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一、工作进展情况

县县域面积广阔,总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农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面积较大,非常适合发展庭院经济,20xx年全县域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总收入612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96.5万元,养殖业收入2227.2万元,户均收入2356元。今年,我县继续发展庭院经济,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抢抓一个“早”字,实现了发展思路早谋划、实施方案早出台、作物品种早选择、备耕物资早准备、技术指导早跟踪、销售渠道早接通,使我县庭院经济工作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发展庭院经济141个村,实现所有村全覆盖,总计发展户数30153户,发展面积28750亩,其中贫困户10051户,发展面积9583亩,非贫困户20xx2户,发展面积19167亩。其中:发展庭院种植20700户,总面积21500亩,种植主要品种为辣椒、果蔬、中草药等;自主发展庭院养殖9453户,总面积约7250亩,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牛、羊、驴、鸡、鹅、猪等。

目前各乡镇庭院经济落实情况整体看效果较好,、、等乡镇的大葱长势喜人,、、、等乡镇的马铃薯已经开花,、、、等乡镇辣椒已经坐果,其他乡镇的中草药、南瓜、花生等作物也丰收在望;特别是开通镇的蔬菜早已上市,的大棚香瓜也已经采摘,且效益相当可观。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xx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xx委副书记、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扶贫办、林业、审计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庭院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和畜牧业局,负责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抽查检查等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20xx年县政府年终绩效考核。同时,每位县级领导在包片工作中也将发展庭院经济纳入到工作范畴。

二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定出台《县20xx年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模式发展庭院经济,依托大型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补

贴,非贫困户利用种植结构调整资金补贴,补贴资金由乡镇直接补贴给农户(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1元,每户庭院种植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少于1000平方米的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种植品种主要以辣椒、果蔬、中草药等为主。

三是创展模式。按照不同区域的农户的种植习惯、种植经验和区位优势选择的,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庭院经济订单全覆盖。例如:公司与、、、、等乡镇2339户签订4933.5亩订单辣椒;绿色天成公司与乡、乡、镇等乡镇811户签订775.5亩大葱订单合同;宝东中草药合作社与、边昭、开通、等乡镇390户农户签订511.5亩蒲公英订单合同;镇通过中医药大学协调销路,243户农户种植板蓝根364.5亩。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庭院经济工作是一项推动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工作,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做好技术指导、面积核查、验收等工作。

二是组织农户适时收获,出售,做好效益统计分析。

三是树立典型,组织各乡镇现场参观,为20xx年庭院经济树立标杆。

庭院经济项目建议书

庭院经济项目建议书 一、概况 获嘉县位于华北平原,东经113°30′20″――113°44′22″,北纬35°02′30″――35°20′40″,隶属于新乡市管辖。总区域面积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8万亩,县辖11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6万人,9万户。农村宅基地面积3.8万亩,其中房前屋后可利用面积2万余亩。人均耕地1.34亩,年平均气温14.4℃,年日照2359小时,年降水量588.9mm,无霜期220天。土壤为沙壤两合土,PH值在7.5左右。全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排条件良好。境内有京广、新太两条铁路和新济、获武、汲詹、薄口四条公路贯穿,交通十分便利。 二、发展生态庭院经济项目的必要性 1、挖掘和开发土地资源潜力。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国家集体建设用地需要,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庭院土地,利用家庭院落和房前屋后的非耕地发展生产,基本上不占或少占耕地,从而在一个方面解决了耕地少和粮经争地的矛盾,提高其利用率是增加土地面积的一个方面。增加土地利用面积可大大延缓耕地减少速度。 2、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农村庭院经济是劳动密集型经营,大多不需要高深技术,只要一般农村实用技术就行,

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因而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富余劳力,立足本土,劳动致富。 3、增加农民收入。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以大田粮食生产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的一个方面,种养项目较多,把庭院经济搞上去,能尽快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4、可作大田生产的“实验地”、“样板田”。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可首先在庭院土地上试种试用,然后推广应用于大田,不但风险小,提高成功率,而且农民看到了效果,乐意接受。 5、解决了投入少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庭院经济以家庭经营为单位,具有生产资料的所有与使用结合紧密、产权清晰、生产经营灵活的特点,其投资回报率一般是大田粮食生产的3至4倍,所以能大大调动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6、有利于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庭院经济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按小个体,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发展格局,容易形成产品规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有利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7、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庭院经济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是庭院经济促进了农村自然环境的美化。纳入科学管理轨道的每家每户的庭院生产经营,对庭

2020村2020年推广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

XX村2020年推广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关于全力推进扶贫攻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深入挖掘农牧民增收致富潜力,XX村经收集、分析、决定在全村范围内大力推广、发展庭院经济,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 ___新时代 ___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我村脱贫攻坚战,确保村民脱贫不返贫,以全村常住村民为覆盖点,本着“处处优美,户户增收”的原则,以高效开发利用农村房前屋后、庭院资源为主线,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以扶持服务为保障,实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使其成为提高全村村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因地制宜:坚持“一户一策、科学规划、畜牧、种植全面协调发展”,覆盖所有村民。 (二)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庭院种植品种,增加农民收入。 (三)统筹施策:村书记统筹谋划,针对村基本情况,精准施策。

2020年,全村推广、扩大庭院种植业规模,所有村民全覆盖(非村内常住户除外)种植果蔬,鼓励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协助村民外销果蔬、牛羊肉、奶疙瘩等奶制品。助力庭院经济协调、多元化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一)做好数据统计。各片区要做好发展庭院经济村民家种植面积的统计、落实工作,收集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困难诉求,并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工作。 (二)优化种植品种。充分发挥周边企业密集优势,联系外销企业或渠道,结合企业需求和村民意愿,确定蔬菜种植品种,由XXX 协调、购买优质种苗,为庭院经济建设家庭发放菜苗。 (三)提供服务指导。充分发挥XXX的强大后盾作用,协调、聘请种植技术人员实地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果蔬、肉制品、奶制品销售服务。 为保障我村庭院经济高效、有序开展,牧业村各支力量分析、研判通过后,成立牧业村扩大发展庭院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XX村村书记

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面积广阔,总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农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面积较大,非常适合发展庭院经济,XX年全县域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总收入612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96.5万元,养殖业收入2227.2万元,户均收入2356元。今年,我县继续发展庭院经济,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抢抓一个“早”字,实现了发展思路早谋划、实施方案早出台、作物品种早选择、备耕物资早准备、技术指导早跟踪、销售渠道早接通,使我县庭院经济工作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发展庭院经济141个村,实现所有村全覆盖,总计发展户数30153户,发展面积28750亩,其中贫困户10051户,发展面积9583亩,非贫困户XX2户,发展面积19167亩。其中:发展庭院种植20700户,总面积21500亩,种植主要品种为辣椒、果蔬、中草药等;自主发展庭院养殖9453户,总面积约7250亩,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牛、羊、驴、鸡、鹅、猪等。 目前各乡镇庭院经济落实情况整体看效果较好,、、等乡镇的大葱长势喜人,、、、等乡镇的马铃薯已经开花,、、、等乡镇辣椒已经坐果,其他乡镇的中草药、南瓜、花生等作物也丰收在望;特别是开通镇的蔬菜早已上市,的大棚香瓜也已经采摘,且效益相当可观。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扶贫办、林

业、审计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庭院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和畜牧业局,负责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抽查检查等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2018年县政府年终绩效考核。同时,每位县级领导在包片工作中也将发展庭院经济纳入到工作范畴。 二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定出台《县2018年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模式发展庭院经济,依托大型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补贴,非贫困户利用种植结构调整资金补贴,补贴资金由乡镇直接补贴给农户(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1元,每户庭院种植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少于1000平方米的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种植品种主要以辣椒、果蔬、中草药等为主。 三是创展模式。按照不同区域的农户的种植习惯、种植经验和区位优势选择的,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庭院经济订单全覆盖。例如:公司与、、、、等乡镇2339户签订4933.5亩订单辣椒;绿色天成公司与乡、乡、镇等乡镇811户签订775.5亩大葱订单合同;宝东中草药合作社与、边昭、开通、等乡镇390户农户签订511.5亩蒲公英订单合同;镇通过中医药大学协调销路,243户农户种植板蓝根364.5亩。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庭院经济工作是一项推动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工作,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在居住的庭院内的闲臵土地上,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不同生物生长的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实行立体种养结合、加工、销售等活动,科学地利用庭院空间,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随基本建设用地增多、人口增加而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发展庭院经济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大力开发庭院不失为一种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必将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县庭院经济发展现状 1、庭院经济发展状况:全县59个农牧业村24586户,可利用庭院10000亩左右,发展庭院经济种养的农牧户有16420户,已利用庭院种养植8700亩。今年其中州级庭院经济示范户60户,县级示范户600户。其中:庭院种植马铃薯3000亩、大蒜1400亩、西红柿470亩、辣椒360亩、茄子400亩、包心菜270亩、洋葱700亩、其它养殖、加工养殖利用庭院2100亩,比2010年增加200亩,预收入可达2600万元。庭院养殖以鸡、鸭、鹅、火鸡、牛为主,年底家禽总量将达到28.9万只,预计收入达到1280万元。预计人均收入比去年增加20元。

庭院经济种植主要以辣子、西红柿、白荷,白菜,萝卜、宛豆、大葱、洋葱、洋芋、红萝卜、玉米、煮菜、芜葱、豆角等为主。2月在拱棚育苗,销售部分幼苗增加收入,4月中旬将幼苗移载到庭院,实现了蔬菜提前上市一个月。 2、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专业型,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商品化生产,集约经营、高收入、高效益。,二是综合型,把一种二养三加工有机结合实行综合经营。三是立体型,充分利用庭院空间,进行多层次利用。四是加工增值型,根据本地生产和市场需求,搞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服装加工等。 3、庭院经济发展特点:一是灵活方便。庭院经济近在咫尺,没有路途上的劳苦,可以节省时间。并可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加工业的生产,提高庭院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比较容易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多变的特点,又可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较多地外汇收入。二是高效经济。庭院经济利用的是闲散劳动力或不宜到大田中劳动的劳力,有时也可是茶余饭后的顺手之劳,通过系统组合,使各项废弃物得以利用,较少的投入产出较高的收益。三是发展科技。庭院经济不是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搞好庭院经济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甚至有高科技技术的投入,它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紧密结合。四是提供就业途径。当前,我县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盲目地涌入城市,

范本: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编号:_____ 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4 页

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面积广阔,总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农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面积较大,非常适合发展庭院经济,XX年全县域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总收入612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96.5万元,养殖业收入2227.2万元,户均收入2356元。今年,我县继续发展庭院经济,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抢抓一个“早”字,实现了发展思路早谋划、实施方案早出台、作物品种早选择、备耕物资早准备、技术指导早跟踪、销售渠道早接通,使我县庭院经济工作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发展庭院经济141个村,实现所有村全覆盖,总计发展户数30153户,发展面积28750亩,其中贫困户10051户,发展面积9583亩,非贫困户XX2户,发展面积19167亩。其中:发展庭院种植20700户,总面积21500亩,种植主要品种为辣椒、果蔬、中草药等;自主发展庭院养殖9453户,总面积约7250亩,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牛、羊、驴、鸡、鹅、猪等。 目前各乡镇庭院经济落实情况整体看效果较好,、、等乡镇的大葱长势喜人,、、、等乡镇的马铃薯已经开花,、、、等乡镇辣椒已经坐果,其他乡镇的中草药、南瓜、花生等作物也丰收在望;特别是开通镇的蔬菜早已上市,的大棚香瓜也已经采摘,且效益相当可观。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扶贫办、林业、审计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庭院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和畜牧业局,负责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抽查检查等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2018年县政府年终绩 第 2 页共 4 页

庭院经济项目建议书

加哈乌拉斯台乡庭院经济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加哈乌拉斯台乡庭院经济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加哈乌拉斯台乡加哈乌斯台村、库斯仁村 项目申报单位:加哈乌拉斯台乡人民政府 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沙合木别克职务:乡长 二〇一一年四月三十日 加哈乌拉斯台乡庭院经济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拟建于加哈乌斯台村、库斯仁村 二、项目建设年限:2011 三、项目概要 3.1、项目提出背景 加哈乌拉斯台乡位于尼勒克县城以西19公里处,主要靠山水灌溉,水量非常有限,安排班次浇水,每次每人3分钟左右,即3分钟时间浇1-2亩地,加之85%以上土地坡度大于25°,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作物需水根本无法保证,小麦常年产量100kg/亩,遇到旱年只有40-50kg/亩,胡麻常年产量70kg/亩,旱年只有20-30kg/亩,甚至绝收,加之土地坡度大,耕地越种越薄,提高作物年产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均难以实现,缺水和节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为了使该村贫困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经加哈乌拉斯台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根据该村实际,应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加大庭院利用率,增加贫困农

牧民收入。 3.2、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内容 该乡共有贫困户696户,现争取发展庭院经济100户,每户修建蔬菜基地0.5亩,造价约8000元;养殖棚圈60平方米,造价约10000元。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加哈乌拉斯台乡处于山区地带、平原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自然条件差,加哈乌斯台村、库斯仁村土地平整,农牧民对种植业有一定的经验。当地的环境、气候又极利于种养殖,发展庭院经济,特别是红辣子种植。若在该村设立庭院示范基地,势必带动本地村民进行大面积庭院经济的发展,为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对该乡的农牧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该乡进行庭院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是十分必要可行的。 五、项目建设的原由及规模、内容 5.1、项目建设的原由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还可以使当地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更能加快农牧业的经济发展,提早使农民进入小康。 六、项目建设的主要措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县专业种养殖技术单位指导帮助农户进行示范田种植,工程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塔里木乡2015年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2015年庭院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农业农村工作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庭院经济“五个一”建设工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提高庭院经济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贡献率。****通过组织农户参观学习,吸取经验,以点带面,重点带头有条件的农民群众发展庭院经济。 2015年,****按照“三区分离”“以点带面,稳步发展”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广开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门路。2015年,全乡推广种植永久性蔬菜拱棚776个、40亩,陆地蔬菜160余亩,新增鸡苗2.85万只,牲畜存栏4.9万头只,实现人均收入18429余元,其中庭院经济实现人均收入增收100元左右。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 为加强庭院经济管理工作,成立以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各村、组庭院经济发展情况督导检查,同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到村组农户家中指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严格落实责任,同时要求各住村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农户家中指导庭院经济工作,将庭院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到个人年终绩效考核,作为评优内容之一。 对全村贫困户实施“一帮一”促增收的工作机制,优先为他们提供帮助资金、免费菜苗和鸡苗,帮助他们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

(二)抓好培训、宣传相结合、两不误。 围绕“五个一”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召开各种现场会、技术培训、观摩会等机会,大力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2015年,前后结合科技之冬、春耕时节各类培训,共开展庭院经济技术培训、宣传10余次,培训覆盖率达70%。 (三)制定鼓励措施,推动庭院经济发展。 一是以优惠政策推动庭院经济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出台了免费提供菜苗子、鸡苗子、种公羊引进补贴、安居增畜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2015年,在以上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各村委会还为种植拱棚蔬菜的农户免费提供钢架拱棚和薄膜,进一步掀起了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潮,不但为农民群众节省了生活消费,还增加了收入。二是以党员干部带头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在发展庭院经济工作中,要求各村党员干部发挥模范作用,并采取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引导其他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三是以科学技术推动庭院经济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技术指导规程,并组织畜牧站、农技站等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庭院中帮助农户提高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增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部分村两委班子对发展庭院经济认识不高,没有形成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是缺乏全局行、合理性的布局。农民群众自发的庭院经济

发展庭院经济 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庭院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较快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揭示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和完整思路,既是三农问题认识质的飞跃,又是解决三农问题政策定位的根本转变,必然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庭院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家庭经济的重要内容,应当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赋予时代内涵,突出时代特征,科学定位,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缘起现状 庭院经济既是古老的历史现象,又是当今广泛的世界现象,在中国农村建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历了三次制度变革,同庭院经济的兴衰休戚与共。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的个人财产权,庭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强制推行以土地合作为特征的合作化,特别是人民公社,把农民的自留地、果树、家禽、家畜等强行入社,庭院经济几乎消亡,引起了农民的抗争。上世纪60年代初,对人民公社进行整顿,给农民重划自留地、饲料地,允许私养家禽、

家畜,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林竹等,这是对农民财产权的让步,承认农民部分财产权,使庭院经济得到恢复。尽管农民的财产权是残缺的,但是孕育着新的制度变迁,诱发了包工到户、包产到户,为家庭承包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家庭承包经营的成功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庭院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庭院经济”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庭院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术性群众团体,对庭院经济的倡导、探索、创新,活跃了学术思想,推动其发展,逐步演变为政府行为,农民自觉的行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这似乎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条规律。 目前,庭院经济收入大约占农业收入的30%~40%,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发生的三次制度变迁,始终是围绕财产所有权这条主线进行的,焦点是土地问题。凡是承认和保护农民的个人财产权,家庭经济和庭院经济就得到发展,反之,就受到阻滞、甚至夭折。当前,在推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过分强调城市化和劳务输出,影响庭院经济的发展,庭院经济收入在农业收入中的比重下降,甚至出现了衰退。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最佳的经营方式。只要家庭式农业生产不改变,庭院经济也不可能改变,改变的只是发展环境和服务手段。乡城一体化不是消灭农村,更不是消灭庭院经济,而是在农村实现现代化,农

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一、工作进展情况 县县域面积广阔,总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农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面积较大,非常适合发展庭院经济,xx年全县域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总收入612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96.5万元,养殖业收入2227.2万元,户均收入2356元。今年,我县继续发展庭院经济,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抢抓一个“早”字,实现了发展思路早谋划、实施方案早出台、作物品种早选择、备耕物资早准备、技术指导早跟踪、销售渠道早接通,使我县庭院经济工作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发展庭院经济141个村,实现所有村全覆盖,总计发展户数30153户,发展面积28750亩,其中贫困户10051户,发展面积9583亩,非贫困户xx2户,发展面积19167亩。其中:发展庭院种植20700户,总面积21500亩,种植主要品种为辣椒、果蔬、中草药等;自主发展庭院养殖9453户,总面积约7250亩,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牛、羊、驴、鸡、鹅、猪等。 目前各乡镇庭院经济落实情况整体看效果较好,、、等乡镇的大葱长势喜人,、、、等乡镇的马铃薯已经开花,、、、等乡镇辣椒已经坐果,其他乡镇的中草药、南瓜、花生等作物也丰收在望;特别是开通镇的蔬菜早已上市,的大棚香瓜也已经采摘,且效益相当可观。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扶贫办、林业、

审计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庭院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和畜牧业局,负责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抽查检查等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xx年县政府年终绩效考核。同时,每位县级领导在包片工作中也将发展庭院经济纳入到工作范畴。 二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定出台《县xx年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模式发展庭院经济,依托大型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补贴,非贫困户利用种植结构调整资金补贴,补贴资金由乡镇直接补贴给农户(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1元,每户庭院种植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少于1000平方米的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种植品种主要以辣椒、果蔬、中草药等为主。 三是创展模式。按照不同区域的农户的种植习惯、种植经验和区位优势选择的,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庭院经济订单全覆盖。例如:公司与、、、、等乡镇2339户签订4933.5亩订单辣椒;绿色天成公司与乡、乡、镇等乡镇811户签订775.5亩大葱订单合同;宝东中草药合作社与、边昭、开通、等乡镇390户农户签订511.5亩蒲公英订单合同;镇通过中医药大学协调销路,243户农户种植板蓝根364.5亩。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庭院经济工作是一项推动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工作,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做好技术指导、面积核查、验收等工作。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最新整理庭院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一、工作进展情况 县县域面积广阔,总面积为8476平方公里,农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面积较大,非常适合发展庭院经济,20xx年全县域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总收入6123.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96.5万元,养殖业收入2227.2万元,户均收入2356元。今年,我县继续发展庭院经济,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抢抓一个“早”字,实现了发展思路早谋划、实施方案早出台、作物品种早选择、备耕物资早准备、技术指导早跟踪、销售渠道早接通,使我县庭院经济工作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发展庭院经济141个村,实现所有村全覆盖,总计发展户数30153户,发展面积28750亩,其中贫困户10051户,发展面积9583亩,非贫困户20xx2户,发展面积19167亩。其中:发展庭院种植20700户,总面积21500亩,种植主要品种为辣椒、果蔬、中草药等;自主发展庭院养殖9453户,总面积约7250亩,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牛、羊、驴、鸡、鹅、猪等。 目前各乡镇庭院经济落实情况整体看效果较好,、、等乡镇的大葱长势喜人,、、、等乡镇的马铃薯已经开花,、、、等乡镇辣椒已经坐果,其他乡镇的中草药、南瓜、花生等作物也丰收在望;特别是开通镇的蔬菜早已上市,的大棚香瓜也已经采摘,且效益相当可观。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xx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xx委副书记、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扶贫办、林业、审计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庭院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和畜牧业局,负责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抽查检查等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20xx年县政府年终绩效考核。同时,每位县级领导在包片工作中也将发展庭院经济纳入到工作范畴。 二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定出台《县20xx年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模式发展庭院经济,依托大型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补

【精选】农村庭院经济调研报告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的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生产;有的种、养、加工并举,综合经营;有的利用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养业。其产品除部分自给外,可以商品形式出售。庭院经济因实行高秆作物与低秆作物相结合,种植业与养畜业、渔业相结合,不仅可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还可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活跃和丰富城乡市场,改善农村环境,缓解日趋严重的土地、人口、生态间的矛盾。当前,中国农村庭院经济也是缓和人多地少矛盾,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或小城镇,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其重要作用: ①经济性。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土地资源、利用闲散劳力和不宜到大田劳动的劳力,通过系统组合,使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用较少投入获得比较高的效益。 ②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庭院经济通过适当改造,能尽快生产出各种名、优、特产品,经济效益高。一个普通庭院通过3-5年的时间就可以较快地改变成为高效的院落生态系统,尽快富民。 ③美化居住环境。庭院经济可以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未,既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环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高度统一。 ④庭院经济还为新技术在农村推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试验 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农村庭院经济的基本情况 农村庭院是广大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之一。 近几年来,新发乡从农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积极顺应市场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民开发庭院增收致富、实现小康的迫切要求,把发展农村生态庭院经济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由政府牵头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学习典型,推广经验,加大开发力度,有力的促进了庭院经济的发展。尤其2001年以来,全乡把农村庭院经济开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总体发展规划并把全乡肉猪舍饲圈养纳入到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和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措施,强化指导,坚持把庭院经济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行政推动、政策启动、科技拉动、典型带动和服务联动,大力发展庭院精种、精养、精加工,走上了专业化、全乡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格局,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新发乡农村庭院经济规模开发户达到2000多户,占农村总户数的 65%左右,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业、服务业;庭院经济年总收入在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特色庭院经济开发户中,年总收入1-3万元的农户达17户,3-5万元的2户。二、庭院经济开发的主要特点一是庭院经济户比重大。在全乡已开发的庭院经济户中,户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的占农村总户数的65%,庭院经济收入已成为他们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些庭院经济户,既改变了传统的家庭零星饲养粗放管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又形成了很好的典型带动,带动了周边村、户的发展,使之每年都有新的好典型涌现,成为推动庭院经济发展的带头兵。

我连庭院经济如何发展

我连庭院经济如何发展 为把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到实处,针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翻两番”的目标,为贯彻师党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大会提出的让职工从一产转向二三产业,促进职工的多元增收的要求,我场党委着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途径,实现生活质量和收入明显提升。我现就我连实际情况,如何发展庭院经济,如何发展园艺、大棚设施,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在庭院经济大棚设施管理上,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1:我连计划实行“专人专业专管”的办法,制定出有益于职工从一产转向二三产业的制度,鼓励承包大棚的职工退出棉花地,专门种大棚,一户承包多个棚。我连已出现有这样想法的职工,比如张根友,在我连已承包7个棚,他计划2013年就不种棉花,专心管大棚。我连会专门组织大棚承包户到其他团场连队参观学习有关大棚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给大棚承包户请技术员,讲专题课程,使我们大棚承包户个个都成为现代化的有丰富科学专业知识的职工,做到“走出去,引进来”。让我们的大棚承包户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大棚的种植管理和销售上,把大棚作为发家致富的有力支撑。 措施2:为让职工全心全意地管理,放心大胆地投入,打消职工的疑虑,我连采取了大棚作价归户的办法。签订了长期固定不变的合

同书,将大棚所有权作价给职工。 措施3:在大棚种植品种的选择上狠下功夫,2012年春季我连大棚种植户主要以种植西红柿,辣椒为主,我借鉴兄弟团场黄田,发展有规模的特色园艺,种植沾化冬枣。我连也对职工进行了引导,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连队多次组织职工对黄田大棚设施进行了观摩学习,连队对有种植意向的职工进行了统计,场设施办领导与连队书记亲自去山东沾化,对枣苗培育,冬枣销路,冬枣价格进行了考察调研。 措施4:大棚定植品种推荐介绍 冬枣,不仅味道可口,皮脆,肉质细嫩,汁多无渣,甘甜清香,而且营养极丰富。加之其耐旱涝,抗瘠薄,抗盐碱,对土壤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冬枣的栽种方式以密植为宜,便于集约化经营,获得高效益。密度以每大棚栽植350株为宜,每株可收获3公斤,棚均产量一顿左右,产值两到三万元。枣树当年栽植,次年见效。 2012年我连棚均收入约8000元。2013年我连47座大棚计划92%全部定植沾化冬枣,剩余大棚继续种植蔬菜,预计2014年棚均收入达到三万余元。 二.庭院经济枣树的发展 我连庭院经济园艺类,主要是以枣树为主,成型的有70余户。因为开始都是各种各的,没有统一组织,品种大多是大枣,还有部分是其他品种,有一定的规模,但是没有统一的品种,所以没有好的市场。针对以上问题,我连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