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外科学习题

中医外科学习题

中医外科学习题
中医外科学习题

《中医外科学》

第一章总论

1、《周记·天官》独立分科4科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2、《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3、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是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剖腹术。死骨剔除术,堪称外科鼻祖

4、葛洪《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5、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南齐·龚庆宣,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波动感辨脓,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

6、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记载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的方法与西医学手法复位相似,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

7、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及主要思想:明清时期

①“正宗派”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A.辩证治疗,内外并治,消托补相结合

B.善用外科手术治疗和腐蚀药

C.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

②“全生派”清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

A、创立阴阳为主的辩证体系

B、以消为贵,以托为畏(错误)

C、创立阳和汤治疗阴证疾病

③“心得派”以清高锦庭(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为代表

A、以鉴别诊断为主的治疗法则

B、将温病学的理论运用于外科的治疗

C、以部位划分病因:在上部(头面颈项上肢)风温风热;在中部(胸腹腰背)气郁火郁;在下部(臀部下肢)湿火湿热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的命名及基本术语

一、命名原则一般是根据

1发病部位:如子痈,乳痈,对口疽等

2穴位: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shan

3脏腑:肠痈,肝痈,肺痈

4病因:破伤风,冻疮,漆疮

5形态:蛇头疔,鹅掌风等

6颜色:白驳风,丹毒

7疾病特征:烂疔,流注,湿疮等

8症状:臭田螺(香港脚),红丝疔

9范围大小:小到大:疖痈发

10病程长短:千日疮

11传染性:大头瘟、疫疔

二、基本术语

1、疡:又称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一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发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5、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

6、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疔的基地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软陷为成脓,根脚散漫或塌陷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7、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方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致病因素7: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2、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湿、燥诸邪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正如《外科心法要诀》所说1“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2、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

3、对化脓的认识: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4、风:起病急,发展快

毒:多有传染性,病势发展快且重

痰:结核性疾病,囊肿性疾病

5、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6、正气充足——易于起发,破溃,易于生肌长肉而愈合

气血虚——难于起发,破溃,难以生肌收口

气虚下陷——托肛

血虚不润——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

部位辨证

上部辨证: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病因多为风温,风热

中部辨证: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所,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下部辨证:人体下部指臀,前后阴,腿,胫,足,寒湿,湿热多见。

2、阴阳辩证:八纲辩证的总纲,也是其他一切外科疾病辩证的总纲

(谎言温心放硬杆,深色刑场征麦顺)

阳证阴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焮热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高肿突起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感觉疼痛剧烈,拒按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皮肤,肌肉,在表位浅,血脉,筋肉,在里位深

脓液质量脓质稠厚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病程比较短病程比较长

全身症状初期长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有虚寒症状,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3、辨肿肿的性质(湿肿、瘀血肿、脓肿、实肿、虚肿)

痰肿:肿势或软如棉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在,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见于瘰疬,脂瘤

气肿:皮紧肉软,按之凹陷,复手即其,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见于气瘿,乳癖。

A、疼痛原因

热痛:遇冷痛减……

寒痛:得温痛缓……

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

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

痰痛:疼痛轻微,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

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瘀血痛:皮色青紫,瘀斑……

B、痒的原因

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

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

热胜:焮红灼热作痒

虫淫:传染……

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

4、辨脓

确认成脓的方法①按触法②透光法③点压法④穿刺法:为穿刺抽脓的方法⑤B超

5、应指: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5、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6、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尽,尤如滴漏。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变化。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6、辨脓形质,色泽和气味

元气充足,气血充足顺证脓稠厚黄白质稠,色泽鲜明,略带腥味

元气较弱逆证脓淡薄脓液腥秽恶臭

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1、①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②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治疗法则。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此时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疮口一时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留滞。

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透托:透托法用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消肿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补托: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盘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③补法: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溃疡后期,此时毒势已去,精神衰疲,血气虚弱,脓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敛。

2、清热法:是用寒凉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由于外科创疡多因火毒所生,所以清热法是外科主要的治疗法则,但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分者,当清血分之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清热法方剂药物适应症

清热解毒法

五味消毒饮

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蚤休野菊花等

热毒之症,症见局部红肿热,伴发热烦躁,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数等,如疔疮,疖,痈等诸疮疡

清气分之热法

黄连解毒汤

黄连,黄柏,黄芩,石膏等

局部色红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症,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脓包,糜烂并伴壮热烦躁,口干喜冷饮,溲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者,如颈痈,流注,接触性皮炎,脓包疮等

清血分之热法

犀角地黄汤,清营汤

水牛角,鲜生地,赤勺,丹皮,紫草,大青叶等

热邪侵入营血,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出现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红蝴蝶疮等,可伴有高热,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

养阴清热法

知柏地黄丸

生地,玄参,麦冬,龟板,知母等

阴虚火旺的慢性病症,如红蝴蝶疮,有头疽溃疡后,蛇串疮恢复期,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

清骨蒸潮热法

清骨散

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

瘰疬,流痰后期虚热不退的病症

清心开窍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热毒内传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绛,苔焦黑而干,脉洪数或细数,如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

注意点:应用清热药物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纳呆,呕恶,泛酸,便溏等症状,尤其在疮疡溃后体质虚弱者更宜注意,过投寒凉能影响伤口愈合

托法可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两类。

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透托方,如透脓散;益气托毒散;温阳托毒方,如神功内托散。

疮疡阳证:金黄膏,玉露膏

半阴半阳证:冲和膏

阴证:回阳玉龙膏

3、切口选择: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面部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域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因为纵切口在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管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

4、结扎法:又名缠扎法,是将线缠扎于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肉分界处,通过结扎,促使病变部位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远端结扎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种方法。

5、挂线法: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来挂断瘘管或窦道的治疗方法。

第七章疮疡

1、疖:其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直径,下同)多小于3CM,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病因:常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

颜面部疔疮的初期表现:在颜面部某处肌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养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虽然只有3~6CM左右,但根深坚固,如钉丁之状,严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①手足部疔疮切开:脓成应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行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脓肿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甲下溃空者应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2、痈: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火毒凝结证

证候:局部突然肿胀,光软无头,迅速结块,皮肤焮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发硬;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泛恶、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行瘀活血,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发于上部,加牛蒡子,野菊花;发于中部,加龙胆草,黄芩,山栀;发于下部,加苍术,黄柏,牛膝

3、颈痈: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证型风热痰毒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毒汤或银翘散散加减

4、有头疽: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颈后,背部等皮肤厚韧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有头疽的病程为4周。

切开:酿脓期:若脓腐阻塞疮口,脓液蓄积,引流不畅者,可用五五丹药线或八二丹药线多枚分别插入疮口,蚀浓引流,或用棉球蘸五五丹或八二丹,松松填于脓腔以祛腐。若查疮肿有明显的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毒,作十字或十十字形切口,务求脓泄畅达,如大块坏死组织一时难脱,可分次祛脓,以不出血为度。切开时应注意尽量保留皮肤,以减少愈合后疤痕形成

5、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发无定处。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由丹毒链球菌感染。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命名:生于躯干部者,称为内发丹毒,生于下肢者,称流火;生于头面的,称抱头火丹;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的,称赤游丹。

6、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发病特定:局部红肿,但中间明显隆起而色深,四周肿势较轻而色较浅,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发生坏死,化脓溃烂,一般不会反复发作辨证论治:①风热毒蕴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咽痛者,加生地,玄参②肝脾湿火证;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7、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又名癀走。

病因为: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功脏腑。

内陷:是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病因火陷:阴液不足,火毒炽盛

干陷,病因为气血两亏,正不胜邪

虚陷,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

干陷:发生于有头疽的1~2候毒盛期的称火陷病因为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发生于2~3候溃脓期的称干陷,病因为气血两亏,正不胜邪。;发生于4期收口期的称虚陷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

9、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核多枚,累累如串珠状,故名瘰疬,又名疬子颈,老鼠疮。

其特点是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好法于颈部两侧,亦可延及颌下、缺盆、腋部,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前常有虚劳病史。

鉴别诊断发(蜂窝组织炎)丹毒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β-溶血性链球菌

部位全身各处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头面、小腿皮内网状淋巴

局部症状暗红、中央明显、边界不清、鲜红色,中央较淡,边界清楚、

肿较明显、大于炎症范围轻度、边缘稍高于正常皮肤

痛持续性烧灼样,面部剧痛

化脓常有无

复发无常有

第八章乳房疾病

1、乳痈:病因1、乳汁郁积

2、肝郁胃热

3、感受外邪。

气初起临床表现: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乳头刺痛,伴有乳汁排泄不畅或结块,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或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脉滑数。

鉴别诊断:炎性乳腺癌:多见于青年妇女,尤其是妊娠期或哺乳期。患乳迅速增大,常累及整个乳房的1/3以上,尤以乳房下半部为甚。病变局部皮肤呈暗红或紫红色,皮肤肿胀有一种韧性感,毛孔深陷呈橘皮样改变,局部无痛或轻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固定。全身症状较轻,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不高,抗炎治疗无效。本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

切口:应以按乳络方向并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切口位置应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使引流通畅而不致形成袋脓,应避免手术损伤乳络形成乳漏。乳晕旁-小弧形切口

乳房-放射状切口

深后部脓肿-下褶皱处弧形切口,不要切入乳晕内,以免伤及乳络而成瘘

2、乳漏

病因:乳房部漏多因乳痈、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或切开不当,损伤乳络,乳汁从疮口溢出,以至长期流

脓、溢乳而形成。或因乳痨溃后身体虚弱,日久不愈所致。

乳晕部漏;多因乳头内缩凹陷,感染毒邪;或脂瘤染毒溃脓,疮口日久不愈而成漏。

5、乳癖:一种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

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辨证论治:内治①肝郁痰凝证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②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和四物汤加减

6、乳核(乳腺纤维腺瘤):其特点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7、乳岩: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

病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

鉴别要点乳腺纤维腺瘤

(乳核)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衄)乳腺癌(乳岩)乳腺增生病(乳癖)

好发年龄20~30岁多见 40~50岁多见 40~60岁多见 30~45岁多见

肿块特点大多为单个,也可有多个,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实,生长比较缓慢多在乳头附近,单个,绿豆大小,圆形肿块,边缘清楚,质地软或中等多为单个,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楚,质地硬或不均匀,生长速度较快常为多个,双侧乳房散在分布,形状多样,可为片状,结节,条索,边缘清或不清,质地软或韧或有囊性感

疼痛无可有压痛少数病历有疼痛明显胀痛,多有周期性或与情绪变化有关

与皮肤及周围粘连情况无粘连无粘连极易粘连,皮肤呈酒窝征或橘皮样变无粘连

活动度好,用手推动时有滑脱感可活动早期活动度可,中期及晚期活动肿块固定可活动

乳头及分泌物情况乳头正常,无分泌物乳头正常,常有血性分泌物溢出,多为单孔乳头可缩回或被牵拉;可有分泌物溢出,血性或水样,多为单孔乳头正常,部分有分泌物溢出或挤压后才有,多为乳汁样或浆液样,常为双侧多孔

淋巴结肿大无无可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地硬,活动度差无

8、瘿病的病因病机: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颈部,逐渐形成瘿病。

气滞血瘀痰凝痰火郁结冲任失调

9、肉瘿:甲状腺的良性肿瘤。特点: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瘿,随吞咽上下移动,发展缓慢。

10、气瘿:特点:多发生在青春期,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软不痛,皮色如常,腺体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等而引起各种症状。

11、石瘿:病因病机: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上逆于颈部而成。亦有由肉瘿日久转化而来。

第十一章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1、辨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⑴自觉症状:最常见瘙痒,其次是疼痛,灼热、麻木、蚁行感

⑵其他觉症状①原发性皮损:斑疹,丘疹,风团,结节,脓疱,疱疹

②继发性皮损: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肤萎缩

苔藓样变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2、外用药的使用原则: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

4用药浓度宜先低到高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

6外用软膏注意第二次涂药时要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石蜡轻轻楷去上次用的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擦洗

3、蛇窜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特点时: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疹,累累如窜珠,排列呈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有核肿大

辨证论治:

肝经郁热证治法:清泄肝火,解毒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索等,发于头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有血疱者,加水牛角粉,牡丹皮,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脾虚湿蕴证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碑解)车前子

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山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玄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

4、脚湿气:相当于西医的足癣,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水疱型,糜烂型常因抓破而继发感染,致小腿丹毒、红丝疔或足丫化脓。

5、湿疮: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湿疮,亚急性湿疮,慢性湿疮

接触性皮炎:指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所引起的皮肤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6、急性湿疮与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急性湿疮接触性皮炎

病因病因常不明确有明显的病因

部位不固定,常对称发生常限于接触部位

皮疹多形性,丘疹,水疱等边界弥漫不清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

接触史不明确有

主要症状瘙痒剧烈痒或灼热感

转归常有复发去除病因则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即不复发

斑贴实验阴性多阳性

7、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特点: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

8、牛皮癣特点:皮损多是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脊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9、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鉴别诊断主要有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其潜伏期较长;尿道炎症较轻,尿道分泌物少;分泌物查不到淋球菌,有条件的可做衣原体、支原体检测。

11、二期梅毒皮损特点:可有斑疹(玫瑰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梅毒疹、毛囊疹、脓疱疹、蛎壳状疹、溃疡疹等。这些损害可单发也可合并出现。

第十二章肝门直肠疾病

1、齿线:肛瓣与直肠柱基底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齿线,齿线的上下组织结构明显不同,是临床上的重要标志线。

肛管直肠环: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手术时切断该环将引起肛门失禁。

辨症状

便血是肛门直肠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见: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

便血:儿童便血,大便次数和性质无明显改变者,多为直肠息肉

肿痛:常见于肛旁脓肿,内痔嵌顿,外痔水肿,血栓外痔等病

脱垂:是II和III期内痔,息肉痔,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

流脓:常见于肛痈或肛瘘

3、辨部位:内痔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3,7,11点处;赘皮外痔多发于6,12点处;环形的结缔组织外痔多见于经产妇;血栓外痔好发于肛缘3,9点处;肛裂好发于6,12点处

4、肛管直肠指诊:了解直肠下部、肛管以及肛门周围病变。

5、内痔

其临床表现:便血、脱出、肛周潮湿、瘙痒、疼痛、便秘

分度:由于病程长短不同,分为三期

I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呈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II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庤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III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换纳

4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多伴感染,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

6、血栓性外痔:其特点是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血块。好发于膀胱截石位的3、9点处。

7、肛漏:分类:单纯性肛漏和复杂性肛漏

复杂性肛漏(指在肛门内外有3个以上的开口;或管道穿通2个以上间隙;或管道多而支管横生;或管道绕肛门而生,形如马蹄者,称为马蹄形肛瘘),

也可分:低位单纯性肛漏,低位复杂性肛漏,高位单纯性肛漏,高位复杂性肛漏

10、肛裂:其特点: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

第十四章周围血管疾病

1、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1疼痛(间歇性疼痛,持续性疼痛)、

2皮肤温度异常、

3皮肤颜色异常、

4感觉异常、

5肢体增粗或萎缩、

6溃疡和坏疽

股肿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可并发肺栓塞和肺梗塞而危及生命。

并发症:急性股动脉痉挛(疼痛性股蓝肿)和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形成)

早期治疗原则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

早期护理原则:患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发病1各月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防栓子脱落引起并发症。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可对小腿肌肉进行刺激以使小腿肌肉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筋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状

4、臁疮: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三分之一处。

4、脱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

临床表现:

一期【局部缺血期】二期【营养障碍期】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

辨证论治:

【寒湿阻络型】证候: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则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药:阳和汤

【血脉瘀阻型】患趾(指)酸胀疼痛加剧,夜难入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暗紫,下垂更甚,

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减弱,色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

【湿热毒盛型】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暗紫,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四妙勇安汤

【热毒伤阴型】皮肤干燥,毫毛脱落,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药:顾步汤

【气音两虚型】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久不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买细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方药:黄氏鳖甲汤

5、烧伤面积计算1、手掌法2、中国九分法3、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法

烧伤深度的判断

一、烧伤面积估计

一、烧伤面积的计算:

所谓烧伤面积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临床上常用的计算方法两种,一种叫“手掌法”,即不管男女老少,伤者五指并拢,一侧手掌所占的面积为其本人全身体表面积的1%;另一种方法叫“中国九分法”,即头、面、颈各占3%(共9%),躯干前、后面和会阴部各占13%、13%和1%(共27%),双手、双前臂和双上臂各占5%、6%和7%(共18%),双足、双小腿、双大腿和双臀部各占7%、13%、21%和5%(共46%),但女性和小孩有点不同,成年女性双足和双臀各占6%,小孩头部为9+(12-年龄)、双下肢为46-(12-年龄)。

二、烧伤深度的判断:

I度:伤及表皮浅层,局部轻度红肿,灼痛,无水泡形成,不需特殊处理,3~5天自愈,不留瘢痕。

浅II度: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剧痛,红肿明显,形成较大水泡,泡壁薄,泡液较清,泡皮剥脱后见

基底潮红,如果处理得当,10天左右可以愈合,愈后早期有色素沉着,一般无瘢痕形成。

深II度:伤及真皮深层,疼痛较迟钝,肿胀明显,水泡不大,泡壁较厚,泡液较浑浊,基底较苍白或红白相间,如果处理得当,3~4周可以愈合,愈后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

III度: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感觉和疼痛消失,无水泡,冰凉、无弹性呈皮革样,苍白、焦黄甚至炭化,理论上,III度烧伤直径超过5公分,则需要手术植皮才能愈合。

三、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一)轻度烧伤:总面积9%以下的II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10%~29%或III度面积10%以下的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III度面积10~19%的烧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III度面积20%以上的烧伤。

(二)小面积烧伤:相当于轻度烧伤。

中面积烧伤:相当于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

大面积烧伤:总面积51%~80%或III度面积21%~50%的烧伤。

特大面积烧伤:总面积81%以上或III度面积51%以上的烧伤。

肠痈的变证:1、慢性肠痈2、腹部包块3、湿热黄疸4、内外瘘形成

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右侧输尿管结石3、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扭转、急性输卵管炎

有时还与急性胃肠炎、右侧肺炎和胸膜炎、急性胆囊炎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瘀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

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气滞重者,加青皮、枳实、厚朴;瘀血重者,加丹参、赤芍;恶心加姜半夏、竹茹。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或犬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蒲公英。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热甚者加黄芩、黄连、蒲公英、生石膏;右下腹包块加炮山甲、皂刺。

③热毒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若持续性高热或往来寒热,热在气分者加白虎汤,热在血分者加犀角地黄汤;腹胀加厚朴、青皮;口干舌燥加生地、玄参、石斛、天花粉;若见精神萎顿,肢冷自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体温不升反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此为阴损及阳,治宜温阳健脾,化毒排脓,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加减。病情较重时,易生变证,要严密观察,中药最少每日2剂,分4~6次服,若病情发展,应及时手术。

(2)外治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单选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疾病中以病因命名者是: A.鹅掌风 B.白驳风 C.破伤风 D.面游风 E.油风 2. 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是: A.疡 B.疮疡 C.肿疡 D.溃疡 E.疮肿 3. 风为: A.阳邪 B.阴邪 C.内生之邪 D.特殊之毒 E.外来伤害 4. 湿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于人体: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上肢 E.背部 5. 饮食不节可导致: A.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B.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 C.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 D.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 E.阴液受损,咽喉干燥 6. 病因劳伤虚损中错误的是: A.过度劳力 B.食伤 C.过度劳神 D.过度劳心 E.以上都不是 7. 下列症状哪项属于阴证表现: A.高肿突起 B.根盘收束 C.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D.有脓,脓质稠厚 E.肉芽红活润泽 8. 下列关于辨脓的方法,错误的是: A.按触法 B.透光法 C.切开法 D.穿刺法 E.点压法 9. 下列哪项不是清热法的适应证: A.热毒内传之走黄内陷 B.药物性皮炎皮损色红灼热 C.流痰初起,骨骼隐痛,漫肿不显者 D.流痰后期,阴虚火旺,虚热不退者 E.局部红,肿,热,痛 10.阳证疮疡外用药物宜首选:

A.红油膏 B.冲和膏 C.金黄膏 D.疯油膏 E.以上都不是 11.挂线法常用于治疗: A.内痔 B.脱肛 C. 瘰疬 D.肛瘘 E.以上都不是 12.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隐,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范围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脓,易敛。应诊断为: A. 疖 B.有头疽 C. 疔 D.附骨疽 E.痈 13.劲痈初起治疗选用: A.五味消毒饮 B.黄连解毒汤 C.仙方活命饮 D.牛蒡解肌汤 E.普济消毒饮 14.有头疽的好发部位: A.臀部 B.面部 C.四肢部 D.项后背部 E.以上都不是 15.某患者,颈后疮形高肿,色红,多个脓头,焮热剧痛,舌红苔黄,脉洪大。治则应为: A.清热利湿,和营消肿 B.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C.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D.清热泻火,和营托毒 E.清热解毒 16.生于下列哪一部位的疔疮最易发生走黄: A.项后 B.四肢 C.颜面 D.少腹部 E. 膻中 17.丹毒的中医治疗原则以下哪一项最恰当: A.清热解毒 B.利湿解毒 C.活血祛瘀 D.清热凉血解毒 E.健脾利湿消肿 18.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 A.发颐 B.痄腮C,热疮 D.疔疮 E.多发性疖 19.褥疮的临床特点中最主要的是: A.好发于老年人 B.经久不愈 C.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部位 D.好发于消渴病人 E.好发于下肢 20.颜面部疖和疔的鉴别要点是: A.脓的形成 B.皮肤颜色 C.根脚深浅 D.起病速度 E.发热程度 21.治疗邪气阻塞经络,营卫不知所致乳房疾病的原则是: A.活血清热解毒 B.解郁化痰清热 C.补益扶正解毒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外科七恶辨证主要依据是()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局部和全身症状 .以上都不是 . 外科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风温、风热 .火毒、热毒 .气郁、火郁 .湿热、寒湿 . 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已尽时,宜使用下列哪一种掺药().九一丹 .白降丹.生肌散.青黛散 .发生于人体上部的疮疡其病因多为( ) .风温、风热 .风寒、风湿 .湿热、寒湿 .气滞、血瘀 .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局部红肿热痛,范围在6~9。应诊断() .疖 .疔 .有头疽 .痈 .乳核相当于西医的() .乳腺纤维腺瘤 .乳房异常发育症 .乳腺增生症 .乳房结核 .石瘿的病因病机是() .忧思郁怒,湿痰凝结 .气郁、湿痰、瘀血凝滞 . 产后亏虚,外邪侵入 .平常饮水和饮食中含碘不足 .热疮典型皮损为() .簇集性水疱 .散在性水疱 .簇集性脓疱 .散在性脓疱 .淋病的临床特点是() .尿频、尿急、尿痛 .尿频、尿急、尿道刺痛、尿道溢脓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尿道滴白 .内痔初发的主要症状是() .肛门疼痛 .肛门坠胀 .便秘 .无痛性便血 .破伤风发作出现肌肉强直形痉挛,一般先发生于() .头面 .四肢 .颈项 .躯干 .精癃的临床特点是() .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不射精 .尿痛、流脓.脱疽的好发部位是() .上肢末端 .四肢末端 .下肢末端 .小腿 .瘾疹的主要皮损为() .风团 .抓痕 .丘疹 .红斑 .发生走黄的原因为() .正虚邪盛 .肝郁化火 .热入心包 .火毒炽盛 .阳证肿疡外敷首选油膏是 ( ) . 冲和膏 . 金黄膏 . 回阳玉龙膏 . 生肌玉红膏 .颈痈初起治疗宜选用 ( ) . 五昧消毒饮 . 黄连解毒汤 .仙方活命饮.牛蒡解肌汤 .治疗肉瘿的代表方剂为 ( ) . 海藻玉壶汤 . 四海舒郁丸 . 普济消毒饮 . 逍遥丸 .疥疮好发部位为 ( ) . 皮肤薄嫩和皱褶处. 四肢 . 躯干. 外阴和肛周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1.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总称。疡科及外科。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生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而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6.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内痈和外痈两大类。 7.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分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8.盘根: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界清楚。 9.跟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10.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11.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12.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13.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称为痔。 14.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的病理改变,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与外口;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15.痰:外科之痰多指发生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性。 16.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皮里膜外表浅部位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学之结核病。 17.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猴年疮面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气血盛衰 B.脏腑功能失调 C.阴阳失调 D.经络阻塞 2.下列除()外,均正确反映了脏腑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A.脾胃湿热,火毒蕴结可以发为疮疡 B.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C.体表疮疡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 D."五善七恶"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 3.下列哪项不是辨心恶的症状() A.神志昏糊 B.惊悸时作 C.疮色紫黑 D.言语呢喃 4.辨肿块时,如肿硬似馒,有囊性感属() A.寒 B.湿 C.痰 D.气 5.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身热乏力,面色少华,脉数乏力,治宜() A.内托法 B.补法 C.透脓法 D.补托法 6.下面哪一项不宜用药线引流() A.创孔小,不宜排脓 B.脓腔深,流出浅黄色粘稠液体 C.创孔内有坏死组织 D.怀疑附骨疽创口内骨质已破坏 7.溃疡脓出不畅,有少量带脓者,宜选() A.内服清热解毒的 B.扩创法 C.垫棉法 D.外用升丹提脓 8.手掌肿胀,失去正常凹陷,疼痛剧烈者为() A.蛇肚疔 B.托盘疔 C.蛇头疔 D.蛀节疔 9.颈后皮肤初起如粟米样丘疹,继而增大坚硬,肿胀作痛,脓头多个,状如蜂窝 ,诊断应为() A.疔 B.痈 C.有头疽 D.发 10.诊断附骨疽,X线摄片最早应在什么时候进行() A.发病1-2天内 B.发病一周时 C.发病10-14天 D.发病四周时

11.溃后脓出黄稠,后稀薄,髋关节畸形,僵硬,诊断考试为() A.附骨疽 B.环跳疽 C.历节风 D.流痰 12.流痰除由风寒痰浊凝聚而形成外,还与哪脏亏损有关() A.肝 B.脾 C.肺 D.肾 13.一男青年,右侧大腿疼痛彻骨,肿胀,皮色不红,近膝关节处显着压痛,伴恶寒发热,应诊断为() A.附骨疽 B.骨肉瘤 C.流注 D.历节风 14.疔疮走黄的内治原则是() A.凉血清热解毒 B.疏风清热解毒 C.滋阴清热解毒 D.宣肺泄热解毒 15.乳痈郁乳期内治的方法和方剂是() 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 B.疏肝清胃,通乳散结--瓜蒌牛蒡汤 C.清肝泻胃,通乳散结--龙胆泻肝汤 D.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柴胡疏肝汤 16.以往有肉瘿病史,突然肿块增大,质地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应考虑为() A.失荣 B.石瘿 C.瘿痈 D.肉瘿 17.不能归于五脏的肿瘤是() A.气瘤 B.血瘤 C.脂瘤 D.肉瘤 18.诊断乳癌的首要症状是() A.乳房内可扪及硬而孤立的肿块 B.乳头下陷或抬高 C.乳头有血性分泌物 D.肿块皮肤桔皮样改变 19.多形性红斑粘膜糜烂者宜选用() A.三黄洗剂外搽 B.青黛膏外涂 C.青吹口油膏外涂 D.白玉膏外涂 20.酒查皮鼻初起表现为() A.暂时性阵发性红斑 B.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 C.脓疱 D.鼻部组织肥厚 21.白庀的别名为() A.摄颌疮 B.松皮癣 C.白屑风 D.神经性皮炎 22.结节性红斑是()

主治医师 (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A1型题 1)_0

主治医师 (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A1型题 1) 1、下列不属于淡白舌主病的是 A.血虚 B.阳虚 C.气血两虚 D.寒证 E.阴虚 2、候肝胆的病变主要观察舌的 A.舌面 B.舌尖 C.舌中 D.舌边 E.舌根 3、与舌没有直接联系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诊断肝病常用的腧穴是 A.大陵 B.阳陵泉 C.章门 D.期门 E.阴陵泉 5、疮疡根盘收束隆起者属于 A.实证 B.虚证 C.寒证 D.热证 E.虚寒证 6、按尺肤凹而不起者多为 A.热证 B.泄泻 C.瘀血 D.鼓胀 E.风水

7、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多为 A.肠痈 B.痛经 C.瘕聚 D.虫积 E.宿粪 8、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 A.中气不守 B.外感热邪 C.宗气内虚 D.心气将绝 E.宗气将绝 9、按之可以诊断大肠病的是 A.关元 B.天枢 C.中极 D.气海 E.神阙 10、腹大如鼓,按之如囊裹水者为

B.结胸 C.水鼓 D.心下痞 E.瘕聚 11、虚里位于 A.胸部 B.胁下 C.剑突下 D.左乳下稍内侧 E.脐周 12、诊断疼痛虚实的方法是 A.痛时姿势 B.疼痛部位 C.痛处喜按或拒按 D.痛处的颜色 E.痛处皮肤温度 13、以指掌稍用力寻抚局部的方法称 A.触发

C.按法 D.扣法 E.推法 14、气滞血瘀的痛证可见 A.革脉 B.涩脉 C.紧脉 D.牢脉 E.迟脉 15、滑脉的脉象是 A.轻取即得 B.来盛去衰 C.厥厥动摇 D.三部举按有力 E.往来流利 16、濡脉的主病是 A.厥证 B.阴寒证

C.气滞血瘀证 D.湿气 E.表证 17、下列不属于细脉主病的是 A.气滞血瘀 B.阴虚亏虚 C.伤寒 D.痛甚 E.湿邪 18、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是指 A.弦脉 B.促脉 C.革脉 D.细脉 E.伏脉 19、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是指 A.洪脉 B.疾脉 C.长脉

中医外科学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有关中医外科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 A.殷商B.周代C.东汉D.晋代E.隋代 2.在我国医学史上外科成为独立的专科是在 A.春秋B.战国C.周代D.东汉E.西汉 3.我国最早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剖腹手术的名医是 A.扁鹊B.刘涓子C.华佗D.陈实功E.吴谦 4.有外科鼻祖之称的我国名医为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刘涓子E.陈实功 5.华佗所处的朝代是 A.殷朝B.周代C.汉代D.战国时期E.东汉末年 6.陈实功所处的朝代是 A.战国时期B.汉代C.晋朝D.明朝E.清朝 7.巢元方所处的朝代是 A.春秋时期B.汉代C.隋朝D.明朝E.清朝 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B.《诸病源候论》C.《刘涓子鬼遗方》D.《黄帝内经》E.《外科正宗》 9.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疥疮、漆疮病因病机的著作是 A.《灵枢.痈疽》B.《五十二病方》C.《诸病源候论》D.《刘涓子鬼遗方》E.《伤寒杂病论》 10.我国现存最早记载一种外科疾病的专著是 A.《灵枢.痈疽》B.《刘涓子鬼遗方》C.《集验背疽方》D.《霉疮秘录》E.《疮疡经验全书》 11.《刘涓子鬼遗方》的作者是 A.张仲景B.龚庆宣C.华佗D.陈实功E.吴谦12.《集验背疽方》的作者是 A.李迅B.刘涓子C.华佗D.陈实功E.吴谦 13.《外科正宗》的作者是 A.李迅B.刘涓子C.王肯堂D.陈实功E.王维德14.首载阳和汤、小金丹,并创立外科阴阳辨证法的著作为A.《灵枢.痈疽》B.《诸病源候论》C.《千金方》 D.《外科全生集》E.《疡科心得集》 二、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医师分工中的“疡医”主治[ ]疡、[ ]疡、[ ]和[ ]疡。 2.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科医生是[ ],有外科鼻主之称的医生是[ ],世界上第一位给病人作全身麻醉的我国医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最早专论一种外科疾病的专著是[ ],我国第一部专论梅毒的专著和作者分别是[ ]、[ ]。 3.明清时期外科三大学术流派为[ ]、[ ]、[ ],其代表著作分别为[ ]、[ ]、[ ],代表医家分别为[ ]、[ ]、[ ]。 4.创立“阳和汤、小金丹”的医生是[ ];创立“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理论的医生是[ ];创立“紫雪丹、至宝丹”的医生是[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E 6.D 7.C 8.C 9.C 10.C 11.B 12.A 13.D 14.D 二、填空题 1.肿,溃,金创,折 2.医询,华佗,华佗,《刘涓子鬼遗方》,《集验背疽方》,《霉疮秘录》,陈司成 3.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外科正宗》,《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陈实功,王维德,高秉钧 4.王维德,高秉钧,高秉钧 第一章外疡 一、选择题 1.外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A.外感风温、风热B.热毒、火毒C.气郁、火郁 D.外感暑热E.外感湿热之邪 2.外疡致病因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感六淫B.感受特殊之毒C.经络阻塞 D.情志内伤E.外来伤害 3.下列除哪项外均正确反映了外疡的病因与病位的关系 A.发于头面者多因风温、风热引起B.发于胸腹者多因气郁、火郁引起 C.发于臀部者多因火郁引起D.发于胫足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 E.发于上肢者多因风热引起 4.气血与外疡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疡的发生与否,与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B.气血盛衰与外疡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C.局部气血凝滞在病理过程中可转化 D.气血虚外疡易成脓、破溃 E.气血旺盛外疡易生肌收口 5.饮食不节导致外疡发生的最常见病机为 A.胃气不和B.胃失和降C.胃阴不足 D.胃热壅滞E.湿热火毒内生 6.情志内伤所致外疡的好发部位是 A.乳房、胸胁B.颜面C.背部 D.手足E.臀部 7.外疡的辨证应首辨 A.病因B.经络C.阴阳D.部位E.善恶顺逆 8.下列辨外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哪项不正确 A.患部皮肤颜色红活与否B.肿势高突还是平塌 C.局部灼热与否D.病发于皮肉还是筋骨 E.脓液之有无 9.风肿的特点是 A.肿块硬如棉、馒,有囊性感B.坚硬如石C.皮色发白微肿 D.漫肿宣浮E.肿而木硬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练习题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练习题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练习题 1、患者,男,35岁,胁痛,口苦,头痛,目赤,耳聋,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宜选: A.龙胆草配知母 B.知母配苍术 C.苍术配黄连 D.龙胆草配栀子 E.龙胆草配通草 答案:D 2、患者,女,22岁,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带下黄臭,舌红苔 黄腻,脉弦数有力,宜选: A.知母配苍术 B.龙胆草配知母 C.龙胆草配黄芩 D.苍术配黄连 E.龙胆草配通草 答案:C 3、患者男,19岁,头痛,目赤,狂怒,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宜选: A.苦参 B.黄连 C.黄柏 D.苍术 E.栀子 答案:E A.黄连 B.黄柏 C.栀子 D.苍术 E.苦参 答案:C 5、患者,男,45岁,胁痛,呕吐黄水,头痛如刀劈,目赤暴痛,吐衄暴作,冲口而出,血涌量多,口苦而干,舌边尖红,苔黄,脉 弦数宜选: A.黄连 B.黄柏 C.苍术 D.栀子 E.苦参 答案:D

6、患者,男,40岁,吐衄暴作,冲口而出,血涌量多,口苦而干,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宜选: A.栀子配蒲公英 B.栀子配黄芩 C.栀子配桂枝 D.栀子配茯苓 E.栀子配白术 答案:B 7、患者,29岁,男,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热,咳嗽咯血,心烦易 怒,舌红少苔,迟脉数而有力,宜选: A.生地 B.玄参 C.赤芍 D.栀子 E.知母 答案:E 8、患者,男,25岁,咳嗽咯血,心烦易怒,骨蒸潮热,足膝疼热,盗汗遗精,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宜选用: A.知母配熟地 B.知母配当归 C.知母配牡丹皮 D.知母配白芍 E.知母配赤芍 答案:A 9、患者,男,28岁,发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宜选: A.知母配当归 B.知母配熟地 C.知母配石膏 D.知母配白芍 E.知母配赤芍 答案:C 10、患者,男,38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热,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迟脉数而有力,宜选: A.知母配当归 B.知母配熟地 C.知母配石膏 D.知母配白芍 E.知母配赤芍 答案:B

中医外科学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课程试卷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四、五、六项答题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西汉前后成书的《金创瘛疭方》。(√) 2.脓液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 3.“煨脓生肌”,是籍以“脓”液的作用促使溃疡生肌愈合。(×) 4.虚证见口舌生糜、舌质红绛,苔光如镜者,属阴伤胃败。(√) 5.乳痈的主要原因是乳汁淤积,肝郁胃热。(√) 6. 痔疮发作时呈周期性疼痛。(×) 7. 结扎法主要适用于肛瘘的治疗。(×) 8. 皮损有糜烂、大量渗液时,应选用药散治疗。(×) 9. 神经性皮炎好发于皮肤易摩擦部位,如颈项等处。(√) 10. 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是经络阻隔,气血凝滞。(√) 二、A型题(每题1分,共16分) 1.阳证疮疡初期首选的膏药是(A) A 太乙膏 B 金黄油膏 C 青黛散 D 咬头膏 E 阳和解凝膏 2.风邪致肿的特点是(B) A 肿而皮薄、光泽痛剧 B 肿势宣浮、游走无定 C 肿势散漫、化脓迟缓 D 肿势软绵、色泽光白 E 肿势暴急、皮色不变 3.气痛的辨证要点是(C) A 走注甚速 B 突然发作 C 攻痛无常 D 急胀痛甚 E 痛如针刺 4.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多不化脓,?其致痒原因是(A) A 风邪 B 湿邪 C 热邪 D 虫淫 E 血虚 5.砭镰疗法可用于(D) A 颜面疔疮 B 手足部疔疮 C 抱头火丹

D 下肢流火 E 以上都不是 6.疮疡溃脓说明(B) A 气血旺盛 B 正盛毒泄 C 溃疡形成 D 顺证 E 病愈 7.下列何项不是白降丹的功用(C) A 代刀破头 B 腐蚀枯落 C 平复胬肉 D 攻溃拔核 E 扩开疮口 8.乳岩与乳腺增生症鉴别,何项最具价值(D) A 乳头内陷或抬高 B 乳头溢液 C 乳房内肿块 D 乳房疼痛 E 乳房皮色改变 9.《外科大成》记载:“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蛰,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匾,时流臭水”。描述的是下列哪种疾病(D) A 肛裂 B 肛瘘 C 内痔 D 肛管直肠癌 E 直肠息肉 10.大多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成因是(C) A 外痔感染 B 内痔感染 C 肛隐窝感染 D 肛乳头感染 E 直肠息肉感染 11.肛裂病因病机为:(E) A 风热下迫 B 气血凝滞 C 气虚下陷 D 气血两虚 E 阴虚津乏或热结肠燥 12.有脱出症状的肛门直肠疾病常见于(C) A 肛裂 B 肛瘘 C 内痔 D 肛周脓肿 E 肛隐窝炎 13.下列那项症状不是皮肤病的自觉症状(C) A 瘙痒 B 疼痛 C 抓痕 D 麻木 E 灼热 14.推疣法最适用于(E) A 疣目 B 鼠乳 C 扁瘊 D 跖疣 E 丝状疣 15.接触性皮炎临床主要与何病鉴别(B) A 带状疱疹 B 急性湿疹 C 慢性湿疹 D 荨麻疹 E 体癣 16.孙思邈的食疗和以脏养脏的治疗方法指:(A) A 吃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 B 吃精粮治疗脚气病 C 吃海带治疗瘿瘤 D 吃动物肾脏疗阳痿 E 吃白色食品乌发 E 饮酒治疗消渴 三、X型题(每题1分,共8分)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寒痛表现为( B ) A.胀痛 B.酸痛 C.痛而喜按 D.跳痛 E.灼痛 2.阳证肿疡初期外敷宜用( B ) A.冲和膏 B.金黄膏 C.生肌白玉膏 D.生肌玉红膏 E.青黛膏 3.内痔分期的主要依据是( A ) A.脱出 B.疼痛 C.便血 D.患病时间 E.嵌顿 4.外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B ) A.外感风温、风热 B.热毒、火毒 C.气郁、火郁 D.外感暑热 E.外感湿热之邪5外疡的辨证应首辨( C ) A.病因 B.经络 C.阴阳 D.部位 E.善恶顺逆 6.外疡致病因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外感六淫 B.感受特殊之毒 C.经络阻塞 D.情志内伤 E.外来伤害 7.饮食不节导致外疡发生的最常见病机为( E ) A.胃气不和 B.胃失和降 C.胃阴不足 D.胃热壅滞 E.湿热火毒内生 8.疖、痈、发是以什么命名( E ) A.疾病特性 B.病势缓急 C.症状 D.形态 E.范围大小 9.疮疡益气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 A ) A.托里消毒散 B.托里透脓散 C.仙方活命饮 D.透脓散 E.神功内托散 10.乳岩好发于( E )

A.青春期 B.妊娠期 C.哺乳期 D.幼儿期 E.绝经期 11.风肿的特点是( D ) A.肿块硬如棉、馒,有囊性感 B.坚硬如石 C.皮色发白微肿 D.漫肿宣浮 E.肿而木硬 12.引起疮疡的最常见外邪是( B ) A.气郁、火郁 B.热毒、火毒 C.风热、风温 D.淤血、寒湿 E.湿热、痰湿 13.阳疡初起除下列哪项外皆为顺证( D ) A.由小渐大 B.疮顶高突 C.掀红灼热 D.微红漫肿 E.根脚不散 14.红丝疔好发于( D ) A.前臂外侧 B.上肢 C.小腿外侧 D.小腿内侧 E.颈部两旁 15.有头疽的好发部位是( D ) A.臀部 B.面部 C.四肢 D.项背部 E.任何部位 16.下列哪项不是心善的依据( B ) A.精神爽快 B.身体轻便(肝) C.言语清亮 D.舌润不渴 E.寝寐安宁 17.阴证外疡初期外敷宜用( B ) A.太乙膏 B.回阳玉龙散 C.千捶膏 D.冲和膏 E.玉露膏 18.提脓祛腐药的主药是( C ) A.生石膏 B.熟石膏 C.升丹 D.白降丹 E.枯矾 19.欲取散瘀解毒作用时,箍围药宜用( E ) A.葱姜汁调 B.酒调 C.菊花汁调 D.冷茶水调 E.醋调 20.流痰的好发部位是( D ) A.四肢 B.肌肉 C.皮肉之间 D.骨与关节 E.躯干

中医外科学练习试卷9-2

中医外科学练习试卷9-2 (总分:10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2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患儿6个月,体形肥胖,颜面部皮肤潮红,有红斑水疱,甚至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何方( ) (分数:2.00) A.消风导赤汤加减√ B.小儿化湿汤加减 C.龙胆泻肝汤加减 D.参苓白术散加减 E.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 解析: 2.患者出现全身泛发性丘疹、斑丘疹2天,9天前有因感冒服用阿奠西林史,2天前躯干起针尖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斑丘疹,色鲜红,伴瘙痒,后皮损很快密集融合,伴有发热,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绛,苔少,脉洪数。诊断为何病( ) (分数:2.00) A.荨麻疹型药疹 B.麻疹样型药疹√ C.多形红斑型药疹 D.湿疹样型药疹 E.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解析: 3.患者女性,27岁,因劳累后外阴处出现红斑、群集的小水疱,灼热痒痛,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宜用下列何方( ), (分数:2.00) A.龙胆泻肝汤加减√ B.导赤散加减 C.黄连饵毒汤加减 D.五味消毒饮加减 E.知柏地黄丸加减 解析: 4.患者中年女性,平素纳差,时腹胀便溏,3天前因劳累后左胁肋部出现带片状红色斑丘疹,继而出现黄豆大小的水疱,红斑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有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应选用以下何方治疗( ) (分数:2.00) A.龙胆泻肝汤 B.除湿胃苓汤加减√ C.黄连解毒汤 D.桃红四物汤加减 E.参苓白术散加减 解析: 5.某男,全身散发红色丘疹、片状红斑,其上均覆银白色鳞屑,有瘙痒感,伴有口干喜饮,心烦易怒,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滑。其治则为( ) (分数:2.00) A.清热化瘀,解毒通络 B.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C.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仅供参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

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流注 2.发颐 3.内陷 4.筋瘤 5.臁疮 二、简答题 1.简述疮疡的病因病机? 2.简述有头疽的定义及其特点? 3.说说肛门直肠疾病的内治分型? 4.乳核与乳岩停当如何鉴别? 5.肠痈的临床表现特点? 三、论述题 1.尿石症的病因病机? 2.中医内治法的特点及其具体运用? 3.发和有头疽的区别? 4.论述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和病变部位的关系?

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内陷 2.休克 3.Charcot三联征 4.丹毒 5.疮疡 二、简答题 1.简述直疝、斜疝的定义与异同? 2.简述托里消毒散的应用? 3.简述辩脓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简述十问歌的内容? 5.说说中外疾病总发病机制? 三、论述题 1.用你所学知识论述内治法总则? 2.谈谈你对肠梗阻诊疗的认识

2013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外科感染 2.休克 3.围手术期 4.卡克三联征 5.齿状线 二、简答题 1.简述直疝、斜疝的定义与异同? 2.说说术前需准备什么? 3.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意义? 三、论述题 1.中西医结合应如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 2.说说肠梗阻的诊断思路? 3.输血指征,并发症及防治?

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内陷 2.廉创 3.丹毒 4.疮疡 5.子痈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医十问歌? 2.说说皮肤病原发表现? 3.简述补发的定义及其应用? 4.垫棉法在中医外科的应用? 5.简述托里消毒散的功效作用及其适应症?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医外科疾病发病机制? 2.论述中医外科疾病外治法?

主治医师 (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_7(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 1、职业内在的应激源 A.劳动待遇 B.组织的严密程度 C.劳动范围 D.职业性经济关系 E.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负责程度 2、是企事业中的政策及其执行有关的应激源 A.劳动待遇 B.组织的严密程度 C.劳动范围 D.职业性经济关系 E.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负责程度 3、偏执型人格的特点是 A.没有证据地怀疑他人不忠或者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并确信不疑 B.没有计划性的冲动行为 C.又称表演型人格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主动意识下降

4、反社会型人格的特点是 A.没有证据地怀疑他人不忠或者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并确信不疑 B.没有计划性的冲动行为 C.又称表演型人格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主动意识下降 5、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 A.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生活方式不适应 C.术后疼痛与不确定感 D.担心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E.平静 6、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是 A.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生活方式不适应 C.术后疼痛与不确定感 D.担心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E.平静

7、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表现为 A.病人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医生指导病人用药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部分合作,但医生还是主角 C.医患关系平等,共同分享信息,讨论治疗方案 D.医生完全按照患者的要求行事 E.医患关系严重紧张 8、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表现为 A.病人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医生指导病人用药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部分合作,但医生还是主角 C.医患关系平等,共同分享信息,讨论治疗方案 D.医生完全按照患者的要求行事 E.医患关系严重紧张 9、恐惧症的主要特征是 A.害怕特定的事物,例如,小白鼠、广场、社交活动 B.无法抑制地想一个问题或重复一个动作 C.没有原因地担心未来(发生不好的事情)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主动意识下降

【基础】中医执业-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练习题

第三单元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一、A1 1、下列各项中不属清热法适应证的是 A、热毒内传之走黄内陷 B、药物性皮炎皮损色红灼热 C、流痰初起,骨骼隐痛,漫肿不显者 D、流痰后期,阴虚火旺,虚热不退者 E、局部红、肿、热、痛 2、益气托毒法的常用方剂是 A、透脓散 B、仙方活命饮 C、黄连解毒汤 D、托里消毒散 E、清肝解郁汤 3、温阳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 A、右归丸 B、托里消毒散 C、金匮肾气丸 D、神功内托散 E、四君子汤 4、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内治方药宜选用 A、透脓散 B、仙方活命饮 C、黄连解毒汤 D、托里消毒散 E、清肝解郁汤 5、下列各项中属于提脓祛腐药的是 A、金黄散 B、八二丹 C、八宝丹 D、红灵丹 E、白降丹 6、具有腐蚀性的膏药是 A、千捶膏 B、太乙膏 C、咬头膏 D、阳和解凝膏 E、红油膏

7、适用于一切确已成脓者的是 A、砭镰法 B、切开法 C、挑治法 D、挂线法 E、结扎法 8、手指关节处脓肿的切口选择应 A、越过关节切开 B、放射状切开 C、自然纹理切开 D、避免越过关节 E、以脓肿为中心,放射状切开 9、附骨疽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流者宜采用 A、药线引流 B、垫棉法 C、扩创引流 D、导管引流 E、以上皆非 10、太乙膏的功效是 A、清热消肿,散瘀化痰 B、活血祛腐,解毒止痛 C、消肿止痛,提脓祛腐 D、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E、温经和阳,祛风散寒 11、下列哪种药物为提脓祛腐药 A、九一丹 B、红灵丹 C、八宝丹 D、白降丹 E、以上都不是 12、性偏寒凉,能消肿、解毒、提脓、祛腐、止痛的药物是 A、咬头膏 B、金黄膏 C、千捶膏 D、冲和膏 E、以上都不是 13、疮疡的半阴半阳证,外用药物宜选用 A、冲和膏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c a. 《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刘涓子鬼遗方》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2.最常用的灭菌法: a a. 高温 b. 紫外线 c. 电离辐射 d. 煮沸灭菌法 e. 70%乙醇浸泡 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灭菌法: b a. 高压蒸气法 b. 甲醛蒸气蒸法1h c. 煮沸1h

d. 火烧法 e. 紫外线 4. 局麻药中毒早期表现为肌肉颤动,其常见部位是: c a. 颈部肌肉 b. 腹部肌肉 c. 颜面部肌肉 d. 躯干肌肉 e. 四肢肌肉 5. 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c 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变态反应 6. 代谢性酸中毒最明显的表现是: b a. 呼吸变得又浅又快 b. 呼吸变得又浅又慢 c. 呼吸变得又深又慢

d. 呼吸变得又深又快 e. 呼吸变得时浅时深 7. 造成休克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b. 急性心肌梗塞 c. 急性肾功能衰竭 d. 脑疝 e. 急性肝功能衰竭 8. 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次数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为: d a. 1:1 b. 1:2 c. 2:1 d. 5:1 e. 6:1 9. 手术前准备的最根本目的是: c a. 促进切口良好愈合 b. 防治术后感染 c. 使病人尽可能接近于生理状态,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d. 防止术中各种并发症发生 e. 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10.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哪项是错误得: c a. 外感六淫之邪 b. 感受特殊之毒 c. 气血雍滞,经络阻塞 d. 饮食不节,情志内伤 e. 房室损伤,外来伤害 11.急性感染是在: d a. 3d以内 b. 1周以内 c. 10d以内 d. 2周以内 e. 3周以内 12.急性皮肤病有明显的糜烂、渗出时,外用药应选用何种剂型:b a. 洗剂 b. 溶液 c. 软膏

07中医外科学考试试卷

请进本人文库找到全部8套中医外科试卷, 资料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外科试题(A) 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7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创立的主要辨证论治法则为()A.阴阳B.寒热C.表里D.虚实E.内外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A.疳B.疹C.疮D.痘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A.热肿B.风肿C.湿肿D.气肿E.痰肿 4.运用行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流通气血,从而达到解郁散结、消肿止痛目的的一种方法,称为()A.行气法B.祛痰法C.温通法D.理湿法E.内托法 5.膏药的适应证是()A.外科疾病初起B.外科疾病已成C.外科疾病溃后 D.外科疾病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E.外科疾病愈后6.常走窜四注、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等证候的病因是什么() A.热胜作痒B.虫淫作痒C.血虚作痒 D.湿胜作痒E.风胜作痒 7.三陷证是指()A.内陷、火陷、虚陷B.火陷、干陷、虚陷C.内陷、火陷、干陷 D.内陷、干陷、虚陷E.以上都不对 8.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是()A.《外科正宗》B.《外科全生集》C.《疡科心得集》 D.《霉疮秘录》E.《刘涓子鬼遗方》 9.足发背的湿热下注证所用方剂是()A.二陈汤B.益胃汤C.黄连解毒汤D.五神汤E.五味消毒饮 10.下列哪一种是原发性皮肤损害()A.鳞屑B.糜烂C.结痂D.水疱E.皲裂 11.男子的乳头属于()A.肝B.心C.脾D.胃E.肾 12.白秃疮的特点是()A.相当于西医的黄癣 B.多见于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C.头发易拔落而且不痛,病发根部包绕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 D.癣闸呈蜡黄色、肥厚,有特殊的鼠尿臭 E.当病愈后头留下萎缩性疤痕 13.蛇串疮外治法初起用()A.青黛膏B.二味拔毒散C.玉露膏D.红油膏E.生肌散 14.猫眼疮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病前有一定的外感前驱症状B.发病缓慢C.红斑、丘疹、水疱形态各异D.重者损害内脏E.常累及口腔、二阴 15.指出下列病名哪个是以部位命名的()A.蛇头疔B.委中毒C.臀痈D.肠痈E.面游风

中医外科学经典复习题2

A2型题 1.某女性病人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乳头凹陷,乳头溢出乳汁样物。多为 A.内吹乳痈 B.外吹乳痈 C.乳疽 D.粉刺性乳痈 E.乳岩 答案:1.D 2.一中年妇女,结喉正中稍右有一半球形肿块如鸡蛋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 皮色如常,随吞咽上下移动。多诊断为 A.气瘿 B.肉瘿 C.石瘿 D.血瘿 E.筋瘿 答案:2.B 3.一女婴右臂有一扁平肿块,质软如海绵,色紫红,按压肿块可缩小。宜诊断为 A.气瘤 B.筋瘤 C.血瘤 D.肉瘤 E.脂瘤 答案:3.C 4.病人恶寒发热3天,头痛,肛门坠胀疼痛,尾骨与肛门之间有明显压痛。多诊断为 A.肛门旁皮下脓胀 B.坐骨直肠窝脓肿 C.骨盆直肠窝脓肿 D.直肠后间隙脓肿 E.直肠膀胱凹陷脓肿 答案:4.D 5.一中年男性,大便出血,血与黏液相混,血色晦暗,肛门坠胀。多诊断为 A.息肉痔 B.混合痔 C.肛裂 D.锁肛痔 E.肛瘘 答案:5.D 6.一男性病人左足第1趾皮色暗红,趾甲变厚,肌肉萎缩,跌阳脉消失,患肢持续性静止痛,夜 间尤甚,舌紫暗,脉沉细涩。最适宜的内服方是 A.阳和汤 B.四妙勇安汤 C.四妙散 D.血府逐瘀汤 E.桃红四物汤 答案:6.E 7.某男,60岁,患糖尿病6年,半年来项部近发际处,经常出现红肿块,灼热疼痛,出脓后即愈合,触之突起根浅,服用消炎药,无明显效果,常口渴唇燥,舌红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 A.有头疖 B.无头疖 C.蝼蛄疖 D.疖病 E.粉刺 答案:7.D

8.某男,24岁,厨师。前天突然于右侧口角出现一粟米样脓头,逐渐红肿扩大,触之根深坚硬, 伴发热头痛,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诊为颜面疔疮。治宜 A.清热解毒 B.凉血活血 C.疏散风热 D.通腑泄热 E.软坚消肿 答案:8.A 9.某男,25岁,农民。右指头肿胀疼痛7天,呈蛇头状肿,皮色焮红,疼痛剧烈,手指下垂时 加重。伴恶寒发热头痛。透光试验见指头腹侧有一豆状黑色点。诊断为蛇头疔,外治宜 A.金黄膏外敷 B.鲜猪胆汁外敷 C.切开引流 D.10%黄柏液湿敷 E.白玉膏外敷 答案:9.C 10.某女,42岁,售货员。伴有足癣。昨天突然发热恶寒,头痛骨楚、胃纳不佳,自以为感冒,服用感冒药。今晨起见右小腿皮肤大片红斑,高出皮肤,边界清楚,压之退色,抬手即复,伴便 秘溲黄,舌红脉数而滑。诊断为 A.浅静脉炎 B.接触性皮炎 C.小腿痈 D.丹毒 E.药疹 答案:10.D 11.某男,5岁。颈旁结块1周,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 数。诊断颈痈,治宜 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B.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C.清热凉血,解毒止痛 D.活血凉血,疏血止痛 E.清热通腑,消肿止痛 答案:11.B 12.某女,36岁。颈部结块如梅李,大小不等,与表皮黏连,质硬,推之活动差,皮色暗红,中 心变黑,触之波动,伴情志抑郁,心烦易怒,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 A.颈痈 B.失荣 C.瘰疬 D.有头疽 E.发颐 答案:12.C 13.某女,20岁。左乳房内单个肿块,不疼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应诊断为 A.乳核 B.乳癖 C.乳疬 D.乳痈 E.乳岩 答案:13.A 14.某女,36岁。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痛减,腰酸乏力,月经失调。应选方剂是 A.橘叶瓜蒌散 B.逍遥蒌贝散 C.丹栀逍遥散 D.瓜蒌牛蒡汤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复习题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课后习题 1、《千金方》对中医外科的学术贡献是什么? 2、明清时期三大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代表医家是谁?代表著作是什么?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课后习题 1、中医外科学有哪些命名原则? 2、试解释根脚、护场、根盘?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课后习题 1、外科致病的特殊之毒包括哪些,此类病因致病有哪些特点? 2、常致外科疾病的内因包括哪些,有哪些致病特点? 3、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什么? 4、经络在引起外科疾病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课后习题 1、临床上如何辨阴阳? 2、何为外科三焦辨证,其内容是什么? 3、引起下部病变主要是什么病邪? 4、外科病如何辨定其经络归属? 5、热、寒、风、湿所致肿的特点? 6热、痰、湿、寒所致痛的特点? 7、化脓时疼痛特点是什么? 8、风、湿、热、虫、血虚所致痒的特点? 9、常用的辨脓方法及其适应证? 10、成脓时有哪些特点? 11、如何辨脓的深浅? 12、正常脓的形质、色泽、气味是什么? 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课后习题 1、用于手术治疗的激光包括哪些? 2、冷溻法操作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3、药线引流的临床作用有哪些? 4、外粘药物与内裹药物药线有何不同? 5、挂线疗法的机理是什么? 6砭镰法的中医治疗原理是什么? 7、火针烙法的适应证是什么? 8、手术切开法操作应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9、简述升丹的主要成份及作用。 10、临床如何使用箍围药的调剂引子? 11、膏药总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12、简述消、托、补的定义及适应范围。

第七章疮疡第一节疖 课后习题 1、引起疖常见的病因病机? 2、有头疖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3、疖与颜面部疔疮如何鉴别? 4、疔疮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5、临床上如何诊断疖病? 第二节疔 课后习题 1、弓I起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常见的病因病机? 2、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临床表现有哪些异同? 3、疖与颜面部疔疮如何鉴别? 4、疔疮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5、托盘疔、足底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6手部疔疮化脓临床切开应注什么? 7、如何用砭镰法防治红丝疔的扩散? 8、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的危害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第三节痈 课后习题 1、引起痈常见的病因病机? 2、试述从部位来分析引起痈的病因病机? 3、试述颈痈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4、痈与有头疽、发如何鉴别? 5、痈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6临床上如何诊断痈? 7、临床上如何辨治痈? 8、何为委中毒? 9、痈与脂瘤染毒如何鉴别? 第五节有头疽 课后习题 1、引起有头疽常见的病因病机? 2、导致虚证有头疽的病因病机? 3、火毒凝结证有头疽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有头疽与发际疮如何鉴别? 5、何为搭手? 6有头疽有哪些临床特点? 7、有头疽之湿热型、火毒型区别点是什么? 8、成脓期如何外治及注意点? 第八节丹毒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1)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 D.《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 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汤 E.八珍汤 7.三陷证是指()A.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陷、火陷、干陷 D.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A.二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 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12.流注由于疔疖后引起的称()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四弯流注 D.胸胁流注 E.以上均不是 13.褥疮的外治法初起用()A.红灵酒药 B.九一丹 C.红油膏 D.生肌散 E.生肌玉膏 14.疖、痈、发是以什么而命名的()A.疾病特性 B.病势缓急 C.症状 D.形态 E.围大小 15.蛇腹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 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超过关节 C.指端掌面纵切口 D.指端侧面纵切口 E.以上都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