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一、特殊土的定义及分类

特殊土是指由于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其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或工程性质与普通土壤不同的土壤。根据其成因和特征,可将特

殊土分为以下几类:沼泽土、盐渍土、膨胀土、滑坡泥石流堆积物等。

二、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 沼泽土区域的基础处理

沼泽是一种典型的软基地基类型,其工程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承载力

低和沉降大。在沼泽区域进行基础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

采用浮筑方式。同时,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沼泽区域的承载能力和变

形特点。

2. 盐渍土区域的防渗措施

盐渍土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分的土壤,在水分作用下易产生离析现象,

导致渗漏问题。在盐渍土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防渗处理,如加厚防渗层、采用防渗材料等。

3. 膨胀土的基础处理

膨胀土在含水状态下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和建筑物

变形等问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膨胀土的工程性质,采取相应的加

固措施,如加厚地基、采用预应力锚杆等。

4. 滑坡泥石流堆积物的稳定性分析

滑坡泥石流堆积物是一种典型的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地质体。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常见的治理方法包括加固、排水、削平等。

三、特殊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实例

1. 沼泽地区公路建设

在沼泽地区公路建设中,需要对其进行浮筑处理和加固处理。例如,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公路建设中,采取了浮筑

处理和钢筋混凝土桩加固等措施。

2. 盐渍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

在盐渍土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采取防渗措施。例如,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一些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防渗材料和加厚防渗层等措施。

3. 膨胀土地区房屋建设

在膨胀土地区进行房屋建设时,需要考虑到膨胀土的工程性质,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在中国西安市某小区的房屋建设中,采用了预应力锚杆和加厚地基等措施。

4. 滑坡泥石流堆积物治理工程

在滑坡泥石流堆积物治理工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例如,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震后重建中,对滑坡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加固、排水和削平等处理。

四、结论

特殊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壤类型,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带来不同于普通土壤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土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σ1 σ1 σ1 σ 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 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土的分类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习题答案

《土的分类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2.根据地质成因,可把土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海积土等。按堆积年代的不同,土可分为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和新近堆积土。 3.分布在中国范围内的黄土,从早更新世开始堆积经历了整个第四纪,目前还未结束。形成于早更新世(Q1)的午城黄土和中更新世(Q2)的离石黄土,称为老黄土; 晚更新世(Q3)形成的马兰黄土及全新世下部( )的次生黄土,称为新黄土;全新世上部( )及近几十年至近百年形成的最新黄土,称为新近堆积黄土。 4.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5.软土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土,而是一类土的总称,一般包括软黏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和泥炭等。 6.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种。 7.中国的多年冻土按地区分布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型多年冻土,另一类是高纬度型多年冻土。 二、名词解释

1.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2.砂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且粒径大于 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3.粉土:是指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4.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5.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堆填而形成的各类土。 6.黄土: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陆相松散堆积物。 7.黄土的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性质称为黄土的湿陷性。 8.软土: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如淤泥等。 9.膨胀土:膨胀土又叫胀缩土,裂隙黏土、裂土,具有较明显的膨胀性和收缩性的黏性土即称为膨胀土。 10.冻土:温度小于等于℃,并含有冰的土层,称为冻土。 三、简答题 1.土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 答: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内容、原则和适用范围,可概括为一般分类、局

第八章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八章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学习目标:了解工程中常遇到的特殊土的形成、特性、分布范围及处理方法。 学习重点:湿陷性黄土,软土及粘土的成因、分类、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 学习建议:抓住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掌握特殊土地及的处理方法。 我国地大物博,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土由于形成时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成分不同而具有显著不同的特殊工程性质。特殊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地;红黏土主要分布于西南亚热带湿热气候地区;膨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和中南地区;多年冻土及盐渍土主要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8.1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土一般是指非饱和的不稳定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遇水后发生显著的沉陷。湿陷性土在地球上分布很广,主要有风积的砂和黄土、次生黄土状土、冲积土、残积土;还有可溶性盐胶结的松砂、分散性粘土以及盐渍土。其中,以湿陷性黄土的分布面积最广。 1.湿陷性黄土的形成 黄土是在风的搬运作用下沉积,没有经过次生扰动、无层理、含大孔隙的黄色粉质碳酸盐类沉积物。其它成因、黄色、具有层理和夹有砂、砾石层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土。黄土和黄土状土(以下统称黄土)在天然含水量时,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但遇水后,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有的会产生大量的沉陷变形,有的却并不发生湿陷。前者称为湿陷性黄土,后者称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作用下产生湿陷性的)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湿陷性的)。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为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黄土的天然孔隙比越大,则湿陷性越强;黄土的湿陷性随其天然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弱;当含水量相同时,黄土的湿陷量将随浸湿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给定的天然孔隙比和含水量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湿陷量将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黄土天然孔隙比一般在1.00左右,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含量在60%以上),含大量的可溶盐,颜色为黄色或褐色,天然剖面形成垂直节理,一般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 2.湿陷变形的特征指标 衡量黄土湿陷性变形特征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和湿陷起始含水量。 1)湿陷系数δs:湿陷系数是单位厚度土样在规定的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所产生的湿陷量。δs可通过室内侧限浸水压缩试验确定。湿陷系数的大小反映了黄土对水的湿陷敏感程度。δs越大,表示土受水浸湿后的湿陷性越大。一般认为:δs≤0.03,为弱湿陷性;0.03<δs≤0.07,为中等湿陷性,δs>0.07,为强湿陷性。 2)湿陷起始压力psh :黄土在某一压力作用下浸水后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叫湿陷起始压力。如果作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压力小于这个起始压力,地基即使浸水,也不会发生湿陷。psh值常通过室内浸水压缩试验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确定。黄土规范规定,当按室内试验确定时,可在p~δs曲线上取δs=0.015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湿陷起始压力;当按载荷试验确定时,应在p~δs(δs为浸水下沉量)曲线上取其转折点所

山区公路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山区公路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摘要:山区公路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风砂等。本文主要简要叙述了各种地质问题的定义,成因,危害,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风砂 引言 我国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山区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其他还有岩溶、风砂等。 一、崩塌 陡峭或极陡斜坡上,某些大块或巨块岩块,突然崩塌或滑落,顺山坡猛烈地翻滚跳跃,岩块相互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脚,这一过程称为崩塌。规模极大地崩塌可称为山崩,而仅个别巨石崩落称坠石。崩塌发生的地质条件有: 1. 坡面条件 统计资料表明,多数崩塌发生在坡度大于45度至50度的陡坡上,反坡(>90度)上的悬崖更容易发生崩塌。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崩塌发生在高度大于20米的斜坡上,而且,坡体越高,崩塌机率越大,崩塌规模也越大。因此,高山峡谷段岸坡、河流的凹岸、冲沟沟壁、陡崖等处都是容易发生崩塌的地带。 2. 岩土条件 坚硬且呈脆性的岩体容易发生崩塌。由软硬相间地层构成的坡体,其中软弱地层易遭风化,造成硬质岩层凸出而成“探头”岩块,容易发生崩塌。 3. 地质构造 陡倾、甚至直立的坡体软弱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等)是发生崩塌的重要条件。因此,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岩层倾角近直立或近水平或微向坡内倾斜,有与坡体延伸方向近平行的高陡结构面存在的边坡,经常发生崩塌。崩塌的诱发因素有:地震,融雪、降雨,地表水的冲刷、浸泡,地下水,风化作用,人为因素等。 对于崩塌,我们必须先查清崩塌形成的条件和诱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治措施。最先考虑的就是排水。水的参与加大了发生崩塌的可能性,所以要在可能发生崩塌的地段上方修建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崩塌区内。崩塌地段地表岩石的节理、裂隙可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填封,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落石和小型崩塌,

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浅析及对策事项

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浅析及对策事项黄土地区的地质具有一定复杂性,对于各种工程建设来说并不容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土地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标签:黄土地區;工程地质;问题;对策 引言: 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形成的,颜色呈淡黄、褐黄色或黄色,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富含碳酸钙,大空隙和垂直节理发育的一种特殊土,因其分布范围大,工程性质独特而广受关注。铁路系统黄土地区既有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虽已十分丰富,但近几年随着黄土地区高标准铁路的建设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和新的工程处理措施进行梳理,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黄土的特征及基本性质 1.1、黄土的特征 黄土在我国境内的地理分布之上拥有一定的区域性规律。其沿线黄土主要可以依据自然地理分布条件以及特征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地区类型、山前地带类、山前河谷平原地区类高山中山山地类。通产可以划分为三种: 高原地区类:一般都分布在陕西省至华阴之间的黄土台塬区,黄土连续大面积将其覆盖,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将第四纪下更新世至近代沉积黄土作为主要,其总体厚度则高于200m。并且也是沿线黄土分布较厚的地区。山(塬)之前的地带类:通常都会分布在黄土台塬前塬,而华山、骊山前缘地带。这个地带的特点表现的狭长的带状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纪上更新世或近代洪积黄土,在黄土会中经常有砂、砾石、碎石等等粗颗粒沉积物,其厚度通常都在10m左右。 河谷平原地区类:一般都分布在渭河平原之中,这是第四系上更新世以及近代冲积的黄土沉积物。那么就组成了河谷阶地的上部。在这之中经常会有砂类土,而厚度通常在10m左右,而这则是沿线分布比较大的地层。 1.2、环境及成因 黄土是一种棕黄色或淡黄色的土。它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及南北美洲。而黄土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其厚度比较大,面积通常会达到63.25km2。在这之中湿陷性黄土一般会占据到四分之三。而关于堆积环境以及成因,刘东先生提出的“新风成说”曾在国际之上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其将风成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大概7万年黄土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大概250万年。“新风成说”对于物源、搬用、搬用时候的风力情况、沉积环境面貌以及沉积之后的变化此过程做了一定的阐述。而学术上则认为沉积的过程同我们看到的沙尘暴之间是相同的,也是慢慢地

各类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第四章各类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一、一般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一般土按粒度成分特点,常分为巨粒土、粗粒土及细粒土三大类。 巨粒土和粗粒土为无粘性土,细粒土为粘性土。 粗粒土又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 巨粒土和粗粒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度成分和土粒排列的松密情况,这些成分和结构特性直接决定着土的孔隙性、透水性、和力学性质。 细粒土的性质取决于粒间连结特性(稠度状态)和密实度,这些都与土中粘粒含量、矿物亲水性及水和土粒相互作用有关。 砾类土和砂类土为单粒结构;细粒土为团聚结构。 二、几种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1、淤泥类土 淤泥类土是指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沉积,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形成的,含较多有机质,疏松软弱(天然孔隙比大于1,含水率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孔隙比大于1.5的称为淤泥,小于1.5大于1的称为淤泥质土。 工程地质性质的基本特点: ①高孔隙比,高含水率,含水率大于液限 ②透水性极若 ③高压缩性 ④抗剪强度很低,且与加荷速度和排水固结条件有关。由于这类土饱水而结构疏松,所以 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这种现象称为触变性。 同时还具有蠕变性。

淤泥类土的成分和结构是决定其工程地质性质的根本因素。有机物和粘粒含量越多,土的亲水性越强,则压缩性越高;孔隙比越大,含水率越高,压缩性越高,强度越低,灵敏度越大,性质越差。 2、黄土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松散堆积物。颜色多呈黄色、淡黄色或褐黄色,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粒度大小较均匀。天然剖面上垂直节理发育。被水浸润后显著沉陷(湿陷性)。 一般工程地质性质: ①密度小,孔隙率大 ②含水较少 ③塑性较弱 ④透水性较强 ⑤抗水性弱 ⑥压缩性中等,抗剪强度较高。 ⑦具有湿陷性(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 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 3、膨胀土 又称胀缩土,系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膨胀,随含水量的减少而收缩,具有明显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细粒土。 成分和结构特征: 粘粒含量高,一般35%以上。矿物成分以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高岭石含量较少。 土体表层常出现各种纵横交错的裂隙和龟裂的现象,使土的完整性破坏,强度降低。

土方工程之特殊土

土方工程之特殊土 湿陷性黄土 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 1.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与其他黄土同属于粘性土,它具有以下特征:(1)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孔隙比一般大于1,并常有由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管状孔隙,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 (2)颜色在干燥时呈淡黄色,稍湿时呈黄色,湿润时呈褐黄色。 (3)土中含有石英、高岭石成分,含盐量大于0.3%,有时含有石灰质结核(通常称为“礓石”)。 (4)透水性较强,土样浸入水中后,很快崩解,同时有气泡冒出水面。 (5)土在干燥状态下,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土质垂直方向分布的小管道几乎能保持竖立的边坡,但在遇水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这种下沉通常叫湿陷),产生严重湿陷。 湿陷性黄土按湿陷性质的不同又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和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种。 2.黄土湿陷性的判定 黄土的湿陷性,应按室内压缩试验,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δs来判定。 根据黄土的湿陷系数的大小,可按表6-22确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类别。 黄土的湿陷性判别表6-22 3.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性判定 一般根据计算自重湿陷量△zs(cm)并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和当地建筑经验综合判定。根据计算的△zs值,可按表6-23确定黄土场地的湿陷性类别。

黄土的自重湿陷性场地判定表6-23 4.湿陷性等级的划分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可根据基底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s(cm)和计算自重湿陷量△zs(cm)的大小等因素按表6-24判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表6-24 注:1.当总湿陷量30cm<△s<50cm,计算自重湿陷量7cm<△zs<30mm时,可判为II 级; 2.当总湿陷量△s>50cm,计算自重湿陷量△zs>30cm时,可判为III级。 5.湿陷性黄土地基防治措施 (1)建筑结构措施 1)在山前斜坡地带,建筑物宜沿等高线布置,填方厚度不宜过大;散水坡宜用混凝土,宽度不宜小于1.5m,其下应设15cm厚的灰土或30cm厚的炉渣垫层,其宽宜超过散水50cm,散水每隔6~10m设一条伸缩缝; 2)选择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和基础类型(如框架结构和墩式基础); 3)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如控制长度比在3以内,设置沉降缝,增设横墙、钢筋混凝土圈梁等; 4)局部加强构件和砌体强度,底层窗台下设置钢筋砖带(一般用3φ8),底层横墙与纵墙交接处用钢筋拉结,宽大于1m的门窗设钢筋混凝土过梁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抵抗沉降变形的能力,保证正常使用。 (2)地基处理 1)垫层法 将基础下的湿陷性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出,然后用黄土(或2:8、3:7灰土),经过筛后,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垫层厚度约为1.0~2.0倍基础宽度,控制土的干密度不小于1.6t/m3,它能消除一定深度内(一般为1~3m)

工程地质的一些问题

1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条件地基问题 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强度和变形两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等会影响地基稳定;②斜坡稳定性问题: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其稳定的重要因素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断层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2、地质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地表地质条件;5、地形地貌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硬度,颜色光泽等基本概念,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单位,地层层序确定方法及相关的基本感念,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石的概念,形成环境,代表性岩石及相互之间的主要区别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P7:1.颜色和条痕: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最常见的有自色和他色两种类型;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观察,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2.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3.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5.密度。6弹性、挠曲、延展性 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世。与其相对应的年代地质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表3.1 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多是水平层岩。水平层岩的层序为每一层都比他下伏的相邻层新而比他上覆的相邻层老,为下老上新。生物层序律:不同地质时代的岩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地质时期的相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如果原先的海洋和陆地是想通的,则都含有相同的化石,这就是生物层序律。 切割律:不同时代的岩层或岩体常被侵入岩侵入穿插,就侵入岩与围岩相比,侵入者时代新,被侵入者时代老。这就是切割律。 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在大陆或海洋,在地表或地下,火成岩都有广泛分布。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指组成火成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和结晶程度。1、显晶质结构,是指岩石中的矿物全部为肉眼或放大镜能分辨的晶体颗粒。这种结构是在温度和压力较高,岩浆温度缓慢下降的条件下形成的,主要是深成侵入岩所具有的结构。2.斑状结构。是指岩石中较大的晶体散布在较细物质之间的结构。3.隐晶质结构,常为喷出岩及浅成岩所具有的结构。4.玻璃质结构,矿物由玻璃质组成,岩石断面具有玻璃光泽。表2.1由沉积物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百分之七点九,他是三大类岩中在地表分布最广的,占地壳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沉积岩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沉淀而形成化学岩。 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这就是变质岩。变质岩的构造分为变成构造与余变构造两大类。变成构造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包括片理构造,片麻状构造,板状构造,斑点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是变质岩中残留原岩的构造。 3板块运动形成的构造带类型,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和基本概念主要的地质作用,形成环境,分布特点 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实质上是组成地球的物质以及由其传递的能量发生运动的过程。地质作用分为物理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作用。物理地质作用分为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一、特殊土的定义及分类 特殊土是指由于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其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或工程性质与普通土壤不同的土壤。根据其成因和特征,可将特 殊土分为以下几类:沼泽土、盐渍土、膨胀土、滑坡泥石流堆积物等。 二、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 沼泽土区域的基础处理 沼泽是一种典型的软基地基类型,其工程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承载力 低和沉降大。在沼泽区域进行基础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 采用浮筑方式。同时,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沼泽区域的承载能力和变 形特点。 2. 盐渍土区域的防渗措施 盐渍土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分的土壤,在水分作用下易产生离析现象,

导致渗漏问题。在盐渍土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防渗处理,如加厚防渗层、采用防渗材料等。 3. 膨胀土的基础处理 膨胀土在含水状态下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和建筑物 变形等问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膨胀土的工程性质,采取相应的加 固措施,如加厚地基、采用预应力锚杆等。 4. 滑坡泥石流堆积物的稳定性分析 滑坡泥石流堆积物是一种典型的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地质体。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常见的治理方法包括加固、排水、削平等。 三、特殊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实例 1. 沼泽地区公路建设 在沼泽地区公路建设中,需要对其进行浮筑处理和加固处理。例如,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公路建设中,采取了浮筑 处理和钢筋混凝土桩加固等措施。

2. 盐渍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 在盐渍土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采取防渗措施。例如,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一些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防渗材料和加厚防渗层等措施。 3. 膨胀土地区房屋建设 在膨胀土地区进行房屋建设时,需要考虑到膨胀土的工程性质,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在中国西安市某小区的房屋建设中,采用了预应力锚杆和加厚地基等措施。 4. 滑坡泥石流堆积物治理工程 在滑坡泥石流堆积物治理工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例如,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震后重建中,对滑坡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加固、排水和削平等处理。 四、结论 特殊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壤类型,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带来不同于普通土壤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土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

特殊土黄土的地质灾害

黄土的地质灾害 黄土,由于其结构具有特殊的性质,从而决定了黄土具有其特有的一些地质形态及灾害,黄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1.黄土滑坡2.黄土崩塌 3.黄土湿陷 一、黄土滑坡: 黄土滑坡是在厚层黄土高边坡地段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边界多呈半圆形或弧形,破裂壁呈陡坎,有较陡的滑动面,常发生于40°~60°的黄土谷坡上部或谷坡最下部。滑坡发生后,稳定坡面为35°左右,多发生于地下水溢出处。 黄土滑坡是特定地质地理环境下的一种自然人为灾害,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特性、地下水及新构造活动等条件,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地质因素,而大气降水及爆破、人工开挖和地下开采的人类工程活动等非地质因素,对斜坡的变形破坏也起着重要的诱发作用。 滑坡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滑坡体的主要物质组成,黄土滑坡属于土质滑坡的一种,根据黄土滑坡发育特征、规律、成因等将黄土滑坡进一步分析为两型四类(表1),这里所谓的“顺层”或“切层”不能绝对化,应依据滑面“顺”、“切”层的多少来定,当顺层部分大于切层部分时,称“黄土顺层滑坡”,反之,称“黄土切层滑坡”。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黄土滑坡就是发生于黄土斜坡上的滑坡,或黄土沿下伏基岩面滑动(即单纯黄土斜坡的滑动),这是狭义概念上的黄土滑坡,即表1中黄土型黄土滑坡。实际上,黄土地区的滑坡常常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带动下伏砾石层、基岩一起滑动,或因黄土下伏基岩剥蚀面平坦,滑动带位于基岩内部,只是滑动的下伏基岩层厚度远远小于黄土层厚度,将此类滑坡看做广义概念上的黄土滑坡,即上表中的混合型黄土滑坡。 当然,对黄土滑坡的认识,是从黄土滑坡平面上的变形情况开始的。任何一个黄土滑坡在其发育的不同阶段,都会在平面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平面特征。一般认为,黄土滑坡的平面特征主要包括滑坡体平面形态特征、后部特征、前部及剪出口特征以及滑坡体表部微地貌特征。

黄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及治理设计措施

黄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及治理设计措施 关键词:黄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地基处理 1.概论 黄土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大部分是由于黄土的湿陷性造成的,所以研究黄土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研究黄土的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较广,处理不当,会造成无法继续施工或严重的工程事故。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是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有黄土的压缩性、地震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下面我们从黄土的湿陷性、地基承载特征入手,分析黄土湿陷变形的机理及其一般处理方法。 2.黄土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 黄土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很多,它与一般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主要而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黄土的湿陷性、压缩性、地震液化。 2.1 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孔隙率较大,又称大孔土。其特点是在上覆土自重应力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及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黄土的湿陷过程,是土粒间充填物中能溶解物质被水溶解流失、颗粒间的粘结力降低、土粒彼此错位移动靠紧、土颗粒重新排列、土中孔隙减小、土体压密、体积减小的过程。黄土的湿陷性十分复杂,与土层埋深、干密度及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黄土的压缩性 黄土在天然为状态下,因其含水量低,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沉陷量较小,其压缩性与普通的低压缩性粘性土没有多在的区别,但黄土的抗水能力很差,随压力和湿度的不同,黄土的湿陷性和压缩性可以互相转化。有些浅层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近期浇灌条件下,含水量逐渐升高至使湿陷性减弱而压缩性增大,使之处于一种结构即将破坏的临界状态,微量增湿或不大的增压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2.3 地震液化 黄土是一种高易损性的特殊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它极易产生液化、滑坡和震陷等灾害。饱和黄土甚至高含水率的黄土也具有很大的液化势和流态破坏势。当黄土层中的含水率较高时,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液化或流动,它可引起建筑物地基的失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因此,预测饱和黄土在设计地震动的作用下是否会液化,对于工程地基和土工结构物抗震设计中

辽宁沿海地区特殊土工程地质特征

辽宁沿海地区特殊土工程地质特征 辽宁省沿海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沿海地带,地处渤海 湾南岸和黄海北岸。该地区土工程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地 质构造单一、地貌平坦、土层较浅、地下水位较高、土壤 可塑性强等几个方面,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构造单一 辽宁省沿海地区地质构造特点主要是平川低凹,高原丘 陵相对较少。该地区主要地层是第四系沉积层,由海积、 河流积扇、海岸等沉积物组成,但其中的地矿资源并不是 很丰富。在这种构造环境下,地层结构也较简单,土层分 布较为均匀。 二、地貌平坦 该地区地貌相对平坦,没有太多的起伏。这使得土工程 活动的施工难度较低,地面比较平坦,易于车辆通行,方 便建设施工。但这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排水不畅,容易 积水。 三、土层较浅 辽宁省沿海地区土层和岩层较浅,大部分区域深度不超 过30米。这使得土工程承载层和基础较浅,施工相对来说 相对容易。但也意味着地基承载能力较弱,需要采取一些 措施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四、地下水位较高 沿海地区由于靠近海洋,地下水会受到潮汐和河流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位较高。这使得在土工程施工中,必须考 虑水文因素的影响,加强排水和防水措施,防止地基失稳。 五、土壤可塑性强

辽宁省沿海地区的土壤以黏土、粘粒土和沙土为主,黏土和粘粒土的可塑性较强。这种土壤的可塑性对土工程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如土方开挖难度大,土体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加固来解决。 综上所述,辽宁省沿海地区的土工程地质特征表现在地质构造单一、地貌平坦、土层较浅、地下水位较高、土壤可塑性强等方面。这些地质特征既带来了方便,又带来了许多挑战,要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工程活动,需要了解这些特征的影响。

黄土工程地质所有内容

黄土是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且性质十分特殊的一种沉积物。 •《禹贡》(3000年前)有黄壤记载 •莱伊尔1834年提出loess一词 •奥布鲁切夫把风尘直接堆积起来的叫黄土或原生黄土、真正的黄土或纯粹的黄土,把风尘经流水再搬运而新沉积的叫次生黄土、再积黄土、黄土状土或黄土状岩石•刘东生:以风力搬运堆积未经过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高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的土状沉积物(以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黄土为代表)➢张宗祜:1、黄色为主;2、结构疏松,孔隙率高(>45%);3、以粉土颗粒为主,且常以粗粉砂颗粒为主;4、富含碳酸盐;5、具有湿陷性;6、容重较小,一般在1.5-1.6左右;7、成因可能为风成、洪积、坡积—洪积或坡积。 •可见,关于黄土的定义,可以说是中说纷纭,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将黄土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黄土,即原生黄土,另一类是黄土状土 •典型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于晚更新是和全新世的风尘堆积 •典型黄土主要在末次冰期形成的,由于气候干旱寒冷,马兰黄土得以保存其典型特征。全新世中期,由于气候比较暖湿,形成了黄土高原的黑垆土层(S0),他的性质比马兰黄土退化了很多,在黑垆土之上晚全新世的黄土,在工程上叫新近堆积黄土,具有特别强的湿陷性,保存了最多的风尘堆积特征 •中更新世的黄土,上覆压力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成壤作用较强,架空孔隙多被破坏湿陷性很小或没有。早更新世和新近纪的黄土已有相当成岩程度,也都是一般黄土,但这些一般黄土没有层理,不含杂质,所以他们不是黄土状土。 ➢典型黄土特征 •1、色淡灰黄; •2、以粉粒为主; •3、无层理; •4、性疏松、多大孔; •5、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垂直陡崖; •6、富含碳酸盐; •7、有湿陷性。 ➢黄土状土 •与黄土相似,但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与黄土相区别 •1、层理明显; •2、成分较杂,常夹有粘土、砂层和砾石层等; •这两个特征都是流水作业或静水条件下沉积的特征,所以黄土状土就和次生黄土或再生黄土成为同意语 •我国地质学发展史分为两大阶段:古代阶段;现代阶段,后者可分为: •1、萌芽期(1840-1910年)指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 •(莱伊尔、李希霍芬、奥布鲁切夫、维里士等) •2、草创时期(1911-1921年);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邝荣光的三张地图首次把黄土作为一个地层单元 •3、成长时期(1922-1936年)从辛亥革命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 •我国学者开始注意黄土的研究,如李学清等 •4、动荡时期(1937-1949年)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 •少数日本人进行研究 •5、发展时期(1949年至今)

建筑工程常见岩土地质问题及勘察要点

建筑工程常见岩土地质问题及勘察要点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主要岩土工程地质问题及影响因素,然后就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物;地质问题;勘察 一、建筑工程中常见岩土地质问题 1.1岩士工程勘查的内容 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在勘查过程中需要勘查的内容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查明建筑工程场地地质特征、性质、类型及范围,查明场地及其附近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其次查明建筑工程周边的岩土特征、性质,对岩土工程施工条件进行了解和研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最后分析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查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题的建议。 1.2建筑物的荷载存在过大的现象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建筑物对地基的荷载压力过大,会使建筑物出现基础沉降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建筑对地基造成压力过大导致的,对工程结构的设计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对于地基中相对天然的士层而言,在其监测的同时,由于其基本结构是由固结现象所引发的工程压力,在一些状况下,会出现地基覆盖土层压力大于前期固结的现象,因此,工程项目检测人员就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注意。例如,在建筑工程常见岩士地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勘探基础存在着技术不充足的现象,会出现人工填士以及新近沉积土充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填土的沉积时间相对较短,土质结构并没有完成固结,从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造成了影响。 二、岩土地质中的基本的地基基坑的稳固性 1.建筑施工中岩土地质边缘坡土体的迁移 边坡土体(在有支护和无支护条件下)的位置迁移。当基坑不太深、土质条件比较好、基坑周围无相邻建筑物且有足够的空地时,应考虑放坡开挖;而基坑垂直深开挖时都需要支护。无支护条件下边坡土体的位移是因坡顶堆放建材荷载增加及打桩、车辆行驶等振动改变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土体中含水量的增加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深基坑开挖由于未及时支护、支挡构件与坑壁土体接触不好、回填不紧密或支挡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坑壁土体的过量位移。以上因素应在设计、施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建筑施工中岩土地质的地基的隆起

黄土地区建设工程的特殊问题研究

黄土地区建设工程的特殊问题研究 黄土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其特 殊的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限制,黄土地区的建设工程面临着很多特殊问题。本文将对黄土地区建设工程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探讨。 一、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 黄土地区主要指的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甘宁黄土高原,这里的黄土是一种 特殊的土壤类型。黄土主要由粘土、粉砂、细沙以及黏结物质组成,其物理化学性质非常复杂,导致其有着特殊的工程性质和行为。黄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包括高度压缩性、较强的渗透需水性、易侵蚀性等。这些特点使得在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工程时,需要特别考虑土壤的组成和特性。 二、黄土地区的坍塌问题 由于黄土地区土壤的特殊性质,其容易发生坍塌现象。在建设工程中,土壤的 坍塌会导致建筑物的塌方和地基的滑动,给工程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黄土地区工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土壤的坍塌,如通过加固地基、合理设计地下结构等。 三、黄土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黄土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之一,水资源非常有限。在建设工程中,黄土地区 面临着缺水和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土地区建设工程中需要采取节水措施,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等。 四、黄土地区的盐碱化问题 由于黄土地区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盐碱物质,长期的人为开发和过度使用会导 致土壤的盐碱化。盐碱地会对建设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建筑材料的腐蚀、土壤

的不稳定性等。因此,在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工程时,需要注意对土壤的治理和保护,避免盐碱地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五、黄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黄土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建设工程往往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为了保护黄 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同时,对于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也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补偿,来减少对黄土地区的影响。 总结起来,黄土地区的建设工程面临着很多特殊问题,诸如地质条件、坍塌问题、水资源、盐碱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工程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黄土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勘察

第九章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勘察 本章重点:介绍了各类特殊性土的特性、勘察重点及勘察评价与计算。学习要求:掌握本地区常见的几种特殊土的勘察内容、要求,即评价计算方法。 特殊性岩土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岩土。如果在此类岩土上修建建筑物,在常规勘察设计的方法下不能满足工程要求,为了安全和经济,因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须采取特殊的进行研究和处理,否则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后果。特殊性岩土的种类很多,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 域性。常见的特殊性岩土又是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与残积土及污染土等。 第一节湿陷性土 湿陷性土是指那些非饱和和结构不稳定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着的附加下沉。湿陷性土在我国北方分布广泛,除常见的湿陷性黄土外,在我国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山前洪、坡积扇中常遇到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等。 一、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属于黄土。当其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 但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或自重应力和建筑物附加应力作用下,土的结构迅 速破坏,并发生显着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湿陷性黄土分布在近地表几米到几十米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晚更新世形成的马兰黄土(Q3)和全新世形成的Q4黄土(包括 Q41黄土和Q42新近堆积的黄土)。而中更新世及其以前形成的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一般仅 在上部具有较微弱的湿陷性或不具有湿陷性。我国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分布有大面积的 湿陷性黄土。 (一)湿陷性黄土的性质 1 .粒度成分上,以粉粒为主,粉粒含量超过50%以上,砂粒、粘粒含量较少。2.密度小,孔隙率大,大孔性明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孔隙比越大,湿陷性越强烈。 3.天然含水量较少时,结构强度高,湿陷性强烈;随含水量增大,结构强度降低,湿陷性降低。 4•塑性较弱,塑性指数在8〜13之间。当湿陷性黄土的液限小于30%寸,湿陷性较强;当液限大于30%以后,湿陷性减弱。 5.湿陷性黄土的压缩性与天然含水量和地质年代有关,天然状态下,压缩性中等,抗剪强度 较大。随含水量增加,黄土的压缩性急剧增大,抗剪强度显着降低。新近沉积黄土,土质 松软,强度低,压缩性高。 6.抗水性弱,遇水强烈崩解,膨胀量小,但失水收缩较明显,遇水湿陷性较强。 (二)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要点 1.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查明下列内容,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和设计要求, 对场地和地基做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①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 ②湿陷性黄土的厚度; ③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④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 ⑤变形参数和承载力; ⑥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 ⑦其他工程地质条件。 2 •勘察阶段可分为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勘 察成果应符合各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对场地面积不大,地质条件简单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