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10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统卷

2020年10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统卷

2020年10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统卷
2020年10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统卷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5.10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3.右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强调个性表现B.追求抒情写意

C.融多种艺术为一体D.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A.耦犁B.曲柄锄C.曲辕犁D.翻车

5.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李白B.柳永C.李清照D.辛弃疾

6.“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北宋B.南宋C.明代D.清代

7.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③①②

8.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致远”舰B.“定远”舰C.“靖远”舰D.“经远”舰

9.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10.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右图所示反映了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南京大屠杀D.八一三事变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1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14.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

A.大连B.厦门C.北海D.深圳

15.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改革开放的成效

16.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D.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

18.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是

A.基督教神学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浪漫主义

19.“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0.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年份181318201829183318501861

全国省级统考2018年11月浙江省历史选考卷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 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 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 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 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201510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统卷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5年10月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5.10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3.右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强调个性表现B.追求抒情写意 C.融多种艺术为一体D.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A.耦犁B.曲柄锄C.曲辕犁D.翻车 5.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白B.柳永C.清照D.辛弃疾 6.“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北宋B.南宋C.明代D.清代 7.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义”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年浙江历史选考卷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下图是秦统一的过程图,请据图判断秦灭六国的顺序应该为(▲) A、①②④⑥ B、②③①④ C、④⑥④⑤ D、②③①⑤ 2、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一个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而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据此,你认为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的核心为(▲) A、致以良知 B、天人合一 C、知行合一 D、发明本心 3、下图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清代后期,它毁于战火。圆明园被毁应该是下列哪场战争所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某部文献中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据此推断该文献应该是哪一年代所作(▲) A、元代 B、唐代 C、北宋 D、南宋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许多是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以下各项发明中不属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应该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6、在《田中奏折》中这样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据此推断该文件应该发表于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历史试卷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 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 B.本心即天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 8.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

2019年4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历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 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 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 前茅的瓷器还有 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 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 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②楷书 A.②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 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篇诗歌最有可能出自“国风” B.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C.主旨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D.西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 2.《汉书·艺文志》评论先秦某一学术思想流派:“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该流派的代表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机构示意图(局部),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A.唐后期 B.宋前期 C.元后期 D.清前期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下列语句反映唐代民族关系的是 A.“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B.“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5.《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其中有一期题为《飞舟穷北》的画(如图),根据美国的一篇报道,配文曰:“美国……有名匠造飞舟一艘,多其帆,如鸟革状。能载二百人凌空使驭,将往穷北极,以广眼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详实地报道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B.此刊应与《民报》同时在市面流通 C.传播新知是这一类刊物的首要特征 D.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向往 6.陈独秀在1916年第一期《青年杂志》发表了题为《一九一六》的新年献词,文曰:“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法兰西之革命,法兰西国民之恶王政与教权也;美利坚之独立,十三州人民之恶苛税也;日本之维新,日本国民之恶德川专政也。是乃法、美、日本国民之运动,非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所成就。凡一党一派人之所主张,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运动,其事每不易成就,即成就矣,而亦无与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年作者还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B.中国参加一战鼓舞了作者的信心 C.作者己经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D.表达了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失望 7.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爬在公共阅报处的墙上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于是画下了这幅题为《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如图)。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上述“我军大捷”应发生于

浙江省历年历史学考、选考非选择题汇总(含答案)

历年选考学考非选择题 2016年4月历史选考非选择题部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影响: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材料二:下图所示为1993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

浙江历史选考试卷习题附包括答案.doc

2017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皇帝制与郡县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 、《抱朴子》 B. 《武经总要》 C. 《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4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 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 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 宋代 A.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 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 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 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 1.88%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 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 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 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 反映了 A.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 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 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 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

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战国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周初,“天下未集”。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之后,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 A. 燕地 B. 鲁地 C. 宋地 D. 楚地 2.出土文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下列出土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3.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 A. 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 B. 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C. 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D. 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4.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最精彩处”在于 A. 认为工商皆本

B. 批判君主专制 C. 主张“众治” D. 抨击“孤秦”“陋宋” 5.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 ①外商投资 ②洋务派创办 ③商人投资 ④手工工场转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7.“事不孤起,必有其邻”。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这些省区包括 ①浙江 ②湖北 ③直隶 ④江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国民党主张的民权,应该是“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

2017年4月浙江历史选考及其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2019浙江省选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 历史试题

浙江省选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历史试题 2019年3月)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学考考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选考考生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性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哥刻察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史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据此并结合所学推断,“师尚父”的封国是A.燕国B.鲁国C.宋国D.齐国 2.古代有思想家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这体现了 ①崇尚自然的倾向②隆礼重法的主张③天道无为的思想④格物致知的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史记?河渠书》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合今280万亩),收皆亩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提出了现今“坎儿井”来源于“井渠”的观点。题中所涉的两大古代水利工程A.皆位于灌溉发达的关中地区B.是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典范 C.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创造条件D.基本解除了黄泛地区的水患 4.唐初规定:民始生为黄,四岁至十五岁为小,男子十六岁至二一卜岁为中,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为丁,六十岁以上为老。每年造一次人口帐,三年造一次户籍。这是最重要的法令,也是均田法和租庸调法行施的法令依据。唐朝中央宫制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直接管理这些工作或执行这些法令的部门是 A.门下省B.工部C.中书省D.户部 5.宋朝又被称为“天水一朝”。学者陈寅恪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①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②各具风格的瓷窑质量闻名天下 ③词的发展开始走向辉煌④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材料一:“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据此可以获悉的正确信息是 A.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B.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C.后来皆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 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皇帝制与郡县制________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________ D. 丞相制与刺史制 3. 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 《抱朴子》________ B. 《武经总要》________ C. 《萍洲可谈》________ D. 《梦溪笔谈》 4.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________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________ D. 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________ 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________ D.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 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________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________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________ B.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 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________ 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 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 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________ B. 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 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________ D. 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 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 倡导民主科学________ B. 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 反对愚昧迷信________ D. 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11. 20世纪使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 “民主共和” B. “革命统一战线”

2019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选考科目).pdf

2019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选考科目)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 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 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 “颜柳二公书尤多” B. “唐之文章称韩柳”

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 “李杜诗篇万口传”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 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 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浙江省2021届4月第二次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卷

浙江省2021年4月第二次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丞相制与刺史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皇帝制与郡县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B.《武经总要》C.《萍洲可谈》D.《梦溪笔谈》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大量丝织品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18年11月)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 史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 ) A .“颜柳二公书尤多” B .“唐之文章称韩柳” 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 .“李杜诗篇万口传”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 )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 ) A .知行合一 B .本心即天理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 A .建立通政司 B .建立密折制 C .设立枢密院 D .设立军机处 8.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 ) A .1840年、1856年 B .1840年、1883年 C .1860年、1894年 D .1860年、1900年 10.请看下图书影。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 )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2018年11月历史选考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编)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 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 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 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 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