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完整版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完整版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完整版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完整版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2章海洋构造地质学

1.大洋中脊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洋脊侧翼区,是地势崎岖的斜坡区,悬崖陡壁耸立;大洋中脊并不是连冠不断的,而是被众多的转换断层分割成一段一段,两段中轴错开甚远;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局部露出水面称为岛屿,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和中央裂谷,构成中脊地震带;洋脊斜坡或脊顶上的沉积物很薄或完全缺失,洋脊附近沉积物很年轻,多为新第三纪或第四纪;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热地幔物质沿中脊不断上升并形成新洋壳;

2.无震海岭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主要是什么?

发育在大洋盆地之中,由海底火山链组成,按火山年龄新老依次呈线状排序,排列方向与大洋中脊垂直或相交。成因:固定的地幔热点喷发的火山在板块拖曳移动的海底上逐步形成。其轴部无中央裂谷;无横断海岭的转换断层;现代火山局限于海岭的一个端点;无地震活动或仅有火山活动引起的微弱地震。

3.试述大陆漂移的主要内容。

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存在一个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和一个广阔的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分裂,产生多个碎块,即为现在的各大洲,并逐步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步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则收缩成今日的太平洋。

4.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主要是什么?

两种大陆漂移驱动力:一是向西漂移的力,它来自日、月引力导生的潮汐摩擦力,尤其在地表最明显,致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由西往东的自转有滞后趋势,宏观表现为大陆缓慢向西漂移;二是指向赤道的“离极力”:魏格纳认为,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原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联结在一起,后经分裂而离开极地,必然有一种离开极地指向赤道的离极力。离极力其来源主要是地球的离心力,除两极和赤道外,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

5.试述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大洋两侧扩展推移。

6.试述海底扩张的两种表现形式。

1)扩张洋底把与其相连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2)海底向陆地下俯冲潜没。

7.何谓瓦因-马修斯假说。

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于海底岩石磁性强弱不同所致,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随着海底扩张,先形成的海底向两侧推移,在中脊顶部不断形成新的海底。

8.何谓Wilson旋回?

即洋盆生命旋回,记录在大陆岩石圈中的复杂大洋的开闭,即起始于大陆裂谷,生长成为一大洋然后缩小,并最后完全关闭。

9.简述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沿此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在这里俯冲和消减。由于遭受强烈的挤压运动,引发了强烈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形以及相关的变质作用。俯冲边界发生在大洋壳与大陆壳相互汇聚的地区;碰撞边界则是大陆壳与大陆壳相互碰撞的地方。

离散型(扩张型)板块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是岩石圈发生分裂和拉张的地方。是海底扩张的发源地,随着地幔物质喷出不断制造出新的洋壳来,因此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此类板块边界包括洋中脊系统及大陆裂谷系统。这些大陆裂谷被认为是未来新生大洋可能产生的地方。

平移型(转换型)板块边界:边界处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而是相邻的两个板块通过转换断层滑动,同时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只有转换断层可以在力学性质上加以“转换”,将它们联系起来组合成完整的“板块”。

10.简述岛弧的演化步骤。

A:大洋岩石圈断裂;

B:一侧岩石圈俯冲到另一侧之下,逐渐形成海沟,俯冲持续则产生海底火山活动;

C:火山活动继续,火山岩堆积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水面,发育弧沟间隙、海沟坡折等单元;

D:原地弧发生分裂,向洋移动的部分为漂移弧,其后方为新开的弧间盆地。

11.何谓沟-弧-盆体系?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或另一洋块之下俯冲过程中形成向下凹陷很深的海沟和向上拱升的岛弧,故称为海沟-岛弧体系;在火山弧的后方(向陆一侧)又因弧后扩张而形成弧后盆地,故称为沟-弧-盆体系。

第3章全球海平面变化

1.何谓全球海平面变化?

2.何谓相对海平面变化?

验潮仪记录到的海平面变化是海平面相对于当地海岸基岩的变化,为相对海平面变化,它通常只能代表局部地区的海平面变化状况。相对海平面变化:世界某一地点的实际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值与当地陆地升降值的代数和。陆地升降包括构造引起的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和冰川、水、沉积物的均衡作用。

3.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海洋水体积的变化:当大量的水以陆冰储存时,导致海平面下降(平均1m/ka,冰层快速生长时期可达5m/ka)。在末次冰期最盛时海平面下降到最低,比现在海平面低120~150m。

(2)洋盆容积的变化:当海底板块扩张加快,地幔对流作用给大洋中脊带来炽热熔岩,海底地壳增生,海岭发生热膨胀。海岭体积扩大使海平面升高。当海底板块扩张速度减慢时,大洋中脊变冷收缩,海底下降,海平面降低;如白垩纪由于海底扩张的持续,海平面抬升幅度达350m左右(M?mer,1987)。大陆侵蚀使陆面物质流向海底,直接转换海水,造成海面上升。大约转换1m深的海水需要5万年。海底沉积物压实作用使水分从沉积物中释出,沉积物体积减少,对海平面没有明显作用。

(3)海水物理性质的变化:一般认为,全球海水温度升高1℃,海面大约可升高0.6m;假如全部海水温度高10℃,则海面要升高约10m。根据最近世界潮位站资料分析表明,在过去100年内,海面上升了约12cm,这一上升可能是全球温室效应气温上升造成的。海水盐度变化可引起海水体积变化以至海面高程变化:海水体积=(纯)水体积+总的盐当量×视当量体积。如果海水盐度从35‰减少到25‰,将导致海面下降7.6m,根据南大西洋情况,在过去2000万年内,海水由于温度降低,盐度减少,导致海面下降了5.3m,速率为0.027cm/ka。

(4)天文因素效应: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会引起海水向赤道运动,形成赤道海面上升,旋转速度变慢则引起海水向极地流动,形成两极海面升高,地球转速变化还会影响地转偏向力,从而造成海流转向时海面倾斜。地轴倾角的变化,表现为黄、赤道交角的变化,黄、赤道交角的变化范围为21°39′到24°36′,变化幅度达3°,变化周期为4万年。地轴倾角的变化将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影响海面变化。

(5)地球物理因素的变化:川均衡作用可使海面发生变化。冰期陆地冰川负荷加大,引起地表沉陷;间冰期卸荷导致陆地的均衡抬升和海底下沉。如北欧斯堪德纳维亚半岛和北美哈德逊湾周围原是第四纪大陆冰盖中心,未次冰期以来冰盖消融引起地壳均衡回跳,沿岸存在大量古海岸线遗迹。其次海水、沉积物负荷量的变化以及气压变化都会困均衡作用引起海面的变化。

(6)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沿海城市人口多,生产发展使地下水处于过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海面相对上升,如我国上海、天津,日本东京和美国纽约都存在类似问题。有人认为,近几十年来,大量修筑水库,减少入海河水流量,是近来世界海面上升速度低于理论计算值的原因之一。

第4章海岸带的现代过程

1.何谓海岸带的定义,其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

现代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及其邻近的陆地,以及海水对于潮下带岸坡剖面冲淤变化所影响的范围。三个基本单元组成:①陆上岸带:平均高潮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通常称潮上带;②潮间带:介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③水下岸坡带: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浅水部分,一般称潮下线。

2.海岸根据成因可分为哪两类?

1.原生海岸

2.次生海岸

3.根据组成物质,海岸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1.基岩海岸

2.砂(砾)质海岸

3.粉砂淤泥质海岸

4.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生物海岸)

4.了解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

当波浪前进方向与岸线相垂直时,波浪进入海岸带产生垂直海岸的进、退横流,水质点在水下岸坡上表现为垂直海岸的往返流动,即当波峰经过时发生向岸进流,波谷通过时发生离岸退流。海岸带物质也随水流作垂直于海岸的向岸和离岸的移动,这种泥沙运动方式也称为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

5.何谓中立线?

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称为中立点,岸坡上中立点的连线称为中立线。

6.何谓均衡剖面?

均衡剖面指在波浪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最终使水下岸坡上的组成物质从发生位移到只发生振荡运动而并不改变原有位置的过程和结果。

7.了解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

当波浪斜向入射海岸时,水下岸坡上的泥沙沿着重力方向和波浪波向线方向的合力方向前进;当泥沙向海返回时,则是沿波向线方向与重力合力方向向海返回。每往返一次,沉积物沿折线路线往返一次,实际上是平行岸线移动了一段距离,便形成了沉积物平行岸线的运动,即纵向运动。第5章河口与三角洲

1.何谓河口?

河口是一个与开阔海洋自由相通的半封闭的海岸水体,而其内部的海水在一定程度上为陆地排出的淡水所冲淡。普里查德(Pritchard,1967)

2.根据动力特征,可将河口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三大动力因素(径流、波浪和潮流)的相对强弱,将河口分成三个基本类型:1)河流作用优势型;2)潮汐作用优势型;3)波浪作用优势型。

3何谓河口的浮泥运动?

当大风浪平息以后不久,面层含沙量逐渐减小,而底部形成高含沙量,出现清浑水界面,这高含沙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称为浮泥(FluidMud),清浑水界面称为浮泥面。浮泥在水流或自重的作用下可以流动,这是河口和沿海泥沙运动的特殊形态。

4何谓河口最大浑浊带?

河口最大浑浊带指河口区含沙浓度明显高于上、下游,且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迁移的高含沙水域;其断面平均含沙量稳定地高于上、下游几倍甚至几十倍,底部含沙量也明显地增高,床面往往出现浮泥,存在这些现象的区段即为河口最大浑浊带。

5何谓河口拦门沙?

当河流径流注入开阔的水域后,因水流扩散和盐水的顶托,流速减弱,水流中挟带的泥沙就会沉降堆积成为水下暗沙,其部位常处于河口段与口外海滨段的交接地区,即在口门外称为拦门沙。6何谓三角洲?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区入海,因此处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成平缓的三角形地和扇形地,称为三角洲。

7.简述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河口砂坝。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如右图所示)。

此过程不断重复,则形成一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汊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8.何谓河控、潮控和浪控三角洲,其沉积特征分别是什么?

河控三角洲:河流输入泥沙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在发生进积作用的情况下,三角洲的垂向层序具有“海退”旋回的特点,从下向上岩性表现为从泥岩(页岩)向砂岩的过渡。

潮控三角洲:河流注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因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在港湾中堆积的泥沙受潮汐作用的强烈破坏和改造,仅形成小型三角洲;属于破坏性三角洲的一种类型。一般发育于中高潮差、低波浪能量、低沿岸流的盆地狭窄地区。在河口区或具前缘向海方向,常发育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呈裂指状散射且断续分布的潮汐砂坝,是区别其他类型三角洲的重要标志。层序下部主要是以潮汐砂脊为特征的三角洲前缘进积作用产生的向上变粗的层序;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平原的潮坪和潮道沉积;其顶部常发育沼泽和分流河道沉积,以此区别于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浪控三角洲: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河道入海,分支河道少而小。河流输入泥沙量少,且被波浪作用改造、再分配,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并在向陆一侧形成半封闭的泻湖和沼泽,仅在主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形成突出于河口的鸟嘴状形态。垂向层序通常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以具有浪蚀海滩脊序列为特征,顶部一般都出现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和分流河道沉积,以此区别于海岸的海滩脊沉积层序。底部是含生物扰动的前三角洲;向上过渡为互层的泥、粉砂和砂的沉积,有波浪引起的冲刷构造、递变层理和交错层理;最后演变成具平行低角度层理的、分选好的高能海滩砂以及沼泽沉积。

9一个完整的三角州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哪三部分其特征分别是什么

①前三角洲。三角洲最外缘的水下部分,坡度平缓,主要由粘土和粉砂组成的前积层组。

②三角洲前缘。水下三角洲部分,位于三角洲平原与前三角洲之间。前缘的坡度较陡,为前积层组,主要物质是砂、砾石。

③三角洲平原(顶积层组)。分水上、水下三角洲平原两类。水上部分具河流地貌特征,主要是泛滥平原、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洼地等地貌类型;水下三角洲平原,受河、海动力相互作用,形成河口拦门沙、潮滩等。

第6章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

1.何谓大陆边缘?

亦称大洋边缘,是近海陆地上观察到的岩层与地质构造向海下的自然延伸部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的地壳过渡带,地壳厚度从海岸向洋底逐渐变薄。

2.大陆边缘有几种类型?试述其主要特征。

根据大陆边缘形态及构造的组合特征,全球大陆边缘可分为两大类型:

1)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被动型、发散型、无震型)

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板块内部,被动的随着板块移动,缺乏海底俯冲带,故无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运动,但曾遭受显着的沉陷和张裂活动,发育有巨厚的沉积物。被动大陆边缘由宽阔的大陆架、较缓的大陆坡和缓而平坦的大陆隆组成。

2)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主动型、汇聚型、有震型)

组成有大陆架、大陆坡和岛弧-海沟体系,其边缘环绕以火山岛弧,岛弧边坡陡峭,外侧边坡直落至深邃的海沟底部,岛弧和海沟地形高差悬殊,有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以及较强烈的构造运动。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活动型大陆边缘是板块汇聚、大洋板块向大陆边缘之下俯冲消减的地带。

3.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①大陆裂谷阶段②新生大陆边缘阶段③成熟大陆边缘阶段

4.活动大陆边缘的分类分为哪两类?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大陆岩石圈之下,由海沟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

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岛弧之下,也称岛弧亚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陆坡构成。

5.何谓残留沉积、变余沉积和现代沉积?

残留沉积指晚更新世低海面时堆积下来的沉积,并且尚未被现代沉积物覆盖的沉积物。沉积物的属性与目前所处的环境不适应,形成于目前陆架海区完全不同的沉积环境之中。

变余沉积是指受现代陆架物理(主要是海洋动力)、生物和化学过程改造过的残留沉积,称为准残留沉积,也称变余沉积或混合沉积或再生沉积。其性质介于现代沉积和残留沉积之间。

沉积物的属性与目前所处的沉积环境相一致,处于一个统一的动态平衡系统之中,这类沉积物称为现代沉积或现代原生沉积。

6.影响大陆架沉积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海面变化(2)沉积物的补给(3)气候(4)陆架水动力:洋流、潮流、密度流、气象流(风海流)。(5)生物过程(6)化学作用

7.何谓沙波运动?

当推移质运动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河床表面便会形成波状起伏并向下游移动。这种泥沙颗粒在床面的集体运动,称为沙波运动。

8.何谓海底峡谷试述其主要成因

9.

是顺坡向峡谷,其源头在陆架外缘,并有树枝状谷系,尾闾在大陆坡角并与深海扇相连。第四纪冰期期间,海平面下降,海浪在大陆架上卷起大量泥沙,使得海水密度增加,从而形成一股高密度的异重流,即混浊流。混浊流沿大陆斜坡而下,势能不断增加,能侵蚀海底并切割出今日形态的海底峡谷。

10.何谓海底扇?

发育于大陆坡麓,被沉积物覆盖,向海缓斜的扇形地。海底扇多展布于海底峡谷前缘,主要由峡谷运来的大量沉积物在峡谷口外堆积而成。海底扇亦称深海扇,旧称海底三角洲。

第7章大洋(深海)沉积

1.何谓深海沉积?简述深海沉积物的分类和分布。

水深>200m的海域,包括半深海(水深200~2000m)和深海(水深>2000m),泛称深海环境,在深海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叫做深海沉积(大洋沉积)。

远洋沉积物1.褐粘土:生物源物质含量小于30%的岩石成因物质。2.自生(海解作用)沉积物。3.火成碎屑物。4.生源沉积物:含有30%以上来自生物的物质。有孔虫软泥(含30%以上钙质生物源物质);白垩(微体浮游生物)软泥;硅藻软泥(含30%以上硅质生物源物质);放射虫软泥;珊瑚

礁碎屑(珊瑚砂、珊瑚泥)。

陆源沉积物(有30%以上具有陆源成因的粉沙和沙)1.浊积物(由浊流从陆地上或海底高地上带

来的物质)2.滑坡沉积物(由滑移或崩塌带进深水的物质)3.冰川海泥(大多由冰川运来的外来物质或异地物质)

2.何谓混浊流其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3.

混浊流是由沉积物与水混合组成密度高于周围水体的、短暂的、强大的重力驱动流,其流速最大可达870cm/s。浊流的运动由内部湍流所支撑。浊流中可含有大量物质,其密度为

1.03~

2.5g/cm3,它在从浅水区到深海盆地的陆源物质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由高含砂量的河流在洪水期产生;②由堆积在宽缓大陆架上的巨厚沉积层因某种触发机制(如地震)的触发而产生;③由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触发沉积物的崩塌而产生。

4.何谓等深流?简述等深流的沉积特征。

等深流,又称等高流、水平流、平流,指在科氏力和水体密度梯度作用下,顺同一深度形成的密度底流,主要发生在大陆隆区,水深约2000~5000m深的海底,形成等深流席或沉积脊堆,宽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基本在同一地形单元内流动,流动方向受科氏力的影响,属全球温盐密度环流。

①等深流流速较低(2~30cm/s),沉积速率低(小于10cm/ka),属牵引流(能沿沉积底床搬运沉积物的流体);②在时间上,等深流是持续和稳定的,它能重新悬浮起远浊扇上的沉积物,对它们进行再分选;③强劲的等深流能移走大量沉积物,形成沉积间断面。

5.何谓碳酸盐补偿深度?

在溶跃面以下的水体中,介壳供应量相对减少,而溶解速度增加很快;当到某一深度,钙质介壳的供应量与溶解量相等而达到平衡时,称为碳酸盐补偿深度面(CCD)。该界面处碳酸盐溶解速率等于沉积速率。从溶跃面到CCD面水域,水体中CaCO3处于不饱和状态,生物壳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溶解,此区称为补偿区。此海域海底钙质软泥沉积量少,主要是溶解作用造成。

2.何谓底层流其地质作用主要有哪些

3.

由于大洋水体温度、盐度及密度分布的不均一性,在大洋深处存在着深部洋流,即底层流。

主要发育在南极四周,往往与深层冷水团循环相伴生;水温低、密度大;流速一般为5~20cm/s。

①底层流上升过程中起到调节水温、改变生态环境的效应;②底层流富含O2,会对洋底沉积物产生氧化作用,将大洋底粘土氧化为褐红色;③具有冲刷效应,形成侵蚀凹槽,同时将悬移沉积物搬运到异地沉积,形成沉积间断或对沉积物进行再分选。

4.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哪些?

①充沛的物源:浅水、斜坡区碎屑和碳酸盐物质的大量堆积。

②一定的触发机制:必要条件,如洪水、地震、海啸、巨浪、特大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

③足够的坡度: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形成高密度流体并沿斜坡向下运动的必要条件,亦是重力流克服各种摩察阻力继续运动的能量来源。

④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沉积重力流均堆积在海洋(或湖泊)的最深处,至少应在风暴浪基面之下。

5.何谓雾浊层?

由于各种水流(包括底层流、等深流和远浊流等)和水团的活动,使大洋底部一部分沉积物悬浮起来,在洋底上方呈雾浊状,称为雾浊层。其微粒浓度可达到0.01~0.3mg/L,甚至更大。平均微粒粒径12μm,雾浊层厚度可达1000m。

第8章海洋第四纪地层学

1.何谓瓦尔特定律?

J.Walther(德):相对比定律(瓦尔特定律:“只有在横向上相邻出现的相,才能在纵向序列中互相叠覆,即在连续沉积区,垂向上相邻的相侧向上也相邻。”)

2.何谓生物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是研究生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地层形成发育规律和确定地层相对时代的地质地层学分支学科,是解决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的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手段。

3.何谓事件地层学?

事件地层学是研究利用地质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对比地层和确定地层界线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因为地层构架是由一系列缓慢渐变过程和短暂的突变或灾变事件组成,而突变或灾变事件在地层研究中有特殊意义,地层界线本质上应反映突变。

4.何谓层序地层学其主要观点有哪些

5.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在不同海平面升降旋回阶段中沉积的成因上互有联系的地层的沉积层序。Sangree(1991)将其归纳为地层单元的几何形态和岩性受四大参数的控制:构造沉降速度,控制沉积盆地的沉积空间;海平面升降速度,控制沉积地层及其岩相模式;沉积物供给速度,控制沉积物对盆地的充填和古水深;气候变动,控制沉积物类型。

第9章古海洋学

1.何谓古海洋学?

古海洋学(Palaeoceanography)是利用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配合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等研究结果,研究历史上海洋体系状况及其演化和受控因素的一门学科,又称历史海洋学。

2.研究古海洋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主要有哪些?

古海洋学是通过沉积物岩芯来推断全球环境的有关问题,其指导思想为:

1)将今论古、比较转化的思想方法

比较沉积学是把现代环境参数用于古代,分析并解释古代环境,用今天的成果和结论反演古代环境。即把当代的比较分析转化到古代沉积物的分析中去。

2)全球变化思想方法

古海洋学分析问题始终以全球变化观点为指导,常由一孔岩芯的结论推断对全球的影响,或从一种环境的变化推断对全球其它环境的影响。如某一海峡的开通引起洋流路线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环境、气温、降水和侵蚀间断面的发育。

3)强调动态古地理时空研究的思路

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往往注重地质体的机械记录,而古海洋学是以运动的方式恢复古地理,强调它们的时空关系。同时使用站位回溯法,推断多少年以前此地质体的地理位置,始终以动态的观点分析古海洋。

4)强调事件地质的研究方法

事件地质是指某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形成特定的与现代环境不协调的地质体。通常指全球性事件。正地质事件指留下了沉积物,如洪水泛滥、风暴潮沉积;负地质事件指较大的沉积间断。古海洋就是依靠若干地质事件的澄清将海洋演化史串连起来的。

第10章海洋地质灾害

1.何谓海洋地质灾害?

海洋地质灾害是指海岸和海底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发生地质体的移动或变形造成的灾害,它造成对海洋工程设施和工程环境灾害性的损害。

地质体的变动包含突变和蠕变(渐变),突变必然造成灾害,蠕变则有部分会演变成灾害。

2.海底不稳定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构造不稳定性、沉积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

3.何谓板块俯冲带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地质过程主要有哪些

4.

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构成板块俯冲带。

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地质过程:

①在俯冲过程中形成海沟-岛弧-弧后盆地构造体系;

②地震是板块俯冲中的伴生现象;

③伴随着板块碰撞,俯冲作用发生了规模宏大的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

④板块俯冲引起巨大的重力异常,出现了明显的地壳不均衡现象,由于地壳不均衡在大陆边缘出现了最复杂的地形系统(如大陆坡);

5.沉积不稳定性表现主要是什么?

沉积物强度降低

6.何谓动力不稳定性?

由海洋动力变化导致的海底不稳定,称为动力不稳定性。波浪、潮汐、海流的周期性荷载导致施加于海底沉积物的应力增加,当施加的应力超过沉积物强度时将引发海底变形及破坏。

7.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可划分为哪三类?

根据冯志强(1996)分类方案,可划分为:

(1)具有活动能力的破坏性地质灾害

浅层气;海底坍塌;海底塌陷;滑坡;海底流动;砂土液化层;底辟及泥丘;活动断层;火山;海底沟槽及陡坎;活动水下沙坡。

(2)不具有活动能力的限制性地质灾害

埋藏古河道;不规则埋藏基岩底面;凹凸地、蚀余地形、洼坑;非移动性沙波、沙丘。

(3)其他

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地下水含水层;土地盐渍化。

8.简述泥火山的形成机制。

①三角洲前缘粘土被后沉积的砂质沉积超覆,形成密度倒转剖面;

②砂质覆盖层在不断加载条件下产生的剪切力超过淤泥层的抗剪强度时,淤泥质层产生流动变形,形成流动褶皱。

③下伏淤泥质向上挤入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底辟构造。

④泥质物刺穿上覆沉积层达到海底后,可能被侵蚀掉,也可能脱水固结成为泥火山。

第11章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矿产可分为哪两类?

2.天然气水合物的环境效应主要有哪些?

1)可燃冰一旦脱离地下低温、高压环境,会突然释放气体而引发气爆或燃烧;

2)可燃冰融化出来的水会使沉积物突然“液化”变成泥浆,引发海底开采区的崩塌或滑坡事件,造成海底重大地质灾害。

3)甲烷大量释放进入大气,将严重助长全球变暖的趋势。

4)使海水密度显着降低。

5)使海水缺氧,使海水被还原,从而引起生物的大量死亡,甚至造成生物灭绝。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海洋地质学概论 CH1 绪论 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 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 1)海洋地貌学; 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成因为主要内容。大洋地貌的研究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 2)海洋地球物理学; 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支撑海洋地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场、海底地震学、海洋地电学和海洋地热学等。 3)海底构造地质学 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发展中最辉煌的领域,板块构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构造,而且建立了全球构造体系。 4)海洋沉积学; 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形成和演变机制为主要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并革新了传统沉积学的理论。海洋沉积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很广的学科领域,例如海洋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碳酸盐沉积学、构造沉积学等。 5)海洋地层学; 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重建地质历史和解释历史是它的主要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深海钻探计划和浅海钻探的开展,在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6)古海洋学; 它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以探索海洋环境和海水物理学、化学特征演变历史及研究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的宏观演化为目的,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是海洋沉积物,发展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高分辨地质信息的一切现代手段。古海洋学已成为大洋钻探计划(ODP)、全球变化研究等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20世纪末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也是21世纪通过气圈/水圈/地圈探索地球历史的重要领域。 7)海底矿产地质学 它是研究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和有机物矿产的形成、富集规律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的科学。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及浅海固体砂矿;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矿和多金属软泥等热液矿产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乒乓球试题复习进程

乒乓球试题

乒乓球基本技术理论答案 通过上课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1、球、球台、场地: 球的直径40毫米、重2.7克,颜色为白色和橙黄色。 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颜色为,绿色、蓝色两种。 球网高15.25厘米,场地长14米宽7米。 2、站位在击打距离: 近台:50厘米以内的位置 中近台:50-70厘米以内位置 中远台:70-100厘米以内的位置 远台:1米以外的范围 3、击球路线: 五条基本线路:右方斜线、右方直线,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 4、击球时间: 分为五个时期: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5、球拍击球部位: 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 6、击球点: 指击球时前后位置、远近距离、高低位置。 7、握拍法: 基本上分直握法和横握法两种 直握特点——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横握特点——照顾面积比较大、反手便于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球 8、提高击球质量五大要素: 1、制造适度弧线 2、提高快攻的速度 3、增大击球的力量 4、掌握多变的旋转规律 5、控制回球的落点 基本技术 1、站位与姿势 2、步法——单步、滑步、跨步、交叉步 3、发球——下旋球、不转球、侧上旋球、侧下旋球

合法发球:手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端线之后台面水平面之上,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上抛不少于16厘米,从抛起最高点下降时方可击球,无遮挡发球, 重发球说明: 4、接发球——注意站位和判断与接球的方法 5、推挡——挡球、快推、加力推、减力挡、推下旋、推挤 6、攻球——快点、快带、正手快攻、拉攻等 快攻的特点:站位近、球速快、动作小、借球反弹力还击与落点变化结合,可调动对方为扣杀创造条件。 7、搓球 8、弧圈球 9、削球 乒乓球专项课考试试题 (口答) 1、乒乓球比赛发球时、手抛球时有何要求? 2、乒乓球比赛正规场地是多少?球台长、宽、高是多少?球的 颜色?是采用大球还是小球? 3、乒乓球拍握拍方法?团体赛排阵时可上几人? A Z B X 各为什么队? C Y 4、正手攻球与拉攻谁的速度快?搓球时拍形是怎样的?

乒乓球试题库

浙江外国语学院体育理论考试 乒乓球选项课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A.英国、 B.日本 C .中国D.法国 2.乒乓球比赛执行无遮挡发球的规定是()。 A. 2000 年B. 2002 年、 C . 1999 年D. 1998 年 3.中国加入国际乒联的时间是()。 A. 1988 年B. 1998 年 C . 1952 年 / D. 1953 年 4.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是()。 A.上升前期/ B.上升后期 C .下降前期D.下降后期 5.球从台面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是() A.上升后期/ B.上升前期 C .高点期 D.下降前期6.球反弹到接近和达到最高点的阶段是() A.上升前期 B .高点期/C .下降前期 D .上升后期 7.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是() A.上升后期B.下降前期 C .高点期D.上升前期 8 .球拍触球时,先接触的那个部位是() A.击球部位B.击球拍形C.击球方向D.击球弧线 9.乒乓球被击出后的飞行轨迹是() A.红线B.细线 C .弧线 D .直线 10.通过球心与乒乓球飞行方向相垂直轴是() A.左右轴B.上下轴 C .前后轴D.垂直轴 11.通过球心与台面相垂直的轴是() A.前后轴B.垂直轴C.上下轴D.左右轴12.通过球心与乒乓球飞行方向相平行的轴是() A.前后轴/ B.垂直轴C.左右轴 D .上下轴 13.一脚为轴,另一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是( )A.跨步B.单步/ C .侧身步 D .交叉步14.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是()。 A.侧身步B.交叉步 C .跨步 / D.单步 15.左脚先向左跨出一步,然后右脚向左后方向移动是() A.跨步B.单步C.交叉步 D .侧身步 16.身体躯干与球台的距离50cm是() A.中近台B.近台 C .中远台D .远台

乒乓球试题(含答案)

乒乓球专项理论考试试题 1.乒乓球运动发展阶段分为。 A四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 五个阶段 2.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C 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和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容易开展和普及。 A球大,速度快,变化多 B球小,速度快,变化少 C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 3.乒乓球直握拍的特点为。 A出手较快,反手攻球有力,对手容易判断,两面摆速快。 B出手较快,攻球快速有力,对手不易判断,两面摆速快。 C出手较快,攻球快速有力,对手易判断,两面摆速快。 4.乒乓球横握拍的特点为。 A照顾面积大,反手攻球便于发力,便于拉弧圈球。 B照顾面积大,两面摆速比直拍快,便于拉弧圈球。 C出手较快,攻球快速有力,对手不易判断,两面摆速快。 5.乒乓球正规比赛场地为。 A长10米,宽6米,高5米。 B长12米。宽3米,高5米。 C长14米。宽7米,高5米。 6.乒乓球球台尺寸。 A长2.73米,宽1.52米,高0.76米 B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 C长2.70米,宽1.53米,高0.76米 7.乒乓球的颜色。 A白色,蓝色B橙黄色,白色 C黄色,白色 8.乒乓球正规比赛用球直径。 A 40mm B 38mm C 42mm 9.乒乓球正规比赛用球质量。 A 2.5克 B 2.6克 C 2.7克 10.乒乓球双打比赛时两个队员应该。 A 连续击球 B 交错击球 C 不分顺序

11.乒乓球正规比赛采用。 A 每局21分 B 每局11分 C每局25分 12.乒乓球正规比赛单打采用。 A七局四胜制 B 五局三胜制 C 三局二胜制 13.乒乓球比赛中不持球拍的手。 A可以击球 B可以放在球台上 C 不可以击球 14.乒乓球正规比赛团体赛。 A采用五场三胜 B采用三场两胜 C采用三场两胜 15.乒乓球比赛团体赛排阵上场比赛可以上几人。 A 4人 B 3人 C 5人 16.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为两种:直拍和。 A竖拍 B斜拍 C 横拍 17. 乒乓球进攻技术速度最快的是。 A削球 B推挡 C攻球 18.乒乓球竞赛项有。 A五项目 B七项目 C六项目 19.一男一女组成比赛叫。 A男子双打 B混合双打 C女子双打 20.乒乓球基本技术分为。 A七个技术 B九个技术 C 八个技术 21.乒乓球球拍触及球的部位(击球的部位)可分为。A五个部位 B四个部位 C三个部位 22.运动员打球时站位与击球距离分为。 A近台,中远台,远台B近台,中近台,中远台,远台C 近台,中远台,远台 23. 击球的速度最快。 A弧圈球 B 快攻 C 推挡 24.接下旋球搓球时拍型是。 A拍形后仰 B 拍形前倾 C拍上抬

海洋地质地貌

1、学科性质、特点、任务和地位 (1)性质:海洋地质学根源于地质学,所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仍属于地质学的范畴。由于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岩石圈部分,所以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学及其相关学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大陆古老岩石圈不同,大洋岩石圈是年轻的地质体,一般不超过2亿年。 因此,海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年轻大洋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地质结构和构造,发展演化及相关效应等的科学。 (2)特点:学科年轻、多学科交叉、依赖于高新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3)任务:主要是研究解决满足人类对矿产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包括由此引发的军事和国家权益方面的需求中的科学问题。 (4)学科地位:海洋地质学是现代地质学的基础和发展前沿,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中支柱性学科之一。 2、大洋中脊体系——在大洋中所存在的两翼宽缓、倾斜对称的海底山脊,高约1—3km,宽度为1500km左右,连绵延伸在各大洋中,纵向延伸长度大于60000公里,称为大洋中脊体系。洋中脊在形成,但不一定位于大洋的中部。洋中脊是离散型板块边缘,是新洋壳生成的地方,由火山活动形成的新的洋壳随着洋中脊两侧的离散运动和冷却而下沉,从而形成洋中脊。 3、转换断层——J.T.威尔逊(1965)提出:洋中脊为许多平行的貌似平移断裂的断层所错开,水平相对错动仅发生在两段洋中脊之间,在洋中脊的外侧,断层两侧地块不产生相对运动。这种由于海底扩张致使转换了性质的断层,特称为“转换断层”。转换断层规模很大,错动距离可达1000多公里,并且且形成“破碎带”。 4、大洋地壳 层I为沉积层——区域性差别相当大,厚度为0~2km,平均厚度约0.4km;地震纵波速度(Vp)为1.6~2.5km/s。沉积物主要是由浊流搬运到深海的陆源、生物、自生和火山等成因的未固结沉积物,深海沉积物的分布通常受到洋内温度和盐度控制的底流和等深流的再搬运。沉积层通常在大洋中脊轴部缺失或极薄,随着远离洋中脊而逐渐增厚,洋盆边缘最厚可达2km。 层II为基底层——火山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夹有已固结的沉积岩,层面极不平坦,厚度变化较大,介于1.0-2.5 Km之间,平均约1.4 km;Vp为3.4~6.2 km/s。上部多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即大洋拉斑玄武岩)、夹杂有深海沉积物的枕状熔岩及玻璃质碎屑岩。越往下沉积岩越少,以至消失;下部多为呈岩脉或岩床形式的辉绿岩;底部为席状岩墙群。 层III为大洋层——是大洋地壳的主体。Vp为6.4~7.0km/s,由此推测可能是辉长岩、角闪岩或蛇纹石化橄榄岩等。其厚度相对变化不大,平均厚约5.0km。 5、洋壳与陆壳的基本区别: (1)物质组成——洋壳主要由玄武质岩及超镁铁岩石组成,陆壳则以巨厚花岗岩质岩为主。 (2)厚度——洋壳平均厚度仅7km左右,而大陆型地壳厚度一般在35~40 km之间。陆壳厚度变化较大,通常地势越高厚度越大,如青藏高原(>70 km),而裂谷下可能只有几公里。在海底,洋壳厚度总体相对稳定在7km左右。但是,大洋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也有复杂的情况,如贯穿四大洋的洋中脊体系,虽是洋底最突出的隆起地形,其洋壳厚度比正常洋盆还

灾害地质学试题库

《灾害地质学》试题库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如何分类分级的? 2、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是什么? 3、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 4、三峡建设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 5、省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6、降水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 7、中国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8、灾害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9、地质灾害评估目的、类型及容? 10、危险性、易损性、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评价的要素和容? 11、什么叫防灾效益?什么叫保值效益? 12、什么是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什么是灾害敏感度? 13、地质灾害评估围,级别与技术要什么?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工程场地选址的地质问题如何评价? 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围及等级如何确定? 15、如何理解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 16、各级地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意义?什么是“国际 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 17、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 .

18、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 19、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备哪些相关性? 20、滑坡是怎样形成的?需怎样监测和防治滑坡? 21、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 22、崩塌与滑坡产生的征兆及区别 23、什么是岩溶?岩溶有哪些形态特征? 24、岩溶的发生条件有哪些?岩溶的哪些发育和分布规律?岩溶地区 有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如何进行防治? 25、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重要标志?滑坡如何进行分类? 26、滑坡如何进行野外识别?滑坡的监测容有哪些? 27、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如何分类?泥石流流量流速如何计算? 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 28、采空区有哪些地表变形特征?如何分类?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 有哪些?采空区如何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空区地面建筑适宜 性如何评价?有哪些处理措施? 29、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哪 些? 30、如何预测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1、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3、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受哪些方面的 . .

乒乓球试题完整版1上课讲义

1、乒乓球球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2.74M和1.525M。 2、沿着乒乓球台边线边缘应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线所环绕。 3、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 4、乒乓球网整个球网的顶端距台面的高度是15.25厘米。 5、乒乓球球网网柱外缘离边线外缘的距离是15.25厘米。 6、在世界乒乓球发展史的第三个阶段中,中国的近台快攻型打法崛起在世界乒 坛。 7、在第11届世界锦标赛之后,国际乒联决定修改规则:增宽球台,降低网高, 限制比赛时间等,为快攻打法创造了条件。 8、快搓球的击球时间在上升前期。 9、慢搓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前期。 10、正手远削球的击球时间在下降前期。 11、正手快攻球的击球时间在上升期。 12、直拍反手快推球的击球时间在上升前期。 13、直拍反手推下旋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下部。 14、正手快攻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上部。 15、正手快搓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下部。 16、正手拉前冲弧圈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上部。 17、正手远削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下部。 18、反手远削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下部。 19、正手发下旋球的击球部位在中下部。 20、反手发右侧上旋球的击球部位在中部像右侧上方拉。 21、直拍反手快推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前倾。 22、直拍反手推下旋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后仰。 23、正手快攻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前倾。 24、正手扣杀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前倾。 25、正手拉攻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前倾。 26、正手杀高球击球时的拍形前倾。 27、反手快攻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前倾。

28、反手中台攻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前倾。 29、正手拉加转弧圈球击球时的拍形是稍前倾。 30、正手拉前冲弧圈球击球时的拍形是前倾。 31. 正,反手快搓球击球时的拍形稍后仰 32.正,反手慢搓球击球时的拍形后仰 33.正,反手远销球击球时的拍形后仰 34.。加快球的速度和增强球的旋转的基础是击球的力量 35.加快球的速度和增强球的旋转强度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挥拍速度 36.击球时作用线作用于球体而不通过球心是使球产生旋转的基本原因 37.通过球心与台面平行单乒乓球飞行方向相垂直的轴式左右轴 38.通过球心与乒乓球台面垂直的轴是上下轴 39.通过台面与乒乓球飞行方向平行的轴是前后轴 40.绕着左右轴旋转的旋转球是上下旋球 41.绕着上下轴旋转的旋转球是侧旋球 42.绕着前后轴旋转的旋转球是顺逆时针旋球 43.旋转度较强的上旋球落台后球的反弹是往前冲 44.旋转度较强的下旋球落台后球的反弹是往回跳 45.侧旋球落台后的反弹是按原飞行状况,继续偏拐 46。顺时针旋球落台后的反弹是往右跳 47.逆时针旋球落台后的反弹是往左跳 48.上旋球落台后用球拍平挡时,球的反弹是往上跳 49.下旋球落台后用球拍平挡时,球的反弹是往下沉 50.左侧旋球落台后用球拍平挡时,球的反弹是往右侧跳 51.右旋球落台后用球拍平挡时,球的反弹是往左侧跳 52.侧上旋球落台后用球拍平挡时,球的反弹是往侧上方跳 53.对方发球时,握拍的右手由右侧斜上方向左斜下方挥拍,击球的中下部往左下部摩擦,他发出的球是左侧下旋球 54.对方发球时,握拍的右手由左后下方向右斜下方挥拍,击球的中部往右上部摩擦,他发出的球是右侧上旋球

海洋地质学试题库

西湖凹陷问题集 第一章绪论 (2) 重点内容 (2) 填空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名词解释 (2) 海洋地质学 (2) 简答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述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了解内容 (2) 名词解释 (2) 海洋海洋地质学古海洋学 (2) 简答题 (2) 1.海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2.简述海洋地质学发展史 (2) 3.试述改变地球观测的海底三大发现 (2) 4.试述海洋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 (2) 5.试述古海洋学的研究内容 (2) 6.海洋学主要的分支学科有哪些 (2) 7.简述深海钻探计划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 (2) 论述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普通地质学试卷1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00题,179.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32小题,共64.0分) (2分)[1]硅华 (2分)[2]硬度 (2分)[3]钙华 (2分)[4]火山弹 (2分)[5]喷出作用 (2分)[6]玄武岩 (2分)[7]摩氏硬度计 (2分)[8]溢流玄武岩 (2分)[9]条痕 (2分)[10]透明度 (2分)[11]矿物集合体 (2分)[12]类质同像 (2分)[13]晶面 (2分)[14]矿物 (2分)[15]放射性同位素 (2分)[16]斑状结构 (2分)[17]缝合线 (2分)[18]泥裂 (2分)[19]新矿物生长作用 (2分)[20]胶结作用 (2分)[21]水圈 (2分)[22]破火山口 (2分)[23]气孔构造 (2分)[24]生物碎屑 (2分)[25]非晶质结构 (2分)[26]岩基 (2分)[27]岩盆 (2分)[28]鲍温反应序列 (2分)[29]同化-混染作用 (2分)[30]浅成侵入 (2分)[31]侵入岩 (2分)[32]常温层 二、问答题(10小题,共50.0分) (5分)[1]何谓碎屑灰岩?其碎屑成因有那些? (5分)[2]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那些? (5分)[3]地质作用何谓科里奥利效应?它在外力作用中有何意义?(5分)[4]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5分)[5]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那些,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5分)[6]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那些? (5分)[7]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多像,举例? (5分)[8]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5分)[9]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那些:什么叫克拉克值?

乒乓球试题库

xx外国语学院体育理论考试 乒乓球选项课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A.英国、B.日本C.中国D.法国 2.乒乓球比赛执行无遮挡发球的规定是()。 A.2000年B.2002年、C.1999年D.1998年 3.xx加入国际乒联的时间是()。 A.1988年B.1998年C.1952年/D.1953年 4.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是()。 A.上升前期/B.上升后期C.下降前期D.下降后期 5.球从台面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是() A.上升后期/B.上升前期C.高点期D.下降前期 6.球反弹到接近和达到最高点的阶段是() A.上升前期B.高点期/C.下降前期D.上升后期 7.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是() A.上升后期B.下降前期C.高点期D.上升前期 8.球拍触球时,先接触的那个部位是() A.击球部位B.击球拍形C.击球方向D.击球弧线

9.乒乓球被击出后的飞行轨迹是() A.红线B.细线C.弧线D.直线 10.通过球心与乒乓球飞行方向相垂直轴是() A.左右轴B.上下轴C.前后轴D.垂直轴 11.通过球心与xx面相垂直的轴是() A.前后轴B.垂直轴C.上下轴D.左右轴 12.通过球心与乒乓球飞行方向相平行的轴是() A.前后轴/B.垂直轴C.左右轴D.上下轴 13.一脚为轴,另一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是( A.跨步B.单步/ C.侧身步D.交叉步 14.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是()。 A.侧身步B.交叉步C.跨步/D.单步 15.左脚先向左跨出一步,然后右脚向左后方向移动是() A.跨步B.单步C.交叉步D.侧身步 16.身体躯干与球台的距离50cm是() A.中近台B.近台C.中远台D.远台 17.身体躯干与球台的距离70cm是() A.近台B.中远台C.中近台D.远台 18.身体躯干与球台的距离100cm是() A.近台B.远台C.中近台D.最近台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一、名词解释 1. 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 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宽度1—1000km,平均75km ;平均坡度度;地壳为硅质花岗岩构成。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 场所。 3. 海洋科学分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4.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特殊性与复杂性:极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性等。 海洋中水-汽孙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海洋每年蒸发约44X 108t淡水 海水的运动还受制于海面风应力、天体引力、重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等。诸如此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海洋中的各种物理过程更趋复杂,即不仅有力学、热学等物理类型,而且也有大、中、小各种空间或时间特征尺度的过程。 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潮位的涨与落,波浪的生与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等。海洋科学研究 的特点: 1. 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 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 太阴日 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平太阳日时=20 h 50 min (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太阳在地球上的视觉运动 速度,当地球转动一周,平太阴日以运行了大约度。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约需旋转度角!) 6.新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1950 年8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科学七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期末考试 科学试卷 第Ⅰ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全卷共五道大题,49道小题,共8页,总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第一、二、三大题,即1—44小题)的答案填在第Ⅱ卷指定位置,写在其它地方不能得分。 3.考试完毕只交第Ⅱ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5分) 1.你见过香蕉的种子吗?当你切开香蕉时,里面的黑点就是香蕉种子,不过这些种子已经退化。因此人们常用香蕉地下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孢子繁殖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时期d时期c时期b时期a 4.据右图可知,人在一生中快速生长体 死亡 的时期分别是()。重 和ba时期和、时期A03181365年龄cb时期B、时期和人类的生长曲线图dc、C 时期时期和ca时期和D、时期1 / 13 5.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 A、超声波 B、水面波 C、可见光 D、次声波 6.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可是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由此看来,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温度 7.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8.我国古代有位诗人乘船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他深有感触,写下了动人的词句:“满眼风

《乒乓球》专项理论试题库完整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公共体育理论乒乓球考试试题 【乒乓球班适用】 1.乒乓球起源于(C) A荷兰 B美国 C英格兰 D中国 2.乒乓球运动是由什么运动演化而来的(C) A冶球 B.羽毛球 C.网球 D.壁球 3.奥运会增设男女混双项目是在(D) A.第25届 B.第26届 C.第27届 D.第28届 4.初学者一般不带旋转的发球技术是(A) A.平击发球 B.正手发奔球 C.反手发急上旋球 D.拉弧圈球

A.大拇指 B.小拇指 C.虎口5.横拍握法需要手的什么部位贴住拍肩( C )

D.手腕 6.横拍握法在正手攻球时哪个手指用力,并向上移动( B ) A. 中指 B.大拇指 C.食指 D.小拇指 7.横拍握法在反手攻球时哪个手指用力,并向下移动( A ) A.中指 B..大拇指 C.食指 D.小拇指 8.准备姿势身体应(A ) A.前倾 B.后仰 C.竖直 D.无所谓 9.准备姿势脚应(A ) A.前脚掌着地 B.后脚跟着地 C.竖直 D.无所谓 10.乒乓球直握拍的特点为(B ) A.出手较快,反手攻球有力,对手容易判断,两面摆速快 A.平击发球 B.正手发奔球

C.反手发急上旋球 D.拉弧圈球 A)的作用 12.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 A.手腕 B.手指 C.肘 D.腰 13.(A)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 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A.不应经常 B.经常 C.偶尔 D.定时 14. (B)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 身体重心随 之落在移动脚上。 A.单步 B.跨步 C.并步 D.跳步 15.(D)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 脚随后跟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A.单步 B.跨步 C.并步

普通地质学 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12*2.5) 地层层序律地质构造硬度块体运动稳定大陆边缘 洋流同化作用深断裂 二、简述题 1、写出下列三对地质概念的区别(6) 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断层与节理沉积物与沉积岩 2、简述地下水的地质作用?(8) 3、为什么“季候泥(纹泥)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记载着沉积物形成的年龄” 4、简述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9) 6判断沉积地层层序是否正常的证据是什么?(9) 三、详述或论述题(70) 1、变质岩的特征如何?10 2、详述火成岩的鉴定方法?10 3、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15 4、海水大规模进退的原因及其地质意义如何?15 5、如何解释全球地震、火山带状分布现象?20 一、名词解释(12*2.5) 变质矿物科里奥利效应火成岩震级逆掩断层差异风化纹泥 地下水潮汐沙漠化块体运动 二、间答题(10*5) 1、全球主要地震带、火山带各有哪些??它们与板块构造有何关系? 2、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有和异同点? 4、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其地质意义如何?

5、在喀斯特地区,多层溶洞所反映的地质意义是什么? 三、详答或论述题 1、现今地表丰富多姿的地形地貌景观是哪些地质作用的杰作?为什么?(20) 2、如何识别断层?(12) 4、论述沉积岩的研究意义(10) 5、试述夷平面的研究意义(10) 窗体顶端 1.陆地表面形态可划分为、、、和五个地貌单元。 3.河流搬运方式有:、、。 4.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有、、和。 5.组成断层的基本要素有、和。 二、单项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A 花岗斑岩 B 板岩 C 页岩 2.河流侧蚀作用产生地质现象是()。 A 峡谷 B 急流瀑布 C 曲流 3.滨海沉积砾石的长轴与海岸()。 A 平行 B 垂直 C 斜交

乒乓球课程试基础题库

乒乓球基础试题 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 1乒乓球运动是由____或____选手,用球拍在中隔一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击球的一项室内运 动,它主要由____和____两大类打法. [ 两名、两对、直拍、横拍 ] 2 乒乓球比赛的基本方法有___ 和____两种,团体比赛形式有 , 和。 [ 淘汰赛、循环赛、五场三胜制、七场四胜制、九场五胜制 ] 3 团体比赛每场采用制,单打比赛每场采用制。 [ 5局3胜、7局4胜 ] 4 每局比赛先得分者为胜,如平后,则先多得分者为胜,没有最高分限。 [ 11、10、2 ] 5 乒乓球世界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有、、、、、、 和 7个项目。 [ 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男、女混合双打 ] 6乒乓球于首次进入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比赛目前只、、、 4个项目。 [ 1988、男、女单打、男女双打 ] 7 第一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于年在举行,自26届始改为每举行一届。自2003 年始,单项比赛于年举行,团体赛在年举行。 [ 1926、伦敦、两年、奇数、偶数 ] 8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另外,他不受、、 条件的限制,所以能广泛地开展。 [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易、年龄、性别、身体 ] 9 经常参加乒乓球锻炼,能够训练的高速反应能力,增强、、 的机能,促进和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肌肉、骨骼 ] 10经常参加乒乓球比赛,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培养人们的 、、、、等优良品质。 [ 机智、灵活、冷静、沉着、果断 ] 11 乒乓球运动由运动派生而来,大约在19世纪末起源于,流行于。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宽度1 —1000km平均75km 平均坡度0.1 度;地壳为硅质花岗岩构成。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3.海洋科学分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4.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特殊性与复杂性:极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性等。 海洋中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海洋每年蒸发约44X 108t淡水? 海水的运动还受制于海面风应力、天体引力、重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等。诸如此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海洋中的各种物理过程更趋复杂,即不仅有力学、热学等物理类型,而且也有大、中、小各种空间或时间特征尺度的过程。 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潮位的涨与落,波浪的生与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等。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 1 .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太阴日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24.8412 平太阳日时=20 h 50 min (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太阳在地球上 的视觉运动速度,当地球转动一周,平太阴日以运行了大约12.9 度。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约需旋转372.19 度角!) 6.新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1950年8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 年扩建为海洋研究所。 1952 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部北迁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 1959 年在青岛建立山东海洋学院。 1988 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 1964 年建立了国家海洋局。此后,特别是80 年代以来,又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1 997 年建立湛江海洋大学) . 7.最小风时在定常风的作用下,对应于风区内某点,风浪达到定常状态所用的时间是一定的,这段时间称为最小风时。或者说,对应于某一风区(长度),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称为最小风时。其实从讨论开始的假设条件知,这段时间就是风区上沿所产生的波浪传播至某点经历的时间,因此不同风区,对应于不同的最小风时,当实际风时大于最小风时时,波浪为定常状态,反之为过渡状态。 8.最小风区 当实际风时一定时,当然对应于某一风区(长度)内的波浪达到定常状态,此一风区长度称 为最小风区。最小风区的定义为,对应于某一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当实际风区小于最小风区时风浪为定常状态,反之为过渡状态。 二、简答题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地质学复习题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地质学复习题 1、大洋中脊有哪些特征? 洋脊侧翼区,是地势崎岖的斜坡区,悬崖陡壁耸立;大洋中脊并不是连冠不断的,而是被众多的转换断层分割成一段一段,两段中轴错开甚远;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局部露出水面称为岛屿,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和中央裂谷,构成中脊地震带;洋脊斜坡或脊顶上的沉积物很薄或完全缺失,洋脊附近沉积物很年轻,多为新第三纪或第四纪;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热地幔物质沿中脊不断上升并形成新洋壳 2、无震海岭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主要是什么? 发育在大洋盆地之中,由海底火山链组成,按火山年龄新老依次呈线状排序,排列方向与大洋中脊垂直或相交。成因:固定的地幔热点喷发的火山在板块拖曳移动的海底上逐步形成。其轴部无中央裂谷;无横断海岭的转换断层;现代火山局限于海岭的一个端点;无地震活动或仅有火山活动引起的微弱地震。 3试述大陆漂移的主要内容。 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存在一个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和一个广阔的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分裂,产生多个碎块,即为现在的各大洲,并逐步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步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则收缩成今日的太平洋 4、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主要是什么? 两种大陆漂移驱动力:一是向西漂移的力,它来自日、月引力导生的潮汐摩

擦力,尤其在地表最明显,致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由西往东的自转有滞后趋势,宏观表现为大陆缓慢向西漂移;二是指向赤道的“离极力”:魏格纳认为,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原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联结在一起,后经分裂而离开极地,必然有一种离开极地指向赤道的离极力。离极力其来源主要是地球的离心力,除两极和赤道外,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 5.试述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大洋两侧扩展推移。 6.试述海底扩张的两种表现形式。 1) 扩张洋底把与其相连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 2) 海底向陆地下俯冲潜没。 7.何谓瓦因-马修斯假说。 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于海底岩石磁性强弱不同所致,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随着海底扩张,先形成的海底向两侧推移,在中脊顶部不断形成新的海底。 8.何谓Wilson旋回? 即洋盆生命旋回,记录在大陆岩石圈中的复杂大洋的开闭,即起始于大陆裂谷,生长成为一大洋然后缩小,并最后完全关闭。 9.简述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沿此边界两个相邻板块作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在这里俯冲和消减。由于遭受强烈的挤压运动,引发了强烈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形以及相关的变质作用。俯冲边界发生在大洋壳与大陆壳相互汇聚的地区;碰撞边界则是大陆壳与大陆壳相互碰撞的地方。

乒乓球理论考试试题库

乒乓球理论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成立于____年。 2、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共有____个正式比赛项目。它们是____ 3、乒乓球运动起源于____世纪,发源地是_____。 4、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_____年,在_____举行。 5、2003年国际乒联宣布将单项、团体分开。单数年举行____比赛,双数年举行____比赛。 6、我国乒乓球运动员_____,于_____年第一次荣获了男子乒乓球世界冠军。 7、当比赛实行轮换发球发时,如果接发球员十三次合法还击后比赛仍在继续,裁判员 则应喊“停”并判______得1分。 8、 2005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做出决定,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男女双打项目更换为___比赛项目。 9、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___色,另一面为___色。 10、"提高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乒乓球台长___米,宽___米,球台高___厘米,球网高___厘米。 12、"正式的乒乓球比赛,一局比赛时间规定为___分钟。每局比赛之间运动员有权要求不超过___分钟的休息。 1

3、"发球员发球时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___厘米。 1 4、"乒乓球团体比赛项目有____、___,单打项目有___、___、___、___、___。 1 5、"乒乓球比赛从___年,第___届奥运会开始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其比赛项目有___、___、___、___四项. 16、"正手快攻在球的______期击球。 1 7、"乒乓球的重量是____克;乒乓球台长____米,宽_____米,球台高____米。 1 8、"当比赛实行轮换发球发时,如果接发球员十三次合法还击后比赛仍在继续,裁判员则应喊“停”并判___得1分。 1 9、"正式比赛的乒乓球应呈___颜色,其重量为___克,球的直径为___毫米。 20、"乒乓球于_____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其比赛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单项比赛开始前,裁判员找双方运动员抽签,中签者选择了方位,第一局由谁发球: A、未中签者。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斑澜栖息xī泰然处之chù危言悚听 B.潸然眼棱léng弄巧成拙chù适得其反 C.喧嚣濒临bīng夜不能寐mèi按步就班 D.绰号贿赂lù脍炙人口kuài循规蹈矩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jié)派谴怪诞不经(dàn)拈轻怕重 B.狭隘(yì)蹒跚莽莽榛榛(zhēn)大相径廷 C.惩戒(chéng)怂恿杞人忧天(q?) 刨根问底 D.羞怯(qie) 帐蓬畏罪潜逃(qián)随声附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是天使还是魔鬼? ①21年前的夏天,德国科学家在北太平洋海底800米深处,第一次取出可燃冰样品,并使人类第一次看到,冰雪般的东西被点燃后,发出魔幻般淡红色的火焰,耗尽能量后,硕大的冰块竟变成了一摊清水…… 可燃冰的由来 ②可燃冰的学名叫甲烷水合物,它的形状像石蜡遇热未融化前的样子,洁白而绵软。它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在高压低温作用下的特殊产物,它像地毯一样覆盖了10%的海底,总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深度在数百米到数千米

不等。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可燃冰总储量高达2.5万万亿立方米,是石油、天然气和煤总储量的两倍,假如能够安全开采,至少可供人类使用数百年。 ③按美国科学家的说法,可燃冰是海洋微生物和海底油气在海洋板块作用下的产物。因为占地球2/3的生命是由生活在海床下微生物构成的,那里没有氧气,一片黑暗,亿万年来,不计其数的微生物从不停歇地制造着甲烷。另外,当海洋板块下沉时,海底油气随板块边缘喷涌而出,在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后,天然气与海水发生化学作用,日积月累,在高压低温的作用下,就形成了浩瀚厚实的可燃冰,像地毯一样沉睡在海底。 ④可燃冰储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日本、加拿大和美国。据美国地质勘探局估计,美国的可燃冰蕴藏量为9600万亿立方米,是国内传统天然气储量的200倍,丰厚的利润自然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可燃冰延迟开发的原因 ⑤时值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阿波罗计划”时,NASA的燃料专家正在苦寻可以替代液氧的质量更轻、热值更大的燃料。因为体型庞大的“土星”火箭进入太空后,最多时每秒需消耗13吨燃料,极大地压缩了宇宙飞船的有效载荷。得知可燃冰的存在后,美国科学家兴奋不已,立刻确定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全力以赴地投入分析研究。 ⑥对可燃冰的研究,美国科学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他们迟迟没有进行后续开采动作。有人猜测,美国人重点进行理论研究,因为他们希望在未来的星际旅行时,开发其他星球上甲烷水合物,用作飞船能源,在即将到来的星际大开发中确保难以撼动的领先地位。 ⑦其实,情况远非那么简单。就在各国科学家纷纷建议政府投资开发可燃冰,以解煤炭、石油等能源告罄之虞时,美国科学家却告诫世人审慎开发可燃冰,因为它可能加剧温室效应,即使是极少的可燃冰被释放到大气中,后果可能都是灾难性的。 可燃冰是天使还是魔鬼? ⑧目前,科学界对可燃冰开发有两种观点:以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地质学家格雷沃里为首的一派认为,甲烷水合物是自然界中隐身的恶魔,会不定期地向地球发难,应是人类今后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之一。 ⑨远在2.5亿年前,在二叠纪末期,一种突然降临的灾害,短时间内毁灭了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科学界普遍认为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但格雷沃里认为是海底积存的巨量的甲烷发生爆炸,导致气候温度骤然上升,泛滥至地面的大火消耗了大氣中的氧,所以多数地球生物相继毙命,甚至包括很多鱼类。他估计,北冰洋可能是今后甲烷水合物泛滥的导火索。因为那里可燃冰大多在浅海,并且得益于低温而非高压,所以一旦发生溢出爆炸,就是上帝降临也束手无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