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一目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个人讨论提纲:

一、“城市病”的含义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导致现货化的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称之为“城市病“

二、“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

三、“城市病”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公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以车代步,

2、以补求寿,

3、娱乐过度,

4、迷恋电视,

5、睡眠不足,

6、钦食过精。

四、“城市病”的治疗方法

比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北京采取双号限制车辆出行,未来在销售汽车方面更采取摇号的方法,实行宏观统一的方式控制抑制问题。

小组讨论的提纲:

一.“城市病”的含义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1.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2.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

权威。

3.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规划滞后于建设。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

四.城市病对人体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仅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以车代步。

2.以补求寿。

3.娱乐过度。

4.迷恋电视。

5.睡眠不足。

6.饮食过精。

7.烟酒成癖。

五.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⑴加大投入;

⑵政府带头执行规划。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⑴各级领导必须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

⑵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

⑶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⑴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

⑵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⑴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⑵优化能源结构;

⑶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

⑷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

⑴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

⑵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

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六.总结

为了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实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城市病”及其治理(城市管理学作业一)

“城市病”及其治理(城市管理学作业一)

————————————————————————————————作者:————————————————————————————————日期: 2

“城市病”及其治理 一、个人讨论提纲 1、“城市病”的概念: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 社会问题。 2、“城市病”的形成: 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就南京城市污染为例,自2003年至今,地铁建设、雨污分流、楼盘开发,整整十年,南京各种工地常年累月,遍地开花,加上每天新车上牌500辆的速度,南京道路交通拥堵和城市空气污染在多头因素的叠加下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南京市民生活质量的一个严峻问题。 3、“城市病”的类型: 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居 民生活亚健康等 4、“城市病”的治理: 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但城市病的

轻重可以因政府重视程度和管理方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树立“健康城市”理念,以科学思想指导城市建设。 2)城市建设规划法制化,切实保障规划的严肃性、持续性。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二、案例: 龙虎网讯 刚刚过去的周末(2012年10月29),南京被笼罩在雾霾中。不少市民给报纸热线来电反映“脏死了,车窗玻璃全是灰”。昨天PM2.5浓度值依旧居高不下,而机动车特征污染物二氧化氮等各项指标也在同步上升。从上周五开始,南京已经连续脏了三天。 江苏省环保厅AQI(新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一氧化碳、臭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截止到昨天下午5时,南京仍旧处于重度污染状态,与此同时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南通、镇江、扬州、常州、无锡也都是重度污染,淮安更是达到了最高 级别的严重污染等级。 现代快报记者安莹 数据 10月污染天数达9天! 污染程度也不断“升级” 今年10月份可以说是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月”,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资料显示,今年截至10月28日,南京空气质

城市病”及其治理

浅谈“城市病”及其治理一、“城市病”的专业名词解释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二、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通过官方通报通告和个人切身感受,发现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有:(1)交通拥堵 北京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 (2)资源短缺 北京存在严重资源短缺现象。如:水资源紧缺,一度面临用水荒;土地供应紧张导致购房需求上升、地价房价上涨。 (3)环境恶化 北京经常出现雾霾天,还偶发沙尘暴。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虽然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但整体状况仍然值得担忧。 (4)收入悬殊 北京常住人口享受到的改革红利并不多,好处并不明显。比如北京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较之其他特大城市有明显差距,而承担的各项费用开销却相当高,直接造成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三、北京“城市病”的应对措施

针对北京由于“城市病”带来的种种危害弊端,建议强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加快经济高速发展。 (1)明确北京城市定位,转移非核心功能和产业 明晰首都城市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通州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带动人口和产业的分流疏解,从而优化空间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有效治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2)科学北京城市规划,加快全市道路交通建设 根据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深入做到?“三规合一”(经济发展规则、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相统一);断续控制房地产投资和用地扩张,把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纳入集资建房、统建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范畴;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倡导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3)利有资源发展经济,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 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强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使北京居民靠劳动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缩小与其他特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完整word版)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一、城市病的含义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二、城市病危害的表现 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 三、城市病的治疗方法 未来大城市发展应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以避免或缓解大城市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取空间调整的策略。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单中心,摊大饼”,城市是发展中心, 周边是居住区,大家早晨往中间走,晚上往外走,使得交通拥堵,并产生热岛效应。 如果改变城市发展方式,如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在城市之外构建一个中心,建 设城市新区,成为另外一个组团,这就和单中心分开并形成互补,热岛效应也能够 解决。所以,未来大城市发展应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 2、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般情况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病”也都 会缓解。比如原来伦敦的大雾、纽约的案件频发、东京的环境事件等,都是“大城市病” 的表现,但现在的这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已经得到不断的改善。 3、大城市的发展要和周边城市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比如把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小城 镇。 四、联系实际 部分城市围绕单一中心城区往外“摊大饼”,最终导致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例如上海,用百度搜索“上海堵车”,立刻就会出来上百万条相关网页,有抱怨有无奈更有建议,在上海市民的认知中,现如今上海堵车是必然的,不堵车才是偶然的。上海市作为我国特大型城市的代表,面临着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有限和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交通拥堵问题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大虹桥项目和迪士尼项目都临近于增长边界(外环线),将会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由于区域之间在收入、就业机会以及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人口还会向上海中心城区继续集聚;而且,客观上城市发展需要各种阶层劳动力匹配,上海增强创新能力和建设科创中心需要宽容、多样化的氛围,这也需要外来人口流入和融合。但同时上海中心城区的承载力日益饱和,如何应对需要未雨绸缪。

最新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做到: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国有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 (二)联系实际例子 在城市中,“马路拉链”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有给水、污水、雨水、弱电、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在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三)小组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火柴盒般的高大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城市不断变大、变新、变洋,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但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重在外在建设,而功能设施却往往配套不全。形成现有“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规划滞后于建设。 2、城市建设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 3、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4、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 由此可见“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造成的,其后果是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治理城市病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A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B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 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

中国城市病的原因与治理思路

中国城市病的原因与治理思路 交通堵塞是城市病的表现,但并不等于城市病。记得大年三十和春节,我乘的公车在平日拥堵不堪的大街上竟风驰电击般地行驶。这岂不是就没有了城市病?而根治城市病也岂不是容易多多? 其实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的病症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恶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增加了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质量。对这点,相信我们每个居住在大城市的人身同感受。 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 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的迅速发展超出了社会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但具体原因复杂。归纳起来,在中国这样一些原因不可忽略: 中国尽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内仍有着巨大的发展差异,尤其是城乡与区域差异,对收入与机会的追求,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所描述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仍在发挥作用。而大量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各方面,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部分地区对城市化率的片面追求。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城市化的剪刀差(低价拆迁,高价卖地,服务房地产),导致城市的盲目扩张,并使城市化成为财富转移的一条利益链,财富从农村城镇的富人到县城移动,县城向省城和中心城市移动,而这种单向而非对流的财富流动,实际上削弱了城市化的可持续性。 已经落伍的规划思想。绝大多数城市奉行的仍然是1933年雅典宪章所确立的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路,就是将城市解构成工作、居住、休闲、交通,前三个区域通过最后的交通加以连接,从而形成了城市的单中心结构。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摊大饼”。包括重庆这样的多中心组团城市近年来这一趋势都日益明显,何况北京这样的单中心城市。而这样的单中心结构非常要命,中心区域承担就业功能,弱势的工作人口,被迫到城市中心工作,在公共交通不畅的情况下,被迫依据小汽车进行“潮汐”运动,城市病自然应运而生。 城市病既然是个社会问题,因而其治理更多得依靠政府的努力。事实上城市病的轻重可以因政府重视程度和管理方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对其的治理实际上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为治理“城市病”,不少城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就在于官员们往往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规划问题,而不是从社会层面来寻求解决途径。 对于城市病的治理,至少有这样一些思路可以考虑。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从国家层面讲确实需要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建立城市空间的发展布局规划,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方多发展,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的地方要优化发展。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这一点不用过多解释。国外很多大城市治理城市病也很重视公用设施、公共交通系统的作用。树立以人为本、城市治理的理念,规范和监督权力。要改变过去城市治理的传统管理意识,也就是治理者和被治理者意识,尊重民意,让民意成为能够和权力平等博弈的重要力量,每个公共决策都有民意广泛参与。 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体系。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个功能协调、层次合理的城市群将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少城市病的危害,美国的“大洛杉矶市”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这里市中心只有300多万人口,而周边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多个中小城市,构成“大洛杉矶”城市群,总人口近1000万。原本可以连在一起的一个大城市,分散成一个个中小城市,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集中居住的作用没有下降,而城市病却得到较好的治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浅谈“城市病”及其治理 一、“城市病”的专业名词解释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二、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通过官方通报通告和个人切身感受,发现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有: (1)交通拥堵 北京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 (2)资源短缺 北京存在严重资源短缺现象。如:水资源紧缺,一度面临用水荒;土地供应紧张导致购房需求上升、地价房价上涨。 (3)环境恶化 北京经常出现雾霾天,还偶发沙尘暴。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虽然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但整体状况仍然值得担忧。 (4)收入悬殊 北京常住人口享受到的改革红利并不多,好处并不明显。比如北京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较之其他特大城市有明显差距,而承担的各项费用开销却相当高,直接造成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三、北京“城市病”的应对措施

针对北京由于“城市病”带来的种种危害弊端,建议强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加快经济高速发展。 (1)明确北京城市定位,转移非核心功能和产业 明晰首都城市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通州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带动人口和产业的分流疏解,从而优化空间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有效治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2)科学北京城市规划,加快全市道路交通建设 根据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深入做到“三规合一”(经济发展规则、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相统一);断续控制房地产投资和用地扩张,把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纳入集资建房、统建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范畴;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倡导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3)利有资源发展经济,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 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强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使北京居民靠劳动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缩小与其他特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我国大城市病成因

大城市病的成因及对策(二) ——我国大城市病的成因 杨晓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二O一三年十二月 一、我国大城市病产生的背景 我国大城市病发生的背景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近年来发展迅速,那么也是从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一五”计划时期,经历了大跃进、文革的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到城市改革、经济发展第三个阶段,还有第四个阶段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所以就是我国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这是第一个特点。 二是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明显,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北上广就是一个特写,外来人口大规模的聚集,外来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三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成为城市化率快速提高的主要贡献者,我们3000多亿的农民工进入了城市,那么他们对城镇化的贡献率是非常高的。 四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但居住用地比重较低,跟我们城市“摊大饼式”“跑马圈地”的一个城镇化。真实的人口增长慢于土地的增长,这个跟我们国家搞大量的工业开发区、超规模的城市新区有关,这是四个特点。 最近30年是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在2012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52.57%,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上海社会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发布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这个蓝皮书上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5%,期间1.5亿中国人将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身份、职业的转换,这是这么一个发展。 那么“新型+转轨+转型+快速城市化”这四个要素使得我国城市病更具复杂性、综合性,中国城市的急症、慢症、并发症存在共发的可能,这主要是有三个特点来体现。 第一是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处于攻坚阶段,正同其相关经济问题的解决难度相当大,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块的难度非常大。 第二是我国处于产业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以往粗放型、低层次、高耗能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亟待面临转型。那么在此过程中必然出现产业淘汰及转移的现象,并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用型管理等产生重大影响,这个里面就是怎么绿色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这种生态、绿色、环保、低碳来转,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第三是我国仍处于开放成长化的阶段,我国在城镇化率52.75%,还属于快速成长阶段内,所以城市化的速度在全球还处于前列,这在短期内对城市资源承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产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几点建议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几点建议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表现为高房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生活费用高昂等“城市病”也随之而来。我国的“北上广”等超级城市已在一些方面表现突出。成都市作为我省唯一特大城市,其规模与“北上广”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规划、建设与管理追求科学先进,因而尚未出现“北上广”那样的情形,但不可忽视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或问题,尤其成都正处于加速扩张发展阶段,正在向千万级以上人口规模超大城市发展,对“城市病”应当尽可能防患于未然。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扩大卫星城,控制主城区。 产业、社会事业、人口和交通等过度向大城市集中,是导致“城市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适当控制城市规模是防止产生“城市病”的根本之道。但较大的城市规模往往产生较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故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做大规模的强烈欲望。要克服城市规模过大引发“城市病”的问题,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是采取中心城区加卫星城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模式。 就成都而言,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引导等措施,将双流、温江、郫县、新都、龙泉驿等县级城镇,以及华阳等乡级城镇,加快发展成为50万甚至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这些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区共同构成一个新型的千万级城市人口的大成都。如此,由于城市环境容量较大,尽管发展为千万级人口规模的超级城市,产生严重“城市病”的几率将大为降低。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以快速通道连通,如轻轨和高速公路。道路两旁保留田园风光,以体现“田园城市”的鲜明特色。假如成都市主城区仍然不断以“摊大饼”的方式连片外延无限扩大,严重的“城市病”将会很难避免。卫星城建设要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尤其要重视产业布局和承接社会事业的扩散,而不能单纯发展房地产,防止形成“睡城”产生“潮汐式”交通刚性需求,导致严重交通拥堵等问题。 二、发展绿色公共交通,适当限制中心城区小车通行。 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的一个突出表现。千万人口以上超大城市要克服交通拥堵的病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个人提纲: 1、“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2、“城市病”的具体表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 3、“城市病”的治疗方法 比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北京采取单双号限制车辆出行,销售汽车方面采取摇号的方法,实行宏观调控统一策划的方式控制并抑制交通问题。 举例: 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在伦敦,由于市中心区域集中了政府机关、法院以及大量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娱乐场所,并有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天在高峰时段有超过100万人口和40000辆机动车/小时进出中心城区,造成该区域严重的交通拥挤,区域内平均车速只有14.3公里/小时,成为全英国最为拥挤的区域。在巴黎,上世纪60年代,由于采取了“适应小汽车发展”的政策,结果私人小汽车与日俱增,导致市区交通严重阻塞,1973年环城快速路开通后不久就出现了持续性的拥挤。在曼谷,由于车速过慢,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停车场,甚至出现过3个月内有900

名孕妇因堵车被迫在轿车中分娩的情况。 小组讨论提纲: 一.“城市病”的含义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规划滞后于建设。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 三.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⑴加大投入; ⑵政府带头执行规划。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⑴各级领导必须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 ⑵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

浅谈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一目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 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服从于建设,建设指导规划,“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2. 城市“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在体有给水、污水、雨水、弱电、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在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3. 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以随州市绿化现状看,主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38.93%,人均公共绿地 4.27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6.25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 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中小城市,特别是 内陆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

5. 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高在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 针对城市病的上述主要变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2.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 3.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 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 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一是加大投入,为加 快规划编制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中小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二是政府必须带头执行规划。三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技术规范及法律要求,科学合理调整规划,使规划尽可能满足项目要求,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2. 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首先各级领导必须充 分认识规划短视行为的危害,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消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其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浅谈“城市病”及其治理 一、“城市病”的专业名词解释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二、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通过官方通报通告和个人切身感受,发现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有:(1)交通拥堵 北京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 (2)资源短缺 北京存在严重资源短缺现象。如:水资源紧缺,一度面临用水荒;土地供应紧张导致购房需求上升、地价房价上涨。 (3)环境恶化 北京经常出现雾霾天,还偶发沙尘暴。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虽然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但整体状况仍然值得担忧。 (4)收入悬殊 北京常住人口享受到的改革红利并不多,好处并不明显。比如北京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较之其他特大城市有明显差距,而承担的各项费用开销却相当高,直接造成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三、北京“城市病”的应对措施

针对北京由于“城市病”带来的种种危害弊端,建议强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加快经济高速发展。 (1)明确北京城市定位,转移非核心功能和产业 明晰首都城市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通州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带动人口和产业的分流疏解,从而优化空间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有效治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2)科学北京城市规划,加快全市道路交通建设 根据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深入做到?“三规合一”(经济发展规则、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相统一);断续控制房地产投资和用地扩张,把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纳入集资建房、统建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范畴;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倡导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3)利有资源发展经济,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 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强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使北京居民靠劳动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缩小与其他特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城市病及其治理个人讨论提纲

城市病及其治理个人讨论 提纲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城市病个人讨论提纲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人口膨胀 就业压力增大, 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 住房紧张 能源短缺 二.“城市病”治疗方法 比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北京采取单双号限制车辆出行,未来在销售汽车方面更采取摇号的方法。实行宏观调控统一策划的方式控制并抑制交通问题。 举例:上海世博会各国展示治疗城市病的方法 1、如何解决城市交通中的污染、拥堵、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欧登塞案例馆带来的处方是全城修建专用自行车道,限制汽车发展。 2.、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提出以楼层高度的平衡来实现中密度的方案。 3、广告、招牌、乱贴乱画等城市视觉污染由来已久。圣保罗案例通过实施的“清洁城市法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大大扫除了过去铺天盖地的城市“牛皮癣”令城市原本的风貌重见天日。 4、伦敦“零碳”案例馆,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现“零碳排放”的样本,为建设低碳社会提供了一套完全可行的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的提纲: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人口膨胀 2、交通拥堵 3、环境污染 4、餐厨垃圾带给大从群体的危害 5、城市就业困难 6、城市住房短缺等 二.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在这种类繁多的城市病中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餐厨垃圾带来得到危害等城市病,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些城市病,我们想到了以下方法。 1.住房紧张:房价飞涨: 规范房屋出租行为,推广农民出租房屋集中管理新模式;研究实施居住证制度,提高流动人口服务水平;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协作,探索区域人口调控综合协调机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等方法。 2.交通堵塞: 提高停车费用;执行单双号限行;分时段采用专用车道,大力宣传传绿树出行等 3.城市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园林、水体、地形、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等。 4.餐厨垃圾带给大从群体的危害: 必须立即建章立制,开展立法调研,制定并公布相关管理办法,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强化服务,严格监管;构建市场化收运处理体系,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三.总结 我认为全国的“城市病”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理过来的,它需要漫长的时间,看到大家踊跃的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大家对自己所住的城市非

“城市病”及其治理 - 电大在线

“城市病”及其治理 2010秋行政管理本姓名:江婉仪学号: 1044101250768 实际例子 在城市中,“马路拉链”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有给水、污水、雨水、弱电、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在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个人讨论的提纲 一、“城市病”的含义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1.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

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2.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 3.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规划滞后于建设。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 四、城市病对人体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仅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以车代步。 2.以补求寿。

1“城市病”及其治理

浅谈“城市病”及其治理 一、“城市病”的专业名词解释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二、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通过官方通报通告和个人切身感受,发现北京“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有: (1)交通拥堵 北京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 (2)资源短缺 北京存在严重资源短缺现象。如:水资源紧缺,一度面临用水荒;土地供应紧张导致购房需求上升、地价房价上涨。 (3)环境恶化 北京经常出现雾霾天,还偶发沙尘暴。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虽然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但整体状况仍然值得担忧。 (4)收入悬殊 北京常住人口享受到的改革红利并不多,好处并不明显。比如北京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较之其他特大城市有明显差距,而承担的各项费用开销却相当高,直接造成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三、北京“城市病”的应对措施 针对北京由于“城市病”带来的种种危害弊端,建议强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加快经济高速发展。 (1)明确北京城市定位,转移非核心功能和产业 明晰首都城市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通州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带动人口和产业的分流疏解,从而优化空间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有效治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2)科学北京城市规划,加快全市道路交通建设 根据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深入做到“三规合一”(经济发展规则、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相统一);断续控制房地产投资和用地扩张,把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纳入集资建房、统建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范畴;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倡导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3)利有资源发展经济,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 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强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使北京居民靠劳动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缩小与其他特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城市病及其治理—以沈阳市为例

城市病及其治理—以沈阳市为例 发表时间:2018-12-21T17:04:09.7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杨梓铭 [导读] 在规划中更加强调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生态景观,使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能更加的和谐发展。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110168 摘要: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盲目建设,为了城市规划违背自然规律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导致了庞大的资源浪费、居民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和城市经济发展成本大幅上升,更进一步的导致了城市失去应有的竞争力,并且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沈阳市为例,研究在沈阳市所存在的城市病并且针对上述现象尽心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城市病沈阳市整治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规划滞后于建设 理论上来讲,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应该做到“建设服从规划,规划指导建设。”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则是很多的大城市都会因为政府主要干部的改朝换代而改变规划的体系,从而严重的导致了规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在很多大城市中,规划的主导作用和控制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整个城市都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就是作为政府部门,并没有明确详尽的规定来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这一方面,即使有规定的,也并没有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而进行修订;其次就是政府部门的领导都是出自干部大学,少有建设规划类专业的人才,因此他们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相对片面,并且规划意识差,从而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行政而轻规划,使得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被分化肢解,削弱了规划的权利;再次即为商业因素,沈阳市为了更多的招商引资而使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出台,使得投资商被优秀政策高度庇护,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发商们不服政府管理,为所欲为、随意建设等现象同样屡见不鲜,严重的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就是规划执法的难度巨大。 2、城市上拉链马路现象尤为严重 “拉链马路”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现象,道路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多家企业“各自为政”,导致马路不断开肠破肚的现象。中国城市地下管网体内有供水、污水、雨水、供电、供热、供气等7种管道,而每种管线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道技术各不相同,并且由于沈阳市发展条件的限制,所有管线并不能同时进行规划和施工,各个管线的管理方也会由于各自所需在不同时段、不同路段进行挖路施工,因而使得沈阳市内的“拉链马路”逐步形成。这样既影响沈阳市的整体形象、浪费大量资金、又给市民带来了出行的极大困难。 3、城市绿地、公园绿化短缺,城市生态环境水平低 以沈阳市绿化现状来看,整个沈阳市的绿化覆盖率有41.78%左右,相对来讲要比其他的大中型城市相对偏高,但是非绿化范围内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因此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性的发展。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环境恶劣 沈阳市现在的污染尤为严重,尤其现在所产生的雾霾现象更是十分严重,而导致这些污染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城市的工业发展进程过快,多处工地齐头并进,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使得烟尘、灰尘和尾气等污染物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而更多的合成洗涤剂的广泛实用,也使整个城市的卫生设备严重污染,导致城市的水污染更加严重。 5、毫无特色的盲目的进行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大城市规划建设齐头并进,形成了千城一面的中国格式。 在城市的建设规划过程中,政府更加注重城市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各个城市在中国近千年来的发展历史,每个城市的特色已经不复存在,到处都是似成相识的街道,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很多的中小城市也是如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同样导致了这些中小城市不结合自身城市的现状,盲目跟风,大肆改造,使得这些中小型城市的综合实力急剧衰减,遍地都是假大空的建筑,顶着居住率小的现有情况,并没因此反省,反而加大力度的在经济的驱使下模仿大城市进行建筑,使得全国千城一面,针对不同地区建筑的功能设施配备不全。 二、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建立权威法制,发挥宏观作用 综上述城市病的发生原因,如果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的存在,首先就是要增加投入,对沈阳市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快规划,以确保小型和中小型城市控制的详细规划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以此能更好的知道城市建设;其次就是政府必须要带头执行规划措施,一旦规划确保进行,则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可修改;加强规划执法手段,积极支持政府规划执法,对已经确定的各种非法建筑运用行政、经济等法律手段,严厉惩处,该拆除的坚决拆除,确保惩治处罚,该公开曝光坚决曝光,绝不拖泥带水;再次就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和法律规划规定的技术标准,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地调整规划,以满足项目的要求,以适应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最后就是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 2、统筹把握规划,立足长远 首先就是要给政府各级领导开展城市规划类讲座,让他们认清规划短时行为的危害,从根本上消除各自执政,一方父母管一方子女的状态,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各个部门协调进行,确保地下管线有序的依次埋设,一次性完工,杜绝马路拉链现象的产生;其次就是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根据当地情况,实施扩大绿色工程 从沈阳市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通过一下几种途径来改善沈阳市的生态环境:一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保留城市原有的特色,再加以改进,合理安排规划城市绿化带布局,形成一个功能全面、设计合理、传承文脉的全方位城市绿化体系,突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所应有的地方风格;二是要将现有的园林、公园进行规划整合,使其形成一个天然的自然屏障,使全市内的公园形成一个完

城市管理学任务1—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及其治理 个人提纲: 1、解释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市民参政议政)的定义; 2、介绍市民参政议政的价值和意义; 3、介绍市民参政议政的方式,互联网、媒体演变成最简便、最快捷和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方式 4、举例分析: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至2009年09月1日长达17年的时间没有一所义务教育的学校,市民或写信投诉或自办学校,甚至起诉开发区管委会,都没有解决,根本原因在于管委会没有教育管理职能。 2009年02月这个问题被市民反映到被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主任牛继升那里。2009年的政协全会上,牛继升提案建议尽快在亦庄建成一所公立义务教育学校,在两会期间牛委员把提案挂到了网上,受到市民的极大关注和踊跃跟帖支持,支持率在市政协的18个重点提案中排名第二,被划为市政协专委会重点督办的范围。2009年9月1日,亦庄实验学校亦庄开发区管委会宣布,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民办校,将承接开发区义务教育的任务,并享受开发区管委会的教育经费拨款,结束了亦庄无义务教育的历史。 5、短短的七个月,就解决了长达十几年悬而未决的义务教育难题。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是期盼义务教育已久的亦庄居民所没有想到的。也正是广大的市民抓住了两会听民情,传民意,解民困的良好机遇。踊跃参政议政,通过互联网积极的表达渴望义务教育的要求。通过两会这个渠道,优质高效的解决了义务教育的难题。从而体现了市民参政议政有利于城市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促进政府办事效率的积极意义。 案例分析: 济南节前上演"疯狂"堵车高架桥变"停车场" 尽管山东济南多数主干道堵车状况较前两日略有缓解,可21日下午,北园高架路还是堵得不轻快。21日下午一点,陈先生向记者诉苦,说自己乘坐的出租车在从顺河高架路向北园高架路上转弯的时候堵车了,到1点15分的时候已经堵了半个多小时了,这么长时间,车停在拐弯的车流中间“一毫米也没动过”。前后都是车,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好等待着。“我感觉自己是被架在了高架路上。”陈先生说.记者两点赶往北园高架路时,陈先生又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刚刚下了北园高架路,但是北园大街上堵得也很厉害,所以他干脆下了车,提着行李步行了4公里到长途汽车总站,一路上汽车移动相当缓慢,鸣笛声不断,“北园真有福,上下一样堵。”陈先生无奈地说。记者赶到北园高架路时,交通状况比陈先生描述的稍微好了一些,车辆可以缓慢移动。记者顺着下桥的路在停滞的车队中逆行走上北园高架路,发现桥上和桥下几乎一样拥堵。在桥下,虽然现场有交警在指挥交通,但还是堵得很厉害,车辆只能走走停停。一辆出租车和一辆私家车因为抢车道发生了刮蹭事故,更加重了堵车情况,在交警的协调下,两个车主才驾车离开.在北园大街指挥交通的交警告诉记者,北园大街和北园高架路的堵车从早晨8点多就开始,一直堵到现在,昨天的堵车情况也没今天严重.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乘坐的出租车司机吴师傅说,他在济南开了这么多年车,这种堵车场面还真是少见。 小组讨论的提纲: 一、“城市病”的含义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