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博物馆设计案例分享

自然博物馆设计案例分享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本文以烟台自然博物馆为例,阐述了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介绍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和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在展陈形式方面,其特征是:遗址与室内陈列相融合;充分体现博物馆主题;合理使用室内陈列灯光与色彩;合理运用辅助设施。在空间布局方面,其特征是:空间展线的灵巧变化;现代空间占领手法;空间展示形式多元化,高低层次分明;展示空间扩大化;利用科学技术让文物展示不再是单调的陈列方式。 标签: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陈列博物馆,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进行研究与观赏以及教育后代子孙,也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保存场所,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自然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民文化素养,促进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所以自然博物馆标本的展陈设计十分重要。 一、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 博物馆功能能否更好地体现决定于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成功的展陈设计能够将博物馆的空间与地方合理融合与规划,可以将人与物相互制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所以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十分重要与特别的组成部分。由于博物馆是向所有人开放,具有公众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面对的对象是大众,对博物馆的空间大小、陈列手段都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博物馆带来的内涵更直观,让人们受到的熏陶更浓郁。 二、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的博物馆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呢?这主要与博物馆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以为博物馆的生命力是无穷止尽的,因为它的背后是政府,是博物馆里的收藏品,其实不然,博物馆真正的生命力其实是标本的展现形式。现代的博物馆有很多种类,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展陈形式都是不同的,在进行展陈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单纯的标本陈列,还要突出各地域、各区域不同历史年代所形成不同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的正确引导,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启发与思想才能够让博物馆长久存在,也是历史存在的见证。 1、遗址与自然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融合 现代自然博物馆与传统自然博物馆有不少区别,首先就是博物馆选址上,之前的博物馆都是不重视文物遗址的重要性,远离了它们,从而降低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是现代的自然博物馆更重视博物馆与遗址之间的联系,重视文物遗址带来的诸多作用。这个陈列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博物馆上,像一些古代文物的博物馆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的宏伟与壮大,

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 . 自然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某自然博物馆建馆的必要性 (6) 2.1 项目实施背景 (6) 2.2 某自然博物馆的资源条件 (9) 2.3 某自然博物馆建馆必要性 (10) 第三章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市场分析 (13) 3.1 博物馆业的市场分析 (13) 3.2 建设定位与目标市场 (14) 第四章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条件 (19) 4.1 建设地址现状 (19) 4.2 项目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22)

5.2 项目规划方案 (22) 5.3 商业配套设计 (30) 5.4 配套工程方案 (32) 第六章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39) 6.1 馆址环境条件现状 (39) 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9) 6.3 环境保护措施 (39) 6.4 环境综合评价 (40)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经营策略 (41) 7.1 经营组织结构 (41) 7.2 人力资源配置 (42) 7.3 品牌推广策略 (43) 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的建议 (47) 8.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7)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 9.1 投资估算 (48) 9.2 资金筹措 (50) 第十章经济评价 (51) 10.1 项目概述 (51) 10.2 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60)

11.2 社会影响 (60) 第十二章风险评价 (63) 12.1 市场竞争分析 (63) 12.2 市场风险对策 (63) 12.3 资源条件风险分析 (64) 12.4 工程技术风险分析 (64) 12.5 社会文化风险分析 (64) 12.6 风险防范对策 (65)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 (66) 13.1 建设方案总体评价 (66) 13.2 结论与建议 (6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北方某滨海城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研究地域环境、建筑类型、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博物馆新的形体设计概念,并实现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特征,以现代手段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见用地范围红线图。 博物馆建设用地东西向最长为170米,南北向宽115米,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并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博物馆是城市新区的启动工程,位于市政广场延伸轴线上绿化广场的东侧,地理位置鲜明。 2、设计依据: ·平面位置和用地范围红线图; ·自然博物馆建设设计任务书;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设计要求: 以“造型高雅独特、反映地方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功能结构科学”为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需反映滨海城市的特征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1)功能布局: 该市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为10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2-3层,局部可设夹层。该项目主要包括展示功能区(含观众服务区,与展示区保持相对分离)、收藏研究功能区、业务管理功能区、游览观赏功能区四个部分。 (2)展示功能区: ·是博物馆的主要部分(预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大厅要符合建筑性格和尺度,厅前设置广场。 ·展示区穿过序厅为中心厅,使用净高度不低于12米,要求自然顶光照明,希望能设计成经折射后的散射光,中心厅面积100平方米,将陈列大量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机械恐龙。 ·展示区计划建二到三层,其余展厅在中心厅周边设计。展厅首层净高度6米,二层以上为4米。展厅之间可用连廊进行联系,两厅之间要留可开关的门。除中心厅以外的7个专题厅使用面积可控制在300-400平方米不等。电化教育厅设在顶层,按声像放映方式设计,控制在200平方米。 ·展示功能区做全封闭设计,防止尘土侵蚀文物标本。 ·展示功能区设计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展厅要求,做到二级防火安全标准,并装置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完整版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完整版 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 **自然博物馆建馆的必要性 (6) 2.1 项目实施背景 (6) 2.2 **自然博物馆的资源条件 (9) 2.3 **自然博物馆建馆必要性 (10) 第三章 **自然博物馆项目市场分析 (13) 3.1 博物馆业的市场分析 (13) 3.2 建设定位与目标市场 (14) 第四章 **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条件 (19) 4.1 建设地址现状 (19) 4.2 项目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22) 5.1 项目建设规模 (22) 5.2 项目规划方案 (22) 5.3 商业配套设计 (30) 5.4 配套工程方案 (32) 第六章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39) 6.1 馆址环境条件现状 (39) 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9) 6.3 环境保护措施 (39) 6.4 环境综合评价 (40)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经营策略 (41) 7.1 经营组织结构 (41) 7.2 人力资源配置 (42)

7.3 品牌推广策略 (43) 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的建议 (47) 8.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7)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 9.1 投资估算 (48) 9.2 资金筹措 (50) 第十章经济评价 (51) 10.1 项目概述 (51) 10.2 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60) 11.1 社会环境 (60) 11.2 社会影响 (60) 第十二章风险评价 (63) 12.1 市场竞争分析 (63) 12.2 市场风险对策 (63) 12.3 资源条件风险分析 (64) 12.4 工程技术风险分析 (64) 12.5 社会文化风险分析 (64) 12.6 风险防范对策 (65)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 (66) 13.1 建设方案总体评价 (66) 13.2 结论与建议 (67)

最新自然博物馆课程设计方案--三级教学文稿

走进自然博物馆社会大课堂方案设计 一、活动的背景: 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大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教委“社会大课堂”活动和“我爱北京,我爱博物馆”系列活动精神,通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博物馆参观和社会实践习惯养成,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研花”,做到现场观察,现场发现,现场有感,现场一得,现场成就,让孩子能够真正亲近自然,亲近科学,亲近人文,亲历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求知欲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才能、增长才干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德智能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在社会中体验、学习、成长,让学生的身心在活动中得到放松。 2、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感受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3、在与同学的相处中理解沟通合作的必要。 4、在独立参观中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参观,让同学们自己悟出祖国的发展,使学生树立国防和爱国主义的思想。 6、将“走进社会大课堂,感受北京新变化”博物馆参观活动,开发建设为社会实践活动性的学校品牌校本课程。 三、活动的组织原则: 1.自愿参加,严密组织,确保安全的原则。 2.自主搜集资料,又准备参观 3.学生认真参观,重点记录,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活动的具体安排 参观地点:自然博物馆 1.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田家炳楼”,这座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标本楼蕴藏着20余

综合实践_上海自然博物馆探索中心展览参观方案

自然博物馆“探索中心”展览参观方案 一、主题和资源 1.场合:兴趣小组实践 2.时长安排:周四下午1:00-3:30 3.主题:鸟——人类的好伙伴 4.博物馆展区/藏品: 自然博物馆一层的“生命长河”展区中有不同种类的鸟标本的展示;B2M “故事”展区“生命驿站”主题区中“城市野趣”展出了常见鸟类的标本和各类鸟的相关图文资料;自然博物馆地下二层的“缤纷生命”展区中的“千姿百态”主题区“千足百喙”展出了各种鸟足和喙的标本;探索中心“猫头鹰的食丸”。 5.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学校自然课开展“识鸟、爱鸟、护鸟”兴趣小组活动,四、五年级的学生对鸟类已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喜欢鸟,但由于资源的缺乏学生对鸟类的特征、习性等没有深入了解。本活动希望借助自然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等更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更热爱鸟类,进而热爱大自然。 6.学习目标(具体可评估,按三个维度分列,不强求三个维度全部都有分目标,可以空缺) 1)认识常见鸟类,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和食性。 2)通过“猫头鹰的食丸”体验解剖猫头鹰食丸的过程,推断猫头鹰的食性;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探究的兴趣。 3)通过参观“故事”展区“生命驿站”感受环境变化对鸟类的影响,激发

学生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 二、资源和保障 1.陪护人员:学校自然课鸟类活动兴趣课老师一名,负责活动容的设计以及在 自然博物馆活动的指导。科技辅导员两名,负责本次主题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 2.分组:活动参加学生20人,按小组分成4个小组。 3.联系馆方:提前两周联系博物馆教育部门,安排好进馆及馆方教育资源(活 动/场地/馆方教育人员/专家等)需求对接。 三、博物馆参观前 1.在课堂中引入主题(开展2-3项活动,为学生的博物馆之行做准备。尝试调动大家的五官,并从“熟悉”的事物开始) 活动1:观察鸟类,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 活动2:浏览自然博物馆网页,了解鸟类的分类。 活动3: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一只鸟,设想自己是这只鸟,你想吃什么食物,到哪里去寻觅食物? 2.提醒学生在博物馆参观必须遵守的文明观展准则 自然博物馆文明公约:(1)请勿攀爬(2)小手勿动(3)展区勿食(4)垃圾不留(5)慢走勿跑(6)禁用闪光(7)轻声细语 四、博物馆参观时 1.提供3-4项小组活动(在能量级上做出区别,调动大家的五官。询问开放式 的问题,鼓励所有人参与) 活动1:认识鸟类。参观自然博物馆一层的“生命长河”展区中鸟标本的展

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某某自然博物馆建馆的必要性 (6) 2.1 项目实施背景 (6) 2.2 某某自然博物馆的资源条件 (9) 2.3 某某自然博物馆建馆必要性 (10) 第三章某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市场分析 (13) 3.1 博物馆业的市场分析 (13) 3.2 建设定位与目标市场 (14) 第四章某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条件 (19) 4.1 建设地址现状 (19) 4.2 项目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22) 5.1 项目建设规模 (22) 5.2 项目规划方案 (22) 5.3 商业配套设计 (30) 5.4 配套工程方案 (32) 第六章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39) 6.1 馆址环境条件现状 (39) 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9) 6.3 环境保护措施 (39) 6.4 环境综合评价 (40)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经营策略 (41) 7.1 经营组织结构 (41)

7.2 人力资源配置 (42) 7.3 品牌推广策略 (43) 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的建议 (47) 8.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7)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 9.1 投资估算 (48) 9.2 资金筹措 (50) 第十章经济评价 (51) 10.1 项目概述 (51) 10.2 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60) 11.1 社会环境 (60) 11.2 社会影响 (60) 第十二章风险评价 (63) 12.1 市场竞争分析 (63) 12.2 市场风险对策 (63) 12.3 资源条件风险分析 (64) 12.4 工程技术风险分析 (64) 12.5 社会文化风险分析 (64) 12.6 风险防范对策 (65)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 (66) 13.1 建设方案总体评价 (66) 13.2 结论与建议 (6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