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介绍

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介绍

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那么你了解武汉会战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是我国保卫武汉、防御日军侵略的一次大型会战,此次会战规模很大,共发生了数百场战斗,作战双方在武汉会战伤亡都十分惨重。

据统计武汉会战伤亡达数十万人,其中防御方中国军队的伤亡就达到了40多万人,日本军队的伤亡也达到26万人。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休养了很长时间。在参战的部队这方面,中国的兵力总共近110万人,其中包括50个军和14个集团军的兵力,损失了40万人,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次会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在武汉会战中万家岭战役无疑是我军对日军最完美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日军的106师团几乎被薛岳指挥下的中国军队全歼在万家岭,仅仅这一战就直接击毙日军近3000人,加上伤者更多,此战被后人称作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伤亡还体现在飞机和战舰的损失上,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积极配合苏联航空志愿大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在空战和海战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且击毁了78架日本飞机,炸沉了23艘日本军舰,使日军想利用军舰在长江威慑武汉的企图延缓许久。

在日军多方面的军队到达武汉后,已经损失了相当多的兵力,这

时我军却不与敌军对战,而是从武汉撤退,尽可能的避免了我军在武汉会战伤亡,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武汉会战的背景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保卫武汉抵御日军侵略的一次大型会战,武汉会战的背景是什么呢?

武汉会战的背景是日军在占领南京后,想要进一步侵略中国,也盯上了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城市武汉,武汉是当时粤汉铁路的交通枢纽,控制住武汉就控制住了中国的交通。其次当时国民政府大部分政府部门都集中在武汉,日军更想要击败国民政府并迫使其屈服,达到控制整个中国的美梦。日军想要迅速攻占武汉,快速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国民政府也拟定了计划保卫武汉,想用地形的优势和防御工事去抵抗日军的侵略,慢慢的消耗日军的兵力。

在日军开始行动后,国共两党也加强了共同抵御外敌的合作,并在武汉召开了会议,会议中提到为了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要求全国军队和百姓一起抗敌,为保卫住武汉做贡献,并坚持抗战。日本军队为了尽快夺取武汉,早点结束战争,派去了大量的军队,构成了中日双方在保卫和进攻武汉上的一场会战,这就是武汉会战的背景。

武汉会战的爆发充分暴漏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为了侵略中国不惜伤害平民百姓的利益。日军为攻占武汉从各路派兵进攻,我国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来抵抗日军的进攻,还在国际上争取支援,期待可以在国际战场和大陆战场都能战胜日本侵略军。

武汉会战的参战部队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中的战役,所以武汉会

战参战部队分别是国军和日军。在武汉会战中,中国方面的参战部队主要分布在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参战的有海陆空三方面的部队一共约一百一十万人。他们被划分为十四个集团军,配备的装备包括飞机两百架,舰艇三十余艘。

就武汉会战第九战区而言,其司令陈诚指挥了二十七个军,主要在长江南岸与日军展开激战,同时第九战区第一兵团薛岳的部队则负责防守南浔线,兵力沿着鄱阳湖分布,以南昌为主要根据地,防止日军向南昌进攻或者采用迂回战术进攻长沙。第二军团则在九江和瑞昌一线,沿长江构筑阵地带,防止日军通过瑞昌西进,直逼岳阳、咸宁等地。国军方面第五战区一共有二十三个军,统一负责江北作战,在这二十三军中,第四兵团为右翼军,其主要是利用长江以北大别山等地形攻略武汉,第二十一集团军则布置在太湖等山地,用以防止日军向西进攻。这是中国方面武汉会战参战部队的战前准备。

此外日军的参战部队一共有二十五万人,其中第二、第十一军由司令畑俊六指挥,主要负责对武汉的进攻,另外还有第十一军的五个半军团负责对长江两岸的进攻,企图由此攻入武汉,同时在大别山方面则有第二军的四个半军团作为助攻。除了陆军以外,日本还有航空军团,配备有五百多架飞机,以及海军第三舰队等。以上便是武汉会战参战部队的介绍了。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 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 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 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 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 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

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 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 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日军伤亡2万余人,国军伤亡10万人以上。 七、太原会战(1937.09——11)(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包含在太原会战中) 日军四个半师团14万人,国军第二战区6个集团军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标志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标志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 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北岸,江北战场划归第五战区由李宗仁指挥下辖23个军,主力部署北起大别山以北蜿蜒而下止与长江北岸,江南战场由武汉卫戍总司令兼新成立的第九战区司令陈诚指挥辖27个军,主力配属与武汉以东长江南岸,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战线长达400余公里,南北两军共117个师总兵力达1100000人,这些部队一半是徐州会战突围保存下来的,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由于中国军队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用于进攻的编制人员约25万人,会战期间曾补充四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更没有使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伤亡21886人,第2军伤亡9600人,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防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

死伤无数揭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十大战役

死伤无数揭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十大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是牺牲惨烈、伤亡无数的。这些战役不仅对双方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也给当地民众和战争双方的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文将揭示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十大战役,以呈现战争的残酷与惨烈。 一、太原保卫战(1937年9月8日至9月9日) 太原保卫战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首次发生的一场重大战役。日军先后使用飞机、坦克和步兵等兵种,对太原发起了猛烈进攻。中国防守方面力量薄弱,日军占领了太原后对城中居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造成了大量无辜的伤亡。 二、武汉会战(1938年7月7日至10月25日)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日本侵略军对武汉发起了多次猛烈进攻,双方展开激烈的殊死搏斗。战役期间,日军使用了化学武器,对武汉市区进行了疯狂轰炸,导致大量平民伤亡。 三、长沙保卫战(1939年9月24日至10月8日) 长沙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日军对长沙进行了多次进攻,而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死伤惨重。据统计,中国军队伤亡约2.5万人,而日军也损失了大量人员。 四、淞沪会战(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远东军区和三原根据地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国军队在激烈的战斗中奋起抵抗,尽管与日军的火力差距巨大,但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淞沪一带也成为一片废墟。 五、台儿庄战役(1940年3月24日至4月19日)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日本第十五军展开的一场 里程碑式战役。两军展开数次激烈交战,台儿庄一带成为一片硝烟弥 漫的战场。战役中,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坚守住了台儿庄,使日军 遭受了重大损失。 六、重庆大轰炸(1943年6月5日至6月6日) 重庆大轰炸是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空袭行动。日 本航空部队轮番轰炸重庆市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整个城市燃起了熊熊大火,战役造成了约4000名平民的死亡,数万人 受伤。 七、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底)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对日军展开的一系列战役。中国 军队分散展开攻击,对日军的后方进行猛烈的游击战。尽管中国军队 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他们通过百团大战有效削弱了日军力量。 八、昆明保卫战(1944年5月4日至8月20日) 昆明保卫战是二战期间中国西南战区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日本航 空部队轮番轰炸昆明,城市成为火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对日军进 行了顽强的防御。战役期间,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成功守住了昆明。

关于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数据

关于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数据 1、凇沪会战 国军1937年战报:日军伤亡6万余人;孙元良个人在2005年估计日军伤亡4到5万。 日军战报:日军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911人,伤3115人,共计伤亡4026人. 2、太原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26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3、南京保卫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1.5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76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4、徐州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在1937年承认伤亡3200余人 5、武汉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0万余人日军战报:自身伤亡3000人,因病减员67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6、随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13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7、枣宜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3万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8、南昌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1.2万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3、上高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余人,病减员60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4、晋南(中条山)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9900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67名,负伤229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5、第二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也有说4万)日军战报:日军伤亡7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6、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600人,其中死亡16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7、浙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8、鄂西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9、常德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2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0、豫中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35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1、长衡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6000余人(双方数字惊人的不相似)(《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2、桂柳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600余人(《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武汉会战的重要意义介绍

武汉会战的重要意义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守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意义,希望能帮到你。 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完全幻灭,此战是抗日 战争中一次特别重要的转折点,此次战斗以后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对 持阶段。 武汉会战发生在 1938 年 6 月至 10 月,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固然此次战斗是以日本侵略者的成功告终,可是日军也所以付出了凄惨的代价,打破了日本企图快速占据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侵略计划。武汉会战规模很大,战争涉及四周城市,并且是抗战以来经历过的 22 场战争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战。此次战斗经历了四个半月,共剿灭敌军 25 万余人,严重耗费了日本的有生力量,这是武汉会战的意义之一。 在此时期公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共同抗衡侵略者。由于全国人民的团结以及共产党、公民党差遣大批军队对日本侵略者赐予深重打击,并利用大别山等天然屏障建布防守工程,延缓仇敌攻击的速度。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战极大的激励人们的斗争信心,教会了人们不向险恶权力低头,更多有血性的爱国人民踊跃从军,加入到了捍卫祖国抗争侵略的战争中去。

假如没有武汉会战,就没法进入到战争对持阶段,没法给共产党 和公民党累积战斗力的时间和空间,正是由于此次战争使共产党快速 发展,并采纳相应的战术一步一步的率领人民走向了成功。 武汉会战的经过武汉会战经过能够经过区分五个战场来描绘,第一 是波田支队序战,在此次战斗中,公民党方面军第二十七军团被日军 一夜之间逐出安庆,随后蒋介石要求将领杨森反扑安庆,杨森以二十 六军团没法抵抗日军的攻击,被迫放弃安庆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由此安庆失陷。波田支队占据安庆后,持续向长江以西攻击,六月尾就 到达江防,在江防要塞,国军与日军对持数月后仍是被日军攻下。 武汉会战的第二次主要战斗是长江南岸作战,在日军攻克九江以后,长江南岸的国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南岸持续向德安攻击,另一对 则沿着长江向西攻击,主要攻击地址是瑞昌。同年八月日军在瑞昌东 北的港口登岸成功,并且攻破了国军第 12 军的防守,随后两方在瑞昌进行多次激战,最后中国军队占据了瑞昌。成功守住瑞昌后,由于国军 高层策略的失误,日军最后成功的开通了武汉到长江的水 路。以后的战斗中国军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万家岭一战中国军经 过空中侦探发现了日军的企图,由此开始与日军一个月的激战并且获 得了战争的成功。此次成功,国军不单打破了日军攻克武昌的企图, 同时还给了日军致使命的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这是武汉会战 经过中最出色的一幕。 别的还有长江北岸作战、大别山北作战和日军突袭广州,在突袭

8年抗战消灭了多少日军

8年抗战消灭了多少日军 中华国民革命军方面部分战役(出动部队十万以上的) 1、凇沪会战 国军1937年战报:日军伤亡6万余人;孙元良个人在2005年估计日军伤亡4到5万。日军战报:日军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9115人,伤31157人,共计伤亡40672人. 2、太原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2.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3、南京保卫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1.5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76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4、徐州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在1937年承认伤亡3.2万余人 5、武汉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0万余人日军战报: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6、随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7、枣宜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3万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8、南昌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1.2万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3、上高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4、晋南(中条山)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9900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5、第二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也有说4万)日军战报:日军伤亡7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6、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6000人,其中死亡160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7、浙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17148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8、鄂西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残酷战争,也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武汉会战被认为是重要的战役 之一,对于整个战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瞄准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政治中心,将 目标对准了武汉。这一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控制着长江交通要道,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基数。因此,武汉成为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 二、战役经过 1. 准备阶段 为了准备武汉会战,中国抗日联盟武汉市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国军 队展开了战斗力的提升和调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汉抗日根据地 成为了重要的组织和活动基地,为后续战斗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武汉会战开始 1938年5月,日军发起了对武汉的进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中国 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虽然中国军队在兵力和装备 上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用血肉之躯和明志义气,与日军展开了顽强 对抗。 3. 战役转机

武汉会战的转机出现在1938年底,中国军队发动了具有重要战略 意义的武汉保卫战,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中国军民的坚韧意志和英勇 斗争的精神,在武汉保卫战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4. 会战结果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残酷战斗,中国军队最终在武汉会战中取得了胜利。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中国军队成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武汉成功保卫住了。 三、会战意义 1. 民族尊严的彰显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不 屈不挠和抗争精神,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尊严的坚守。这对于激 励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提振士气,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2. 改变战局 武汉会战的胜利改变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态势,使中国抗日战争进入 了新的阶段。武汉会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抗日根据地得到了 提升和巩固,为日后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3. 国际影响力 武汉会战作为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国际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人民的抵抗力量和决心,对中国 抗日战争的支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战略转折点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战略转折点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会战。这场会战成为了抗日战争期间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役之一。武汉会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为什么是武汉 上海、南京沦陷后,日本原以为中国政府会屈膝投降,然而他们没想到,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反而激起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斗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1938年1月至5月,侵华日军向徐州发起进攻,遭到了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军队的顽强抵抗。徐州失守后,日军准备从中原直取武汉。 武汉地处华中,从武汉出发,经长江水路东下可以直抵南京、上海,向西可以抵达重庆、成都,通过铁路干线,可以直达北京、河南、湖南、广东等地。可见,武汉是连通中国各大城市的重要枢纽。 此外,随着南京的沦陷,国民政府及其大量人员、物资相继向西南后方转移,在这过程中,武汉又成为了重要的中转站。同时,国民政府还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性的军事指挥机构设置在武汉。 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自然成为侵华日军的目标。1938年年初,日本参谋本部认为,“只要攻占武汉、广州,就能够支配中国”。显然,日军希望通过迅速拿下武汉等重要城市,进而灭亡中国。由此,抗战时期的22场会战中规模最大的战争爆发了。 百万精兵血战武汉 武汉会战还被称为“东方的马德里保卫战”,它是抗战期间规

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会战。中国军队先后投入14个集团军(50余个军)约110万人。日军则投入第2军(4个师团)约17万人,第11军(5个师团、1个支队)约20万人,总兵力接近40万人。 日军攻陷徐州后,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兵力沿长江西进。后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 中国方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10万人。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別山脉等天然屏障,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1938年6月23日,日本军舰溯长江而上,开始向安徽、江西江界的马垱(今彭泽县马当镇)要塞进攻,并使用毒气,从正面强攻数次,均被中国要塞炮兵击退。 7月7日,为支持抗战,周恩来、郭沫若在武汉倡议发起了百万大献金运动。据当时的报纸刊载,参加献金的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几岁孩童,人们争先恐后,把献金台围得水泄不通。汉阳一乡民献出祖传元宝,武昌乞丐所全体乞丐自动绝食一天,献金40元。汉口各店主为全体店员捐献一月薪金,各房东捐房租一个月,共计40万元。三镇几十家戏院近3000名演职员不取报酬,捐出全部收入……11日晚,轰轰烈烈的献金运动结束,参加者有百万人次,总共募集金额达百万元以上。国民政府用这些捐款为前方战士购买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20万套单衣,40万套棉衣。在民族危机关头,国共两党携手一道与中国百姓一起誓死保卫武汉。 在富池口(今阳新富池镇)要塞,中国军队同日军血战近10

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介绍

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介绍 推荐文章 留克特拉战役的结果介绍热度:徐州会战的历史背景介绍热度:徐州会战的历史意义介绍热度:博罗季诺会战的历史背景介绍热度:武汉会战的历史背景介绍热度: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那么你了解武汉会战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 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是我国保卫武汉、防御日军侵略的一次大型会战,此次会战规模很大,共发生了数百场战斗,作战双方在武汉会战伤亡都十分惨重。 据统计武汉会战伤亡达数十万人,其中防御方中国军队的伤亡就达到了40多万人,日本军队的伤亡也达到26万人。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休养了很长时间。在参战的部队这方面,中国的兵力总共近110万人,其中包括50个军和14个集团军的兵力,损失了40万人,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次会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在武汉会战中万家岭战役无疑是我军对日军最完美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日军的106师团几乎被薛岳指挥下的中国军队全歼在万家岭,仅仅这一战就直接击毙日军近3000人,加上伤者更多,此战被后人称作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伤亡还体现在飞机和战舰的损失上,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积极配合苏联航空志愿大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在空战和海战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且击毁了78架日本飞机,炸沉了23艘日本军舰,使日军想利用军舰在长江威慑武汉的企图延缓许久。 在日军多方面的军队到达武汉后,已经损失了相当多的兵力,这时我军却不与敌军对战,而是从武汉撤退,尽可能的避免了我军在武汉会战伤亡,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武汉会战的背景 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保卫武汉抵御日军侵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史实」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名称:武汉会战 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 时间:1938.6.11-1938.10.27 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日军获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参战方兵力:国军110万人,日军30万 伤亡情况:中国40余万死伤(中方统计) 日本25.7万死伤(中方统计)ﻫ苏军100人死伤(中方统计) 主要指挥官: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 武汉会战前夕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日军大本营陆军部认为“攻占汉口作战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统治中国”。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中旬,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也规定了战略方针,主要目的一是在于以空间换取时间,内、外战线结合,消耗、挫败敌人;二是及早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 在抗日战争中每一场战役否牺牲了很多人,具体人数是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一、八一三凇沪抗战(1937.08.13-11.12) 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国军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 日军伤亡97000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二、平型关战役大捷(1937.0925) 日军坂垣师团两个联队,八路军一一五师1万余人。 日军死亡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10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三、忻口战役(1937.10.13-11.12) 日军4个师团,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日军伤亡近30000人,国军伤亡100000人以上。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四、太原会战(1937.10--11)(忻口战役含在太原会战中) 日军四个半师团14万人,国军第二战区6个集团军52个师28万人。 日军伤亡近30000人,国军伤亡100000人以上。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五、台儿庄战役大捷(1938.03.24-04.07) 日军第十、第五师团3万余人,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军团等部10个师10万余人。 日军伤亡10000余人,国军伤亡200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六、武汉会战(1938.06.11-10.25) 日军35万余人,国军第五、第九战区130个师110万余人。 日军伤亡近40000人,国军伤亡400000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七、广州战役(1938.10.09-10.29) 日军第21军的3个师团,国军第12集团军。 日军伤亡1923名,国军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