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作者:陈清启文章号:

W040204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脂蛋白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引起人类死亡的头号疾病杀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血

管病变,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焦点。动脉粥样硬化是弥散的、多系统全身慢性炎症,不仅累及血管,还影响免疫、代谢系统。人类对它的研究由最初的血脂变化逐步发展到管壁细胞学、免疫反应、代谢综合征等多个方面。

临床上,具有相同特点的斑块可能有不同的预后,这可

能源于血液特性或者心肌在缺血或应激情况下是否易于发

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评价易损病人的易损负荷时,应全面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冠脉斑块易损性以及各种血液和心肌易损因子的综合风险,这有利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病患者不良事件风险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相应的AS治疗靶点的研究也从脂质代谢过程发展到内皮保护、血栓形成、炎症、免疫、代谢等多领域的受体、生物大分子

及关键酶等,这也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症血管生物学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介绍。

1 易损血液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1.1 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蛋白是人体血浆中脂类的主要存在方式,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被视为AS的主要危险因素。LDL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效生长因子。另外,LDL还调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内皮下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表面,导致内皮细胞黏附能力增强,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易于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促炎因子等,介导白细胞的滚动作用,将其定于内皮细胞表面。另一方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与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结合,后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时高度表达于血管壁。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可以产生多种效应:趋化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内促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在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泡沫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也能直接损伤

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引发溶酶体释放多种酶,进一步加速局部粥样斑块的形成。

临床上常见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中国人群) LDL-C 水平正常,而TG水平升高,研究发现LDL 亚组的颗粒大小同血浆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体外模拟实验成功将大颗粒疏松的LDL在高TG条件下,经胆固醇转运蛋白( CTP) 、胆蛋白脂酶(LPL)的作用,转化成为小颗粒致密LDL,故认为体内高TG可引起体内大颗粒LDL 向小颗粒LDL转化。大颗粒LDL又称为 A 型LDL,小颗粒致密型LDL 又称为B型LDL。A、B 型LDL 的氧化易感性不同,B型抗氧化性低,较A型易氧化。LDL氧化程度(氧化型LDL/LDL )比值同LDL脂质组成(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相关,血浆氧化型LDL 同小颗致密LDL氧化易感性相关,同小颗粒致密LDL蛋白浓度亦有相关趋势。因此,认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的高水平氧化型ox-LDL主要来源于氧化的B型LDL。LDL升高及氧化的B型LDL形成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有研究进一步证实循环中的ox-LDL独立于其它因素与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

另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二者的残体可转化为LDL而能被巨噬细胞摄取,沉积于粥样斑块内。最近成人血脂防治指南指出:TG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些富含TG的脂蛋白(常

称为脂蛋白残粒),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冠心病(CAD)的严重程度与血浆中富含TG的颗粒数呈正相关。循环中含APO-B的脂蛋白升高,如LDL和VLDL,已经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展的重要物质。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LDL-C水平每增加1%,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增加2~3%。药物干预试验证实,降低LDL-C的水平可以显著减少胆固醇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甚至也能使LDL-C水平正常的患者获益。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将LDL-C降得越低越好。

HMG-CoA还原酶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的限速酶。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就是通过抑制

HMG-CoA还原酶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LDL-C、载脂蛋白B,同时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近二十年来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AS的重要药物。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可能与降低冠脉事件有关。与此相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可以通过磷酸化修饰来降低

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脂蛋白生成,降低LDL水平,显示出较好的抗动脉硬化作用。AMPK还可以调节其他多种

酶的活性、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等,有望成为AS新的治疗靶点。

另外,关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与AS 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在ACAT中ACAT1功能复杂,它能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对细胞生存产生重要的意义,还可维持必要的游离胆固醇水平,以保证胞膜的正常功能。而ACAT2只在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中表达,作用相对单一,即酯化胆固醇。进入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的胆固醇被ACAT2酯化,装配入乳糜微粒,最终形成脂蛋白。由于体内胆固醇代谢有多种旁路,抑制ACAT2则可以有效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而又不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选择性抑制ACAT2同时保留ACAT1以维持胞膜功能不失为降脂治疗的良好选择。

近年来,日益增加的研究已专注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不同成分,包括Ox-LDL、A型LDL、B型LDL,以及其它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如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所有含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中间密度脂蛋白,它们均趋向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对预后评估和临床干预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明确。

1.2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抗AS作用机制包括:

①将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带出来,转运给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减少胆固醇在外周组织和血管沉积;②抑制LDL的氧化,参与氧化型LDL的逆向转运,降低氧化型LDL引起的损伤,从而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

③降低黏附分子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的活性,抑制单核细胞粘附和迁移到血管内膜,从而抑制慢性炎症; ④刺激内皮细胞修复和增殖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

增生;⑤减少脂蛋白的停留;⑥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流行病学资料发现HDL水平每升高15 mg/dl ,冠脉疾病的危险降低2~3%,低HDL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在老人和女性群体中表现更为显著。虽然一些临床试验表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降低心血管的危险,但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指南中,并没有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HDL还不能单独作为治疗靶点,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对其研究,然而在决定治疗策略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应为确定患者危险因子的一部分。

1.3 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AS与血栓形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血流动力学异常、内皮损伤、高血脂、炎症等因素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诱导血栓,而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活化、介质释放、血小板与血液和血管壁的作用又会促进AS的发展。

在动脉粥样斑块早期泡沫细胞和SMC中可以发现PPARs;

PPARs拮抗剂可通过抑制多种促进斑块发展和生长的促炎因子的激活来减小斑块的炎症反应,也可抑制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还可通过降低纤维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1和纤维蛋白素原的浓度,从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减小血栓形成能力。这些体外研究表明PPARs拮抗剂具有诱导斑块复原和稳定所必需的潜在的多种效应。最近研究表明抑郁也与AS 的不稳定性有关,抑郁患者与多种促进斑块不稳定性的物质的释放有关,如IL-6、5-羟色胺和血小板球蛋白等。

三分之一的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尤其是突发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患者,并未发现富含脂质斑块的破裂,而仅有明显狭窄和纤维性斑块的表面溃烂。这种病例的血栓形成可能依赖于一种全身性因素触发的高血栓形成状态,这种血液可以称作是―易损伤性血液‖。全身性因素包括增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均与血液的血栓形成能力增加有关。

在临床领域,抗凝和溶栓疗法在AS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使用。动物实验发现,在apoE和LDLR小鼠体内,由食物引起的血栓形成能促进AS的进展。也有报道关于纳米技术的抗血栓疗效以及对AS病理进程的抑制作用。组织因子(TF)又称为促凝血酶原激酶,是凝血级联反应的关键起始

因子,它与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倍受关注。目前,以此为靶点的TF抑制剂—rTFPI已经出现, TF作为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切入点也有相当诱人的

前景。

1.4 高血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高血糖也是AS的风险因子之一。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中3/4病例都有较高程度AS。高血糖、脂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血管功能障碍共同出现并相互推动,构成了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特征。Saely等提供的一份最新的影像学研究也显示,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的AS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促使生物大分子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可在细胞外发生交联,改变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增加血管硬化的程度。AGEs 与其主要作用受体RAGEs结合后,激活多种信号转导过程,如NADPH氧化酶系统、P21RAS系统和丝裂原激活蛋白酶系统(MAPKs)等,促使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表达,进而增加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E-选择素、组织因子、血栓调节素以及致炎症因子如IL-1α、IL-6、TNF-α等的基因表达。此外,AGEs可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转录RNA活性降低,缩减eNOS半衰期,交联的AGEs还使得eNOS丝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降低eNOS活性,减少NO合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 )因其与代谢异常及AS,

的密切关联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PPARβ/δ被认为是AS中调节泡沫细胞形成和巨噬细胞活化的潜在治疗靶点。PPARγ在脂肪分化和血压调节中有重要作用。PPAR在与AS和代谢综合征血管病变中发挥关键的调节作用,有可能成为代谢综合征和AS的潜在治疗靶点。近年来对PPAR 的研究逐渐从基础拓展到应用领域。选择性激活PPAR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降低AS和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尽管

PPAR激动剂应用不当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但这类药物在糖尿病和AS治疗方面依然有着很好的潜力。

肥胖不仅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脂肪组织具有合成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功能,因此肥胖也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另外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奉献于吸烟量直接相关,吸烟量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高血压患者血清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不仅能够诱导平滑肌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IL-6、MCP-1等,也促使内皮细胞表达VCAM-1从而介导炎症效应,另外还能促使血管内皮

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更多的超氧化阴离子,从而与NO中和,降低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

2 血管壁生物学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2.1 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内皮细胞具有重要血管保护作用,如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抑制炎症反应,这些作用多数是由血管扩张剂NO来调节。研究证据表明,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早期标志,内皮失去完整性促成早期AS病变形成,而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内皮功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重要的一步。内皮功能受损后NO合成的减少可以使得内皮表面表达更多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从而加速炎性细胞的聚集和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产生,在血管壁结构改变之前可通过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测而发现。

周围成熟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可发生内皮的重建,但是成熟内皮细胞是终末分化型细胞,增殖潜能低,替代损伤内皮的能力有限。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可能在死亡的内皮细胞部位形成细胞通路从而修复损伤的内皮,同时也可能是替代功能异常的内皮、修复AS损伤的细胞储备池。内皮祖细胞存在于成体外周血中,含有与胚胎成血管细胞特性相似的源于骨髓的独特的细胞亚型,有增殖和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潜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血液中来源于骨髓的的内皮祖细胞逐渐耗竭,修复内皮损伤的能力下

降,粥样斑块更容易形成,随意高龄者更容易患AS疾病。人群研究发现,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与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减退相关,血液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减少是AS 危险性的一个标志。

许多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能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失调,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子都能损伤血管内皮,如发现有多种危险因子并存,可预测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患冠脉事件高危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而产生临床保护意义,其可能机制包括促进NO产生及其活化作用,降低氧化应激等。

2.2 血液流变学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血管中血液产生的剪切力和血液流动类型调节血管的许多自稳过程,如血管的重塑、心脏发育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在血管的高层流剪切流区不易发生,在低剪切力或受干扰区如血管分支处则易发生。排列于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可感知血管壁所受的不同机械压力。近期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机械传感复合物,它可以传递内皮细胞对血流剪切力的反应,提示有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治疗。

剪切力诱导内皮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包括,活化细胞表面受体、激酶和转录因子如核因子-κB (NF–κB) ,以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连分子-1 (PECAM-1)的磷酸化。在层流区,血管

内皮细胞适应了该种血流后,由该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的上述反应将下调。相反,在受干扰血流条件下这些通道被持续活化,导致一些分子,如整合素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I-1)、E-选择素( E-selectin)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这些分子被激活后可活化NF-κB。它们早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在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表达。检测机械压力时需要依靠内皮细胞表达的三个蛋白分子PECAM-1、血管内皮细胞钙粘附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他们在将机械压力转换为生物化学信号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PECAM-1直接传导机械压力;血管内皮细胞钙粘附蛋白起转换器作用;VEGFR2活化下游激酶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在很多细胞中PI3K与整合素的活化相关。PECAM-1缺陷小鼠在受扰血流下不能激活NF-κB 和下游的炎性基因,表明了这一通道在体内的重要性。

这些新发现使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更加清晰,解释了受扰血流刺激内皮细胞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因为PECAM-1在层流的血管中是有益的,对一氧化氮的产生和血管舒张有贡献,所以不是很好的靶标。然而阻断整合素通路可能为阻止血流引起的炎性反应提供新的策略。

2.3 细胞调亡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在AS形成之前存在内膜的损伤和功能障碍。AS通常发生于血液湍流的区域,而且经常发生于动脉分叉部位。这些部位更易发生内皮细胞的翻转和凋亡。凋亡使未活化的血小板与内膜黏附增加。因此,AS病灶的形成与内皮细胞凋亡增加有关。在原发AS病灶和再狭窄病灶中都可以检测到SMC 的凋亡。凋亡可以降低纤维帽的强度,这是一种导致斑块破裂的因素。P53可以通过下调促凋亡基因Bcl-2而影响凋亡。

2.5 细胞外基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细胞外基质( ECM)重塑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学过程,ECM重塑有赖于细胞外蛋白酶的活性,细胞外蛋白酶系复杂,多源性酶的超家族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族、丝氨酸蛋白酶族( 主要是t- PA/u- PA) 、半胱氨酸蛋白酶族( 主要是组织蛋白酶)

、天冬氨酸蛋白酶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蛋白激酶家族, 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 对于基质的重构, 炎症细胞的浸润,斑块的破裂以及AS的形成是必需的。另外MMPs具有生长因子特点, 可以影响细胞凋亡、蛋白合成和基质沉积。血管壁上的所有细胞都可以合成MMPs,其表达在3个水平上受调节: 即转录、酶原的活化以及抑制物的抑制作用。一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如TNF-α、IL-1、PDGF 和bFGF,可以促进MMPs的表达, 而IL-4、IL-10、INF-γ则抑制MMPs的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 1β、INF-γ可以促

使单核源性巨噬细胞、VSMCs、内皮细胞对细胞外蛋白酶的分泌与表达增加, 从而增加对细胞外弹性蛋白与胶原的降解, 易于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

提示细胞外蛋白酶在血管重塑与动脉硬化斑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术( PCI)后发生再狭窄,其病理生理机制就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由中膜迁移至内膜并过

度增殖,血管负性重塑, 同时促使AS 的形成和发展。

3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3.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

AS是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性血管疾病的理论自1999年以来倍受重视。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是对血管壁损害的反应和修复过程。在AS早期阶段,多种刺激因素诱发动脉壁脂质聚集部位的炎症反应,引起细胞粘附,生成脂质斑块,引起平滑肌增殖、迁移,炎症还影响脂质代谢。

研究已经证明,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损伤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动脉固有的内皮细胞和平

滑肌细胞组成了复杂的AS的发病途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子损伤血管内皮后,LDL进入并积聚于内皮下被氧化为氧化LDL。氧化LDL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基因表达,生成许多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单核细胞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分化

成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是主要炎症细胞,此阶段是急性炎症阶段。

已经证明MCP-1可促使进入血管壁的单核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大量修饰的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活化的白细胞和血管壁本身的细胞还可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向内膜下迁移,最终形成AS病变。核因子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中的单核细胞趋

化因子的转录表达。

当oxLDL、机械损伤、免疫损伤、高半胱氨酸和病毒刺激因素持续存在时,这些炎症反应会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进入内膜的平滑肌细胞从收缩型转为分泌型,分泌胶原和其它活性分子。致使损伤部位增厚,血管重塑。当刺激持续存在时,进入损伤部位的单核细胞、T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进一步增多,分泌的成分更加复杂,斑块体积增大,向管腔突出影响血流。大的不稳定的斑块可出血、坏死、脱落,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炎症进程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可用于预测冠心病增加的危险,粘附分子如(ICAM-1,VCAM-1,选择素)、炎性介质如(MCP-1M-CSF, TNF-α,IL, IFN-γ)、酶(如MMP)和一些活性分子如(CRP, ET-1, PAI-1) 成为AS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指标,对诊断、预后判断有很大价值。

研究证明,斑块易损性与炎症密切相关。炎症反应能加速斑块纤维帽降解,使斑块的易损性增加。新近研究发现,抑制炎症反应也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抗AS的作用途径之一,因为此类药物不但能降脂,还可以抑制粘附分子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实验室可监测早期粥样斑块区释放出来的几种标记物,如脂质或蛋白氧化产物或动脉粥样硬化特异的粘附因子,但这些标记物的测定目前还未建议用于日常的临床病人。

3.2 病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自1979年,Minick等发现marek 病毒感染鸡后,可诱发其产生与人类相似的AS,自此,学者们开始致力于研究病原体与AS的关系。大量的血清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体外细胞培养的证据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提示肺炎衣原体(CPN) 感染与AS和冠心病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表明分枝杆菌的蛋白可导致实验动物的AS,一些标志物像CRP、IL6 在结核时均会升高。另外,大量证据支持流感病毒在AS及其并发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染致AS 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①平滑肌细胞聚集、增生及移行。②抑制细胞调亡,导致细胞聚集增生,加剧再狭窄及AS。③促进脂质聚集。④导致内皮功能失调。⑤致病原移入血管壁并处于潜伏状态,产生顿挫感染或低水平复制及致AS作用。⑥介导免疫反应。

⑦介导炎症反应。另外与同时感染致病原的种数也有关。越来越多的资料支持感染促进AS发展和斑块不稳定。然而,目前仍不能确定感染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何种作用以及确切的作用机制。如果证明感染确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及治疗AS的方案将发生重大变革。

4 细胞、体液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4.1 免疫调节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最近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AS 损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巨噬细胞、CD4 + 和CD8 +细胞、TCRalphabeta ( + ) T

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自身抗原(如HSP60/ 65) 和

ox-LDL。由于AS与免疫系统的特殊关联,从免疫调节的角度切入治疗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识别受体的抗体库,当受体和配体结合后,细胞被活化或吞噬PMPS颗粒后,诱导炎症反应,多种刺激能活化巨噬细胞并影响一些基因如CD36、ABCA1,后者能影响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及致AS 作用。而LOX-1受体、Rho激酶、AMPK等则因为其治疗潜力而倍受关注。

AS 损伤处的大多数T 细胞是CD4 + T,当缺乏TCP alpha beta ( + ) 淋巴细胞时,可降低动脉早期和晚期的粥样硬化。CD8 +T细胞的对AS 作用至今仍不清楚。T淋巴细

胞受体介导T淋巴细胞的浸润,有学者认为对其施行阻断能有效减缓AS的进程。用免疫抑制剂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活性,可以减少AS兔模型体内泡沫细胞生成量,降低巨噬细胞数量,缩小动脉斑块面积,同时降低斑块中胆固醇的浓度和血小板的聚集。Taleb等发现在小鼠体内敲除瘦素(leptin) 受体能降低T细胞免疫反应,减少动脉斑块的进展。Caligiuri等则观察到磷酯酰胆碱(PC)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抗AS效果,这种作用与PC对体液免疫的抑制相关。

热休克蛋白(HSPs)在细胞受刺激(感染、炎症、氧化物)时大量合成,血管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诱发HSPs表达,这些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细胞因子、自由基、吸烟的循环产物、机械压力增高如高血压等。HSPs的过度表达使其存在于细胞表面,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促进AS发展。研究发现AS组织中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人类HSP60表达增强,而且人类HSP60抗体滴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Ox-LDL 可以有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抗体。血循环中的抗ox-LDL抗体又可与内皮下蓄积的ox-LDL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以不溶性较大聚合物形式存在局部。实际上,血液循环中的ox-LDL相对过剩,更容易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后者可减慢巨噬细胞内组织蛋白酶对ox-LDL降解速

率,造成ox-LDL在细胞内大量沉积。同时也使巨噬细胞表面LDL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导致天然LDL容易进入巨噬细胞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

As的大部分临床并发症都涉及血栓形成,T细胞在As 斑块破裂处聚集可引发致命性的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组织因子(TF)是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主要因子,先天性免疫介质LPS、TNF-α、IL -1、INF-γ和PTX- 3都可诱导人ECs表达TF,CD40L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表达TF。动脉粥样瘤内Mφ、Ecs、SMCs和活化的血小板都可以表达CD40L。可溶性细胞因子如IL -1和TNF-α可改变纤维酶原激活物的活性,也可改变凝血调节因子及凝血抑制物的活性。免疫细胞因子还可增加内源性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表达。

另外INF-γ抑制胶原合成,抑制SMCs增殖,还可以与TNF-α和IL – 1 一起促进SMCs凋亡,使纤维帽变薄,易于破裂。免疫介质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和肥大细胞蛋白水解酶可降解纤维帽胶原的释放影响斑块的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几年人们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早期令人鼓舞的试验结果让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年里,这一领域必将有比较迅速的发展,虽然免疫治疗不能像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一样完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但从现有的研究看,免疫治疗大约能50%~60%的减少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如果能够找到更可行的有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疫苗,将是对目前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手段比如他汀药物、危险因素干预等措施的重要补充。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机制的研究尽管有较大进展,但还很不成熟。尽管如此,加强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机制的研究,确定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学性质,尤其探索天然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期的作用,对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4.2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合酶

在AS的早期,炎性刺激因素导致内皮功能异常,使得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伴随炎症损伤学说和血管壁细胞学的进展,一氧化氮(NO)因其显著的血管舒张功能倍受关注。NO可对抗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收缩作用,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还能够限制血小板的激活、黏附和聚集,内皮功能受损可以加速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的减退,NO产生和活化作用缺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与动脉粥样硬化时炎症反应的

参与密不可分。

NO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催化L-精氨酸转化而来。精氨酸的同系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能够抑制NOS,阻止NO合成。内源性ADMA是由甲基化蛋白转移酶(PRMT)催化而成,被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代谢失活。

《营养学概论》-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学概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古老的疾病,500年前埃及木乃伊的动脉中就已发现粥样硬化性病变。而人类认识动脉粥样是一种疾病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研究也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血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管道,而是有着复杂功能的器官。早在100年前,Virchow等就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增生性疾病,而Rokitanshy等学者认为粥样斑块是血栓吸收和修复的结果。后来人们用髙脂饮食喂养动物诱发出动脉粥样硬化,并认识到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近来人们发现有诸多炎症因子参与其疾病过程,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认识上的进步可能带来防治上的突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上有几个重要学说,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基础。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1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 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快LDL颗粒的沉积速度。 ②单核细胞的粘附与迁移 正常的内皮细胞有抑制血液细胞粘附的能力。但LDL颗粒蓄积部位的内皮细胞却需要吸引血液中巨噬细胞迁移至病灶部位吞噬和清除沉积的LDL。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等表达P-选择素等促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贴近血管壁以跳跃和滚动的形式行进,随后被内皮细胞等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 1 )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等固定在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上。固定在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需要接受新的信号以便准确迁移至病灶部位。 ③泡沫细胞的形成 迁移至内皮下的单核细胞随后分化为巨噬细胞,修饰的LDL颗粒在该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病变部位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诱导巨噬细胞增殖,以加快 LDL颗粒的清除。巨噬细胞吞噬的胆固醇可通过HDL转运至内皮外,使巨噬细胞能够继续吞噬脂质颗粒,并最终完成清除工作。HDL有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并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果LDL沉积过多超过HDL转运能力,则巨噬细胞吞噬的脂质不断增多最终必然形成泡沫细胞直至死亡。大量的泡沫细胞沉积在动脉内皮下临床上可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脂纹期。 1.2 损伤-反应学说 损伤-反应学说针对的是斑块的增生及平滑肌细胞表形的改变,提出的根据是发现了血小板生长因子。

小分子肽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小分子肽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摘要:心血管生物活性多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们在调节和整合心血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分子活性多肽是心血管活性多肽的一大类,具有分子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小于10000)、结构简单、组织分布广泛、生物效应多样、合成与代谢迅速和免疫原性低等特点,是心血管自稳态调节的最重要成分,其功能紊乱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神经、体液因素网络调节异常和平衡失调以及心血管局部旁/自分泌功能紊乱是高血压病的发病基础,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多种小分子活性肽参与其中,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钠尿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内皮素等,以及新发现的Apelin、偶联因子6(Coupling Factor 6)等,形成复杂的网络调节系统,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对小分子活性肽在高血压中作用的研究,可进一步认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小分子活性肽为靶点防治高血压可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近年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反向生理学、反向药理学和反向药物学以及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策略的应用极大促进了心血管活性多肽的发现及其功能的研究,开拓了生物活性分子研究的新领。这些活性多肽大多都是小分子物质,称作小分子肽,是心血管自稳态调节的最重要成分,其功能紊乱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近年来,心血管活性多肽对高血压调节作用及在高血压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措施中的作用正被大家重视,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本文将主要从最近几年在小分子活性肽的生物学效应、参与高血压发病的机理以及其在高血压中可能具有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论述。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体系(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是人体经典的循环调节系统,通过对心脏、血管、肾脏的调节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血压的平衡,是人类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它的过度激活是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因此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发现组织中包括血管壁、心脏、中枢神经、肾皮质髓质中亦有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这又引申出新的RAAS的作用机制:局部组织性RAS,它在细胞中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胞分泌各自在其组织细胞发挥作用。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族物——ACE2以及ACE的各种旁代谢产物如血管紧张素1-9(Angl-9)、血管紧张素1-7(Ang 1-7)以及Ang 1-7的受体Mas等,其中ACE2、Ang 1-7成为研究的热点,它们在血压调节中发挥着与ACE、AngⅡ相抗衡的作用,目前被看成是心血管系统保护因子。 Ang1-7是近年发现的Ang新成员,在ACE2、脯氨基内肽酶、中性肽酶等酶的作用下水解水解Ang II、Ang I产生,与G蛋白偶联Mas受体结合,从而形成ACE2-Ang(1-7)-Mas轴,拮抗传统RAS中关键轴ACE-Ang lI-AT1的生物学活性,在体内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强大的利钠利尿作用,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抗细胞增殖等作用,以及增强缓激肽效应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新的RAS体系参与血压调控主要依赖于ACE与AngⅡ,ACE2与Ang(1-7)两条途径,一条起升压效应;另一条对抗前一路径,引起血压下降。ACE与ACE2一旦失衡,将使体内血压改变。在ACE2相对缺乏状态,AngⅡ作用占优势,导致血管收缩增强,引发高血压。 大量研究已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病以及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和血管重塑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心肌重塑是高血压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它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最近发现,ACE2-Ang(1-7)-AT1轴在抑制心肌重塑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用慢病毒携带ACE2基因体内转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ACE2基因

动脉硬化实用食谱

动脉硬化食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平时饮食不注意,有很多人患有动脉硬化,患上动脉硬化后,可以食用哪些食物呢? 适宜食材 1、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2、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3、多食用豆制品 此外,在炒菜的时候使用玉米油对防治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禁忌食材: 1、忌食高胆固醇的食物, 2、忌食高脂肪食物, 3、忌食发物、忌烟酒 禁吃:肥肉、猪油、猪大肠、猪肝、猪肾、猪蹄、猪头皮、香肠、狗肉、鸡血、蛋黄、 咸鸭蛋、墨鱼、腊肉、鱼籽、鸡皮、多春鱼、五花肉、香糟块肉、熏烤小里脊、猪肉脯、香肚、松花蛋、鱿鱼、啤酒、白酒 适宜吃以下食材 1.苹果,白薯 如果患有动脉硬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白薯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在食用后,不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会吸收肠道中的水分,使肠道的内容物增加,刺激肠壁神经,促进肠蠕动,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排除。对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2.西红柿,橘子,木瓜 如果患有动脉硬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木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胆固醇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对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好处。 3.海带 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海带,对防治动脉硬化也非常有好处,海带可以减少胆固醇类食物在我们人体的吸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了,动脉硬化发生的机会就减少了。对已有动脉硬化的人,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程度的加深。 在中老年的饮食中,海带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同样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研究发现,海带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调节免疫、抗凝血、抗肿瘤、排铅解毒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功能。海带中含有大量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些物质具有类似肝素活性的特点,经常食用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人体预防脑血栓的生成,同时还具有降胆固醇和脂蛋白的功效,不仅如此,老年人多吃海带还能有效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海带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能使血液的黏度降低,减少血管硬化。因此,常吃海带能够预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花青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花青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的冠心病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率在我国也在迅速上升。AS 是一种多因素、多阶段的退行性的复合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因而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植物性食物摄取量的增加可降低慢性代谢性相关疾病包括AS的发病风险,其功能因子与其所含的植物化学物特别是黄酮类物质有关。国内外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黑米、黑豆、紫薯、蓝莓、黑加仑、越橘的花青素提取物具备较强的抗AS作用。 一些大规模的人群前瞻随访研究发现,花青素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感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科学家的几组实验:1 从“美国预防癌症研究营养队列”人群中选取38180男性(平均年龄70岁)和60289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9岁)为研究对象,随访7年后发现,1589名男性和1182名女性死于冠心病,而且花青素的摄入量与男女性冠心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2 利用“美国爱荷华女健康队列”人群为观察对象,他们随方34489名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绝经妇女16年,发现花青素摄入量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负相关。3 近期利用“美国哈佛护士健康队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从1989年起随访93600名25~42岁的中年健康女18 ,发现花青素的摄入量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负相关,说明增加膳食花青素的摄入量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近年来科学家开始致力于将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外推至人体。科

学家应用越橘和黑加仑花青素提取物胶囊进行高血脂患者人群干预,发现每天摄入320mg花青素能够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一结果表明花青素能够降低人体AS危险因素。同样利用越橘和黑加仑花青素提取物胶囊进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干预,也发现了类似调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现象,从而证实了花青素能够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发挥抗AS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挪威科学家Karlsen等也利用越橘和黑加仑花青素提取物胶囊进行人体干预试验,他们将118名健康志原地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花青素干预组(每天食用320mg花青素),干预3周后发现,花青素能降低血液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水平。另一项人体干预试验表明,花表素能够降低动脉硬化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水平、提高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液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另外,以色列学者Aviram等给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每天饮用含100mg花青素的石榴汁1年后,颈动脉的斑块大小比饮用前减少约30%,表明富含花青素的石榴汁能够促进人体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 综上所述,花青素、花青素提取物或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具备一定的抗AS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和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相关。

基因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基因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自人类基因计划实施以来,基因技术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主要应用途径及对其发展方向与开发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基因解剖学;基因生理学;基因病理学;基因信息学;基因药物学与治疗学。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biology of genes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uman gene plan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tic technology biological medicine is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ways an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Gene anatomy; Gene physiology; Gene pathology; Gene informatics; Gene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 前言: 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人体14万个基因,30万个核苷酸的序列即将在2003年提前完成。医学生物学正面临着一次更深刻的革命。研究基因拼接、转录、表达、损伤、修复和稳定性的调节机制,阐明基因转录和表达不同蛋白质的规律性,研究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的功能及其多样性,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蛋白质不同片段之间相互调节的规律,具有极其专业的生理、病理意义。 正文: 1.基因“解剖学”: 研究基因的结构、组成、分布和变异。估计人体有3×109个核苷酸,但仅2%~3%可以编码蛋白质。那么剩余的90%以上的核苷酸的功能是什么呢?目前在GenBank注册的人类EST已逾300万条,而且每天以1 500条EST的速度增加。现在应用定位克隆所获得的基因,90%以上都可在EST库中寻找到同源序列,但是在108万条EST中只有3.5万条在染色体上定位;人体内估计有5~15万个基因,现在已克隆基因约近2万个,但明确有功能的不足2 000个,即使已知功能的基因,其确切的作用还需进一步验证。现在了解,从单一克隆中筛选出的基因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变异性,有人推测每100~1 000个核苷酸序列中就有一个核苷酸的变异,人类约有300万个有差异的序列,这些有差异的不同基因可以遗传,表现为不同基因型和多态型,决定人类的种族和个体的差异,决定不同人群的疾病易感性和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它是我们进行疾病诊断、预防和药物选择的分子基础,即所谓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SNP)。现在人们热衷于克隆cDNA和编码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这是必要的,但非编码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卫星DNA(小和微小卫星序列)、多拷贝重复序列、和众多调控序列,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的排列亦不是无序的,一定有着内在规律和自身的特点,还可能存在着新的多联密码。只有深刻揭示核苷酸排列的规律和意义,才能真正了解生命的奥秘。 2.基因“生理学”:

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循证医学证据

8 ● 专题笔谈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9期 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循证医学证据 白瑾,张永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心内科 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及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1B0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200) 通讯作者:张永珍E-mail :zhangy_zhen@https://www.doczj.com/doc/d814760847.html, 冠心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其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凝及抗血小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等]可显著降低AMI 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结果,但AMI 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仍较高。循证证据表明以运动训练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MI )患者的临床结果[1-4],目前的AMI 诊疗指南推荐为I/B 级[5,6],建议对稳定的AMI (无再发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卧床不应超过12~24小时,及早对其进行心脏康复,将其作为治疗AMI 患者的一颗魔弹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仅对AMI 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的循证医学依据作一介绍。1 降低病死率 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与对照(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心脏康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全因病死率或心性病死率)21%~34%,各亚组降低程度相似,而现代再灌注和心脏保护药物治疗可弱化心脏康复对病死率的益处[1,2]。 新近Lawler 等针对AMI 患者心脏康复的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表明,全因病死率降低26%,心性病死率降低36%,与上述冠心病心脏康复的结果一致[3]。这些研究多为单中心、中小样本,人们 对其证据力度提出了质疑。事实上,这些研究中有两项为中等样本量(180例和147例),随访时间超过10年,有足够强的证据力度[4]。 RAMIT (AMI 心脏康复试验)是迄今为止,多中心、样本量最大(1813例)的AMI 心脏康复研究,发现心脏康复并不显著降低AMI 患者病死率,随访2年和7~9年死亡的相对风险分别为0.99和0.98,与上述结果明显不一致[7],也有学者对心脏康复能够降低病死率提出了疑问[8]。然而,新近Cochrane 系统综述发现,即使纳入RAMIT 的资料,心脏康复仍能够降低全因病死率(由原来的13%降至11%),但对心性病死率没有分析[9]。2 降低住院率 早期对AMI 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研究证明,康复锻炼能够降低AMI 患者心血管事件引起的总死亡率、减慢动脉硬化进程、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缩短AMI 患者住院天数[10]。 最近的Cochrane 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随访<12月,冠心病进行心脏康复组患者住院率降低31%[2],但也有不一致的结果[9]。3 对心功能的影响不一致 3.1 收缩功能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对AMI 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改善左心室重构。对AMI 患者越早进行心脏康复(发病1周以内)、持续时间越长(大于3个月),对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心脏重构改善越明显[11]。 但也有不一致的结果[12]。

(七年级生物教案)血管教案

血管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 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血管的类型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血管的结构特点 功能 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 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 结合自制的不同类型血管的模型,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 发现自制模型与实际血管情况的不同,了解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留下待解的难题。 列表归纳比较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 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演示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不同类型血管及内部血流情况。 结合不同血管的横切面图,引导认识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 协助完善 教学过程 师: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生: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生: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师:想过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 生:疑惑 师:同学们不妨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什么? 生:这是血管。 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它。 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 师:刚才提到化验取血和输液,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有关系? 生:身体内的血管粗细不同:手指尖和耳垂里面的血管比较细,手臂上的血管比较粗。

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人群也是每年都会有所增长,而此病也成为了四肢血管的常见疾病之一。而且会得此病的都是一些中老年,此病的危害性也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治疗就成了患此病人群所关注的重点了。下面就请专家来介绍一下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患此病的几率也就越高,所以,一旦患上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病患的生活,而此病在早期又没有什么特殊的病症,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一旦出现了明显症状就说明已经严重了。 (1)戒烟:吸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吸烟者发生间歇性跛行是非吸烟者的9倍。间歇性跛行患者中几乎90%以上是吸烟者。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对动脉硬化产生影响。 因此戒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对戒烟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Quick报道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停止吸烟后症状改善踝动脉压增高。血管移植术后在戒烟者5年通畅率

77%,而继续吸烟者仅42%。 (2)运动锻炼:适当的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通过运动使症状得到缓解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以前认为运动可以使侧支血管增多,口径变大,血流量增加,但是现有的资料及检查手段并不支持这一学说。目前认为运动使肌肉内的酶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使之更有效的从血流中吸取氧。从腘静脉采血化验发现经过运动锻炼的患者氧的摄取量明显增加。运动锻炼的方法是,患者坚持步行直到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消失后再步行锻炼,如此反复运动每天坚持1h。 (3)降血脂药物:血脂过高的病人经饮食控制后血脂仍不降者,可用降血脂药物治疗,目前发现的最强的抗血凝物质(新洷康)天然水蛭素有望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 (4)降血压药物: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有40%~50%伴有高血压,常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故应同时治疗高血压。常用的降血压药物有复方降压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开搏通)、珍菊降压片等,需根据降压情况,调节剂量。

【学习实践】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引言:阅读材料并讨论: 德国利用细菌造血管 德国耶纳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利用细菌制造血管的方法,并已经用这种血管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最近报道,耶纳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醋酸杆菌,它具有制造纤维素的本领。科学家将这种细菌放入双层玻璃管的夹层中,并注入营养液。几天后管壁上便生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乳白色纤雏物质。 经动物试验证明,这种由细菌制造的纤维管可以用作外科手术中修复血管的材料。这种纤维素血管被植入动物体内后,血液能够顺利流通,而且尚未发现有排异反应产生。 肌体细胞还可以在植入的纤维素血管上进行附着生长,一般经过四个星期,肌体细胞便会长满植入的血管,产生新的血管壁,纤维素此时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加固新生成的血管。 讨论题目: 1.对此报道的看法。 2.你认为此技术现在是否能进行人体实验?它的前景如何? 3.从这项技术中你获得什么灵感,你能设想发明类似的1 精品推荐范文学习

技术吗? 讨论形式是小组讨论。同组同学围坐一起,小组长担任主席,安排每个同学发言,并记录。教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本节的主题是--血管。 复习概念: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血、静脉血。 强调动脉和静脉是血管的概念,送血出心脏的是动脉,而把血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血液的概念,含氧丰富、鲜红色的是动脉血,而含氧少、暗红色的是静脉血。 强调两组概念之间无相关的联系,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里不一定流的是静脉血。 根据前述,可知血管有动脉、静脉以及介于其间的毛细血管,管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由动脉流至毛细血管,再由静脉收集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送回心脏,较大的动脉经一再分支后,就会越分越细,成为小动脉,小动脉连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分支极多、管子最细的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再归并于分支较少,管子较粗的血管,称为小静脉,最后则由分支更粗大的静脉将血液运返心脏。 管壁的构造上,动脉和静脉大体相似都是三层不同的构造。但若比较同一器官并行在一起的动脉和静脉,可见,动脉管壁厚,口径较小,弹性大,管内血液的速度快,分布在精品推荐范文学习 2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目前还存在争议。 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LDL 颗粒的沉积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LDL-C <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 氧化酶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我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精)

我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与展 望 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人体14万个基因,30万个核苷酸的序列即将在2003年提前完成。医学生物学正面临着一次更深刻的革命。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应该为我国的医学生物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世界医学和人类的健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现状:我国的心血管分子生物学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的支持和全国心血管工作者的努力,与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近15年来,我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室从几个,发展到现在几十个实验室,研究人员亦从十几人发展到现在近数百人。现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深入到心血管病研究的各个领域。一些著名的医学院、医院都已建立了专业的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国家还组建了心血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构建了内皮细胞(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心脏、胎心、主动脉的十几个cDNA文库和递减文库,获得了成千上万条新表达序列标志(EST),克隆了90多个新基因,获得了HRG-1,HCY,hhLIM,TFAR-19,UCK等十多个新的与心血管相关的功能基因。应用定位克隆、差异筛选、全基因扫描和分子遗传技术寻找到一些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遗传标记;发现了高血压、心肌肥厚和动脉硬化相关基因的新的突变位点;制备了载脂蛋白、肾素转基因动物;建立了心肌炎和一些遗传性心血管病的基因诊断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肥厚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创建了基因缝线、基因球囊、基因支架、电脉冲、受体介导、病毒脂质体等一系列转基因方法,开展了高血压、高脂血症、再狭窄和梗塞性血管病的基因药物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梗塞性血管病已获得国家批准,不久将在临床上试用。异体器官移植应用转基因方法,使猪心人源化,亦取得了初步进展。此外,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还重组了 TPO,EPO,ProUK,SK,tPA等大量重组工程的多肽药物,并已在临床使用。我国第一个心血管医学生物信息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d814760847.html,.)已经建立。它包括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心血管相关基因的定位、序列、编码蛋白质及与疾病的关系等等。这说明我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正逐步跟上国际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前进的步伐,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还处在发展初期,一些单位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只是一种“装饰”,缺乏强有力的论证,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和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二、机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既予我们以压力,亦给我们以很好的机遇。在21世纪我们将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的挑战: 1.基因“解剖学”:研究基因的结构、组成、分布和变异。估计人体有 3×109个核苷酸,但仅2%~3%可以编码蛋白质。那么剩余的90%以上的核苷酸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及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06T16:56:34.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秀[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外周动脉硬化症呈现多发趋势 杨秀(南充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637000)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205-01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方法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早期检测对评估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因子。结果在出现60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中早期均可检测到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结论早期检测外周动脉硬化病变对评估患者预后并发心脑血管及肾动脉硬所引起的并发症的风险,有利于对于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其并发症预后及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早期检测风险评估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是发生在全身系统各部位的动脉出现相似的病理变化基础,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的动脉壁增厚、形态变形及粥样硬化[1]。本文就外周动脉硬化早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病例资料选自本院内科住院患者。 1.2评价标准 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了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2],包括动脉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内皮功能的测定、动脉顺应性、弹性或僵硬度等指标检测评价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程度。 1.3方法 1.3.1动脉波传导速度(PWV) PWV是指脉搏波在动脉内的传导速度,反映大动脉弹性变化,是评价动脉硬度的经典指标。正常值<1400cm/s,大于该值时提示动脉硬化程度增高。PWV是心血管疾病发生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1.3.2踝臂指数(ABI) ABI是足踝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比值,通常用作反映下肢动脉硬化后狭窄和阻塞的程度,其正常值0.9<ABI <1.3。如今ABI作为确诊外周动脉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之一,在诊断外周动脉硬化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确诊外周动脉硬化性血栓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3.3内皮功能的测定采用超声检查前臂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来评价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可作为血管动脉硬化预后评价指标,通过逆转内皮功能提示整体危险程度改善。 1.3.4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IMT,测试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动脉血管壁的“双线样”回声强度,测量两条回声线间的距离,计算动脉管壁的内膜和中膜厚度,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 1.3.5微量白蛋白尿(MAU):实验室检验尿液微量白蛋白是评价肾脏动脉硬化病变早期常用指标,也是全身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之一。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显著差异性(P<0.05)。 2 结果 60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显示: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合并症有脑血管意外疾患8例冠心病12例,肾动脉硬化17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23例中PWV、ABI、IMT及内皮功能(FMD )测定分析见表1。 组别例数(n) FMD(%) PWV(cm/s) ABI IMT (mm) 脑血管疾患 8 6.5±1.2 1670±32 1.5±0.2 1.5±0.2 冠心病 12 7.8±1.6 1780±22 1.7±0.4 1.6±0.3 肾动脉 17 9.4±1.1 1562±38 1.6±0.1 1.1±0.1 外周血管 23 8.5±0.9 1482±41 2.5±1.1 1.8±0.5 P<0.05。 从60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分析PWV,ABI,IMT及内皮功能(FMD),早期外周血管动脉硬化均有异常变化与学者王昆等人及钟静敏报道相一致。唯有微量白蛋白尿(MAU)在肾动脉硬化体现的较多,在其他外周血管动脉硬化表现相对较低。 3 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方式均得到改变,导致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外周血管硬化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在率逐年增加,而且因外周血管硬化病导致致残率也在提高,因此动脉硬化合并症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的第一杀手。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症对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对心脏和血管产生预防作用。尤其是在外周动脉动脉硬化(AS)与冠脉AS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对CHD病情的总体评估及抗凝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外周动脉硬化症呈现多发趋势。因此有学者Takata教授研究报道对动脉硬化的早期检测应采用综合手段,包括PWV,ABI,IMT及内皮功能(FMD)等早期检测指标,不可单一依赖一种指标。所以早起检测、诊断及干预外周动脉血管硬化对预防心、脑、肾等脏器动脉血管硬化疾病的发生均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70-273.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血管生物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作者:陈清启文章号: W040204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脂蛋白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引起人类死亡的头号疾病杀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血 管病变,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焦点。动脉粥样硬化是弥散的、多系统全身慢性炎症,不仅累及血管,还影响免疫、代谢系统。人类对它的研究由最初的血脂变化逐步发展到管壁细胞学、免疫反应、代谢综合征等多个方面。 临床上,具有相同特点的斑块可能有不同的预后,这可 能源于血液特性或者心肌在缺血或应激情况下是否易于发 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评价易损病人的易损负荷时,应全面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冠脉斑块易损性以及各种血液和心肌易损因子的综合风险,这有利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病患者不良事件风险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相应的AS治疗靶点的研究也从脂质代谢过程发展到内皮保护、血栓形成、炎症、免疫、代谢等多领域的受体、生物大分子及关键酶等,这也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症血管生物学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介绍。 1 易损血液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1.1 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症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蛋白是人体血浆中脂类的主要存在方式,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被视为AS的主要危险因素。LDL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效生长因子。另外,LDL还调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内皮下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表面,导致内皮细胞黏附能力增强,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易于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促炎因子等,介导白细胞的滚动作用,将其定于内皮细胞表面。另一方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与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结合,后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时高度表达于血管壁。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可以产生多种效应:趋化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内促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在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泡沫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也能直接损伤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引发溶酶体释放多种酶,进一步加速局部粥样斑块的形成。

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14760847.html, 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作者:柏柳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市三级综合医院治疗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常规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度。结果给予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的研究组患者最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42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临床表现优异;给予血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最终心血管疾病诊断确诊的患者为36例,诊断准确率为81.82%,两组数据对比x2=4.062,P=0.044 【关键词】PCR;分子生物学;心血管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04..02 随着现代生物学的不断发展,PCR(聚合酶链反应)作为新型的生物学技术被确立起来,从发现起就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各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作中,在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诊断作用,在现有医学上,PCR在分子生物学临床表现优异,临床提供的信息支持具有可靠性。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心血管疾病发病急骤,对老年患者机体损伤较大,病情较重,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有利于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预后疗效,如何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手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临床研究表 明,PCR在分子生物学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上表现优异,诊断精准度较高,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生物学支持,为此本文笔者特选取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旨在观察PCR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市三级综合医院治疗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8~59岁,平均(35.69±3.16)岁,对照组患者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25~64岁,平均 (36.59±3.47)岁;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心血管疾病患者;(2)患者对本项观察之前并签署

(整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内科医生须重视冠状动脉以外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狭义的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其病理生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致,是外周动脉闭塞的重要原因,包括颈动脉疾病、椎动脉疾病、上肢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肠系膜动脉疾病、肾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以及多动脉疾病。 广义的PAD还包括先天性动脉畸形,各种药物、肿瘤、免疫和全身疾病合并的动脉血管病变。本文主要综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PAD的治疗进展。 一、PAD的危险因素 PAD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似,但不同部位的PAD,各危险因素与之的相关性不同。目前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大都集中在LEAD 方面,其他的外周血管疾病较少。 调查表明,中国自然人群LEA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身高、腹围、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吸烟及年龄

的相关度最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 06、5. 12。吸烟对于LEAD的危害似乎比冠心病(CAD)更大。而糖尿病与其的相关性国内外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血糖控制状况、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二、PAD的诊断 详细地询问病史对于PAD的诊断及血管评价尤为重要。除了临床症状(如肢体的静息痛、跛行、头晕等)外,还应包括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相关疾病史等。 目前诊断PAD的金标准仍然是血管造影,但是因其有创、设备要求较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等,难以在基层医院以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运用推广,因此一些无创、简便、有效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静息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运用最为广泛,其诊断LEAD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79%。 但是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ABI的敏感性将下降50% - 60%。此外常用的检查还包括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彩色多普勒、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照影(CTA)、磁共振血管照影(MRA)检查方法等。 随着各类检查手段的不断丰富,PAD的检出率不断升高,但临床上仍需警惕漏诊、误诊发生,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对于突发的胸背部疼痛患者,如心电图、心肌酶谱不支持冠心病诊断,需警惕主动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