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骆驼祥子的喜剧性[宝典]

论骆驼祥子的喜剧性[宝典]

论骆驼祥子的喜剧性[宝典]
论骆驼祥子的喜剧性[宝典]

论骆驼祥子的喜剧性[宝典]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摘要】本文从描述骆驼祥子的悲剧人生的悲剧性入手,分析了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最后阐述了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

【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悲剧性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写道:幸福的家庭拥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了《骆驼祥子》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从祥子身上我看见了一个社会的不幸,而他身上的不幸来得那么的不可思议,似乎又那么理所当然。祥子的一生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骆驼祥子的一生,是肉体与精神被万恶的旧社会咀嚼吞噬的一生。作家老舍从祥子的被毁灭,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控诉。

一、祥子的悲剧命运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凄惨命运。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农民——祥子,抛开除了自己就空无一人的家,到城里来,天天省吃俭用,拼命拉着租来的车,没日没夜,为的只是能攒出钱来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过,他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车场主的气,他可以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了~可痛快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战乱中的北平危机四伏,正在拉车的祥子莫名其妙的就被军阀的乱兵抓了回去打杂,这一切的困苦祥子都能忍受,但最让他痛苦和愤怒的,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寄托——用三年的心血与汗水换来的新车,被抢走了。祥子历尽艰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车厂”,压抑着满腔的悲怆和痛苦,继续拉着租来的车。千辛万苦,当他终于在一个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拉包月车的工作后,又因为雇主被特务盯上而被反动政府的侦探以“买命”的名义榨取了他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同时也丢了那份安定的工作。面对这一个个接踵而

至的沉重打击,他依然骄傲的抬着头。他是年轻气盛,高大健壮的祥子阿~怎么能这么轻易的被困难打倒,他不肯屈服。他要用自己的

力气、自己的血、自己的汗来挣出自己和妻子虎妞的饭钱~虎妞以低价为祥子买了一辆车,可本以为又回到从前的祥子却又不得不因为虎妞的丧事而再把车卖掉。

祥子是个善良正直但很要强、肯奋斗的人,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场主刘四爷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因为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他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地恶习,可上天对这个可怜的老实人还是没有半点的怜悯。无数的打击、挫折,终于把祥子这个“铁打的”人的“铁打的”精神给碾压得粉身碎骨。他不再那么拼命的拉车,不再烟酒不沾,以前善良正直的祥子不见了,只剩下学会了吃喝嫖赌,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的行尸走肉。”祥子的堕落不是祥子的错,而是整个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变了质。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作家无疑是同情祥子的,但正因为如此,小说着力从祥子对待生活的复杂感受来写这个人力车夫的精神世界。从小说对祥子言行复杂性的反映,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社会的烙印、人与人的互相制约所显示的时代面貌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祥子的这件事令人深思:他曾拉过一次包月,有人劝他把工钱存入邮局,“他觉得这不是个骗局,也得是骗局”,“钱这个东西像戒指,总是在自己手上好”。如履薄冰的日子,逼得祥子只相信自己,他不思索自己为什么越来越穷,为什么由农村流落到城市中挣扎,而是担惊受怕自己的现状变得更坏。他把命运维系在车上,车比人贵重,钱又能买车,钱更成了命根子。劳动的被剥削,因他自己拚命攒钱而认不清了;人的价值,在祥子看来微不足道。在半殖民地的都市底层漂泊,祥子仅剩下双手,但又未参加工业生产,对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正表明他用农村的闭锁自守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待人与人的关系,即使“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这“旧的习惯”,决非仅是祥子在城里继续保持着他那充满泥土气味的醇厚和质朴,而是越来越散发出一种小市民的气息。当农民时,他把土地看得比命还贵重;做车夫,他把买上车作为“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他认为,不拉上自己的车,“简直是白活”。“祥子不想别人,不管别人”,拉车的穷哥们悲惨境遇被他一心买车的愿望所遮掩。有时眼里看到了,但心上没见。一个人的品质最能在逆境中显现出来,固执地遵循传统的老例,使祥子在追求屡遭夭折之后,恶性地发展了自身的优越条件。他认为“同是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他开始用身躯,排挤苦难的弟兄了。过去,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老弱残兵,现在“他不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他拼命显示自己骆驼般的体魄,却丢掉了骆驼的品质和心胸。保守的思想,驱使祥子“像一只饿疯的野兽”一样去个人奋斗;而个人奋斗,又使祥子“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悲凄的破产农民的生活,他忘却了;刘四之流对车夫们的压榨,他视而不见;阶级压迫,社会的水深火热,他更是木然置之。不仅没有在坎坷中有所觉悟,却使出浑身的解数在幻想脱生中走着死亡之路。祥子的悲剧就在于他自己加速着自己的消亡~这也正是当时社会的罪恶特征。作家不仅写出祥了的悲剧,而且写出了祥子的悲剧性格的发展。祥子一直在失败中挣扎,但他的个人奋斗思想使他认不清周围环境的严峻,至多是问个“凭什么”!当苦闷袭来,他想的是个人的“倒霉”,认为“整个的生命是一部委屈”。明明是社会泥潭把他淹没,但祥子只恨呛他的第一口浊水,把恩与仇全归结在个别人的身上。所以他把残酷的阶级对立,看作是虚无飘缈的“鬼影”。追求个人的发财成功,却愈来愈认不清社会对自己的榨取。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几经磨难后,祥子内心的善良正直、热心向上的道德力量慢慢地减退,而自私保守这些小生产者固有的弊病却在他身上增强。祥子在生活实践中不是清醒了,而是更加糊涂和愚昧。所以当祥子骆驼般的体魄不得不服从自然规律而衰老,

曾被他怨恨的车厂主女儿虎妞成了他的妻子,祥子的视野主要是家庭生活的沉浮,

过一天算一天。买车,拉上自己的车的想法已成旧梦。此时他埋怨的只是自己了,

归罪自己曾有过善良的愿望:“当初咱倒是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他似乎问

住了自己,仿佛他于水深火热中的挣扎失败,是自己触的霉头。其实祥子“要强”

的本身并没有错,是以进取的态度踏上在城里谋生的征途。但殊不知,他的体质、

他的劳动及拼死拼活挣来的血汗钱,全是黑暗社会觊觎鲸吞的对象。祥子囿于小生

产者的意识,没有也不会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对财神有朝一日会恩赐于他的渴求,

使他趋向委琐的意识。朴素的反抗不合理社会的斗志被污染了,不择手段地过上像

样日子的思想滋生了。正如他抢别人的生意,而受同行嘲骂后的心理活动所表明

的:“这样的不要脸正是因为自己要强,想买上车,他可以原谅自己”。所谓的

“原谅”,是从他原有的好品质上倒退,他

抛弃了劳动者的阶级同情心等品德,自愿沾染并增加着无业游民的于沉沦中的

狡狯气。因而当祥子奋斗失败屡遭不幸后,也不能正视现实,反而自暴自弃,这就

必然走上丧失人格以混温饱的苟活之路。从祥子由“好强”到“苟活”的变化,即

使有超乎寻常的体力和不轻易气馁的个人奋斗精神,即使是在没有土地羁绊而流入

城市的情况下,依然走着悲剧道路。

二、祥子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勤劳、善良而好强的祥子,最终由人变成了“鬼”,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何在,

(一)悲剧原因一:婚姻

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

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他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

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

一切结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

祥子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更是一场难以忍受的灾难。虎妞想从祥子身上找回失去的青春。用计骗得了与祥子的婚姻,但祥子知道实情后,后悔却又无可奈何。起先虎妞不肯让祥子去拉车,嫌他臭,不原“一辈子做车夫的老婆,”但经不起祥子的一再请求才让祥子拉车赚钱,却把钱攥在自己的手里。祥子因为他的要强和倔强,不肯听从虎妞的摆布,也不想当车主人去奴役别人,更不愿做笼中的鸟儿,吃人家食,给人养着。他只是一心想做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不愿在那闲着,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但他终于不能摆脱虎妞的控制,受着她的支配。因为他们的婚姻是带有阶级性质的婚姻,虎妞来自一个剥削阶级,习惯了剥削压榨别人,祥子来自于受剥削的阶级,已经习惯了给人剥削。正是这场婚姻的严重腐蚀,才渐渐的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虎妞的死更是对他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变化。卖车还钱。祥子不再想从拉车中得到光荣和称赞,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不仅吸烟,喝酒。而且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健康很纯洁。

祥子的人生理想除了买一辆洋车外,还希望凭自己的诚实劳动成家立业,可是现实婚姻生活和样子的愿望大相径庭。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主动和祥子亲近,后来还嫁给了他。这种强加于他的爱情和婚娶,非但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幸福和喜悦,反而使他陷人了说不出的委屈和耻辱—粉碎了他凭自己诚实的劳动成家立业的生活蓝图。对于虎妞这种半是诱骗半是委身的纠缠,作家用这样的“艳遇”突出了曾经洁身自好的祥子精神上已经堕落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另一方面,小说渲染了祥子在小福子纯真爱情面前的犹豫。即使当他一度鼓起勇气要与她结合时,盘算的也仍然是“她可以不管二强子(她的爸爸),也可以不管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作家以真实到近乎残酷的刻画,撕开了生活的窘迫所造成的祥子品格上怯弱、低下、自私的一面,从更深的层次上写出生活把他摧残到何等可悲的地步。作者在刻画这个普通人物时,以人物的平民性,事件的平凡性和内在的悲剧性构成对

社会生活和生活中的悲剧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概括。这样的悲剧作品,能够深化读者对生活的认识,而且由于使他们感到其中所描写的既平淡无奇又感同身受,从而激起更多的醒悟和震惊,由此产生的悲剧效果也就特别强烈持久。

(二) 悲剧原因二:社会

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是社会中的人,虎妞也是社会中的人,虎妞固然对祥子造成伤害,但是个人是“不能成为他人悲剧的原因的”。当我们看到虎妞对祥子伤害的偶然性时,也不难看到祥子的悲剧时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产物。

除了婚姻,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来自军队特务机构。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夺走,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敲诈去。他顺手牵样敲诈了祥子买车的钱。祥子万分愤怒,但是困惑的是祥子只是自己没招谁惹谁,何以受人欺负,他思想上只知道不招惹人就不该受欺负,而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没有公道的社会里。再那样一个社会里,像他那样既无权势又无财势,而且不能审时度势,如莽牛乱撞的人,虽不伤害别人,也注定要遭殃的。决定了任何打击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在他的头上。这些事情突然发生,但是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却是事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为了贪图几个钱,祥子大着胆子拉车去西郊,刚出城门,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作品写出了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打仗不断的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作品又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从人们对逃兵的深恶痛绝,透露出这些军队曾经如何残酷的蹂躏过人民,在这样动荡不安,反动军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里,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连年战乱给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本来,孙侦探跟踪的是祥子的主人曹先生,与祥子毫无关系,敲诈祥子更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可是既然碰到了,“祥子时遇到了点上,活该~”祥子的社会地位,决

定了任何打击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到他的头上,他们来的越是偶然,越能反映这样打击的必然。祥子个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人创造了社会,创造了文明;而社会的文明又作践着人、毁灭着人。”这种二律背反的悲剧性矛盾使祥子的个人悲剧性蒙上异常悲凉的色彩。

(三)悲剧原因三:自身

悲剧无国界,世界上每一块土地都可能成为悲剧的舞台,希腊有俄狄浦斯,英国有哈姆雷特,德国堂吉诃德,俄国有安娜卡列尼娜,中国有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些悲剧德发生,仅仅归咎于社会和文化显然有失偏颇。在追责悲剧根源的时候,我们只将社会和文化当作挡箭牌,把悲剧的成因推卸给“人吃人”的社会和“国民性”,而忽视悲剧与人(人类)自身的密切联系,许多悲剧与社会无关,与文化无关,完全是人(人类)“咎由自取”。这样,“我么的话题必将从社会、民族转移到人性”。内因是根本,外因是第二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骆驼祥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祥子的悲剧除了外在因素,更主要的是来自祥子自身的双重性格。

1、乐观与盲目

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即使是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始终陷入盲目的黑暗,一切真正的努力化为毫无意义的泡沫,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

2、勤快与保守

为了凑够买车的钱,祥子勤快地奔跑,他第一次买的车是他“从风雨里咬牙,茶饭里自苦”的总报酬。但农民的狭益意识,使他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而为了再买新车,又不断埋头苦干,当钱攒得差不多的

时候,又被特务敲诈了,假如祥子听高妈的话,把钱存进银行或者放高利贷,就不会遭此灾祸。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

(四)悲剧原因四:命运

宇宙到底有没有上帝,或者真神,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有神,但我相信命运。正如有句话所说命由天定,事在人为。冥冥中,有些事情已经注定。老舍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悲剧总是命运怎么捉弄人,摆布人;天意如此,无法逃脱。”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他笔下的祥子却在遭受厄运,经常怀疑命运的公平。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但是他笔下的祥子却连接遭受命运的作弄。

祥子打定“是福不是祸,今个儿就是今个儿”的心眼,冒险拉车上清华,中途连车带人被捉去。“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祥子不明白。当祥子想到牵上三头骆驼去卖,再买回新车时,他得意地“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忍不住地笑出来”。高妈建议祥子放高利贷,祥子坚决不干,认准“自己有命买得上车”,可同虎妞发生性关系,既不敢去见刘四爷,又不能逃离,他沮丧不已,“这样的一条命,要它干吗,”于虎妞结合,祥子更加清楚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祥子本想“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结果却像“误入罗圈了胡同,绕了个圈又回到原处”。厄运使祥子想到了命,服从命运的安排,命运成为他不幸的叹息和慰藉。

三、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悲剧,警醒那些生活在下层的人们,希望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清醒地对待严酷的社会现实。对于文学作品,不论是在创作过程,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强烈感情。这样才能“醒人并且扩大人心的领域”。同时,任何作品总要展现人的理想,特别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老舍

先生通过对市民生活的描绘,写出了善良的小人物的悲剧,从祥子的厄运中,使读者痛定思痛,探索人生的价值。

当我们憎恶盘剥祥子的社会时,也震憾于祥子的不觉悟。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着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他的斗争是错误的。结果使自己远离了周围的朋友,孤独无援,更加无力地抗拒一次又一次打击。既然“要买上自己的车”成为他奋斗向上的全部动力,以至于是他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标。那么,在逐渐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后,他失去的就不单是一个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从而必然陷于精神崩溃的境地。盲目的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正像作品中所比喻的,“好像是拉洋车为了抄近道误人了罗圈胡同,绕了个圈儿,又绕回到原处”。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不幸,并且给人以沉重的窒息之感。小说的末尾,明确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了尖锐的批判。作品在控诉旧社会吃人的同时,也宣布了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的破产。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现实的作品,具有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思想意义

城市底层社会是一个不为一些作者和论家所熟悉的世界,城市贫民也是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社会阶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通过描写祥子的奋斗、失败及最后走向堕落的轨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旧北平的人力车夫形象,也为我们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旧都市底层贫民的艺术典型。“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说一开始为我们展现的祥子是一个青春健康乐观美好的形象。如小说描写其外貌,描写他拉车,无不光彩照人。但小说更多的是描写祥子的美好心灵,如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摔伤了主人,碰坏了车,他引

咎辞工,还以退工钱作为赔偿,表现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又如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祖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表现了对苦难同伴的真诚的关切和深深的同情。即使他和虎妞结婚以后,还坚决要以自己的劳动来谋生存,而不愿意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一个正直、善良、热爱生活的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然而,这一切最后都彻底地丧失殆尽,祥

子终于由一个青春、健康、正直、善良的劳动者,沦为堕落、自私、病态的“个人主义末路鬼”,一个“仿佛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的祥子,在短短几年间变成吃、喝、嫖、赌、懒、狡猾的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从祥子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黑暗社会是如何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吞噬的。祥子悲剧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在黑暗的社会中,一个人想凭自己真诚的努力获得生存的愿望是永远不会实现的。这就是祥子形象所揭示的思想意义。

(二)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小说向我们展示的祥子的赤裸裸的毁灭过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悲剧,而且让我们通过故事表象,更深切地感受到祥子悲剧对人性和人格的毁灭。祥子是北京城里一个普普通通的车夫,他的理想和愿望也非常普通——他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是,这个地狱般的社会不但吞噬了他的车,还剥夺了他作为一个车夫的基本的权利(他已失去了作为一个车夫的必要条件),甚至,他还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权利。一个有铁扇面似的胸和直硬的背的年轻人,却只能被喝道:“哥儿们!我告诉你一句真的,干咱们这行的,别成家,真的!”“连它妈的小家雀儿都一对一对儿的,不许咱们成家!”居然连延续自然生命的起码权利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又不得不沦为满足虎妞性需求的工具。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金钱。是金钱剥夺了他们延续生命的权利,是金钱使祥子沦为虎妞的工具,并夺走了他的健壮。祥子人格的堕落过程,也是一步步被金钱吞掉灵魂的过程,因此阮明最后被祥子以60元出卖,实在是在金钱法则下的合理结果。不仅是祥子,其他诸如二强

子卖了小福子,阮明出卖曹先生,无一不是金钱侵蚀下人性扭曲的体现。小说中这种金钱绞杀人性的功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老舍先生从一个普通车夫的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以及他的家庭私生活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描写中,生动展示出祥子悲剧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和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从而为我们揭示出祥子悲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根.《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2006/04

,2,齐越.论祥子的形象及其悲剧意义.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3,刘苗.《骆驼祥子》的悲剧因素.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4,曹恒山.浅析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01 ,5,段凌燕.从悲剧的角度透视《骆驼祥子》.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6,邹海燕.祥子悲剧浅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7,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猪八戒形象分析

猪八戒形象分析论文 摘要:《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为什么人们如此的喜爱他呢?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这一形象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憨头憨脑的傻样,拙嘴拙腮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3稿毕秀红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是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讽刺、幽默、浪漫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的神话传统,赋予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作品中各具特色人物形象。本文从猪八戒形象与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比较、猪八戒形象的独特魅力、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猪八戒的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贪,色形象色彩 在作品中,猪八戒这个人物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约束,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两者都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孙悟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概,这种宗教献身主义精神是积极的,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生理想是一致的,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但猪八戒则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典型。这是小农经济下劳动者的共同特点。他既拥有这类人的美德,也具有这类人的毛病。 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及社会价值。猪八戒是取经队伍中一个喜剧性人物。他勤劳、朴实、善良,在高老庄招亲,代替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耙田耕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在“百里荆棘岭,他精神抖擞,挥钯开山”,他作战有时还相当勇敢,有时还想立功。他屡遭妖魔擒拿,却从没有低头屈服过,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作者写了他的这些优点,但更多的是写了他的缺点。做事缺乏坚定性,自私而好贪小便宜,好色而“禅心不定”,害怕困难而贪图安逸,好进谗言,经常进行报复。如此等等,都与西行取经相悖,与孙悟空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完全是孙悟空的一个比衬人物。但猪八戒这个人物并不可憎,而是十分可笑,还有几分可爱,这体现了吴承恩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温馨的人情味。作为人性欲求象征的猪八戒最终被安排修成正果,人性的自然欲求得到正视和关爱。诚如书中借八戒口中说出的:“师父常时疼我爱我,念我蠢夯护我。” 自宋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为程朱理学倡导。人的各种欲求长期处于被压抑克制状态。《西游记》以艺术形式,塑造了猪八戒这个欲求的形象,作者并未加以猛烈的批判,而是代以宽容的轻嘲,人性开始觉醒,受到关怀。当代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了“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出如下层次:一、生理的需要、饥渴等;二、安全的需要:感到安全,有保障、无危险;三、归属与爱:和别人亲近,为团体接纳,有归属; 四、自尊:成就能够胜任,获得赞美和赏识;五、认知、审美的需求:知道、了

猪八戒形象分析范文

猪八戒形象分析范文 猪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天罡变,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钯)。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鉴了正统道教神仙录,由高老庄一集猪八戒提及可见,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即是水神天河宪节。下面是给大家的猪八戒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猪八戒形象分析 还记得,小时候待在家里看电视剧版《西游记》,令我印象最 深的,不是精通72变的孙悟空,不是崇尚道德、礼仪,博爱而坚韧 的唐僧;不是任劳任怨的沙和尚,而是那整天被孙悟空称为“呆子”“夯货”的猪八戒,他时常让我捧腹大笑。而接触到书版《西游记》,他给我的快乐也如当年,我想,如果没有猪八戒这个角色,西游记就没那么好玩了,没那么老少皆宜了。因此,猪八戒这个形象的塑造可谓《西游记》的一大成功之处。 提起猪八戒,我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摞的贬义词:好吃懒做、油嘴滑舌、贪婪自私,比如在妖怪面前说漏嘴、消极怠工、看见师傅被妖怪抓了就赶忙分家,给孙悟空添了不少麻烦,这样的形象,我们为什么讨厌不起来呢? 原因多种多样。猪八戒虽贪吃,但他并不挑食,什么都吃,在 第67回中,他“不分生熟,一涝食之,却上前拱路”,又说“只是

身体变得大,肚肠越发达,才好干事”,可见,他追求的不是食物的精致,而是填饱肚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他虽贪色,看见个漂亮女子就兴奋难抑,哪怕她们是妖,第72回他变做个鲶鱼精,戏弄蜘蛛精,沉溺于美色,但他还没到淫乱的地步,打蜘蛛精的时候毫不省力气,顶多是“色心未泯”,再加上还有菩萨、师傅、师兄的监督,他也不敢放肆;他虽然贪财,但并未强取豪夺,第38回,孙悟空声称井下有宝贝,让猪八戒去捞,他乖乖地卖力去捞,还有一些讨取奖赏的情节,那是一个劳动者对报酬的渴望;他虽然懒怠贪睡,但并不苛求环境,给他个草窝他就能安然入眠。归结起来就是,作者虽然把猪八戒塑造成了一个“四贪”人物,但都点到即止,没有把他的缺点扩大化,渲染读者的厌烦情绪,有时候脑海里构想出猪八戒的场景,还觉得挺有趣的。 与“四贪”对应的,是猪八戒的“四无”。猪八戒没有英俊的外貌,他渴望“入赘”,偏偏长了个不讨喜的模样,化为泡影。他有着猪的外形,甚至长得比猪还丑陋,唐僧介绍“我那徒弟姓猪,法名悟能八戒,他生的长嘴獠牙、刚鬃扇耳,身粗肚大,走路生风”,师徒四人足迹遍及数国,每到一方国土,猪八戒都得收敛外貌,以免惊吓群众,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猪八戒没有孙悟空上天入海的本领,不能四处结交神仙,还时不时犯错误,比如在石头面前编谎,还惨被戳穿,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安安分分取经。猪八戒没有化斋的高超技能,还挨过饿;没有坚定的信仰,走完取经路实属不易,

《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原因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 日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前言2b5E2RGbCAP 一、祥子地悲剧命运2p1EanqFDPw 二、祥子悲剧命运形 成地原因3DXDiTa9E3d <一)当时地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地残酷迫害是 把祥子由人逼成了“鬼”地客观原因. 3RTCrpUDGiT <二)祥子所走地个人奋斗地道路, 是他落入 悲剧地 主观原因. 45PCzVD7HxA <三)和虎妞地不正常地结合, 是导致祥子悲剧结局 地另一个重要原因. 6jLBHrnAILg 三、祥子悲剧地意义7xHAQX74J0X 参考文献8LDAYtRyKfE 致谢9Zzz6ZB2Ltk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地悲剧原因 摘要: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地一部长篇悲剧小说,其主人公祥子地一生,经 历“三起三落”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当时地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地迫害是造成祥子悲剧地客观原因。其二是祥子所走地个人奋斗地道路,是造成他悲剧地主观原因。其三,和虎妞地不正常地结合,是导致祥子悲剧性结局地另一个重要原因.了解这一悲剧有着深刻地教育意义,警醒后人,既要清醒地对待严酷地社会现实, 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否定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地道路.作品最感人地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地谁能救救祥子地呼声.dvzfvkwMI1

、八、, 前言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地一部长篇悲剧小说,自1936 年在《宇宙风》杂志问世以来,至今已半个世纪多,尽管社会发生根本性地变化,但祥子地形象却一直感染着读者.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个体劳动者祥子地典型形象,通过样子追求个人理想地“三起三落”地失败和走向堕落地悲惨遭遇,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军阀统治 下地黑暗社会.深刻地提出了城市劳动人民如何争取解放地重要问题.骆驼祥子这一典型人物地成功塑造,正是优秀文学作品地巨大地艺术魅力所在,具有强烈地时代气息.认识这一文学典型,既要探其所蕴涵着地丰富社会内容, 又应明了其深刻地时代烙印.rqyn14ZNXI 、祥子地悲剧命运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地青年农民.他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地一切,勤劳、纯朴、善良地他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渴望在城里创立新地生活.进了城地祥子,选中拉车这一行,把买上车做个独立地劳动者,作为自己地生活目标,是他地“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①?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地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地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二匹骆驼.样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地积蓄叉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地梦想再 次成泡影.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地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地婚姻为代价地.但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地人生理想

浅谈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

浅谈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 姓名:王永青 2013年3月 摘要: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中的一部悲剧作品。作品通过社会的黑暗、和主人公安于命运安排的性格特点、婚姻的不幸遭遇。表现了祥子的悲惨命,并通过其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劳动者的命运和道路的安排。突出了这部悲剧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 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悲剧命运 老舍早期创作中的优秀作品《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个北京城洋车夫祥子的形象,是对车夫性格的重要描绘。他以人物祥子自身的性格特点,愤怒揭露和声讨了那吞吃祥子一切,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令人窒息的腐朽、黑暗的社会。优秀文学作品的巨大艺术魅力应集中在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上。鲁迅说过:“典型是时代的现象。”①认识某一文学典型,既要明了其深刻的时代烙印,又要探求所蕴涵着的丰富社会内容。同时作品人物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其命运肯定会受所处时代的制约和影响。骆驼祥子的命运既有性格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影响和婚姻上的悲剧。就这三个方面,本人来谈谈骆驼祥子的命运。 一、社会的黑暗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的约束,祥子的人生道路,是由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属的社会地位、还有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所决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在祥子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祥子原是个矿产农民,十八岁时来到北平谋生。那时身强力壮,像一棵大树一样充满生气。他要强、勤俭、正义,对生活满怀希望,向往买辆洋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车行老板气的洋车夫。为此他“从风雨里咬牙,从茶饭里自苦。”以三年的血汗挣出了一辆自己的车,但很快被军阀战乱中的大兵掠夺去。痛苦愤怒的祥子并没有认输,为了再度实现理想,他拼了命、拉下脸,不顾同行义气抢

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姓名:胡少平指导教师:王老师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

浅析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

目录 绪论 (2) 一、《骆驼祥子》作品简介 (3) 二、《骆驼祥子》悲剧原因 (4) (一)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社会因素 (4) 1、剥削阶级的高利压榨 (4) 2、反动军阀的野蛮掠夺 (4) (二)祥子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 (5) 1、个人主义的思想局限 (5) 2、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 (6) 3、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 (7) (三)祥子悲剧命运的另一重要因素:婚姻因素 (8) 1、理想与现实的悬殊 (8) 2、婚姻中观念的分歧 (9) 3、婚姻地位的不平等 (9) 三、《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 (10) (一)真实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的苦难生活 (10) (二)引发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思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 绪论 悲剧作品总是呼唤着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斗争的艰巨和精神上的痛苦,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就是这样一部悲剧作品,作品描写的洋车夫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之一,他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性格和社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当时社会的黑暗,人物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婚姻的不幸。作者通过对祥子这一悲剧形象的塑造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和和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出路。

一、《骆驼祥子》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的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和希望。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了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是却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变成了一个没有心的人,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变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浅谈《骆驼祥子》

浅谈《骆驼祥子》 【内容提要】《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经典的作品,它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本文本文意在对祥子的性格与悲剧造成的原因,对虎妞的形象进行探讨,以及对人物经历和典型情节作简要分析。 一、引言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作品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下面对祥子和虎妞的形象进行探讨,对人物经历和典型情节作简要分析,以及简述自己看完作品的感受。 二、正文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由一个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少年渐渐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沉沦者的故事。 祥子是书中的主人公,年轻力壮,腿脚灵利,从农村来到城市,当了人力车夫,怀着激情与梦想,以为靠自己的努力与拼命能改变现状,至少能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他开始时最大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人力车。书中这样写“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祥子是勤劳,善良,坚韧的,这绝不能否认,按理说,他这个小小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三年,祥子拥有了第一辆车后,竟然没多久被大兵抢去,祥子此时除了难言的悲痛也无力去说什么,但在经历这次打击,

他并没有绝望,这我们可以看到祥子不轻易放弃的一面,他曾经也坚持过。祥子在沉痛后,振作起来,继续奋力与生活展开顽强的斗争,甚至更拼命,更决绝,祥子碰到了老主顾曹先生,曹先生正需要一个车夫,祥子便高兴地来到曹家拉包月。他去买了一个闷葫芦罐,把挣下的钱一点儿一点儿往里放,准备将来第二次买车。因为曹先生,祥子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告诉祥子说,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硬逼着祥子拿出闷葫芦罐,把他所有的钱都拿走了。祥子第二次买车的希望成了幻景,他带着哭音说:“我招谁惹谁了?!”从这件事,首先,可以看出祥子本质的义气和懂得感恩,看曹先生有难还帮助他,其次,可以看到祥子身上带有小农的怯弱,不够勇敢。于是,祥子的梦想有一次破灭了。祥子被迫回到了回到人和车厂,他没想到的是,更悲剧的事情等待着他,在人和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的诱骗下,祥子不情愿地取了虎妞,虎妞此时也和家里闹翻,带着私房钱和祥子住在破烂的胡同里。虎妞是个生性泼辣的女人,她使尽手段,祥子完全被他掌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祥子的厄运暂且不说,他更大的悲剧就是娶了这么一个老婆,虎妞给祥子买了二手车,但虎妞由于早产死了,这对祥子来说是一种解脱,虎妞的安葬花了祥子几乎所有的继续,此后,祥子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空忙一场。人在这种绝望的时候,往往对生活已经没有了什么憧憬,但他的生命里却出现了小福子,祥子从内心喜欢这个为了养活弟弟而被迫卖淫的女人,但又苦于无力养活她们全家,他答应小福子他一有钱,

浅议猪八戒形象的辩证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猪八戒形象的辩证性作者姓名:张斌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主考学校:兰州大学 准考证号: 0523********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亚林老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09年10月25日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辩证性Analysis of the dialectic of the image of The Piggie 张斌 Zhang bin

目录 内容摘要 (4) 正文目录 (3) 参考文献 (11)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辩证性 (张斌) 内容提要:我国古代著名小说《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猪八戒是作者在书中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一角色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一个喜剧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他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 在《西游记》里四个护卫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象征着是中国农民,是具有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但是人们在评价猪八戒时通常对这一人物形象持批判态度,可如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其实他身上有许多不能一味批判的东西。首先,他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只是为满足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其次,他能真正做到漠视神权、无视皇权;再次,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纯朴憨厚的品质;他还具有智慧、勇猛、幽默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一味贬损他,应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辩证性 《西游记》以其特殊的情节, 神奇的人物, 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几千年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堪称一绝,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著,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唐僧师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小说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步展开情节,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袁于令曾评说:“三教括于一部,能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伸之,何境不通?何道不洽?”“至于文章之妙,《西游》、《水浒》并驰中原。”足见它在文学史上的绝无仅有、独具特色的魅力。在书中烂若繁星、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中,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最具特色,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帅,因酗酒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作品中的猪八戒一副憨像,呆头呆脑,常常是被人捉弄和嘲笑的对象。但他偶尔迸发出的一点小聪明,又让人为之惊讶,尤其是他的满口幽默语言让无数读者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骆驼祥子》人物浅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作者在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其他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下面主要对此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论述。 一.主人公祥子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到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和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因为争权夺势而进行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国农民迅速走向破产。他们为了谋生都纷纷涌入城市,而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他是本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他身上既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当时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一)祥子作为一名普通的车夫,在他身上有着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一祥子很自信、要强。他为了不想让自己寄人篱下,不让自己为吃饭发愁,他拼了命地拉车,因为他认为“用力拉车挣碗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祥子从来是很少说话,和同行们也不亲近,所以他想要人看得起自己,就算拉车也要混出点名堂来。他相信靠自己,能够做一个体面的、光彩的、独立的劳动者。在他拉车时,有几次不幸被疾病缠身,一病就是十天八天的,甚至是几个月!就算病得全身瘫软而站不住脚,他也不肯服输,他相信自己强壮的体格、高大的身材能够支撑得住,这些病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二祥子勤劳、有理想。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再加上失去了父母,他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这也就磨练出了他勤劳能干他的理想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一理想,他努力地拉着车,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署,他都勤劳地拉着车,一天攒个一毛五分,终于得到了一辆属于他自己的洋车。这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果。在车厂时,他也停不下来,总要干一些什么。同行们在一旁说笑时,只有祥子一个人在帮刘四爷干活。可见勤劳不仅是祥子的习惯,而且也变成了他的一种性格。 三同时也很善良、纯朴,有责任感、有同情心。当祥子在曹宅拉车时,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撞坏了车把,于是他主动地提出不要工钱,表现了他的责任感。当车夫老马在寒冷的夜晚拉车时,因为他又冷又饿,所以晕倒在地上。祥子看到后,立刻买了十个肉包子,送给他们祖孙二人,让他们充饥,表现出了祥子善良纯朴、有同情心。(二)祥子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却不会选择自己的正确道路。 祥子没有看清当时的社会本质,也没有意识到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是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这种奋斗方式是他远离了朋友,孤独无援,同时也没有办法来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在箱子周围的其他人身上,本身就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老马也拥有自己的车,但他仍是贫苦不堪,以至于无法生活。即使自己有了车也不见得会好命,而祥子偏偏就不改正自己的思想。反映出了他思想上的局限,这也和当时许多的劳动人民一样,一旦认定了就到死都不改,一错错到底。

名著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

《骆驼祥子》人物分析

《骆驼祥子》人物分析 读过了《骆驼祥子》这本书之后,我看到了祥子的悲欢离合,祥子的苦辣酸甜,还有祥子从要强到堕落的一个过程。所以,我对祥子这个人物角色的印象很深。 祥子要强。他为了不再寄人篱下,为了自己三餐不愁,拼了命地拉车。他不在乎买到车的时间离自己有多远多长,认为自己混出个头是早晚的事,三天、三个星期、三个月……就算是三年也能坚持住!祥子从来是孤言寡语的,和同行们也不亲近,所以他要人看得起自己,就算拉车也要混出点名堂来。在他拉车的人生旅途中,有几次不幸被病魔袭击,一病就是个十天八天的,甚至几个月!就算病得全身瘫软、拉车靠的双腿都站不住脚,祥子也不肯服输,他相信自己有强壮的体格、高大的身材,认为这点病不算什么,他还能走路,还能拉车。祥子,就是那么自信,要强。 祥子勤劳。从小就生在乡间,加上没爹没娘的,祥子吃过很多苦,也就磨练了他能勤劳能干的性格。他的目标就是拉上包月,挣更多的钱,把钱凑够了再买辆新车,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样钱就能挣得更多,接着自己就能过上好日子。祥子,就是这么想的,他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地拉着车,不怕出汗、不怕累、不怕毒太阳、不怕冷风吹,不管严寒酷暑,他就这么辛辛苦苦,勤勤劳劳地拉着车,一天攒它个一毛五分的,好不容易攒够了一百块钱,就已经过了三年了,祥子,终于得到了一辆属于他自己的洋车,这是他辛勤劳动后得到的丰收。在人和车厂,他也停不下来,总要干点什么。同行们都在一旁说说笑笑,只有祥子一人在帮刘四爷干活,他们却认为祥子想巴结刘四,巴结虎姑娘,因此谋取私利等等,可他们不知道,勤劳干活儿不只是祥子的习惯,已变成一种性格了。 祥子忍气吞声。他向来不善言语,不与同行们交谈,没有知心朋友,祥子心里的任何委屈,任何欣喜,任何苦恼,都没有地方倾诉。因此同行们也常常误解他,认为他是自命清高,不屑于和他们交往,便处处为难祥子。但祥子并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仍然默默的做着他应该做的事。面对同行,他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解释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能憋在心里,只能用自己拉车的成绩来告诉他们,也只能用拉车的劳累来使自己忘记那些屈辱。虎妞逼祥子娶亲,他是千百个不愿意啊!虎妞,一个虎头虎脑的丑姑娘,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自己的名誉,欺骗祥子说有了他的孩子,多么大的屈辱,成婚后虎妞也常常压迫祥子,这他也忍了。 可是为什么最后祥子变了呢?是因为那个年代,那个黑暗的旧社会,逼他改变的。在那个时候,像祥子这样的人就会碰壁,混不出头,例如小马儿的祖父,年轻时也和祥子一样,心眼好,老了之后就连仅有的亲人——小马儿,也离他而去。但反而越狡猾的人还越能丰衣足食,例如孙排长,小小的排长竟能混个侦探当,还敲诈了祥子的三十多块钱积蓄……要强、勤劳、低眉顺眼……的祥子,到头来:工钱没了,只能去骗去借去赌;心爱的人没了,就去百房子解愁;车没了,也就没了事干,就去帮结婚的举旗子,帮出殡的举花环挽联,就用得来的十几个铜板混日子过,过一天算一天。正如书中结尾所说:“体面的,要强的,要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浅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学号: 姓名: 学校: 教学点: 指导教师: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印制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篇经典小说,小说极尽笔墨塑造了祥子这个人物形象,使读者读起来唏嘘感叹。本文从小说文本入手,析形象,溯原因,边叙边议,论说详尽,文字流畅。 指导教师(签名):胡秋红 2018年03月4日 指导 成绩 合格 初 审 意 见 初审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初审 成绩 终审意见 终审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终审 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此页由学生填写) 选题经过 我是一个在教育战线已工作10多年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我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70后也是知道过去的酸甜苦辣的,《骆驼祥子》曾阅读过几遍,再次阅读,我对祥子的遭遇更加同情,也更能理解祥子在那个特殊时代的不幸:祥子的悲剧不单纯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于是我决定把祥子悲剧性的形象分析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调研与材料准备 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多次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同学探讨交流,结合自己对工作的思考,我开始提炼观点,收集有关材料。了解老舍的生平历史,尤其是对书中的有关人物情节的再次梳理,与祥子遭遇的进一步了解,我有了大体的构思。祥子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产物,我非常同情祥子的不幸遭遇,从而萌发了祥子形象在当时及今天的社会意义。 初稿写作 在理清思路和论文脉络的前提下,我开始书写论文,直至初稿完成,初稿的主要内容是探析祥子的命运三部曲,祥子经历了种种努力,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第一次修改内容 初稿写作完成后,由于对小说内容理解得不透彻,在某些观点方面偏离了小说原意,所以在暑假期间,再次拜读了老舍的有关作品,结合网络上的有些观点,在内容摘要及引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 第二次修改内容 我觉得祥子与虎妞的结合是不幸的。虎妞与祥子名为夫妻,实为主仆,祥子没有幸福可言,而且虎妞的难产与死亡,加速了祥子的堕落过程。于是我又从虎妞的角度来剖析祥子的悲剧命运,并且对原文加以修改。 第三次 修改内容 我再次从字词句角度细读斟酌并加以修改,最后定稿。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a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古代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 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猪八戒:代表人的阴神,所以他才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贪吃贪睡、猪头人身 一、猪八戒形象的特征 猪八戒在西游记里普通人的化身,他唠叨埋怨和他的思想有关,他并不想去西天取经,只想在自己的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好好的过日子。正因为如此,他在取经的路上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要唠叨埋怨,老是想着散伙回家。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小算盘,有好吃的了再没吃之前还想前师父师兄,但再没吃够的情况下,又会将师父师兄的那份也全吃了。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老是捉弄他,因为他比较好玩,他喜欢美色,贪图享乐,竞耍一些小聪明,而且能够吃苦耐劳,什么脏的活,不好干和差事全都给他做。而沙僧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非常木讷,只懂得忠心护主的一个随从。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 猪八戒勤恳憨实厚道。十八回在高老庄猪八戒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作为西行队伍中的一分子,虽然不是取经舞台上的主角,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帮衬作用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八戒是在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盟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戒一钉钯把虎怪的头颅筑了九个窟窿,首次荣立战功。在以后的日子里,八戒往往成了开路先锋。尤其是遇到孙悟空难一施展神通的水战时,他就开始大展神威。流沙河、通天河、黑水河......只要有水里的勾当,就离不开他。每次遇到一些悟空不屑于干的苦工时,八戒常常主动上前,最典型的有两回:六十四回八百里荆棘岭,八戒"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日夜兼程开道。六十九回绝山稀柿同,八戒"脱了皂直缀,丢了九钯","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作一个大猪",顶着恶臭拱路。从这个角度看,他不仅勤恳憨实,还是他猴哥的好帮手。也正是因为他老实厚道,经常被悟空捉弄,为西行的枯燥生活增添了一点趣味。猪八戒还比较情真恋旧。十八回娶了高翠兰后,他以自己的勤劳能干成为模范丈夫,让高翠兰",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被孙悟空降伏时节?他要西上取经了,面对心爱的人,他不仅依依不舍,还思念已,以后遇到灾难动不动就喊散伙,要回高老庄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如此一个专一、恋家、富有责任心的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男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西游记》中,在取经的路上,"他外在的种种缺点掩映着他内在的种种点"。在佛家看来,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猪八戒作为一名佛家弟子,却

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

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以及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该著作主要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以路途取经的各种磨砺为活动中心,从各个人物心理,语言,地方风情等细节处以此展开,从而塑造从了许多众人周知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中的主要形象之一,也是其中的领导者唐僧,其形象主要描述他缺乏主见,优柔寡断;其中人物色彩极为浓厚的孙悟空,主要描述他有勇有谋,充满智慧;默默无闻的形象沙和尚主要描述他的忠厚老实,默默奉献。而其中在描述猪八戒形象时,描写得最多的就是他的贪吃懒做、贪财好色等。但本文作者认为:在描述猪八戒各种性格特征的时候,不仅仅是刻画他的贪吃懒做和好色,而更多的是从其形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形象的社会价值。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征,然后从其特征中反映出一个富有喜剧色彩、充满文化意蕴、折射人生哲理的丰富人物形象。 1.猪八戒外貌特征 2.猪八戒性格特点 2.1好吃、懒做 2.2 贪财、好色

2.3 憨厚、率直 3. 猪八戒艺术形象及价值 3.1猪八戒喜剧色彩 猪八戒形象的戏剧性集中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猪八戒是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综合体。第二、人物形象语言、行动的矛盾。第三、猪八憨实是有爱耍小心眼。第四、蠢笨无能有爱自作聪明、丑陋无比还反觉得美。第五、动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他性格中的这些喜剧性因素毫无疑问疑问是属于人的。作者以轻松的揶揄的心情来写这个他喜爱的角色。我经常在想,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恐怕自己也经常忍俊不禁。他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对一个心爱的顽童,看着他调皮捣蛋,时不时的闯些自己也收不了摊的祸。真是“最喜小儿无赖”。平顶山上巡逻,他偷懒贪睡,又欲编谎骗人。作者以妙趣横生的喜剧性笔法着意地加以描写。孙悟空变成的啄木鸟在他长嘴上啄了一下,他大叫妖怪,抡起钉钯,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战斗一样。等到发现是啄木鸟,又自作聪明地猜测是鸟儿把自己的嘴错认为枯树找虫吃。后来又把三块青石当作唐僧悟空和沙僧三人,进行编谎预演。作者对他的这些类似于顽童的恶习给予了善意的嘲笑。他在作品中编造的谎话,除了义激猴王外,从没有成功过,都是让人一眼就可识破的小把戏,因此又显出他的憨厚的一面。正是这种憨厚老实和他自以为聪明过人而力图表现之间的不协调,构成了他喜剧性格。从不接受教训,因此笑话也不断。

浅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浅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爱情、婚姻不仅是复杂的精神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社会内容。小说《骆驼祥子》一书,祥子与虎妞以及小福子三者之间的婚、恋悲剧,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祥子与虎妞婚姻的悲剧 作品主人公祥子与虎妞都是值得同情的可怜人。但是,作品所蕴含的更沉痛的悲剧意义恰恰是通过他们不幸的婚姻揭示出来的。“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祥子式的个人奋斗是无法成功的,同样,由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家庭也无法摆脱悲惨的下场。” 我们看出,在祥子的婚姻悲剧里他的亡妻虎妞是一个重要因素。她与祥子的婚姻悲剧是促使祥子走向悲剧命运的催化剂。虽然,大兵抢去了他的新车,孙侦探敲诈了他的积蓄,这些不幸都让祥子感到苦恼,但是虎妞对祥子精神层面上的折磨,比抓走他的大兵以及敲诈他积蓄的孙侦探更加令他感到痛苦、无奈。小说在描述祥子结婚当天的心理活动中这样写道:“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谁都能收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的厉害,要一刻不离地守着他,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紧地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他没法逃脱。”透过这段文字,作者

形象生动的揭示了虎妞对祥子的心理伤害,祥子对虎妞的深恶痛绝,准确充分的刻画出虎妞这个人物形象对祥子悲剧命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也许虎妞才是令祥子深感不幸与绝望的根源。他们的婚姻不仅是属于他们个人的人生悲剧,更是导致其他一系列悲剧的重要因素,正是这场充满悲剧色彩的婚姻,铸成了祥子悲惨的人生。 二、祥子与小福子爱情的悲剧 贫民女子小福子在祥子婚恋悲剧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说虎妞难产而死的现实尚未完全泯灭祥子对理想生活的憧憬,那么小福子的死讯则彻底摧毁了祥子的精神支柱。祥子与小福子有着真正的爱情,但却不能在一起。老舍用“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沙漠里培养不出牡丹来。”这一经典语句揭示了他们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苦涩境遇,并以此来排遣对黑暗世道不公的愤恨。 在虎妞难产而亡之后,小福子曾以“一个女子脸红胜过一大片话”的神情暗示想与祥子在一起的意愿,祥子内心十分喜欢小福子,在他看来:“天下的女人多了,没有一个像小福子这么好,这么合适的”,“不错,她不是他心目中所有的那个一清二白的姑娘,可是正因为这个,她才更可怜,更能帮助他。那傻子似的乡下姑娘也许非常的清白,可是绝不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作者:李贺 学校:驻马店广播电视大学 年级: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答辩组成员:职称: 职称: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李贺 内容摘要:提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那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也是作者着力刻划的喜剧典型。也成为社会各阶层爱看《西游记》的重要原因之一。八戒有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他那无所不在的对人生欲望的强烈追求。他贪色、贪吃、贪穿、贪睡、贪图安逸、贪生怕死、又爱打小报告。总之,这个人物性格鲜明,同孙悟空一样,都是《西游记》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形象。下文将结合吴承恩的《西游记》,就猪八戒的典型性格加以论述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形象分析 有人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我看这话并不妥当。就思想意义来说,猪八戒对孙悟空有某种衬托作用,但就美学意义来讲,这个形象却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他是个喜剧形象,在小说中起着“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特殊作用。 猪八戒是很丑的,但又是很美的。人、猪、妖分开来看,格八戒性格的几个组成部分,都是丑的:人是自私、贪婪的人;猪是长嘴、大耳、身粗壮大、贪吃贪睡的黑猪精;妖的变化是大土堆、大科猪、癞象,……还有风来雨去的魔法。但是这三个部分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猪八戒的一言一行,都像一幅幅成功的漫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看过之后,总是要禁不住发笑,笑他的贪婪自私,笑他的弄巧成拙,笑他的想捉弄人反而自已吃亏,笑他的呆头呆脑,说话傻里傻气……。但笑过之后,却又不能不引起沉思,联想到现实中那些自私的人,自作聪明的蠢人,联想那些有缺点的好人,这一形象的教育意义,就是在笑声中鞭鞑某些消极、落后乃至丑恶的东西,可使那些有缺点的好人,笑着向自己的过去告别。 作者集中地批判、嘲笑了他的“贪”。 猪八戒有四贪:贪吃、贪睡、贪财、贪色。 猪八戒的贪吃,显得出奇。一则由于他吃相之蠢,不论食物的好坏和软硬,都一个劲儿地吞,从来不嚼一嚼,品一品。一路上常常因为吃不饱而嘟嘟囔囔的发牢骚。一听说个“吃”字,甚至连瞌睡都赶跑了。二则由于他食肠如壑,饭量大得惊人,堪称古今无双。他吃将起来,不管饭食好坏,总是风卷残云一般,一股劲儿往嘴里“丢”。一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