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鱼糜制品加工和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传统鱼糜制品加工和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传统鱼糜制品加工和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传统鱼糜制品加工和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传统鱼糜制品加工和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一、鱼糕鱼糕成品外形整齐美观,肉质细嫩,富有弹性,色泽白,咸淡适中,具有鱼糕制品的特有内味,可做成双色或三色鱼糕。食用时切成各种开状,和其他菜料配制烹调。

(一)参考配方(千克)鱼糜10,蛋黄0.8,盐0.3,味精0.6,牛奶0.2,砂糖0.2,鸡蛋1.5,料酒0.05,变性淀粉0.2,葱0.1。

(二)操作要点

(1)原料鱼选择鱼糕对弹性及色泽的要求较高,选料要求新鲜、脂肪含量少、肉质鲜美、弹性强,一般多选用冷冻白色鱼肉糜为原料。

(2)擂溃与鱼糜制品一般制造工艺基本相同。对于弹性强、色泽白的鱼种也可不漂洗。擂溃方法分为空擂、盐擂和拌擂。先空擂5分钟使鱼肉肌纤维组织破坏,然后加盐盐擂20分钟,使盐溶性蛋白质融出,形成一定粘性,再加其他辅料拌擂均匀即可。

(3)铺板成型小规模生产常以手工成型,需要相当熟练的技术。现在多采用机械化成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如日本K3B三色板成型机,每小时最多可铺900块。其加工程序是由送肉螺旋把鱼糜按鱼糕形状挤出,连续铺在板上,再等间距切开。

(4)加热鱼糕加热有焙烤和蒸煮两种。焙烤是将鱼糕放在传送带上,以20—30秒通过隧道式红外线焙烤机,使表面着色有光泽,然后再烘烤熟制。一般以蒸煮较为普遍,目前日本已采用连续式蒸煮器,实现机械化蒸煮。我国生产的鱼糕均是蒸煮鱼糕,95—100℃加热45分钟左右,使鱼糕中心温度达75℃以上。最好的加热方式是将成型后的鱼糕先在45—50℃保温20—30分钟,再迅速升温至90—100℃蒸煮30分钟,这样会大大提高鱼糕的弹性。

(5)冷却鱼糕蒸煮后立即放入10℃冷水中冷却,使鱼糕吸收加热时失去的水分,防止因干燥产生皱皮和褐变。冷却亦能使鱼糕表面变得柔软和光滑。冷却后的鱼糕中心温度仍然较高,通常要放在冷却室内继续自然冷却。冷却室空气要经过净化处理。

(6)包装与贮藏冷却完全的鱼糕,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后装入木箱,放入0℃保鲜冷库中贮藏待运。一般鱼糕在常温下(15—20℃)可保存5天,在冷库中可放20—30天。国内目前很少采用鱼糕包装机,大多是产后及时销售;有时加工后用油纸或塑料薄膜包装放入冷库贮存,以待装运销售。

二、鱼卷

鱼卷是将擂溃后的鱼糊放在黄铜或不锈钢管上焙烘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金黄,香鲜可口,富有弹性等特色。在日本叫“竹轮”,其形状是用自动成型机来完成的,成型机上装有自动焙烘机。鱼卷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切成片状调菜食用,还可切成片、丝状经油炸或烹调加工成各种花色食品。

(一)配方Ⅰ鱼肉50,精盐0.5,淀粉2.5,砂糖1,料酒0.5,味精0.2,水适量。

配方Ⅱ鱼肉30,精盐0.25,砂糖0.4,淀粉0.2,五香粉0.02,清醋0.2。

(二)操作要点

⑴用作鱼卷加工的原料鱼有各种小杂鱼、低值鱼、鲨鱼、鲣鱼、鲢鱼、鳙鱼等,一般以小杂鱼和鲨鱼各半或低值鱼肉与优质鱼肉搭配使用,以增强鱼卷的弹性。

⑵原料处理、采肉、绞肉等与鱼糜制品一般工艺大致相同。先把定量鱼肉置入擂溃机中空擂几分钟,然后加盐擂约10分钟,再加入调味料及淀粉擂溃,使鱼糜产生粘性。

⑶用手工将其捏制在铜管上,呈圆柱形,大小一致,厚薄均匀,进烤炉熟化。

⑷熟后将铜管拔出,即制成色泽金黄的圆筒形空心鱼卷。

三、鱼面和燕皮

鱼面是用鱼肉与淀粉加工的干制品。早在1932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我国鱼面荣获金质奖章。鱼面和燕皮是福建地区的传统节日食品,加工企业和渔民、市民都能生产或自制自食。鱼面有生、熟两种。生鱼面与燕皮仅在形态上有所差异,鱼面和燕皮多采用优质鲜鱼鱼糜制成,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直接煮食。燕皮也可做包馅的外皮煮食。

(一)参考配方(千克)鱼肉1.6,砂糖0.1,淀粉0.5,酱油0.1,精盐0.3,姜汁适量。

(二)操作要点

1、熟鱼面

⑴一般采用新鲜或冷冻黄鱼、海鳗、小鲨鱼为原料,将原料鱼去皮,冲取鱼片,用刀剁碎成糊状或用采肉机采肉,经绞肉机绞碎,待用。

⑵按上述配方加入精盐擂溃,待鱼糊粘稠后加入其他辅料擂溃均匀。

⑶将鱼糜捏成块,在碾板和木棍上撒上淀粉,将鱼糜块碾成厚约0.3厘米的薄皮。

⑷放在竹篦上,入锅蒸熟。

⑸取出晒干或烘至六成干时切条,再晒烘至足干即为成品熟鱼面。

2、生鱼面和燕皮加工及配方与熟鱼面大致相同。辅料只加精盐和淀粉,其他辅料不加。将调制好的鱼糜同样捏制成块,碾成薄皮,直接晒或烘至六成干切条,再晒或烘至足干,进行包装,即为生鱼面。如将六成干的薄皮切成圆形或方形,晒至足干即为燕皮。福建人有的在鱼糜中加入猪肉馅,再按上述方法操作,制成肉燕皮,也极具特色。

四、鱼肉肠

(一)参考配方(千克)

配方1 鱼肉80,猪瘦肉8,猪肥膘6,淀粉4,砂糖2,精盐2,黄酒5,味精0.2,白胡椒粉0.05,生姜汁2。

配方2 鱼肉80,猪肉8,板油6,演粉4.5,盐1.8,咖喱粉0.4,胡椒粉0.35,味精0.01,玉米粉0.05,西红柿0.02。

(二)操作要点

⑴鱼肉肠主要以新鲜小杂鱼为原料,配制海鳗、鲍鱼、乌贼、鲨鱼及四大家鱼和少量畜肉,使之具有独特口味和良好质地。

⑵将鱼肉绞碎后直接擂溃,在擂溃后期,按配方加入调味料、辅料,亦可在配制好的鱼肉糜中加入猪肉丁,改进外观,增进风味。

⑶用动物肠衣或塑料肠衣注鱼糜香肠。国外大都采用塑料肠衣,我国也正向这方面发展。如用动物肠衣,在用前以40℃左右温水浸泡2—4小时,使其回软。。将拌擂好的鱼糜放入灌肠机中进行灌肠。

⑷灌肠后进行蒸煮熟化,这也是杀菌过程。动物肠衣鱼肉肠水开时下锅,再将水温降至90℃,然后在85℃恒温水中煮40分钟左右(根据肠体直径控制煮制时间)。水温不能过高,以免煮爆。塑料肠衣制品可在稍低水温下锅,并在95—100℃水中煮60分钟。动物肠衣灌制的鱼糜肠,在蒸煮过程中要随时扎破气泡,防止爆裂。

⑸鱼肉肠煮熟后立即冷却。动物肠衣制品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塑料肠衣制品先检查并除去爆破品和扎口泄漏品,然后放在洁净冷水中冷却至20℃以下。

⑹塑料肠衣冷却后,因热胀冷缩会产生很多皱纹。消除皱纹的方法是将它没入90℃水中浸泡数十秒后取出,自然冷却后再包装。

⑺鱼肉肠包装后应整齐排列在清洁的包装箱中,不能随意积压,以防制品变形。鱼肉肠比畜肉肠含水较多,应放置低温处保存,及时销售。

五、天妇罗

(一)工艺流程

冷冻鱼糜→解冻→擂溃→成型→油炸→脱油→冷却→包装→成品→冷藏

(二)配方(千克)鱼糜50,精盐2,味精0.5,砂糖0.8,马铃薯淀粉5,葡萄糖0.25,冰水12.5,其他香料0.01。

(三)工艺要点天妇罗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在于配料及油炸、脱油操作。在配料中可添加各种动植物性配料,如各种蔬菜、鸡蛋、鱿鱼、虾及连皮带骨的小杂鱼等。动植物配料在加入前应做适度切碎处理,且葱应做中热及切细处理。添加水量应较通常鱼糜制品少,宜稠不宜稀。调味的鱼糜温度以8--13℃为宜,如果温度过低在油炸中会出现外熟内生的现象。油炸工艺一般采用两次油炸法。第一次使用100%新油(菜油居多),油温120--150℃,油炸后制品中心温度50--60℃;第二次使用70%新油和30%旧油相混合,油温150--180℃,油炸后制品中心温度为75--80℃。油

炸时对添加蔬菜配料的应采用低油温,并延长油炸时间,以确保制品的质量。现油炸采用二连式天妇罗自动油炸机,一并完成油炸操作。油炸后应及时脱油,可用专用脱油机或离心机脱油,经通风冷却即为产品。

六、鱼丸

(一)工艺流程

原料鱼整理→洗涤→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擂溃→成丸加热→冷却→包装→冷藏

(二)配方(千克)

水发鱼丸鱼肉20,淀粉4,砂糖0.2,黄酒2,食盐0.5,味精0.1,清水适量。

(三)工艺要点

1、原料鱼原料鱼的品种和鲜度对鱼丸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体型较小的鱼采肉前需有除鳞或去皮工序。根据鱼丸生产的不同要求,前处理工序上也有所区别。质量要求较高的水发鱼丸,原料鱼只能机械采肉1—2次,且必须漂洗、脱水;质量要求略低的油炸鱼丸,可采用多次重复的采肉作原料,并可以省略漂洗、脱水工艺操作。

2、擂溃此工序在鱼丸生产中相当关键,直接影响鱼丸质量。经过擂溃使鱼肉蛋白质充分溶出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水分固于其中,使制品具有一定的弹性。擂溃操作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温度擂溃是研磨破坏组织的过程,会使鱼糜温度升高,需添加冰水或碎冰降低温度也可选用带冰水的冷却夹套的擂溃机(又称双锅擂溃机型)进行擂溃,控制擂溃投料量,把握擂溃时间不能太长。二是空气。擂溃时空气混入过多,加热时膨胀,影响制品外观和弹性。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真空擂溃。三是添加配料次序。首先分数次加入精盐、多磷酸盐、糖等品质改良剂,擂溃半小时左右(具体视投料品种、数量而定),再加入淀粉和其他调味料擂溃至所需粘稠度。擂溃必须充分又不过度,可取一小匙鱼糜投入冷清水中,鱼糜浮出水面即可停止擂溃。大生产中尽量选择高速擂溃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擂溃时间。

3、成丸现代大规模生产时均采用鱼丸成型机连续生产,生产数量较少时也可用手工成型。成型后,随℃即投入冷清水中,使其收缩定型。夹馅水发鱼丸是以鱼肉、淀粉、精盐、味精等调制的鱼糜为外衣,以碎猪肉、糖、盐等配制的肉糜为馅心制作而成。擂溃后的鱼糜放置一段时间会转变为凝胶,成型发生困难,所以擂溃后的鱼糜可在低温下保存备用,但成型时应加热回温,℃以免温度过低导致加热后成品出现外熟内生现象。最好即时成型。

4、加热鱼丸加热有两种方式,即水煮和油炸。水发鱼丸用水煮熟化,油炸鱼丸用油炸熟化。

水煮鱼丸最好采用分段加热法,先将鱼加热到40℃保持20分钟,再升温到75℃至完全熟化。此外,夹层锅加热也常用,在10分钟内使鱼丸中心温度升到75℃,保持一段时间,经常轻轻翻动,以防鱼丸互相粘连或粘锅,待鱼丸全部漂起时捞出,沥去水分。

油炸鱼丸保藏性好,并可消除腥臭味并产生金黄色泽。一般使用精炼植物油。油炸鱼丸产量较大的连续生产,应设有低油温锅,使鱼丸定型,可周转使用,待鱼丸表面受热凝固后,再转入高油温锅中油炸。油炸开始时油温保持在180--200℃之间,否则鱼丸投入后油温下降,产品易老化,失去鲜香味。油炸1—2分钟,待鱼丸炸至表面坚实,浮起呈浅黄色时捞起,沥油片刻。用自动油炸锅则经两次油炸。第一次油温120--150℃,鱼丸中心温度至60℃左右;第二次油温160--180℃,鱼丸中心温度75--80℃。为节省用油,可将鱼丸先在水中煮熟,沥干水分后再油炸。这种产品弹性较好,能缩短油炸的时间,可提高产出率,且可减少或避免成型后直接油炸所出现的表面皱褶,但此法制作

的产品口味较差。

5、冷却熟化后的鱼丸用水冷或风冷方法快速冷却。

6、包装剔除不成型、焦枯油炸不透等不合格品,凉透后按规定用塑料袋分装或采用罐头包装。

7、冷藏塑料袋包装的鱼丸在5℃以下可保存3—5天,冻藏品和罐藏品可保存数月。

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目前,世界各国的渔业生产都存在着经济鱼类逐年减少,小杂鱼、低值鱼产量逐年增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工利用低值小杂鱼开发新蛋白食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低值小杂鱼的鱼糜加工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等特点。国内生产的制品有蟹肉棒、鱼糕(簿)、鱼卷(竹轮)、鱼丸(鱼圆)和鱼香肠等。

鱼糜制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所用机械设备

一、鱼糜熟制品的分类

鱼糜制品根据加热方法,可以分为蒸煮制品、焙烤品、油煎品和油炸品等。

二、鱼糜熟制品的生产工艺极其注意的要点:

(1)食品的生产从原料处理到成品(鱼糜熟制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料加工,相当于冻鱼糜加工部分,后一阶段是成品加工,成品加工从擂溃加料到成品为止的基本工序如下:

擂溃加料→成型→加热→冷却→成品

(2)鱼糜制品的配料问题,同样是关系鱼糜制品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指的配料是包括原料鱼的搭配和调味料配方等。一种产品的配方是根据生产原料的供应情况和生产的品种质量要求而定的。使用的原材料的种类,除了作为主要原料的鱼糜外,还有各种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组织生产时,首先应根据生产中可能得到的原料的种类和性质适当的考虑生产制品种类和搭配。同时,产品配方的决定必须从生产和技术两个方面不断加以总结改进,才有可能生产出质量良好的制品。从使用原料的角度来讲,弹性较好的原料适于加工鱼糕、鱼卷等弹性要求较高的制品,弹性较差的或者褐色肉鱼类等颜色较深的原料适于加工弹性要求较低的鱼香肠或者油炸鱼丸等产品。此外,在原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弹性强弱和味道好坏不同的原料应作适当搭配。如果缺乏搭配的原料,可以从淀粉等辅助材料的使用上进行必要的调节。如弹性强的原料可以少加淀粉,弹性差的原料可以增加淀粉用量,或则采用面筋类蛋白作为“弹性增强料”。淀粉除了作为弹性增强料之外,也可作为增加产品数量的增量料,用量可以多达30%以上,生产价值较低的产品,对于味道较差或者漂洗过的鱼糜原料,要添加各种调味料以增加制品的风味,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三、鱼糜制品的辅助材料:

(1)鱼糜生产用水:

鱼糜生产过程中,凡直接与原料及其制品接触的用水为生产用水,而洗涤工具,清结的用水为清洁用水。

在鱼糜制品过程中,水和产品的关系甚为密切。在各道生产工序中水所含的各种成分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进入制品中。有时,还要直接往鱼糜中加入适量的水。因此,目前要求鱼糜制品生产用水的水质基本上与生活饮水相同,一般鱼糜制品加工品均以自来水为水质来源,可以不必检验,但使用井水或其他水源生产鱼糜制品时,则必须对水质进行检验后,合乎要求再使用。

(2)油脂:

鱼糜制品的油脂使用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往鱼糜制品中直接添加的配料(包括植物油和猪油等),另一种是在鱼糜的加热处理同时进行调味使用,如炸鱼糜。

目前,适于鱼糜制品添加的油脂类,主要是猪的肥油,一般选择猪的背部肥油较好,它与牛脂、羊脂相比,供应比较充足,价值也较低,我国鱼糜制品中的各类香肠制品添加猪肉较多,不仅可以提高风味,还可以改善外观(如切口),增加食欲。

油炸一般均采用植物油,动物油凝固点较高,不宜用作油炸用油,炸油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挥发性物质,形成冒烟。

(3)淀粉:

淀粉属于多糖类,糖类是粮谷、薯类和某些豆类以及米、面制品中主要组成成分,植物各部分组织均含有各种糖,在动物体内糖是以贮藏形式存在的,糖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由于淀粉可以达到很高的粘度,因而对于一些弹性差的鱼肉(或冻鱼的鱼肉),加入一定数量的淀粉,可以起到增加粘性的作用。高浓度的淀粉、由于其放冷容易失去流动性,形成凝胶,较长时间放冷,则凝胶变脆,水分游离。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因此,淀粉制品(包括鱼糜制品在内)不宜放在低温下长时间放置。

淀粉的清洁程度对鱼糜制品的色泽、卫生、保藏性能等的影响很大,很多鱼糜制品的变质都是由于淀粉中含有多种细菌或其孢子所致。

鱼糜制品的淀粉要求符合食用标准,且要求色泽洁白。我国食用淀粉要求含量不超过20%。

(4)调味料与香精料:

鱼糜制品的品质优良与否,由外观(形态、表面及其内部的状态、包装物等),弹性(弹力程度及咬劲等),香味等多方面决定,而味道良好是基本要点之一。

食品的滋味与其化学成分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化学成分,还有不同的滋味,所说的食品化学成分、通常是指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好的鱼糜制品的标准,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要滋味鲜美。但是,在鱼糜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制出色白、弹性好的精美食品,往往要对原料鱼肉进行多次漂洗。这样,随着加工工艺的进行,鱼肉中的一些呈味物质就要受到一些损失。因此,合理调味,对鱼糜制品就显得更为重要。

1、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的纳盐,是鱼糜制品中用于调味的主要鲜味剂,除味精外,有些氨基酸也可作为调

味剂。

它的呈味成分,香味71.4%,咸味13.3%,甜味9.8%,酸味3.4%,苦味1.7%,其他占0.4%,味精的水解度较大,浓度为0.003%即可有所感觉(这个能有感觉的最低含量叫阀值)。味精的使用量约为食盐用量的20~30%。

除味精外,还可使用核苷酸以及多种动物浸出汤汁作为调味剂。

2、糖

糖是主要的甜味剂,鱼糜制品中使用甜味剂多用白糖,为了达到一定的弹性,鱼肉之中添加食盐往往超过一般人的口味,加糖可以“缓冲”咸味。此外,糖还有调味、防腐去腥、解腻等作用。

加糖还有一定的保护水作用,如在冷冻生鱼糜中加入适当的蔗糖,可以减轻蛋白质的冷冻变形。在鱼香肠中加入糖,可以防止亚硝酸钠的氧化。

鱼糜制品中的加糖是依各地口味不同略有差别,一般来说,在1~5%范围内。

3、食盐

食盐是咸味剂的主要成分,鱼糜制品用盐多用精盐,成分是氯化钠,食盐中的氯离子呈苦味,食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鱼糜制品中添加食盐除以上作用外,它还具有使盐溶性蛋白质溶出形成溶胶,随之加热后,使制品富于弹性的功能,食盐还具有解腥味作用。

食盐还具有较强的防腐效果,可以抑制一部分细菌的繁殖,发育。

鱼糜制品使用精盐的用量一般为2~2.5%(占鱼肉的百分比,如使用淀粉含量高的制品,还可更提高些)。各类制品稍有不同。

4、黄酒

鱼糜制品中常用一点黄酒,借以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肉产生一种鲜美的滋味。

黄酒中的酒精能渗入鱼肉组织内部,溶解其中呈腥味的胺类物质,而在加热过程中或油炸过程中,又可随同酒精挥发掉,可以达到去腥作用。

5、辣味及香辛料

食品的辣味是由各种香辛料中含有不同的特殊化学成分而来

辣味是各种“味”中刺激性最强的味道,感觉也最为灵敏,少用还可以增进风味、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各种香辛料成分均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对延长鱼糜制品的保藏期限有一定作用,但如果食用辣味过多,则会刺激肠胃疼痛

香辛料,除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以外,还可以矫正食品的不良气味,特别是在鱼糜制品中可起到一定矫臭,另外,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防腐的作用。

天然香辛料,色浓而且粒度较粗,直接使用在鱼糜制品上有形成斑点的缺点。因此,在保持给予强烈的香位和矫臭效果前提下,希望最好使用香辛料的抽出浸出液。如鱼香肠中多用姜汁,蒜汁调味,一般情况下可使用去除果皮的香辛料粉末。

实例--人造蟹肉

蟹肉是由很多直径为1~2毫米的肌肉纤维束向同一方向排列形成的集合体。组成蟹肉的肌肉纤维束,在食用时杂乱的分散,产生独特的口感。目前生产人造蟹肉的几种方法为:

(1)混合搅拌法

日本田中健次等人提出在1公斤明胶蛋白中加入还原剂亚硫酸氢钠0.2克及发泡剂碳酸氢钠2克,混合后投入50℃的热水中,按同一个方向搅拌,转速为300转/分。使热水逐渐升温,由开始的50~60℃逐渐上升至煮沸。三分钟后,凝胶化结束。另取麦谷蛋白100克,添加亚硫酸氢钠0.02克、碳酸氢钠0.2克,少量红色素,用上述同样方法处理。然后将这两种产物混和脱水,既为蟹肉状食品。添加调味料、香辛料即制成人造蟹肉。

(2)鱼糕法

日本山野芳人发明以鱼糕为原料,生产和蟹肉同样口感的食品加工方法。他对蟹肉的肌纤维构造,包括肌肉的强度、断面形状以及粗细作了详细的研究,以便使生产的鱼肉糜制品与蟹肉纤维有相似的口感。将凝胶强度为340克和1050克两种鱼糕,分别切成宽度为0.25~0.5毫米、0.5毫米、1.0毫米、1.5毫米的鱼糕片,进行感官鉴定,认为鱼糕凝胶强度为1000克、宽度为0.5~1.0毫米者为最佳。制造凝胶长度为1000克左右的鱼糕配方:

鱼肉糜10公斤食盐0.25公斤

淀粉0.30公斤砂糖0.40公斤

谷氨酸钠0.20公斤甘氨酸0.04公斤

丙氨酸0.02公斤

将以上配料混合,充分擂溃后,放入金属板箱内,制成长38厘米,宽34厘米,厚3厘米的长方形,在顶层和地面上涂以蟹色的着色液,置于90~95℃下蒸煮40分钟。冷却后,形成1毫米x 1毫米x 30毫米的丝状条,混合后,在小部分白色的缝隙间出现红色斑点,酷似蟹肉,而且口感与天然蟹肉相近。

(3)单向冷冻法

把含有4%乳酪蛋白、4%蛋清和1.5%褐藻酸钠的蛋白质酱,经单向冻结30分钟,然后置于-10~-5℃保温。在冰晶平行方向切成1厘米厚的薄片,进入丙酸钙溶液中,使褐藻酸钠凝固。凝固后的纤维片用微波炉加热使蛋白质凝固,再在沸水中浸泡3~10分钟,去除过量的钙离子。再浸入0.1~0.2%三聚磷酸钠溶液中,以改进纤维组织。最

后,将所得的纤维素用蟹味素(一种人工配制成的蟹味添加剂)、味精、5’一肌苷酸二钠盐和5’一鸟苷酸钠盐的混合物以及甜味剂(甘氨酸、丙氨酸和蔗糖)调味。经成型、加热得人造蟹肉制品。

(4)切丝法

日本高桥敏胜等人提出利用各种水产、畜产动物肉作为原料生产纤维性食品的方法,例如狭鳕、鲽鱼、鲐鱼、沙丁鱼、小虾、南极磷虾、乌贼、蛤子以及鲸肉。新鲜鱼、冻鱼糜以及牛、猪、马、羊、鸡等肉均可作为原料。

以上所列的水产、畜产品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根据所加工的成品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原料。

生产工艺是,在10公斤优质鱼肉糜中,加水3升、食盐250克、马铃薯淀粉800克、小麦淀粉300克,蟹提取物、蟹味素及其他调味料,用真空斩拌机斩拌20分钟制成肉糜,将肉糜通过宽200毫米、厚1.5毫米的狭缝,压成面带状,再放入蛋白质凝固液中浸渍3分钟。蛋白质凝固夜由1.2%醋酸、20%的食盐组成,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 值为4.7。

然后将面带状凝胶化的肉糜在流水中漂洗3分钟,切成2毫米宽的面条形,混合成纤维束,在表面的一边用天然红色素着色。包装后切断,长度为80毫米,在95℃下蒸煮15分钟,冷却,即得口感、风味、外观均与蟹腿肉极为相似的人造蟹肉。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填空、单选 1、籼稻谷:籼型非糯性稻谷,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横纵长形) 2、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稻粒一般呈(椭圆形) 3、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谷,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4、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谷,稻粒一般呈(椭圆形) 5、(米)表面光滑,有蜡状光泽,并有纵向沟纹五条 6、稻谷碾米中得到的糠层,俗称为(米糠) 7、稻谷的粒形根据(长宽比例)不同分为三类:长宽比大于3为细长粒,小于3而大于 2为短粒形 8、米粒腹部不透明的粉质白斑称为(腹白) 9、糙米的腰部有(横向裂纹)称为爆腰粒。 10、稻米散落性的大小与静止角的大小成(反比) 11、风稳定法是根据稻谷和杂持的(悬浮速度)的不同进行分选,一般用于清理轻型杂质。 12、同稻谷粒度相似但比重不同的石子、泥块等无机杂质。俗称为(并肩大理石或并肩泥) 13、比重去石机是一种利用稻谷和杂质比重不同,并且借助(气的作用,即悬浮速并不同 进行分选的去石设备)。 14、去掉稻壳(俗称大糠)的工艺过程称为 15、胶辊砻谷机是借助于一对(相向不等速)旋转的胶,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对稻谷 进行掠夺和快速摸撕作用,而达到脱壳的目的:然后利用谷糙与从壳(悬浮速度)的差异通过风力使谷糙与谷壳分离。 16、传统制米工艺生产标三米,都采用(一机也白) 17、水磨米也是一种高精度大米,采用将白米(加水碾光)的方法 18、小麦胚乳的抗破坏能力随水分会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原题:增加、下降、无反应 等)。 19、(胚乳和整粒)小麦都是水分越高,抵抗能力越差,而麦皮的抵抗能力随水分的提高 而增加。 20、入磨小麦的水分要求一般应以左右为宜。 21、小麦蛋白质中(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构成面筋质。 22、面筋质仅存于(胚乳)中,而且在胚乳中妥布中也不一样。 23、胚乳中心部分面筋质含量(低),但质量(好):愈接近表层部分,面筋质数量愈(高), 质量愈差. 24、精选法是利用小麦与杂质颗粒(形状的不同)将其分离。 25、撞击法(打麦)是利用职权小麦与(杂质强度)的差别,将杂质分离出来。 26、小麦清理流程简称(麦路)。 27、刷麸、打麸是利用旋转的刷帚或打板、把粘附在麸皮上的(淀粉)分离下来。 28、特制粉主要有粉路系统中哪些系统出粉?(皮磨系统) 29、面包按食作习惯分不(主食砚和面包) 30、面包特产是利用酵母的(发酵作用),使面包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风味。 31、面包物的工艺流程是(二次发酵法) 32、新加工也来的面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成熟)之后才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 33、挂面生产中,粒状面团一般采用(低速搅拌)的方法进行熟化。 34、含油量达(10%)以上,具有制油价值的各子和果肉称为油料。 35、油脂在植物油料中主要原因以(油粒)和(油体原生质)形式,呈不连续颗粒状,与 颗粒蛋白体一起无规则的分散在细胞内。 36、甘油性含有大量(亚麻油酸)(或桐酸)时油脂则具有很强的干燥能力。 37、油脂存地天然抗氧化剂是(生育酚) 38、蒸炒是油料预处理的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之一。在制油预处理过程中,其他工序都 可以省去,但(蒸炒)是必不可少的。 39、胚料的结构即可塑性与弹性,即所谓(软硬程度)。 40、湿润后胚料,含水不超过13%,然后再加热蒸炒。 41、压榨过程中,(压力和粘度)是决定榨料(排油)的主要动力和条件。 42、压榨取油时,榨料中(残留的油)可反映排油深度愈深。 43、压力和粘度是排油的动力,这是排油的可能条件,必要条件就是(饼成形)。 44、排油三要素是:(压力、粘度、饼的成形)。 45、根据大豆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特点,提取大豆油的压榨法主要有(热榨和冷榨) 两种。 46、浸出法制油的分类,按取油次数分,可分为(一次浸出与预榨浸出)两种。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评论:0 条查看:0 次austark发表于2007-09-06 12:58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一、冷冻鱼糜生产概况 冷冻鱼糜加工技术最早是由日本水产研究人员以狭鳕为原料研究开发的。冷冻鱼糜加工技术的开发,解决了原料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问题,可直接在海上或原料基地生产冷冻鱼糜。原料鱼鲜度好,冷冻鱼糜质量高,且鱼糜制品或冷冻食品的生产厂家可不受地点、季节限制,随时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做到均衡生产,原料鱼废弃物也可集中利用。目前生产冷冻鱼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秘鲁、泰国、挪威等。鱼糜制品是日本的传统食品,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其生产量很大,分布广泛,是日本水产品加工中十分重要的产品。我国近年来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也开生产冷冻鱼糜,但由于海洋经济鱼类资源降低,加工手段落后,高档鱼糜制品很少。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淡水鱼的产量迅速增加,一部分已经加工成冷冻鱼糜。 二、冷冻鱼糜生产 冷冻鱼糜与传统鱼糜有些不同,它是将原料鱼采肉、漂洗、脱水后,加入糖类、多聚磷酸盐等蛋白质抗冻变性的添加剂,使其在低温下能较长时间保藏的一种鱼糜制品。 (一)原料处理冷冻鱼糜的加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原料鱼清洗后剖片或整条采肉,一般采用第一次采下的鱼肉进行加工。第二次采肉会带一些碎骨屑和鱼皮,不宜做冷冻鱼糜。 (二)漂洗漂洗基本方法同第一节。但新鲜优质原料鱼漂洗时以不换水为好,若想使鱼糜色白和弹性强,则不论鱼种鲜度如何,都应充分漂洗。多脂红色鱼肉需用清水、碱性盐水(0.15%碳酸氢钠洲和0.1%食盐水混合水)、0.1%食盐水依次交替进行漂洗。 (三)脱水鱼肉吸水膨胀造成脱水困难,一般最后1次漂洗使用浓度为0.3%的食盐水将离子强度调节到2%--5%,使鱼肉水和性降低,容易脱水。 (四)精滤多脂红色鱼肉精滤采用精滤机,滤出鱼肉的网眼孔径为1.5毫米,白

鱼糜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鱼糜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1 概述 所谓鱼糜制品是将鱼肉经采肉、漂洗、擂溃、拌馅、成型、熟制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具体工艺见图1。 图1 鱼糜加工工艺流程 鱼糜制品没有腥味、富弹性、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价格便宜,深受大众喜爱。 然而鱼糜加工排放的废水包括冲洗、鱼体处理和冲洗鱼肉操作排放废水量为原鱼的3~5倍;漂白和脱水操作排放废水量为原鱼的7~8倍。在漂白废水中主要含有纤维状蛋白质(约占60%~70%),其次为水溶性蛋白质,废水BOD5可达103~104 mg/L数量级。目前,鱼糜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仍采用传统的A/O工艺,出水水质很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而且处理成本很高。 现对洪湖市井力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鱼糜食品废水处理进行相关工艺设计,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2 设计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修订版;

(4)《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5)《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4—2010); (6)《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 (7)《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7—2010); (8)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 (9)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在肉类加工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中,本着技术先进适用、工艺措施针对性强、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易开易停,一次性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综合最省、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地占用面积及最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处理设施的原则;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同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相同工程的实际经验。 3 设计水质水量 根据业主提供监测数据,以及肉类加工企业一般污水水质和我公司同类污水处理工程的实践经验,鱼糜食品加工厂出水水质需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一级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表4的一级标准,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 鱼糜加工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4 处理工艺 4.1 污水分析及工艺选择 参照肉类加工环境,鱼糜加工污水的特点是:①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好,生化降解速度快,适于生物处理;②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

农产品加工试题

农产品加工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糙米的籽粒结构包括皮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2.粉丝生产中常用的辅料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油料剥壳的主要方法有摩擦搓碾法,剪切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酱油的酿造方法,根据酱醪含水量的多少可分为稀醪发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主要有胺类、亚硝酸盐和____________。 6.小麦制粉的粉路系统由皮磨系统,心磨系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系统组成。 7.果蔬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脱气方法有真空脱气,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挂面加工所用的品质改良剂为食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 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设备中属于间歇式制油的浸出器有()。 A.平转浸出器 B.环形浸出器 C.弓形浸出器 D.罐组式浸出器 2.小麦加工所得的副产品主要有()。 A.面粉 B.麸皮 C.米糠 D.维生素E 3.稻谷中所含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4.下列油脂精炼方法中,米糠油精炼要用的特有方法为()。 A.脱色 B.脱臭 C.脱蜡 D.脱胶 5.五粮液酒属()白酒。 A.酱香型 B.浓香型 C.清香型 D.米香型 6.进入碾米机的物料是()。 A.稻谷 B.谷糙混合物 C.糙米 D.大米 7.大曲白酒的生产工艺方法属于()。 A.固态发酵法 B.液态发酵法 C.半固态发酵法 D.稀醪发酵法 8.果蔬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发酵类型是()。 A.酒精发酵 B.醋酸发酵 C.乳酸发酵 D.丁酸发酵 9.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是过氧化苯甲酰,其添加量为()ppm -100 -200

各鱼糜制品制作工艺讲解

各鱼糜制品制作工艺 前言 本指导书主要总结了以往10多年来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科实验课 教学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条件编写而成。共收集12个实验,基本体现了水产品加工利用方面的代表性方法与技术。本指导书可以与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学教材配合使用。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加工技术的原理,了解加工的工艺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 编者 2008年3月 目录 实验基本要求-------------------------------------------------------------4 实验一油炸与烟熏鱿鱼制作-------------------------------------8 实验二鱼面制作---------------------------------------------------10 ------------------13 鱼糜制品——鱼圆、鱼香肠的制作实验三. 实验四鱼松的炒制------------------------------------------------15

实验五调味酱煮海带加工---------------------------------------17 实验六虾红素的提取---------------------------------------------19 实验七淡碱水解法提取鱼肝油---------------------------------20 实验八蛋白胨的制备---------------------------------------------24 实验九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27 实验十精氨酸的制取---------------------------------------------30 实验十一褐藻胶的制备---------------------------------------------35 实验十二琼胶的制备------------------------------------------------41 实验基本要求 一.实验室规则 (一)、每位同学都应该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谈笑。 (二)、在实验过程中要听候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简要准确地将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三)、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整齐是做好实验的重要条件。实验台面、试剂柜必须保持整洁,仪器、试剂要井然有序。勿将试剂药品洒在台面和地板上。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放回原处。实验完毕,需将试剂排列整齐,仪器洗净放好,实验台面抹拭干净,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离去。 (四)、爱护仪器,节约试剂。保持试剂的纯净,严防混杂。不要将滤纸和称量纸做其他用途。使用和洗净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立即报告教师,不要自己动手检修。要爱护国家财产,厉行节约。. (五)、实验中充分注意安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煤气灯应随用随关,必须严格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有机溶剂等易燃品不能直火加热,并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实验完毕,应立即关好煤气阀和水龙头,拉下电闸。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严防不安全事故。 (六)、废弃液体(强酸强碱液必须先用水稀释)可倒入水槽内。同时放水冲洗。 废纸、火柴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和带有渣滓沉淀的废物都应倒入废品缸内,不能倒入水槽或到处乱扔。 (七)、仪器损坏时,应如实向教师报告,认真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 (八)、实验室一切物品,未经本实验室教师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九)、对实验的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改进和意见,对实验中出现的一切反常现象应进行讨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每次实验课由班长安排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要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和一切服务性的工作。 二.数据处理 对实验中所得到的一系列数值,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被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实验中通常采用列表法或作图法表示实验结果,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2.课程英文名称: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3.课程类别:专业模块课程 4.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6.总学分:3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限100字以内)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通过该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及其半成品保存技术、果蔬干制、果蔬糖制、蔬菜腌渍、果蔬罐头、果酒果醋酿造等的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及产品标准,了解果蔬加工副产品的利用途径,注重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为将来能独立承担果品蔬菜加工领域的教学、科研及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和各章重点、难点) 1、第一章果蔬加工原理及原料的预处理(4学时) 第一节果蔬品质与加工的关系 第二节果蔬的败坏及加工保藏措施 第三节加工保藏对原料的要求及预处理 2、第二章果蔬罐藏(5学时) 第一节果蔬罐藏基本原理 第二节罐藏容器 第三节罐藏原料 第四节罐藏工艺 第五节罐头败坏检验及贮藏 3、第三章果蔬干制(5学时) 第一节干制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干制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第三节干制方法与设备 第四节干制品的包装、贮藏和复水 4.第四章果蔬糖制(6学时) 第一节果蔬糖制品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蜜饯类加工 第四节果酱类加工 第五节果蔬糖制品加工实例(选学) 5.第五章蔬菜腌制(4学时) 第一节腌渍品和分类 第二节腌渍的基本原理

最新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一、冷冻鱼糜生产概况 冷冻鱼糜加工技术最早是由日本水产研究人员以狭鳕为原料研究开发的。冷冻鱼糜加工技术的开发,解决了原料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问题,可直接在海上或原料基地生产冷冻鱼糜。原料鱼鲜度好,冷冻鱼糜质量高,且鱼糜制品或冷冻食品的生产厂家可不受地点、季节限制,随时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做到均衡生产,原料鱼废弃物也可集中利用。目前生产冷冻鱼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秘鲁、泰国、挪威等。鱼糜制品是日本的传统食品,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其生产量很大,分布广泛,是日本水产品加工中十分重要的产品。我国近年来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也开生产冷冻鱼糜,但由于海洋经济鱼类资源降低,加工手段落后,高档鱼糜制品很少。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淡水鱼的产量迅速增加,一部分已经加工成冷冻鱼糜。 二、冷冻鱼糜生产 冷冻鱼糜与传统鱼糜有些不同,它是将原料鱼采肉、漂洗、脱水后,加入糖类、多聚磷酸盐等蛋白质抗冻变性的添加剂,使其在低温下能较长时间保藏的一种鱼糜制品。 (一)原料处理冷冻鱼糜的加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原料鱼清洗后剖片或整条采肉,一般采用第一次采下的鱼肉进行加工。第二次采肉会带一些碎骨屑和鱼皮,不宜做冷冻鱼糜。 (二)漂洗漂洗基本方法同第一节。但新鲜优质原料鱼漂洗时以不换水为好,若想使鱼糜色白和弹性强,则不论鱼种鲜度如何,都应充分漂洗。多脂红色鱼肉需用清水、碱性盐水(0.15%碳酸氢钠洲和0.1%食盐水混合水)、0.1%食盐水依次交替进行漂洗。 (三)脱水鱼肉吸水膨胀造成脱水困难,一般最后1次漂洗使用浓度为0.3%的食盐水将离子强度调节到2%--5%,使鱼肉水和性降低,容易脱水。 (四)精滤多脂红色鱼肉精滤采用精滤机,滤出鱼肉的网眼孔径为1.5毫米,白色鱼肉采用高速精滤分级机分极,分级机网眼孔径为0.5--0.8毫米。使用此机,必须是在鱼肉含水量大、质地柔软的状况下进行,即必须在经过漂洗并经圆筛予以初步脱水之后进行。 (五)加入抗冻剂斩拌或擂溃冷冻鱼糜制造技术的关键是鱼肉在斩拌或擂溃时,要添加蛋白质冷冻变性防止剂。如果不加变性防止剂鱼糜在零下20度贮藏,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成海绵状,就不能成为鱼糜制品的原料。在冷冻鱼糜制造中经常使用的蛋白质冷冻变性防止剂有糖类、山梨醇、多聚磷酸盐等。国内一般添加比例为白砂糖5%(或山梨醇4%),多聚磷酸盐0.25%。糖类对防止蛋白质变性效果良好,但添加不能过多,否则会增加产品的甜度或发生褐变。 多聚磷酸盐单独作鱼糜防冻剂效果不明显,但它能防止鱼糜解冻时的液滴损失并提高PH值,所以它和糖类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日本有研究报道,在鱼糜中添加天然生育酚能提高鱼糜质量。 (六)冻结将混匀后的鱼糜按规格要求用聚乙烯塑料袋进行定量包装,包装时应尽量排除袋内的空气,以防止氧化。包装塑料袋表面需标明鱼糜的名称、等级、生产日期、重量、批号。 冷冻鱼糜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冻结。通常使用平板冻结机,冰冻温度为零下35度,时间为4小时左右,便鱼糜中心温度达到零下24度。冷冻鱼糜的品温越低,越有利于长期保藏,所以冷冻鱼糜的冷藏温度要在零下25度以下,并要求冷库温度稳定。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原料和辅料] 白姑鱼、盐、味精、猪油、糖、淀粉、鸡蛋 [设备] 采肉机、精滤机、离心脱水、擂溃机、斩拌机、成型机、平板冻结机、包装机、冷柜 一.鱼丸的制作 1.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水洗→采肉→漂洗→离心脱水→擂溃(斩拌)→成丸→水煮→冷却→冻结→包装冷藏 2.操作方法: 从原料处理至擂溃部分工艺要求参见鱼面制作工艺中鱼糜部分的处理。 [操作方法] 1.原料要求 鱼糜加工原料来源较为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既可以是海鱼,如白姑鱼,马鲛鱼等,又可以用淡水鱼,如白鲢,草鱼等。鱼的个体以1-2斤为宜。且原料鱼要求新鲜,不的腐败变质,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 2.原料处理 原料处理主要是三去。冻结的白姑鱼从冷库中取出,置于水槽中过夜,利用室温缓慢融化,如果急于融化,可用自来水冲淋。待白姑鱼解冻后,用刀将头从鳃下斩去,然后剖开肚腹,将内脏除去,并将鱼体从鱼脊椎处剖开,但使两片尚连在一起,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沥干将白姑鱼内脏、头分别收集处理。

采肉可用采肉机,事前先将采肉机洗干净,采肉时注意调节皮带与滚桶之间的松紧程度,以保证采肉的质量。采肉时,剖开的鱼肉部分朝向滚桶,鱼皮朝向皮带,以增加采肉得率,并减少鱼皮被采进鱼糜的量。 如有必要可进行两次采肉,第一次先使皮带与滚桶之间保持放松,这样采得的肉的质量好,相应地做出的鱼糜制品的质量也就较高。第二次采肉时,使皮带与滚桶之间绷紧,采得的肉的质量稍次,以利于采肉,采肉结束时将鱼糜和骨渣分别称重。 3.漂洗 由于内脏去除不干净,采肉时鱼皮进入鱼糜等原因,往往使采肉所得的鱼糜带有较深的颜色,需进行漂洗处理。漂洗时,鱼糜置于容器内,放入 3-5倍水,搅拌后,静置10-15MIN,将漂洗在水里的鱼皮等漂浮物掏去,并将水倒出,注意防止鱼糜的流失,第二次漂洗同上。 在用水进行的两次漂洗中,鱼肉组织吸水膨胀,不利于其后的脱水。 因此,第三次采用盐水漂洗,加盐量为鱼糜重量的0.5-1%,盐水漂洗可使鱼肉组织中的水分易于析出。 4.脱水 漂洗结束,可用滤布将水滤去,并进行充分挤压,以减少鱼糜中的含水量,如果有条件可以用脱水机或压榨机进行脱水。 5.擂溃 擂溃是鱼糜产中的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擂溃的工艺操作是影响鱼糜成品弹性的关键所在。擂溃通常用专门的擂溃机或用斩拌机代替。 在擂溃过程中要添加淀粉和各种调味料,现提供以下配方以供参考: 溶出,然后将黄酒,姜汁分多次加入,最后加入面粉,并继续擂溃到均匀为止。擂溃必须使添加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并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擂溃的时间,至鱼糜呈较好的黏着性。

智慧树知 到《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苹果果皮由几层厚的角质化细胞构成。 A:对 B:错 答案: 对 2、橄榄属于核果类水果。 A:对 B:错 答案: 对 3、仁果类水果最适宜于加工果酱和果汁。 A:对 B:错 答案: 错 4、当果实逐渐成熟时,()与纤维素分离,果胶处于溶解状态。 A:原果胶 B:高果胶 C:低果胶 D:红果胶 答案: 原果胶 5、果胶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A:可溶性果胶

B:酸溶性果胶 C:不溶性果胶 D:水溶性果胶 答案: 可溶性果胶,不溶性果胶 第二章 1、败坏指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或在保藏期间生产不符合要求的变化。A:对 B:错 答案: 对 2、败坏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A:对 B:错 答案: 对 3、用某些有益微生物活动可以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活动。 A:对 B:错 答案: 对 4、酵母菌和霉菌耐低温的能力强,()霉菌仍能活动。 A:-15.5℃ B:-9.5℃ C:-6.5℃ D:-1.5℃

答案: -9.5℃ 5、通过等工艺手段,可使食品中的腐败菌数量减少或消灭到能使食品长期保存所允许的最低限度(罐制品)。 A:热处理 B:微波 C:辐射 D:过滤 答案: 热处理,微波,辐射,过滤 第三章 1、果蔬在干燥中水分的蒸发主要依靠即水分的外扩散作用和内扩散作用。 A:对 B:错 答案:A 2、在升高温度的同时降低相对湿度是提高果蔬干燥速度最有效的方法。 A:对 B:错 答案:A 3、在一定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饱和差越大,果蔬干燥速度越慢。 A:对 B:错 答案:B 4、干燥初期,水分蒸发主要是外扩散,当原料中的水分蒸发掉(),此时,原料水分蒸发应以内扩散为主。

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

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 【摘要】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涉及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和果蔬加工工艺的应用型课程。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快,传统的高等教育在教学资源更新、师生交流等方面面临挑战。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本文讨论如何将传统高等教育中的优点与互联网的特点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 《农产品加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是以物理、化学、机械工程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农产品利用、加工理论、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和综合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粮食、果蔬等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物质构成、组织特性、理化性质和利用途径,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加工制成各种初加工和精加工产品,以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延长农产品保质保鲜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课程内容具有理论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互联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结合也日益增多,“互联网+传统行业”,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产物[1]。“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和各个行业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进行的融合[2]。在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后,“互联网+”得到更广

泛的关注。“互联网+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APP就是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产业的结合,“淘宝”APP 的产生和在大众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零售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教育”是借助Internet工具对课堂教学优化,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思维模式的创新[3]。互联网在大学校园普及性广,而“互联网+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育存在的时间空间限制性强、面授课程课时少、广度不足等缺点,使课程更加具有个性化,摆脱“课程需在教室进行”的框架。 1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改革的背景 1.1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的重要性 湖南农业大学是湖南省内唯一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春耕现代农业实验班”是为了推动本科生多元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而开办的特色农学教育。专业课程涉及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农产品加工技术》是其中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粮食和果蔬两大板块,课程的开展意在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加工原理及其应用,传达新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农产品加工的兴趣,是农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桥梁之一。且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解决“三农”的“金钥匙”,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三农”的窗口[4]。 1.2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鱼糜制品市场发展分析

鱼糜制品市场发展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鱼糜指以鱼肉为原料,将鱼肉加食盐、辅料等进行擂溃,成粘稠的鱼肉糊再成型后加热,变成具有弹性的凝胶体。速冻鱼糜制品系将各类处理后的原料鱼糜加工成型后进行深度快速冷冻,并在低温(一般-18℃)中储存、运输、销售,属于速冻食品。速冻鱼糜制品具有饱满的弹性,口感良好,同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鱼糜制品能够为人体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质,多数鱼类的蛋白质含量可达18%-20%,高于肉、禽、蛋、奶的蛋白质含量,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达85%-90%;且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齐全,含人体内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的氨基酸,同时配比均衡。鱼类脂肪主要由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鱼肉中亦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鱼糜制品保留了食用鱼肉的优点,同时克服了新鲜鱼类消费中季节性、地域性、保鲜、运输、食用便利性等多方面的缺点。 速冻鱼糜制品行业作为水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产品加工的后续产业,属于高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创新应用,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延长产业链条,能够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对渔业结构调整和渔业增收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带动机械制造、包装、运输乃至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速冻鱼糜制品行业于上世纪90 年代初发端,发展至今已经历以下阶段: 导入期(1993 年-1997 年):需求开始培育,但产品单一,厂家定位在狭窄的细分市场,分销渠道很分散。 成长期(1998 年至今):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阶段。成长期又可分为以下阶段: 低质成长期(1998年-2000年):速冻鱼糜制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但消费者对鱼糜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竞争开始加剧,出现价格战;市场开始细分,分销渠道仍然较为分散;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品牌萌芽期(2001年-2005年):市场开始高速增长并进一步细分,分销渠道开始集中,消费者对速冻鱼糜的需求开始经历从量到质的提升,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鱼糜加工工艺

鱼糜制品的一般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 原料鱼处理(各种处理机)→清洗(洗鱼机)→采肉(采肉机)→漂洗(水洗机)→脱水(离心机或压榨机)→精滤(精滤机)→绞肉(绞肉机)→擂溃(擂溃机)→成型(各种成型机)→加热凝胶化(自动恒温凝胶化机)→冷却(冷却机)→包装(真空包装机或自动包装机) 二、操作要点 (一)原料选择可用于制作鱼糜的原料品种有100余种。一般选用白色肉鱼类,如白姑鱼、梅童鱼、海鳗、狭鳕、蛇鲻和乌贼等作原料,生产的制品弹性和色泽较好。红色鱼肉制成的产品白度和弹性不及白色鱼肉,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红色鱼类如鲐鱼和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的资源很丰富,仍是重要的加工原料,所以还要充分利用,只是在工艺上需要改进,以提高其弹性和改善色泽。目前世界上生产鱼糜的原料主要有沙丁鱼、狭鳕、非洲鳕、白鲹等。除了利用海水鱼资源作原料外,淡水鱼中的鲢鱼、鳙鱼、青鱼和草鱼亦是制作鱼糜的优质原料,鱼类鲜度是影响鱼糜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狭鳕为例,捕获后18小时内加工鱼糜可得到特级品,冰保鲜35~72小时加工可得到一级鱼糜。原料鲜度越好,鱼糜的凝胶形成能力越强;一般生产的鱼糜制品在弹性上要求能够达到A级,因此原料鱼假如不能在海船上立即加工就必须加冰或用冷却海水使其温度保持在0~-1℃。 (二)原料处理目前原料鱼处理基本上采用人工方法。先将原料鱼洗涤,除去表面附着的粘液和细菌(可使细菌减少80%~90%),然后去鳞或皮,去头,去内脏。剖割方法有两种——一是背割(沿背部中线往下剖),二是切腹(从腹部中线剖开)。再用水清洗腹腔内的残余内脏、血污和黑膜。这一工序必须将原料鱼清洗干净。否则内脏或血液中存在的蛋白分解酶会对鱼肉蛋白质进行部分分解,影响鱼糜制品的弹性和质量。清洗一般要重复2~3次.水温控制在10℃以下,以防止蛋白质变性。国外在海船上加工,鱼体的处理已采用切头机、除鳞机、洗涤机和剖片机等综合机器进行自动化加工,国内一些企业也已开始陆续配备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采肉鱼肉采取自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使用采肉机,它是用机械方法将鱼体皮骨除掉而把鱼肉分离出来。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滚筒式采肉机。采肉时,鱼肉穿过采肉机滚筒的网孔眼进入滚筒内部,骨刺和鱼皮在滚筒表面,从而使鱼肉与骨刺和鱼皮分离。采肉机滚筒上网眼孔选择范围在3~5毫米,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自由选择。用红色肉鱼类如鲐鱼、沙丁鱼做鱼糜时,由于红色肉在鱼体肌肉组织中是由表及里呈梯形分布的。为了控制红色肉的混入量,—般通过降低机械采肉的采肉率来控制。 (四)漂洗漂洗可以除去鱼肉中水溶性蛋白质、色素、气味和脂肪.提高鱼肉的弹性和白度。它是鱼糜生产的重要工艺技术,对提高鱼糜制品质量及保藏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1.漂洗方法有清水漂洗和稀盐碱水漂洗两种,根据鱼类肌肉性质选择。一般白色肉类直接用清水漂洗;红色肉中的上层鱼类如鲐鱼、远东拟沙丁鱼等用稀盐碱水漂洗,以有效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增强鱼糜制品的弹性。 (1)清水漂洗:该方法主要用于白色肉鱼类,如狭鳕、海鳗、白姑鱼、带鱼、鲢鱼等。介于白色肉与红色肉之间的鱼类也可使用此法。根据需要按比例将水注入漂洗池与鱼肉混合,鱼:水=1:5~10,慢速搅拌,使水溶性蛋白等充分溶出后静置,使鱼肉充分沉淀,倾去表面漂洗液。再按上述比例加水漂洗,重复几次。清水漂洗法会使鱼肉肌球蛋白充分吸水,造成脱水困难,所以通常最后1次漂洗采用0.15%食盐水进行,以使鱼球蛋白容易脱水。 (2)稀盐碱水漂洗:主要用于多脂红色肉鱼类。先用清水漂洗2~3次,再以鱼:稀盐碱水=

2019年11月川农(专科)《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题库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果蔬中最主要的维生素是维生素(A)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2、以下哪项水果属于浆果类(D) A、苹果 B、核桃 C、哈密瓜 D、葡萄 3、以下哪一类不是按照果品的属性特点来分的 (C) A、核果类 B、仁果类 C、果菜类 D、浆果类 4、杀菌F值是指:(B) A、杀菌强度 B、杀菌时间 C、杀菌温度 D、杀菌频率 5、罐头食品的杀菌要求达到的标准是( B ) A.完全无菌 B.商业无菌 C.杀灭细菌 D.杀灭有害菌 6、腌制蔬菜出现表面长膜的现象主要是由那种微生物引起( B ) A.霉菌 B.酵母菌 C. 芽孢杆菌 D. 大肠杆菌 7、罐头杀菌后需要冷却,常采用的方法是(D) A、一次冷却 B、两次冷却 C、多次冷却 D、分段冷却 8、最广泛应用的杀菌方法是(A) A、热杀菌 B、紫外杀菌 C、超声波杀菌 D、辐射杀菌 9、下列哪种方法是果蔬原料去皮中应用最广的方法(B) A、酶法去皮 B、碱液去皮 C、机械去皮 D、热力去皮 10、存在于果蔬化学物质中的水分,性质最稳定,只有化学反应才能将其分开,干制一般不能除去的是( A ) A.化合水 B.胶体结合水 C.游离水 D.自由水分 11、在干燥过程中被除去的水分,是果蔬所含的大于平衡水分的部分,这部分水分称为( D )。 A.平衡水分 B.化合水 C.胶体结合水 D.自由水分 12、大多数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低Aw是( B )。 A. 0.95~0.91 B. 0.91~0.87 C. 0.87~0.80 D. 0.80~0.75 13、所谓速冻果蔬,就是将经过处理的果蔬原料,采用快速冷冻的方法使之 1

鱼糜制品市场发展分析

鱼糜指以鱼肉为原料,将鱼肉加食盐、辅料等进行擂溃,成粘稠的鱼肉糊再成型后加热,变成具有弹性的凝胶体。速冻鱼糜制品系将各类处理后的原料鱼糜加工成型后进行深度快速冷冻,并在低温(一般-18℃)中储存、运输、销售,属于速冻食品。速冻鱼糜制品具有饱满的弹性,口感良好,同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鱼糜制品能够为人体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质,多数鱼类的蛋白质含量可达18%-20%,高于肉、禽、蛋、奶的蛋白质含量,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达85%-90%;且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齐全,含人体内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的氨基酸,同时配比均衡。鱼类脂肪主要由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鱼肉中亦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鱼糜制品保留了食用鱼肉的优点,同时克服了新鲜鱼类消费中季节性、地域性、保鲜、运输、食用便利性等多方面的缺点。 速冻鱼糜制品行业作为水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产品加工的后续产业,属于高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创新应用,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延长产业链条,能够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对渔业结构调整和渔业增收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带动机械制造、包装、运输乃至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速冻鱼糜制品行业于上世纪90 年代初发端,发展至今已经历以下阶段: 导入期(1993 年-1997 年):需求开始培育,但产品单一,厂家定位在狭窄的细分市场,分销渠道很分散。 成长期(1998 年至今):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阶段。成长期又可分为以下阶段: 低质成长期(1998年-2000年):速冻鱼糜制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但消费者对鱼糜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竞争开始加剧,出现价格战;市场开始细分,分销渠道仍然较为分散;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品牌萌芽期(2001年-2005年):市场开始高速增长并进一步细分,分销渠道开始集中,消费者对速冻鱼糜的需求开始经历从量到质的提升,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品牌发展期(2006年至今):价值驱动的企业开始关注特定的细分市场,并开始注重新产品开发;除价格之外,各品牌开始更加重视在质量、服务等其他方面展开竞争,对分销渠道开始进行合理化和集中化管理;市场重新洗牌已经开始,大企业开始获得更多份额。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我国杂粮深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杂粮资源现状 我国杂粮种类繁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谷子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糜子和黍稷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高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八位和第六位;蚕豆占世界生产量的二分之一;绿豆、小豆占世界生产量的三分之一;燕麦、豇豆和小扁豆是主产国,因此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杂粮年种植面积约900万公顷,生产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公顷,占3.8%;谷子、高粱

面积约240万公顷,占2.3%;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公顷,占2.6%。杂粮总产约197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吨,占 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吨,占1.5%;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吨,占1.1%。 我国杂粮分布很广,各省市区都有不同规模杂粮的种植面积。如谷子分布在23个省区;高粱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大麦分布在24个省区;荞麦主要分布在12个省;燕麦分布在16个省;蚕豆主要分布在23个省;绿豆和红豆在24个省有种植。杂粮虽种植分散,但是多数仍分布在生产条件较差和贫困的地区,以西北、西南为主。我国杂粮面积在35万公顷以上的有11个省区,在70万公顷以上的有内蒙古、山西、云南等省。 杂粮营养丰富并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如莜麦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总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居谷物之首,特别是所含的β-葡聚糖在所有谷物中含量最高,β-葡聚糖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和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具有明显的效果;荞麦种子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荞麦面粉的蛋白质的含量很高,约为10%~15% ,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也有独特的功效;小豆是制作各种糕点馅和风味食品的原料,具有活血,消肿,解毒等多种药用价值;绿豆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凉解毒,止泻利尿,滋补强身的作用;薏苡仁中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含量较高外,还含有薏苡素、薏苡酯等功能性成分。 因此,因地制宜的开展杂粮加工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来控制和操纵食品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分,将会使杂粮加工更加符合现代食品要求,为杂粮食品发展提供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我国杂粮资源深加工的利用现状 (一)杂粮深加工的主要形式 目前的杂粮加工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原粮或经过简单分选、包装的初级加工品;二是传统风味小吃;三是方便食品;四是以高粱、大麦等杂粮为原料的酿造食品。杂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杂粮加工是把杂粮按其用途分别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的生产过程。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变化小的加工过程可称为初加工;加工程度深、层次多,经过若干道加工工序,原料的理化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营养成分分割很细,并按需要进行重新搭配,这种多层次的加工过程称为深加工。通过深加工可使杂粮产品实现增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杂粮加工制品的质量与等级标准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应地加工工艺与设备也需更新。现在我国杂粮深加工产品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杂粮饮品 包括普通型饮料和发酵型饮料。如富含黄酮物质的荞麦功能饮料、大麦茶、大麦咖啡、绿豆汁、薏苡仁保健饮料、燕麦乳、小米奶饮料等;而辅以牛奶、蔗糖,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荞麦酸奶、小米酸奶、薏苡仁酸奶则属于发酵型饮料。 2、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拔毒生肌、降糖、降脂等生物功效,并可吸收紫外线。自荞麦中提取的类黄酮作为医药原料和添加剂用于制作中成药、营养保健食品、护肤霜、防辐射面膏、淋浴液、生物类黄酮胶囊、生物类黄酮牙膏等制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此外,生物类黄酮物质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抑制油脂酸败且无毒副作用。 3、植物油 荞麦胚芽经洗涤、脱水干燥、压榨后可制得荞麦油。荞麦油中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多且不饱和脂肪酸多为反式脂肪酸,易进行脂肪酸代谢。薏苡仁经提取后得到的薏苡仁油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肌体免疫,降低因化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的功效,其营养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利用超声波超声强化提取薏苡仁油,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薏苡仁油脂肪进行萃取分离,发现其含有较多的油酸和亚油酸。 4、蛋白提取物 荞麦种子经碾磨、碱提、浓缩、中和、杀菌、干燥制得的荞麦蛋白萃取物有较强的胆固醇抑制作用。国外对荞麦蛋白质的利用主要是将其作为产品的配料,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加营养价值。

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目前,世界各国的渔业生产都存在着经济鱼类逐年减少,小杂鱼、低值鱼产量逐年增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工利用低值小杂鱼开发新蛋白食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低值小杂鱼的鱼糜加工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等特点。国内生产的制品有蟹肉棒、鱼糕(簿)、鱼卷(竹轮)、鱼丸(鱼圆)和鱼香肠等。 鱼糜制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所用机械设备 一、鱼糜熟制品的分类 鱼糜制品根据加热方法,可以分为蒸煮制品、焙烤品、油煎品和油炸品等。 二、鱼糜熟制品的生产工艺极其注意的要点: (1)食品的生产从原料处理到成品(鱼糜熟制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料加工,相当于冻鱼糜加工部分,后一阶段是成品加工,成品加工从擂溃加料到成品为止的基本工序如下: 擂溃加料→成型→加热→冷却→成品 (2)鱼糜制品的配料问题,同样是关系鱼糜制品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指的配料是包括原料鱼的搭配和调味料配方等。一种产品的配方是根据生产原料的供应情况和生产的品种质量要求而定的。使用的原材料的种类,除了作为主要原料的鱼糜外,还有各种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组织生产时,首先应根据生产中可能得到的原料的种类和性质适当的考虑生产制品种类和搭配。同时,产品配方的决定必须从生产和技术两个方面不断加以总结改进,才有可能生产出质量良好的制品。从使用原料的角度来讲,弹性较好的原料适于加工鱼糕、鱼卷等弹性要求较高的制品,弹性较差的或者褐色肉鱼类等颜色较深的原料适于加工弹性要求较低的鱼香肠或者油炸鱼丸等产品。此外,在原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弹性强弱和味道好坏不同的原料应作适当搭配。如果缺乏搭配的原料,可以从淀粉等辅助材料的使用上进行必要的调节。如弹性强的原料可以少加淀粉,弹性差的原料可以增加淀粉用量,或则采用面筋类蛋白作为“弹性增强料”。淀粉除了作为弹性增强料之外,也可作为增加产品数量的增量料,用量可以多达30%以上,生产价值较低的产品,对于味道较差或者漂洗过的鱼糜原料,要添加各种调味料以增加制品的风味,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三、鱼糜制品的辅助材料: (1)鱼糜生产用水: 鱼糜生产过程中,凡直接与原料及其制品接触的用水为生产用水,而洗涤工具,清结的用水为清洁用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