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地质岩石标本大全

土木工程地质岩石标本大全

土木工程地质岩石标本大全
土木工程地质岩石标本大全

岩浆岩手标本详细描述

岩浆岩手标本详细描述 纯橄榄岩Dunite 照片名称:纯橄榄岩 Dunite 浅黄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几乎全由橄榄石构成,只有极少磁铁矿。 橄榄石浅绿到浅黄绿色,粒状,大小多0.5-1.0mm,最大可达2mm,透明,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 磁铁矿黑色或钢灰色,细小粒状,较自形,均匀散布,含量约1%。 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

照片名称: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 暗灰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构成。橄榄石浅黄绿至橄榄绿色,透明自形粒状,大小约1-2mm,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80%。辉石黑色,粒状或短柱状,粒度与橄榄石相似,可见阶梯状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20%。分布均匀。 碳酸岩Carbonatite

照片名称:碳酸岩Carbonatite 灰色。细粒结构。条纹状构造。几乎全由方解石构成。 方解石无色或略显淡绿色调,粒状,大小1-3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硬度小于小刀,滴稀盐酸剧烈起泡,含量达100%。 可见零星黑云母、磁铁矿和黄铁矿,总量不到1%。黑云母黑色厚板状,大小1-2mm,一组极完全解理。磁铁矿黑色,粒状,大小1mm左右。黄铁矿金黄色,自形粒状,大小1mm 辉长岩Gabbro 照片名称:辉长岩Gabbro 灰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均匀分布的辉石和斜长石构成。辉石黑色,粒状,大小2-3mm左右,可见正交的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45%。斜长石灰白色,透明或微透明,板状,粒度与辉石相似,可见光亮解理面上呈玻璃光泽。含量约55%。 斜长岩Plagioclasite

(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的全部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A.酸性岩 B.中性岩 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A。浅成岩 B。深成岩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A.玄武岩 B.流纹岩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执教老师: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 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1、描述岩石。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水杯、湿毛巾、玻璃皿。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玻璃皿、相关课件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某一位同学的体貌特征,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黑头发、两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谁?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他具体是谁!那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别人才容易猜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出某位同学的明显特征。 生:描述(2个) 师:(你成功了!说明你已经描述出这位同学的明显特征了,或是:这位同学还有没有最最明显的特点)现在改变一下方式,谁来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谁来描述? 生:描述。 师:说实话,老师还真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能不能把这位同学最最明显的特点描述出来?看来说说猜猜的游戏,说的人一定要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认识被猜的对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1分) 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9分) 1、讨论观察方法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中北大学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实习目的 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是工程地质教学的三个环节:理论课、室内实验课和野外实习课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 此外,走出校门在野外或土木工程现场进行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实习要求 为了保证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实习效果,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排除干扰,专心听讲。当指导老师在实习现场(特别在工地上、途径城镇区或公路旁)讲解时,学生要克服外界干扰,集中精神,用心听讲,明确各地质点的主要观察内容和要求。 (2)做到“五勤”。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索。在各个实习点,应有重点地详细观察与描述,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做好文字记录与地质描述,并注意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野外工作。 (3)熟练操作地质罗盘。了解地质罗盘的结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能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在实习中反复操作和使用,达到运用自如,并把它作为技能要求,列入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4)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现场讨论。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整理野外纪录。野外纪录是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重要依据,其完整程度和充实与否,直接影响实习报告的编写和报告质量的高低,学生实习纪录可随时让教师抽查,该项也是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6)实习结束时,每人应按时递交一份自编的实习报告(报告书编写要求见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报告作为学生实习的业务总结,也是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2014年四月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一、物性参数 σ) SI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 3 换算单位: 103kg / m 3=1 g / cm 3 (2) 磁性单位 :磁化率的单位为:SI(k) 与CGSM 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 :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 ) 与CGSM 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 (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 (3)、电性单位 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 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 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 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 Ai -n 1i i n 1i ?+B A =∑=μ

b) 均方误差为: n B A n i i i 2) ( 12 ∑=- ± = ε 式中:μ—平均相对误差;ε—均方误差;n —检查样品数;A i ——第i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 B i ——第i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 (1) 密度测定仪器 ①、密度测定仪器 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2) 磁性测定仪器 ①、磁性测定仪器:类型主要有:无定向磁力仪、线圈感应式岩样磁力仪、卡帕桥、旋转式磁力仪、磁勘查所使用的高精度磁力仪等。 ②、磁性仪器灵敏度要求:专门测定磁性仪器要求的灵敏度不低于 10-6SI,其他类仪器的灵敏度应为10-6SI 量级,能够测量强磁性样品的磁性。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磁性强弱,应有相应测程的标准磁性样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与使用 宜在无磁空间或磁场稳定的空间使用磁性测定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仪器的防尘、防潮,防止电磁干扰 (3) 电性测定仪器 ①、电性测定仪器 种类主要有:改进的微机激电仪、电阻率桥等。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条件 答: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 2、风化壳; 3、风化作用; 4、变质作用; 5、地质作用; 6、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 8、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1.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或台地。 2.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4.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是指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内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能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指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地

工程地质矿物与岩石标本室参观

工程地质矿物与岩石标本室参观 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有六周的课程,之前的大概三周我们学习了矿物,一直都是在老师的ppt上看到各种岩石的照片,各种形态颜色的都有。还因为主教教室渣渣的大屏幕效果,我们都无法尽情仔细得观察那些岩石,所以老师安排了位于工学部六教的岩石标本室的参观活动,大家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到了那里,也第一次亲身接触体会与实地观察研究课堂上出现在幻灯片图片上的岩石与矿物。 踏入陈列着各种各样岩石与矿物的标本室,看到成排的展览柜和上面的岩石,震惊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时间的味道弥漫四处。尽管它们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但同时它们也是时间与空间流动变化而孕育出来的产物。 亲身去标本室去接触观察实物比在课堂上和课本上去看要更好的去理解和记忆,比抽象的理解和记忆更能让人接受,也让我们把实物与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首先,是对矿物与岩石的区分:矿物是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组成物质,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简单的说,矿物较为单一,是单独元素不同排列方式或化合物的分子相对关系组成的;而岩石是由矿物组成,是一个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 刚刚进入标本馆,和我们强调今天主要看的是矿物,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等,另外还有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区别。 一、矿物 (1)矿物的物理性质之一是硬度 1-萤石2-磷灰石3-正长石 4-滑石5-石膏6-方解石

7-石英8-黄玉9-刚玉 (2)条痕和颜色 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条痕则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观察。 (3)常见的矿物 黄铁矿石英赤铁矿褐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蛇纹石滑石高岭石 二、三大岩石 1.沉积岩 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构造:(1)层理构造 (2)递变层理 (3)波痕与泥裂 常见的岩石:(石)灰岩、白云岩、页岩、 砂岩 2.岩浆岩(火成岩) 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有喷出岩与侵入岩(深成--浅成) 根据结构分类有: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 根据构造分类有:块状构造、气孔与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枕状构造 常见类型的岩石: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3.变质岩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编辑点评:作为一个地质专业的学生,平常在书本上只能主观想象岩石、矿产、地质等我们平常并不多见的地质地貌,而实习正好把理论练习实际,把抽象的东西概念化了。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

指导书

《地质学基础》 实验教案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2013年3月

实验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一)目的要求 1.认识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物理性质. 2.初步学习鉴定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并掌握系统描述矿物标本的一般方法,为以后鉴定矿物打下基础. (二)课前准备 1.预习:矿物的概念。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形态。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和其他性质。附录一相关内容。 2.用具:条痕板,小刀,摩氏硬度计,放大镜,手磁铁,稀盐酸,报告纸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先由教师讲解肉眼观察与描述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矿物标本,矿物形态、颜色、光泽和透明度以眼睛观察为主,其他矿物性质除详细观察外,按指定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最后由学生独立观察和描述4块矿物标本并写出实验报告。(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 柱状、针状:石英(具柱面横纹)、电气石、绿柱石、辉锑矿(具晶面纵纹)。 纤维状、放身状:石棉、纤维石膏、红柱石。 板状、片状、鳞片状:石膏、黑钨矿、云母、辉钼矿、鳞片状石墨。 立方体、粒状:黄铁矿(具三组直交的晶面条纹)、橄榄石、石榴子石。 双晶:石膏(接触双晶)、氟石(穿插双晶)、纳长石(聚片双晶)。 晶簇: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氟石晶簇。 致密块状:辉铜矿、闪锌矿。 结核和鲕状体:钙结核、鲕状赤铁矿。 分泌体:玛瑙。 钟乳状和葡萄状体:钟乳石、肾状赤铁矿、葡萄状硬锰矿。 被膜状:孔雀石、蓝铜矿。 土状:铝土矿、高岭石。 2.矿物的颜色 红:辰砂(粉末)紫:紫水晶乳白:石英 肉红色:正长石橙:雄黄褐色:褐铁矿 铅灰:方铅矿砖红:赤铁矿黄:雌黄 黑:黑色电气石铜黄:黄铜矿铁黑:磁铁矿 绿:孔雀石灰:铝土矿铜红:自然铜 晕色:方解石、云母蓝:蓝铜矿白:方解石 黄绿:绿帘石锖色:斑铜矿 3.矿物的条痕色 樱红:赤铁矿。灰黑:方铅矿。绿褐:铬铁矿。绿黑:黄铁矿 4.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 金属光泽不透明:黄铜矿、辉锑矿。 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磁铁矿、鲕状赤铁矿。 金刚光泽半透明:浅色闪锌矿。 玻璃光泽透明:水晶。

岩石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

第三篇岩浆岩岩石学实验指导 一、岩浆岩手标本描述的内容和一般程序 手标本描述内容及程序如下: 1、颜色及色率; 2、岩石结构的综合描述和命名,根据结晶程度、自形程度、相对粒度和绝对粒度等方面的性质加以综合命名; 3、岩石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的构造要详细描述其特征); 4、岩石的矿物成分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等;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描述; 5、次生变化及其它; 6、正确定名。 下面详细论述如何观察、描述以上各方面的岩石属性: 首先要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日期、姓名,对每一块标本要写上标本编号及产地,然后再详细地逐次系统观察。 (一)颜色及色率 观察岩石标本时,第一眼的印象便是颜色。岩石的颜色是指标本所呈现的总体色调。观察颜色时,易远观其整体,看其总体色调,忌近观其局部,颜色的描述包括颜色本身及其色调的深浅。 描述颜色有三种方法:(1)标准色谱法,又称单色描述法;(2)用复合色描述,如浅褐黑色、灰绿色、黄绿色等,后者为主色调;(3)形象化描述:如肉红色,砖红色等。三种描述法前均可加“深”、“浅”等形容词。 岩石的颜色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暗色矿物含量,暗色矿物含量多则颜色深;(2)组成岩石的矿物晶体的粒度,粒度越细则颜色较深(注:在相同暗色矿物含量的基础上比较)。 色率,又称颜色指数,是指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在岩石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色率是显晶质岩石(尤其是具有等粒结构的深成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因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石的颜色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暗色矿物的含量,故只能用于显晶质岩石。 根据色率,可以大致划分岩浆岩大类,反映基性或酸性程度。 超基性岩(超铁镁岩)色率>90 基性岩色率40~90(常为50±)

四下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材简析】 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本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运用前几课的学习所得,通过进一步查阅图鉴,来亲自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通过制作标本活动,学生既学会了制作方法,又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并且也掌握了一些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等。第三课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通过对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的观察,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初步学会了观察方法,对矿物的观察、特性的描述始终与观察岩石的组成活动相伴而行。本节课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形式,借助图鉴对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学生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制作标本的方法,还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 ·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 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

最新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

第一章 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 3.矿物与岩石(名词解释) 4.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 5.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 6.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 7.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 8.三大岩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9.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 10.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论述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1、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 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分别有哪些? 3、不整合(名词解释)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 5、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 6、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 7、在野外如何识别褶皱构造? 8、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 9、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 10、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 11、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构造? 12、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 13、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 第三章 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 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 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何? 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第四章 1、地形与地貌(名词解释) 2、地貌水准面(名词解释) 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5、何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6、何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实验: 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 一、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岩浆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岩浆作用的了解。 三、实验仪器、设备 岩浆岩标本,小刀,放大镜 四、实验原理 1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斜长石,正长石,石英 2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与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岩浆岩的结构。 (1)按照矿物晶粒的大小分为 显晶质结构:用肉眼均可加以识别,又细分为 粗粒(粒径>5mm)、中粒(粒径5—1mm),细粒(粒径1—0.1mm) 隐晶质结构:用肉眼难以识别 (2)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 等粒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相等 不等粒结构:在不等粒结构中又分为: 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 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且基质的成分与斑晶的成分相同 3岩浆岩的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分为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 流动构造: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火山熔岩中不同成分和颜色的条带,以及拉长的气孔相互平行排列,称为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岩石中呈圆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的空洞。直径由数毫米到

数厘米。基性熔岩中气孔较大、较圆;酸性熔岩中气孔较小、较不规则,或呈棱角状。 杏仁构造:气孔中有矿物质充填者。 层状构造:岩石具有成层性状,它是多次喷出的熔岩或火山碎屑岩逐层叠置的结果。 4岩浆岩的分类 (1)岩浆岩 (2)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既有喷出岩的特征也有沉积岩的特征,按火山碎屑的粒径大小分类: (1)凝灰岩:粒径<2mm (2)火山角砾岩:粒径2-50mm (3)浮岩:粒径2-50mm多孔洞,色浅、质轻、能浮于水 (4)集块岩粒径>50mm 五、实验内容 1.常见岩浆岩手标本观察实验观察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颜色、造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描述并鉴定。 2.四大类岩浆岩对比观察鉴定实验,观察四大类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特征及区别,并对比描述、鉴定。 3.侵入岩和喷出岩对比观察鉴定实验,对比观察侵入岩和喷出岩,描述其矿物、结构构造,并定名写综合鉴定报告。并把观察结果写在实习报告中。

小学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 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碟子、水杯、湿毛巾。 2、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碟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 二、观察岩石实验 1、(出示:花岗岩、砾岩)讨论观察方法 2、交流反馈 3、指导滴稀盐酸的方法 4、讨论观察记录表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问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第4课时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加深对上节所学习的岩石的组成的知识的理解。 2.锻炼制作标本的能力。 3.通过为标本编号和添加标签,掌握规范的标本制作方法,为学生系统的对岩石进行分类提供了 方法。 【教学重难点】 搜集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时规范地编号和添加标签;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自行搜集岩石和矿物;放大镜、标本盒、便贴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制作前,明晰方法。 (1)需要准备的材料。 (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3)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 标本。 (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6)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 2.制作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你所搜集的岩石分别来源于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2)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分为哪些? (3)怎么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3.制作后,汇报交流结果。 标本制作方法: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 2.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3.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该怎样做?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采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充实你的标本盒。 【板书设计】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方法与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主要过程,让学生对岩石和矿物有新的认识,并充实课内、课外的学习氛围。

土木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二章 1.简答 ①.何为地基承载力?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需要满足那些条件?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能承受由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的荷载的能力。 满足 1.须具有足够的地基强度,保持地基受负荷后,不致因地基失稳而发生破坏。 2.地基不能产生起过建筑物对地基要求的容许变形值 ②.硬度指什么?简要介绍摩氏硬度的分级及代表性矿物。 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摩氏硬度,是以选定的十种矿物为标准最软的是一度,最硬的是十度。这十种矿物由软到硬依次为: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③简述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含义。什么是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充填方式。 岩浆的作用是指炙热的岩浆沿地壳软弱破裂地带上开造成火山爆发形式,火山岩或是在地下深处冷凝面,而形成侵入岩的过程。

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这便是变质作用。 二、论述题 1.简述三大类岩石各自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三大类岩石有火成岩(又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三大类。 火成岩最常见的结构有:①显晶质结构、②斑状结构、③隐晶质结构、④玻璃质结构 其构造特征:①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均匀分布于岩石之中。②气孔与杏仁构造,岩石分布着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空洞成为气孔构造。③流纹构造。 沉积岩,主要有两种结构:①碎屑结构,②非碎屑结构 其结构特征:①层理结构,②递变层理,③波痕与泥裂。 变质岩结构,具有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二大类。 与变质岩结构的特征类似,变质岩的构造分为变成构造与变余构造两大类。 一,名词解释 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形变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 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底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未经过构造运动的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答案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一、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 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何体。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 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 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元。 节理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地层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地质图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 上的一种图件 三-河流(谷)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或台地。隔水层隔水层是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重力水的岩土层 残基层经淋滤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质称残积层。 水的硬度地下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数量。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地表附近细小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易溶成分溶解带走。经过渗流水的 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 性,残留在原地的则为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这个 过程称淋滤作用 四、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常压下岩石的吸水能力,以岩石所吸水分的重力与干燥岩 石重力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岩浆岩野外描述

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 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 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岩石名称:长英质糜棱岩 英文名称:Felsic mylonite 颜色:暗灰褐色 构造:流动构造 结构:糜棱结构 主要成分:由碎斑和碎基组成,眼球状碎斑长石60%,石英30%,碎基1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糜棱岩 鉴定依据:产出于韧性剪切带;糜棱结构 成因:塑性动力变质而成 产地:北京密云 采集:周汉文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63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rthic quartzose wack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砂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quartzose wacke 结构:中砂结构;砂粒分选中等,磨圆差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wack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粗砂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泥基质>岩石的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