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菲的世界》----名著导读

《苏菲的世界》----名著导读

《苏菲的世界》----名著导读
《苏菲的世界》----名著导读

2020年春学期县《苏菲的世界》导学案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挪威作家。1952年出生于挪威,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1991年成为全职作家。他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代表作《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风靡全球,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并于1994年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与“最优秀作品奖”。他除了致力于文学创作之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旨在奖励为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或组织。主要作品有《苏菲的世界》《圣诞的故事》《主教的情人》等。

【作品导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写法鉴赏】

1.《苏菲的世界》运用悬疑小说的构思方式讲述哲学思想。哲学思想的穿插大概分成三部分:其一,是少校写的书,《苏菲的世界》中的艾伯特写给苏菲的信;其二,是艾伯特和苏菲的对话;其三,也是最后几章的内容,是少校和他的女儿席德之间的对话。通过大量的独白,系统简介哲学思想,正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2.语言上: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3.反讽技巧:书中运用反讽的技巧(此书运用大量反讽的技巧,所谓反讽指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所写的小说主角经常会有这样的话:“实在不能忍受了,下一章!”),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乔斯坦·贾德才是上帝。

【主题透视】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课后习题】

一、填空题

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3.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4.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5.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6.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在一起。

7.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方法取回的。

9.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位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那位使者是。

11.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因此,是他创立了这门学科。

12.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13.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14.文艺复兴时期的 ,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15.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是

16.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是。

1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18.提出辩证法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0.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

21. 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B.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问题具有悬念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苏菲很想知道给自己写信的神秘人是谁,于是写信请他来家里见面,并煮了咖啡给他喝。

D.艾伯特出现在苏菲的花园宴会上,并发表了哲学演讲,乔安的父亲很生气。

22. 下列对《少校的小木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菲独自来到少校的小木屋,发现了绿色钱夹里的一张金发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席德的名字。

B. 苏菲在少校的小木屋里发现了两幅画,一幅是油画,另一幅是肖像画。

C.苏菲在小木屋客厅的五斗柜上方的镜子前对着镜子扮鬼脸,十分开心。

D.苏菲回来后,写了信给自己的哲学老师,告诉他自己星期天清晨闯进小屋的原因。

23. 下列对《明信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盖着黎巴嫩的邮戳明信片是席德的父亲写的,乔安知道苏菲来过小木屋。

B. 苏菲离开小木屋时,不顾乔安的阻止,带走了小屋里的铜镜。

C.苏菲也拿走了那些明信片,她把它们放在登山背包的口袋里。

D.仲夏节那天,苏菲穿上一件红洋装,晚上从电视里看到了她的哲学老师。

24. 下列对《花园宴会》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菲在公交车上,手里拿着一本《苏菲的世界》。她妈妈不信世界上有真正的哲学家。

B. 苏菲收到了一本哲学字典和一本有锁的日记,上面写着“我个人的哲学思维”。

C.在苏菲的生日宴会上,艾伯特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物。

D.苏菲和艾伯特消失在空气中后,苏菲的妈妈非常害怕,她生气地大吼。

25. 下列对席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菲从席德父亲的来信里知道了席德的十五岁生日比自己早一个月。

B. 席德从父亲的书《苏菲的世界》里了解到了艾伯特和苏菲。

C.席德在父亲从黎巴嫩回来的途中用计操纵他。

D.苏菲来到柏客来山庄,她见到了席德,并且呼唤席德的名字,席德在现实世界中认识了苏菲。

26. 《苏菲的世界》没有提到的哲学家是()

A. 祁克果

B. 伊壁鸠鲁

C.戴奥基尼斯

D.爱因斯坦

三、简答题

27. 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8.小说从苏菲收到的第一封信“你是谁”写起,有什么好处 ?

29. 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什么?

30. 苏菲进入少校的小木屋看到的那面镜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

31. 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艾伯特和苏菲来到柏客来山庄?

32.艾勃特少校给席德写《苏菲的世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3. 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向苏菲介绍了对欧洲哲学思想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柏拉图。请你据信介绍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不少于

60 字)

34. 《苏菲的世界》是通过真实事例写成的故事吗?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在何处?

四、阅读题

3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她到达圣玛莉教堂的入口时,已经快要四点了。苏菲推了一下那扇巨大的门,

竟然没有上锁。

教堂里面安静而荒凉。一道淡蓝色的光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来。照见了无数个在空中游移不定的细小尘粒。在光的照射下,这些尘粒在教堂内各处形成一道又一道粗大的光束。苏菲坐在本堂中央的一张木椅上,视线穿过祭坛,落在一个古老、已经褪色的耶稣受难像上。

几分钟过去了。突然间管风琴开始演奏,苏菲不敢环顾四周。风琴奏出的曲调听起来颇为古老,也许是中世纪的乐曲。

不久,教堂内又恢复一片静寂,然后苏菲听到有脚步声从后面走来:她应不应该回头看呢?她决定把目光集中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

这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在对最早的希腊哲学家一直到现代的哲学理论做过一番彻底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我们是活在一个少校的心灵中,那位少校目前担任联合国驻黎巴嫩的观察员。他已经为他女儿写了一本关于我们的书。那个女孩住在黎乐桑,名叫席德,今年也是十五岁了,而且和苏菲同一天生日。在六月十五日清晨她醒来后,这本书就放在她床边的桌子上。说得更明确一点,那本书是装在一个讲义夹里的。现在,就在我们讲话的时候,她正用她的食指摸着讲义夹的最后几页。”

桌旁的众人脸上开始出现一种忧虑的神色。“因此,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作为席德生日的娱乐罢了。少校创造我们,以我们为架构,以便对他的女儿进行哲学教育。这表示,(打个比方 ) 大门口停的那辆奔驰轿车是一文不值,那不过是个小把戏罢了。它只不过是在一位可怜的联合国少校的脑海里转来转去的白色奔驰轿车。而那位少校此刻正坐在一棵棕相树的树萌下,以免中暑呢。各位,黎巴嫩的天气是很炎热的。”

“胡说!”乔先生喊道,“这真是一派胡言。”

“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艾伯特毫无怯意,继续说下去,但事实上这次花园宴会才真正是一派胡言。整个宴会里唯一有理性的就是我这席演讲。

(1)艾伯特这番演讲的内容是什么?在他看来,有什么特点?

(2)“桌旁的众人脸上开始出现一种忧虑的神色”的原因是什么?

《苏菲的世界》参考答案

1.哲学史挪威乔斯坦·贾德

2.(1) 艾伯特( 2)苏菲( 3)苏格拉底

3.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5. 圣玛莉教堂

6. 乔安

7. 艾伯特·诺克斯

8. 扮成新娘

9. 原子10. 一只受过训练的狗11. 逻辑学 12. 柏拉图

13. 亚里士多德14. 人文主义精神15. 斯宾诺莎16. 康德

17. 笛卡尔18. 黑格尔 19. 马克思 20. 达尔文

21.C 22.C 23.D 24.D 25.D 26.D

27.神秘。一开始他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苏菲讲投哲学。博学。他有丰富的哲学知识,讲课的方式有趣。

28.这封神秘的信打破了苏菲的日常生活,让苏菲渴望认识自己。是故事情节的起点,引出下文哲学问题。

29.要有好奇心

30.苏菲看到了魔镜中的奇异现象,内心惊恐。镜子象征未知的世界。

31.他们明白自己是艾勃特笔下的人物,他们来到柏客来山庄,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了席德的生活。体现了存在主义的精神核心。

32.书店里找不到适合年轻人读的哲学书。

33.柏拉图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的精神模

式或抽象模式。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称为“柏拉图的理型论”。人的灵魂总是渴望回到理型的世界。

34.不是。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

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人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35.环境描写。渲染了教堂的安静荒凉和肃穆,具有古老的气息;烘托出苏菲内心的紧张感;设置了艾伯特的出场的背景,暗示了这节哲学课的内容。

36..(1) 他们是少校为了对他的女儿进行哲学教育而虚构的人物。他认为自己的演讲充满了理性。

( 2) 大家不明白艾伯特说的是否属实,甚至认为他在胡言乱语,和人们的认知相悖。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 玫瑰不叫玫瑰,还是玫瑰吗?你不叫这个名字,还是你吗?如果是,你就是你吗?如果不是,那你又是谁? 看似一个无聊的问题,你一定会想:我就是我,你管我是谁,反正我又不是你,我又怎么可能是你?的确,你我属于不同的个体。我们不一样。但换个角度想想:你怎么就知道你不是我?这有概率分布的可能。也许你是假的,你只是我创造出来的,是我思想的投射罢了。 此时此刻,你是我,我不是你。这看似荒谬无厘头的自言自语让人一头雾水,但理解了就可以知道它是《苏菲的世界》的写作角度,让人极为震撼又沉醉其中,书中书像画中画一样引人入胜。正如第一章伊甸园的开头早已下了定论: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苏菲的世界为你打开大门 从“我是谁?世界是什么?”这些问题中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带着我们走进一个浩瀚的哲学历史。神话故事美妙动人、哲学的摇篮雅典闪耀着灿烂光芒:自然派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基础,饱受诟病的黑暗中世纪、人性之光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还有耳熟能详的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大师级的哲学智慧结晶。探索哲学的路上疑雾重重,作者匠心独运地埋下很多极其怪异离奇的悬疑线索: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小狗、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苏菲沿着线索一路寻找蛛丝马迹,却发现一个惊人大秘密…… 你只是我创造出来的, 是我思想的投射。 此时此刻,你是我, 而我不是你。 这是个虚假的平行世界。 苏菲在艾伯特的提示下发现自己是假的。她只是书里的一个人物,只是席德爸爸送给女儿席德的一本书上的人物,仅仅为了讲清楚从古到今的哲学故事而创造出来的虚构人物。 多重视角下,席德收到爸爸寄来的书并开始看《苏菲的世界》,而我在现实世界看着席德品读苏菲的故事,宛如上帝般存在,这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设想下:是否有人在另一个空间看着我读着苏菲和席德的故事呢?或许我和苏菲一样也是不明空间里窥探世界的一个扯线木偶,我也是假的,我该怎么办? 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设想,只能借用《红楼梦》里太虚幻境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也无”以释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沧海一声笑,无谓我思故我在,或我在故我思,唯有静心思索,无畏前进..... Pascal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浩瀚星辰下沧海桑田,人如沧海一粟般微不足道,恐怕是竭力一生也无法逃过死亡的归宿。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第2部分 阅读 专题一 名著阅读 (十九)《苏菲的世界》

(十九)《苏菲的世界》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挪威作家。1952年出生于挪威,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1991年成为全职作家。他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代表作《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风靡全球,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并于1994年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与“最优秀作品奖”。他除了致力于文学创作之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旨在奖励为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或组织。主要作品有《苏菲的世界》《圣诞的故事》《主教的情人》等。 【作品导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六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六篇 记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电影后去找来这本书看的。 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苏菲的世界》。说是“唯一”毫不夸张,当时的网上除了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几乎找不到 书的相关情况,“苏菲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冷门的词组,所有的 中文网页搜索结果也只不过三页,而且大多是繁体。 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用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咀嚼完。期间思考 的乐趣以及原著带来的惊喜伴我度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受益匪浅。虽然电影的内容远没有原著的丰厚充实,但还是非常感谢它 带领我走进了那个“世界”。 看原著的过程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 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庸碌的生活细节,你 抬头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试着向 周围的同类呼唤,却发现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嘲讽,只 是不解,然后走开继续他们无关痛痒的蜚短流长。《苏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谓的哲学启蒙书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当时像一个意外获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样,对书上的每个 字都视如蕴藏巨大能量的咒语。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中琐碎事务 的极大厌倦感以及对大众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极度反感。 这里不想赘言书中的内容,只是觉得一场梦醒来之后,人类

是多么的孤独和可笑。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我也不禁唏嘘:人类只是进化链上的一环,那么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 然产生敬畏,对上天的馈赠心存感激。哲学让我清醒,我学会了 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中平静地走在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种坦然的心境。 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细读完了它,我知道,自 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态度将会改变很多,能有这样的改变也就够了。《苏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细读过、思考过,至少要浏览过,毕竟它的讲解章节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现在才读到它 的话,相信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观念会影响阅读的质量,以那种废寝忘食的痴迷状态阅读一本厚达五百多页的哲学启蒙书,我想以后是不会再有了。所以对这本书更怀有特殊的感情。 其实《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早买了,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让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里,把它忘的找八国去了。直到这个寒假, 老师说除了必读书籍还要阅读其它任选的书目,我才在书柜里翻 箱倒柜,把这本被我遗忘了很久的《苏菲的世界》拿了出来,开始细细品读。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 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 达34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 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 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 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 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8.在1954.3.24 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 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9、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0、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11、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 教育家。 12、.《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矛盾论》及 《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

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4、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 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 机器的危险。 15、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 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16、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 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博、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17、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 18、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 自己。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 19、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20、年轻人往往高估自己。 21、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二、简答题 第一封家书 1、这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 然处之。作者在信中告诫儿子“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 终于读完《苏菲的世界》这本书。 没有事先对它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哲学的世界。《苏菲 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而是以小说的 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 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 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就像评论 家所说的,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 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首先,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 “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问题。你是谁?可爱的小苏菲第一次看到这个命题时仓皇失措,在镜子面前反复的追问。我想大多数人开始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无法给自己一个清楚 的定位。那我和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姓名?外貌?思维?倘若我换个姓名整下容换种思 维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吗?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初看似乎有些迷惑,但是我想, 作者正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当成透明的,并与一些可能存在而我们未发现的“可能性” 结合在一起才写的这本书。 翻开第一章,你会立刻被苏菲收到的匿名信“你是谁”所吸引,也正是 “你是谁”这个问题带着苏菲走进一个哲学的世界。接着你又会接触到例外一些明信片,那是一张张需要苏菲代转席德明信片,之后各种怪事在苏菲身上发生,当然苏菲的哲学 老师也跟着浮出水面。当整本书看到一半时,你会被故事角色的真实性搞得脑袋发胀, 到底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是现实的还是席德和她的父亲是现实的,这是你就会不知不觉 和庄子有同样的感慨一一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我想这 也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你看完全书,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 其实仅仅看书的目录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如“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

《苏菲的世界》名著导读

2020年春学期县《苏菲的世界》导学案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挪威作家。1952年出生于挪威,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1991年成为全职作家。她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她的代表作《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与德国的畅销书,风靡全球,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并于1994年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与“最优秀作品奖”。她除了致力于文学创作之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她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旨在奖励为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或组织。主要作品有《苏菲的世界》《圣诞的故事》《主教的情人》等。 【作品导读】 《苏菲的世界》就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您就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既就是智慧的世界,也就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人物形象】

苏菲的世界阅读笔记doc资料

《苏菲的世界》阅读笔记 用半个学期读完了《苏菲的世界》,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是借苏菲与艾伯特教授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艾伯特的书信来介绍哲学史的。黑格尔说过,哲学是哲学史。所以,在书写哲学史的过程中,哲学理论也得到充分的阐述,同时以苏菲的生活作为引例,哲学变得不会晦涩难懂。这是苏菲的世界畅销至今的原因。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 是否有人天生就很害羞?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 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 所以说,所谓哲学家就是那些领悟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并不知道,并因此苦恼的人。就这一方面而言,他们还是比那些自称博学但实际上非常无知的人更聪明。我曾经说过,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 这段话使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现在的网络世界如此发达,人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机会了解到很多不同领域的知

识,然而,这却成为某些自以为是的人口中高谈阔论的“资本”,他们自恃在网络涉猎过某一方面的知识,便骄傲地侃侃而谈,不听别人的解释,无论是在现实,网络,都展现的自己学富五车。实际上呢,真正掌握知识的人,往往都有一颗谦卑的心,前有苏格拉底慨叹自己一无所知,后有爱因斯坦乔布斯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保持饥渴。他们都明白对真理的探求是无止境的,所以要保持一颗谦虚求学的心,才能不让自己对世界的探索闭塞僵硬。我还联想到现在的马哲课,同学中有很多对这门课程很不上心,漫不经心,以为自己的理解已经到达可以不用了解哲学理论的境界了,殊不知,世界很大,阅历尚浅的我们假如不多积累一点理论知识,毕业后也许会摔跤。 分享另一段文字, “可是笛卡尔却设法从这个零点开始出发。他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Cogito,ergosum。” “什么意思?” “我思故我在。” “我一点都不奇怪他会悟出这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阅读练习及知识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 阅读练习及知识点 一、《傅雷家书》 【作品简评】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全中国父母的典范。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许多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

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人物性格】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家书名言】 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附有标准答案)

九年级阅读测试题——《苏菲的世界》 一、填空题 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3.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4.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 。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5.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6.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在一起。 7.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方法取回的。 9.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位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那位使者是。 11.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因此,是他创立了 这门学科。 12.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13.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14.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15.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是。 16.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是。 1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18.提出辩证法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0. 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 21.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B.“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问题具有悬念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苏菲很想知道给自己写信的神秘人是谁,于是写信请他来家里见面,并煮了咖啡给他喝。 D.艾伯特出现在苏菲的花园宴会上,并发表了哲学演讲,乔安的父亲很生气。 22.下列对《少校的小木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独自来到少校的小木屋,发现了绿色钱夹里的一张金发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席德的名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 《苏菲的世界》讲述是从女孩苏菲一天放学回家接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拉开序幕。通过一名哲学导师 向苏菲传授哲学知识,苏菲了解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 格拉底时代到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这些都通 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 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 爸爸,为了让他的宝贝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的故事。这整本书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使我看得饶 有兴趣。虽说是哲学书,但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又使 人感受到了这本哲学书独有的魅力。虽然我对这类书籍还十分陌生,但在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我却觉得读起来毫不费力,并没有 我想象的哲学书那样深奥干涩、枯燥乏味。 “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看上去虽然普通,甚至提问的人会被别人笑称为“呆子”但是这两个问题是蕴涵着很多的哲学意 义的。我刚看到这两个问题,先是觉得简单,但后来细细一想,就 觉得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是谁?万一我换了一个名字,我还会 是自己吗?那我是谁呢?世界从何而来?什么是世界?它是怎么形 成的呢?世界中包含着什么呢?这似乎有些令人头疼,但也很有意思,因为没有一种文化不关心“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 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比较饶舌但也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似乎在 哲学课上,提出问题要比解答这些问题简单得多。当然,哲学家不 光要提出问题,还要去解答这些问题。 苏菲的哲学导师艾伯特把宇宙比作魔术师突然从一顶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 的微生虫。而哲学家则是想看清楚整场魔术表演的奥秘而冒险死命 攀到兔毛尖儿上的人。由此看来,哲学家就是一些好奇心很重的、

名著阅读:《苏菲的世界》30句经典名句

名著阅读:《苏菲的世界》30句经典名句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1994年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与"最优秀作品奖"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经典名句 1.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2.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3.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4.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5.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6.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7.理智和经验都缺失时,就会出现一个真空,这个真空可以由信仰填补。 8.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9.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 10.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 11.事实上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缺少光线的照射罢了。 12.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 13.有人说艺术家有一种“创造宇宙的想象力”。当他内心充满艺术的狂喜时,他可以跨越梦境与现实的藩篱。年轻的艺术天才诺瓦里思曾经说过:“人生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 14.“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就叫“信仰”,但如果你相信占星术或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就是迷信!谁有权利说别人相信的东西就是“迷信”呢?

苏菲的世界整理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论文 《苏菲的世界》观后 感 ——论世界的存在性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成员姓名: 《苏菲的世界》的观后感 ——论世界的存在性 前言:本学期第15周至第16周,我们马基小组组织观看了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撰写的《苏菲的世界》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观看过程中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影使我们徜佯于欧洲发展史中的哲学思想。我们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而我们从未思考过“我究竟是谁?”“世界从哪儿来?”这些千百年来人类探讨不衰的永恒话题。引起了组员们的激烈讨论,而我们也各抒己见,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最终我们统一意见后,完成了观后感的撰写。以下便是我们组员的观点: 邓跃悦: 这个学期我观看了一部关于哲学和欧洲史的电影《苏菲的世界》,它是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文章带我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徜徉了一番,同时里面所引出的故事情节也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存在,以及我是从何而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电影的主人公苏菲是一名15岁的少女苏菲以及一位她的哲学导师,一天下午,苏菲放学后发现自家的邮箱里有一个大信封,上面按只写着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起初,苏菲以为是恶作剧,并不以为然,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围绕着她,但她不知不觉就随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思考

着我是谁,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人类文明从何而来?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随后,她跟着她的哲学老师进行了一番哲学和历史的旅行,经历从古希腊时期到康德黑格尔时期的思想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将一段哲学的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整部电影的是以主人公苏菲收到的“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而展开的。在整部电影中,虽然有众多人物角色,但在我眼中却只有苏菲和艾伯特,他们二人仿佛出尘的仙人在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俯瞰众生。主人公对于哲学的认识是从雅典开始,在这里他看到了苏格拉底的批判性思想,正如其所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和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正如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所有事物本质上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又如“在石头里有一个苏菲,只要他们愿意看到就可以看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柏拉图的思想。他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当我看完柏拉图思想的时候,我完全迷茫了。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电影开始所讲到的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我到底是谁?我真的就是我自己认识的那样吗?还是我自己看到的只是一个影子而已。那我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抑或是和电影中的主人公苏菲一样是活在一部小说中呢?但是我是能够思考,本身是有意识存在的,那么我所感知的世界是不是我的意识所构想出来的一个思维呢? 种种抑或向我涌来,我迷茫了,但也让我对“我是谁?”这个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如此的平淡、普通,但是却又是如此的耐人寻味,也唯有哲学家能够发出这平凡但又饱含深意的疑问。平时,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会不屑地笑道“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但是,到底什么才是我呢? 查阅字典,我找不到答案。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对于“我”的概念各有千秋,众说纷纭。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我的理解是我在思考、在别的东西甚至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感知和意识,怀疑别的东西存在的时候,我本身就已经存在了。若是否认自己的存在,那就是否认自己的怀疑,甚至是思想。这句话从唯心主义的方面确认了自我的存在,但在我看来却或许有点偏激。或许我对于哲学的认识尚浅,但我认为,既然有一句话叫“我思故我在”,那我是不是还可以说一句“他思故他在”。在我们眼中存在的事物以及世界,在别人的眼中或许就会遭到质疑。诚然,笛卡尔从某些方面阐释了“我是谁”,但是却有所不足。 在电影当中,主人公苏菲对于现实世界中希尔德的探索,在我看来就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探索,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思考。当苏菲来到现实中,发现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上校所创造的,而自己也只是生活在意识当中,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是当他再次回到原来世界,也就是原来的书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成了永恒的存在:思想。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接近了尾声,而主人公苏菲对于自我意识的探索也终于完成。 我们不禁就想问这样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新】《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最新】[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都说>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 ,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 ,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 ,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 挪威作家乔斯坦的《苏菲的世界》被公认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一暑假在家闲来无事就把以前在大学买的书整理一下发现有好多书自己竟然没有好好的读完都是听老师说要看什么书自己去买来了结果随便翻几页就扔在那里。心里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就决定在这个假期里好好弥补一下。《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

2020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哲学方面的故事,所以读起来难免有些枯燥,但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坚持读了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打开邮箱,拿出那封神秘的信:“你是谁?”在苏菲问自己的同时,同样的问题在她心中响起:“我是谁?”或许,是这个世界的常识在作怪,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像。“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带着与苏菲相同的问题,我试着从她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看世界从无到有,看生命的意义。 苏菲思索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康德,马克思,达尔文……这是一群思想先行者: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那是许多满载智慧的年代。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本枯燥乏味,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学问,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就明白了,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也可以证明许多: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科学能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能给予我们智慧。 我还有许多想问,但却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或许只有你和我一样读了本书之后,才能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着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爸爸妈妈拿着一张图片或是我偶然间从电视上见到这种东西,爸妈对我说,那是马儿,我从此就认识那是马了吧,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对此,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着,想探究魔术师的秘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一颗智慧的头脑。 哲学家们不停的爬着,同时也不停的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十三岁第一次读苏菲,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题记 我们对于时间变迁,空间更移心存的诸多疑惑,就像我们总是疑虑魔术师从“空空如也”的礼帽中拉出来的用丝巾做成的小白兔。

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收入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封。 2.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罗曼罗兰的《》、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3.在信中,傅雷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严谨,礼仪要;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要有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的艺术家”。 4.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第一、艺术第一、第一。 5. 是傅雷长子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为了感谢对傅聪教导和帮助,傅雷曾托斯曼齐安卡小姐带上一幅现代画家旧作表示感激。 6.《苏菲的世界》是(国籍)作家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整本书透露出对方面的思考。 7.《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著名美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针对青年许多的人生问题给出了答案。 二、简答题 1.在傅雷的第一封家书时,他的儿子遇到什么情况?当时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2.在傅雷的第二封家书中,傅雷对儿子演出的成功进行怎样的评价? 三、问答题 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

4.《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梳理( 一 ) 自然派哲学家 分期哲学家地点、时间哲学观点备注泰利斯希腊小亚细亚米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所有的生命在消融后也仍旧都相信宇宙 雷特斯变成水间有一种基安纳克希腊小亚细亚米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所谓的“无限定者”。形成 本物质是所西曼德雷特斯万物的物质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 有事物的源 头。 自然派 安那西希腊小亚细亚米哲学家 梅尼斯雷特斯(公元前(关切570- 前 526)的主题帕梅尼意大利伊利亚(公是大自德斯(巴元前 540- 前 然与它门尼德)480 ) 的循环 赫拉克公元前 540-前与变 里德斯480 化) 恩培窦西西里 可里斯 安纳萨公元前 500-前 哥拉斯428 德谟克阿布德镇(公元前 里特斯460- 前 370)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认为世上根本没有两人的观点真正的变化。在依赖感官和依赖理智之间他选择正好相反。了理智。是理性主义者。 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都会变。 大自然由四种元素(根)组成:土、气、火与水。综合了上述 两人的观点 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 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 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只相信物质的东西,我们称 他为唯物论者。原子理论 《苏菲的世界》梳理 苏公元前 格 470- 前 拉 399 底 柏公元前古典 拉427- 前派哲 图347 学家 亚公元前 理 348- 前 士 322 多 德( 二 )古典派哲学家 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理性主义者。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重视他的良心——与真理— —更甚于生命。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他相 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永恒不变的理型的世 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界”。 抽象模式。(理型)。认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 在,他称这个实在为“ 理型的世界”。 我们所拥有有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重视感官的进入我们的意识。重视感官的作用。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作用 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 是事物组成的材料, “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相信自然界的第一件事物都 有其目的。(目的因)倡导“黄金中庸”。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00字)

《苏菲的世界》 以前一直觉得哲学很遥远,现在看来其实哲学一直在我们身边。 康德说过:“存在即为合理。”每件事的存在都有它的原因。但是对于已经习惯身边发生的一件件事情的我们来说,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对生活我们麻木了,对哲学我们遗忘了。我们“知道”的这一切就一定存在吗?也许你会说这是唯心主义,但我要问了为什么唯心主义就是片面的呢?在这里我不想争论唯心论和唯物论,我想说的是每件事物的背后都有它的原因,而已经对身边发生的事习以为常的我们却忘记了去思考。 《苏菲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都是生活在兔子身上的一群寄生虫,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但大部分的人都想往兔毛的深处爬去,因为那里更加温暖舒适,然而确有一小部分人希望更多的了解我们的世界,他们就是那些哲学家。为了做到这个,他们不断地向上爬,因为只有越靠近兔毛的顶端才越能看清周围的一切。也许向上爬的过程是艰苦的,比起那些兔毛深处的人他们要经受更多的考验甚至是讥讽和嘲笑,但是为了真理一切都是值得的!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那些兔毛深处的人,一步步沉迷在自己的舒适生活中。对身边的一切逐渐麻木,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股票的涨跌、时尚变化这些无聊的事情上,这真是一种罪过! 没有人生来就是麻木的,每个人都有成为哲学家的潜质,婴儿时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婴儿时的我们都是哲学家。那时,我们好奇,我们疑问,我们思考。有时候我反思自己,就是在此时此刻我也正在反思自己,是的,我承认现在的我就是那种寄生虫,不断地向兔毛更深处爬去,不断寻找自己的舒适,但我又不得不说,我不希望成为那样,尤其是在看了《苏菲的世界》之后,尤其是在马列课上接触了这些哲学问题之后,我希望自己也可以亲眼看清这个世界,回归那婴儿的心,去好奇,去疑问,去思考。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是的,如果这样一个伟大的智者都对世界一无所知,那么几乎未曾思考过世界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思考呢? 其实问题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肯去思考! 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爱知识”。学习哲学不是为了研究什么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