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

B.钓鱼台,在玉渊潭公园北面,环境清悠,“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

C.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箫索的感触来的。

答案 C

解析A.赔—陪;B.悠—幽;D.箫—萧。

2.依次填入下面的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A.点缀感觉落魄 B.点染触觉落寞

C.点缀触觉落寞 D.点染感觉落魄

答案 C

解析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槐树是故都的秋天最具代表性的景物之一,能引起人们对故都的秋的思念,而槐树使故都的秋更加迷人,故用“点缀”更加合适。触觉:皮肤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映。落蕊给人的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是外在的接触产生的,故用“触觉”更加合适。落魄:潦倒失意;放荡不羁。落寞:寂寞;冷落。“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给人的是冷落寂寞之感,故用“落寞”更加合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可以洞见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

③在转作风过程中,不放过具体“小问题”,并能,从“小问题”出发解决普遍性问题,不断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A.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因小见大

B.见微知著因小见大一叶知秋

C.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因小见大

D.因小见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答案 C

解析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侧重于能预先发现问题,符合①处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语境。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符合②处中“可以洞见……的走向”的语境。因小见大: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突出由小知大,符合③处中“从‘小问题’出发解决……”的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学巨匠郁达夫和他的母亲、哥哥三位忠烈的故事令人震撼。1952年经毛泽东主席签署,郁达夫与他的哥哥郁曼陀分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B.传统的悲秋情结、作者的身世性格、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和故都的“秋”的悲凉美感有关。

C.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至少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D.“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文中围绕以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为中心,对故都北平的秋景进行细腻地描摹。

答案 A

解析B项,主客颠倒,应该是“故都的‘秋’的悲凉美感”和“传统的悲秋情结、作者的身世性格、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关;C项,不合逻辑,“至少”和“以上”矛盾;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围绕”或者“以……为中心”。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比喻)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对比拟人)

答案 B

解析A、C两项均无比喻;D项无对比。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中说“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太平御览》引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二十四桥明月夜”语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传说隋炀帝曾令宫女

24人月夜吹箫于此,故名。

C.古人有“春女秋士”的说法,“春女”指的是看到春天繁花似锦而快乐游春的女子;“秋士”古时指的是暮年仍然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D.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一般来说,普通话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声。

答案 C

解析“春女”指的是看到春天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的女子。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四季京味儿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小时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找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就这一点而言,人像狗。要不为什么那些老华侨多年后回国,四顾茫然,张着嘴,东闻闻西嗅嗅——寻找的就是那记忆中的北京味儿。

冬储大白菜味儿。立冬前后,各副食店门前搭起临时菜站,大白菜堆积如山,从早到晚排起长队。每家至少得买上几百斤,用平板三轮、自行车、儿童车等各种工具倒腾回家,邻里间互相照应,特别是对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大白菜先摊开晾晒,然后码放在窗下、门边、过道里、阳台上,用草帘子或旧棉被盖住。冬天风雪肆虐,大白菜像木乃伊干枯变质,顽强地散发出霉烂味儿,提示着它们的存在。

煤烟味儿。为取暖做饭,大小煤球炉蜂窝煤炉像烟鬼把烟囱伸岀门窗,喷云吐雾。而煤焦油从烟囱口落到地上,结成一坨坨黑冰。赶上刮风天,得赶紧转动烟囱口的拐脖——浓烟倒灌,呛得人鼻涕眼泪,狂嗽不止。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灰尘味儿。相当于颜色中的铁灰加点儿赭石——北京冬天的底色。它是所有气味儿中的统帅,让人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情恶劣。一旦借西北风更是了得,千军万马,铺天盖地,顺窗缝门缝登堂入室,没处躲没处藏。当年戴口罩防的主要就是它,否则出门满嘴牙碜。

正当北京人活得不耐烦,骤然间大雪纷飞,覆盖全城。大雪有一股云中薄荷味儿,特别是出门吸第一口,清凉滋润。孩子们高喊着冲出门去,他们摘掉口罩扔下手套,一边喷吐哈气,一边打雪仗堆雪人。直到道路泥泞,结成脏冰,他们沿着脏冰打岀溜儿,快到尽头往下一蹲,借惯性再蹭几米,号称“老头钻被窝儿”。

我家离后海很近。孩子们常在那儿“滑野冰”,自制冰鞋雪橇滑雪板,呼啸成群,扬起阵阵雪末儿,被风刮到脸上,好像白砂糖一样,舔舔,有股无中生有的甜味儿。工人们在湖面开凿

冰块,用铁钩子钩住,沿木板搭的栈道运到岸上,再运到李广桥北面的冰窖。趁人不注意,我跟着同学钻进冰窖,昏暗阴冷,水腥味夹杂着干草味。那些冰块置放在多层木架上,用草垫隔开,最后用草垫木板和土封顶。待来年夏天,这些冰块用于冷藏鲜货食品,制作冰淇淋刨冰。在冰窖里那一刻,我把自己想象成冷冻的鱼。冬天过于漫长,让人厌烦,孩子们眼巴巴盼着春天。数到“五九”,后海沿岸的柳枝蓦然转绿,变得柔软,散发着略带苦涩的清香。解冻了,冰面发岀清脆的破裂声,雪水沿房檐滴落,煤焦油的冰坨像墨迹洇开。我们的棉鞋全都变了形,跟蟾蜍一样趴下,咧着嘴,有股咸带鱼的臭味儿。

我母亲几乎年年都买水仙,赶上春节前后悄然开放,暗香涌动,照亮沉闷的室内。在户外,顶属杏花开得最早,随后梨花丁香桃花,风卷花香,熏得人头晕,昏昏欲睡。小时候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时尚不知有花粉过敏一说。

等到槐花一开,夏天到了。国槐乃北方人性格,有一种恣意妄为的狞厉之美。相比之下,那淡黄色槐花开得平凡琐碎,一阵风过,如雨飘落。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而伴随着这香味的是可怕的“吊死鬼”。那些蠕虫吐丝吊在空中,此起彼伏,封锁着人行道。穿过“吊死鬼”方阵如过鬼门关,一旦挂在脖子上脸上,挥之不去,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难免惊叫。

夏天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主要是放暑假的缘故吧。我们常去什刹海体育场游泳。说到游泳,我们沉浮在福尔马林味儿、漂白粉味儿和尿臊味儿中,沉浮在人声鼎沸的喧嚣和水下的片刻宁静之间。

暴雨似乎来自体内的压力。当闷热到了难以忍受的临界点,一连串雷电惊天动地,青春期的躁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雨一停,孩子冲向马路旁阴沟上,一边蹬水一边高叫:“下雨啦,冒泡啦,王八戴上草帽啦……”

不知为什么,秋天总与忧伤相关,或许是开学的缘故:自由被没收了。是的,秋天代表了学校的刻板节奏,代表了秩序。粉笔末儿飘散,中文与数字在黑板上出现又消失。在男孩子臭脚丫味儿和脏话之上,是女孩儿的体香,丝丝缕缕,让人困惑。秋雨阵阵,树叶辗转飘零,湿漉漉的,起初带有泡得过久的酽茶的苦味儿,转而变成发酵的霉烂味儿。与即将接班的储大白菜味儿相呼应。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作者想要用文字重建北京城,借此怀念一切与北京相关的回忆,自然引出对北京气味儿的想念。

B.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写北京的气味,同时还穿插了一些民俗谚语,以增添京味儿。

C.本文与《故都的秋》风格类似,都是表达对故乡季节的喜爱,气味是对不同季节的诠释。

D.文章剪裁讲究,详略安排得当,让读者体会到了极其丰富的四季特色。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都是表达对故乡季节的喜爱,气味是对不同季节的诠释”理解有误,本文虽有写到四季,但是主要写作对象是气味,而非四季。

8.理解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1)更别提那阴险的煤气: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

答:

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京味”当中的“煤烟味儿”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温柔”既指出了煤烟味儿悄无声息的特点,也写出了煤烟虽脏,却能给人们做饭取暖,传递温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此类题型,如有表达技巧的运用,必须加以鉴赏。同时要注意句中重要词语的解析,如本题当中的“温柔”一词。

(2)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答:

答案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由“香味儿”的嗅觉转移到“箫声”的听觉,将北京夏天快乐、恣意的味道写得悠远绵长,令人回味。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由“香味儿”的嗅觉转移到“箫声”的听觉,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人们对北京夏天的喜爱。

9.简述本文的行文思路及传达的情感。

答:

答案本文由作者对老北京的怀念写起,引出了对老北京各种熟悉的“味儿”的描写,进而引发了作者对老北京四季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深沉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阅读全文可知,作者从对老北京的怀念写起;进而引出了和老北京有关的各种“味儿”的回忆描写,以及对老北京四季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的思考。

三、语言表达

10.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外仿写三句话,使主题突出。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答案(示例)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解析先明确句子的主框架“故都的秋是……”是比喻修辞,然后展开类比联想,设立

得体的喻体,同时要注意所仿写的内容要与“秋”的意境协调。

11.压缩下列语段,字数在40字左右。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十月就飞雪了,松鼠不得不早做准备,好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答:

答案秋天来到了森林,树木的叶子颜色美丽,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松鼠忙着储备果子准备过冬。

解析本题压缩的是描述性语段,景物描写一般不是文段的中心,因而需要舍弃,若保留,也要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本段描写的特点是“秋天来到了森林”“秋天很美丽”,主要描写了树、山果子和松鼠。综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舞阳一高语文组史延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

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本体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黄酒白干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稀饭馍馍有味耐饥不浓易饿如秋之隽永味美细腻鲈鱼大蟹可大快朵颐玲珑如意跋涉千万里剔刺而食黄犬骆驼得秋之爽气逗玩邀宠有秋之辽阔4.本文的结构: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显示课题) 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1、欣赏视频朗诵。(1-11自然段) 2、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 1、欣赏第一幅画

《故都的秋》名师教学设计讲课稿

《故都的秋》名师教学设计 郁达夫 育才中学曹文抗 一、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对其文本语义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语义层,更要深入到内部去触摸作者灵魂深处柔软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受和理解文中之义、文中之思、文中之情。文本写作具有鲜明的即时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是在特定的心境下进行的,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诱发才能产出作品。也正是这样,我们在了解文本之义时,必须通过语义的表层步入到文本的内部去理解其的寄托义。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首先,文章在句式的使用上能够把长短句(多以短句为主),整散句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参差错落的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文章后半部分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的到的”。接着用多种句式速写“南国之秋”的特色。文章正是把整散句有机结合才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 其次,文章调动多种使用语言的技法,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综观全文,除了大量的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国的秋与北方的秋相对照、烘托,烘云托月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如把南北方秋的姿色味和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当然,就本文的语言技法的使用而言,除了上面提及的而外,作者还注重音节的搭配,以形成一种“平仄相间”的音乐美。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故都的秋微课1 (2)

《故都的秋》微课1 ●教学目标 (1)学习对比分析的艺术手法、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2)体味作者这样写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节分析南国和北国秋的特点。 (2)难点:对比分析南北国秋,理解作者的意图,情感。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都的秋》,顾名思义写的是故都北平的秋天。那么他就仅仅只写了北平的秋么?(学生回答:不是,还写了南国的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郁达夫又是怎么写南国之秋的,题目明明是《故都的秋》写南国之秋的目的又何在呢? 二、具体研读。 1、作者如何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请同学们找出其中写南国之 秋的段落,请同学们朗读文中的第2段和第13段) 2、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3、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以江南之秋衬托故都之秋,通过两者的“秋味”的对比,突出北 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

比较的表现手法。 4、在结构安排上为什么要一前一后的写南国之秋?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与“色彩不浓回味 不永”的特点,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念。 5、文中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第1段和第14段。第一段写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 写对故都秋的眷念之情。“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念”是在离开故都 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第1段和第14段自然就构成了前后呼 应。 6、总结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衬托 出故都秋味的美,更切合他的心境。同时呢,我们也因此学到了一 种写作技巧——就是当你要赞颂一样事物的时候,写一样事物与之对 比,形成一种取舍,更加突出自己所赞颂的事物。在写作的时候结构 上应注意前后呼应。所以在下次我们写作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技 巧。 7、作业 运用对比的手法,一段文字。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 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 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 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 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 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 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 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 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

(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执教者: xx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 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 (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xx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 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 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 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 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 生: (朗读) 师: 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 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 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 xx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 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肖家芸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本《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 生:“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 师:“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也就暗示了什么? 生: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师:很好!“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色概括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快速翻阅圈点,一分钟多一点便有举手发言者)“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大家说,对吗? 生:对(齐声)。 师:(面向答题同学)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这么准?介绍介绍经验。 生:好的散文一般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眼或主线,所以读散文开头句特重要。 师:你能举出学过的课文例子来证明一下吗? 生:如《荷塘月色》开头的“心情颇不宁静”,《绿》开头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师:说得很对,只是不全面。散文的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只是首尾居多,所以常说瞻前顾后是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本文开头的“清、静、悲凉”确实是全文的 眼。那么集中写景的在哪些段落? 生:在3~11段。 师:你能推断一下,本文学习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生:在3~11段。 师:理由是什么? 生: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师:说得好。我来诵读文章的主体部分,你们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起

《想北平》比赛教学设计(修改1)

老舍《想北平》 教 学 设 计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方俊梅

《想北平》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指出,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基于此认识,我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会朗读散文为发散点,以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 《想北平》选自中职《语文》教材拓展模块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散文欣赏,重在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于是,我引导学生以画入手,感受动情带泪的思乡之情,学习并把握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培养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我带的班级是中职二年级机电专业的学生,这帮孩子入学时基础较好,专业课经常要画图,有些学生对美术非常感兴趣。学生基本能够完成散文的初步阅读和理解,但对散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此外,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文中深沉的思乡情感的领悟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感受思乡之情。 2.以画入手,进入思乡之境。 3.合作解疑,探究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字里行间透出的思乡之情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文本对话。课堂上师生合作解疑,探究文本,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诵读法、任务驱动法和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PPT课件、录制微课视频、班级QQ群、 问卷星设计课堂教学问卷表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 在课前准备阶段,推荐学生阅读《故都的秋》,学生自主安排时间与《想北平》对比阅读,完成个人学习任务单。并将本文的语言特色录制成“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学生在手机上自主安排时间观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将本班30名学生根据特长与兴趣分成四个小组。小组一去图书馆查阅老北平相关资料,了解1936年北平的历史状况;小组二搜集自己心中北京的图片,上传到QQ群;小组三填写小组学习任务单,完成绘画作品;小组四搜集全班同学针对本文提出的疑问,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询问、指导、督促,以保证课前准备落到实处。并提交个人学习任务单和小组学习任务单。 个人学习任务单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地点:四川成都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故都的秋微型课教案

故都的秋微型课教案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下面是故都的秋微型课教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微型课教案导: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深沉。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你知道哪些关于秋的诗句?……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故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听读全文)用一句话写出你听读的感受。 1、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往往一抓标题,二抓首尾段。从标题看本文写了什么?秋。抒发了什么情感?怀念。从文章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本文写了什么?秋味;抒发了什么情感?挚爱。学习本文应该主要抓住两个字:景和情。 2、整体感知二: 1)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a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b京都的名胜最易注目,但却吵闹拥挤。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 c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结合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气质的特点重点体会) 3、整体感知三:本文的基调是什么?不同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基调? 清、静、悲凉(第一段。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doc】-《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上课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张本平 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故都的秋》教学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 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 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

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朗读中已经零星地感受到了作家的一些个性和情感,有的还不完全准确,要获得全面准确的理解,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文章吧! 师:请看课文.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最怀念故都的什么? 生:(齐声回答)"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屏幕 显示) 师:郁达夫最欣赏北京的什么景色? 生: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果.(屏幕显示) 师: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欣赏的呢? 生:凄凉的心情,怀念的心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 师:还有饱尝一尝.(黑体字屏幕显示) 师:以上显示的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今天品味的重点,请每位同学选取其中一个点来品读,作者为什么用饱蘸深情的笔极力颂赞故都秋天的悲凉之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生命感悟?要求:品味

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

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页 1 第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景抒情》微课教学设计张林杉

如何让景物灵动起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景物。 2. 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将景物写活。 3. 借景言志抒情。 资料准备:搜集文人笔下具有季节特征的雨的描写,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个季节,雨有什么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赤日炎炎悄然离开,凉风习习偷偷而至,地上何时已落上了几片黄叶,你马上想到了什么?——秋天来了!此刻我的脑海浮现出何其芳的妙喻——“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想起了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喜悦,兴奋。因为文为心声。 写景诗文,景物有特征,景中寓真情,表达含技巧。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景物写生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景物。 2. 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将景物写活。 3. 借景言志抒情。 (三)探究之旅首先学习写景抓住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法。以“雨”为例,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景抒情的写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写“雨”,大家晒一晒自己收集的句子。实物展台展示学生写在纸上的文字。用“我喜欢________ (季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我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名句)”的方式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展示收集的文字(PPT图片和音乐,夏天的雨来势汹汹,声音力量明显强劲,和春雨、秋雨不同。)出示总结性的部分表格: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doc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体会文章紧扣“清” 、“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雨初歇” 和“ 柳岸残月” 秋雨里,柳永到的是凄苦;“万山遍,林尽染”,秋日里,毛到的是壮?? 文人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 雁南,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 今天,我就来析郁达夫先生是怎取客景物来个性化地表故都之秋的。 二、整体感知(5分) 1、看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 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 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秋味的段落是哪些? 明确: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两名学生自 己喜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个秋味的呢? 明确:牛花;槐的落蕊;秋蝉、秋雨;。 2、郁达夫曾告我,在南国的候,每年到了秋天,最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 景物?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声。 (第三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二、释题:从文章的题目中,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三、作者介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用两个字来概括。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可概括为几幅图画,用四个字概括。

最新整理烛之武退秦师微课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微课教案 一、检查学生熟悉程度 烛之武( )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整体感知 1.点拨关于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清·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2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 [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 [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三、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下面是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能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通过早读的自读与齐读课文后,学生大多反映喜欢郁达夫细腻的文字,喜欢他笔下的秋的独特的韵味。但同时,由于对于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陌生,他们普遍反映不大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生大多喜欢散文,同时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之中。所以,课堂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让学生鉴赏课文,又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对作者与背景予以详细介绍,可让学生逐步学会品味课文并逐步走入作者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本体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黄酒白干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稀饭馍馍有味耐饥不浓易饿如秋之隽永味美细腻鲈鱼大蟹可大快朵颐玲珑如意跋涉千万里剔刺而食黄犬骆驼得秋之爽气逗玩邀宠有秋之辽阔4.本文的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