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中文名称:肩关节脱位

英文名称:scapular dislocation

定义:肱骨头与肩胛盂发生脱移位。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脱位(二级学科)

肩关节脱位在年轻、运动员人群中最常见。患者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时越年轻越活跃,就越可能发展为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或称作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或更准确的称谓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例如,十几岁时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有90%以上的机会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不稳。40岁以上时发生第一次肩脱位的患者发展为慢性肩关节不稳的可能性低于10%。

疾病简介

肩关节由关节盂和肱骨头以及周围的肩关节囊和韧带组成,正常情况下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当外伤造成肱骨头脱出关节盂即为肩关节脱位,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分为肩关节前脱位和后脱位。常见的是肩关节前脱位,致伤原因有跌倒压在外展并强力被迫过顶(overhead)的手臂上、肩部的直接击打、手臂强力被迫外旋;不太常见的是肩关节向后脱位,常常与癫痫发作或电击有关,此时肩部的肌肉强力收缩造成脱位。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或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始于第一次肩关节脱位,该脱位损伤了支持肩关节的韧带。关节盂表面相对较平坦,由盂唇加深,盂唇是可以包绕部分肱骨头的软骨杯状物。盂唇像保险杠一样把肱骨头牢固固定于关节盂,盂唇还是稳定肩关节韧带的附着点。当盂唇从关节盂上撕裂时,这些韧带的支持就不复存在。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的发展与盂唇和周围韧带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密不可分。

疾病症状

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非常明显:

1.受伤后肩关节剧烈疼痛

2.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3.肩关节向下、向前下垂,肩峰下有一个大的凹陷

4.肱骨头在肩前或腋窝可以看见,像一个肿块一样。将脱臼的肩关节复位通常要去医院的急诊科寻找医生帮助,而有一些复发性肩脱位的病人很有经验,可以自己复位。

疾病诊断

肩关节突然脱位非常有特点。病人通常手扶患肢,因为任何活动都引起疼痛;肩峰下一个大的凹陷和腋窝的膨胀提示肩关节脱位的方向。但是,肩关节脱位自发复位后诊断则较为困难。病人可能只感觉到自发复位前肩关节“滑动了一下”。

有的病人在受伤地点马上自行复位。一旦复位成功,疼痛立即缓解。有的病人不用药物难以放松肩部肌肉而进行复位,必须去医院就诊、复位。

n 摄X线片以明确脱位及其方向,了解有否相关骨折。复位后随访X线片可以确定复位,了解其它损伤。X线片可以显示“骨性Bankart损伤”,即关节盂前下方骨折。该型骨折提示肩关节前方盂唇和韧带不再附着于关节盂。

n 如果X线片没有显示该骨折,可进行MRI或肩关节造影检查来评估关节盂唇和韧带的情况。Bankart损伤(前下部盂唇从关节盂上分离下来)是损伤性肩关节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

疾病治疗

肩关节脱位最初的复位可能很困难。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痉挛可以卡住肱骨头。轻柔牵拉,有时加上镇静、止痛药物或需要麻醉可以完成复位。肩关节复位后,应用吊带来保护肩关节。物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

1.非手术治疗

复发性肩关节不稳早期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加强肩袖肌肉和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稳定肩关节。物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肌肉提供肩关节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原本是由撕裂的韧带维持的。物理治疗方案应针对每个人精心设计,因为这种肩关节不稳经常造成患者对某些特定姿势和锻炼操作的恐惧感。物理治疗常可以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恐惧感、恢复肩关节功能。

2.手术治疗

如果物理治疗和活动的调整不能控制肩关节不稳定,即形成习惯性肩关节脱位,通常需要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稳定性而尽量减少肩关节活动度的丢失,目前治疗肩关节向前不稳的方法是重建正常的解剖形态而不过度紧缩韧带。在某些情况不,如发生再脱位可能性较大的年轻人以及想继续参加比赛的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员,在第一次肩关节脱位后即应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1)切开手术修复盂唇

该手术采用5-7cm肩关节前入路,修复盂唇、紧缩前关节囊,成功率高达到95%。

(2)关节镜微创手术

最近关节镜手术及Bankant修复已经用于修复盂唇,减少关节囊松弛。关节镜技术成功率不次于切开手术。该操作通过小的光纤维镜来观察肩关节,器械通过2-3个小的切口置入肩关节来修复盂唇。外科技术与切开手术类似。应用关节镜技术较难治疗关节囊松驰。疾病康复

1.非手术治疗的康复

第一次肩关节脱位,没有发展为复发性不稳定的病人经过4-6周的物理治疗常可完会恢复肩关节活动度

复发性肩关节不稳的病人康复期较长,应主要集中加强肩关节肌肉。每天在家中进行康复以避免肩关节不稳复发

2.手术治疗后的康复

关节镜或开放修复、固定术后康复原则:

手术后4-6周患者通常要悬挂吊带,这种制动方法可以保护修复的盂唇顺利愈合。愈合前,要靠缝线固定盂唇

制动期间,肘和腕关节要轻柔地进行活动锻炼

愈合过程完成后即进行物理治疗。术后约8周进行肩关节活动练习,直到力量完全恢复

术后的3个月可以开始过顶运动如棒球或网球,术后半年内限制身体接触运动

常见问题

1.十几岁的孩子发生第一次肩关节脱位,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不稳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研究提示十几至二十岁的人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后,有90%的人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创伤性肩关节不稳)。近期研究认为在第一次肩关节脱位后即应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2.在盂唇和韧带撕裂的情况下,作肩袖的物理治疗有什么意义?

答:肩袖肌肉和肩胛骨周围肌肉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非常重要。支持肩关节的韧带越没有作用,对肩关节稳定来说,肩部肌肉力量就变得越重要。加强肩部肌肉力量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防止脱位复发,可能无需手术治疗。

3.切开手术或关节镜手术是如何选择的?

答:采用切开手术抑或关节镜手术的决定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包括:肩关节脱位(不稳定)的起因、脱位的总次数、医生对每种手术的熟悉程度和喜爱等等。与医生充分讨论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不管采用哪一技术手术,术后康复计划相同。

4.手术的并发症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手术的目的是修复撕裂的盂唇和其它合并的损伤,恢复正常的肩关节结构,从而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避免肩关节脱位复发。

肩关节前不稳定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肩关节不稳的复发和/或肩关节活动度的不同程度丧失。肩关节不稳复发的机率主要与手术操作有关。肩关节活动丧失是由于关节囊过度紧缩,有时非常严重。一般情况下,手术的肩关节活动度丧失不超过10°的外旋角度。其它小的风险(<1%)有感染,术后肩关节僵硬,神经损伤或血管伤。

5. 为什么说诊断“肩关节不稳”比“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更合适?

肩关节经常脱位既往骨科医生常常诊断为“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目前更倾向于诊断为“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常为前方不稳)。这一转变不仅仅体现在措辞的变化,而标志着医生对该损伤的疾病状态、造成的病理伤害和治疗观念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首先,对疾病状态的认识:“脱位”意味着事件、发作,相当于车轮脱落,似乎不发生脱位就没事了,而“不稳”则是一种持续的状态,相当于固定车轮的螺丝松了。

其次,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认识:诊断“脱位”时,似乎不发生脱位就对身体没有危害,而诊断“不稳”时,就认识到其实即使在没有发生脱位的时候该肩关节也一直受到伤害,就像一个螺丝没有上紧的车轮其轴承一直在承受超过正常状态的磨损,而不是只有车轮子脱落下来才有危害。

再次,诊断名称的改变,也意味着治疗观念的进步:诊断“脱位”时,似乎把肩关节复位了也就治完了,而诊断“不稳”时,就是把造成脱位的病因给修复治疗了,就像把松了的螺丝给上紧、不再让轴承承受超过正常状态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还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似乎说它是一种习惯,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这种习惯要克服!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摘要: 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面活动度最大的关节。肩关节的稳定依赖肩部关节囊、韧带和其他肌肉结构来共同维持。因此,肩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详细了解肩部解剖结构和脱位类型,同时采取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治疗至为重要。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在现代文献中,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许多报道,但是很少有文献关注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处理。肩关节是最常见的脱位大关节。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活动的增加,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已上升到每年1 万人里面就有24 例发生肩关节脱位。 初次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是10 岁至20 岁的男性,其次是五六十岁的人群。详细了解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的类型,掌握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 病理解剖 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的约束,关节面的接触又最少,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滑膜关节。因此,肩关节的稳定性更多的依赖关节囊附着的周围软组织、韧带和肌肉组织,存在较高脱位风险。肩关节的稳定由动态和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的协调。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来提供动态的稳定。 肩部的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和盂肱韧带。喙肩弓是由喙突、喙肩韧带、肩锁关节、锁骨组成。上述结构共同维持肩关节前上方的稳定。而且,关节盂的关节面存在向上向前的角度,可以提供下方和后方的稳定。 和髋关节的髋臼不同,肩关节的关节盂使得肩关节更加灵活,但更易于出现不稳。肱骨头的关节面要比肩胛盂大3 倍,在肩关节处于任何角度上也只有25% 至30% 的肱骨头关节面与肩胛盂存在接触。因此,关节滑液产生的粘附吸引力有助于维持肱骨头与肩胛盂的关系。分类 肩关节脱位可以分为创伤性脱位或非创伤性脱位。非创伤性盂肱关节脱位主要是多向的肩关节不稳。和广义的韧带松弛类似,多向的肩关节不稳通常影响相对应的两侧不稳,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恢复。当出现非创伤性的肩关节脱位时,需要考虑肩关节的深部组织出现病变,例如Ehlers-Danlos 综合征或骨骼异常例如肩胛盂发育不全或后屈过大。 (译者注:Ehlers-Danlos 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是由Ehlers(1901 年) 与Danlos(1908 年) 提出,指有皮肤和血管脆弱,皮肤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是由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和治疗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和治疗 肩关节脱位,占所有主要关节脱位的50%。前脱位是最常见的,占95%至97%,后脱位约2%至4%,下脱位约0.5%。 肩关节前脱位损伤机制 前肩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展,外旋和伸展手臂受到打击(例如阻挡篮球射击)。不太常见的是,对肱骨后部的打击或伸展的手臂上的摔伤可能导致前脱位。 检查-前方脱位的肩部导致手臂轻微外展并向外旋转。患者抵抗所有运动。肩峰在瘦弱的个体中显得突出,并且肩部的正常圆形外观丧失。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 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用于减少前肩关节脱位的许多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的优越性。采用的方法取决于临床医生的偏好和患者的病情。通常,快速,简单且既不需要大的力也不需要静脉内药物的技术是理想的。我们建议从肩胛骨操作开始,如果不成功,接下来尝试外旋技术。如果使用这些方法没有实现减少,则可以使用牵引-反作用的方法进行复位。 肩关节前脱位治疗 肩胛骨操作快速,简单,并且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因此是良好的操作方式。该方法采用肩胛骨的旋转以使肱骨头与关节盂脱离并允许其缩小为关节盂。包括直立及俯卧两种技术。直立技术(首选)-将床头放置在90度。让患者将双腿悬垂在床的一侧,并将未受影响的肩膀靠在床的直立部分上。鼓励患者放松肩部肌肉。站在病人身后,找到肩胛骨。然后同时使用拇指向内侧推动尖端并向下推动肩峰,从而旋转肩胛骨。同时,助手在手臂上提供轻柔的向前或向下牵引力。向下牵引避免了患者手臂的移动并且可能是有利的。为了施加向下的牵引力,助手用一只手抓住患者的手腕,用另一只手抓住已弯曲的肘部,并在将手腕固定到位的同时向下推动肘部。俯卧技术-手臂悬挂在担架的侧面,可以掉到地上。从预制的腕部夹板悬挂约10至15磅的重量,作为提供牵引力的助手的替代。肩胛骨以与直立方法类似的方式操

骨科特殊体格检查汇总

肩关节特殊检查 杜加征(Dugas)又称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前方,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用直尺贴在上臂的外侧,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后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关节特殊检查 肘三角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改变。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检查,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腕伸肌紧张试验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手腕部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又称芬克斯征。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第三掌骨纵向叩击痛手桡偏位,沿掌骨纵轴方向叩击第三掌骨,震痛为阳性,提示舟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shontder joint 一、分类 1、前脱位:喙突下、盂下、锁骨下 2、后脱位:肩峰下、盂下、冈下 3、下脱位:盂下 4、盂上 二、肩关节前脱位机制:喙盂下最常见 间接暴力:外展、外旋力量同时作用于肱骨头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肱骨后方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特殊姿势 3、方肩畸形、关节空虚 4、Dungas征(+) 5、X线确诊与鉴别有无合并骨折 四、治疗 (一)复位:手法、局麻 1、Hippocrates法(足蹬法) 2、Kocher法 3、Stimson法 (二)固定

1、单纯脱位:三角中悬吊屈肘90o位3W,全并骨折,延1~2w 2、关节囊破损明显或肩带肌力不足,搭肩位胸肱绷带固定 (三)功能锻炼爬墙外展爬墙上举弯腰垂臂旋转滑车带臂上举 肘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joint 一、分类 后、外侧方、内侧方、前脱位 二、脱位机制: 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传递至尺、桡骨上端、肘关节过伸,尺骨鹰嘴突处产生杠杆作用,使尺、桡骨近端脱向肱骨远端的后方。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外伤史 2、患处肿痛不能活动,肘屈曲约135o 3、肘后空虚 4、肘部三点关系改变 5、X线可明确 四、治疗 (一)手法复位 (二)固定:长臂石膏托屈肘90o,三角巾悬吊2~3w

(三)功能锻炼 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 of head of radius /pulled elbow 一、脱位机制: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上肢被牵拉病史 2、小儿诉肘部疼,下肯取物和活动肘部,拒摸 3、检查体征少,桡骨头压痛(+) 4、X线(—) 三、治疗 手法复位,无需麻醉,不必固定 上肢骨折 一、锁骨骨折Clavicular fracture

(推荐下载)中医骨伤科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骨伤科总结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中医骨伤科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中医骨伤科总结的全部内容。

总论 一、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1、晋·葛洪《肘后卒救方》: 1)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3)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 2、《刘涓子鬼遗方》:论述痈疽、金疮方面内容较详细的第一部方书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1)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 2)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 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创伤骨科里程碑,代表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已形成 1)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 2)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 3)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 4)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5)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 5、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6、《普济方》: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 7、清·吴谦《医宗金鉴》:提出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二、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1、损伤的分类 (一)损伤的概念: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二)分类方法 1)按照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 2)按照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 3)按照受伤时间分类 a.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 b。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4)按照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类(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 a.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b。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5)按照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教学大全整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全网发布:2011-06-23 20:30 发表者:曹学伟(访问人次:689) 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几乎同时开始应用,但无沦在实施数量及长期效果方面均不能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其土要原因是肩关节活动范围大、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而关节重建后的功能康复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软组织的条件。为避免并发症及改善预后,仔细选择适应证、熟悉肩关节的解剖和力学机制、精确的重建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 1、假体类型与手术指征 肩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难以复位的粉碎性骨折(Neer分类法中四部分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者,肱骨头解剖颈骨折或压缩骨折范围超过40%者,以及高龄或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三块以上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非制约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肱骨头有严重病损,同时合并肩盂软骨病损但肩袖功能正常者;只有在肩袖失去功能或缺乏骨性止点无法重建时才考虑应用制约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 目前,对盂肱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肱骨头还是全肩关节置换术仍存在争议。一般来说,除肩盂骨量严重缺损,肩关节重度挛缩或肩袖缺损无法修补,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病情静止12个月以上)者外,应尽量选择行全肩关节置换术。而Charcot关节病患者因缺乏保护性神经反射而易使患肩过度使用,肩袖无法修补的肩袖关节病患者的肩盂要承受三角肌—肩袖力耦失衡所产生的偏心负荷,产生“摇摆木马”效应(rocking horse effect),两者均易导致肩盂假体松动,所以应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2、技术要点 术前病史采集及查体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肩活动范围(确定患肩属于挛缩型还是不稳定型,以决定软组织平衡重建的方式及预后)、肩袖功能检查(决定行肩袖修补及全肩关节置换术还是因肩袖无法修补行肱骨头置换术)、三角肌功能检查(三角肌失神经支配是置换术的禁忌证)、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臂丛功能检查(作为对照,以确定手术中神经是否受损)。 影像学检查的着重点:应在外旋位(30。—40。)X线片上行模板测量,选择肱骨假体型号;同时摄内旋、外旋及出口位x线片了解肱骨头各方向上的骨赘,有无撞击征和肩锁关节炎;摄腋位x线片了解肩盂的前后倾方向、有无骨量缺损及骨赘。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 手术时取30。半坐卧式“海滩椅”位(beach-chair position),患肩略外展以松弛三角肌。取三角肌胸大肌间人路,向外侧牵开三角肌,向内侧牵开联合肌腱(或自喙突根部截骨,向下翻转联合肌腱),切断部分喙肩韧带(肩袖完整时可全部切断),必要时切开胸大肌肌腱的上1/2以便显露。

正确康复治疗防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

正确康复治疗防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中风后成功救治的患者多数会留下后遗症,其中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肢体失用等是最常见的。目前治疗这些后遗症,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科学地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肩关节半脱位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就比较多见,患者由此失去上肢的自主活动能力而致残。那么,出现了肩关节半脱位,该如何应对,使患者免去致残苦恼呢 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高发 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主能力,减轻家人的护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这其中尤以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特别典型。 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中有70%~80%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根据Brunnstrom分期(Brunnstrom技术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大部分病人会经历迟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协调运动等六个阶段。

在迟缓阶段和痉挛阶段容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尤其是在迟缓阶段(通常为发病后1周内)。部分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存在疼痛、坠胀感、肿胀、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患者康复的积极性、信心和日常生活。 有空就练她越练越差 60多岁的陈女士,半年前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急送医院救治,被诊断为脑梗死。痊愈后出现了肩关节半脱位的后遗症。病情稳定出院后,为了尽快恢复自主生活能力,不再要家人照顾,陈女士就开始了艰苦的康复训练。不过,让陈女士着急的是,她越练越觉得左肩关节坠胀感明显,多种不适感愈发严重。 一个月前,陈女士来到康复医院神经康复治疗室求助。治疗前评估,Brunnstrom评定结果为,左手Ⅲ期,左上肢Ⅲ期。左肩关节坠胀感明显,无疼痛,初诊肩峰与肱骨头有两横指,半脱位程度为3级。 据陈女士自述,出院回家之后,她对肩关节半脱位很苦恼、焦急,也做了很多康复治疗。比如每天有空就甩、摇摆上肢;Bobath握手肩关节前屈至180度,每天做2000次左右;三角巾固定一周等。然而症状始终不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陈女士对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急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她的训练方法却并不科学。陈女士的训练方法中问题不少。

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措施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 1.手法复位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1)足蹬法(Hippocrate's法)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2)科氏法(Kocher's法)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3)牵引推拿法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 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复位后处理: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2.手术复位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腔内充满瘢痕组织,有与周围组织粘连,周围的肌肉发生挛缩,合并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愈合,这些病理改变都阻碍肱骨头复位。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脱位在三个月以内,年轻体壮,脱位的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范围,X线片无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骨化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可先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1~2周;如脱位时间短,关节活动障碍轻亦可不作牵引。复位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轻轻的摇摆活动,以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便于复位。复位操作采用牵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复位后处理与新鲜脱位者相同。必须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和腋部神经血管损伤。若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对青壮年伤员,可考虑手术复位。如发现肱骨头关节面已严重破坏,则应考虑作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位手术后,活动功能常不满意,对年老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 4.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 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如脱位频繁宜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人体解剖学复习提纲汇总

绪论 1、何为“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包括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 巨视:系解局解微视:组织细胞胚胎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地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叙述人体某一局部的层次、组成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 2、人体如何区分(分部、系统等) 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 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神经、内分泌 3、人体方位如何统一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下肢(包括足尖)并拢 运动系统总论 1、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何作用 运动系统分骨、骨连结和肌三部分。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是动力器官。 第一章骨学和关节学 1、人体206块骨可怎样分类 按部位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在何处,有什么作用 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另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大,分部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分部于骨的内部承受较大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外板厚内板薄,骨折多现于内板,两板间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分布于关节面以外骨表面的骨膜称骨外膜,分内外 两层;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 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故在骨科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它使长骨增粗。 (3)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故临床常选髂嵴、髂后上棘等处进行穿刺,取骨髓检查。 3、长骨是如何长长和增粗的

肩关节脱位的中医药辨治

内容摘要:作者:杨大伟,冷向阳,王丹彤,郭晓东,宋雷 作者:杨大伟,冷向阳,王丹彤,郭晓东,宋雷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牵引 1 手法复位 1.1 牵引推拿法患者仰卧,用布带绕过胸部,一助手向侧牵拉,另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下向上向外牵引,第三助手紧握患肢腕部,向外旋转,向下牵引,并内收患肢,三助手同时徐缓、持续不断的牵引,可使肱骨头自动复位。 1.2 手牵足蹬法患者仰卧,用拳头大之棉垫,置于患侧腋下,以保护软组织。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住患侧腕部,用一足背外侧至于腋窝内,术者在双肘、双膝伸直,一足着地,另一足蹬住腋窝的姿势下,在肩外旋稍外展位,缓慢有力的向下牵引患肢,内收内旋,充分利用足背外侧为支点的杠杆作用,将肱骨头撬入关节盂内。当有回纳感时,复位即告成功。 1.3 拔伸托入法患者取坐位,第一助手立于患者健侧肩后,两手斜行环抱固定患者做反牵引,第二助手一手握肘部,一手握腕上,向外下方牵引,用力由轻而重,持续而至3 min,术者立于患肩外侧,两手拇指压其肩峰,其余手指插入腋窝内,在助手对抗牵引下,术者将肱骨头向外上方钩托,同时第二助手逐渐将患肢向内收内旋位牵拉,直至肱骨头有回纳感觉,复位成功。 1.4 椅背整复法让患者坐在靠背椅上,用棉垫置于腋部,保护腋下血管、神经免受损伤。将患肢放在椅背外侧,腋肋紧靠椅背,一助手扶助患者和椅背起固定作用。术者握住患肢,先外展、外旋牵引,再逐渐内收,并将患肢下垂,内旋曲肘,即可复位成功。 1.5 膝顶推拉法患者坐在凳上,以左肩为例,术者立于患侧,左足立地,右足踏在坐凳上,右足屈曲小于90°,膝部顶于患侧腋窝,将患肢外展80-90°,并以拦腰状绕过术者身后,术者以左手握起肘部,右手置于肩峰处,右膝顶,左手拉。当肱骨头达到关节盂时,右膝将肱骨头向上用力一顶,即可复位。 1.6 牵引回旋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以肩关节前脱位为例。术者以右手握肘部,左手握腕上部,将肘关节屈曲,右手沿上臂方向向下徐徐牵引,并轻度外展,使三角肌、喙肱肌、胸大肌等肌肉松弛,将肱骨头拉至关节盂上缘。在外旋牵引拉下,逐渐内收其肘部,使之与前下胸壁相接,使肩胛下肌等松弛,此时,肱骨头已由关节盂的前上缘向外移动,至关节囊的破口处。使上臂高度内收,会感到“咯噔声”,遂即复位。

有效击打部位汇总

有效击打部位 二节棍的有效攻击部位是指人体最易遭受打击而致伤残的要害部位。了解并学会攻击这些要害部位,加上熟练的技击术,就能在格斗中迅速将敌制服或置于死地。人体要害部位主要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大部分。 (一)头部要害部位 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要害区分布最多的部位。如果大脑后部受到打击,则会使视觉区、小脑神经功能受阻,血管损伤,导致眼睛失明,语无伦次,动作紊乱,从而丧失战斗力;如果大脑顶部受到了攻击,会使驱体运动区神经功能性障碍,平衡失调,导致四肢驱干不稳定;如果大脑两侧、面部受到打击,听觉区神经功能受到阻碍,可使听力丧失。 具体的部位如下: 1、太阳穴: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在上耳廓和眼角的延长线的交叉点上,属头部颞区,有颞线动脉、静脉及颞神经穿过,颅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穿行。此部位骨质脆软,向内朝颅骨方位击打,可引颞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致使血管壁渍停??翰荒芰鞒??斐纱竽匀毖?毖酢? 击打方法:用二节棍横扫击打。如已倒地,则还可用脚踢。 击打后果:轻则脑震荡,重则死亡。 2、耳:耳廓神经离大脑较近,受到打击或挤压后可损伤脑膜中的动脉,使血管壁肿胀,血液循环受阻。耳部在下颌骨的上缘,下耳廓的后面,有一个致命的穴位,通常叫做"耳后穴",打击耳和"耳后穴",轻则穿耳膜或耳内出血,重则脑震荡或死亡。 击打方法:挥棍横扫击。 击打后果:击穿耳膜或耳内出血、昏迷、死亡。 3、面部:面部是人体视觉、嗅觉、呼吸等器官所在处。从鼻至上唇形成一个三角区。三角区内生疔或囊肿,用手指挤压感染,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别说猛力击打了。鼻骨部分由软骨构成,鼻部筛板较薄,筛骨较脆,打断鼻骨,很容易造成软组织水肿,如果骨头碎片楔入大脑,人很快就会死亡。眼眶的骨质极薄,构成颅前窝底,内装眼球。眼球被击伤后,造成双目失明,从而解除人的战斗力。 击打方法:挥棍横击、挑击。 击打后果:轻则剧痛难忍,重则昏迷。 4、咽喉:咽喉部包括食道和呼吸道,在呼吸道处施加暴力将使人呼吸困难大脑缺氧。喉结处有气管、颈动脉及迷走神经。击打后会阻塞血液流通引起大脑缺血、缺氧,使人窒息、死

肩关节前脱位的11种复位方法

绝大多数的肩关节脱位(97%)是前脱位。典型的损伤机制是上肢强力外展和外旋。另外,肱骨近端受到从后向前的暴力也会造成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可以进一步分为喙突下脱位和盂下脱位,而喙突下脱位是最为常见的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通常前臂固定,轻度内旋和外展。当肱骨头位于正常解剖结构的前下内侧的时候肩部会出现平肩畸形,同时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受限。 在下表中我们介绍了11种用于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 1 Hippocratic复位法

Hippocratic描述了最早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术者在将足部抵在患侧腋窝,对患者进行纵向牵引的同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该方法目前较少使用,因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臂丛神经牵拉损伤。 2 牵引-对抗牵引复位法 牵引-回旋的方法是采用纵向牵引的方法解除肱骨头的卡压。患者仰卧,用布单从腋窝部绕过胸部由助手对抗牵引,术者向下向外45°牵拉患肢。 同样,在缺少助手的情况下,可以将布单栓在担架的床栏上。将上臂轻度外旋可以帮助肱骨头去除关节盂前缘的阻挡。一旦肱骨头被牵开,那么就要将肱骨近端轻度向外牵引。

图为牵拉-对抗牵引复位方法的照片。在患者腋下放置床单,由助手牵拉或绑在床上对抗复位过程中的轴向牵拉力。 3 椅子复位法 这是另外一种以牵引为基础的复位方法。患者侧坐在椅子上,患肢绕过椅背。临床医生旋后位握持前臂,病人慢慢站起。

首次介绍该方法文献报道了73%的成功率。Westin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前臂捆绑弹性织物,患者肘关节90°,术者同时可以踩踏弹性织物作为踏板。他们使用这个方法的复位成功率达到了97%,118例复位中有110例不需要麻醉。 图为肩关节前脱位的椅背复位法的示意图。患者先坐在椅子上将患肢搭靠放在椅背另一侧,医生纵向牵拉患肢的同时患者从椅子上站起。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复位肩关节。

2020年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课件)

2020年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课件)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一、早期(复位或手术后1周)目标是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防止 肩关节周围肌肉畏缩。运动治疗应在无痛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稍慢,有控制.三角巾保护固定下: 1 伸指、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然后以最大的力量握拳,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小时练5~10分钟。 2 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3 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组30次,每天3~4组。 4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每组30次,每天3~4组。 5术后3天左右:根据情况开始肩关节“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每组20~30次,每天1~2组,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感谢聆听6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 活动的角度。

二、中期目标是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恢复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1术后第4~6周 2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其中练习时完全无痛以及没有疲劳感的练习可以不再进行。 3肱二头肌等长肌力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1。1术后第7周至3个月 1 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①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②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③肩后伸练习: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④抗阻外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可用健侧手握住固定),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肉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感谢聆听

康复继续教育考试知识点o汇总

1.喉,在颈前正中,舌骨下。第3颈椎至第6颈椎下缘。上通喉咽,接气管。下气道门户。 2.喉内肌作用:开关声门,张弛声带,活动会厌。 3.咽的生理功能:①呼吸②吞咽③共鸣及言语④防御与保护⑤调节中耳气压⑥免疫 4.前庭代偿的机制: ①细胞恢复:受损伤的感受器毛细胞或神经元的逐渐恢复 ②自发性恢复:通过抑制健侧平衡双侧前庭神经核静息电位 ③前庭适应:因中枢神经系统对前庭系统的损伤具有可塑性适应能力,使机体能适应外周前庭不对称的传入信息,并对前庭反射产生适应性控制 ④替代:前庭功能损害后失去或紊乱的前庭信息能通过其它一些途径进行替代,弥补已丧失的功能 ⑤习服:长期或反复暴露于某种诱发刺激下,会导致前庭系统对该刺激病理性反应的降低 5.前庭康复患者的选择原则: ①稳定病变的不完全代偿期,无渐进性疾病

②原因不明的非波动性慢性头昏和平衡障碍:如位置性眩晕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因素的平衡障碍,如与年龄相关的多感觉缺陷;前庭手术后;作为外伤后多学科治疗的一部分 ③前庭功能损失:一侧病变如前庭神经炎,听神经瘤和单耳应用耳毒性药物;双侧病变如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作用 ④经验性治疗:如创伤后眩晕与平衡障碍 ⑤中风与血管功能不全的平衡障碍 ⑥精神心理性:前庭康复可作为辅助治疗 6.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 ①凝视稳定性练习:适用于双侧前庭功能损失 ②本体觉依赖练习:应用倾斜板、海绵、泡沫等练习站立行走使患者能够更多的依赖视觉与前庭觉传入,减少对本体觉的依赖 ③视跟踪练习:鼓励患者跟踪与头动相反的移动物体。该方法加强视跟踪和前庭稳定性 ④姿势稳定性练习:姿势描记法 7.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 ①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正常.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1]??。 发病机制 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2]??。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甚或消失。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3]??。 诊断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使用的临床方法级放射学方法对康复预后的指导意义不大,多只能反映肱骨头下移的程度。(1)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骨科查体总结版

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与上肢得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得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得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得挤压与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5。阿德森试验: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得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得臂丛神经受压 1。拾物试验用于判断患者就是否存在脊柱功能障碍、异常结果:患者先以一手扶膝、蹲下、腰部挺直地用手接近物品,屈膝屈髋而不弯腰得将物拾起,此即为拾物试验阳性、阳性者,表示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碍,多见于脊椎病变如脊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外伤及炎症等、 2.托马斯(Thomas)征 患者仰卧,当患者双下肢放平到检查台上时,出现腰椎前突者为阳性、又令患者双手紧抱住一侧屈膝得下肢,此时腰椎可贴到检查台,对侧下肢不能放平者,表示此侧有病变、[临床意义] 阳性者,表示髋关节有屈曲挛缩,腰大肌脓肿,腰大肌挛缩变。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双手抱一侧膝关节,并尽力屈曲髋、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贴于床面。再让患者伸直另一侧下肢。 (2)正常反应:正常时可伸直另一侧下肢。 (3)结果解释:若患者不能将患侧下肢伸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髋关节挛缩畸形。患侧下肢大腿与床面所成得角度即为髋关节屈曲畸形得角度、 3、儿童腰部伸展试验:患儿俯卧,医生将患儿双小腿提起,正常儿童腰部柔软,后伸自如,无疼痛反应。若有脊柱结核得患儿,腰部呈僵硬状,并随臀部抬高离开床面,且有疼痛、 4、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患肢,如在60o范围内即出现坐骨神经得放射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得阳性、 5。鞠躬试验又称奈里(Neri)试验,就是让患者站立做鞠躬动作,检查有无患肢立刻有放射性疼痛并屈曲,常用于诊断坐骨神经痛、腰椎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 6。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膝屈曲90°,医生将小腿上提或被动使膝关节屈曲,出现有沿股神经(大腿前面)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症。 1。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检查者双手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2、“4"字试验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治疗目的: 1、通过矫正肩胛骨的位置而矫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原有的锁定机制。 2、减低神经系统不利的张力,以便使肩关节能复位,恢复肌肉保护性活动。 3、刺激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及张力。 4、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的全范围被动活动。 5、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①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患侧肩胛带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 ●患侧卧位,患侧肩前伸,前屈<90°,伸肘,前臂旋后; ●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一平桌,将患肢托起; ●站位或行走时,治疗师应对患肢充分保护,避免自然下垂。 ②向患侧翻身:抵抗肩胛骨后缩。 ③Bobath式握手:双上肢伸展充分上举,多次反复进行,卧位、坐位均可。 ④活动肩胛带:让肩胛骨向上、外、前活动。耸肩运动,指导患者将患侧肩关节整体向上耸起,往复进行。 降低神经系统张力以矫正半脱位并恢复主动的肌肉控制 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张力和活动 ①牵拉反射:治疗师一手支撑住患臂伸向前,另一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肌张力和活动性增加。 ②快速刺激:在冈下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③患侧负重:坐位,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躯体向患侧倾斜。[患者采取坐位,患侧上肢外旋、伸展、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指、支托在床面上负重]患侧上肢负重训练 即让患侧上肢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然后让躯体向患侧倾斜,利用患者体重使患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以反射性地刺激肩关节稳定肌群。注意协助患者保护肩关节正确位置。 ④关节挤压:健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手,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也可坐位)

创伤骨科常见手术入路归纳

创伤骨科常见手术入路总结 肩部手术入路 1前上内方切口 适应症:肩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和上端肿瘤切除手术。 切口与显露:切口始于肩锁关节的前部,沿锁骨外1/3的前面向内延伸,然后转向下外,沿三角肌前缘完成下2/3的切口。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处保护头静脉,将三角肌向外牵开,细心剥离三角肌下间隙,避免损伤旋肱后动脉、腋神经和胸肩峰动脉的三角肌支。距锁骨O.5厘米处,将三角肌止端切断并向外翻转,即可暴露喙状突和肩关节囊的前部。如欲更大的暴露,可距喙状突约O.5厘米处将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切断,向下翻转。将肩胛下肌于肱骨小结节1厘米处切断,并向内翻转,即可暴露肩关节囊前方及前内侧方面的视野。 2肩锁关节前方弧形切口 适应症: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移位手术。 切口与显露:切口始于肩峰前上缘,向内沿锁骨外1/4处转弯向下,沿三角肌前缘下行4~5厘米,于肌间沟处保护好头静脉,将三角肌距锁骨止端0.5厘米处切断,并向下翻转,暴露喙突、肩锁关节、喙锁韧带及喙肩韧带。 臂部手术入路 1臂部前外侧切口: 适应症:肱骨干的各种手术。 切口与显露:始自三角肌前缘中点,向下沿肱二头肌外缘下行,至肘关节前内侧弯曲达肘关节平面以下3厘米。切口上部将三角肌与胸大肌分开,切口中下部则纵形分开肱肌纤维以达肱骨干。注意勿伤内侧的头静脉和外侧的桡神经。

肘部手术入路 1肘关节后侧正中切口 适应症:肱骨髁部骨折、肘关节脱位、肘关节融合术、成形术。 切口与显露:始自臂部后正中线、尺骨鹰嘴突上方10厘米,向下延伸至鹰嘴突下方3~4厘米处。游离尺神经并保护之;将肱三头肌腱性部做舌状切开,注意手术刀刃应向中线偏斜,舌形尖部于鹰嘴上方约10厘米,而舌形基部在关节水平面上向两侧扩展,达肱骨内外髁部,完成一浅部宽、深部窄的舌状瓣后,向远侧翻转,显露肘后部关节囊,切开骨膜及关节囊,显露鹰嘴和肘关节。 2肘关节外侧切口 适应症:肱骨外髁翻转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头切除术。 切口与显露:始自肘关节外侧、肘关节线以上6厘米处,经肱骨外上髁脊向下前延伸,切口下端稍超过桡骨头。切口上方沿外上髁脊作骨膜下剥离,下方切开肘肌,并沿尺侧腕伸肌后缘进入,贴近尺骨切断旋后肌并向前翻转,勿损伤桡神经深支。然后纵形切开关节囊,而显露肱桡关节间隙。 3肘关节内侧切口 适应症:肱骨内髁部骨折、尺神经探查、肘关节融合。 切口与显露:于肘内侧以内上髁为中心,上下各5厘米为切口。显露并保护尺神经,用锐利骨凿将肱骨内上髁切断,连同屈肌止点向下翻转。纵形切开关节囊,即显露肱骨内髁、尺骨鹰嘴及其关节面。若加大外展前臂力量,可使肘关节向内侧脱位。术毕时将切断的肱骨内上髁复位,并缝合或克氏针固定之。 前臂部手术入路 1前臂背尺侧切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