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中考数学(沪科版)巩固复习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沪科版)巩固复习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沪科版)巩固复习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沪科版)巩固复习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2019备战中考数学(沪科版)巩固复习

-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2.如图,Rt△ABC中,△ABC=90°,AB△AC,△1=△2,AD=AB,则()

A.△1=△EFD

B.BE=CE

C.BF﹣

DE=CD D.DF△BC

3.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边分别是1,,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个角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1个

B.2个

C.3

个 D.4个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6.如图Rt△ABC和Rt△A′B′C′中,△C=△C′=90°,再添两个条件不能够全等的是()

A.AB=A′B′,BC=B′C′

B.AC=AC′,BC=BC′

C.△A=△A′,BC=B′C′

D.△A=△A′,△B=△B′

7.如图所示,已知AB△CD,AD△BC,那么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A.1对

B.2对

C.4

对 D.8对

8.下列说法:(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等;(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不正确的是()

A.(4)(5)

B.(4)(6)

C.(3)(6)

D.(3)(4)(5)(6)

9.如图,已知线段AB=20米,MA△AB于点A,MA=6米,射线BD△AB于B,P点从B 点向A运动,每秒走1米,Q点从B点向D运动,每秒走3米,P、Q同时从B出发,则出发x秒后,在线段MA上有一点C,使△CAP与△PBQ全等,则x的值为()

A.5

B.5或10

C.10

D.6或10

10.下列可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条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二、填空题

11.如图,AD=B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你所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

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点,E,,在同一直线上,于,于E,且

,. 若,,则________.

13.如图,已知△1=△2,AC=AD,请增加一个条件,使△ABC△△AED,你添加的条件是

________.

14.已知△ABC△△DEF,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cm.

15.如图,△A=△BDC=90°,△ACB=△DBC,AB=5,BD=12,BC=13,则点D到边BC的距

离为________.

16.已知:点M、P、N、Q依次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一点(不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给出如下结论:

△MN△PQ,则MN=PQ;

△MN=PQ,则MN△PQ;

△△AMQ△△CNP,则△BMP△△DNQ;

△△AMQ△△CNP,则△BMP△△DNQ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17.如图,如图△ABE△△DCE,AE=2cm,BE=1.2cm,△A=25°,△B=48°,那么DE=________cm,△C=________°.

18.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第________块.

19.在△ABC和△MNP中,已知AB=MN,△A=△M=90°,要使△ABC△△MNP,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只添加一个)

20.如图,在Rt△ABC和Rt△DCB中,AB=DC ,△A=△D=90°,AC与BD交于点O ,则有△________△△________,其判定依据是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其判定依据是________.

三、计算题

21.如图,AB△CD,AB=CD,CE=BF.请写出DF与A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2.如图,AE和BD相交于点C,△A=△E,AC=EC.求证:△ABC△△EDC.

四、解答题

23.如图,在△ABD和△FEC中,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AB

=FE,BC=DE,△B=△E.求证:△A=△F.

24.如图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

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

(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360°),

△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

△若BC=DE=4,当AE取最大值时,求AF的值.

五、综合题

25.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且AB=AC,直径AD交BC于点E,F是OE上的一点,使CF△BD.

(1)求证:BE=CE

(2)试判断四边形BF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BC=AD=8,求CD的长.

26.建立模型:

(1)如图1,已知△ABC,AC=BC,△C=90°,顶点C在直线l 上.操作:过点A作AD△l

于点D,过点B作BE△l于点E,求证△CAD△△BCE.

模型应用:

(2)如图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 x+8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将直线l1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l2.求l2的函数表达式.

(3)如图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10,8),作BA△y轴于点A,作BC△x轴于点C,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Q(a,2a﹣6)位于第一象限内.问点A、P、Q能否构成以点Q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此时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7.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

(1)求证:△AOD△△BOC;

(2)求证:AD△BC.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应该是形状相同且大小也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

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

2.【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ADF和△ABF中,,

△△ADF△△ABF(SAS),

△△ADF=△ABE,

△△C+△BAC=90°,△ABE+△BAC=90°,

△△C=△ABE=△ADF,

△DF△BC.

故选D.

【分析】由AD=AB,△1=△2,AF为公共边,利用SAS可得出三角形AFD与三角形AFB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DF=△ABE,再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FD与BC平行,得证.

3.【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作图过程,O′C′=OC,O′B′=OB,C′D′=CD,所以运用的是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作为依据.

【解答】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B′=OB,C′D′=CD,

△△OCD△△O′C′D′(SSS).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相关知识,其理论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定理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从作法中找已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判定方法.4.【答案】C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正确,符合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正确,因为12+32=()2,所以三边分别是1,,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正确,根据矩形对角线的性质的逆命题;

△错误,三边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分析】分别根据等边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

5.【答案】D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两直角三角形隐含一个条件是两直角相等,要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起码还要两个条件,故可排除A、C;

而B构成了AAA,不能判定全等;

D构成了SAS,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故答案为:D.

【分析】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AS、SSS、AAS、ASA、HL五种,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

6.【答案】D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选项,AB=A′B′,BC=B′C′,

可利用HL 判定Rt△ABC△Rt△A′B′C′,

同理B选项,也可利用HL 判定Rt△ABC△Rt△A′B′C′,

C选项△A=△A′,BC=B′C′,可利用AAS判定Rt△ABC△Rt△A′B′C′,

D选项,△A=△A′,△B=△B′,只能证明Rt△ABC△Rt△A′B′C′,

不能证明Rt△ABC△Rt△A′B′C′.

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然后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AB△CD,AD△BC,

△△CAD=△ACB,△BDA=△DBC,△BAC=△DCA,△ABD=△CDB,

又△AC、BD为公共边,

△△ACD△△CAB、△BAD△△DCB(ASA);

△AD=BC,AB=CD,

△△AOD△△COB、△AOB△△COD(ASA).

所以全等三角形有:△AOD△△COB、△AOB△△COD、△ACD△△CAB、△BAD△△DCB,共4对。

故选C.

8.【答案】B

【考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说法正确;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说法正确;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说法正确;

(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等,说法错误;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说法正确;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分别进行分析.

9.【答案】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当△APC△△BQP时,AP=BQ,即20﹣x=3x,解得:x=5;

当△APC△△BPQ时,AP=BP= AB=10米,

此时所用时间x为10秒,AC=BQ=30米,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出发5秒后,在线段MA上有一点C,使△CAP与△PBQ全等.

故选A.

【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当△APC△△BQP时与当△APC△△BPQ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确定出时间.

10.【答案】B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两直角三角形隐含一个条件是两直角相等,要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起码还要两个条件,故可排除A、C;

而D构成了AAA,不能判定全等;

B构成了SAS,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故选:B.

【分析】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AS、SSS、AAS、ASA、HL五种.据此作答.

二、填空题

11.【答案】PA=PB;PAD;PBC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所添加条件为PA=PB

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PAD△△PBC

证明:△PA=PB

△△A=△B

在△PAD和△PBC中

△△PAD△△PBC(SAS)

【分析】开放性的免提,答案不唯一,由于题中已经具有AD=BC,若添加PA=PB,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A=△B ,然后利用SAS判断出△PAD△△PBC。

12.【答案】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Rt ABC和Rt DEF中,

△,

△Rt ABC Rt DEF(HL),

△BC=EF.

△BC+EF=2BC=BF+EC=10,

△BC=5,

△BE=BC-EC=5-3=2.

故答案是2.

【分析】本题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出Rt ABC Rt DEF,得到BC=EF后,再利用线

段的和差求出BE的长.

13.【答案】AE=A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添加条件AE=AB,

△△1=△2,

△△1+△EAB=△2+△EAB,

△△BAC=△EAD,

在△BCA和△EDA中,

△△BAC△△EAD(SAS).

故答案为:AE=AB.

【分析】此题是一开放性的命题,答案不唯一,从题干来看由△1=△2,可以得出△BAC=△EAD,题干又告知了AC=AD,故三角形已经具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了,若要判定全等,只需要添加任意一对角,或是夹这个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即可。

14.【答案】1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ABC△△DEF,

△△DEF的三边长分别为3,4,5,

△△DEF的周长为3+4+5=12cm,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求出△DEF的三边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15.【答案】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点D到边BC的距离为h.△在△ABC与△DCB中,

△△ABC△△DCB(AAS).

△AB=DC=5,

△ BC?h= DC?BD,

则h= = = .

故答案是:.

【分析】根据AAS判定△ABC△△DCB,利用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推知AB=DC,则

由面积法来求点D到边BC的距离.

16.【答案】△△△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QM,MP,PN,PQ,过N作NE△AB于E,过Q作QF△BC于F,

则四边形BCNE,四边形CDQF是矩形,

△EN=BC,QF=C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

△NE=QF,

△△MN△PQ,

△△PQF=△MNE,

在△PQF与△MNE中,,

△△PQF△△MNE,

△MN=PQ;

△在Rt△PQF与Rt△MNE中,,

△Rt△PQF△Rt△MNE,

△△PQF=△MNE,

△△PQF+△1=90°,

△△MNE+△1=90°,

△MN△PQ;

△△△AMQ△△CNP,

△AM=CN,PC=AQ,

△PB=QD,BM=DN,

在△BMP与△DNQ中,,

△△BMP△△DNQ,

△由△AMQ△△CNP和已知条件推不出△BMP△△DNQ的条件.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QM,MP,PN,PQ,过N作NE△AB于E,过Q作QF△BC于F,得到四边形BCNE,四边形CDQF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EN=BC,QF=CD,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BC=CD=AD,证得NE=QF,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N=PQ;根据已知条件得到Rt△PQF△Rt△MN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QF=△MNE,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到MN△P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M=CN,PC=AQ,由线段的和差得到PB=QD,BM=DN,于是得到△BMP△△DNQ,由△AMQ△△CNP和已知条件推不出△BMP△△DNQ的条件.

17.【答案】2;48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E△△DCE,AE=2cm,△B=48°,

△DE=AE=2cm,△C=△B=48°,

故答案为:2,48.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AE,△C=△B,代入求出即可.

18.【答案】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

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

故答案为:2.

【分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

19.【答案】BC=NP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

已知AB=MN,△A=△M=90°,

再加上BC=NP,即可使△ABC△△MNP,

故填:BC=NP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题目中以经给出了一条直角边对应边,再添加一

个斜边相等的条件,或再加一个锐角相等的条件也可,总之此题答案不唯一.

20.【答案】ABC;DCB;HL;AOB;DOC;AAS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在Rt△ABC和Rt△DCB中,AB=DC ,BC=BC(公共边),△Rt△ABC△ Rt△DCB(HL) ,AB=DC,△△A=△D=90°,△AOB=△DOC(对顶角相等)△△ AOB△△DOC (AAS).

【分析】结合图形和所给条件可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就可完成此题.

三、计算题

21.【答案】解:结论:DF=AE.

理由:△AB△CD,

△△C=△B,

△CE=BF,

△CF=BE,△CD=AB,

△△CDF△△BAE,

△DF=A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由AB△CD,可证得△C=△B,再由CE=BF,可得出CF=BE,然后利用SAS 证明△CDF△△B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2.【答案】证明:△在△ABC和△EDC中,

△△ABC△△EDC(ASA)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ACB=△ECD,然后利用ASA判断出△ABC△△EDC。

四、解答题

23.【答案】证明:△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BC=DE,

△BC+CD=DE+CD,即:BD=CE,

在△ABD与△FEC中,

△ ,

△△ABD△△FEC(SAS),

△△A=△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先根据SAS判定△ABD△△FE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A=△F.

24.【答案】解:(1)BG=AE.

理由: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AD△BC,BD=CD,

△△ADB=△ADC=90°.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DE=DG.

在△BDG和△ADE中,

△△ADE△△BDG(SAS),

△BG=AE.

故答案为:BG=AE;

(2)△成立BG=AE.

理由:如图2,连接AD,

△在Rt△BAC中,D为斜边BC中点,

△AD=BD,AD△BC,

△△ADG+△GDB=90°.

△四边形EFGD为正方形,

△DE=DG,且△GDE=90°,

△△ADG+△ADE=90°,

△△BDG=△ADE.

在△BDG和△ADE中,

△△BDG△△ADE(SAS),

△BG=AE;

△△BG=AE,

△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

如图3,当旋转角为270°时,BG=AE.

△BC=DE=4,

△BG=2+4=6.

△AE=6.

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得

AF==,

△AF=2.

【考点】全等图形

【解析】【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BDG 就可以得出结论;

(2)△如图2,连接AD,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BDG 就可以得出结论;

△由△可知BG=AE,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五、综合题

25.【答案】(1)证明:△AD是直径,

△△ABD=△ACD=90°,

在Rt△ABD和Rt△ACD中,

△Rt△ABD△Rt△ACD,

△△BAD=△CAD,

△AB=AC,

△BE=CE;

(2)四边形BFCD是菱形.理由如下:

证明:△AD是直径,AB=AC,

△AD△BC,BE=CE,

△CF△BD,

△△FCE=△DBE,

在△BED和△CEF中,

△△BED△△CEF,

△CF=BD,

△四边形BFCD是平行四边形,

△△BAD=△CAD,

△BD=CD,

△四边形BFCD是菱形

(3)解:△AD是直径,AD△BC,BE=CE,

△CE2=DE?AE,

设DE=x,

△BC=8,AD=10,

△42=x(10﹣x),

解得:x=4,

在Rt△CED中,

C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首先证明△ABD△△ACD,得到△BAD=△CA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2)四边形BFCD的形状是菱形,首先证明△BFE△△CDE,得到BF=DC,可知四边形BFCD 是平行四边形,易证BD=CD,可证明结论;

(3)设DE=x,则根据CE2=DE?AE列方程求出DE,再用勾股定理求出CD即可.

26.【答案】(1)解:如图1,

△△ACD+△BCE=90°,△BCE+△CBE=90°,

△△ACD=△CBE.

在△ACD和△CBE中,

△△CAD△△BCE(AAS)

(2)解:△直线y= 4 3 x+4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

△A(0,4)、B(﹣3,0).

如图2:过点B做BC△AB交直线l2于点C,过点C作CD△x轴

在△BDC和△AOB中,

△BDC△△AOB(AAS),

△CD=BO=3,BD=AO=4.OD=OB+BD=3+4=7,

△C点坐标为(﹣7,3).

设l2的解析式为y=kx+b,将A,C点坐标代入,得

解得

l2的函数表达式为y= x+4

(3)解:如图3:过点Q作EF△y轴,分别交y轴和直线BC于点E、F.

在△AQE和△QPF中,

△△AQE△△QPF(AAS),

AE=QF,即6﹣(2a﹣6)=8﹣a,

解得a=4

如图4:过点Q作EF△y轴,分别交y轴和直线BC于点E、F,

AE=2a﹣12,FQ=8﹣a.

在△AQE和△QPF中,

△AQE△△QPF(AAS),

AE=QF,即2a﹣12=8﹣a,

解得a= ;

综上所述:A、P、Q可以构成以点Q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的值为或4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用角角边易证得△CAD△△BCE;

(2)要求出直线的解析式,易得点A的坐标,只须求得点C的坐标即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过点B做BC△AB交直线l2于点C,过点C作CD△x轴,同理易证得△BDC△△AOB,所以CD=BO=3,BD=AO=4.则点C的坐标易求;

(3)对于存在性问题,先假定结论成立,再根据已知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求解,若有解,则成存在;若无解,则不存在。

分两种情况:当点Q在AB的下方时,过点Q作EF△y轴,分别交y轴和直线BC于点E、F.由(2)中的方法易得△AQE△△QPF,则AE=QF,可得关于a的方程求解即可;

当点Q在AB的上方时,方法同第一种情况类似。

27.【答案】(1)证明:△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

△AO=BO,CO=DO.

在△AOD和△BOC中,有,

△△AOD△△BOC(SAS).

(2)证明:△△AOD△△BOC,

△△A=△B,

△AD△B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明即可;

(2)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出结论.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 1.(2016?常德)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AB⊥AD,连接AC,过点A作AE⊥AC,且使AE=AC,连接BE,过A作AH⊥CD于H交BE于F. (1)如图1,当E在CD的延长线上时,求证:①△ABC≌△ADE;②BF=EF; (2)如图2,当E不在CD的延长线上时,BF=EF还成立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2.(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 ⊥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4.(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 (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 (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 (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5.(2013春?北京校级期中)探究 问题1 已知:如图1,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AE⊥BC,BF⊥AC,垂足分别为点E,F,AE,BF交于点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______. 拓展

沪科版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 答题时间:100 满分:120分 、选择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1、如图1,已知AB= DC AD= BC E, F在DB上两点且BF= DE若/ AEB =120 °,/ ADB= 30°,则/ BCF的度数为() 2、如图2 所示,BE!AC于点D,且AD= CD BD= ED 若/ ABC= 54 则/E的度数为() 3、如图3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 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 的依据是()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4 ?如果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其第 三边的是() A.150 (1)(2) A.25 ° B.27 ° C.30 D.45 B.40 ° C.80 ° D.90

A、1 B 、5 C 、7 D 5. 如图4,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 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6、下列命题中:(1)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2)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3 个B 、2 个C 、1个D 、0个 7、A ABC^A DEF AB=2, AC=4,若厶DEF的周长为偶数,则EF的取值为 A. 3 B . 4 C . 5 D &如图所示,△ ABE^D A ADC^A ABC分别沿着AB AC边 翻折180° 形成的,若/ 1: / 2: / 3 = 28 : 5 : 3 , 则/a的度数() A. 80° B. 100° C. 60° D. 45° 9、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已知两角和夹边 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 .已知三边 10、已知△ ABC中, / B是/ A的2倍,/ C比/ A大20°,则/ A等于() A、40 ° B 、60 ° C、80 ° D 、90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AD是厶ABC中BC边上的中线,若AB=2, AC=4贝U 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组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5?荆门)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和,分别交,于点M,P,交于点Q,连接,,下面结论: ①△≌△;②∠60°;③△为等边三角形;④平分∠, 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4?山西)如图,点E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且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M、N.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的面积为() A.a2B.a2C.a2D.a2 3.(2013?东营)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点,且,、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1);(2)⊥;(3);(4)S△四边形中正确的有()

4.(2012?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若点C的坐标为(m﹣1,2n),则m与n的关系为() A.21 B.m﹣21 C.2n﹣1 D.n﹣21 5.(2012?山西模拟)如图,点P、Q是边长为4的等边△边、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连接、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 D.当第秒或第秒时,△为直角三角形 6.(2012?镇平县校级一模)如图,在△中,∠90°,平分∠,⊥于D,如果3,那么等于()

A.2B.3C.4D.5 7.(2011?恩施州)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F,,△和△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的面积为() A.11 B.5.5 C.7D.3.5 8.(2010?武汉模拟)如图,△中,∠、∠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下列结论: ①平分∠; ②∠∠180°; ③若点M、N分别为点P在、上的正投影,则; ④∠2∠.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①②③B.只有 ①③④ C.只有 ②③④ D.只有①③ 9.(2004?内江)如图,∠30°,平分∠,∥,⊥,如果6,那么等于()

初三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年山东东营,第4题3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2=b2,那么a=b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相等 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利用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A、错误,如3与﹣3;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D、正确,是真命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四川遂宁,第9题,4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3B.4C.6D.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 ∵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 ∴DE=DF, 由图可知,S△ABC=S△ABD+S△ACD, ∴×4×2+×AC×2=7, 解得AC=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四川南充,第5题,3分)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A.(﹣,1)B.(﹣1,)C.(,1)D.(﹣,﹣1) 分析: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 ∠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 解: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 ∵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OC,∠AOC=90°,∴∠COE+∠AOD=90°, 又∵∠OAD+∠AOD=90°,∴∠OAD=∠COE, 在△AOD和△OCE中,,∴△AOD≌△OCE(AAS), ∴OE=AD=,CE=OD=1,∵点C在第二象限,∴点C的坐标为(﹣,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 1.(?福建福州,第15题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 1 CF BC 2 ..若AB=10,则EF的长是.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 知识点: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常考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EH 、3,4EB AE ===,则CH 的长是( ) A. 4 B. 5 C. 1 D. 2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25CD AB ==,则ABD ?的面积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3.如图,在Rt ABC ?中,90,12,6C AC BC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线段AC 和以点A 为端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的长为 . 4.如图,//,,,,2,3AD BC AB BC CD DE CD ED AD BC ⊥⊥===,则ADE ?的面积为 . 5. (1)观察推理:如图①,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BD l A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EC CDB ???. (2)类比探究:如图②,在Rt ABC ?中,90,4ACB AC ∠=?=,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

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求AB C '?的面积. (3)拓展提升:如图③,在EBC ?中,60,3E ECB EC BC ∠=∠=?==,点O 在BC 上,且2OC =,动点P 从点E 沿射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 .要使点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P 运动的时间t . 6.【初步探索】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ADC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探究图中,,BAE FAD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灵活运用】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C ADC AB AD ∠+∠=?=.若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 BE FD =+,请写出EAF ∠与DAB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沪科版-全等三角形归类复习

全等三角形归纳复习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顺口溜: 人人都说几何难,难就难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构造全等很关键.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造全等; 角平分线加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一、倍长中线法 △ABC 中,AD 是BC 边中线 方式1: 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作CF⊥AD于F,作BE⊥AD的延长线于E, 延长MD到N,使DN=MD,连接CN. 连接BE. 例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例2、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例3、如图所示,AD为△ABC的中线,∠ADB和∠ADC的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F. 求证:BE+CF>EF.(提示:延长ED至M,使DM=DE,连接 CM,MF.)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最新整理)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  1.(2016?常德)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AB⊥AD,连接AC,过点A作AE⊥AC,且使AE=AC,连接BE,过A作AH⊥CD于H交BE于F. (1)如图1,当E在CD的延长线上时,求证:①△ABC≌△ADE;②BF=EF; (2)如图2,当E不在CD的延长线上时,BF=EF还成立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2.(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 (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4.(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 (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 (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 (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 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5.(2013春?北京校级期中)探究 问题1 已知:如图1,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AE⊥BC,BF⊥AC,垂足分别为点E,F,AE,BF交于点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______. 拓展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及分类解析

B O D C E 图8 七年级下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 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2. 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N 、BM 相交于O. ① 求证:AN=BM ② 求 ∠AOB 的度数。 ③ 若AN 、MC 相交于点P ,BM 、NC 交于点Q ,求证:PQ ∥AB 。 (湘潭·中考题) 同类变式: 如图a ,△ABC 和△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 ,连接AF 和BE. (1)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 中的△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图c 3. 如图9,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EB CD 的中点,易证: CD 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C B O D 图7 A E A B C M N O P Q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 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 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 CD =;②AN AM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4. 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均为正方形,连接BG 与DE 相交于点H . (1)证明:△ABG ≌△ADE ; (2)试猜想∠BHD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图9 图10 图11 图① 图②

2020中考数学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A组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CAD=∠BAD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2.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 下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 则正确的配对是( )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 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 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 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 3.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CD,以下四个作图中,作法错误的是( ) 4.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

A. B.4 C.2 D.5 5.如图,在△ABC中,∠C=90°,∠B=3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交BC于点D,CD=3,则BC的长为( ) A.6 B.6 C.9 D.3 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①OA=OD;②AD⊥EF;③当∠BAC=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DF=AF+DE.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某同学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 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8.如图,OC为∠AOB的平分线.CM⊥OB,OC=5,OM=4.则点C到射线OA的距离为.

八年级数学沪科版上册 全等三角形 教案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能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拼图以及三角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活动,来感知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认识和熟悉生活中的全等图形,认识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在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来感知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教学难点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教学关键通过拼图、对三角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全等三角形图形变换中的对应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板、一对全等三角形硬纸版 学生------白纸一张硬纸三角形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一)导课:教师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入,指出大自然中庐山的唯一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摄影把庐山的美景拍下来,可以洗出千万张一模一样的庐山相片。 (二)全等形的定义 师:象这样的图片,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你还能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吗? 动手操作1:在白纸上任意撕一个图形,观察该图形和纸上的空心部分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知道的?命名: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称----全等形。

师:大家所举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也都是全等形。 (三)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动手操作2:制作一个和自己手里的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定义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四)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2.能够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3.会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 4.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表示 (一)自学课本:课本内容(时间5分钟),小组内交流。 (二)检测: 1.动手操作 以课本思考的操作步骤,抽三个学生上黑板完成(即把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新的三角形) 思考:把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归纳: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它们依然全等。 2.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图一(平移)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全章复习课,首先协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性质、判定和使用;其次对学生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实行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的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综合使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水平,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理解,但因为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的形成正是以上各种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对学生的推理水平、发散思维水平和概括归纳水平将有所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2.在题组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的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水平,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建立在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难点:能理解使用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基本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 以“自助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练习法为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复习课,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练后思”的模式,协助学生搜整《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通过基础训练、概念变式练习、典例探究、拓展应用等活动实行查缺补漏和拓展延伸;借助“基础了题目-变式题目-典型题目-拓展题目”五个梯次递进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

沪科版-全等三角形归类复习学习资料

全等三角形归纳复习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顺口溜: 人人都说几何难,难就难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构造全等很关键.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造全等; 角平分线加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一、倍长中线法

△ABC 中,AD 是BC 边中线 方式1: 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作CF ⊥AD 于F ,作BE ⊥AD 的延长线于E , 延长 MD 到N ,使DN=MD ,连接CN. 连接BE. 例1、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之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模型总结

全等的相关模型总结 一、角平分线模型应用 1.角平分性质模型: 辅助线:过点G 作GE ⊥射线AC (1)例题应用: ①如图1,在中ABC ?,,cm 4,6,900 ==∠=∠BD cm BC CAB AD C 平分,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 距离是 cm. ②如图2,已知,21∠=∠,43∠=∠.BAC AP ∠平分求证:. 图1 图2 ①2 (提示:作DE ⊥AB 交AB 于点E ) ②21∠=∠ ,PN PM =∴,43∠=∠ ,PQ PN =∴,BAC PA PQ PM ∠∴=∴平分,.

(2).模型巩固: 练习一: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C>AB ,AD=CD ,BD 平分BAC ∠. .求证:?=∠+∠180C A 图3 练习二:已知如图4,四边形ABCD 中, ..,1800BAD AC CD BC D B ∠==∠+∠平分求证: 图4 练习三:如图5,,,900 CAB AF D AB CD ACB ABC Rt ∠⊥=∠?平分,垂足为,中,交CD 于点E , 交CB 于点F. (1)求证:CE=CF. (2)将图5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 ' ' E D A ?的位置,使点' E 落在BC 边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6所示,是猜想:' BE 于CF 又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图5 图6 练习四:如图7,90A AD BC =?,∠∥,P 是AB 的中点,PD 平分∠ADC . 求证:CP 平分∠DCB . 图7 练习五:如图8,AB >AC ,∠A 的平分线与B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D ,自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E=CF . 图8 练习六:如图9所示,在△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F 交△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于点D ,F 为垂足,DE ⊥AB 于E ,并且AB>AC 。求证:BE -AC=AE 。 A D E C B P 2 1 4 3

第1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第1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EH 、3,4EB AE ===,则CH 的长是( ) A. 4 B. 5 C. 1 D. 2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25CD AB ==,则ABD ?的面积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3.如图,在Rt ABC ?中,90,12,6C AC BC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线段AC 和以点A 为端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的长为 . 4.如图,//,,,,2,3AD BC AB BC CD DE CD ED AD BC ⊥⊥===,则ADE ?的面积为 . 5. (1)观察推理:如图①,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BD l A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EC CDB ???. (2)类比探究:如图②,在Rt ABC ?中,90,4ACB AC ∠=?=,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

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求AB C '?的面积. (3)拓展提升:如图③,在EBC ?中,60,3E ECB EC BC ∠=∠=?==,点O 在BC 上,且2OC =,动点P 从点E 沿射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 .要使点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P 运动的时间t . 6.【初步探索】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ADC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探究图中,,BAE FAD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灵活运用】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C ADC AB AD ∠+∠=?=.若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 BE FD =+,请写出EAF ∠与DAB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沪科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1 沪科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ABC 中,AC>BC>AB ,且△ABC ≌△DEF ,则在△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边)。 2、已知:△ABC ≌△A ′B ′C ′,∠A=∠A ′,∠B=∠B ′,∠C=70°,AB=15cm ,则∠C ′=_________,A ′B ′=__________。 3、如图1,△ABD ≌△BAC ,若AD=BC ,则∠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 4、如图2,在△ABC 和△FED ,AD=FC ,AB=FE ,当添加条件__________时,就可得到△ABC ≌△FED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5、如图3,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________对。 6、如图4,BE ,CD 是△ABC 的高,且BD =EC ,判定△BCD ≌△CBE 的依据是 . 7、如图5,△ABC 中,∠C=90°,CD ⊥AB 于点D ,AE 是∠BAC 的平分线,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3cm ,则CF= cm. 8、如图6,在△ABC 中,AD =DE ,AB =BE ,∠A =80°,则∠CED =_____. 9、P 是∠AOB 平分线上一点,CD ⊥OP 于F ,并分别交OA 、OB 于CD ,则CD_____P 点到∠AOB 两边距离之和。(填“>”,“<”或“=”) 10、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B =12,AC =8,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A D E C B 图4 E 图1 图2 图3 图5 图6

2018人教版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8 苏州二模)如图,ABC ?和EFG ?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边BC 、EF 的中点,直线AG 、FC 相交于点M .当EFG ?绕点D 旋转时,线段BM 长的最小值是 ( ) A. 211- 答案:D 2、(2018青岛一模)如图,在△ABC 中,∠C=90°,AB=5cm ,AC=4cm ,点D 在AC 上,将△BCD 沿着BD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 处,则DC 的长为( ) A . cm B . cm C .2cm D . 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BC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D=∠C=90°,BE=BC=3cm ,得出AE=AB ﹣BE=2cm ,设DC=xcm ,则DE=xcm ,AD=(4﹣x )cm ,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C=90°,AB=5cm ,AC=4cm , ∴BC= =3cm , ∵将△BCD 沿着直线BD 翻折,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 处, ∴△BED ≌△BCD , ∴∠BED=∠C=90°,BE=BC=3cm , ∴AE=AB ﹣BE=2cm , 设DC=xcm ,则DE=xcm ,AD=(4﹣x )cm , 由勾股定理得:AE 2+DE 2=AD 2 , 即22+x 2=(4﹣x )2 , 解得:x=. 故选:B . 3.(2018·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一模)如图,边长为2a 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M 是高CH 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 ,将线段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接HN .则在点M 运动过程中,线段HN 长度的最小值是(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含答案)-全等三角形

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0 年河南模拟)如图,给出下 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 ②AB DE B E BC EF ,,; =∠=∠= ③B E BC EF C F ,,; ∠=∠=∠=∠ ④AB DE AC DF B E ,,.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答案:C 2.(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3)如图,在Rt△ABC中,AB=AC,D、E 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0,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1) △AED≌△AEF;(2)△ABE∽ △ACD;(3)BE+DC=DE;(4) 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是 () A.(2)(4) B.(1)(4) C.(2) (3) D.(1) (3) 答案:B 1 / 12

2 / 12 二、填空题 1.(2010年山东新泰)如图,在△ABC 和△ADE 中, 有以下四个论断:① AB=AD ,② AC=AE ,③ ∠C =∠E,④ BC=DE ,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用序号“?????”的形式写出): . 答案:①②④?③,或 ②③④?①; 2.(2010年浙江杭州)在△ABC 中,AB =6,AC =8, BC =10,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答案:2.4 三、解答题 1.(2010年 河南模拟)已知:如图,已知:D 是 △ABC 的边AB 上一点,CN ∥AB ,DN 交AC 于,若 MA=MC , 求证:CD=AN. 证明:如图,因为 AB ∥CN 所以 21∠=∠ 在AMD ?和CMN ?中 ?????∠=∠=∠=∠CMN AMD CM AM 21 第1题 第1题 第1题图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3)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3) 16.(2015秋?垫江县期末)如图(1),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2015秋?临海市期末)在△ABC和△DEC中,AC=BC,DC=EC,∠ACB=∠ECD=90°(1)如图1,当点A、C、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C=12,EC=5 ①求证:AF⊥BD ②求AF的长度; (2)如图2,当点A、C、D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证:AF⊥BD;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CF并延长CF交AD于点G,∠AFG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求出∠AFG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8.(2015秋?番禺区期末)△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点D在AB边上(不与点A、B重合),以CD为腰作等腰直角△CDE,∠DCE=90°. (1)如图1,作EF⊥BC于F,求证:△DBC≌△CFE; (2)在图1中,连接AE交BC于M,求的值; (3)如图2,过点E作EH⊥CE交CB的延长线于点H,过点D作DG⊥DC,交AC于点G,连接GH.当点D在边AB上运动时,式子的值会发生变化吗?若不变,求出该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