入睡时常常出现头颈部位大汗;儿童一般情况好,体温正常;

???②结核感染者:常有低热、疲倦、纳差,体重降低;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痰或胃液寻找结核杆菌。

(2)夜哭:

???①生理性:正常发育需要(改善心、肺功能),6周是婴儿啼哭的高峰,可达3小时/日,3月龄时降为≤1小时/日;最初的交流方式,如寻求帮助、引起成人注意;

???②难于抚养型气质:不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③睡眠与清醒状态调节紊乱:与发育成熟状况(生物节律成熟度)有关;

???④肠绞痛:因食物过敏、过多摄入糖水,连续几日在傍晚过度啼哭和烦恼,啼哭时蜷腿提示婴儿肠绞痛;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喂养后无明显改变;

???⑤肠套叠:突然发作性、阵发性啼哭和烦恼,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拒食,持续数分钟后缓解,后又发作;伴呕吐,6~12小时后可排出果酱样血便,肛门指诊可发现检查血便。???(3)萌牙延迟:

???①特发性、家族性:>13月;

???②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不匀称身材矮小,生理性黄疸延长,便秘,喂养困难,皮肤苍黄,毛发稀少,眼睑浮肿,眼距宽,鼻梁宽平,伸舌;表情呆滞,精神动作反应迟钝;血T3、T4降低,TSH明显升高,骨龄明显延迟;局部机械阻碍:牙龈纤维化、牙床拥挤。

???(4)头围大:

???①遗传性:双亲之一头大;

???②粘多糖病:粘多糖代谢异常,可出现多发性骨发育不全,如头大、头型异常、脊柱畸形、胸廓扁平等症状。此病除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骨骼的X线变化及尿中粘多糖的测定做出诊断;

???③软骨营养不良:是一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出生时即可见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根据特殊的体态(短肢型矮小)及骨骼X线作出诊断;

???④脑积水:生后数月起病者,头围与前囟进行性增大。因颅内压增高,可见前囟饱满紧张,骨缝分离,颅骨叩诊有破壶声,严重时两眼向下呈落日状。头颅B超、CT检查可做出诊断。

???(5)前囟晚闭:

???正常婴幼儿前囟4 ~26月闭合;迟于3岁闭合为前囟晚闭,常见疾病有:

???①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不匀称身材矮小,表情呆滞,精神动作反应迟钝;

???②颅骨发育不良:包括颅锁骨发育不良、颅面骨发育不良等疾病。

???(6)下肢弯曲:

???①生理性:正常婴幼儿可有生理性弯曲和正常的姿势变化,如对称性足尖向内或向外等,多3~4岁后自然矫正;

???②粘多糖病。

???(7)漏斗胸:

???多为先天性,常常与某些综合征有关,如Noonan 综合征、Marfan综合征等。

??? 2.与佝偻病体征相同病因不同的鉴别

???(1)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肾小管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佝偻病的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后,因而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对用一般治疗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无效时应与本病鉴别。???(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远曲小管泌氢不足,从尿中丢失大量钠、钾、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出现佝偻病症状。骨骼畸形显着,身材矮小,有代谢性酸中毒,多尿,碱性尿,除低血钙、低血磷之外,血钾亦低,血氯增高,并常有低血钾症状;???(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分二型):Ⅰ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血中25—(OH)D浓度正常,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为靶器官1,25—(OH)2D受体缺陷,血中1,25—(OH)2D 浓度增高。两型临床均有严重的佝偻病症状,低钙血症、低磷血症,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Ⅰ型患儿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患儿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4)肾性佝偻病:慢性肾功能障碍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普遍脱钙,骨骼呈佝偻病改变,身材矮小;

???(5)继发因素:儿童患慢性腹泻或肝胆、胰腺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影响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代谢、羟化;

???【预防维生素D不足与过量】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自限性疾病,有研究证实日光照射和生理剂量的维

生素D(10 μg或400 IU)可治疗佝偻病。因此,现认为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 400 IU 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1.围生期(胎儿期、母妊娠期):孕母应多户外运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母妊娠后期每日补充钙剂、VitD 20 μg (800 IU);

2.婴儿期:

(1)科学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应选用强化VitD的配方奶粉;合理引入其他食物;

???(2)户外活动:生后2~3周即可让婴儿户外活动,逐渐达1小时/日;尽量暴露皮肤,如头、手等部位;冬季中午、夏季上下午日光波长较适宜;

???(3)补充维生素D:

???①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10 μg(400 IU)/日至2岁(包括食物中强化的维生素D);阳光充足的季节或地区停服;配方奶为主喂养的婴儿不应另外再补充维生素D;

??②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20 μg(800 IU)/日3个月后改为10 μg(400 IU)/日;

???(4)钙剂的补充:婴儿食物含钙丰富(奶、豆制品等),一般不加服钙剂。注:钙是人体最多的矿物元素,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含钙的食物很多,尤其是奶制品和豆制品中含钙丰富。钙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骨骼钙的含量,儿童期钙营养不足的后果是在成年后,特别是40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增加。因人体有较好的调节机制,很难从查血来诊断钙营养水平。一般,临床上可通过骨密度检查来间接评价人体的钙营养状况。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岁以内的婴儿每日最佳钙摄入量为300~400 mg,1岁以后约400~600 mg。100 mL配方奶可提供100~120 mg的钙。故在此期只要保证一定的牛奶摄入量、膳食营

养均衡,可保证儿童钙的营养,不必另外加钙。过多的钙对儿童身体不利,同时可影响食欲。

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规范样稿

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样稿) 一、县级儿童保健门诊规范要求 (一)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1、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和儿童健康档案(表、卡),记录及时、完整、准确和规范。 2、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内容包括询问和观察新生儿情况、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 3、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 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 4、为儿童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儿童喂养和营养膳食、早期综合发展、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保健指导。 5、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病理性黄疸、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缺铁性贫血、活动期佝偻病等高危儿童进行 专案管理。 6、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和咨询指导,开展儿童智能测查和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或异常的识别、筛查,以及行为干预训练。 7、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指导。 8、开展儿童眼、口腔、听力保健服务,重点对视力异常、龋齿、听力障碍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预防。 9、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对于诊断不明确或疑难病例、不具有能力 进行干预训练和治疗的疾病应及时转诊。 10、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11、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或指导预防接种。 (二)专业人员要求。 1、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医生执业资格或护理执业资格,并接受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3、专职儿童保健医生2-4名,护士1-2名,根据工作需要可按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增加相应的专业人员。 (三)业务用房、设置和设备设施。 儿童保健门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流程与布局合理,诊室应有取暖设施,环境温馨,符合儿童特点,有体检流程图、宣传版面、儿童玩具;应设立预检与分诊处、候诊区,体格测量室、健康体检诊室、营养诊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不良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随访 7.预后 一、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感染性性因素:急性感染,慢性迁延性感染造成消耗增加,进食减少。 非感染性因素: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小儿摄入乳及乳制品后乳糖不能消化而出现水泻;过敏如食物过敏造成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血便及呕吐从而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甚至排出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克隆氏病。 肿瘤:各种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肠癌等。

先天畸形:唇裂、腭裂引起进食喂养困难,影响小儿摄食;幽门肥大性狭窄引起小儿严重呕吐摄入量下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先心,心功能下降,尤其是青紫型先心将严重影响小儿的身高体重发育。 物质匮乏,劣质产品,主要见于一些贫困的地区,以及食品监察不规范的地区,比如安徽的大头娃娃事件即由于摄入蛋白质含量很低的配方引起,此乃人为因素。 喂养不当: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低蛋白,低热量喂食,辅食添加不当。 二、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 轻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轻度萎缩。 重度: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浸润,淋巴组织胸腺萎缩,各脏器缩小。 营养不良造成的生理功能改变: 新陈代谢异常 1. 糖代谢:血糖偏低,糖原不足。 2. 脂肪代谢:脂肪大量消耗,血脂降低。 3. 蛋白质代谢:总蛋白(<4g/dl)、白蛋白减少(<2g/dl), 出现低蛋白水肿。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即出现血清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减少。 4. 水、电解质:总液体相对较多,细胞外液低渗性、低渗脱水、酸

儿科诊疗常规

小儿腹泻 【诊断标准】 1.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判断。根据家长和看护者对患儿大便性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作出腹泻病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病程为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2个月。 3.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评估。 (1)脱水程度的分度与评估: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中度脱水重度脱水 丢失体液占体重5% 占体重5%~10% 占体重10%以上 精神状态稍差萎靡或不安极度萎靡,重症病容 皮肤弹性尚可差消失(捏起皮肤回复≥2秒) 唇舌粘膜稍干燥干燥干燥 前囟眼窝稍有凹陷凹陷明显凹陷 尿量稍少明显减少极少甚至无尿 四肢暖稍凉厥冷 脉搏正常快快而弱 血压正常正常或下降降低、休克 (2)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黏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有条件尽量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 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入院指征】 腹泻病患儿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需住院治疗: 1.腹泻病并频繁呕吐; 2.腹泻病并中度以上脱水,并且不能口服补液或口服补液失败者; 3.腹泻病并病毒性心肌炎; 4.腹泻病并中度或重度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入ICU指征】 1.重度脱水; 2.严重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 4.并发中毒性心肌炎; 5.并发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6.出现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症状。 【住院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细菌感染性腹泻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大便常规:侵袭性感染时,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白细胞,细菌性痢疾时还可见吞噬细胞。真菌感染性肠炎,粪便中科找到菌丝。阿米巴痢疾,粪便可检查出阿米巴滋养体。 (3)尿常规呕吐明显者尿中可检出酮体 2.特殊实验室检查 (1)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可反映出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2)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病毒性肠炎常有ALT、AST、CK、CK-MB等升高。 (3)必要时测粪便还原物和pH值。 (4)病原学检测:①粪便涂片观察是否有真菌孢子和菌丝、寄生虫卵,暗视野观察霍乱弧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的性质,粪便细菌培养及细菌药敏和血清型鉴定;②粪便病毒检测可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粪便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一)收案标准 凡属中、重度营养不良,尤其是中、重度低体重,消瘦和严重慢性营养不良为重点。 1. (1)小儿长期喂养不当:①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其长期稀释乳或乳量不足;②母乳不足又未增加其它母乳代用品;③4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或添加辅助食品数量不足、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特别是以谷类辅助食品为主的小儿;④长期挑食、偏食、厌食的小儿。 (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小儿,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为最常见。此外,肠寄生虫病、慢性传染性疾病等。 (3)先天性不足,消化能力低下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此外,唇腭裂、幽门狭窄等。 2. (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 (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

的三项指标的参考值; (3)评价标准:小儿的三项指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中位数-2s)。 3.分类 (1)低体重 小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为: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年龄别体重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体重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就是低体重。 (2)消瘦 小儿的年龄别身高正常,但身高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等于或高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中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照分析,如低于该评价标准,就是消瘦。 消瘦主要反映小儿目前或近期营养不良,表现为面黄饥瘦,重者皮包骨头,但个子不矮。 (3)发育迟缓 又称生长迟缓,小儿的年龄别身高低于评价标准,而身高别体重正常。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

《预防营养不良》教案

《预防营养不良》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营养就是人们维持生命,进行体力与脑力活动,保证身体正常发育与健康得基础。 2.了解七大营养素与人体生长发育得关系。 3、教育学生为了健康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生长发育得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长期坚持做到讲究营养搭配,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营养素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与学习与每个人得健康成长都有关系得内容。那就就是营养不良害处多。(板书:营养不良害处多) 二、了解营养素得含义与种类 1、了解神奇得营养素 师:同学们,您们知道什么就是营养素吗?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介绍营养素得概念:营养素就是人们生命进行体力与脑力活动,保证身体发育与健康得物质基础。人体所需得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还有一些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来自外界以食物得形式摄入得物质约有40余种。 2、认识七大营养素 师:食物中有很多营养素。她们各显神通,帮助我们茁壮成长。食物中有七大营养素。它们分别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与水。她们齐心协力地工作,帮助我们一天天长大。 3、了解长身体得我们对营养素得需求很大 师:不同年龄得人们对七大营养素得需要量就是不一样得。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得关键时期,对各种营养素得需要量很大,如果这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将会对我们得身体发育与健康产生各种各样得不良影响。

三、了解七大营养素对人体得不同作用 师:下面,我们来解七大营养素对人体得作用以及当它不足时对人体得影响。 1、蛋白质 师:蛋白质就是一切生命得物质基础,它对人体得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得作用。它能调节人体得生理功能,体内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所需得、生长所需得激素、体内得抗体都就是由蛋白质组成得,同时蛋白质还提供能量,在我们得生活中肉类、鱼类、鸡蛋都就是优质蛋自质,另外,豆类及豆制品也就是优质蛋白质。 如果蛋白质不足,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师:蛋白质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未成年人: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觉差。蛋白质过量:蛋自质在体内不能储存,多了肌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自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于死忘。 2、脂肪 脂肪就是能量得来源之一。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得吸收、保护与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消失,保持体温。油脂就是提供脂肪得主要营养素,如日常生活中得花生油、豆油、菜油、麻油、猪油含脂高。食物中奶类、肉类、鸡蛋、鸭蛋、含脂肪也很多。还有花生、核桃、果仁、芝麻中也含有很多脂肪。 脂肪过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过多摄入脂眆可导致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结肠癌等疾病。 3、维生素 师:维生素就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得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与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两类、她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与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蔬菜、水果就是提供维生素得主要物质。 维生素B1缺乏引起得脚气病,维生素C不足坏血病,维生素A缺乏导致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带来佝偻病等。 维生素D不足:骨质软化、儿童患软骨病。 维生素B1不足:对声音过敏,对音响有过敏反应。小腿有间歇性得酸痛,患脚气病,神经性皮炎。应多吃豆类、谷类、硬果类、水果、牛奶、与绿叶菜。 维生素B2不足:口角发炎、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如皮肤炎、阴囊炎等,手肢有灼

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指导

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小儿营养不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50例,年龄分布为(3.8±2.3)岁,所有患儿均具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针对患儿病情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保健措施。结果针对营养不良出现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补充合适营养剂。治疗结果显示痊愈患儿为80例,好转为22例。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措施可有效地保证小儿营养不良的治愈。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方法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食物的绝对量不足、吸收利用不足或消耗增加而使相对量不足,以致不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小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及小儿本身疾病所致。如母乳不足、人工喂养方法不当使供给的蛋白质和(或)热量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或急慢性疾病或消化道畸形,造成摄入量不足,代谢、消耗增加,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而造成营养不良[1]。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小儿营养不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小儿营养不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50例,年龄分布为(3.8± 2.3)岁,所有患儿均具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 1.2方法针对患儿病情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保健措施。一旦发现幼儿营养不良,首先就是要找到致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慢性消化不良所引起的,那就必须首先治疗好慢性消化不良;要注意给幼儿增加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蛋黄、豆浆、豆腐、青菜、水果等,在增加营养食品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小儿的消化能力,根据情况逐渐增加,不可操之过急;另外,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适当的营养剂及药物治疗。 2结果 针对营养不良出现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补充合适营养剂。治疗结果显示痊愈患儿为80例,好转为22例。 3讨论 3.1病因小儿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一是喂养不当,由于未及时添加辅食致小儿长期饮食单调、营养摄入不足及不良饮食习惯或偏食等,均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二是疾病影响,如慢性腹泻、肝病等导致消化吸收障碍[2]。唇裂、腭裂、幽门狭窄致营养摄入困难;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结核、寄生虫病等导致消耗过多;三是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等,如早产儿、双胎等,若后天喂养不当更易发病。临床表现: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或渐减,皮下脂肪变薄渐至消失,肌肉松弛,重度肌肉萎缩,心音低钝,脉搏减慢,血压偏低,凹陷性水肿。较重者精神不振,消瘦,不食,爱啼哭,嗜异食症及发育迟缓,易感染等。重症营养不良常易并发自发性低血糖。还常同时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 3.2健康教育及指导(1)生活起居指导:①脾胃虚弱型患儿消瘦,烦躁,自

小儿营养不良防治指南

小儿营养不良防治指南 营养不良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因饮食不足,需要量增加,损失过多或体内利用过程障碍所造成的一种营养缺乏状况。 一、病因 (一)膳食摄入不足: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热能与营养素需求量大,如今是量过少,热能于蛋白质供给长期不足,同时膳食维生素或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过少。可发生营养不良。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或以大量饮料代替食物等都是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有些青少年追求"体型美",不恰当的节食减肥,也可导致蛋白质。热能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和低体重。 (三)疾病:儿童少年时期某些疾病,如胃病、慢性肠炎等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龋齿疼痛影响咀嚼功能:肠道蠕虫感染,如蛔虫、钩虫、鞭虫等大量消耗营养素,直接导致营养素吸收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肝炎等营养素消耗量大;若供给不足或不及时,都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 二、症状 营养不良是一种营养素缺乏的综合征,多见于各种慢性病中,可有不同的表现。营养不良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分析,判断缺乏那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缺乏,其症状有疲劳乏力,对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喜坐卧,学习、工作效率低,消瘦,皮下脂肪萎缩,皮肤松驰,浮肿,多尿,循环及消化系症状,代谢紊乱,贫血等。 三、防治 1、保证合理营养:学龄期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处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须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豆腐、鱼、肉类、蔬菜水果等。合理安排膳食,实现营养素的平衡摄入。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应从小培养,纠正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定时、定量进餐。

3、开展营养及饮食卫生的教育:广泛宣传教育营养卫生知识,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改善学生的饮食结构,注意补充含铁、叶酸、维生素B12及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 4、学校体检化验中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学生,通知家长对患病学生进行治疗,改善饮食。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4.及早矫治先天性畸形如腭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5.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注意个人

(营养不良对健康的危害)教案

(营养不良对健康的危害)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八年级第21课 【教学目标】 1、能简单判断营养不良的表现特征 2、能分析产生营养不良的缘故并学会预防 3、差不多能做到健康饮食、合理营养 【教学重难点】 能做到健康饮食、合理营养 【教学预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笔、A4纸假设干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同学们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采访; 2、教师问:你健康吗?你的饮食适应是如何样的? 3、学生回答:〔健康啊、还好啊!可能不健康吧〕 4、教师:那你们明白,确保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 5、学生:吃好、喝好、有营养、睡眠好、运动······ 6、教师:哦,要想身体健康、不得病,那有个前提是要吃好,怎 么样叫吃好呢?假如有同学不情愿好好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小芳如何啦? 7、学生读小芳的故事; 8、小芳如何啦? 9、学生回答:缺营养了、不均衡、有病······

10、教师:是什么缘故造成小芳如此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回答 这几个问题,小组随机选择问题编号; 11、课件显示:1〕找出引起营养不良的缘故有哪些? 2〕营养不良具体表现如何? 3〕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从身体、家、社会、国家几个方面谈〕?4〕预防措施? 12、教师:大伙的合作很有成效,就大伙得出的这些成果,我们进行 小组“科学食谱PK赛”; 13、实践环节:“我的厨房我做主”,请同学派代表到黑板上演示自己 设计的食谱里,油、盐······等食物有哪些营养; 14、教师小结: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体验学习,我们会为自己设计 一个科学合理的食谱,祝大伙每天都吃的有营养有 健康,并能幸福实现自己的梦想!

(完整word版)儿童保健服务技术规范与诊疗常规

目录 儿童心理咨询技术规范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 (1) 孤独症 (3) 学习障碍 (5) 情绪障碍 (6) 焦虑症 (6) 恐怖症 (8) 社交恐怖症 (9) 学校恐怖症 (9) 抑郁症 (10) 癔症 (11) 屏气发作 (12) 睡眠障碍 (13) 睡行症 (13) 睡惊或者夜惊 (14) 梦魇 (15) 抽动障碍 (16) 脑性瘫痪 (17) 儿童体格发育专项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发育 (20) 体重 (20) 身长(身高) (20) 上、下部量 (20) 坐高 (21) 头围 (21) 胸围 (21) 上臂围 (21) 骨骼和牙的发育 (21) 小儿体格发育的评价 (22) 儿童营养咨询与喂养指导诊疗常规 营养评估方法 (24) 营养评价的时间 (24) 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断乳时间 (24) 辅食添加的时间和种类 (24) 食物添加的现代营养观 (25) 及时添加转奶期食物的原因 (25) 开始添加转奶期食物的时间 (25) 怎样添加转奶期食物 (25) 喂养行为 (25) 影响喂养行为的因素 (26) 喂养行为问题干扰 (26) 婴幼儿常见进食问题及不良后果 (27) 婴幼儿营养简单计算 (27) 儿童每日所需矿物质量 (27) 营养不良性疾病 (28) 营养不良 (28)

生长发育不良 (28) 营养素缺乏性疾病 (28) 维生素A缺乏症 (28) 维生素B族缺乏 (29) 维生素C缺乏 (30) 叶酸缺乏 (30)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0) 维生素E缺乏 (31) 维生素K缺乏 (31) 碘缺乏 (31) 维生素中毒 (31) 维生素A中毒 (32) 维生素D中毒 (32) 儿童营养异常干预措施 (32) 儿童常见病诊疗常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5)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36) 小儿肥胖症 (37) 铅中毒 (39) 锌缺乏症 (4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0) 腹泻病 (42) 儿童口腔保健诊疗常规 牙齿发育异常 (45) 牙齿萌出异常 (45) 牙齿数目异常 (46) 牙齿结构异常 (46) 唇、腭及颌骨发育异常 (46) 牙齿疾病 (47) 龋齿 (47) 牙髓炎 (47) 根尖周炎 (48) 牙列异常(错牙合畸形) (48) 口腔粘膜疾病 (49) 牙龈炎 (49) 卡他性口炎 (49) 鹅口疮 (50)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规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规 (51)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管理工作规范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管理工作规范 (52)

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

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 设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样稿) 一、县级儿童保健门诊规范要求 (一)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1、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和儿童健康档案(表、卡),记录及时、完整、准确和规范。 2、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内容包括询问和观察新生儿情况、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 3、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 4、为儿童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儿童喂养和营养膳食、早期综合发展、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保健指导。 5、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病理性黄疸、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缺铁性贫血、活动期佝偻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6、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和咨询指导,开展儿童智能测查和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或异常的识别、筛查,以及行为干预训练。 7、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指导。 8、开展儿童眼、口腔、听力保健服务,重点对视力异常、龋齿、听力障碍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预防。 9、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对于诊断不明确或疑难病例、不具有能力进行干预训练和治疗的疾病应及时转诊。 10、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11、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或指导预防接种。 (二)专业人员要求。 1、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医生执业资格或护理执业资格,并接受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轻度CAP,患儿精神反应好,无明显呼吸困难、低热3天以内、胸片仅提示斑片状阴影患儿,可以在一级医院治疗。治疗48h无效,持续高热3天以上、胸片出现单叶病灶融合病变患儿及短期内病变进展患儿必须及时转二级医院治疗。 二级医院 接受及诊治一级医院转诊患儿,如果出现持续高热7d不退或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以及胸片等影像学证实双侧或多叶受累或肺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病情迅速恶化,患儿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呼吸窘迫或衰竭征象者需转三级医院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需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对患儿进行诊治。需具备内外科综合实力,有经验丰富的小儿呼吸专科、完善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条件,具备纤支镜等特殊检查治疗手段,有呼吸机等重症抢救设备。病情缓解可转二级医院治疗。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哮喘可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预防营养不良》教案 三2班

《预防营养不良》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营养是人们维持生命,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保证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的基础。 2.了解七大营养素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3、教育学生为了健康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长期坚持做到讲究营养搭配,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准备:幻灯片、学生搜集营养素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和学习与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有关系的内容。那就是营养不良害处多。(板书:营养不良害处多) 二、了解营养素的含义与种类 1、了解神奇的营养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营养素吗?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介绍营养素的概念:营养素是人们生命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保证身体发育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还有一些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来自外界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物质约有40余种。 2、认识七大营养素 师:食物中有很多营养素。他们各显神通,帮助我们茁壮成长。食物中有七大营养素。它们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他们齐心协力地工作,帮助我们一天天长大。 3、了解长身体的我们对营养素的需求很大 师: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七大营养素的需要量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很大,如果这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将会对我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

三、了解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不同作用 师:下面,我们来解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当它不足时对人体的影响。1、蛋白质 师: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体内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所需的、生长所需的激素、体内的抗体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同时蛋白质还提供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肉类、鱼类、鸡蛋都是优质蛋自质,另外,豆类及豆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 如果蛋白质不足,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师:蛋白质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未成年人: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觉差。蛋白质过量:蛋自质在体内不能储存,多了肌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自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于死忘。 2、脂肪 脂肪是能量的来源之一。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的吸收、保护和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消失,保持体温。油脂是提供脂肪的主要营养素,如日常生活中的花生油、豆油、菜油、麻油、猪油含脂高。食物中奶类、肉类、鸡蛋、鸭蛋、含脂肪也很多。还有花生、核桃、果仁、芝麻中也含有很多脂肪。 脂肪过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过多摄入脂眆可导致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结肠癌等疾病。 3、维生素 师: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两类.他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蔬菜、水果是提供维生素的主要物质。 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维生素C不足坏血病,维生素A缺乏导致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带来佝偻病等。 维生素D不足:骨质软化、儿童患软骨病。 维生素B1不足:对声音过敏,对音响有过敏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患脚气病,神经性皮炎。应多吃豆类、谷类、硬果类、水果、牛奶、和绿叶菜。 维生素B2不足:口角发炎、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如皮肤炎、阴囊炎等,手肢有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一般是指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等常量营养素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婴幼儿期。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脏器功能紊乱,死亡率较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忽视科学喂养方法,也是导致患儿食物短缺的非医学原因。但患儿的发病原因大多不是单纯的食物短缺。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当的食物即可解决的问题。因此,儿科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识,全面认识其复杂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情况,对患儿进行正确细心的临床评价,掌握治疗原则和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 1临床诊断和评价 1.1诊断线索根据患儿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及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重度病例诊断不难,轻度者可被忽视。定期对体重、身长、皮下脂肪、上臂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有利于轻度或早期营养不良患儿的诊断。确诊后还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断。

1.2 诊断依据小儿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的是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测量和辅助检查,临床医生需综合分析这些临床资料,才能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 1.2.1病史应掌握小儿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习惯,进行膳食调查以评价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情况,有无影响消化和吸收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存在,并了解家庭的一般状况,家属的生长模式、家长的身高、体重和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1.2.2临床表现①消瘦型:以总热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又称为能量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臀部,最后为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燥不安,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各种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心音低钝、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②水肿型:以蛋白质严重缺乏为主,而总热量接近需要量,又称蛋白质营养不良,多发生于单纯谷粉喂养的小儿,轻者仅下肢水肿,重者外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面部等均有凹陷性水肿,也可见胸水、腹水,常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肝脏肿大。③混合型: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

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

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 发表时间:2016-06-15T16:37:56.5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谢银花 [导读] 对7岁以下的营养不良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进展的加快,可推广。曲靖市麒麟区妇幼保健院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对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营养不良的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另外接受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最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家属在营养健康知识方面的熟悉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家属营养健康知识程度评分均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7岁以下的营养不良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进展的加快,可推广。关键词: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指导 前言 营养不良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由热量、蛋白质的相对或绝对缺乏所致,在长期摄食不足的情况下可造成发病几率的提高。患儿在营养不良的影响下,一方面可导致渐进性消瘦、水肿的出现,引发运动功能持续性减退;另一方面,患儿的智力发育也将受到直接影响,或可伴随着免疫力持续下降等症状[1-2]。为实现营养不良患儿预后的进一步改善,本文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4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观察组患儿(男:17,女:15)中,20例为第一胎,12例为第二胎;平均年龄为(4.17±1.32)岁。对照组患儿(男:18,女:14)中,21例为第一胎,11例为第二胎;平均年龄为(4.23±1.29)岁。两组患儿的组间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此基础上另外接受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患儿入院后,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营养不良相关知识讲解,使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的疾病具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医护工作进行配合。其次,应告知患儿长期营养不良可形成的危害,并使其了解到有效规避的相关措施,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整体依从性。(2)保健指导。首先,在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每日摄入足够营养元素的重要性,并在饮食方案中尽可能为患儿提供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及水分等,同时加大蔬菜与水果的摄入量。其次,在日常生活方面,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属注意保持患儿健康的作息习惯,同时充分重视患儿的个人卫生,可带领患儿定期进行户外锻炼,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最后,在用药指导方面,医护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督促患儿按时、按量用药,并熟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患儿病情的应对能力。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全程治疗时间,并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2)将我院自制的营养健康知识调查量表分别向两组患儿家属进行发放,并将所得评分用于比较,评分越高即表示了解程度越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表示本研究中涉及的所有计量资料,并以t检验,同时采用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其家属的营养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鉴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处于免疫力、抵抗力尚未发育完善的阶段,在各项营养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营养不良现象的出现,进而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构成威胁[3]。为进一步消除营养不良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除必要的治疗措施外,如何提高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是一大关键问题。本次研究中所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家属对于患儿病情的重视程度;保健指导的目的则在于为家属今后对患儿的保健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在上述两项措施的综合影响下,患儿家属对于营养知识方面的了解程度可出现大幅提升,同时也从侧面促进了患儿病情康复进展的加快。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的应用,营养不良患儿的治疗进程可出现进一步加快,且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也可出现较大提升[4-5]。 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看来,实施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的观察组在治疗时间及家属营养知识评分两项指标上均明显较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患儿的医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参考文献: [1]刘鑫,董华,王程.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165. [2]于畅洋.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调查干预与对照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01):59-60.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诊疗常规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诊疗常规 一.定义: 升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二.病因: 1.家族性矮小; 2.青春期迟发症; 3.染色体异常; 4.代谢异常; 5.营养障碍(营养不足或缺乏,吸收不全综合征); 6.慢性系统性疾病:如软骨营养障碍;心脏疾患;消化道疾患等; 7.宫内发育迟缓:如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亲吸烟等; 8.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性腺综合症等; 9.神经系统畸形:发哦发育迟缓等。 三.诊断: 1.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2,既往史:包括出生体重和身长/胎龄/孕期胎儿状况及分娩情况/婴幼儿期饮食状况/家庭环境,出牙时期。 3.家族史:父母/同胞和其他亲族的身长(高),有无矮小,父 母是否近亲结婚。 4.既往疾病史:如长期营养不良或疾病/有望先天性心脏病及消化

道疾病等。 5.体格测量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6.年身高增长速度0-2岁低于正常速率的70%,2岁以上小于4cm/年。 7.骨龄是否延迟。 四.2岁以上生长迟缓儿童与矮小儿的鉴别: 四.处理要点: 1.生长迟缓儿及矮小儿均应管理,符合生长迟缓这应作个案记录。 2.加强体格锻炼,尤其要多做牵拉运动,能机械刺激骨骼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因在深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较多,如深睡60-90分钟,生长激素分泌为全日量的1/2. 4.多摄入含钙及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5.观察身高长速,每2-3个月测量一次,如年长速度缓慢应督促到专科门诊检查,排除内分泌等疾病。 五.结案: 1.骨龄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恢复到2SD以内可结案。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精编版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 (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 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