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DR4内存性能

DDR4内存性能

DDR4内存性能
DDR4内存性能

我们知道现在DDR3内存逐步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选择,而且现在性能最高也达到了DDR3-2133,明年DDR4内存将会出现,预计数据传输率将会从1600起跳,可以达到4266的水平,是DDR3的两倍。在很多人看来,内存已经很少给电脑性能带来太大帮助,DDR4内存是否性能过剩,成为末路黄花?目前还不好说,不管怎么样,技术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此前JEDEC固态技术协会就正式宣布未来DDR4内存标准的关键技术,预计将会在2012年中,DDR4内存将会具备更高的性能,并且功耗方面更低。

DDR4技术特性全面展示

D-DR4针对未来服务器、笔记本、台式机、消费电子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并且具备诸多新的技术特性,首先传输率方面,DDR4将会有1.6 GT/s到3.2 GT/s的速度,而目前DDR3是是1.6 GT/s。同时DDR4还包括在DQ bus、更高的2667 Mhz数据传输率、Bank群组结构以及集成VrefDQ和增强的训练模式等等。

DDR4标准的技术规格

Bank群组结构是个8n预取群组结构,它可以使用两个或者四个Bank组,这允许DDR4内存在每个Bank群组单独被激活、读取、写入或刷新操作,这样可以带来更高的内存小了和带宽。

同时在电压方面,DDR4也进行了调整,预计它的VDDQ电压将会在1.2V,未来还会进一步下调。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性将会被采用:

?提供三种数据宽度:x4, x8和x16

?新的JEDEC POD12接口标准(工作电压1.2V)

?DifferentialSignaling( 差分信号技术)

?新的终止调度:在DDR4中DQ bus可以转移终止到VDDQ,这样可以即时VDD电压

降低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稳定

?正常和动态的ODT:改进ODT协议,并且采用新的Park Mode模式可以允许正常终结和动态吸入终结,而不需要去驱动ODT Pin。

?突发长度和突发停止长度分别为8和4

? 数据遮掩

?DBI:可以降低功耗并且提升数据信号完整性

?新的数据总线CRC技术,可以进行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侦测,特别对非ECC内存进行写入操作时有帮助。

?针对命令和地址总线的新的CA奇偶校验

?DLL关闭模式支持

DDR4内存功耗控制更合理

DDR4虽然性能提升了,不过在功耗方面,依然控制的比较理想,这给以后的笔记本等方案可以带来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DDR3、DDR4内存功耗对比DDR内存数据

DDR4通过相应技术降低待机和工作电流提供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展望DDR4内存发展契机

那么回到最初的话题,DDR4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好处和实惠呢?

未来AMD“Graphics Core Next”GPU将具备X86内存寻址特性,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和CPU一样调用系统内存,CPU通过MMU内存控制器访问内存,而GPU则是通过IOMMU 实现内存调用。这种新技术允许系统设备在虚拟内存中进行寻址,也就是将虚拟内存地址映射为物理内存地址,让实体设备可以在虚拟的内存环境中工作,这样可以帮助系统扩充内存容量,提升性能。所以未来将会受益于DDR4内存的高带宽特性。

同时AMD下一代GPU还具备64bit x86指针、Page fault、地址转换缓存、分配内存的功能,操作系统将会同时为CPU、GPU内存调用全面服务。这样高速内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否则就会给系统性能带来很大瓶颈。

总的来看,DDR4内存还是有它未来发展空间的,它的发展有赖于处理器、显卡新技术的出现,否则目前DDR3内存已经足够使用。

决定电脑性能的关键硬件之内存

决定电脑性能的关键硬件之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习惯上被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内存主频是以MHz(兆赫)为单位来计量的。内存主频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快。内存主频决定着该内存最高能在什么样的频率正常工作。目前较为主流的内存频率是800MHz的DDR2内存,以及一些内存频率更高的DDR3内存。 内存要与主板匹配。大家知道,计算机系统的时钟速度是以频率来衡量的。晶体振荡器控制着时钟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电压,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动起来,这一震动可以通过晶片的形变和大小记录下来。晶体的震动以正弦调和变化的电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变化的电流就是时钟信号。而内存本身并不具备晶体振荡器,因此内存工作时的时钟信号是由主板芯片组的北桥或直接由主板的时钟发生器

提供的,也就是说内存无法决定自身的工作频率,其实际工作频率是由主板来决定的。这也正是内存要与主板匹配的原因。 内存类型: DDR内存 DDR 内存是作为一种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折中的解决方案,其目的是迅速建立起牢固的市场空间,继而一步步在频率上高歌猛进,最终弥补内存带宽上的不足。第一代DDR200 规范并没有得到普及,第二代PC266 DDR SRAM(133MHz时钟×2倍数据传输=266MHz带宽)是由PC133SDRAM内存所衍生出的,它将DDR 内存带向第一个高潮,目前还有不少赛扬和AMD K7处理器都在采用DDR266规格的内存,其后来的DDR333内存也属于一种过度,而DDR400内存成为目前的主流平台选配,双通道DDR400内存已经成为800FSB处理器搭配的基本标准,随后的DDR533 规范则成为超频用户的选择对象。 DDR2内存 从JEDEC组织者阐述的DDR2标准来看,针对PC等市场的DDR2内存将拥有400、533、667MHz等不同的时钟频率。高端的DDR2内存将拥有800、1000MHz两种频率。最初的DDR2内存将采用0.13微米的生产工艺,内存颗粒的电压为1.8V,容量密度为512MB。

内存篇-三个影响内存性能的重要参数

内存篇-三个影响内存性能的重要参数 组装电脑选购内存时,还有一些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参数需要注意,比如容量、电压和CL 值等。 ◎容量:容量是选购内存时优先考虑的性能指标,因为它代表了内存可以存储数据的多少,通常以GB 为单位。单根内存容量越大则越好。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内存容量分为单条(容量为2GB、4GB、8GB、16GB)和套装(容量为2×2GB、2×4GB、2×8GB、8×4GB、4×4GB、16×2GB)两种。 ◎工作电压:内存的工作电压是指内存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值,不同类型的内存电压不同,DDR2 内存的工作电压一般在1.8V 左右;DDR3 内存的工作电压一般在1.5V 左右;DDR4 内存的工作电压一般在1.2V 左右。电压越低,对电能的消耗越少,也就更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要求。 ◎CL 值:CL(CAS Latency,列地址控制器延迟)是指从读命令有效(在时钟上升沿发出)开始,到输出端可提供数据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必要太过在意CL 值,只需要了解在同等工作频率下,CL 值低的内存更具有速度优势。 小知识: 什么是内存超频?内存超频就是让内存外频运行在比它被设定的更高的速度下。一般情况下,CPU外频与内存外频是一致的,所以在提升CPU外频进行超频时,也必须相应提升内存外频,使之与CPU同频工作。内存超频技术目前在很多DDR4内存中应用,比如金士顿内存的PnP和XMP就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内存自动超频技术。 CL值的含义 内存CL值通常采用4个数字表示,中间用“-”隔开,以“5-4-4-12”为例,第一个数代表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延迟时间,也就是内存存取数据所需的延迟时间,即通常说的CL值;第二个数代表RAS(Row Address Strobe)-to-CAS延迟,表示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第三个数表示RAS Prechiarge延迟(内存行地址脉冲预充电时间);最后一个数则是Act-to-Prechiarge延迟(内存行地址选择延迟)。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第一个参数CAS,它代表内存接收到一条指令后要等待多少个时间周期才能执行任务。 1

内存的性能指标

(1)CAS(Column Address Strobe) Latency:列地址选通脉冲延迟时间,即DDR-RAM内存接收到一条数据读取指令后要延迟多少个时钟周期才执行该指令。这个参数越小,内存的反应速度越快,可以设置为2.0、2.5、3.0。 (2)Row-active delay(tRAS):内存行地址选通延迟时间,供选择的数值有1~15,数值越大越慢。 (3)RAS-to-CAS delay(tRCD):从内存行地址转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即从DDR-RAM行地址选通脉冲(RAS, Row Address Strobe)信号转到列地址选通脉冲信号之间的延迟周期,也是从1~15可调节,越大越慢。 (4)Row-precharge delay(tRP):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信号预充电时间。调节在刷新DDR-RAM之前,行地址选通脉冲信号预充电所需要的时钟周期,从1~7可调,越大越慢。 (5)物理Bank: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主板上的北桥芯片进行,内存总线的数据位宽等同于CPU数据总线的位宽,这个位宽就称之为物理Bank(Physical Bank,简称P-Bank)的位宽。以目前主流的DDR系统为例,CPU与内存之间的接口位宽是64bit,也就意味着CPU在一个周期内会向内存发送或从内存读取64bit的数据,那么这一个64bit的数据集合就是一个内存条物理Bank。(6)逻辑Bank :在芯片的内部,内存的数据是以位(bit)为单位写入一张大的矩阵中,每个单元我们称为CELL,只要指定一个行(Row),再指定一个列(Column),就可以准确地定位到某个CELL,这就是内存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这个阵列我们就称为内存芯片的BANK,也称之为逻辑BANK(Logical BANK)。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这个阵列不可能做得太大,所以一般内存芯片中都是将内存容量分成几个阵列来制造,也就是说存在内存芯片中存在多个逻辑BANK,随着芯片容量的不断增加,逻辑BANK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从 32MB到1GB的芯片基本都是4个,只有早期的16Mbit和32Mbit

内存基本知识详解

内存这样小小的一个硬件,却是PC系统中最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之一。而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可能从内存的类型、工作频率、接口类型这些简单的参数的印象都可能很模糊的,而对更深入的各项内存时序小参数就更摸不着头脑了。而对于进阶玩家来说,内存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参数设置则足以影响到整套系统的超频效果和最终性能表现。如果不想当菜鸟的话,虽然不一定要把各种参数规格一一背熟,但起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等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查起来也不会毫无概念。 内存种类 目前,桌面平台所采用的内存主要为DDR 1、DDR 2和DDR 3三种,其中DDR1内存已经基本上被淘汰,而DDR2和DDR3是目前的主流。 DDR1内存 第一代DDR内存 DDR SDRAM 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DDR2内存

第二代DDR内存 DDR2 是DDR SDRAM 内存的第二代产品。它在DDR 内存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其传输速度更快(可达800MHZ ),耗电量更低,散热性能更优良。 DDR3内存 第三代DDR内存

DDR3相比起DDR2有更低的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落到1.5V,性能更好更为省电;DDR2的4bit预读升级为8bit预读。DDR3目前最高能够1600Mhz的速度,由于目前最为快速的DDR2内存速度已经提升到800Mhz/1066Mhz的速度,因而首批DDR3内存模组将会从1333Mhz的起跳。 三种类型DDR内存之间,从内存控制器到内存插槽都互不兼容。即使是一些在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内存的Combo主板上,两种规格的内存也不能同时工作,只能使用其中一种内存。 内存SPD芯片 内存SPD芯片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SPD是一颗8针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容量为256字节,里面主要保存了该内存的相关资料,如容量、芯片厂商、内存模组厂商、工作速度等。SPD的内容一般由内存模组制造商写入。支持SPD的主板在启动时自动检测SPD中的资料,并以此设定内存的工作参数。 启动计算机后,主板BIOS就会读取SPD中的信息,主板北桥芯片组就会根据这些参数信息来自动配置相应的内存工作时序与控制寄存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内存条的性能。上述情况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在BIOS设置界面中,将内存设置选项设为“By SPD”。当主板从内存条中不能检测到SPD信息时,它就只能提供一个较为保守的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PD芯片是识别内存品牌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SPD内的参数值设置得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优化内存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死机。因此,很多普通内存或兼容内存厂商为了避免兼容性问题,一般都将SPD中的内存工作参数设置得较为保守,从而限制了内存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厂商通过专门的读

性能调试---(四)内存性能分析

性能调试---(四)内存性能分析 文章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d13946759.html,/article.php?articleid=1143 1:内存管理 2:衡量内存闲忙程度的指标 3:内存资源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的征兆 4:什么地方/哪些进程是占用内存资源的大户? 5:利用vmstat命令分析内存的利用率 6:利用ipcs分析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 7:利用GlancePlus分析系统内存资源利用率 8:对内存需求密集型系统的性能调试 内存管理 1)内存管理的主要工作: 跟踪内存的使用和可用内存的情况; 为进程分配内存; 管理磁盘与物理内存之间的换页(paging); 2)什么是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virtual memory uses a disk as an extension of RAM so that the effective size of usable memory grows correspondingly. The kernel will write the contents of a currently unused block of memory to the hard disk so that the memory can be used for another purpose. When the original contents are needed again, they are read back into memory. This is all made completely transparent to the user; programs only see the larger amount of memory available and don t notice that parts of them reside on the disk from time to time. Of course,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hard disk is slower (on the order of a thousand times slower) than using real memory, so the programs don t run as fast. The part of the hard disk that is

内存主要参数

内存种类 目前,桌面平台所采用的内存主要为DDR 1、DDR 2和DDR 3三种,其中DDR1内存已经基本上被淘汰,而DDR2和DDR3是目前的主流。 DDR1内存 第一代DDR内存 DDR SDRAM 是 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 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DDR2内存

第二代DDR内存 DDR2 是 DDR SDRAM 内存的第二代产品。它在 DDR 内存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其传输速度更快(可达800MHZ ),耗电量更低,散热性能更优良。 DDR3内存 第三代DDR内存 DDR3相比起DDR2有更低的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落到1.5V,性能更好更为省电;DDR2的4bit 预读升级为8bit预读。DDR3目前最高能够1600Mhz的速度,由于目前最为快速的DDR2内存速度已经提升到800Mhz/1066Mhz的速度,因而首批DDR3内存模组将会从1333Mhz的起跳。

三种类型DDR内存之间,从内存控制器到内存插槽都互不兼容。即使是一些在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内存的Combo主板上,两种规格的内存也不能同时工作,只能使用其中一种内存。 内存SPD芯片 内存SPD芯片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SPD是一颗8针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容量为256字节,里面主要保存了该内存的相关资料,如容量、芯片厂商、内存模组厂商、工作速度等。SPD的内容一般由内存模组制造商写入。支持SPD的主板在启动时自动检测SPD中的资料,并以此设定内存的工作参数。 启动计算机后,主板BIOS就会读取SPD中的信息,主板北桥芯片组就会根据这些参数信息来自动配置相应的内存工作时序与控制寄存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内存条的性能。上述情况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在BIOS 设置界面中,将内存设置选项设为“By SPD”。当主板从内存条中不能检测到SPD信息时,它就只能提供一个较为保守的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PD芯片是识别内存品牌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SPD内的参数值设置得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优化内存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死机。因此,很多普通内存或兼容内存厂商为了避免兼容性问题,一般都将SPD中的内存工作参数设置得较为保守,从而限制了内存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厂商通过专门的读写设备去更改SPD信息,以骗过计算机的检测,得出与实际不一致的数据,从而欺骗消费者。 XMP技术

内存性能的技术参考指标

内存性能的技术参考指标 3.1 性能重要指标 内存技术参考指标包括:内存的工作频率TCK(与外频对应)、存取时间宽度TAC、等待存取延迟CAS 等,同时内存是否带纠错(ECC)这种特性对服务器非常重要;内存条使用的PCB的层数同样是衡量内存条的重要指标,标准的PC-100、PC-133内存要求使用6层板,它比四层印制电路板具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参量外,衡量内存条的优劣还需要对内存条的核心——内存芯片的品牌、品质进行区分,关于不同厂商的内存芯片这个问题将安排到后文讲解。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内存芯片的封装工艺也会对内存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内存最实质的指标——存取速度,与上述的TCK、CAS、TAC都有关系: 存取速度(ns)=1/TCK*CAS+TAC, 举个例子:如果一片内存的工作频率是100M,CAS为2,TAC取典型值6ns,那么该片内存的存取速度为26ns 。 3.2 PC-100统一格式P/N号 让很多朋友感到恼火的是,PC-100规范对内存芯片的标注没有规定,因此大家常常被诸如: GM72V66841CT-7J、HY57V658020A TC-10S、KSV884T4A0-08等搞得莫名其妙,其实这些都是不同厂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的产品编号,有经验的朋友能够通过这些编号识别出内存的标称性能。这种编号对普通朋友的确不方便,不过对于满足PC-100规范的内存,还有一个必须满足INTEL要求的P/N号,朋友们购买内存时,不妨参考一下,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典型的P/N号为PC100-322-620,这种P/N号的定义如下: 3.3 重要指标详细介绍 1.内存工作频率TCK。 这是衡量内存条性能的较简单而直接的指标,它表示该内存条能在多大的外频下工作,很多朋友选购内存时只使用这个参量,由此可见这个参量的重要性,当然仅参考这一个参量也是不够的。 内存工作频率可以通过您的主板来设置,对于同步工作模式(流行的BX、ZX、I810、I820等Intel 芯片组只支持这种模式),设置外频就设置了内存工作频率;对于异步工作模式(VIA系列的主板芯片组通常支持),您需要使用主板上专门的软(硬)跳线来设置。同步工作模式下超外频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提高了内存的工作频率TCK,即是提高了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率,从 而使整机性能大幅提升。

简单小谈降内存时序对性能的影响

《简单小谈降内存时序对性能的影响》 作者:中关村论坛版主俺是家俊版权归俺是家俊所有 内存负责向CPU 提供软件和系统运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而目前CPU 运行速度超过内存数据传输速度很多。因此,很多情况下,CPU 都需要等待内存提供数据,这就是常说的“CPU 等待时间”。 内存传输速度越慢,CPU 等待时间就会越长,系统整体性能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快速的内存,是有效提升CPU 效率和整机性能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时,无论什么类型的内存,在数据被传输之前,传送方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等待传输请求的响应,通俗点说,就是传输前,传输双方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通信,而这样就会造成传输的一定延迟时间。 时序设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内存在CPU 接到读取内存数据的指令后,到正式开始读取数据所需的等待时间。不难看出,同频率的内存,时序设置低的,更具有速度优势。 上面只是给大家建立一个基本的延迟概念。而实际上,内存延迟的基本因素,绝对不止这些。内存延迟时间,有个专门的术语叫“Latency”。 要形象的了解延迟,我们不妨把内存当成一个存储着数据的数组,或者一个EXCEL 表格,要确定每个数据的位置,每个数据都是以行和列编排序号来标示,在确定了行、列序号之后,该数据就唯一了。 内存工作时,在要读取或写入某数据,内存控制芯片会先把数据的列地址传送过去,这个RAS 信号(Row Address Strobe,行地址信号)就被激活, 而在转化到行数据前,需要经过几个执行周期,然后接下来CAS 信号(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信号)被激活。在RAS 信号和CAS 信号之间的几个执行周期,就是RAS-to-CAS 延迟时间。 在CAS 信号被执行之后,同样也需要几个执行周期。 CL 设置较低的内存,具备更高的优势,这可以从总的延迟时间来表现。内存总的延迟时间有一个计算公式,总延迟时间=系统时钟周期×CL模式数+存取时间(tAC)。 首先,来了解一下存取时间(tAC)的概念。tAC 是Access Time from CLK 的缩写,是指最大CAS 延迟时的最大数输入时钟,是以纳秒为单位的,与内存时钟周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是以纳秒为单位。 存取时间(tAC)代表着读取、写入的时间,而时钟频率则代表内存的速度。 举个例子,来计算一下总延迟时间。比如,一条DDR333 内存,其存取时间为6ns,其内存时钟周期为6ns(DDR内存时钟周期=1X2/内存频率,DDR333 内存频率为333,则可计算出其时钟周期为6ns)。

颗粒品质决定内存性能主流内存颗粒分析_图文.

色彩知识在线测试题 1 1.光的色散是指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 (1)白色;(2)由红到紫的七种颜色; (3)黑色;(4)由红到紫的一条过渡色带。 2.光色的三原色是()。 (1)红、黄、蓝;(2)红、绿、蓝; (3)品红、黄、青;(4)品红、黄、蓝。 3.颜色的三属性是()。 (1)色相;(2)明度; (3)纯度;(4)饱和度。 4.在颜料色彩里,要降低一个颜色的饱和度,是往这个颜色里加入()。(1)黑色;(2)白色; (3)互补色;(4)灰色。 5.水彩颜料色彩的三属性是()。 (1)色相;(2)明度; (3)纯度;(4)饱和度。 6.在颜料的色彩里,往一个颜料里加入白色,是提高一个颜色的()。(1)彩度;(2)明度; (3)色相;(4)饱和度。 7.在计算机色彩里,往一个蓝色里增加黄色,其结果是()。 (1)改变了色相;(2)降低了饱和度。 (3)改变了明度;(4)不改变色相; 8.在计算机色彩里,要提高一个纯黄色的饱和度,应该()。 (1)不可能;(2)增加白色;

(3)增加纯黄色;(4)减少黑色。 9.色彩的心理三要素是()。 (1)色相;(2)明度; (3)纯度;(4)饱和度。 10.西方的色彩观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之上的() (1)心理的;(2)理性的; (3)人文科学的;(4)自然科学的。 11.在中国“五方正色”的观念中,以下各色与各方位和四季的对应关系是()(1)黄色对应东方和秋季;(2)白色对应西方和秋季; (3)红色对应南方和夏季;(4)青色对应东方和春季。 12.ppi与Lpi、dpi之间的关系是()。 (1)1ppi=1Lpi=1dpi;(2)1ppi=1/2Lpi=1/2dpi; (3)1ppi=1/2Lpi=1dpi;(4)1ppi=1Lpi=1/2dpi; 13. 明度为20的点阵图红色,在HSB色彩里,是由()组成。 (1)H100,S20,B0;(2)H20,S100,B80; (3)H0,S100,B20;(4)H80,S0,B20; 14. 饱和度为50的红色,在CMYK色彩里,是由()组成。 (1)C50,M50,Y0,K0;(2)C0,M50,Y0,K0; (3)C0,M50,Y0,K50;(4)C0,M50,Y50,K0; 15. 纯青色色相,在RGB色彩里,是由()组成。 (1)R0,G255,B255;(2)R255,G0,B255; (3)R255,G255,B0;(4)R0,G0,B255; 16. 值为R127,G127,B127的颜色,在RGB色彩里,是一个()颜色。 (1)浅蓝色;(2)中灰色; (3)浅灰色;(4)中蓝色。

内存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内存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作为PC不可缺少的重要核心部件——内存,它伴随着DIY硬件走过了多年历程。从286时代的30pin SIMM内存、486时代的72pin SIMM 内存,到Pentium时代的EDODRAM内存、PII时代的SDRAM内存,到P4时代的DDR内存和目前9X5 平台的DDR2内存。内存从规格、技术、总线带宽等不断更新换代。不过我们 有理由相信,内存的更新换代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其目的在于提高内存的带宽,以满足CPU不断攀升的带宽要求、避免成为高速CPU运算的瓶颈。那么,内存 在PC领域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内存发展的历史吧。 一、历史起源——内存条概念 如果你细心的观察,显存(或缓存)在目前的DIY硬件上都很容易看到,显卡 显存、硬盘或光驱的缓存大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而寄存器也许是最能代 表PC硬件设备离不开RAM的,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内存,那么PC将无法运转,所以内存自然成为DIY用户讨论的重点话题。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PC上所使用的内存是一块块的IC,要让它能为PC服务, 就必须将其焊接到主板上,但这也给后期维护带来的问题,因为一旦某一块内 存IC坏了,就必须焊下来才能更换,由于焊接上去的IC不容易取下来,同时加上用户也不具备焊接知识(焊接需要掌握焊接技术,同时风险性也大),这似 乎维修起来太麻烦。 因此,PC设计人员推出了模块化的条装内存,每一条上集成了多块内存IC,同 时在主板上也设计相应的内存插槽,这样内存条就方便随意安装与拆卸了(如 图1),内存的维修、升级都变得非常简单,这就是内存“条”的来源。 图1,内存条与内存槽的出现

电脑内存性能指标有哪些

电脑内存性能指标有哪些 篇一:计算机组装内存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组装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对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几乎所有任务的执行效率都会受到内存性能的影响。因此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内存,就必须掌握内存的各项性能指标。 1.容量 容量是评判内存性能的基本指标之一,其容量越大,内存可一次性加载的数据量也就越多,从而有效减少cpu从外部存储器调取数据的次数,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和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目前,内存的常用容量单位已经成为gb,常见内存的容量也都达到了1gb或2gb。2.主频 内存主频采用mhz为单位进行计量,表示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内存的主频越高,表示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快,性能自然也就越好。 目前,主流内存的频率为800mhz、1066mhz、1333mhz。至于之前667mhz的内存,则基本上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3.延迟时间 内存延迟表示内存进入数据存取操作就绪状态前所要等待的时间,通常用4个相连的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如3-4-4-8、4-4-4-12等,分别代

表cL-TRp-TRcD-TRAs。一般而言,这4个数字越小,表示内存的性能越好。 ?cL 在内存的4项延迟参数中,该项最为重要,表示内存在收到数据读取指令到输出第一个数据之间的延迟。cL的单位是时钟周期,即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 ?TRp 该项用于标识内存行地址控制器预充电的时间,即内存从结束一个行访问到重新开始的间隔时间。 ?TRcD 该项所表示的是从内存行地址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 ?TRAs延迟 该数字表示内存行地址控制器的激活时间。 篇二:内存性能参数详解 内存性能参数详解 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当于DDR内存两倍的带宽。这主要是通过在每个设备上高效率使用两个DRAm核心来实现的。作为对比,在每个设备上DDR内存只能够使用一个DRAm核心。技术上讲,DDR2内存上仍然只有一个DRAm核心,但是它可以并行存取,在每次存取中处理4个数据而不是两个数据。DDR2与DDR的区别示意图与双倍速运行的数据缓冲相结合,DDR2内存实现了在每个时钟周期处理多达4bit的数据,比传统DDR内存可以处理的2bit数据高

内存条的性能参数

内存条的性能参数 正因为内存条的性能直接关系着能否充分发挥电脑数据高速处理能力,以及电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选择内存条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内存条应主要考虑其引脚数、容量,奇偶性、速度、品牌等几项性能指标。 1.引脚数目 内存乘机的引脚数目必须与主机板上的SIMM插口的数目相匹配。SIMM的插口有30线,72线和168线三种,所以相应的内存条也有30线,72线和168线三种。应注意,在72线系统中,有奇偶校验使用的36位内存条,无奇偶校验则使用32线内存条。在30线的系统中,有奇偶校验的则使用9位的内存条,无奇偶校验的使用8位的内存条。 2. 容量: 30线的内存条在容量大小上一般有三种:256KB、1MB、4MB;72线的内存条现有五种容量规格:1MB、4MB、8MB、16MB、32MB,其中8MB和32MB为双面内存条。对于30线内存条,由于它们的数据是8位/条,而奔腾机具有64位数据线,因此若用30线内存条,每次至少要用两个BANK即8条,不但滥占插槽,争抢机箱空间,且易发生接触不良和损坏等问题,再加上每条内存最大仅4MB,故586主板不用这种形式,而直接使用72线内存条。72线内存条的数据线为32位,因此在32位的主机板上,可以单独使用。如果用于586电脑,每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SIMM组成一个BANK即可。 3.存取速度 内存条的一个重要性能是存取速度,用ns(纳秒)表示,说明系统在内存无错误的情况下作出反应的时间,常见有60ns、70ns、80ns、120ns几种,在内存条上标有-6、-7、-8等字样,该数值越小,说明内存速度越快。内存条的存取速度与主机板速度相匹配时,方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如果系统要求内存速度为80ns,但使用60ns或70ns的内存条,并没有实际的效益。如果系统要求内存速度为60ns,而使用70ns或80ns的内存条,可千万系统崩溃。不同速度的内存条可混合使用,但以最慢的速度为准。 4.奇偶性 奇偶校验需增加内存芯片、加大成本,选购内存条时常分为2片、3片、真3片、假3片、8片、9片等,这是指内存条是否具有奇偶校验,2片8片内存条不具备奇偶校验,而8片和9片内存条则具备奇偶校验,目前市场上也可见到一引进生产厂商为获取更多的产品利润,将损坏的芯片作为奇偶校验芯片或将部分损坏的芯片拼凑迈出一条完整的内存条,但不

内存性能参数详解

内存性能参数详解 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当于DDR内存两倍的带宽。这主要是通过在每个设备上高效率使用两个DRAM核心来实现的。作为对比,在每个设备上DDR内存只能够使用一个DRAM核心。技术上讲,DDR2内存上仍然只有一个DRAM核心,但是它可以并行存取,在每次存取中处理4个数据而不是两个数据。DDR2与DDR的区别示意图与双倍速运行的数据缓冲相结合,DDR2内存实现了在每个时钟周期处理多达4bit的数据,比传统DDR内存可以处理的2bit数据高了一倍。DDR2内存另一个改进之处在于,它采用FBGA封装方式替代了传统的TSOP方式。然而,尽管DDR2内存采用的DRAM核心速度和DDR的一样,但是我们仍然要使用新主板才能搭配DDR2内存,因为DDR2的物理规格和DDR是不兼容的。首先是接口不一样,DDR2的针脚数量为240针,而DDR内存为184针;其次,DDR2内存的VDIMM 电压为1.8V,也和DDR内存的2.5V不同。DDR2的定义:DDR2(Double Data Rate 2)SDRAM 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 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想起DDR 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了技术的极限,已经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提高内存的工作速度;随着Intel最新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前端总线对内存带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拥有更高更稳定运行频率的DDR2内存将是大势所趋。DDR2与DDR的区别:在了解DDR2内存诸多新技术前,先让我们看一组DDR和DDR2技术对比的数据。1、延迟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同等核心频率下,DDR2的实际工作频率是DDR的两倍。这得益于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4BIT预读取能力。换句话说,虽然DDR2和DDR一样,都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取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同样100MHz的工作频率下,DDR的实际频率为200MHz,而DDR2则可以达到400MHz。这样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在同等工作频率的DDR和DDR2内存中,后者的内存延时要慢于前者。举例来说,DDR200和DDR2-400具有相同的延迟,而后者具有高一倍的带宽。实际上,DDR2-400和DDR400具有相同的带宽,它们都是3.2GB/s,但是DDR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200MHz,而DDR2-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100MHz,也就是说DDR2-400的延迟要高于DDR400。2、封装和发热量:DDR2内存技术最大的突破点其实不在于用户们所认为的两倍于DDR的传输能力,而是在采用更低发热量、更低功耗的情况下,DDR2可以获得更快的频率提升,突破标准DDR的400MHZ限制。DDR 内存通常采用TSOP芯片封装形式,这种封装形式可以很好的工作在200MHz上,当频率更高时,它过长的管脚就会产生很高的阻抗和寄生电容,这会影响它的稳定性和频率提升的难度。这也就是DDR的核心频率很难突破275MHZ的原因。而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封装形式,FBGA封装提供了更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DDR2内存采用1.8V电压,相对于DDR标准的2.5V,降低了不少,从而提供了明显的更小的功耗与更小的发热量,这一点的变化是意义重大的。DDR2采用的新技术:除了以上所说的区别外,DDR2还引入了三项新的技术,它们是OCD、ODT和Post CAS。OCD(Off-Chip Driver):也就是所谓的离线驱动调整,DDR II通过OCD可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DDRII通过调整上拉(pull-up)/下拉

实验7 提高Windows 2000内存性能

实验 6 提高Windows 2000内存性能 背景知识 实验目的 工具/准备工作 实验内容与步骤 背景知识 1. 分页过程 2. 内存共享 3. 未分页合并内存与分页合并内存 4. 提高分页性能 耗尽内存是Windows 2000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当系统耗尽内存时,所有进程对内存的总需求超出了系统的物理内存总量。随后,Windows 2000必须借助它的虚拟内存来维持系统和进程的运行。虚拟内存机制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速度比物理内存慢得多,因此,应该尽量避免耗尽物理内存资源,以免导致性能下降。 解决内存不足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更多的内存。但是,一旦提供了更多的内存,Windows 2000很可以会立即“吞食”。而事实上,添加更多的内存并非总是可行的,也可能只是推迟了实际问题的发生。因此,应该相信,优化所拥有的内存是非常关键的。 1. 分页过程 当Windows 2000求助于硬盘以获得虚拟内存时,这个过程被称为分页(paging) 。分页就是将信息从主内存移动到磁盘进行临时存储的过程。应用程序将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甚至不知道Windows 2000使用了两种内存方案,而认为系统拥有比实际内存更多的内存。例如,系统的内存数量可能只有16MB,但每一个应用程序仍然认为有4GB内存可供使用。 使用分页方案带来了很多好处,不过这是有代价的。当进程需要已经交换到硬盘上的代码或数据时,系统要将数据送回物理内存,并在必要时将其他信息传输到硬盘上,而硬盘与物理内存在性能上的差异极大。例如,硬盘的访问时间通常大约为4-10毫秒,而物理内存的访问时间为60 us,甚至更快。 2. 内存共享 应用程序经常需要彼此通信和共享信息。为了提供这种能力,Windows 2000必须允许访问某些内存空间而不危及它和其他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从性能的角度来看,共享内存的能力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数量。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多个副本时,每一个实例都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码和数据,这意味着不必维护所加载应用程序代码的单独副本并使用相同的内存资源。无论正在运行多少个应用程序实例,充分支持应用程序代码所需求的内存数量都相对保持不变。

电脑怎么提高内存性能

电脑怎么提高内存性能 如何优化内存的管理,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运行速度,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介绍提高电脑内存性能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提高电脑内存性能的方法 1.改变页面文件的位置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虚拟内存的连续性。因为硬盘读取数据是靠磁头在磁性物质上读取,页面文件放在磁盘上的不同区域,磁头就要跳来跳去,自然不利于提高效率。 而且系统盘文件众多,虚拟内存肯定不连续,因此要将其放到其他盘上。改变页面文件位置的方法是: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虚拟内存”,在驱动器栏里选择想要改变到的位置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当移动好页面文件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系统不会自动删除)。

2.改变页面文件的大小 改变了页面文件的位置后,我们还可以对它的大小进行一些调整。调整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将最大、最小页面文件设为等值。因为通常内存不会真正“塞满”,它会在内存储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自动将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到硬盘中。最小页面文件越大,所占比例就低,执行的速度也就越慢。最大页面文件是极限值,有时打开很多程序,内存和最小页面文件都已“塞满”,就会自动溢出到最大页面文件。 所以将两者设为等值是不合理的。一般情况下,最小页面文件设得小些,这样能在内存中尽可能存储更多数据,效率就越高。最大页面文件设得大些,以免出现“满员”的情况。 3.禁用页面文件 当拥有了512MB以上的内存时,页面文件的作用将不再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禁用。方法是:依次进入注册表编辑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 sion Ma-nagerMemoryManagement”下,在“DisablePa-ging Executive”(禁用页面文件)选项中将其值设为“1”即可。

DDR4内存性能

我们知道现在DDR3内存逐步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选择,而且现在性能最高也达到了DDR3-2133,明年DDR4内存将会出现,预计数据传输率将会从1600起跳,可以达到4266的水平,是DDR3的两倍。在很多人看来,内存已经很少给电脑性能带来太大帮助,DDR4内存是否性能过剩,成为末路黄花?目前还不好说,不管怎么样,技术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此前JEDEC固态技术协会就正式宣布未来DDR4内存标准的关键技术,预计将会在2012年中,DDR4内存将会具备更高的性能,并且功耗方面更低。 DDR4技术特性全面展示 D-DR4针对未来服务器、笔记本、台式机、消费电子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并且具备诸多新的技术特性,首先传输率方面,DDR4将会有1.6 GT/s到3.2 GT/s的速度,而目前DDR3是是1.6 GT/s。同时DDR4还包括在DQ bus、更高的2667 Mhz数据传输率、Bank群组结构以及集成VrefDQ和增强的训练模式等等。 DDR4标准的技术规格 Bank群组结构是个8n预取群组结构,它可以使用两个或者四个Bank组,这允许DDR4内存在每个Bank群组单独被激活、读取、写入或刷新操作,这样可以带来更高的内存小了和带宽。 同时在电压方面,DDR4也进行了调整,预计它的VDDQ电压将会在1.2V,未来还会进一步下调。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性将会被采用: ?提供三种数据宽度:x4, x8和x16 ?新的JEDEC POD12接口标准(工作电压1.2V) ?DifferentialSignaling( 差分信号技术) ?新的终止调度:在DDR4中DQ bus可以转移终止到VDDQ,这样可以即时VDD电压

SQL SERVER 如何配置内存提高性能配置方案

SQL SERVER 高内存提高性能配置方案 客户案例: 操作系统:32位windows 2003/2008 server 数据库:SQL SERVER 2003/2005/2008 客户服务器内存:4G以上(一般建议8-20G内存) 1.启用操作系统4G以上内存支持 以来很多人都认为32位的操作系统只能识别不超过4G内存,其实理解是错误的,4G 只是指操作系统内存通用的寻址限制,对于32操作系统而言可以识别64G内存,只是对于超过4G的部分操作系统只是作为内存分页使用,不作通用寻址用法不同。 注:识别超出部分内存的方法,修改boot.ini文件,在引导参数内加上/PAE 执行菜单运行notpad c:\boot.int 如果同时有/3gb参数要去掉 2.SQL SERVER启用AWE支持 注:用最大内存后至少要给操作系统留4G内存,也就是说最大内存+4G应该小于总的内存数。 3.将SQL SERVER启动账户的用户页内存页锁定,相当于SQL SERVER独占内存查看SQL SERVER的启动账户,如果为SYSTEM刚不用更改启动账户,如果为administrator

或其它操作系统在用的账户则建议更改成其它专门账户来启动。 锁定内存页方法 分配内存中锁定页用户权限,请执行以下步骤: 1.单击启动单击运行,类型gpedit.msc然后单击确定. 请注意"组策略出现对话框。 2.展开计算机配置然后展开Windows 设置. 3.展开安全设置然后展开本地策略. 4.单击用户权限分配然后双击中锁定页内存. 5.在中本地安全策略设置对话框中,单击添加用户或组. 7.关闭组策略是。 8.重新启动服务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