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厢区区域环境概况

城厢区区域环境概况

城厢区区域环境概况
城厢区区域环境概况

城厢区区域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状况

1.区域地理位置

城厢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南临深水良港湄洲湾,324国道、福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扼东南沿海中部交通要冲的黄金地带,为莆田市政治、文化、教育、商业中心。全区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辖霞林、凤凰山和龙桥三个街道,常太、华亭、灵川和东海四个镇。

2.地质地貌

城厢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东南缘,处于常乐至南澳北东向断裂带和仙游至漳平东西向活动构造带复合部,地质多被第四纪地层及残积层所覆盖,堆积层下伏基底主要为酸性岩浆岩体和基性岩浆岩体,出露少,地表构造痕迹不明显。木兰溪下游是多组断裂切割的断块,为相对下降幅度的开阔地区,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及全新统的河海交替沉积层。

3.气候特征

城厢区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冬季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雨量少,春季雨量大、降雨强度弱,夏季天气多晴、午后常有雷雨、时有台风影响,秋季风速大、以北风为主、降水显著减少、空气干燥、气温适中。

4.木兰溪感潮段水文特征

木兰溪是莆田市最长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戴云山脉的笔架山,入仙游西苑乡黄坑村,自西北向东流经德化、永春、仙游,流经莆田市的乡镇有度尾、大济、鲤城、城东、赖店、盖尾、华亭、城郊、新度、黄石、涵江等地,干流总长105km,集纳大小溪涧360条,流域面积1732km2,干流过木兰陂经宁海桥出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其中赖溪至三江口33km为下游。木兰溪感潮段(从木兰陂至兴化湾湾口)全长25.8km。木兰溪主河道淡水受木兰陂的截流,而分别流入南北洋河网,丰水期流过陂经感潮段入兴化湾,在平、枯两期,河网闸门只有少量水泄漏进入感潮段,渗漏量约6.4m3/s。

根据木兰溪主干流华亭段赖溪水文站2006年水文资料,木兰溪年平均流量为47.1m3/s,平均水位7.08m,水面宽89.5m。其中丰水期流量85.7m3/s,水位

7.5m,水面宽91.4m;平水期流量31.4m3/s,水位6.93m,水面宽89.3m;枯水期流量19.8m3/s,水位6.82m,水面宽89.0m。

木兰溪感潮段潮汐形态数为0.22,最高潮位为4.87m(黄零,下同),最低潮位为-3.23m,最大潮差为7.54m,最小潮差为 2.52m,平均纳潮量约为2.011×107m3。木兰溪感潮段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呈往复流形式,每个潮周期为12.4h,其涨潮时间为5.9h,退潮时间为6.4h;涨潮时平均流速为0.58m/s,退潮时平均流速为0.68m/s,且涨落潮流向基本上属于顺岸流。木兰溪感潮段潮水流速变化特征为:退潮后60~330min之间断面流速趋于稳定,退潮开始前30min 与退潮最后30min的流速变化相对较小,而在涨潮70min以后的流速达到最大,其后流速随时间变化呈逐渐趋势,最后趋于零。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1.城厢区社会经济状况

城厢区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管辖华亭、常太、灵川、东海4个镇和龙桥、霞林、凤凰山3个街道,人口36万。区域面积509平方公里,域内山、海田兼备的地形特点,使城厢呈现多元经济齐头并进的蓬勃发展态势。这里工业发展快速,鞋革、服装、建材、食品和电子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企业的品牌工程建设也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厢经济的新亮点,已有珍奥核酸、日山电子、莆田传感器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城厢。

城厢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扼东南沿海中部水陆交通要冲的黄金地带,有着突出的区位优势。这里是莆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城市路网发达,交通便捷,福厦公路、福厦高速公路和堪建中的福厦铁路贯穿全境。距福州国际机场120公里、厦门国际机场200公里,与台中市最近距离仅72海里。

城厢区南临深水良港——湄洲湾。湄洲湾港口,与厦门港、福州港并称福建三大港,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已于世界上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个港口通航,是中国四大远景发展规划的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福厦铁路和城港大道、滨海大道将大大改善集疏条件。临港新城区——妈祖城的简称也将大大推进湄洲湾港城一体化进程。

工业园区成为城厢今后发展的主阵地。华林经济开发区,是以鞋革、电子、

食品为主的混合型工业园区,已入园企业达100多家,新规划的樟林片区、兴沙片区和西沙片区,将近进一步拓展开发区的规模,为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引进高科技项目奠定发展平台。

区域环境概况

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莆田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2007年度环境质量报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状况如下:

①木兰溪控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

2007年木兰溪水质功能达标率为88.9%,其中I~III类水质达标率为80.6%,水质状况良好;其中属地表水II类的占25.0%,III类的占55.6%,IV类的占13.8%,V类和劣于V类的各占2.8%,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溶解氧。与2006年相比水质功能达标率和I~III类水质达标率持平,水质无明显变化。

②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07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皆达到和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描述为:良好,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与2006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变化不大,大气降水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减缓。

③声环境质量状况

居民文教区、混杂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两侧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2007年上半年、下半年及全年平均都达标。居民文教区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上半年超标1.2分贝;混杂区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上半年、下半年及全年均超标,分别超标4.8分贝、8.7分贝、6.7分贝;交通干线两侧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上半年、下半年及全年均超标,分别超标3.8分贝、4.5分贝、2.6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一般。

2.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莆田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2007年度环境质量报告,项目所在区域水、大气、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①水环境主要问题

木兰溪感潮段入海口河段由于接纳了莆田市50%以上的生活污水及工农业

生产废水,水质污染较突出。

近年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及排污管网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城涵两区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正常运行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但内河水质污染积重难返,水质还在不断恶化。

②大气环境主要问题

通过莆田市环境空气质量2003~2007年5年来监测的结果和降水状况比较看,显示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呈快速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呈缓慢上升趋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呈下降趋势,降尘浓度年均值及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可见尘类污染状况有所缓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污染有所加重,大气降水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减缓。

③声环境主要问题

城市噪声扰民现象仍较普遍,影响声环境的主要声源为道路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

附:

霞林街道社会经济状况

霞林街道地处莆田市区东南侧,东临城笏路,北靠福厦路,西与华亭镇接壤,南与新度镇相邻,木兰溪从辖区中部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街道于2002年5月挂牌成立,辖区总面积17平方公里,下辖3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是莆田市区南拓的重要腹地。

霞林街道旅游资源丰富,有北宋先贤钱四娘修建的木兰陂大型水利工程,“木兰春涨”自古为著名胜景;位于霞林村水磨坑的钟潭瀑布,水流奔腾直下,声如洪钟,故名“钟潭”,瀑布“一瀑三折”,景色壮观,是辖区主要景区之一;来自棠坡村的历史名人蔡襄是木兰溪畔兴化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杰出代表,其故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辖区内有独特的地下温泉资源,有三处平均水温45度以上,其中以陂头温泉最为著名,温泉含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具有消除疲劳、健康皮肤之功效,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区划调整后,霞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目前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郊区型特色农业发展声速,形成以霞林千亩龙眼海基地为中心的霞林、屿上、下黄果树基地,种植莆田三大名果“荔枝、龙眼、枇杷”果树。建立了坂头、铁岭食用菌生产基地,其产品经加工后远销欧美国家和地区。顶墩、下黄、肖厝是蔬菜种植加工专业村,村民有加工酸菜的传统工艺,出产的酸菜品种多、口味好、色泽美,除供应本地,还畅销闽西北一带。

霞林街道属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区,地理位置优越。霞林街道正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一址、二区、三房、四场、五路、六地”重点项目建设,一址即建设街道新办公地址;二区即改造霞林、顶墩两个片区;三房即协调嘉禾花园、中兴花园、荔景广场三个城建项目;四场即建设闽中蔬菜市场、霞林市场、建材市场、棠坡市场;五路即贯穿延寿路、荔城路、学园路、霞林路五条道路;六地即推进六个重点征地项目;屿上天燃气、泰盛总部、市政府备用地、一中校址、新办公地址、木兰溪二期工程。这些项目将大大拉动街道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建设进程。

凤凰山街道社会经济状况

凤凰山又名南山,古有南湖之称,古代兴化湾的潮汐淹及凤凰山麓,山上苍

松翠柏倒映波中,因地在城南,故名南湖,宋有南湖渡。唐、宋时期,佛教盛行,佛宇建造盛极一时,仅南山地区就建有2寺(广化寺、法海寺)、10院、120庵,僧众数千人。1991~1994年,新建3个千人住宅小区、8个居委会、6座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群。新建、改造7条城区主街道和18条小街道,大街小巷全部浇灌水泥路面。境内“南山农业大观园”占地面积5000亩,列为街道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也是融观光、旅游、文化、娱乐、品尝、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旅游农业区。1994年,已建立观光果园400多亩,一条长4.2公里的盘山旅游公路也已建成通车,境内分布的池亭楼阁气派壮观,凤凰山公园建设已初具规模。1994年,街道工农业总产值达10119万元,比1991年1701万元增长494.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3269万元,比1991年的3085万元增长978.41%,平均年递增102.9%。1992~1994年,共筹资1458万元,创办股份制集体企业41家。

近年来,凤凰山街道以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繁荣新兴街道为目标,牢牢把握“抓项目、拓市场、扩三产、蓄后劲”这条经济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全面实施科技带动、项目推动、民营拉动、工业牵动、商业驱动、街居联动战略,促进了街道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目前辖区内有各类企业1093个,从业人员8271人,规模以上企业8家,形成电子、服装、印刷、包装等5个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的主导地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2年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50多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600元。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安定稳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面貌。凤凰山街道旅游资源及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辖区内有莆田二十四胜景之一“南山松柏”,千年古刹南山广化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四大禅林”之一,又是福建十佳风景区。释迦文佛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桥街道社会经济状况

街道成立于2002年4月,辖原荔城街道的梅山、太平2个居委会,凤凰山街道的下磨、北磨、公园3个居委会和原城郊乡的龙桥、泗华、洋西、延寿4个村,其中,龙桥行政村改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驻龙桥。2003年,辖梅山、太平、下磨、北磨、公园、龙桥6个居委会和泗华等4个村。

常太镇社会经济状况

常太镇现有耕地面积7090亩,其中水田3994亩,旱地3096亩。山地面积22.61万亩,人均5.9亩,开发种植水果8万亩,生态公益林8.4万亩,森林覆盖率82%。

常太镇解放钟枇杷连续二次(1996年6月、2002年2月)被农业部列为“南亚热带名优作物基地”和授予“中国枇杷第一乡”。近十年来,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等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水果生产。现有枇杷面积8万亩,比1984年1万亩,增长8倍,产量1.5-2万吨。该产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东圳水库库区气候,通过科技兴果,使其品位高、品质优,单果重60克以上的80%以上。近几年盛产的优质枇杷销往国内外。常太镇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专为果品注册“常太枇杷”商标,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和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

2006年,常太镇农村社会总产值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常太镇由于地处东圳水库之畔,乡镇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主要靠1万多名劳动力外出发展以食品加工、服装、理发、建筑等第二、三产业,年创产值1.5亿元。

区域环境概况

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信阳市地理位置: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省界附近,东与罗山县毗邻,南面与湖北省应山县、大悟县连接,西面与湖北省随州市交界,西北面与南阳市桐柏县相连,北面东北面与确山县、正阳县相接,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地处东经113°42′36〃~114°08′34〃与北纬31°24′06〃~32°33′00〃之间,全境东西长约205公里,南北宽约142公里,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宁西铁路、312国道横穿东西,在区内形成“双十”字交通骨架,京珠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纵掠东侧,交通框纽地位特别突出。 信阳市主城区位于市域西部,由平桥区、浉河区、羊山新区、工业城等组成。浉河平桥两区以京广铁路为界,以西为浉河区;平桥羊山两区以南京路为界,南京路南为平桥区,工业城羊山两区以高铁为界。 工业城是信阳市主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业城位于信阳市中心城区东部,平桥区城区部分北侧,信阳工业城物流中心位于信阳工业城内,312国道与工二十路交叉口东北部。信阳市工业城京港澳高速公路入口以东约400m,第五人民医院东北角,规划工二十路东侧,北临规划路,南临G312,中石化成品油下载库西侧、共院墙。场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3.1.2地形地貌 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北麓于淮河上游,大别山和桐柏山蜿蜒于市域南部和西部。地势为西高东低,主城区四周为浅山、丘陵所环,老城区座落在浉河与四周浅山丘陵所形成的盆地之中,地面标高在海拔76~77m之间,羊山新区、信阳工业城是新开发城区,位于浉河左岸二三阶台地,区域内高程在80~130m之间,平均地面坡度为2‰左右。城市地表面覆盖层土壤主要呈黄褐色土,土壤标准承载值为150~200KPa。 项目场址属于丘陵、坡地,整个场址区域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北高最高标高85m,南部最低标高76m。 3.1.3工程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济源基本概况

济源简介 1.地理位置:愚公故里济水之源】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九朝 古都洛阳,东与太极故里焦作接壤,与山西省为邻,是河南省西北部通往邻省山西的咽喉要道,重要关卡。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8.25万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2010年12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济源调研时明确要求“要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济源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截止2011年5月,济源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3万。现济源市城市行政级别为省直管的副地级市,机构按正厅级配置,基本享受地级市全部权限,在河南省内和其他17个地级市在政策和权限上基本一样,是事实上的地级市。 城市名片:1、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2 、女娲补天故事发祥地3、白蛇传故事发祥地3、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所在地4、夏朝故都5、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6、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市之一7、中原城市群7个紧密层中心城市之一8、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9 、国家级卫生城市10、国家级园林城市1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国家级节水城市13、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5、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6、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17、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 发展定位:1、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2、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3、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4、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 5、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 6、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 7、改革创新实验区市树:国槐市花:紫薇 历史名人: 1、愚公: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纪录片大师尤里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后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名画《愚公移山》传世。 2、王怀让:男,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人,当代诗人。中共党员。1962—1966年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共兰考县委宣传部干部,开封地区文化局创作员,河南日报社编辑、文艺处处长、编委,高级编辑。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文联主席团成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报纸副刊协会会长。郑州市荣誉市民,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命名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有诗集《十月的宣言》、《人的雕像》、《神土》、《王怀让诗选》、《1997备忘录》、《王怀让自选集》、《王怀让诗词选》、《王怀让儿童诗选》、《告非典诗》、《史诗》等,散文报告文学集《今夕是何年》、《太行浩气民族魂》、《王怀让散文选集》、《中国有条红旗渠》等30余部。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王怀让诗文集》八卷,计320万宇。其代表作为“三人”、“三作”、“新三吏”、“新三别”。曾获得中国报纸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优秀作品奖、全国图书奖、《诗刊》作品奖、河南新闻奖和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河南图书奖、晋冀鲁豫图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多次,并获第一、第二、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使他成为第28届斯特鲁卡国际诗歌节最高奖“金杯奖”的最后候选人。1997年,中国作协在北京举办王怀让诗作研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县域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以新疆温宿县为例 人类活动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温宿县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与强度,因此温宿县土地生态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总体来说有变好的一方面,也有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现象。目前,对温宿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所引起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还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根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切实做好温宿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温宿县土地利用生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新疆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处东径79°28′-81°28′,北纬40°52′-42°21′之间,北以天山主脊克尔斯克尔为界与昭苏县相依,地势北高南低,分为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两大部分。北部山区具有独特的冰融地貌,冰川伸入峡谷,冰融汇流成河,林木和高山、亚高山草地分布其间,是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南部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3.83%,有着不同气候、土壤、生物资源的两片平原—西部库木艾日克河与托什干河冲积平原和东部台兰河与喀拉尤勒滚河洪积平原,是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温宿县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山区气候呈垂直分布,高山寒冷,终年积雪,冰川纵横;中山温带,有云杉、草甸覆盖;平原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温宿县水资源丰富,县境内冰川面积l2l9.68平方千米,总储水量1582.29亿立方米,大小河流43条,总长889千米,年均降水量65.4毫米,天然水资源储量96.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6.18亿立方米。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冲积扇下部及扇缘地带,有利条件是灌溉水源便利,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相对较细,通透适中,适应发展农业。 温宿县总面积为1420246.16公顷,总人口20.89万人,主要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等21个民族,包括1镇9乡和5个国有农场、5个国有牧场、2个国有林场,是个半农半牧县。2000年温宿县农业总产值6.84亿元,粮食总产16.l7万吨,种植业形成了以粮、棉为中心的多元化格局。温宿县是新疆商品粮基地之一,县水稻农场是全国“绿色食品”(优质大米)基地之一。温宿县粮食播种面积18.22千公顷(复播面积3.44千公顷),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10千公顷(复播面积1.27千公顷),有棉花、啤酒花、甜菜、胡麻、油菜等,是阿克苏地区棉花、啤酒花出口基地之一;昆托牌系列大米为2001年新疆名牌产品,它是新疆唯一的“绿色食品”大米,畅销区内外;啤酒花曾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2 温宿县土地利用现状 2.1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1420246.16公顷,其中耕地76946.1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占利用面积8.3%;园地6769.2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7%,占利用面积0.73%;林地33871.2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8%,占利用面积3.65%;牧草地782726.2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5.1%,占利用面积84.45%;其他农用地16450.7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5%,占利用面积1.77%;居民点工矿用地

济源市区域环境概况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两山,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搭界;南隔黄河与洛阳、孟津、新安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接壤;东为开阔平原,与沁阳、孟州市毗邻。地处北纬34o53′~35o16′,东经112o01′~112o45′之间,市域土地面积1931.26km2,东西长64.9km,南北宽36.4km。 本项目矿区位于济源市邵原镇杏树洼村北白龙池一带,距济源市区约30km,行政区划隶属济源市邵原镇管辖。地理坐标:北纬35.10°~35.11°,东经112. 12°。 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2.1.2 地形地貌 济源市境北部为太行山脉和中条山脉,南部丘陵为黄土高原与山西隆区边缘的延伸,形成了区域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梯形差异明显,地貌形态复杂,有山地、丘陵与平原。其中平原面积为23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8%,土层较厚。丘陵面积为40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0.4%。 本项目矿区属太行山低山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走向近东西向,海拔标高一般550~950m,相对高差约400m,矿区周围沟谷纵横,地形切割程度中等。沟谷为“V”字形,是矿区降水自然排泄的主要通道。区内植被不甚发育,岩石多裸露,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本次圈定矿体范围内最高标高海拔+700m,最低标高+570m,最大相对高差130m。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图见图2-1。

2.1.3 地质构造 济源属华北地层区,地质演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层构造,既有太古界、元古界老地层,又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古生地层;既有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等中生界地层,又有第三纪、第四纪等新生界地层。 济源地质构造复杂,由五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北部为太行山复斜;西部为中条山台凸的部分;中东部平原地区属开封坳陷。西北部表现出地糟型构造特性,东南部显示出地台型构造特征。 本项目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区太行山台拱与华北拗陷的接壤地带,属太行山复 图2-1 项目区域地形地貌图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广泛关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众多国家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同人口、种族等因素相遇,就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它不但可能影响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还可能导致民族之间、 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而影响到地区稳定和国防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加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对我国生态安全现状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醒国人对生态安全问题引起充分重视,积极解决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构成和特点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 生态安全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构成威胁,从而维护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 二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并引发暴力冲突,从而防范生态安全环境问题对区域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第二层含义则是外交、军事范畴新概念。 (二)生态安全的构成 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安全。该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地、水、大气和生物。 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这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并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 与影响国家安全的其他因素相比较,生态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

连城环境概况

连城县环境概况 1.自然条件概况 连城县,别名莲城,是福建省龙岩市辖下的一个山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界于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北部与清流县毗邻,南部与上杭县接壤,南北长七十四公里,东部与永安、龙岩相连,西部预长汀交界,东西宽六十四公里。全县现辖十七个乡镇,包括莲峰镇、庙前镇、新泉镇、朋口镇、莒溪镇、文亨镇、姑田镇、北团镇、林坊乡、曲溪乡、宣和乡、隔川乡、罗坊乡、揭乐乡、塘前乡、四堡乡、赖源乡,辖区总面积约为2595.54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末全县常住人口25万多人,户籍人口248645,通行闽西客家话、连城话。 1.1.地形地貌 本县境内,山岭重叠,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地貌多姿。除两岸有狭长的河谷小平原外,大不是海拔400米以上的丘陵和中、低山。全境有玳瑁山及松毛岭两条主要山脉,东西部为中山,中西部为是丘陵盆地,地势由东到东南向西到西北倾斜。地貌从低到高成梯状分布,一次课肩带谷盆、丘陵、低山、中山。 玳瑁山位于境内中、东部,主峰分布在赖源、曲溪、莒溪、庙前等乡的东北部,成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山地区。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其中位于莒溪境内的狗子脑海拔1811米,为全县最高峰。 松毛岭山脉位于我县西部边境与长汀交界作南北走向,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五座,是我县次高山地,罗坊乡石壁山海拔1459米为最高峰。这一代由于地壳出现陷裂和侵蚀切割,山地、丘陵、坡谷错综分布,形成罗坊、宣和、新泉西部地形零星破碎的低山丘陵地。 处于西部丘陵和东部中山之间所夹的四堡、北团、城郊、文亨、宣和以及新泉的东部,莒溪、庙前的西部,第十较平缓、海拔300—500米,局部700 米左右,构成较为开阔的南北向长廊盆地,是我县主要稻作区。 从海拔最低点279米的新泉西村大队到全县最高峰莒溪狗子脑,高差1514米,是个群山重叠,沟谷纵横的山区县。 1.2.气候条件 连城县属于亚热带。境内盛行偏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受季风环流影响,气候温暖,冬冷无严寒,夏热无酷暑,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春夏湿润多雨,秋冬雨少干旱。年平均气温18.9℃,一年之中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2℃,一月最冷,月平均温度8.7℃;全年无霜期283天,除霜日一般出现在11月28日,终霜日在2月20日左右;全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2200mm之间,但由于地形的影响,造成雨水的时空分布与区域分布不均,其分布趋势与地势特点相吻合,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多余区在东部中山区,年雨量在2000—2200mm之间,相对少于去在县境西北部的北团、文亨大部及东部谷地的姑田,年平均雨量在1600—1700mm之间。全县70%-80%的降雨量都集中在2—9月份,其中4—6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50%。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 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 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1 / 16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核心汇编 编制人:黄玉丹使用时间:第13-14 周 核心知识点 1 生态问题基本思路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思路 1.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地质特点等。 ( 1)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山地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 ( 2)气候原因:气温、降水、风力、风向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荒漠化通常与气候干旱、风力大有关,水土流失通常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 ( 3)土壤原因:土壤特性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如黄土高原的土壤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会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 4)植被原因:植被破坏会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滑坡、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5)河流原因:河流流量的大小、侵蚀强度等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发生等。 2.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不和谐方面分析。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农业结构单一或不合理,会导致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遭到破坏;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如柴草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植被破坏、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 (1)湿润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2)湿润地区+山区+地表植被破坏,容易产生泥石流和滑坡。 (3)干旱的农业区+不合理的灌溉,容易产生土地盐渍化。 (4)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容易产生土地荒漠化。 (5)干旱农耕区+引水灌溉,容易使河湖水量减少,产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二、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思路 1.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县域生态环境概况

县域生态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 滑县土壤结构分为粘土和风沙土两种,东粘西沙,面积95%为黄河流域,5%为海河流域,应用地下水占总面积得98%。处于黄河冲积平原的西部边缘,地势比较平坦,起伏较小,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海拔在50-65m之间,东西地面比降1/7000,南北地面比降1/5000。由于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受黄河多次泛滥的影响形成了“九堤、四坡、十八洼”的地形特点。 二、气侯、气象 滑县地处豫北古黄河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 三、水资源 (1)地下水 滑县地下水较为丰富,在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中含有8个含水层组。全县95%以上地下水呈弱碱性,pH在7—9之间,矿化度2g/L 以下的地下水占总面积的95.7%,绝大部分水质较好。

(2)地表水 流经滑县的地表水大部分属黄河流域,滑县西部及西北部边界地带属卫河水系海河流域。卫河自浚县曹湾村东入滑县县境,经道口桥上村至军庄北复入浚县,境内河长8km。 金堤河是滑县的主要排洪、排污河道,也是延津、封丘、长垣、濮阳、范县、台前等的一条大型排涝河道。金堤河在滑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黄庄河、柳青河、瓦岗河、贾公河、城关河、大宫河等。 黄庄河位于滑县东部,该河自长垣县东角城入滑县县境,在秦寨入金堤河。境内长度32.35km,黄庄河接纳了长垣县的大量城市和工业废水,水质污染严重。 柳青河发源于封丘县,是封丘县全境的主要河流,自半坡店入滑县县境,在田庄与黄庄河汇合,滑县境内全长51.76km,是滑县从西南到东北贯穿全县的最长河流。 贾公河起于双庙村,在大王庄入金堤河,全长27.5km,流域面积117km2。城关河原名贾公河分洪道,起源于柴郎柳,在白家庄入金堤河,是县城的主要纳污河,河长27.3km,流域面积160km2。 大宫河是1958年开挖的大型引黄河道,在封丘县西南部三义寨由黄河引水向东北,自西小庄以下称为金堤河。金堤河流经濮

区域环境概况

2 区域环境概况 2.1地理位置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3′~117°04′,北纬37°41′~37°16′。县界东与沾化县接壤,西与庆云县为邻,南与阳信县紧连,北与河北黄骅市接界,县城坐落在县域的南部偏西地带。无棣县隶属滨州市管辖,全县辖11个乡镇,565个自然村,县域人口43万人。 无棣县是山东半岛与京津唐交通要塞,素有“冀鲁枢纽”之称,既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经济带的结合部,又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与黄骅大港仅一河之隔,境内有500-3000吨级泊位码头7个,年吞吐能力达370万t,航路可北抵塘沽、天津,东到大连、龙口、烟台、青岛,南达湛江等港口。205国道、大(口河)济(阳)路、新(河)海(兴)路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全境,滨(州)博(山)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与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均有高等级公路连接。 无棣县工业园区位于无棣县城东部,跨棣丰街道办事处、水湾镇部分区域。 拟建工程位于无棣县工业园区南部,星湖二路南侧、开发五路以西,具体见图2.1-1。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地形地貌 无棣县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位于德惠新河、马颊河、秦口河下游,曾为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受河流淤积、海潮漫溢影响严重,形成南北高低相间的条带状地貌。境内最高点在无棣县城的西部,海拔高度为8m,以万分之一的坡度向东北倾斜,至沿海的车辋城,海拔高度为2.5m,大口河海拔高度为1.9m,三里台、五里台海拔高度仅为1m左右。境内自西向东依次为黄泛平原、滨海平原和渤海湾海岸。 工业园所在区域地貌为河滩高地和浅平洼地,是由古河道冲刷、风蚀而成,地势平坦。地层主要是黄泛冲积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和滨海相沉积。

生态环境指数

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2.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生物丰度指数=Abio×(0.5×森林面积+0.3×水域面积+0.15×草地 面积+0.05×其它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bio, 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3.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veg, 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4.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 近海) 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式中:Ariv, 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 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 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备注: 计算值大于100 时, 一律按100 计算。

5.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ero, 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6.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 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ACOD×0.4×COD 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式中:ASO2, SO2 的归一化系数;Asol, 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ACOD, COD 的归一化系数。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规定EI≥75, 生态环境质量方为优。 归一化系数A计算方法: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92-2006;归一化系数=100/A 最大值。A 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

济源市水资源状况

一、市域基本情况 济源市地处黄河中下游,河南省西北部边缘。市域面积1894km2,其中山区面积1303km2,丘陵面积220km2,平原面积371km2。地貌受构造制约,总体上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三面环山,呈簸箕形。北部崇山峻岭,西部群山连绵,南部丘陵起伏,东为山前平原。 济源市境内河流众多,皆属黄河流域。黄河流经市境南部,汇纳北岸15 条小支流。沁河由北向南流至济源市五龙口出太行山峡谷进入平原,全长485km,济源境内流长约41km,总流域面积13532km2,是济源市东部平原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漭河流经市区北部,经孟州、温县,于武陟入黄河,全长130km,流域面积1328km2,漭河口以上为深山区,山峻坡陡,水流湍急,漭河口白涧以下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枯水季节,全部成为地下水径流。 济源市地多年平均气温14.0℃,最热为7 月,平均气温27℃,最冷为1 月,平均气温为- 1℃;年均降水量为630.6mm,多集中在夏季汛期(6~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8.5%左右,且以大雨、暴雨为主,地区分布呈自西、北向东、南减小趋势,北部为降水高值区,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西南、南部、东南地区为降水低值区,年降水量54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891.2mm。 二、水资源评价 (一)地表水资源量 济源市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根据区域降水量统计计算,多

年平均降水量为630.6mm,折合水量为12.13 亿m3。济源市山丘区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形成区,经计算山丘区地表水资源量2.234 亿m3;平原区地面坡度小,表层岩土多为亚砂土,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汛期较大的降雨,非汛期降雨量小,极难产生径流,经计算平原区地表水资源量为0.33 亿m3。合计济源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57 亿m3。 (二)地下水资源量 根据济源市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将济源市划分为平原区和山丘区两种地貌单元,分别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采用补给量法计算。降水入渗、地表水体入渗、山前侧向入渗3 项补给量之和为地下水总补给量,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为地下水资源量。山区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是以总排泄量来计算。山丘区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溢出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和潜水蒸发量。 经计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0.93 亿m3,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0.04 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89 亿m3;山区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39 亿m3。扣除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0.43 亿m3,济源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516 亿m3。 (三)水资源总量 济源市地表水资源量为2.57 亿m3,地下水资源量1.82 亿m3,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0.85 亿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54 亿m3,产水系数为0.29,产水模数为18.7 万m3/km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案

6、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典型案例调查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 1.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调查,揭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基本的生态环境现状,为面上调查提供具体实例; 2.以典型案例说明中东部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揭示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成因; 3.对中东部地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进行调查,为保护这些区域提供基础数据; 4.通过对国家重大项目所涉及区域的调查为国家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服务。 二、典型案例选择原则 1.重要性原则 在区域上具有典型性。如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2.典型性原则 在生态问题上具有典型性,能够反映中东部地区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 3、代表性原则 在造成生态问题的成因上具有代表性,所采取的对策具有现时价值,对指导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三、典型案例调查要求 1.总体要求 能够利用现有资料,配以必要的遥感技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高度概括典型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变化趋势,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后果。 典型区报告力求简短,事实清楚,分析有力,尽量用数据、图表反映存在的问题,所提建议要反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精神实质。 2.调查内容要求 (1) 典型区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2) 典型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历史演变 (3) 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论述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4)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5) 对策 四、典型案例设置 根据上述典型案例选择原则,本次调查暂设置35个重点典型案例,其中跨省的重点典型案例共14个。各省(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典型案例的调查范围。 典型森林区 1、东北天然林生态调查? 2、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生态调查 典型湖泊湿地区 3、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环境调查? 4、天津湿地生态环境调查 5、江汉平原湖泊生态调查 6、鄱阳湖及周边地区生态调查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环境与资源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五班万罕立64120527 摘要:本文从水资源分布,水量及水体水质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水量问题建议 1.水资源含义及主要特点 1.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与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总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1】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之源,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和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无法替代的资源。【2】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存在于河流湖泊湿地和含水层系统内以现有手段和经济合理的条件可被人们所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资源量,由大气降水不断补给的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水资源为可利用或有可能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3】1.2水资源主要特点 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正是由于降水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淡水可以进行永不停歇的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因此,睡资源具有循环再生的特点。 2.水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4.6×1017m3,其中97.5%为咸水,淡水仅占2.5%,而其中大部分又储存在冰川当中,或是为土壤水、深层地下水难以被人类利用。事实上易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球淡水资源的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 3.水资源的区域性:淡水资源虽然具有循环再生特点,可利用量尽管有限但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淡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并不是均衡的,其常常与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协调。体现了水资源的区域性特点。 2.中国水资源状况 2.1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受到中国西高东低地势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分布有明显的空间、时间差异。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之地势阻隔,降水主要在东南部,西北部降水量很少。而淡水分布与降水分布一致,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减少,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的4.6%。【2】 2.2水资源总量 201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0906.4亿m3,比常年值偏多11.5%。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08.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2%,也就是说,地下水资源量的86.8%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6049.5亿m3,比常年值偏多15.0%,占全国的19.6%;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4856.9亿m3,比常年值偏多10.7%,占全国的80.4%。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6.9%,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32.6万m3。【4】 2.3水体水质 1.河流水质2010年,对全国17.6万km的河流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全国全年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为61.4%,Ⅳ类水河长占13.1%,Ⅴ类水河长占7.8%,劣Ⅴ类水河长占17.7%。 2.湖泊水质对99个湖泊的2.5万km2水面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面积占58.9%,Ⅳ类和Ⅴ类水的面积共占27.9%,劣Ⅴ类水的面积占1 3.2%。对上述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贫营养湖泊有1个,中营养湖泊有33个,轻度富营养湖泊有37个,中度

济源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济源市矿产资源(简述) 一、概况 济源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2010年我市共发现各类矿种36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3种。主要开采的矿种有煤、铁、建筑石料、水泥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等灰岩类矿产。 我市的矿产资源总体分布特征是以封门口断层为界,其南部和太行山及其以南的广大冲积平原地区以外生沉积矿产为主,西北部则以内生矿产为主,同时亦有外生沉积矿产分布。在已知的矿产中,经过勘探的矿区有克井煤田、姑嫂山水泥灰岩、铁山河铁矿、王屋山铜矿区、五龙口地热水等。详查的矿区有玉皇寨磷矿、大社黄铁矿、邵原井田、大峪--下冶井田、勋掌铅锌矿、尚庄水泥灰岩等。其它矿产属于普查或踏勘工作性质。 我市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煤炭、建筑石料、铝土矿、玻璃硅质原料、白云岩、砖瓦粘土、地热水等;一般矿产有花岗岩、大理岩、耐火粘土、磷矿、钾长石、水泥灰岩、陶瓷粘土、石墨、锆石、碧石、方解石、膨漂土、麦饭石、梅花玉、铸型用砂、油页岩等。 二、开发利用情况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济源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济源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五十年

代、六十年代济源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形成的五小工业就闻名全省。改革开放以来,济源的矿产开发更加迅猛发展。集体、个体采矿业迅速崛起,矿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济源市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末我市持证矿山共83家:其中煤矿28家,铁矿9家,铜矿1家,铝土矿1家,玻璃用石英岩3家,长石2家,熔剂用灰岩4家,建筑石料用灰岩13家,建筑用白云岩3家,制灰用灰岩6家,砖瓦用页岩5家,水泥用灰岩8家。2010年我市各类矿产总量为173.38万吨,其中煤炭产量为68.4万吨,矿山从业人员4226人,矿业经济工业总产值42822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2919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为7657.5万元。 全市矿产品经营户共有300余个,主要经营矿种是煤、铁、石英砂矿、铝土矿。石英砂矿主要内销于我市的奔月集团,铝土矿主要销往郑州铝厂、中州铝厂及山东、山西等地,煤炭销往全国各地。晋济公路、济阳公路是济源晋煤南运的咽喉地带,形成了晋煤南运集散市场,在晋济公路、济阳公路两侧煤炭市场为济源的经济建设、繁荣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的迅猛发展,为济源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我市的奔月集团、景弘集团、豫光集团、豫源集团等大中型企业的部分原料,都来自于济源的矿产开发。目前,我市基本上形成了以煤炭为原料的电力

区域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 091 实习地点:植物园、封龙山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1-11-7至2011-11-13 成绩: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1 引言 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更深刻的了解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我们对石家庄市植物园及封龙山两处植被较多的景区进行了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石家庄市植物园位于石家庄市西北方向,距市中心十四公里,是城市和自然风景结合处,

西倚太行山,南临市区主要环路。石家庄市植物园原名为石家庄市岳村苗圃,主要任务是为专业绿化提供各种绿化,后经过三次扩建成为现在的石家庄市植物园。石家庄市植物园是以收集、展示和保护我国北方植物资源为主,同时引进热带植物及沙漠植物供游客参观学习,集科研、示范、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植物园。该植物园属于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人为干扰性大。 封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西南约十五公里,距鹿泉市城南二十公里,西倚太行,东临平原,是省级名胜景区。封龙山植被繁茂,草丛、灌木及乔木由低及高的分布在山上。此外,山上乱石嶙峋,有沟壑及其中的水流,这是苔藓生长的好地方。封龙山不仅植被丰富,山上还生长着许多鸟类及爬行动物。封龙山只有少数人为建设,尚且可认为天然生态系统。 2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2.1 植物园生态环境状况 植物园内植被丰富,建有许多独立园区,如竹园、丁香园、牡丹芍药园、月季园、海棠园、樱花园、水生植物园、湿地植物园等。除此之外,植物园内还有天然山丘,山丘上长有许多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植物园的主干树种乔木采用本地表现良好的白皮松、油松、国槐、悬铃木;灌木选用海棠类、碧桃、丁香、紫薇等;常绿品种以油松、桧柏、雪松、女贞、黄杨为主;落叶乔木以悬铃木、国槐、合欢、臭椿、柳树、栾树、白腊、玉兰为主;花灌木以腊梅、樱花、海棠、碧桃、紫荆、紫薇、榆叶梅、黄刺梅、木槿、丁香、连翘为主。水生、湿生、植物品种以荷花、芦苇、千屈菜、菖蒲为主[1]。而我们本次对植物园展开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是针对热带植物馆及沙漠植物馆,对热带及沙漠植物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更深刻地认识了解。 2.1.1 热带植物馆 热带植物馆位于植物园正门的右手侧,是植物园的主要植物展馆之一。在植物园中,热带植物展览馆类有较多的热带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原产地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现以表格的形式对热带展馆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及其所属科目、原产地、生活习性做如下(表1)简介: 植物科名属名地区简介 木瓜蔷薇 科木瓜 属 中国落叶小乔木,喜光,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轻土壤或粘土壤。 瓶子树木棉 科 瓶树 属 澳大利亚、 沙漠地带 成年植株具有肥大的树干,如瓶子状。雨季储水量可达2吨,旱季落叶,花黄色, 树干中的水可供沙漠旅行者使用。

4 区域环境概况

4区域环境概况 4.1自然环境概况 4.1.1 地理位置 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东临贵阳市花溪区,南接黔南州长顺县,西靠安顺市,北跨清镇市红枫湖,构建了以贵安新区和贵阳市主城区、金阳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行政区块。本弃土场位于现状贵安大道、贵昆铁路南侧约1.8km,马场镇区西南侧约3.4km,规划西纵线西侧约3.2km,规划瑞士小镇西北侧1.5km、万华禅院东侧约3km处。本弃土场行政区划属马场镇界三台村。见附图? 4.1.2地形、地貌 贵安新区整体地形近似呈矩形块状,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是比较典型的低山、低中山地区,西南部海拔高,东北部海拔略低,区域内海拔在1498~1267m 之间。场区为山地溶蚀峰丛地貌,四周环山,中间地势低缓平整,场地最低处标高1257.5m,最高处标高1442.6m,场地内最大相对高约185.1m,岩壁陡峭,山体表面植被较为发育,主要为灌木及少量乔木。 4.1.3环境地质 4.1.3.1岩土构成 场区上覆土层为耕植土及红粘土,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地势低缓平整盆地,覆土较薄,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贵阳组(T2gy)石灰岩及白云岩,中厚层状,场地地层连续,产状稳定。 4.1.3.2地质构造 场区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贵阳组(T2gy)石灰岩及白云岩,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倾向70°~80°,倾角10~15°。场区无断层通过,除岩溶洞隙较为发育以外,其它无崩塌、滑坡、采空区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4.1.3.3水文地质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红粘土的裂隙和土中,水量有限,主要由山区渗流及大气降水补给,无统一水位,分布不均匀,常呈透镜状分布,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基岩节理裂隙和岩溶破碎带中,埋藏较浅,地下水以溶洞~裂隙型为主。4.1.3.4地震烈度 场地覆土类别为中软土,抗震类别为Ⅱ类,场区地震动峰值为0.05g,地震动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4.2 自然资源 4.2.1气候资源 本弃土场位于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西侧,其气候介于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与典型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具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主要特点是凉爽、湿润、清新、太阳辐射低。年日照时数1220小时,年平均温度14.1℃-15℃,年降雨量943-1360mm,年无霜期300天。夏季平均温度23.2℃,最高温度在25-28℃之间,近五年高于30℃的日数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年平均风速为2.5m/s,静风频率19%,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4.2.2 土地资源 根据现状调查统计,弃土场总用地为94.26公顷,现状用地主要以一般耕地与荒地、林地为主。规划基本农田用地面积约5.29公顷,一般耕地用地面积约14.9公顷,其他用地约74.07公顷。 4.2.3 生物资源 本弃土场内现状农作物除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局部种植有太子参等药材作物。

济源市环境

济源市环境

————————————————————————————————作者:————————————————————————————————日期:

生产实习报告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XXXXX学院 年月日

前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的增长势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我们的河道,湖泊。因此对城市水源的监测工作也势必成了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对水样各指标加以分析实验,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前言 (2)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意义 (4) 三.实习要求 (4) 四.济源市环境监测站实习 (5) 1单位简介 (5) 2监测范围 (5) 3监测内容 (5) (一)总磷的测定 (5) (二)总氮的测定 (7) (三)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8) (四)采样及溶解氧的测定、电导率的测定 (9) (五)相关仪器。 (10) 五、实习心得 (11)

一.实习目的 本实习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掌握给排水工程一般施工方法和管道的加工、安装方法等内容,掌握一般污水处理的的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内容,实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设管线计、卫生器具消防设施安装固定的方法与知识。同时,让同学们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实习意义 本次实习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和见识。同时它可以促进同学们培养出积极进取、细心观察、乐于求知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建筑施工、安装、管线走向等知识,使课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深层次开发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要求 给水厂实习。掌握给水处理所采用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设备及构筑物的尺寸及内部构造,实际处理效果、设备操作方法、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结合课堂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了解设计参数,设备及构筑物的尺寸及内部构造,实际处理效果、设备操作方法、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结合课堂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实习采用现场学习、多媒体授课与水厂资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学习拟到新城区污水厂、平顶山学院水厂、白龟山水厂等进行;多媒体授课与水厂资料学习利用以前学生实习采集的大量照片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播放,使学生虽未到这些水厂现场,仍能对水厂的实际构筑物及工艺有整体了解。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及安全实习规章,服从所在单位领导,听从实习指导人员的安排,虚心学习,礼貌待人,注意安全,认真做好笔记,注意与实习单位搞好关系,树立河南城建学院良好形象,确保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学生每天记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日记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