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畫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一、病死說

二、溺死

三、自沉於水而死

四、食物中毒而死

五、消化不良而死

基本資訊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經歷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詩被稱作“詩史”。

杜甫與杜牧是遠房宗親,杜甫的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曾祖父杜依藝曾任鞏令一職。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官至膳部員外郎且有自己的自傳。父親杜閑有奉天令一職。青年時期,杜甫曾遊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並兩次會見李白,共同談論詩,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安祿山與史思明)爆發後,他流亡顛沛,竟被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西元759年),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kuí)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死後,按其遺願.,和其祖父同歸葬在洛陽市東約23公里的偃師縣杜樓村。

杜甫在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西元759年)秋,任華州司功參軍。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遺,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貴,被貶到華州(今華縣),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醫筮、考課等事。杜甫又被尊稱為“詩聖”,與“詩仙”李白並稱“大李杜”。他所寫的詩,被人稱為“詩史”。到華州後,杜甫心情十分苦悶和煩惱。他常遊西溪畔的鄭縣亭子(在今杏林鎮老官臺附近),以排憂遣悶。他在《題鄭縣亭子》、《早秋苦熱堆案相仍》、《獨立》和《瘦馬行》

等詩中,抒發了對仕途失意、世態炎涼、奸佞進讒的感歎和憤懣。

儘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時值安史之亂,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展,在此期間寫了兩篇文章:《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考慮如何減輕人民的負擔。當討伐叛軍的勁旅——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的兵馬路過華州時,他寫了《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的詩,表達了愛國的熱情。乾元元年(西元758年)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均在今河南省)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今河南安陽)之戰爆發,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並在回華州後,將其修訂脫稿。“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乾元二年(西元759年)夏天,華州及關中大旱,杜甫寫下《夏日歎》和《夏夜歎》,憂時傷亂,詠歎國難民苦。這年立秋後,杜甫因對污濁的時政痛心疾首,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西去秦州(今甘肅省天水一帶)。杜甫在華州司功任內,共作詩30多首。

杜甫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後被嚴武薦為節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節縣。兩年後,離開奉節縣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唐代宗大曆五年(西元770年),詩人病

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後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間,他雖過著“生涯似眾人”的生活,但卻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歲晏行》等一千多首詩。杜甫的詩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詩風基本沉鬱頓挫。

詩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

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

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嶽》等等。

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歲以前)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歲)

三、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四、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詩人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願為解救人民的苦難做出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

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複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190。

杜甫雖然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詩歌影響

杜甫是“中國唯一影響隨著時間不斷增長的詩人”。

而杜甫更廣泛的影響是,杜甫的作品將律詩從文字上的遊戲變成了抒發政治抱負的載體,

對後來的詩人政治題材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他思考的能力鑄就了他的影響力,出於他對建立良好社會秩序的嚮往,他深受政治家的推崇,改革家也學習他對窮人的悲憫,文學家學習他在藝術手法上的創新。

清初文學評論家金聖歎,把杜甫所作之詩,與屈原的《離騷》、莊周的《莊子》、司馬遷的《史記》、施耐庵的《水滸傳》、王實甫的《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在當代,杜甫對國家的忠心和對人民的關切被重新詮釋為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含義,而他本人因為使用“人民的語言”而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讚賞[25]。

杜甫對後人的影響還有道德方面的。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丁启阵 诗圣杜甫,他不太长的一生,跟不少地方发生过关系:出生地河南巩县,童年基本上在那里度过,三十余岁时又曾在那里建筑土室,度过新婚岁月;少年青年时期寄居洛阳姑妈家,以青年才俊身份成为上流社会沙龙宴集的常客;青年时期先后漫游吴越、齐赵、梁宋,其中在吴越、齐赵逗留的时间,都长达四五年以上;中年到长安,求官、陷贼、为官,前后十四五年;因为替布衣之交房琯说情被贬官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一年;弃官之后,到过秦州、同谷;漂泊西南期间,定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其间到过梓州、阆州等地,前后近五年;离开成都之后,曾在夔州居住年余;出川之后,徘徊于潭州、衡州之

间;最后,死于潭州开往岳阳的船上,权葬耒阳。 杜甫遇到成都,是杜甫的幸运,也是成都的幸运。 “杜甫来到蜀地时,正是肃宗上元元年一个白雪皑皑的黄昏。”——杜甫挈家到达四川成都,时间是冬季十二月不假,但是没有任何诗文可以证明当时杜甫面前出现过“白雪皑皑”的景象。现存杜甫诗歌中,进入剑门,也就是入蜀之后,《成都府》应是最早的作品。诗中不但没有写到雪景,反而有如下描述眼前景物的诗句:“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显然,杜甫眼前,是一派绿意盎然、繁华喧闹的景象。在成都平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冬天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不大可能在平地上出现白雪皑皑的景象。西岭雪山常年有积雪,但不能因此用“白雪皑皑的黄昏”描写杜甫达到成都时的情景。杜甫诗中,皑皑白雪,出现在入蜀之前,在同谷,“黄

独无苗山雪盛”。 “在长安生活了十年的杜甫,四处碰壁的清贫生活,早也减少了他年少时的踌躇满志。”——杜甫在长安,时为天宝五载至十五载,一个人的35岁至45岁期间,还能用“年少时”加以指称吗? “长安被陷后,他带着家人,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长安沦陷于安史叛军铁蹄之下,是天宝十五载的事情。当年杜甫时只身一人困于长安城中,妻子儿女均寄居在奉先县,当时奉先县的县令可能是杜甫妻子家族的亲戚,比如舅舅。杜甫本人逃出长安后,也并非立即去跟妻子儿女会合,开始逃难。而是历尽艰辛,跑到李唐新帝肃宗所在的凤翔。在凤翔,杜甫官拜左拾遗。一年多以后,因为疏救好友房琯,被贬出朝廷,到华州任职,时间为整一年。杜甫一家“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是在华州任职一年之后的事情。因为战乱,可能还有天灾,关中发生大饥荒,为官薪俸不足以养家糊口,

杜甫的简单资料(1400字)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望

岳》便写在这个时期。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结下深厚的友谊。 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这时期流传下来诗约一百余首。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后杜甫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八月,完成长诗《北征》。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展转走上艰难的蜀道,后来到了成都。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名作。

杜甫

“诗圣”杜甫 一、杜甫生平: 杜甫生于“奉儒守官”并有深厚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却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后世被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但在唐朝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杜甫写“初唐四杰”的《戏为六绝句(其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在此段时间的见闻,成为不朽作品“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至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二、杜甫诗作名句欣赏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诗人杜甫简介

诗人杜甫简介 总结归纳精选(1): 诗人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之后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总结归纳精选(2): 诗人杜甫简介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杜甫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世称杜少陵,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有时候也称为“大李杜”,以区别于“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

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总结归纳精选(3): 诗人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在今河南省),唐朝伟大诗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

一、杜甫生平 杜甫杜甫(dù fǔ)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也称之为“大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1]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2]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诗风基本沉郁顿挫。 家庭 妻子 杜甫于30岁时,暂时中断了在齐鲁燕赵间的漫游,回到洛阳,在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筑就陆浑山庄,然后迎娶了弘农县(天宝年间改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司农少卿为主管农业和财政的副部长,与世代为官的杜甫家可谓门当户对。妻子小他十多岁,想来是一位知书达理、聪慧贤淑的女子。遗憾的是杜甫并没有用他的大手笔为爱妻立传,甚至我们连杨氏夫人的名字也无从知晓,但杜诗中却多处提及她,虽然片言只语,一鳞半爪,但从那饱蘸深情的笔墨中,我们对诗圣背后那个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伟大女性,还是不由得肃然起敬。 子女 育有两子宗文、宗武;一女凤儿。 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代主义诗。

关于杜甫的名人故事

关于杜甫的名人故事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自称少陵野老,在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735)回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写下如《望岳》等诗。 《望岳》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有三首,故又称“望岳三首”,分别为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第一首《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望岳》为咏华山之作,流露出作者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望岳》则咏衡山,流露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天宝三载(744),在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白的感人诗篇。 春日忆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春天树③,江东日暮云④。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作品注释 ①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②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④江东:指今省南部和省北部一带,当时白在此地。⑤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诗圣杜甫,他不太长的一生(杜甫享年59),跟不少地方发生过关系:出生地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童年基本上在那里度过,三十余岁时又曾在那里建筑土室(窑洞),度过新婚岁月;少年青年时期寄居洛阳姑妈家,以青年才俊身份成为上流社会沙龙宴集的常客;青年时期先后漫游吴越、齐赵、梁宋,其中在吴越、齐赵逗留的时间,都长达四五年以上;中年到长安,求官、陷贼、为官,前后十四五年;因为替布衣之交房琯说情被贬官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一年;弃官之后,到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漂泊西南期间,定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其间到过梓州(今四川)、阆州等地,前后近五年;离开成都之后,曾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居住年余;出川之后,徘徊于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之间;最后,死于潭州开往岳阳的船上,权葬耒阳。杜甫遇到成都,是杜甫的幸运,也是成都的幸运。 “杜甫来到蜀地时,正是肃宗上元元年一个白雪皑皑的黄昏。”——杜甫挈家到达四川成都,时间是冬季十二月不假,但是没有任何诗文可以证明当时杜甫面前出现过“白雪皑皑”的景象。现存杜甫诗歌中,进入剑门,也就是入蜀之后,《成都府》应是最早的作品。诗中不但没有写到雪景,反而有如下描述眼前景物的诗句:“我

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曾(层)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显然,杜甫眼前,是一派绿意盎然、繁华喧闹的景象。在成都平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冬天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不大可能在平地上出现白雪皑皑的景象。西岭雪山常年有积雪,但不能因此用“白雪皑皑的黄昏”描写杜甫达到成都时的情景。杜甫诗中,皑皑白雪,出现在入蜀之前,在同谷(今甘肃成县),“黄独无苗山雪盛”(《同谷七歌》)。 “在长安生活了十年的杜甫,四处碰壁的清贫生活,早也减少了他年少时的踌躇满志。”——杜甫在长安,时为天宝五载至十五载(公元746—755),一个人的35岁至45岁期间,还能用“年少时”加以指称吗? “长安被陷后,他带着家人,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长安沦陷于安史叛军铁蹄之下,是天宝十五载(756)的事情。当年杜甫时只身一人困于长安城中,妻子儿女均寄居在奉先县,当时奉先县的县令可能是杜甫妻子家族的亲戚,比如舅舅。杜甫本人逃出长安后,也并非立即去跟妻子儿女会合,开始逃难。而是历尽艰辛,跑到李唐新帝肃宗所在的凤翔(在甘肃)。在凤翔,杜甫官拜左拾遗。一年多以后,因为疏救好友房琯,被贬出朝廷,到华州(今陕西华县)任职,时间为整一年。杜甫一家“颠沛流离,餐风露宿,终于进入蜀地”,是在华州任职一年之后的事情。因为战乱,可能还有天灾,关中发生大饥荒,为官薪俸不足以养家糊口,加上当时杜甫的政治理想已经幻灭,于是弃官,携家去了秦州(在今甘肃天水)。

杜 甫

杜甫 杜甫在诗歌的内容和技法上都有创新,引导后代诗人欣然从之,导致中国诗歌发生新变,具有开创诗歌新天地的重要意义。 一、诗歌内容方面。 1.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上呈现两大转折 一个是变先前诗歌以抒情为主,转而成为以叙事为主;一个是变先前诗歌的歌唱理想转而成为描写实际人生。 通过叙事的手段真实地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盛变衰的历史过程。这是以前任何诗人都没能做到的。杜甫用诗歌记录重大的时局事件,被历史学家看成是信史。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此外,“诗史”还包括: Ⅰ用诗歌书写断代国史。如:《夔府书怀四十韵》。写安史之乱期间发生的史实; Ⅱ用诗歌为故去的人物立传。如《八哀诗》。这首诗是追怀名将王思礼、李光弼、严武,还有贤相张九龄,还有国士李琎、李邕、苏源明、郑虔,这些人的生平经历、功业、德行、才干等等,所记的内容与史书相合。与史书相比传达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Ⅲ杜甫还为生人立传。如:《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这首诗是为唐朝大将哥舒翰立传。 Ⅳ用诗歌记录个人和家庭的乱世遭遇,笔触细腻,连孩子脚上的泥垢、老伴凄苦的容颜,都如实地写出来了,由此反映了人生的种种不幸和乱世的社会人情。 Ⅴ用律诗写时事,实为创举。表现在他对诗歌体式功能的突破性运用上,我们知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这些体式,历来是用为抒情的,而杜甫却用来记事。如:五律《即事》这首诗,记录了宁国公主惨淡回国,途经秦州的事情。 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是有其充分依据的。但“诗史”又绝对不同于史书,它不是押韵的史书,史书只是梗概地记录历史事件,而杜诗却展开了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画面;史书要求撰写者冷静、客观,而杜诗却在记录事件中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情感。杜诗的写实做法揭开了诗歌史上的新篇章,从此以后,像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韩愈、张籍、王建和晚唐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人,以及宋元明清众多诗人,都效法杜甫,创作出大量的叙事性、记实性的作品。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先导,它在内容上的这种变化对其他的文学样式的产生或者发展产生了连锁反应。从此以后,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这些叙事文学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杜诗的叙事性可谓中国文学的主流由抒情到叙事的转捩点。 2.改造乐府诗。 乐府诗歌在汉代产生以后,由于内容上的写实性、语言上的通俗性,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使后代诗人对这种体式深感兴趣;同时,也正是这个原因,后代诗人对汉乐府的旧题目不敢变更,后代诗人或者是用旧题目来摹写旧事情,或者是用旧题目来写时事,常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直到盛唐仍然没有改变,比如李白的乐府诗歌,仍旧是用汉乐府的旧题目来写眼前的事情。 杜甫写乐府诗歌,则敢于摆脱乐府旧题。杜甫根据所写的事情而立题目(创造新题乐府),使题目与内容合为一体,这无疑是个大胆的举动,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杜甫的这一创举,直接引导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新题乐府的创作热潮。 3.改造七律。 七律这种诗歌体式,其诞生之初,本是表现宫廷生活、君臣活动内容,内容空泛,缺乏真情实感,辞藻华丽。盛唐开始用七律写有朋送别、个人生活感受等,与同时期五律相比题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杜甫生平经历人教版选修《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杜甫生平经历 家世背景 公元712年(壬子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南瑶湾村。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时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731年)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四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杜甫生平介绍资料,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 杜甫(公元712--770),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jiaoshi/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 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 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youer/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

文学历史人物素材之杜甫 一、人物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二、诗歌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18],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三、代表诗作及其鉴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关于杜甫简介资料

关于杜甫简介资料 篇一:杜甫简介 杜甫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襄阳),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传世;其中“三吏”为和,“三别”为和。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生平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三别”:为,,。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小故事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素材评析】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着,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适用话题】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杜甫诗歌风格

杜甫诗歌风格 【风格】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

作文素材积累——杜甫

作文素材积累----------杜甫 让纸张挽起时代的屏幕,让笔墨播转回岁月的车轮,让我们对你的遥望在历史长河上架起一座用仰慕之心筑成的时代桥梁。杜甫,你曾走在“朝圣”的路上,用文字记录辉煌兴衰;今天,我们嗅着你的诗香,用“诗圣”照耀我们的路。z 【精彩语段】: ①一个用身躯支撑着王朝的人,却被堂上坠落的瓦片击伤,一个一生热爱祖国的人,始终被祖国遗弃。没有什么再能够拯救,包括笔端的千万间广厦,也将注定坍倒。所有的泪水朝向一个褴褛者滂沱,但他已无法看见一个时代的辉煌。最终依赖于歌吟,也最终于湮没于歌吟。 ②在浩荡迭佚的教科书里,他面容清矍,形容枯蒿,冷峻的双眼深情地注视着普天下苦难众生。天渐冷,寒意浓,他挥一挥望空飞舞的长袖,捋一把已经花白的胡须,让一个苍凉的声音穿越千年忧戚,在人们心弦上留下重重的一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相信,和我一样的许多人,都曾在杜诗的平平仄仄中真切地触摸过诗人不安的灵魂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读起《蜀相》,想起繁华到衰败的唐朝,心中就泛起一阵阵涟漪!杜甫,盛唐衰败的见证,一个永远的诗圣。 悠悠岁月,满载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平静下来的硝烟,涌现出的志士仁人,多已成为装扮历史画廊中令人荡气回肠的精美画卷:当你驻足观赏是,是否发现有一幅发光的画卷,那便是杜甫!有过辛酸苦辣;有过流离街头;有过感叹人生,有着传奇色彩的杜甫正向完美走来。 美丽的春色陶醉着所有人的心,诗人独自走着,那盛开的花朵,那游戏的蝴蝶,那吟唱的娇莺,洗涤了诗人忧伤的心,融入自然,不仅咏出“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呤出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每每看到了春天,我就会想起那令人陶醉的诗句! 一江怅然的江水,一盏无眠的渔灯,一个忧郁的诗人。我想起了他,他在蜀都草堂。一颗流离的心在这里得到了丝丝慰藉,得到了暂时的闲适!避开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尘嚣,也避去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诗人坚硬的生命,让我感到敬畏!四年后,杜甫又踏上了征程,但他给巴蜀文化留下的,永远还在。 当国家灭亡后,杜甫又开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爱国,爱得惊天地,泣鬼神。杜甫,永远的杜甫,历史上的杜甫,我心中的圣人! ④可阳光淡淡燃亮的是他的孤独,他的"高山流水"未能有贤君来赏,无知音,只剩下风中漂泊,断弦的殷红伤口.西南的漂泊虽苦楚,却也成就了他颇丰的诗歌创作.忧患中的他吟诗高格,

杜甫

摘要 唐代诗坛上冉冉升起两颗璀璨的明星,其中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更是中国诗歌领域的骄傲,他有着“仁者爱人”的思想,有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有着“感怀悲切”的家庭责任感,他把这些情感都体现在诗歌中。因此在杜诗中关于人伦之情的描写,既是杜甫亲情世界的真实流露,又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伦理道德的真实反映。在诗歌中,杜甫表现出对妻儿的关爱之情,不论身处何地,依然保持对妻子的深情厚爱,对儿女的疼惜、慈爱;也表现出对骨肉亲情的珍惜,连年动乱,与弟妹忍受分离之苦,心中惦念着弟妹的生活。这些诗歌之所以能长久流传,主要是与诗人的真挚情感、博爱情怀和艺术形式的人工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也能从这些诗歌中,体会出他高尚的品格,崇高的道德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杜甫;亲情世界;真挚情感;博爱情怀;人工美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1章杜甫亲情诗的内容 (2) 第1节伉俪情深 (2) 第2节父子之爱 (3) 第3节手足之情 (5) 第2章对杜甫亲情诗歌的艺术探析 (7) 第1节以情为文 (7) 第2节仁者爱人 (7) 第3节人工之美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人之本性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感情强烈之际和新的尝试之中,因独居时不必矫揉造作,激动时会忘掉清规戒律,而在新的尝试中则无惯例可援引。”[1]在诗歌的国度中,杜甫以独特的情感体验方式,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经历。他的诗不仅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出“仁者爱人”的真挚情感。因此,在今天物欲横流、喧哗浮躁、亲情淡薄的世界之

中,重新解读杜诗中的情感世界,呼唤亲情的回归,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杜甫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中外学者对他的研究也数不胜数。1949年前的研究,研究者力图剥去他的“诗圣”的外衣,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诗人,其中以梁启超的“情圣说”和胡适的“表现人生说”最为经典。1977年至今,出版有关杜甫的各类著作100余部,论文2500余篇。其中陈贻焮《杜甫评传》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环境等一些客观因素结合主观的判断去研究杜甫,研究杜甫的诗歌。莫砺锋的《杜甫评传》,书中详细论述其诗歌创作成就及其创作发展过程,书中在第一章就详细地研究杜甫的家庭亲情和反映出他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杜甫生平行迹的考辨,这以山东大学《杜甫全集》校注组所著的《访古学诗万里行》一书最为详细;而对杜诗艺术成就研究,裴斐《杜诗八期论》等都阐述自己的观点。查阅了大量的诗史资料和文学大家的研究成果,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将从他的亲情世界的角度来写,以至更加全面的了解杜甫的博大情怀,道德思想和人格魅力。目前,有关杜甫亲情世界的诗歌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太过详细的研究,只是在一些期刊网上有涉及,所以本篇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妻子、儿女、兄弟之情着手,以诗为依据,把杜诗总结归纳出属于亲情类的诗歌,再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合情合理地分析。 论文尊重史实,借鉴前人研究的观点,尽量多地查找有关资料,例如书籍、报刊等有关信息,以诗为佐证,用具体的材料,举例说明杜诗中亲情的表达。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大约60多首写到亲情,论文从亲情诗歌内容的研究,透过对妻子伉俪情深,对儿女的疼惜关爱,对亲人的惦念之感,体现出杜甫高尚的品格和“仁者爱人”的情怀;再从“以情为文”、“仁者爱人”、“人工之美”三个方面分析杜甫亲情诗歌的艺术特色,从而具体展现了杜甫作为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第1章杜甫亲情诗的内容 “梁启超先生说,别人都称杜甫为‘诗圣’,我却要称他为‘情圣’,因为杜甫体现在他的诗歌中的情感是最深厚的、最诚挚的,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所以要称他为‘情圣’。”[2] 杜诗之所以能千古传唱,为人们所推崇,就在于那最为难得、又最为平常的人伦之情。 第1节伉俪情深 杜甫在诗歌中体现出对妻儿的关切之情。众所周知,杜甫是一个积极入世的诗人,他“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立志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致使他“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生活的潦倒,贫穷的煎熬,战事的连绵不断,仕途的接连挫折,使他不得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过着类似于乞丐式的生活。对于此,身为人父、作为丈夫的诗人,内心深处有着一股深深的歉疚之情:“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尤其是处于世事纷扰、战火连绵的动荡岁月里,杜甫不计个人的安危,深深地挂念着一家老小的安危与生计,他把一片深情熔铸在诗歌中,形成荡气回肠的感人诗篇,如《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八月,诗人因世事离乱,被叛军羁押于长安牢狱之中,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但此刻诗人却不能忘怀于寄寓在异乡的妻儿,自己一死固然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一家老小的生活却成了大问题,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叛军嗜杀成性,“比闻同罹祸,屠戮到鸡狗”,诗人深切地关注妻子和儿女们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着落。诗歌在反复的吟唱中,抒发出自己焦急与不安,诗歌“语丽情悲”,“词旨婉切,见此老锺情之至”。刘克庄评价说,此诗可见杜甫笃于伉俪情深。[3]可谓知人之论。此类诗句在杜甫的诗歌中是屡见不鲜,如以下的一组诗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