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纳溪区打古镇初级中学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2.了解中华儿女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抗争。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说一说:从视频中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信息。

议一议:随着世纪的更迭、时代的发展,除了中国,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已经尘飞湮灭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到今天,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

四大文明古国,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教学建议

1.回溯历史长河

活动一:中华文明知识擂台赛

(1)看一看:播放视频《中华文明》。

(2)比一比:说说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3)说一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我们应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自豪。

活动二:新闻解读

(1)新闻播报:

新闻片段一:《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该书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

新闻片段二:讲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很多人会想到英国学者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在上海书城“全国新书发布厅”第6期现场,《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在与知名出版人贺圣遂的对话中表示,李约瑟的著作有其经典价值,以浩瀚史料、确凿证据,发掘出中国科技史上的显赫成就,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2)新闻分析: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总结: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

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溯历史,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璀璨的画卷。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

文明而骄傲,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

2.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活动一:影视欣赏

(1)播放影片《鸦片战争》片段。

(2)课堂讨论:

①除此之外,外国列强还对我国发动了哪些战争?

②试分析这些战争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③上述侵略战争给我国带来什么危害?

教师总结:除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外国列强还对我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均以中国的战败而结束,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的落后。同时,上述侵略战争使中国落入灾难的深渊,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活动二:课堂探究

多媒体出示表格,结合史料完成: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完成上述表格。

(2)结合历史知识探究上述不平等条约对我国的危害。

教师总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

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我们的祖国积弱积贫,备受欺凌。

活动三:电影赏析

(1)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军舰英勇反击日军指挥舰“吉野号”,最后不幸壮烈牺牲。

(2)学生探讨:

①上述影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是谁挑起的?

②上述电影片段的主人公是谁?当“致远号”中弹起火后,他想到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

③邓世昌的英雄壮举说明了什么?

④翻阅中国近代史,你还知道哪些英勇抗争的人物和故事?

⑤从这些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强大力量和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活动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寄语:

同学们,回顾五千年历史,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体味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与沧桑,我们深深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勤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3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2.领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为全世界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北京八分钟》。

在这短短的八分钟里,整个表演气势磅礴,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完美地向世人呈现了出来。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

导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建议

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一探究优秀传统文化

多媒体依次展示: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龙”字;汉字的演进图示;

(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诗》《书》《礼记》《左传》《孙子兵法》等;

(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中国瓷器、四大发明;

(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四大名著、国画、戏曲、舞蹈……

(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佛教……教师引导学生以上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点拨:这些材料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

活动二感受全球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业已成为包容共享、和谐共生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课堂遍布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这又说明了什么?

点拨:中华文化的地位与影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

(2)维护和增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我们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础。它既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和交流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活动一:影视欣赏

播放电影《开天辟地》片段。

思考:

(1)影片《开天辟地》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结合历史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辉煌业绩?

(4)结合上述探究,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教师归纳: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活动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图片展示:(1)开国大典

(2)邓小平1992年南方视察

(3)习近平赴江西考察

(4)李克强赴宁夏考察

学生讨论:这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活动一:探索近代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

多媒体播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风云》《谭嗣同》《孙中山》等影片片段。

学生讨论:上述探索救国之路为什么均失败?

点拨: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活动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社会主义能救中国还是资本主义能救中国?

点拨: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因为:一方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而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活动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取得的成就

学生分三组讨论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探究:取得上述成就说明了什么?

点拨: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一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呢?

点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是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对于凝聚人心、汇集人们的智慧和才能、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它是全社会崇尚的道德风尚,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树立崇高的追求,使其更好地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要求:

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积小德成大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维系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课时)【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树立忧患意识的原因。

2.青少年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

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二、教学建议

1.树立忧患意识

活动一:经典诵读

教师投影,师生齐读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思考:通过诵读,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点拨总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活动二:合作探究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三峡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发电,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农村还有一小部分人未解决温饱问题,主要在西部地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差,而且人口素质低下,居住分散,解

决他们的问题难度较大。

2017年12月,瑞信研究院发布了“2017全球财富报告”,中国财富总值位居全球第二。中国虽然是第二,但是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是科技实力的差距。

学生讨论: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如何去做?

点拨: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也说明我国社会进步的同时,存在着发展程度不同的诸多问题。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

2.立志振兴中华

活动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事会

(1)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

(2)思考与交流:

①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②向优秀人物学习,我们应如何做?

点拨:人物、事迹(略)。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都责无旁贷。中华儿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活动二: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多媒体出示梁启超的名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

则国进步。

(2)多媒体播放视频《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重新开馆还原百年历史风

貌》。

学生讨论:结合上述材料探究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国家兴旺发达的关系,

并结合梁启超的事迹谈一下你将如何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点拨:(1)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

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2)我们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

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行动的指南

第四课邓小平理论(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歌词,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这首歌的意境。

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啊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教师:大家知道歌曲中唱到的那位老人是谁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描绘了我

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但是,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

差距。要想加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我们学习第四课。

二、教学建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活动一:来自生活的报道

(1)课前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网络等载体,以衣食住行为切入点,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变化。

(2)课堂汇报: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谈变化。

(3)集体交流:从调研中,你收获了什么?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活动二:

(1)材料分析

多媒体展示材料:尽管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一

是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二是未富先老问题在落后地区更早显现。三是生态环境方面

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西部生态比较脆弱,产业梯次转移、能源基地建设包括风力发电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低迷,尤其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和竞争优势。此外,扶贫攻坚还有不少“硬骨头”。东部地区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别,即使在北京周边也有一个

山区贫困带。

问题: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

(2)唇枪舌剑:

观点一:我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还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故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观点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间还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思考与总结: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小结:

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活动一:成就的背后

要求:

(1)时事播报:回顾近一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2)合作探究:我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经典验证: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

小结:

(1)我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二:改革开放进行时

(1)小记者采访:采访家里的父母或其他长辈,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工作、学习等,比较过去和今天的变化,并分小组交流。

教师小结: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从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到农村改革深化,从科技体制改革到社会保障、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全面推进,范围广、力度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2)春节前的一天,在某私营企业工作的许小姐一下班,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到商场给当天过生日的母亲买了一个大蛋糕,还买了一个大果篮。她的汽车是中日合资企业在广州生产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85%;生日蛋糕是在法国独资蛋糕房购买的;果篮里的水果包括泰国的山竹、越南的火龙果和美国的提子。而许小姐最为高兴的是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研发生产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通讯产品,卖到了美国、荷兰等全球90多个国家,为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

探究:对外开放使国家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

教师小结: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在实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取得了显著成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师可设置视频导入新课。

要求:

(1)播放新闻联播片段

播放《与时俱进——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视频交流

从视频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3)总结交流

①什么是“三个代表”?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何意义?

小结:

(1)“三个代表”是指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教学建议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活动一:科技大盘点

要求:

(1)搜集:搜集近两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2)思考:这些科技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3)交流:科学技术的作用。

小结: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代科学技术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活动二:新闻解读

武直-10模型、家庭陪伴机器人、生态蔬菜种植机、胎婴床……这些“高大上”的科技产品和元素,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很难有机会见到,而在国际科技合作周上却随处可见,令人眼花缭乱。

探究:

(1)上述材料中列举的科技成果说明了什么?

(2)为了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措

施?

教师小结: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党和国家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实施科

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加强

人才资源的开发,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活动一:图片中的启迪

(1)展示图片

(2)图片解读

①图片反映了“三个代表”哪一个方面的内容?

②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对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有何启迪?

(3)小组交流

小结: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启迪: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②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

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活动二:情景选择

(1)展示情景

情景一:书法教育进课堂

情景二:“哈韩族”“哈日族”

情景三:充斥“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的“口袋书”“卡通画册”、网站等

(2)小组交流

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这对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有何启迪或警示?

小结:

发展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

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消除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3.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活动设计:永恒的榜样

多媒体出示材料: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某校以“永恒的榜样”为主题进行共产党人的报道。

榜样1:

焦裕禄(1922-1964),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该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抵

御自然灾害。在患肝癌的情况下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

民的好公仆”。

榜样2:

谷文昌(1915-1981),1950年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任

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万多亩荒沙滩,风沙时

常侵袭村庄,吞噬田园。谷文昌发誓: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他带领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194千

米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实现粮食亩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

满仓”。

榜样3:

1986年至1991年,王伯祥在山东寿光当了5年半的县委书记。

有人用三句话概括他的县委书记生涯:他是一个改变了全国蔬菜市场

格局的人,他是一个改写了寿光历史的人,他是一个把山东有名的穷县

打造成全国百强县的人。5年间,王伯祥带领干部群众统筹解决寿光南

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寿南试验和推广大棚蔬菜,在寿北开发盐碱地,

在县城大办工业企业。

探究:(1)上述共产党员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2)除上述模范人物外,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共产党员?

(3)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如何做?

教师点拨:

(1)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尚品格、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担当负责任的优秀品质等。

(2)如孔繁森、牛玉儒、李保国等。

(3)对共产党员来说,初心是入党宣誓时的承诺与信念,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因此,作为共产党员,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支持和帮助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科学发展观(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失衡的发展方式”,也就是发展过程中只求速度造成的环境问题。观看图片后,学生思考探究:

以上的图片事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教师小结: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的进步,更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必须同步,为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导入新课“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建议

1.第一要义与核心

我们怎样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随着小陈同学的“暑假旅游”,一起去见识一下他的所见所闻吧。

分别展示小陈同学暑假游的情景:

第一站:7月10日小陈来到在济钢当工程师的叔叔家,小陈每次来,叔叔都要给他讲济钢的故事,讲济钢的新发展。

师播放视频:20世纪90年代中期,济钢面临巨大压力:成本压力,能源压力,环境压力,被称为“夕阳产业”。教师设置探究问题:此时,济钢该如何选择?退出市场,还是迎难而上?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教师过渡:那么济钢到底是如何走出困境,让“夕阳产业”重返生机的呢?教师播放视频: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济钢遵循一条“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的企业发展之路。

设置探究问题:济钢重返生机的过程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度展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事例,并且总结。

点拨: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课件展示:材料一:我国当前资源红灯已经亮起。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展柴油货车、船舶超标排放专项治理,继续淘汰老旧车。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

设置探究问题: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②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推进污染防治出“金点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点拨:让学生明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每个家庭,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鼓励同学们树立环保观念,并能鼓励他们亲身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材料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这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内容?——点拨:(1)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核心。(2)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3)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

2.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

介绍小陈同学暑假游第二站:西部小姨家——服务业。教师首先过渡:从济钢叔叔家回来以后,小陈又想起了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了西部青海,一名导游的小姨家,因距离远,小陈经常通过网络和小姨沟通信息。7月15日晚上,小陈收到了小姨发过来的一封电子邮件——三江源美景。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并设置问题:党和国家为什么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展示如下材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东部实现程度为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93.18%,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设置问题:①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②你觉得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师生互动分析得到措施后,教师展示党和国家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加深同学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

点拨: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介绍小陈同学暑假游第三站:农村姑姑家——农业。展示姑姑家所在的村子以前环境优美的图片和现在秃山、污水、黑烟的图片,村民笑不出来,以及数据显示的小陈姑姑所在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所在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图。

设置问题:现在村民为什么“笑不出来了”?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录音播放姑姑对这一情况缘由的讲述。

小陈很想帮助姑姑以及她所在的村子,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众人拾柴火焰高”,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学生讨论寻找措施,教师评价并总结。

点拨:(1)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2)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3)党和国家治国理政需要坚持统筹兼顾,同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

想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2018年3月11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在党内外、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广泛的高度认同。

阅读材料,学生思考探究:

以上材料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点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导入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教学建议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活动学习讲话精神

材料: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九大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为中国这艘承载着13亿多人的巨轮前行立起了新的航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吹响了新的集结号。

结合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2)如何认识中国梦?

(3)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有哪些?

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探究。

教师点拨:(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梦。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做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3)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之成为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活动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材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