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八年级下的已学知识,自学课文,结合孙中山的话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说出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结合邹容《革命军》,能够理解20世纪初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研读史料,讨论交流,了解并分析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名词。

2.知道孙中山称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

2.难点:20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承前启后,理清脉络。本课时上承八下历史与社会的最后一课内容,下启辛亥革命及之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回忆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也让学生对接下去的学习有了基础。

(2)史料引领,解读历史。本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和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等,既将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念(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进课堂,又通过史学资料(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

(3)设问有效,层层递进。本课时的问题,如“孙中山等人置身于那样的时代,当时的时局怎么样呢?”“邹容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等,都针对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了解、理解全局内容。

(4)情感教育,步步深入。本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设计了四个情感教育的环节,步步深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不足之处

教材P13有思考题(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藐视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这个题目也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探究题目,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没能提供更多的史料,学生对论从史出理解的不是很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