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研究方法4名解解答论述

社会研究方法4名解解答论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一项研究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它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的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
2、抽样: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个选取的过程就是抽样。
3、抽样框:研究者在实际抽样时,经常是先找到一份近似涵盖所有总体元素的名单,然后从中抽取部分元素,这份名单被称为抽样框。
4、操作化:要想具体测量这个概念,需要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这个过程同城被称为操作化,即在经验层次对概念进行操作定义。
5、实验: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6、匹配法:研究者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到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7、定性资料:用文本、书面文字、词句或象征符号等,来描述或呈现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态度和事件的资料。
8、实地研究:是一种研究者以不带理论预设的方式,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方式。

二、简答
1、变量的定义、分类及解释
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变量分为①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②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③中介变量,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2、研究的基本程序
①选择问题,是一项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②回顾文献,围绕所选定的研究问题系统地去查阅相关文献,以了解前人在这一领域中已做过哪些工作,进行过哪些探索,得到了哪些结论和成果。③研究设计,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④收集资料,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⑤分析资料,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和分析。⑥报告结果,是社会研究最后一个阶段,其任务是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论文或著作,与他人进行交流。
3、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①描述情况,调查研究能够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它也是人们深入认识这一现

象的基础。②解释原因,调查研究能够被广泛地用来探讨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探讨某一现象发生的原因。③预测趋势,调查研究可以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④评估政策,调查研究还可以了解和检验社会政策或社会干预方案的实际效果,考察其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4、从社会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
①选题实际上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或目标,即在研究课题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加以具体的规定,其中包括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从而决定了整个调查的方向。②一项研究课题的选择反映了研究者或研究水平。③一项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还影响到研究的过程及其方法。
5、研究问题及其标准
研究问题在研究主题的范围内确定自己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一般来说,符合文体标准的有三个条件:①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还没有被其他人研究过,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新问题,新现象。②对已经研究问题企图用一种新的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就是这样的研究问题主要是为了验证一种新的理论假设,或者用来检验某种理论的普适性程度。③曾经进行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相比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进行调查,手机资料,客观描述这一问题的基本情况,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和分析。
6、衡量创造性的标准
①创造性课题表现为真相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在现有的只是库存中还无法找到,是史无前例、填补空白、开创性的。②一项课题具有创造性,也可以是指采用新的理论对一个已经经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研究。③研究课题的创造性有的时候还是表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做过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或者原来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7、查阅文献的作用
①可以使研究者详细了解研究课题所在领域的学术成果。②通过文献查阅可以为研究者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供启发。③查阅文献可以帮知自己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在更大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背景分下分析、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
8、研究方式的类型
①社会调查,是一种定量调查方式,其特点是运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手机资料,并在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把调查结论或资料推论到样本所在的总体。②实地研究,其特点是研究者必须长期生活在被研究者的生活环境中,甚至作为其中的一员与被研究者共同生活,通过观察、访问收集到有关资料,通

过对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解释被研究对象生活方式以及 行为方式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③文献研究,利用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具有非常明显的间接性、无干扰性和无反应性,也称为非介入性研究。④实验研究,最近尽自然科学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变量,然后观察其他变量是否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9、分析单位的具体形式
①个体,在社会研究中,把个体作为分析单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多的。②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③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正是分工的、有计划建立的结构严明的制度化群体,即正式组织。④社区,作为一定地域中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也可作为研究中的分析单位。⑤社会产品和社会事件。
10、如何处理缺失值
无论是何种方法收集到的资料,都会出现资料缺失的情况。其处理方法有:①如果数据中缺失值占的比重不大,如在3%—5%之间,可以考虑删除那些含有缺失值得被访者。②如果指数由多个指标,可以考虑用已有数据的平均值,来代替缺失值。③在大样本和指标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随机方法给缺失值赋值。
11、问卷的基本结构
①问卷名,问卷的标题,是对调查主题的概括说明,以使被调查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熟悉可能要回答哪些方面的问题。②封面信,又叫卷首语,即一封被调查者的短息。其内容应交代:说明调查主办者的身份;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及意义;说明调查的保密措施并致谢。③指导语,用来指导北条插着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列举一些应注意的事项, 避免误解和出错。④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也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⑤编码及其它答案,为了将被调查者的回答转换成数字,以便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要将回答结果进行编码。
12、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其优点有:①确立因果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在探索社会现象时确立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②高度的可重复性,是十分重要的特征,一项研究的程序可被重复进行,研究结果可在重复的研究中再现。其缺点是:①实验研究的效度问题,实验研究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具有相当高的控制程度,但却使得它距离社会生活的现实越来越远。②实验者期望的影响,参与实验研究的人员在对对象进行观察时,往往会具有一种被称为“饰演者期望”的主观因素影响到实验结果。③实验样本的影响,实验对象作为实验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会产生一些影

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④实验研究的伦理限制,社会研究者在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时,常常会由于政治的、伦理的原因或限制,而不能操纵某些变量,似的实验研究无法进行。
13、判断因果关系的三个条件
①因果关系是单向关系(x→y),是不对称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则是双向关系,当X发生变化时,Y也发生变化,反之一样。②变量X与变量Y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即原因变量X发生在前,结果变量Y发生在后。③变量X与变量Y的关系不是同源于第三个变量的影响。

三、论述
1、研究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①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这项研究在理论上或在应用上的价值是怎样的。②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或设想,理论假设或研究设想是方案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研究课题的灵魂或导向。③说明具体研究方式、性质、目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果形式,方式有社会调查、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性质有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目的是探索、描述和解释;研究者要具体说明研究课题采用的方式、性质、目的分别是什么及其原因。④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具体内容,对研究课题的分析单位加以严格规定,从而使研究者根据分析单位的规定收集俺就需要的资料,在既定的分析单位的基础上阐述研究结论。⑤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组织一支研究队伍,根据人员特点给每个人员分配任务,制定管理办法。⑥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对研究工作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安排。其要求是:①提出和阐述研究的主要问题,以简洁明了的词语提出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主要的研究范围。②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评介,向读者表明研究者对有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以及该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认知,揭示本研究将突破的地方。③问题与假设,详细介绍本研究的假设或问题。④研究方法的说明,是研究方案的重要内容。⑤研究步骤的说明,之处研究中的具体步骤,说明每个阶段该完成的任务和该达到的目标。⑥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本研究在该领域的重要作用,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突破。⑦经费概算,申请经费实事求是。
2、谈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包括①再测信度,是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②复本信度,是等值信度的一种,比再测信度的工作量大。③折半信度,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一群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

,在计算二者分数之间的关系。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死那个程度。包括①表面效度,测量结果与人们脑中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的吻合程度,程度越高,表面效度越高。②内容效度,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内容效度越高。③效标效度,测量结果与一些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些标准能精确表示被测概念。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不可能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