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导言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有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有利于“9+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好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及“9+2”政府部门间签订的相关合作协议,特制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与条件

1、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投资与贸易的不断增长。当今世界,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技术革命正在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导致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在这种国际经济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两种趋势的相互作用,成为我们抓住机遇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共同选择。

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区域经济将出现东、中、西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开发稳步推进,中部正在崛起,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区域经济格局重组、互动和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区域

的经济整合步伐较快,中国三大经济圈形成和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和落实“两个大局”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内在要求。

3、CEPA的实施使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和澳门成为中国内地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中介和桥梁,在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创造的良好的条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助于推进落实CEPA,拓展港澳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促进香港和澳门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4、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构想及其推进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2002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使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也标志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国成为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动力。泛珠三角区域毗邻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各国具有广泛的地缘、人缘和经济的联系,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契机。

5、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9+2”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

是“9+2”政府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配套文件,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二是成功举办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建立了区域合作的两大平台。三是泛珠三角区域各方协同行动,不断推出务实合作新举措。到目前为止,泛珠三角九省区共同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宣言、守则及章程,进一步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健康发展。四是着力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加快交通、能源、旅游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建设,保证合作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CEPA的框架下,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自愿参与、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发展模式,坚持从具体项目做起的务实方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共同推动区域内各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目标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总体目标: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品牌,提高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互联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是2005-2010年,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十个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合作建设为基础,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品牌。首先建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区域综合性基础设施网络;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为区域要素和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构筑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二阶段是2011-2020年,通过市场配置实现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建立开放竞争的要素和商品市场体系,整体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本区域与东盟的交流水平。

三、主要领域与任务

(一)基础设施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规划下建设跨区域的立体综合快速运输网,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航运、航空、管道运输多种途径相协调。

跨区域铁路网的建设重点推进跨省区及出境、内陆省区通向沿海及港澳港口及出境的铁路建设与改造。公路方面重点建设跨省、跨境和出(过)海通道。通过航道、深水码头、泊位的改造和扩建,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圈发达的海运、水运体系。航空方面则注重区域内(包括与港澳特区)航线的增设与机场间的协作。

能源合作主要是加强区域电源与电网联网建设、电力输送以及煤炭、天然气、油品供应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实施“西电东送”和“东油西输”等战略。加快推进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建设南方能源基地。在建成“西电东送”、“五交三直”主通道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电源与电网联网建设、“西电东送”相关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到2010年完成“西电东送”新增1030万千瓦的目标。2011年至2020年间继续扩大区域能源合作,推进区域内电网特高压联网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内电力、煤炭、油气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产业与投资

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由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实现区域内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区域产业格局。着力营造公平、开放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和投资促进网络,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和共同发展的区域企业联盟及共同体。

(三)商务与贸易

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鼓励区域内贸易的合作与发展,共同推进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依据有关法规,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产品质量检测的互认制度。

(四)旅游

逐步取消国内旅游地陪制度,鼓励优势旅游企业开展“9+2”跨区域的境内、境外经营活动,消除旅游壁垒,推出旅游便利化措施,共同推

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信息库,实施旅游信息互通,共同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大力扶持发展海洋、山区等旅游产业;建立区域内旅游质监所联系制度,共同协调和管理好区域内的旅游市场,协调解决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定期交流旅游业管理和市场监察的经验,联手整治市场秩序,联合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建立跨区域的旅游诚信体系。

(五)农业

加强区域农业规划和资源配置;开辟九省区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农业投资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发展;开展区域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农业名牌产品保护;积极推进海洋渔业产业发展,联合推进扶贫攻坚。

(六)劳务

到2010年底前建成省际远程见工系统,实现企业和求职者双方异地同步可视见工,研究制订区域流动就业章程,消除流动就业的壁垒;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互认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技能人才库和技能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加强地区劳动者权益保护,建立劳动保障维权信息沟通制度和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协同处理制度;加强跨省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省区外派劳务办事机构和流动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制定外出务工人员平等参加务工所在地社会保障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接续机制,确保返乡后社保关系可与本地顺利对接。

(七)科教文化

实行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相互开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大型公共仪器设备、技术标准检测评价机构;联合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科技信息网络和交易网络,形成网上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交易;联合举办科技博览会、交易会、项目推介会,加快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组成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联盟,

围绕泛珠三角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引导区域内企业实行强强联合;逐步推进相互认可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高新技术产品、科技型中小企业、外商研发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相互享受本地同等的优惠政策;建立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围绕泛珠三角的特色资源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交流和联合办学,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为区域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建立区域教育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区域内高校专家资源和教师培训交流合作。港澳高校在内地招生政策和教育项目优先在泛珠三角各省区实施。推动9省区重点高校与港澳地区著名大学之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合作。在统一平台下建设“泛珠三角文化资讯网”,开展演艺信息交流、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科研交流、艺术人才交流、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洽谈、演出票务服务、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各省区文化领域尤其是文物博物与图书资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专题培训、项目合作、学术研讨、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文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泛珠三角区域文化发展水平。

(八)信息化

共同构建泛珠三角各领域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区域合作综合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九大领域信息化合作,加强公共应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作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积极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加强区域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共同开发重点产品和技术;联合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在推动电子政务联合应用,建设区域应急联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行政执法案件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区域行政执法案件特别是食品、药品、农资案件的信息共享。形成区域信息化发展交流、互助、互动的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差距,以信息化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将泛珠三角发展成为我国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带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息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

(九)环境保护

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实施《珠江水流域水污染防

治“十一五”规划》,建立分别监测、相互通报、信息共享、共同防污治污为基础的跨界污染协调机制、跨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交接管理、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数据管理平台,协同推进包括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建设项目、流域的综合治理项目和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卫生防疫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协作机制、卫生监督协查和疾病预防控制联防机制,包括疫情通报、卫生监督、技术支援和资源共享;加强内地省区卫生部门和港澳卫生部门合作联系;加强食品药品和职业卫生监管区域合作,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此外,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扩大和加强其它领域的合作。

四、主要措施

(一)消除区域障碍,促进市场开放

1、全面清理实行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方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清理和废止属于排斥和限制外地商品和服务、对本地商品和服务予以特殊保护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范性文件。

2、开放商品市场,实行区域内市场一体化。各方应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各成员方在区域内流通的商品,实行同等待遇,不得设置不平等的条件,不得限制其在该地区内销售。建立名优产品市场绿色通道。对经区域省级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公布的优质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可向社会公布有效标识,并在区域内市场上市销售时予以保护。建立展销会登记的快速通道,为区域企业跨省(区)开办各类商品的展销会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加强区域内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联系,

做好区域间消费者投诉的通报、收集、处理和信息反馈等工作。建立消费者投诉协调处理制度。

3、建立规范公平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合格评定体系和监察及处理机制。各方不得有排他性和歧视性规定,不得有专门针对外地企业而且阻碍其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限制性措施,例如重复检验、检定、备案和认证等;加强制订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制订、采用、推广方面的合作,在符合省级地方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推行工业产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互认;互相认同各成员的认可合格评定机构依法或依法授权出具的检验、检测、计量检定和鉴定结果、省级名牌产品称号、C标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省级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各方省级名牌产品列入打假保优活动的保护范围。

4、改善市场主体准入环境。各成员方在依法履行登记注册职能基础上,共同推动落实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条件、程序等的规范,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打破市场主体准入上的地区封锁。打破所有制限制,鼓励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经济成份的经济组织在区域内开展经济合作、相互投资参股,发挥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经济优势。共同推进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特别是服务贸易项下的行业准入事项的落实工作。

5、推动企业跨区域合作。允许各方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在本省(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名称中使用本省(区)行政区划名;区域内的投资人在区域内其他地区投资兴办企业的,可以享受同等待遇;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企业登记管理信息交换制度,为区域内企业投资和开展经营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咨询;积极支持个、私协会和外来投资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定期举办经贸等交流活动,促进企业跨区域发展;各成员方互认对企业产检、个体工商户验照的方式和结果。

6、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建立并推行首办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务承诺,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对投资经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中的十个合作领域的项

目企业登记注册申请,提供快速通道服务。对区域内重点优势企业来本省(区)投资的,采取提前介入、指定服务窗口、指定专人负责等措施,积极协调和解决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问题。推动企业信用建设,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投资信心。

(二)提高通关、检验检疫效率,促进区域贸易

1、加快通关便利化。尽快实现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城市机场实施“多点报关、机场验放”模式。积极探讨在泛珠三角区域内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方式实行“多点报关、口岸验放”的监管模式。积极探索适应进口货物属地验放的快速转关办法,经广东口岸进出的“9+2”各方货物,转关接驳享受直接通关的同等待遇,实现进出口货物的跨省区及出境快速流转。

2、简化铁路转关作业手续,促进铁路运输货物在“9+2”的快速转关。全力支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以及深圳、广州(黄埔)、湛江、防城、北海、福州、厦门“疏运通道”的建设,为内陆省区的外贸进出口货物建立便捷的出境及出海通道,实现内陆省区铁路运输与沿海港口及出境的顺畅衔接,最大限度地方便内陆省区外贸货物的进出。

3、加大泛珠三角区域水运监管改革力度和网络建设,促进区内水系航运的提速与发展。在目前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中途监管模式改革在广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改革后的新模式推广至福建、海南和广西等省(区),促进该四省(区)与港澳水运物流渠道的提速。同时积极开展泛珠三角区域内河小型船舶中转业务,促进区域水运物流业的发展。

4、进一步引导区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和调整。加工贸易企业区域内搬迁的,不分企业性质,涉及加工贸易项下不作价设备的转让或结转,免予转关运输,比照深加工结转分别在转出、转入地海关办理手续;涉及减免税设备的,转入企业持转入地海关核发的征免税证明,会同转出企业在转出地海关办理有关手续。进一步深化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改革,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落实守法便利的海关监管模

式,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创造条件。

5、加强与香港、澳门海关的合作,以快速通关系统为核心推进9省(区)与港澳间的贸易便利化。加强与香港和澳门海关的行政互助,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寻求内地海关与港、澳海关之间的共同点、可兼容点、可简化点,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及合作形式,促进贸易便利化。当前着重统一并简化粤港、粤澳进出境监管单证,推进“西部通道”建设,加快建立与港澳跨境快速通关新模式,全面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进一步为泛珠三角地区间货物运输提供快速通关的便利。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公路运输转关的管理,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内公路运输物流渠道的提速,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办理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6、全力推进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加快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进程,推行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继续深化检验检疫业务模式改革,创新出入境货物监督管理机制,实现检验检疫关口向前期监督和后续管理两端延伸,实现从源头抓质量,以质量促发展,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把出入境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与电子审单快速核放系统、海港口岸快速查验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检验检疫机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检验周期,确保泛珠三角区域庞大的物流人流快进快出。

7、完善泛珠三角区域检验检疫协作机制,提高口岸检验检疫验放速度。完善合作区域内出境货物“产地检验、口岸查验”的业务协作机制,大力推广应用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单位登记备案管理系统,实现报检单位注册登记电子数据共享,将检验检疫电子转单系统和检验检

疫“绿色通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开辟货物快速验放通道,使泛珠三角地区更多实施绿色通道制度企业的出口产品通过产地检验之后,免于口岸查验,直接办理换证通关,提高口岸检验检疫验放速度;加强泛珠三角地区进出口敏感商品检验监管合作,建立进出口敏感商品电子联网监管机制,实现监管数据共享,提高进出口敏感商品的监管力度,确保进出口敏感商品安全质量;强化源头管理,积极推动动植物源性食品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和促进区域内出口企业间的合作。

8、构建完善的口岸疾病防治合作机制,维护合作区域人民身体健康。建立科学有效的口岸疾病监测应急控制系统和疫情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九省二区的疫情防治机制、疾病监测预警机制和反应网络,在国家质检总局南方热带病卫生检疫联防组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进一步强化热带病卫生检疫联防机制建设,强化合作区域国境口岸热带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建立与完善食品安全卫生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对食品进出口企业实施卫生注册登记和市场准入制度,把好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卫生关。

9、发挥香港与澳门的国际联系、及其金融市场和专业服务的优势,以鼓励和协助九省区企业走出去,并与国际市场接轨。

(三)加强机制建设,保障区域合作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部门衔接落实制度,检查落实已签署的工商、税务、质检、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协议,建立公平、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措施,落实合作事项。为落实泛珠区域合作自由参与、公开、透明的合作机制,各省区于筹备签订泛珠合作协议时,应通报全部泛珠省(区),让各方可以考虑是否加入及评估有关协议对其他省(区)的影响。而在协议签订后,应分发各省(区)存录,以确保各方能及时掌握及适时参与共同推进泛珠区域合作。

2、研究建立泛珠三角区域非官方(包括中介机构、民间组织等)的协调机制。鼓励泛珠三角区域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协调网络和优势,发挥行业协会等非官方组织在协调泛珠三角区域各成员企业、政府间的作用。

3、研究建立调解企业在不同省区贸易与投资的争端调解、解决机制,并逐步形成统一的投诉、调解、仲裁机制。企业对在区域内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可以进行投诉和申请仲裁。

4、研究建立区域合作发展的咨询机构,例如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代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阶层的意见,并且向常设秘书处提供咨询。

(四)争取国家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支持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国家支持,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合作主要领域重点合作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专项规划。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上述规划内容如有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规政策和机制不一致的,港澳两地仍采用各自的法规政策及其运作方式。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现状及发展的对策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现状及发展的对策 鹤山广播电视大学凌仕康 前言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泛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 由于广东省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的“泛珠三角人流圈”;同时,由于香港的国际航运、金融和物流中心的功能,湖南、广西等地的进出口货物主要经珠三角和香港,又形成了一个以大珠三角为主要进出口通道的“泛珠三角国际物流圈”。 泛珠三角地区拟订了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等10个方面作为合作的主要领域。 合作的发展历程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背景 1、全球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新技术革命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际投资不断扩大,推动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并不平坦。由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条件与水平差异巨大,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利益各有所求,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WTO多哈回合谈判屡遭挫折,就是一个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成为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近年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等区域合作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区域合作的广阔前景。最近欧盟实现了新一轮扩大,已经成为拥有25个国家,4.5亿人口,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10万亿美元的庞大经济体,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更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2、国内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至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140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9.4%,去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四位。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国内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巨大的推动力量。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3、粤港澳合作生机勃勃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开展区域合作起步较早。目前,广东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已发展成为由三地组成的大珠三角区域合作,并为三地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实实在在的利益。2003年,广东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345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3.4%,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2836亿美元,生产总值、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七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广东已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超过3450美元;到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超过7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积极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互动关系。广东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65亿美元,港澳资金占了七成多,引进了近8万家港澳企业;进出口贸易大部分是对香港和经香港转口;广东的入境游客八成来自港澳;广东很多企业通过港澳走向世界;港澳还为广东带来大量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港澳同胞为广东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作了大量捐助。可以说,没有与港澳的合作,就没有广东今天的发展。 港澳的发展也离不开广东。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3560亿港元增加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第四条合作内容 (一)政策研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调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时研究政府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战略性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渠道和措施,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宣传与培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等方面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培养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提高区域知识产权意识。 (三)中介与信息服务。消除地区障碍,加强规范和管理,统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标准和从业纪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及服务质量;加强中介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中介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众服务领域的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切实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泛珠三角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很强,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文首先对泛珠三角区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从业人员和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全国和泛珠内部两个视角看泛珠的产业结构及其产业发展水平;再详细分析泛珠三角内地9省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的“9省”均指泛珠三角区域内地9个省区,即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的规模区位优势、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的增长率、产业集中度和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就业人员、总资产和人均业务收入等指标,从而全面透视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一、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与发展水平 在全国的地位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构想。它的启动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也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区域陆地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总面积的20%。泛珠人口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3%;其中内地9省人口4.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9省2004年共创造地区生产总值4.6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可见泛珠三角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很强,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通过分析泛珠9省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在全国的比重,以及比较9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P与全国的差异,看泛珠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地位。 (一)近几年9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相对稳定;第二产业绝对值最大,

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对策

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对策 [摘要]泛珠区域合作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泛珠区域合作存在以下法律问题:合作协议效力存在不确定性、存在区际法律冲突、执法和司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为推进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应为泛珠区域合作提供以下法律保障:设立区域协调专门行政机构,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消除区际立法冲突,逐步统一区域立法;稳步推进政府间执法信息共享。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区际冲突;法律保障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下称泛珠合作),是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九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海南)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合作(简称“9+2”)。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9+2”政府领导人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泛珠合作的全面启动。泛珠合作,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泛珠区域,总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GDP更是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二强[1]。泛珠合作与长三角、京津唐、东北及中西部地区连成了一体,将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现状 泛珠合作的两大平台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根据《框架协议》,论坛和洽谈会每年举办一次,按照“共同主办、轮流承办”的原则由“9+2”政府轮流承办。 自开展泛珠合作以来,为落实《框架协议》,共签署了一系列的区域合作协议,内容广泛涉及能源、交通、贸易、投资、旅游、知识产权、药品监管检验、出版业合作、教育合作、就业服务等等领域。 为落实已签署的合作协议的执行,促进区域合作的有效开展,泛珠合作建立以下合作协调机制:一是,行政首长联席会议。“9+2”行政首长每年举行一次首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二是,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制度。该秘书处设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下,负责执行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决定,协调各成员方日常工作办公室和部门衔接的落实和制度运作,起草、报送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正式版)

YOUR LOGO 如有logo可在此插入合同书—CONTRACT TEMPLATE— 精诚合作携手共赢 Sincer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正 式版)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 o Clarify The Civi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Or Both Parties. After Reaching An Agreement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 This Document Is Hereby Prepared 注意事项:此协议书文件主要为明确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特此编制,文件下载即可修改,可根据实际情况套用。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

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LOGO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 议书 WORD模板文档中文字均可以自行修改 ××××有限公司

编号:_____________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第四条合作内容 (一)政策研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调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时研究政府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战略性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渠道和措施,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

泛珠三角地区唐河促进会人员名单

泛珠三角地区唐河促进会 标签:珠三角唐河促进会 唐河县家乡促进会(泛珠三角地区)组成人员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297人,其中新添加30人) 名誉会长 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及职务 王明申男昝岗乡广州市水泥集团党委副书记 王辉男滨河办广州武警指挥学院政委 王德山男马振抚广州市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 乔迎新男郭滩镇深圳市公安局副巡视员 李秀忠男马振抚深圳市盐田区政协主席 李慎武男昝岗乡广东省纪委派驻广东省环保厅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贾永庆男马振抚广东省纪委委员、省高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郭文志男马振抚广空后勤部部长(少将) 郭富文男源潭镇南海舰队参谋长(少将)(湛江) 黄始振男黑龙镇广州军区总医院原院长(少将) 谢友民男上屯镇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 廖泽云男澳门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委员、康泽集团董事长 赛金山男湖阳镇武警驻深圳办事处政委 会长 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及职务 宋江澎男桐寨铺原广州市越

秀区政协主席 副会长 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及职务 王海峰男郭滩镇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监察室办公室主任 乔宏斌男郭滩镇深圳市光明新区两办主任 吕文庆男马振扶广州市海珠区城管局副局长 李云民男马振扶广州市建委建筑行业劳保金管理办公室书记 李建林男桐柬铺原广空审计处处长 杨继书男昝岗乡原广空审计处高级工程师 侯广军男马抚振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开发区副主任 赵紫元男郭滩镇深圳市紫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中义男滨河办深圳市龙岗区统战部副部长、宗教局局长 高昭女龙潭乡香港龙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沛男郭滩镇深圳飞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朝贵男马振扶珠海市南屏兴乐精密机械厂总经理 廖太全男香港长城中国旅游服务社董事长(香港) 翟桂森男古城乡广州市广空后勤部生产基地主任 秘书长: 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及职务 吕文庆男马振扶广州市珠海区城管局副局长 党中义男滨河办深圳市龙岗区统战部副部长、宗教局局长 简朝贵男马振扶珠海市南屏行了精密机械厂总经理 副秘书长 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及职务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城市规划院院长论坛2_3地铁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规划探索——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地铁地铁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 规划探索 ——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A STUDY ON TRANSFORMATION OF METROPOLIS SUBU R B INDUSTRIAL AREAS UNDER METRO GUIDES——CAS E STUDY OF GUANGZHOU HUANGPU DISTRIC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2008年4月

目录Catalogue 一引言——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 Introduction——Transformation of metropolis suburb industrial areas 二黄埔区转型背景与地铁建设 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of Huangpu district and the metro conduction 三TOD模式及其在黄埔区的适应性 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 四地铁引导下的黄埔区转型规划策略 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 of Huangpu district under guide of metro

一、引言 ——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Introduction——Transformation of metropolis suburb industrial areas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都市的外延式扩张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区土地区位效益大幅度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日益狭小,近郊区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顾爱怡,沈健,2007)。郊区城市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的一种主导模式(方辉振,2007)。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意 见 【标 签】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 【颁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文 号】川府函﹝2005﹞140号 【发文日期】2005-09-02 【实施时间】2005-09-02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以来,“9+2”各方优势互补,促进了更大领域、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为更大程度地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各方在资本、服务、资源、市场、产业、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9+2”各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及生态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水电能源、机械冶金、电子、食品、医药及旅游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广东、福建、香港等泛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我省转移。这些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入川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实现了互惠双赢。我省大批重点企业借助珠三角的资本、管理和区位等优势加快外向型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珠三角相关产业的活力和实力。据统计,近年来广东、福建等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在川投资持续增长。香港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约2/3的港资集中投向制造业领域。澳门与欧盟及葡语国家有着传统的紧密关系,是我省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进入欧盟的重要渠道。 随着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的推进,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出现新的趋势。投资主体由国有企业为主逐渐演变成以民营资本、外资为主;投资领域正逐步由电站、矿产、皮革、化工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电子、物流、旅游、服务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扩展。充分利用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正在逐步形成的良好构架和平台,加强与“9+2”各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标准范本)》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 合作协议》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the following terms are reached on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iness,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本协议书下载后可随意修改

协议编号:YH-FS-478838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说明:本服务协议书根据有关规定,及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同时对当事人进行法律约束,本着自愿及平等互利的原则达成以下条款。文档格式为docx可任意编辑使用时请仔细阅读。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

泛珠三角區域旅遊合作框架協議 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旅遊市場互補性強,旅遊產業具有共同發展的廣闊前景和良好的合作潛力。為進一步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旅遊產品的互補和旅遊市場的互動,推動旅遊合作與交流,經各方旅遊管理部門共同協商,本著資源共用、市場共拓、信息共用、實現多贏的原則,現達成以下合作框架協議: 一、加強區域內各方旅遊宣傳促銷的合作。 (一)泛珠三角區域各方進一步整合各自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精品線路,以構建泛珠三角區域旅遊圈為共同目的,積極組織對境內外的旅遊宣傳促銷活動; (二)泛珠三角區域各方積極利用各種宣傳促銷場合,大力宣傳各方和共同開發的旅遊精品線路,並爭取組織不定期的聯合對外宣傳促銷活動; (三)泛珠三角區域各方積極組織參加區域內任一方舉辦的旅遊會展和推介活動,組織旅行商和媒體到他方考察旅遊線路,積極為他方在本地開展旅遊宣傳促銷和考察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四)泛珠三角區域各方要互為旅遊目的地,積極引導和促進本省區居民赴泛珠三角區域內其他方旅遊; (五)加大區域內旅遊城市間航空支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完善泛珠三角區域各方間的航空和陸路旅遊通道,儘快實現泛珠三角區域九省區間旅遊無障礙; (六)完善泛珠三角區域九省區自駕車交通線路和自駕車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汽車旅遊營地行銷聯盟。

二、加強區域內各方旅遊項目投資領域的合作 結合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旅遊專題推介會,舉辦旅遊投資項目洽談會並向社會推介宣傳;互相為他方提供旅遊招商信息,組織旅遊項目及旅遊資源考察,開展旅遊投資諮詢服務;積極鼓勵泛珠三角區域各方的旅遊企業開展收購、參股、租賃等各種形式的合資合作經營,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引導和鼓勵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投資者獨資或聯合開發他方旅遊資源和旅遊紀念品。 三、加強區域內各方旅遊市場管理的合作 建立和完善泛珠三角區域旅遊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理機制和質監互動協作機制。相互協作處理區域內發生的跨區域旅遊突發事件和旅遊服務品質案件,切實維護旅遊消費者和合法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區域內各方旅遊信息的合作 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信息手段,加強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旅遊信息合作與交流,相互鏈結各方官方旅遊網站,在各自旅遊官方網站上設置“泛珠三角區域”視窗,實現旅遊網站信息資源分享,技術共用,擴大區域內各方旅遊信息交流,建立旅遊產品網路推廣聯盟,推廣 “誠信旅遊” ,對出現可能影響旅遊安全、服務品質和市場秩序的因素或事件進行警示提醒,積極為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提供最新的旅遊信息。 五、促進區域內各方旅遊企業之間的合作 (一)鼓勵和引導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星級飯店業締結業務合作關係,開展業務往來,建立客源推薦網絡,互相學習交流行業管理經驗,促進旅遊服務水準和管理水準的提高;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精编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 作协议精编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第四条合作内容 (一)政策研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调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时研究政府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战略性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渠道和措施,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宣传与培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等方面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培养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提高区域知识产权意识。 (三)中介与信息服务。消除地区障碍,加强规范和管理,统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标准和从业纪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及服务质量;加强中介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中介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众服务领域的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信息服务和公众信息利用水平。 (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定期交流与考察学习机制,及时交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成功经验,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五)知识产权保护。九省(区)间打破地方保护,加强区域内知识产权执法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有效、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秩序,整体提高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文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文 导言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有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有利于“9+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好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 指示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及“9+2”政府部门间签订的相关合作协议,特制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与条件 1、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投资与贸易的不断增长。当今世界,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技术革命正在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导致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在这种国际经济背景下,地缘相邻、

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两种趋势的相互作用,成为我们抓住机遇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共同选择。 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区域经济将出现东、中、西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开发稳步推进,中部正在崛起,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区域经济格局重组、互动和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区域的经济整合步伐较快,中国三大经济圈形成和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和落实“两个大局”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内在要求。 3、CEPA的实施使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和澳门成为中国内地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中介和桥梁,在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创造的良好的条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助于推进落实CEPA,拓展港澳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促进香港和澳门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4、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构想及其推进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2002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doc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决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服务。现经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门协商一致,制订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自愿合作,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合作项目。 (二)开放公平。各方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区域开放。 (三)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 (四)依法行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依法行政原则,努

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各方应主动创造合作条件,落实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 (二)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优势互补,协商解决相互关联的重大知识产权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第四条合作内容 (一)政策研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调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时研究政府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战略性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渠道和措施,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宣传与培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等方面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培养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提高区域知识产权意识。 (三)中介与信息服务。消除地区障碍,加强规范和管理,统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标准和从业纪律,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及服务质量;加强中介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中介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众服务领域的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信息服务和公众信息利用水平。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导言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有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有利于“9+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好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及“9+2”政府部门间签订的相关合作协议,特制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与条件 1、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投资与贸易的不断增长。当今世界,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技术革命正在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导致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在这种国际经济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两种趋势的相互作用,成为我们抓住机遇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共同选择。 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区域经济将出现东、中、西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开发稳步推进,中部正在崛起,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区域经济格局重组、互动和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区域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伍静文、谢素娟、陈沁梓 摘要 泛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泛珠三角经济圈内的9个省份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这种差异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如何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协调、共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构建了分析经济发展差异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在聚类分析模型中,利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2008年和2009年九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成三类,清楚展示出泛珠三角九个省份经济发展差异的分类情况。 在因子分析模型中,利用SPSS17.0软件对2008年和2009年九个省份进行因子得分排名,得出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在回归分析模型中,利用EVIEWS6.0得出各个省份人均GDP的多元回归模型,并结合时间序列对未来三年做出预测。 模型得出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泛珠三角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3) 三.数据来源及分析软件 (3) 四.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3) 五.模型的建立、求解及结果分析 (4) 模型一:聚类分析模型 (5) 1.聚类 (5) 2.模型结果 (6) 模型二:因子分析模型 (6) 1.模型建立 (6) 2.模型结果分析 (7) 3.因子得分分析 (11) 4.因子分析模型的评价 (13) 模型三:回归模型 (13) 1.模型建立 (13) 2.时间序列及回归模型预测 (15) 3.模型的评价 (16) 六.结论与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工作推进情况报告

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以来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2017年以来,云南机场集团航线全面推动“四级五网”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昆明国际航枢纽,生产指标平稳增长,航空市场有效开发,运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生产指标方面,2017年云南机场集团保障飞机运输起降5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2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6万吨,同比增长7.5%、6.5%、10.6%。其中,昆明机场保障运输起降3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4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万吨,同比增长7.4%、6.5%、9.4%。2018年上半年,云南机场集团保障运输起降2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3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万吨,同比增长5.7%、7.2%、9.8%;昆明机场保障运输起降1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33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1万吨,同比增长3.2%、5.2%、9.6%。 二是枢纽机场建设方面,2017年云南机场集团航线总数485条。其中,昆明机场开通航线359条,国内航线280条,国际航线76条,地区航线3条;已开通5条洲际航线,构建连接东盟10国、南亚5国、东北亚2国、中东1国、

澳洲1国、欧洲2国、北美2国的国际航线网络;南亚东南亚每周航班量250余班,南亚东南亚通航点39个,已成为国内连接东南亚南亚通航点最多的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达415万人次,位列全国第6位,国际地区旅客占比提升至9.3%;开通至达卡、德里、孟买、马德拉斯、河内、班加罗尔6条等南亚东南亚定期国际全货运航线,国际地区货邮占比提升至14.5%,吞吐量同比增长134.7% 2018年上半年,新开昆明=兰卡威、昆明=西哈努克等国际客运航线,开通昆明=加德满都国际全货机航线。计划于下半年开通昆明=内罗毕、昆明=圣彼得堡洲际航线,开通昆明=卡拉奇、昆明=芭提雅国际客运航线,开通昆明=迪拜国际全货机航线。 三是泛珠三角区域连通性方面,云南机场集团已开通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其余7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航线,未开通澳门特别行政区航线。2018年上半年,云南省内机场每周至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香港等省市机场的航班量达到1269班,比2017年同期增长10.7%;昆明机场新开至遵义茅台机场航线,加密至泛珠三角区域各城市航线;丽江、版纳、大理、芒市、保山、腾冲、文山、思茅、泸沽湖等机场新开至广州、南宁、三亚、长沙、南昌、成都等城市航线。 四是昆明机场改扩建工程方面,根据昆明国际航空枢纽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新华网 点击率:935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和要求,也是我们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选择。这对于促进港澳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扩大内地省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战略意义。 为务实推动合作事项的落实,经各方政府协商一致,特制订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参与合作的内地省区与香港、澳门开展合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合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 《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进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互相尊重,自愿互利,按照市场原则推进 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拓 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创美好未来。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协议各方本着发展的共同愿望自愿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并在合作框架中享 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余协议各方有权根据法律、政策和需要,参与 本协议全部或部分的合作项目。 (二)市场主导。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方式推进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 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依法自主决策投资经营。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法律依据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依据 自WTO成立以来,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为差不多内容的各种区域贸易协定如雨后春笋,“区域一体化(reginalintegration)”一词可能是国际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为“炙热”的话语之一。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进展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政府间国际制度安排的体现,中国-东盟到2010年实现自由贸易区(10+1)也是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具体表现形式。200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香港特不行政区财政司共同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安排》或CEPA)文本以及有关磋商纪要,决定在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与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之间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此后不久,内地与澳门也达成类似的《安排》。《安排》在为振兴香港和澳门经济、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在经贸领域深层融合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开创在WTO框架下建立“一国四席”的区域贸易协定之先河,这无疑是个创举。而之后的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政府加上香港和澳门特不行政区推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则是中国在WTO框架下推动CEPA协议的

具体实施。 然而,在实践中,对“9+2”区域合作的法律性质和法律依据的存在有认识上的模糊和分歧,假如不予以澄清势必会阻碍到“9+2”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实施。本文将以国际贸易法律制度(WTO为代表)、区域贸易安排及CEPA协议为背景来探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的法律性质和法律依据的若干法律问题。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全面建立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区域协调进展和可持续进展,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互相尊重,自愿互利,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进展的格局,拓展区域进展空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两大平台一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进展论坛,二是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进展论坛与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由九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不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担任论坛指导单位。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进展论坛于2004年6月1日至3日进行,以“合作进展,共创以后”为主题,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