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科技大学2016-2017-1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

青岛科技大学2016-2017-1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

青岛科技大学2016-2017-1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
青岛科技大学2016-2017-1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

一、谓词逻辑证明

1、设有前提:

(1)凡是大学生都学过计算机;

(2)小王是大学生。

试问:小王学过计算机吗?

解:令S(x):x是大学生

M(x):x学过计算机;

a:小王

上面命题用谓词公式表示为:

S

x

?

M

x→

)1(x

))

(

)(

(

S

)2(a

(

)

我们进行形式推理:

[前提]

M

S→

a

)2(a

)(

)(

[(1) US]

)3(a

S[前提]

(

)

M[(2) (3) I3]

)4(a

)

(

M(a),即小王学过计算机。

2、用谓词公式表示下述命题。

已知前提:

(1)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所有整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3)偶数除以2是整数。

结论: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一半为整数的数。化F1 F2 F3 ?G的子句集。

F1: x (N(x) GZ(x) I(x))

F2: x (I(x) (E(x) O(x)))

F3: x (E(x) I(s(x)))

G: x (N(x) (I(s(x)) O(x)))

解:F1 F2 F3 ?G的子句集为

(1)?N(x) GZ(x)

(2)?N(y) I(y)

(3)?I(z) E(z) O(z)

(4)?E(u) I(s(u))

(5)N(a)

(6)?O(a)

(7)?I(s(a)

3、设已知:

(1)能阅读者是识字的;

(2)海豚不识字;

(3)有些海豚是很聪明的。

试证明:有些聪明者并不能阅读。

证首先定义如下谓词:

R(x):x能阅读。

L(x):x能识字。

I(x):x是聪明的。

D(x):x是海豚。

将上述各语句翻译成谓词公式:

(1) ( x)(R(x) L(x))

(2) ( x)(D(x) ?L(x)) 已知条件

(3) ( x) (D(x) I(x))

(4) ( x) (I(x) ? R(x)) 需证结论

用归结反演法来证明,求题设与结论否定的子句集,得:

(1) ? R(x) L(x)

(2) ? D(y) ?L(y) (改名)

(3) D(a)

(4) I(a)

(5) ? I(z) R(z)

归结得:

(6)R(a) [(5), (4),{a/z}]

(7)L(a) [(6), (1),{a/x}]

(8)?D(a) [(7), (2),{a/y}]

(9)Nil [(8), (3)]

二、框架语义网络显示

1、试实现一个“大学教师”的框架,大学教师类属于教师,包括以下属性:学历(学士、硕士、博士)、专业(计算机、电子、自动化、……)、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解:

框架名:<大学教师>

类属:<教师>

学历:(学士、硕士、博士)

专业:(计算机、电子、自动化、….. )

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虚拟新华社3月16日电】昨日,沙尘暴袭击韩国汉城,机场与高速公路被迫关闭,造成的损失不详。韩国官方示,如果需要直接损失情况,可待一周后的官方公布的字。此次沙尘暴起因中日韩专家认为是由于中国内蒙古区过分垦牧破坏植被所致。

解:

框架名:<沙尘暴>

时间:3月15日

地点:韩国汉城

损失:不详

起因:中国内蒙古区

3、假设有以下一段天气预报:“北京地区今天白天晴,偏北风3级,最高气温12o,最低气温-2o,降水概率15%。”请用框架表示这一知识。

解:Frame<天气预报>

地域:北京

时段:今天白天

天气:晴

风向:偏北

风力:3级

气温:最高:12度

最低:-2度

降水概率:15%

三、确定性理论求解

1、设有如下一组产生式规则和证据事实,试用确定性理论求出由每一个规则推出的结论及其可信度。

规则: ①if A then B(0.9) ②if B and C then D(0.8)

③if A and C then D(0.7) ④if B or D then E(0.6)

事实: A,CF(A)=0.8;C,CF(C)=0.9

解:

规则①得:CF(B)=0.9×0.8=0.72

由规则②得:CF(D)1=0.8×min{0.72,0.9)=0.8×0.72=0.576

由规则③得:CF(D)2=0.7×min{0.8,0.9)=0.7×0.8=0.56

从而CF(D)=CF(D)1+CF(D)2-CF(D)1×CF(D)2

=0.576+0.56-0.576×0.56=0.32256

由规则④得:

CF(E)=0.6×max{0.72,0.32256}=0.6×0.72=0.432

2、P180:习题八-7题

设有如下一组规则:

R1: if E1 then E2(0.6)

R2: if E2 and E3 then E4(0.8)

R3: if E4 then H(0.7)

R4: if E5 then H(0.9)

且已知

CF(E1)=0.5, CF(E3)=0.6, CF(E5)=0.4

用确定性理论求CF(H).

四、prolog语言

1、

predicates

student(integer,string,real)

grade

goal

grade.

clauses

student(1,”zhangsan”,90.2).

student(2,”lisi”,95.5).

student(3,”wangwu”,96.4).

grade:-write(“please enter a name:”),readln(Name), student(_,Name,Score),

nl,write(name,”grade is:”,Score).

grade:-write(“sorry,cant find the student!”).

运行结果截图:

2、

domains

X=symbol

predicates

r(X)

q(X)

p(X)

goal

r(Y),write:(“Y=”,Y).

clauses

p(a).

p(b).

q(b).

r(X):-p(X),q(X).

r(c).

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3、

domains

s=symbol

predicates

p(s)p1(s)p2(s)p3(s)p4(s)p5(s,s)p11(s)p12(s)p31(s) goal

p(X),write(“rhe x is ”,X).

clauses

p(a1):-p1(b),p2(c).

p(a2):-p1(b),p3(d),p4(e).

p(a3):-p1(b),p5(f,g).

p1(b):-p11(b1),p12(b2).

p3(d):-p31(d1).

p2(c1).

p4(el).

p5(f,g).

p11(b1).

p12(b2).

P31(d11).

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4、domains

name=symbol

predicates

mother(name,name)

father(name,name)

grandfather(name,name)

grandmother(name,name)

sister(name,name)

aunt(name,name)

goal

grandmother(a,X),write("X=",X),nl,

father(b,Y),write("Y=",Y),nl,

sister(c,Z),write("Z=",Z),nl,

aunt(d,T),write("T=",T).

clauses

mother(a,c).

mother(a,d).

mother(c,g).

mother(c,f).

father(b,c).

father(b,d).

father(e,g).

father(e,f).

grandfather(X,Z):-father(X,Y),father(Y,Z). grandmother(X,Z):-mother(X,Y),mother(Y,Z). sister(X,Y):-mother(Z,X),mother(Z,Y).

aunt(X,Y):-mother(Z,Y),sister(Z,X).

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五、最优解树、代价、结点与或

1、如图3-16所示的与或树, 其中包括两棵解树, 一棵解树由Qo,A,t1和t2组成;另一棵解树由Qo,B,D,G,t4和t5组成。在此与或树中,t1,t2,t3,t4,t5为终止节点;E,F是非终止的端节点, 其代价均为∞;边上的数字是该边的代价。

由右边的解树可得:

按和代价:g(A)=11,g(Qo)=13

按最大代价:g(A)=6, g(Qo)=8

由左边的解树可得:

按和代价:g(G)=3, g(D)=4, g(B)=6, g(Qo)=8

按最大代价:g(G)=2, g(D)=3, g(B)=5, g(Qo)=7

Q

5

4

2、设有如图3-24所示的一棵与或树,请指出解树;并分别按和代价及最大代价求解树代价;然后,指出最优解树。

一棵解树由S0, A, D, t1, t2, t3组成;另一棵解树由S0, B, E, t4, t5组成;

左边解树:

按和代价:g(D)=4, g(A)=7, g(S0)=12

按最大代价:g(D)=2, g(A)=5, g(S0)=10

右边解树:

按和代价:g(E)=2, g(B)=11, g(S0)=18

按最大代价:g(E)=2, g(B)=7, g(S0)=14

按和代价计算,左边的解树为最优解树,按最大代价计算,仍是左边的解树为最优解树。因此,左边的解树为最优解树。

S

C

F

5

123

六、基于谓词逻辑的问答

1、已知:(1)如果x是y的父亲,y又是z的父亲,则x是z的祖父。

(2)老李是大李的父亲。

(3)大李是小李父亲。

问:上述人员谁和谁是祖孙关系?

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

G(x,y)表示x是y的祖父。

F(x,y)表示x与y是父亲。

已知条件可以表示成如下谓词公式:

F1: x y z(F(x,y) F(y,z) G(x,z))

F2: F(Lao,Da) F3: F(Da,Xiao)

并求其子句集如下:

(1) ? F(x,y) ? F(y,z) G(x,z)

(2) F(Lao,Da)

(3)F(Da,Xiao)

设求证的公式为:

G: x yG(x,y) (既存在x和y,x是y的祖父)

把其否定化为子句形式再析取一个辅助谓词GA(u,v)

(4) ? G(u,v) GA(u,v)

把其否定化为子句形式再析取一个辅助谓词GA(u,v)

(1) ? F(x,y) ? F(y,z) G(x,z)

(2) F(Lao,Da)

(3) F(Da,Xiao)

(4) ? G(u,v) GA(u,v)

对上式进行归结:

(5) ? F(Da,z) G (Lao,z) [(1),(2),{Lao/x,Da/y}]

(6) G(Lao,Xiao) [(3),(5),{Xiao/z}]

(7) GA(Lao,Xiao) [(4),(6),{Lao/u,Xiao/v}]

所以上述人员中,老李是小李的祖父。

2、假设张被盗,公安局派出5个人去调查。案情分析时,贞察员A说:“赵与钱中至少有一个人作案”,贞察员B说:“钱与孙中至少有一个人作案”,贞察员C说:“孙与李中至少有一个人作案”,贞察员D说:“赵与孙中至少有一个人与此案无关”,贞察员E说:“钱与李中至少有一个人与此案无关”。如果这5个侦察员的话都是可信的,使用归结演绎推理求出谁是盗窃犯。

解:设谓词P(x)表示x是盗窃犯.则题意可表述为如下的谓词公式:

F1:P(zhao) P(qian)

F2: P(qian) P(sun)

F3: P(sun) P(li)

F4: ?P(zhao) ?P(sun)

F5: ?P(qian) ?P(li)

求证的公式为:

xP(x)

子句集如下:

①P(zhao) P(qian)

②P(qian) P(sun)

③P(sun) P(li)

④? P(zhao) ? P(sun)

⑤? P(qian) ? P(li)

⑥? P(x) GA(x)

⑦P(qian) ? P(sun) [①,④]

⑧P(sun) ? P(li) [②,⑤]

⑨P(sun) [③,⑧]

⑩GA(sun) [⑥,⑨,{sun/x}]

?P(qian) [⑦,⑨]

?GA(qian) [⑥,?,{qian/x}

3、设A、B、C中有人从来不说真话,也有人从来不说谎话,某人向这三人分别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谁是说谎者?A答:“B和C都是说谎者”;B答:“A和C都是说谎者”;C答:“A 和B中至少有一个人说谎”。用归结原理求谁是老实人,谁是说谎者?

解:用T(x)表示x说真话

如果A说的是真话则有:T(A) (?T(B) ∧?T(C))

如果A说的是假话则有:? T(A) (T(B) ∨T(C))

对B和C所说的话做相同的处理,可得:

T(B) (?T(A) ∧?T (C) )

?T(B) (T(A) ∨T(C))

T(C) (?T(A) ∨?T(B))

? T(C) (T(A) ∧T(B))

将上面的公式化为子句集,得到S:

(1)? T(A) ∨?T(B)

(2)? T(A) ∨ ?T(C )

(3)T(A) ∨ T(B ) ∨ T(C )

(4)? T(B) ∨?T(C )

(5)? T(A) ∨?T(B ) ∨?T(C )

(6)T(C) ∨ T(A)

(7)T(C) ∨ T(B)

首先求谁是老实人。把? T(x) ∨ANS(x)并入S

中,得到子句集S 1,即S 1比S中多了一个子句:

(8) ? T(x) ∨ANS(x)

子句集S1:

(1)? T(A) ∨?T(B)

(2)? T(A) ∨ ?T(C )

(3)T(A) ∨ T(B ) ∨ T(C )

(4)? T(B) ∨?T(C )

(5)? T(A) ∨?T(B ) ∨?T(C )

(6)T(C) ∨ T(A)

(7)T(C) ∨ T(B)

(8) ? T(x) ∨ANS(x)

下面来证明B和A不是老实人,设A不是老实人,则有? T(A) , 将其否定并入S中,得到子句集S2,即S2比S多了一个子句:

(8) ’? (? T(A) )即T(A)

利用归结原理对进行归结:

(9)’?T(A) ∨T(C) [(1),(7)]

(10)’T(C) [(6),(9)’]

(11)’T(A) ∨T(C) [(8)’,(10)’]

(12)’NIL [(2),(11)’]

七、产生式系统

1、猴子摘香蕉问题

一个房间里,天花板上挂有一串香蕉,有一只猴子可在房间里任意活动(到处走动,推移箱子,攀登箱子等)。设房间里还有一只可被猴子移动的箱子,且猴子登上箱子时才能摘到香蕉,问猴子在某一状态下(设猴子位置为a,箱子位置为b,香蕉位置为c),如何行动可摘取到香蕉。

1、综合数据库

定义5元组(M, B, Box, On, H)

M:猴子的位置

B:香蕉的位置

Box:箱子的位置

On=0:猴子在地板上

On=1:猴子在箱子上

H=0:猴子没有抓到香蕉

H=1:猴子抓到了香蕉

2、量水问题

对量水问题给出产生式系统描述,并画出状态空间图。有两个无刻度标志的水壶,分别可装5升和2升的水。设另有一水缸,可用来向水壶灌水或倒出水,两个水壶之间,水也可以相互倾灌。已知5升壶为满壶,2升壶为空壶,问如何通过倒水或灌水操作,使能在2升的壶中量出一升的水来。

人工智能期中考试

人工智能考试 一、名词解释 谓词单调性推理冲突消解启发性搜索语义网络 二、简答 1.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什么样的能力? 2.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3.试比较宽度优先搜索、有界深度优先搜索及有序搜索的搜索效率。 4.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有哪几种推理方式?各自的特点为何? 5.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三、单选题 1:人类智能的特性表现在4个方面()。 A:聪明、灵活、学习、运用。 B:能感知客观世界的信息、能对通过思维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能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传递信息。 C:感觉、适应、学习、创新。 D:能捕捉外界环境信息、能够利用利用外界的有利因素、能够传递外界信息、能够综合外界信息进行创新思维。 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人工智能技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B: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C:因为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非常新,所以十分重要。 D:人工智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机器感知。以下列举中的()不属于机器感知的领域。A:使机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能力。 B:让机器具有理解文字的能力。 C:使机器具有能够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巧的能力。 D:使机器具有听懂人类语言的能力 4: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下面列举中的不是它要实现的目标。A:理解别人讲的话。B:对自然语言表示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或编辑。 C:欣赏音乐。D:机器翻译。 5:下列哪个应用领域不属于人工智能应用?() A:人工神经网络 B:自动控制 C:自然语言学习 D:专家系统 6:盲人看不到一切物体,他们可以通过辨别人的声音识别人,这是智能的()方面. A:行为能力 B:感知能力 C:思维能力 D:学习能力 7:现在的科技十分发达,警察破案大多数是通过指纹系统来辨认真凶,这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 A:自然语言系统 B:机器学习 C:专家系统 D:人类感官模拟 8:机器翻译属于下列哪个领域的应用? A:自然语言系统 B:机器学习 C:专家系统 D:人类感官模拟 9:下列哪个不属于机器人的一般分类中的一个?()

大学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库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试卷(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问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人工智能是何时、何地、怎样诞生的?(5分) 答:人工智能于1956年夏季在美国达特茅斯(Dartmouth)大学诞生。(3分)1956年夏季,美国的一些从事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和神经学研究的年轻学者,汇聚在Dartmouth大学,举办了一次长达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了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以代表有关机器智能这一研究方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2.行为主义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之一,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分) 答:行为主义,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这种观点认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所以被称为行为主义),它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其原理是控制论和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3.什么是知识表示?在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时,应该考虑哪几个因素?(5分)答:知识表示是研究用机器表示知识的可行性、有效性的般方法,是一种数据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统一体,既考虑知识的存储又考虑知识的使用。知识表示实际上就是对人类知识的一种描述,以把人类知识表示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结构。对知识进行表示的过程就是把知识编码成某种数据结构的过程。(3分)在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能否充分表示相关的领域知识;(2)是否有利于对知识的利用;(3)是否便于知识的组织、维护和管理;(4)是否便于理解和实现。(2分) 4.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5分) 答:框架表示法有如下特点:结构性、继承性、自然性。(5分) 5.何谓产生式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5分) 答:把一组产生式放在一起,让它们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一个产生式生成的结论可以供另一个产生式作为已知事实使用,以求得问题的解,这样的系统称为产生式系统。(2分) 产生式系统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规则库、综合数据库和推理机。(3分) 6.产生式系统中,推理机的推理方式有哪几种?请分别解释说明。(5分)答:产生式系统推理机的推理方式有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和双向推理三种。 正向推理:正向推理是从己知事实出发,通过规则库求得结果。 反向推理:反向推理是从目标出发,反向使用规则,求证已知的事实。 双向推理:双向推理是既自顶向下又自底向上的推理。推理从两个方向进行, 直至在某个中间界面上两方向结果相符便成功结束;如两方衔接不上,则推理失败。

人工智能期末精彩试题(卷)

XXXX2017至2018 学年第 1 学期 《人工智能技术》 课程考试( A )卷 计科 系 级 专业 学号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 人工智能AI 的英文全称( )最早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提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也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A .Automatic Intelligence B .Artifical Intelligence C .Automatice Information D .Artifical Information 2. 所谓不确定性推理是从( )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 )的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却是合理或者近乎合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A .不确定性,确定性 B .确定性,确定性 C .确定性,不确定性 D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3. 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因此,在人工智能中有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计算机如何自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完善,这门研究分支学科叫( )。 A .概率推理 B .神经网络 C .机器学习 D .智能搜索 4. 下面几种搜索算法中,不完备的搜索算法是( )。 A .广度优先搜索 B .A*搜索 C .迭代深入深度优先搜索 D .贪婪搜索 5. 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 ),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 A .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B .和人一样工作 C .完全代替人的大脑 D .具有智能 6.在一个监督学习问题f:x →y 中,输出y 的值域是连续的,例如实数集R ,那么这是一个( )问题。 A .分类 B .聚类 C .回归 D .降维 装 订 线

人工智能考试必备知识点

第三章约束推理 约束的定义:一个约束通常是指一个包含若干变量的关系表达式,用以表示这些变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贪心算法:贪心法把构造可行解的工作分阶段来完成。在各个阶段,选择那些在某些意义下是局部最优的方案,期望各阶段的局部最优的选择带来整体最优。 回溯算法:有些问题需要彻底的搜索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彻底的搜索要以大量的运算时间为代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回溯法来去掉一 些分支,从而大大减少搜索的次数 第四章定性推理 定性推理的定义是从物理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描述出发,导出行为描述, 以便预测系统的行为并给出原因解释。定性推理采用系统部件间的局部结构规则来解释系统行为, 即部件状态的变化行为只与直接相邻的部件有关 第六章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贝叶斯网络是表示变量间概率依赖关系的有向无环图,这里每个节点表示领域变量,每条边表示变量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同时对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CPT) ,指明了该变量与父节点之间概率依赖的数量关系。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我们把事件B已经出现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做为P(A|B)。并称之为在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条件概率,而称P(A)为无条件概率。 贝叶斯概率: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联合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根据历史的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该类概率没能经过实验证实,属于检验前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先验概率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一般是指利用贝叶斯公式,结合调查等方式获取了新的附加信息,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更符合实际的概率 联合概率: 联合概率也叫乘法公式,是指两个任意事件的乘积的概率,或称之为交事件的概率。 贝叶斯问题的求解步骤 定义随机变量、确定先验分布密度、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分布密度、利用计算得到的厚颜分布密度对所求问题作出推断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为了建立贝叶斯网络,第一步,必须确定为建立模型有关的变量及其解释。为此,需要:(1)确定模型的目标,即确定问题相关的解释;(2)确定与问题有关的许多可能的观测值,并确定其中值得建立模型的子集;(3)将这些观测值组织成互不相容的而且穷尽所有状态的变量。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唯一的。第二步,建立一个表示条件独立断言的有向无环图第三步指派局部概率分布 p(xi|Pai)。在离散的情形,需要为每一个变量 Xi 的各个父节 点的状态指派一个分布。 第七章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是符号学习中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给定关于某个概念的一系列已知的 正例和反例,其任务是从中归纳出一个一般的概念描述。 归纳学习能够获得新的概念,创立新的规则,发现新的理论。它的一般的操作是泛化和特化泛化用来扩展一假设的语义信息,以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

《人工智能期中测试答案》-08

1、应用启发式搜索算法A 解决以下八数码问题: 设评价函数f(n) = d(n) + p(n),画出搜索图,并给出各搜索循环结束时Open 和Close 表的内容。

2、使用A*算法对下图走一遍,而且考虑h函数,即h>0,图中:每条边的数值为g值,求出解路径,写出详细步骤。 初始:S→close,S的子节点A,B,C→OPEN,这时OPEN中有3个点参加排队,即:A,B,C且f(A)=4+4=8, f(B)=5+4=9, f(C)=6+2=8,排队后:A C B。

第一次:A →close ,A 的子节点D ,F →OPEN ,这时OPEN 中有4个点参加排队即:B ,C ,D ,F 且f(B)=5+4=9, f(C)=6+2=8, f(D)=7+3=10, f(F)=7+3=10, 排队后:C B D F 。 第二次:C →close ,C 的子节点I ,J ,K →OPEN ,这时OPEN 中有6个点参加排 队即:B ,D ,F ,I ,J ,K 且f(B)=5+4=9, f(D)=7+3=10, f(F)=7+3=10, f(I)=7+3=10, f(J)=8+1=9, f(K)=7+2=9,排队后: B J K D F I 。 第三次:B →close ,B 的子节点F ,I →OPEN ,这时OPEN 中有5个点参加排 队即:D ,F ,I ,J ,K 且f(D)=7+3=10, f(F)=7+3=10, f(I)=7+3=10, f(J)=8+1=9, f(K)=7+2=9,排队后: J K D F I 。 第四次:J →close ,J 的子节点t6,t7→OPEN ,这时OPEN 中有6个点参加排 队即:D ,F ,I ,K, t6,t7且f(D)=7+3=10, f(F)=7+3=10, f(I)=7+3=10, f(K)=7+2=9, f(t6)=8+2=10, f(t7)=8+1=9,排队后:t7 K t6 D I 。 第五次:t7是目标被选中结束。 3、对下图所示地博弈数,以优先生成左边节点顺序来进行α-β搜索,试在博弈树上给出何处发生剪枝的标记,并标明属于α剪枝还是β剪枝. -2 0-4-3 2 0 2 3 0 2 -3 -2 4 1方 2 1---–- 3 0 6 8 9-3 框表示:我方

人工智能重点

人工智能重点 绪论 ●人工智能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其他概念稍微了解 1.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能力和学科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学科:人工智能(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其近期的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 能力: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知识表示方法 2.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定理证明、智能数据检索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视觉系统、问题求解、人工智能方法和程序语言以及自动程序设计等。 3、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 人工智能的现状和发展呈现如下特点:多种途径齐头并进,多种方法写作互补;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涌现,新领域、新方向不断开括;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应用研究更加广泛;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以上特点展现了人工智能学科的繁荣景象和光明前景。它表明,虽然在通向其最终目标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但前进和发展毕竟是大势所趋。 4.简述知识发现过程和知识发现的方法。 答:过程:①数据选择;②数据预处理;③数据变换;④数据挖掘;⑤知识评价方法:①统计方法;②机器学习方法;③神经计算方法;④可视化方法 ● 2.1状态空间法(重点)看例题 状态空间法的三要素:状态、算符、状态空间方法(是一个表示该问题全部可能状态及其关系的图,它包含三种说明的集合,即三元状态(S,F,G)。S:所有可能的问题初始状态集合;F:操作符集合;G:目标状态集合。) 状态图示法:状态空间的图示形式称为状态空间图 各种问题都可用状态空间加以表示,并用状态空间搜索法来求解。下面简单介绍一种产生式系统描述的搜索算法 产生式系统由三部分:一个总数据库、一套规则、一个控制策略(程序) ● 2.2问题规约法(重点) 另外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的问题描述与求解方法;实质:从目标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到最后把初始问题归约为一个本原问题集合。 组成部分:初始问题描述、问题变换为子问题的操作符、一套本原问题描述 与或图;与或图的搜索:目的在于表明起始节点是有解的 问题规约法举例:汉诺塔问题

人工智能期末考试卷(1)评分标准及标准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试卷装订封面 人工智能期末考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智能具有五个特征,分别为① 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 ②记忆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 2. 机器的③ 感知能力是让机器自动获取知识的基本条件,而知识的自动 获取一直是智能系统研究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3?从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可分两大阵营:④ 联接和 ⑤符号。其中⑤符号的理论基础为数理逻辑。 4. ⑥问题规约方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变换为比较简单的子问题,子问题再转换为更简单的 子问题,最终将问题转换为对本原问题的知识表示方法。 5. 鲁宾逊提出了⑦归结原理使机器定理证明成为可能。 6. 当某个算符被认为是问题求解的决定步骤时,此算符为⑧关键算符。 7. 宽度优先搜索与深度优先搜索方法的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当问题比较复杂是可 能会发生⑨组合爆炸。 8. 语义网络⑩方法是1968年由J.R.Quilian 在研究人类联想记忆时提出的心 理学模型。1972年,Simon首先将⑩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系统。 二、简答题(共30分) 1. 什么是A*算法的可纳性?(4分) 答:在搜索图存在从初始状态节点到目标状态节点解答路径的情况下,若一个搜索法总能找 到最短(代价最小)的解答路径,则称算法具有可采纳性。 2. 在一般图搜索算法中,当对某一个节点n进行扩展时,n的后继节点可 分为三类,请举例说明对这三类节点的不同的处理方法。(8分) 答: 把SNS中的子节点分为三类:(1)全新节点,(2)已出现于OPEN表的节点,(3 )已 出现于CLOSE表的节点;/后二类子节点实际上意味着具有新老两个父节点;(3分)*加第1类子节点于OPEN表,并建立从子节点到父节点n的指;(1分) *比较第2类子节点经由新、老父节点到达初始状态节点s的路径代价,若经由新父节点的代价较小,则移动子节点指向新父节点(2分) ?对于第3类子节点作与第2类同样的处理,并把这些子节点从CLOSE 表中移出,重新加入OPEN表;(2分) 3. 请简述不确定性推理的含义。(4分) 是一种从不确定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不确定性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 性但却有是合理或基本合理的结论的推理过程。 4. 若S={P(x)V Q(f(x))「P(a), n Q(y)},请画出与该子句集对应的语义树, 为什么可以用封闭语义树来判定子句集的不可满足性?(14分) 答:H={a,f(a),f(f(a)), ……}(1 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一. 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 反应进度与选用何种物质计算有关,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 3. 在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任何趋向于能量降低、混 乱度增大的反应都能够自发进行。 ( ) 4.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H 4Cl 发生分解反应: NH 4 Cl (s) NH 3 (g) + HCl (g),加入惰性气体会增大总压,因此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也将增大。 ( ) 5. 反应速率常数不只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受催化剂的影响,但和反应物的浓度无 关。 ( ) 6. 在酸碱滴定中使用的双指示剂法就是将两种指示剂配制成一份使用,利用指示剂 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 ) 7. 因为BaSO 4的sp θK 比BaCO 4的sp θ K 小,所以不能通过与NaCO 3溶液作用将BaSO 4 转化为BaCO 4。 ( ) 8. 测定2θ Zn /Zn ?+ 的原电池符号可以写成: (-)Zn│Zn 2+ (0.1 mol·L -1)‖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22θ MnO /Mn 1.23V +=?,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明显 不同。例如,在间接碘法中使用的可溶性淀粉就是这种类型。 (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98.15 K ,标准状态下AgBr (s )的生成反应 。 2. 已知反应1.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2) =–393.5 kJ·mol -1 2. 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3) =–283.0 kJ·mol -1 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 r m ΔH =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4. 化学平衡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 5. 已知H 2S 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是a1a2 θθ K , K NiS 的溶度积常数为sp,NiS θK ,反应Ni 2+ + H 2S = NiS↓+ 2 H + 的平衡常数θ=K 。 6. 测定SiO 2 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求平均值 = ,相对平均偏差= 。 7. 衡量弱酸酸性强弱的指标是 ,当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该酸的酸性越 (强或弱)。 8. 写出NH 4HCO 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 9. 已知H 3PO 4的a1p K θ= 2.16 , a 2p K θ= 7.21,a3p K θ= 12.32。 则24H PO -的 b p K θ = 。用0.1000 mol · L -1 NaOH 滴定等浓度的H 3PO 4有 个滴定突跃,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 。 10.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试样(NaOH 、NaHCO 3和Na 2CO 3),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 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24.32 mL ;另取一份等量试样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48.64 mL 。混合碱的组成为 。 11. 用 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工科超纲) 12. 重量法测Al 的含量,已知M Al =26.98,2 3 Al O 101.96=M ,则铝的换算因数F = 。(工科超纲) 13. NH 4NO 3中N 的氧化数分别是: 和 。 14. 一般情况下,MnO 4- 氧化Cl -的速度会很慢,但在溶液中存在Fe 2+,MnO 4-氧化 Cl -的速率会 (加快或减慢)。 15. 在0.5 mol·L -1 H 2SO 4 介质中,用0.1000 mol·L -1 Ce(SO 4)2溶液滴定20.00 mL 0.05000 mol·L -1 FeSO 4溶液,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平衡电势= ? 已 知:32Fe /Fe 0.679V ++'?=,43Ce /Ce 1.4587V ++ '?=

人工智能知识点归纳-老王知识点归纳

?人工智能的不同研究流派:符号主 义/逻辑主义学派--符号智能;连接主 义--计算智能;行为主义-低级智能。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 (一)自动推理(二)专家系统(三)机器 学习(四)自然语言理解(五)机器人学和 智能控制(六)模式识别(七)基于模型的 诊断 产生式系统是人工智能系统中常用的一种 程序结构,是一种知识表示系统。 三部分组成:综合数据库:存放问题的状 态描述的数据结构,动态变化的。产生式规 则集、控制系统。 / 产生式规则集/ 控制系统 产生式规则形式: IF<前提条件> THEN<操作> 八数码难题的产生式系统表示 综合数据库:以状态为节点的有向图。 状态描述:3×3矩阵 产生式规则: IF<空格不在最左边>Then<左移空格>; 依次 控制系统: 选择规则:按左、上、右、下的顺序 移动空格。 终止条件:匹配成功。 产生式系统的基本过程: Procedure PROCUCTION 1.DATA←初始状态描述 2.until DATA 满足终止条件,do: 3.begin 4.在规则集合中,选出一条可用于 DATA的规则R(步骤4是不确定的, 只要求选出一条可用的规则R,至于这 条规则如何选取,却没有具体说明。) 5. DATA←把R应用于DATA所得的结果 6.End 产生式系统的特点:1.模块性强,2.产生式 规则相互独立,3.规则的形式与逻辑推理相近,易懂。 产生式系统的控制策略:1.不可撤回的控制 策略:优点是空间复杂度小、速度快;缺点 是多数情况找不到解 2.试探性控制策略: 回溯方式:占用空间小,多数情况下能找到解;缺点是如果深度限制太低就找不到解; 和图搜索方式:优点总能找到解,缺点时间 空间复杂度高。 产生式系统工作方式:正向、反向和双向产 生式系统 可交换产生式系统:1.可应用性,每一条对 D可应用的规则,对于对D应用一条可应用 的规则后,所产生的状态描述仍是可应用的。 2.可满足性,如果D满足目标条件,则对D 应用任何一条可应用的规则所产生的状态描 述也满足目标条件。3.无次序性,对D应用 一个由可应用于D的规则所构成的规则序列 所产生的状态描述不因序列的次序不同而改变。可分解的产生式系统:能够把产生式系统综 合数据库的状态描述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 产生式规则可以分别用在各组成部分上,并 且整个系统的终止条件可以用在各组成部分 的终止条件表示出来的产生式系统,称为可 分解的产生式系统。基本过程: Procedure SPLIT 1.DATA ←初始状态描述 2.{Di} ← DATA的分解结果;每个Di看成 是独立的状态描述 3.until 对所有的Di ∈{Di}, Di都满足终 止条件,do: 4.begin 5. 在{Di}中选择一个不满足终止条件的D* 6. 从{Di}中删除D* 7.从规则集合中选出一个可应用于D*的规则 R 8.D ←把R应用于D*的结果 9.{di} ← D的分解结果 10.把{di}加入{Di}中 11.end 回溯算法BACKTRACK过程:Recursive Procedure BACKTRACK(DATA) 1.if TERM(DATA),return NIL; 2.if DEADEND(DATA),return FAIL; 3.RULES←APPRULES(DATA); 4.LOOP:if NULL(RULES),return FAIL; 5.R←FIRST(RULES); 6.RULES←TAIL(RULES); 7.RDATA←R(DATA); 8.PATH←BACKTRACK(RDATA); 9.if PATH=FAIL,go PATH; 10.return CONS(R,PATH). Procedure GRAPHSEARCH 1.G←{s}, OPEN ←(s). 2.CLOSED ←NIL. 3.LOOP:IF OPEN=NIL,THEN FAIL. 4. n ← FIRST(OPEN),OPEN ← TAIL(OPEN),CONS(n, CLOSED) . 5. IF TERM(n),THEN 成功结束 (解路径可通过追溯G中从n到 s的指针获得)。 6.扩展节点n, 令M={m︱ m是n的子节点,且m不是n的祖先} , G ←G ∪M 7.(设置指针,调整指针)对于m M, (1)若m CLOSED, m OPEN, 建立m 到n的指针,并CONS(m, OPEN). (2)(a)m OPEN, 考虑是否修改m的 指针. (b)m CLOSED,考虑是否修改m 及在G中后裔的指针。 8.重排OPEN表中的节点(按某一 任意确定的方式或者根据探索信息)。 9. GO LOOP 无信息的图搜索过程:深度优先搜索:排列OPEN表中的节点时按它们在搜索树中的深度 递减排序。深度最大的节点放在表的前面,

人工智能期末测试

《人工智能》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最早时间是在()。(分)分 A、1997年 B、1981年 C、1971年 D、1961年 2Siri是一种()系统。(分)分 A、动作识别 B、信息处理 C、图像识别 D、语音识别 3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的是()。(分)分 A、罗素 B、图灵 C、希尔伯特 D、笛卡尔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分)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动物群居的原因是()。(分)分 A、有安全感 B、有效率 C、易于捕食物 D、有力量 6被称为“机器学习之父”的是()。(分)分 A、奥斯卡·兰格 B、怀尔斯 C、迈克尔·乔丹 D、希尔伯特 7在政府报告中,()的报告使用“机器智能”这个词汇。(分)分 A、中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8从长期来看,股市是一个()博弈。(分)分 A、经济 B、市场 C、零和 D、合作 9下面关于人类社会的群体智能说法错误的是()。(分)分 A、需要法律与道德的约束 B、个体智力高但自私 C、个体无条件服从集体 D、需要集体智慧结晶 9最早诗歌生成模型称为()。(分)分 A、Word Apple B、Sophia C、Word Salad D、Sara 10机器人的三定律中第一条是()。(分)分 A、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B、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 C、机器人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D、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

不受伤害 11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大数分解,需要的时间是()。(分)分 A、15万年 B、1年 C、1秒 D、10秒 12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是一种()智能。(分)分 A、不对等 B、平行 C、对等 D、相反 13强化学习的框架是智能体()通过观察当前状态作出相应动作。(分)分 A、S B、A C、Agent D、Environment 14()被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分)分 A、爱因斯坦 B、霍金 C、牛顿 D、图灵 15“机器人”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作家的小说中。(分)分 A、德国 B、美国 C、瑞士 D、捷克 16人工智能读片的过程体现为()。(分)分 A、信息-传递-判断 B、图像解释-图像获取-图像分析 C、图像获取-图像解释-感知结果 D、图像获取-图像处理 17下面选项中关于“墨子号”说法错误的是()。(分)分 A、属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B、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 C、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D、发射于2017年 18在人工智能的()阶段开始有解决大规模问题的能力。(分)分 A、形成时期 B、知识应用时期 C、新神经网络时期 D、算法解决复杂问题时期 19古代()发明了运粮工具“木牛流马”。(分)分 A、曹操 B、诸葛亮 C、鲁班 D、张衡 20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机器人“小冰”所写的诗集叫()。(分)分 A、《歌尽桃花》 B、《三生三世》 C、《那天,阳光正好》 D、《阳光失了玻璃窗》 21人的大脑每秒钟做不到()。(分)分 A、处理1Gbits B、2000个关注 C、无数反应 D、7个短暂记忆 22人通过算法赋给机器的智能属于()。(分)分

人工智能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工智能期末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xx学校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人工智能》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开卷出卷教师: 考试专业:考试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是在(D )年 2.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两个最重要最广泛领域为:B A.专家系统、自动规划 B.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 C.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 D.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 3. 下列不是知识表示法的是 A 。 A:计算机表示法B:“与/或”图表示法 C:状态空间表示法D: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4. 下列关于不确定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不确定性知识是不可以精确表示的 B:专家知识通常属于不确定性知识 C:不确定性知识是经过处理过的知识 D:不确定性知识的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 5. 下图是一个迷宫,S0是入口,S g是出口,把入口作为初始节点,出口作为目标节点,通道作为分支,画出从入口S0出发,寻找出口Sg的状态树。根据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搜索的路径是 C 。 A:s0-s4-s5-s6-s9-sg B:s0-s4-s1-s2-s3-s6-s9-sg C:s0-s4-s1-s2-s3-s5-s6-s8-s9-sg D:s0-s4-s7-s5-s6-s9-s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有三家:符号主义、进化主义和连接主义。 2. 问题的状态空间包含三种说明的集合,初始状态集合S、操作符集合F以及目标状态集合G 。 3、启发式搜索中,利用一些线索来帮助足迹选择搜索方向,这些线索称为启发式(Heuristic)信息。

人工智能重点总结

人工智能重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简史(此处为简答题) 1.人工智能的萌芽(1956年以前) 1936年,图灵创立了自动机理论(后人称为图灵机),提出一个理论计算机模型,为电子计算机设计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人工智能,特别是思维机器的研究。 麦克洛克和皮茨于1943年提出“拟脑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MP模型),开创了从结构上研究人类大脑的途径。 1948年维纳发表《控制论—关于动物与机器中的控制与通信的科学》,不但开创了近代控制论,而且为人工智能的控制学派树立了里程碑。 1、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贡献是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 础。形式逻辑是一切推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他的代表作《工具论》中,就给出了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并且实际上已经提到了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此外亚里士多得还研究了概念、判断问题,以及概念的分类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问题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最著名的创造就是提出人人熟知的三段论。 2、英国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 Bacon(培根)(1561-1626),他的主要贡献是 系统地给出了归纳法,成为和 Aristotle 的演绎法相辅相成的思维法则。 Bacon 另一个功绩是强调了知识的作用。 Bacon 的著名警句是"知识就是力量"。 3、德国数学家、哲学家 Leibnitz(莱布尼茨)(1646-1716),他提出了关于数 理逻辑的思想,把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和推理。他曾经做出了能进行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 4、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 Boole(布尔)(1815-1864),他初步实现了布莱尼 茨的思维符号化和数学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代数系统--布尔代数。 5、美籍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Godel(哥德尔)(1906-1978),他证明了一阶谓词 的完备性定理;任何包含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如果它是无矛盾的,那么一定是不完备的。此定理的意义在于,人的思维形式化和机械化的某种极限,在理论上证明了有些事是做不到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实验题目及答案

一、填料塔轴向混合特性的测定 1. 用当量直径表示的彼克列数:P ed=P e d H 2. 什么是Marangoni效应?什么是Taylar不稳定? ①Marangoni效应:在相界面上由于浓度的不完全均匀,因此界面张力也有差异。这样,界面附近的流体就开始从张力低的区域向张力高的区域运动,正是界面附近界面张力的随机变化导致相界面上发生强烈的漩涡现象。这种现象称作Marangoni效应。 ②Taylar不稳定:除了相界面张力会导致流体的不稳定以外,一定条件下密度梯度的存在,界面处的流体在中立场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不稳定,即所谓的Taylar不稳定。这种现象对界面张力导致的界面对流有很大的影响。 2. 微机采集数据应注意什么? 每改变一次水流量,稳定10min后才能采集数据,微机采集数据个数控制在160~200个之间,并在整个实验中保持不变。 3. 加入示踪剂原则: 示踪剂除了不与主流体发生反应外遵循以下原则:①示踪剂应与主流体溶为一体,两者应具有尽可能相同的物理性质②示踪剂浓度低时也能检测③不能发生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④示踪剂本身应具有或易于转变为电信号光信号的特点,从而能够在实验中直接使用现在仪器或计算机采集数据,以提高实验的速度与精度。 流体流量对Pe的影响:流量增大时Pe随之减小,成反比关系。 4. 填料塔顶部的电磁阀的作用是什么? 注入示踪剂、引入自来水冲洗示踪剂管路。

5. 塔底部的电导电极的作用? 将不同时刻通过电极的NaCl溶液的c(t)转换为毫伏级直流电压信号。 6. 本实验采用什么法加入示踪剂?在流体的什么地方测定示踪剂的浓度? 脉冲示踪法,在系统的出口处。 二、液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1. 自行设计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并注明注意事项。 ①清洗仪器②配料。注意先加入较重的一相,调节界面环中心线的位置与页面重合,再加入第二相③启动搅拌。调节转速到预定值,保证整个过程中处于同一流动条件下,搅拌约30min,使两相饱和④加入一定量醋酸⑤各相浓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同时取样⑥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各相的浓度。【+2. 注意事项】 2. 简述液液传质系数测定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丙酮清洗仪器②加料时不要将两相位置颠倒③启动搅拌应持续一段时间,使两相相互饱和④实验过程应保证转速一致,以保证在整个过程处于统一流动条件下。 3. 在液液传质系数实验测定中,产生界面现象和界面不稳定的原因有: ①界面张力梯度导致的不稳定性②密度梯度引起的不稳定性③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 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中,“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的意思是? 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是一种理想流动状况,明显改善了设备内流体力学条件及相际接触面积对测定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不存在单液滴技术中因液滴的形成与凝聚而造成端效应的麻烦。

人工智能期中测试

人工智能期中测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应用启发式搜索算法A解决以下八数码问题: 设评价函数f(n) = d(n) + p(n),画出搜索图,并给出各搜索循环结束时Open和Close表的内容。 2、使用A*算法对下图走一遍,而且考虑h函数,即h>0,图中:每条边的数值为g值,求出解路径,写出详细步骤。 3、对下图所示地博弈数,以优先生成左边节点顺序来进行α-β搜索,试在博弈树上给出何处发生剪枝的标记,并标明属于α剪枝还是β剪枝. 4、画出与或图中从根节点A 到终节点集合{ I , H }的2个解图,并计算解图代价(设所有弧线的代价均为1)。 5、~(x){P(x)→{(y)[P(y)→P(f(x,y))]∧~(y)[Q(x,y)→P(y)]}} 6、假设已知下列事实: 1)小李(Li)喜欢容易的(Easy)课程(Course)。 2)小李不喜欢难的(Difficult)课程。 3)工程类(Eng)课程都是难的。 4)物理类(Phy)课程都是容易的。 5)小吴(Wu)喜欢所有小李不喜欢的课程。 6) Phy200是物理类课程。 7) Eng300是工程类课程。 请用归结反演法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喜欢什么课程 2)小吴喜欢Eng300课程吗

将已知事实形式化表示为合适公式: (1)(x)[Course(x) Easy(x) Like(Li,x)]; (2)(x)[Course(x) ~Easy(x) ~Like(Li,x)]; (3)(x)[Course(x) Eng(x) ~Easy(x)]; (4)(x)[Course(x) Phg(x) Easy(x)]; (5)(x)[Course(x) ~Like(Li,x) Like(Wu,x)]; (6)Course(Phy200) Phy(Phy200); (7)Course(Eng300) Eng(Eng300); 问题表示为以下合适公式(目标公式): (1) ( x)[Coure(x) Like(Li,x)]; (2)Like(Wu),Eng300);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B

. 选择题(单选, 共27分每空1.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B. 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C. 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D. 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2. 在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数据不为零的是( ) A. (Al(s)) B. ( Al(s)) C. (Br2 (l)) D. (Br2 (l)) 3. 一个能在低温下自发,而在高温下非自发的反应,则△H , △S的值应是() A. △H <0, △S<0 B. △H >0, △S>0 C. △H< 0, △S>0 D. △H >0, △S<0 4. 反应A(g)+2B(g) →2C(g), △H<0,若想提高A(g)的转化率采用的方法有()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5.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哪种情况的△U最大( ) A. 体系放出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B. 体系吸收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C. 体系吸收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D. 体系放出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B.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越大 C. 反应速率常数只取决于温度,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无关。 D. 在任何情况下,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常数 7. 下列物质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NaF(HF的=6.31×10-4 ) B. H3BO3 ( = 5.7×10-10) C. 苯酚钠(苯酚的=1.1×10-10) D. NH4Cl ( NH3水的=1.8×10-5) 8. 已知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 1.45v, =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是( ) A. 0.38 V B. 0.73 V C. 0.89 V D. 1.32 V 10. 在下述情况下计算溶液pH值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 1)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至终点时( ) 2)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甲基橙变色时( ) 3)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甲基橙变色时( ) 4)10.0ml 0.1mol/ L HAc与15.0 ml 0.1 mol/ L NaAc混合时() A. [H+] = B. [H+] = C. [H+] = D. [H+]=Ka?C酸/C碱 E. [H+] = F. [H+] = 11.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 ) A. Ag+/Ag B. [Ag(NH3)2]+/Ag C. AgI/Ag D. AgBr/Ag二填空题(共33分每空1分) 1.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反应正向进行。 2. 已知反应N2 (g) +2O2 (g) = 2NO2 (g) , = 66.36 kJ/mol , 则NO2 (g)的= ______。 3. 所谓基元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A + bB →xX + yY是基元反应, 则动力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298K 标准状态下,氢气和碘蒸汽反应生成1mol 碘化氢气体吸收26.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 0.54v , = 1.36v , = 1.07v ,其中最强的氧化剂是____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_,将氯水慢慢加入含Br-, I-溶液中,首先析出的是_________。 6. 反应+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已知=1.51v, = 0.771v), 反应方向是________进行,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是____________,在298K, [H+] = 10.0mol/ L,其他离子浓度都为1.0 mol/ L时,该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___。 7. H2C2O4( = 10-2, = 10-5)不能分步滴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到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选__?________做指示剂。 8.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间接碘法可测定具有_____性的一类物质,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 = ________,变色范围为pH = _________,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