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治理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治理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治理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治理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环境治理

——以河南省为例

@gaokaogunba

摘要: 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加突出。治理环境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 人地关系; 河南省; 和谐

1 引言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对它的经典解释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 在经典的解释中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同义语; 人地关系的非经典解释认为,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广义的) 的关系。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1]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日益广泛和深刻,地理环境也对这种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反馈。人地关系日益深化和复杂化,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日益强烈的情况下,也引起了许多可能影响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问题。如果不对它们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其后果讲难以想象。

2 河南省自然环境现状

河南省地处山丘向平原、暖温带向亚热带双重过渡地带,又是黄河历次改道和泛滥的主要地区。建国以来,河南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整治山河活动,先后实施了黄河故道防护林工程、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旱地农业工程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73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72.4万公顷,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50万座,人工种草14.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2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35.8万公顷,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9.7%。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自然环境在治理的同时继续恶化: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目前河南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3463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山丘区总面积的44.1%,近年来,河南省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荒山面积大,风沙危害加剧,尚有近100万公顷的宜林荒山尚未绿化;平原地区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升到4万多公顷,还有66.8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缺乏综合治理,风沙危害的程度呈上升趋势;森林无证采伐、滥伐、盗伐现象屡禁不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现象日趋严重,近10年来有11.76万公顷森林植被和2.24万公顷防风固沙林被毁,降低了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河南省34个贫困县中,有29个县水土流失严重,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耕地等资源的衰竭。据有关部门测算,豫西黄土丘陵区每年因沟蚀毁减耕地3万公顷;全省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量达1.2亿吨,相当于损失掉2.4万公顷的耕地,流失掉的土壤中NPK养分含量折合成标准肥约100万吨,比全省山区每年施用的化肥总量还要多。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和水土流失,河道、水库淤积越来越严重,黄河流域的伊河、洛河及沁河河床已抬高1.8米左右,淮河流域的沙河等河床已抬高0.9--2.25米,近年来一些河流发生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大损失的严重情况,就是上中游水土流失淤积河床、泄洪不畅的结果。[2] 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加剧人民贫困程度,造成耕地等资源的衰竭,自然灾害发生逐渐频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对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讨论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理论探讨

(1)地理环境决定论:

作为人地关系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一般简称为决定论,其要义是把自然环境视作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最早的决定论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和古希腊时代。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问题上,忽视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把两者中的任一方绝对化都是片面的。决定论的倡导者在其生活的时代摒弃神的意志,从自然力量中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其后由之引起的关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讨论也有积极意义。全盘否定地理环境决定论,终将走向“人定胜天”的老路。

(2)或然论:

或然论不否认人类活动存在自然的限制,但更强调人类积极选择的重要性。或然论已经初步认识到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严重性,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人定胜天”。尽管或然论在阐述人地关系时有一些论点比较模糊,但毕竟在人地关系认识史上又迈进了一大步,所以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前(高云霞,1984)。

(3)协调论与和谐论:

由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人地关系研究已从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计算,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终于痛彻心扉地觉悟到人类命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要保护人类必须收线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是协调或和谐的关系。地理学家的协调观不是让人类倒退至原始生存状态以保护自然的消极的协调观,而是人类与自然持续发展的积极的协调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协调论已经逐渐成为人地关系理论的主流。[3]

4 环境治理实例

(1)黄河中游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是河南省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3,常年干旱,不仅农业广种薄收,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常常发生人畜饮水困难,使该部分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协调农业内部各产业生产间的关系,用不同种群合理组装,建成新的复合群体,使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结构与机能更加协调,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更趋合理。利用综合技术与管理措施,集中连片,综合治理。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草、灌木、乔木相结合,恢复和增加植被。在塬、梁、峁和丘陵、沟坡上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在水利条件较好的河川两岸营造生态经济林和用材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大力兴修水窑、水池、小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发展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要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并注重解决林牧矛盾,实现以草养牧,以牧促林,林牧业共同发展。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林果和食用菌产业。协调系统内部各产业生产间的关系,用不同种群合理组装,建成新的复合群体,使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结构与机能更加协调,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更趋合理。在充分利用和积极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调控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并注重解决林牧矛盾,实现以草养牧,以牧促林,林牧业共同发展。

(2)桐柏、大别山区域:

桐柏、大别山区域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降水较多,降雨强度较大,丘陵地区表

风化物疏松,现有林种结构不合理,加之滥伐森林、滥垦耕地,常因降雨造成水冲沙压良田,泥沙淤积塘库。

可采用传统的造梯田和排灌等物理方法对土壤因子调控,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大规模实行封山育林,设立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恢复和保护林草植被,腹膜覆盖,温室栽培等对气候因子进行调控;通过修建水库、田间排灌技术等对水因子进行调控。[3]实行封山育林,设立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恢复和保护林草植被,采取乔灌草混交,立体种植;整修梯田、塘堰坝,对坡地茶园、"久水田"、"落河田"进行改造,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3)平原风沙区:

平原风沙区(包括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等10个地市的43个县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68万公顷,其中流动半流动沙丘面积4.3万公顷,是平原农区中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以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为重点,种植防风抗沙植物,以增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提高生物对环境资源的转化效率。以及现有流动半流动沙丘的防风固沙林建设,将毁林种地的防风固沙林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沙区林草植被;围绕城市市区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实施城郊生态防护林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减轻风沙对城镇和交通干线的危害;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沙区畜牧业,改良土壤,发展节水灌溉,控制荒漠化扩大的趋势。

4 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冲突时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以法律形式划定的,长期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及自然资源整体为目的的一定空间范围的陆地或水域。人们可以在保护区内进行科研、检测、教学和适度的观光、游憩,但不得从事任何直接利用其自然资源的经营性生产活动。

2014年10月23日,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对河南省发展燃气有限公司发了《关于唐河-平顶山-伊川输气管道工程穿越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函》。输气管道穿过自然保护区,显而易见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影响。但是唐河-平顶山-伊川输气管道工程是河南省省级输气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该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不可避免,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经过该公司的请示与专家技术评审意见,得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得出:“该工程在充分落实专题报告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等措施情况下,对保护区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我厅原则

同意该工程穿越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根据设计方案,该工程采取盾构方式穿越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穿越长度1670米,距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的最近距离分别为3300米和3800米。加强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监理,足额落实环保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然生态保护处等有关部门应做好督办的职责,将项目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

5 分析与建议

我们必须意识到, 人与自然之间服从与超越的张力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不能消解的但许多人, 要么只承认或只强调服从性而否定超越性, 要么只承认或强调超越性而否定服从性, 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服从与超越的张力关系。事实上, 人类发展史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种张力关系的存在, 人类发展史也就是服从与超越两种张力较量的历史。当这种张力关系均衡的时候, 就是人类发展顺利、走向成功的时候; 当这种张力关系在局部失衡、断裂的时候, 也就是人类发展遭遇挫折、走向失败的时候。当代人正面临着服从与超越的张力关系严重失衡、趋向断裂的生存危机。[4]

区域开发是人们利用、改造其生存环境,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和社会自我发展的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人地关系协调理论是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的社会现实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区域开发的成败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协调好人地关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区域开发中必须以人地关系协调理论为指导,要正确协调区域的人和地关系, 促使区域持续发展。区域是一个由人和地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它具有协调的属性,但要真正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对它们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人地关系协调理论深刻地阐述了人地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动态的,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地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唯一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一定的地量环境能容纳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及其一定形式的活动,地理环境经常地影响人类活动的地域特性,制约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另一方面,人地关系是否协调取决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的能力。这种利用、保护的能力随着人类科技和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河南省环境治理应遵循分区修复对策,遵循自然规律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学、系统科学等理论,采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措施,使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环境治理不仅要实现恢复一个良性循环的自然环境,而且也要与当地群众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5]环境治理必

须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不能一味的注重经济发展或只实行环境治理而牺牲群众利益。只有将环境治理与人民的长期利益统一起来, 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 经济地理, 1991, 11(3)

[2]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1999-06-18

[3]伍光和,蔡云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330-337

[4]曾繁亮. 发展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张力关系[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 12( 7): 258-264.

[5]贾瑞燕,丁国栋,肖辉杰. 北京风沙化土地生态修复现状、问题与对策[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95-100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其生存和发展都一直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从自然环境仲获取物质和能量,然后又把利用过的物质与能量以废物的方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不知不觉间,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逐渐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其实质是一种新陈代谢系统,或者说是一种通过人类创造的社会经济机构,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和转化的系统,人们通常称之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或者说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跨度,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且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大,甚至于跨越整个生物圈;经由大规模的自然地理环境改动,人类迫使其为满足各种不同需要而服务;但与此同时,人类又必须依赖于自然提供的一切生活资料来维持生产与生活。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或者说是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虽然性质迥异于其他的生物生态系统,但是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该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变化;据此可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历史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种植业产生前阶段(旧石器时代) 当时古人类以狩猎、捕捞和采集现成食物为生,生活范围极其狭窄,使用的都是一些石器和竹木制作的粗糙的原始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只能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很小的影响,其中最大的也不过是纵火围猎,但那也是暂时性的,是可以在较短期的时间内慢慢恢复的;它既不会对人类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也不会对人类生存构成任何威胁。总体来说,在本原始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建立,人类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方式也大体上相近与动物,同样都是依附着自然生存,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还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二、原始农业至小农经济发展阶段 该阶段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渐兴起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随着采集的逐步发展出现了原始种植业,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也因为农业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单纯依附自然,进入到顺应自然的新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的特点是,人类逐步开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来生产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尚自有限,因而在自然灾害的面前还是听天由命的状态。在本阶段,人类所建立的农牧业环境是依靠人类保护和控制的,而依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物学生产过程的基本特性,因而它属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的低级阶段。 三、工业化阶段 18世纪中叶过后,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给生产力带来的大解放,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的新时期,各式各样的新型生产工具不断涌现,促进了人类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的迅猛发展。该阶段,人类在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经济机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观《地球起源》有感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 课程名称自然辨证法概论 完成时间2014年9月27日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了两节课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本人感觉收获颇丰,但是还并未对自然辨证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接下来我将对在第二次课上老师播放的《地球起源》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一直认为哲学是神秘的,因为任何学科的最高层次都可上升为哲学的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如何看待人与自然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人存在,不像动植物那样直接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也不是直接成为其他生命表现它自己本质的对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思想家、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观完《地球起源》我认为在地球这一有限的空间里,人口数量和欲望无节制增长造成的困境催生了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这一对孪生子。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只有在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一、辨证的自然观 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悄悄地报复人类。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类自然和谐发展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多次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 一、自然的概念及人类的破坏 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物质世界,而狭义的自然界则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人类要和自然和谐共存,指的是狭义的自然界。人类生存在地球,依靠自然界供给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食物、气温、大气等等,自然界就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界赋予了人类生命和生存的条件,但是,人类现在的所作所为,却像是在糟蹋着自己的母亲,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亲的给予的爱,却时刻伤害着自己亲爱的母亲! 看看那被造纸厂的废水污染了的江河,看看那被水泥厂的废气充斥着的空气,看看那被大肆虐杀的珍稀动物,看看那被大量砍伐的森林,看看那严重水土流失的土地,看看那“蜗居”在高楼大厦的小鸟,看看那吃了瘦肉精的猪,看看那镉超标的大米,看看那地震引发的核辐射事件……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场景,都是人类造成的!人类过度的开发和消耗,不断不断地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自然界本身所拥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已远远不能承受人类的过度行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天灾人祸”,而造成这个“天灾人祸”的大部分因素,就是人类自身!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及其措施 现在,意识到人类要和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全球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组织,大多都是围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宗旨、主题的,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如工程技术方法、行政管理的方法、法律的手段、经济的手段、宣传教育的手段等,解决现实的或存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现在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一、土地遭到破坏;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的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

高中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含义和分类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分类:按照性质与规模聚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表现 案例: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还有防御作用。

地形类型: P89图4-4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耕地广阔,便于(大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使聚落(的位置选择比较自由,)规模较大,形态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多,聚落密度较大;宜发展成城市。 P89图4-3丘陵、山地:由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有利地形位置选择比较有限),只在山间缓坡、山间盆地、河谷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接近水源,便于小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但规模较小不易扩大,形态多呈点状或带状;人口较少,相对分散,密度较小。。。。。。地形阻隔不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高原:热带高原的墨西哥城、巴伐利亚(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温带高原(昆明、丽江古城;拉萨<高寒区的河谷气温较高>)盆地: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的关系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中学地理复习图册060-061.JPG 从图文资料中可知,丽江古城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选择在云贵高原地势平坦开阔的山间盆地(坝子)中,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分成多股干流穿越城区。 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水源条件和独特的纳西族民族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又因地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人与自然小组谈论论文 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正文字体:宋体小四 题目:黑体三号,不超过20字 摘要:宋体小四,不超过200字 关键字:宋体小四,3——5个字 正文:一级标题:黑宋三号 二级标题:黑宋四 三级标题:黑小四 四级标题:宋小四 指导老师:吕青 lqing@https://www.doczj.com/doc/da14182961.html, qq1148314261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4,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 1.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独立. 2.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社会. 4自然社会包括人类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 前不久,“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终于尘埃落定。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的新疆雪莲维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峰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的人物,虽然最终未能当选,但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却引人注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面改造获取,一面要涵养保护。这是人与自然正常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不停的演变中。这种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 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

葛剑雄: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大多数科学家预测未来变暖趋势时,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小冰期的前叶。也就是说未来不是变暖,而是变冷。 气候变暖了吗 近年来,地球上好像很少有人不再关心环境问题。首先,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到底地球是不是会越来越热?会热到什么程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到底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 曾经有报道说,上个世纪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世纪。究竟情况怎么样?我觉得很难说。首先我们现在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情况知道的非常有限。 迄今为止,全球最老的一个现代气候观测站建立的时间,不会超过200年。中国大多数地方都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才有气象站,并记录降水、气温等变化。所以我们讲一两千年前哪个地区的气候怎么样,并没有现成的、准确的数据,而只能依靠间接资料。 其次,气候变化是有周期的,有的周期比较短,比如十几年或几十年,这个规律比较容易把握。有的周期非常长,

比如300年,甚至更长。因此,就算根据目前已知的一些数据,我们还是很难判定气候变化的那根曲线是继续在上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 而且,全球大部分地方是海洋,还有很多是无人区,这些区域的气候资料匮乏。偏偏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对我们人类关系特别重大。比如南极,面积只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但它上面的冰雪占了全球的70%,淡水资源占全球的90%。这个地方气候稍微有些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比一个北京或上海要大得多。 我们现在对人类活动观察比较多,但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缺乏实质性进展,很多变化原因讲不清楚。正因为如此,当大多数科学家预测未来气候变暖趋势时,也有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小冰期的前叶。也就是说。未来气候不是变暖,而是变冷。对于二氧化碳到底是不是全球变暖的因素,其实也有不同意见。美国到现在为止不愿意接受《京都协定书》,表面理由就是二氧化碳是“致暖因素”的证据不足。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是,如果撇开这些政治、经济、军事因素,“二氧化碳是‘致暖因素’”的这个结论,也未必百分百正确。 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来看一下。在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不止一次。比如甲骨文里多次提到“象”,也就是野象。而且,记载了象的活动。甲骨文大多是在今天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文化作为我国人们的精神食粮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其中地理环境作为影响文化文章的重要因素,其在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文化发展的研究,简要探析了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影响 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这么久远的时间变迁,再加上人类大脑不断的开发和在地球上频繁的活动,形成了一定层级上的文化,也称之为文明。地理环境就是我们在文明发展道理上不可或缺的产物。其中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文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根本,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文职源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文明的进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整体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给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环境和

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同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理环境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全面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文明要想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内部的物质条件为根本,同时这个一定的地域内部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该地域内部的人类文明的产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分别为: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两河流域全部处在非常优越的亚热带、热带以及暖温带等适宜的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哺育形成了四个文明古国的优秀灿烂的文明。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些文明的传 播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优先在这些地区产生了优秀的文明呢?这 也是由于文明的产生以发展需要充足的剩余时间所造成的。人类只有拥有除了繁重的劳动以外的充裕的时间,才能进行其他形式的活动。在这些整体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的古代世界,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力,为古代人民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资源,这才有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成果的产生。当然,在我们强调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基础作用时,绝不意味着要忽视人的能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条件的有利,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环境有 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的异常改变,如果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破 坏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而生病。如《内经》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日: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 者先天,阴胜者后失,此地理之常也,生化之道也。高者 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大小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所患疾病 及防治方法也不同。这种不同,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适应 性表现。 由于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养生家很 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造。据传古代名医孙思邈晚年选 择山青水秀之乡造屋植木种花修池,独自在那里养老。清 代养生家曹慈山也“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 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乃终”。这 和今天提倡美化环境和绿化环境意义相同。不同的是,在 工业不发达的古代,不存在象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一个成 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二十六斤空气,进食三斤食物,饮入 五斤水。生命所必需的氧气、水和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 源于自然界。并且,人类在生命发展和新陈代谢过程中, 也与自然环境形成了某种物质交换的平衡关系,从而适应 了地球的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在人体的背部器 官和组织中,含有地壳中所存的六十多种化学元素;将人 体血液和地壳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比较,除了构成血液 原生质的主要成分(碳C,氢H,氧0,氮N)和岩石的主 要成分(硅Si)以外,其它许多元素平均含量所占的比重 极其相似。这是人类与周围环境长期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果。自然界中,大气、水、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许

以环境保护看人与自然关系1

从环境保护看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仍然是哲学界的主流话题。人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它在人与自然交往的现实语境中生成,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方式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也就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是和谐的。生态危机正是在人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人与自然、入与人的交往活动的一种结果。因此,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的生存方式中加以研究,从人的生存方式视角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改变不合理的生存方式,悉心料好、呵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的生存需要一系列物质生存要素,包括自然、社会、人以及技术和各种技术物品。在一定历史阶段,总有一种生存要素是最基本、最具决定性的,规定着那个历史阶段人生存的基本特征,我们把围绕决定性生存要素所构成的物质生存系统叫做人的生存方式,并用这一决定性生存要素来命名这一生存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自然生存与技术生存两种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对应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早期的自然生存是原始自然生存,人类通过采集与狩猎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植物与动物。自然界提供什么,人类就利用什么。自然界有什么,人类就需要什么。 人类的需要只是对自然物的反映。在采集与狩猎的劳动过程中,人类总结和发展了种植和养殖技术,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进入到农业自然生存。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中,动植物的生长主要是按遗传规律的自然生长,不能预先设计和控制,人只是为它们的自我生长提供较好的条件,人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相反,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不得不依据自然的结构、功能和属性调整自己,通过顺应自然以求得生存。 在自然生存中,虽然应用了一些原始工具,但这些工具只是肢体功能的简单延伸且作用有限,人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自然条件(主要是体能,包括体力和身体技能)与自然界进行交往,人的根本属性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气候、食物、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的生活和命运。因此,自然生存是一种动物式的生存。…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存在物,他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且能用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在此过程中又创造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不仅有量的拓宽,而且有质的提高。此时,自然生存方式的局限性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超越自然生存而去追求更高级的生存方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欧洲相继爆发了倡导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宣传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以及提倡“天职”(劳动)观念的新教改革运动。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一方面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制和摧残的过程中,把长久沉睡于上帝神性之中的人的物性猛然唤醒,形成了“物本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又与欧洲特有的地理和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社会以资本追逐最大利润为驱动力,以物欲的满足为目的,以有效率的运作为原则,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奠基在功利性的基础上。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资本家发现通过把科学所发现的自然规律和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中,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十分有利于资本增值,从而大力赞助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各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于是,各种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出现无限进步的趋势,各种新工具、新机器相继被发明出来并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各式各样的技术物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奔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占据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核心位置。泉水般涌流出来的大量技术和技术物品,使人享受到物质殷实、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交往多样等众多好处,欲望得到空前满足,生存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于是,人类凭借技术的应用,使其从生存于天然自然界转向生存于人工自然界,开始了技术生存。技术生存就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改变自然以创造人工自然环境来满足人需要的生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归纳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图中可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太阳辐射决定了各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不同的热量和水分形成不同的气候;气候又影响植物、动物、土壤;反过来,植被与土壤又影响到气候(绿岛效应、反射率);气候影响水文,水文也影响 气候(湖泊效应);地形影响气候(“山高一尺,水冷三分”,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和河流(气候一水文特征,地形一水系特征),反过来,气候和河流又作为外力雕塑地表形态(流水地貌、风蚀地貌、冰蚀地貌),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图还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虚线方框内),如自然带(自然带本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均不相同,必然引起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引起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不同的自 然带(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 2.以图解与列表比较分析的方 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冰原气候冰原带 热带雨林气帳---------- 赤這热带雨林带 丸阳辐射 「韩痰检我海陆位耗 地球内能 ⑴将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模 式图进行对照,掌握全球性地域分异 规律 气候是形成自然带最重要的因 素,比较图可知,气候类型与自然带 在空间分布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 可以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状 苔原气候苔原带 ---ME ■■亚寒带针叶林带 带 风 候 遍 季 气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温 附 一 地 闫 热带沙模 气候 热带草原 带季 凤气 候 热带季瑰 气候 亚热芾 常绿阔 叶林带 £ 带 屈 叶 林 落 叶 亚 常 叶 —一北回归谨 热帯荒 热带草原带 I热带季雨林

人与自然关系及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B.硕士

日期: 2016年12 月20 日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人与自然关系及现状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三重关系: 一是由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的工业实践造成 人与自然关系扭曲的已然关系,二是由现代生态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之本来所是与本来应是的本然关系,三是人与自然实际形成的关系是由人类实践活动建构的实然关系。 自从人类在地球这个摇篮中诞生以来,地球的自然生态演变史就开始演奏着一首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奏曲,但这首变奏曲演奏到今天,已经变得不那么和谐动听了,甚至可以说是刺耳的,而问题就出在人类这个作曲者与演奏者身上。人类把自然界本有的音律抛之耳外,而按自己的意愿、需要和认知创作自己爱听的旋律,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之曲,竭力抒发人类之声。但由于没有自然天籁之音的滋养,人类之声在现代变得沙哑了,面临失声的危险。用一些诗化的语言隐喻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三重性关系: “自然之音”隐喻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然,这是由现代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为生态共同体关系;人类的作曲和演奏隐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从而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建构性关系;人类之声的沙哑或失声之险则隐喻工业化以来,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扭曲而遭遇的生态危险与人类自己的生存危局。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关系都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变中存在着与形成着的事实,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三者的交织和演变,形成了今天复杂多变的关系。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受到高度扭曲,人类生存面临极大威胁的今天,有必要对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三重性关系作一番学术梳理,探析谐调人与自然关系,克服生态环境危机,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找寻通向生态文明的可能与路径。 人类的活动在自然肌体上打下种种印记,这些印记成为自然对人类活动的现代生命哲学意义上的记忆。到如今,这些累积性的印记既记录着人类征服、改造自然所取得的胜利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也记录着人类极度化的生态扩张与征服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扭曲,从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损害。对生态环境危机本质的反思应起始于这样一个既成事实,即生态环境危机的广度与深度,生态环境危机对生态整体系统及在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动植物,特别是对人类自己生存的损害程度,与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成正比。事实上,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并造成人类生存的严重困境,正是在人类现代文明(科技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等)取得巨大发展的时候。可以预见,按照人类现有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生态环境危机的严重性将相随加剧。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生态扩张越加广烈,自然套在人类文明脖子上的生态环境危机之绳圈就会越勒越紧,这也许就是现代文明阳光下的一个挥之不去、随现代文明的阳光普照而不断扩散着的阴影。这将大大抵消人类战胜自然的成功和喜悦,直此下去,人类将会陷入难以解套的矛盾与困境中,并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文明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人类通过对自然的征服与扩张,无节制地攫取和消费自然资源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自身极度化需要和欲望的文明模式。这种文明模式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人文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分裂与对抗。其结果是,一方面人类大张旗鼓地征服自然,攫取自然资源,并毫无忌惮地向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 另一方面,自然反过来对人类回予严酷的报复。正所谓人类怎样对待自然,自然反过来怎样对待人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走向对立,从改变环境到破坏环境,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抑制了人类的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通过对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的阐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目前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提出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策及措施。 创新点:生态文明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以及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创新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界在社会实践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与相互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不同的人类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自然和谐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古代社会中,人对环境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的容量,环境可以不同程度地得到相对的恢复,在强大的自然力的制约下,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处在一个自然的统一和相对平衡的时代。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只能拜倒在自然面前听命于大自然的摆布,成为自然的奴隶,人们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看法,形成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然宗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这种“自然宗教”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原始的,朴素统一的关系。“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自然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生产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进步进程。都是,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些列后果。 现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一、土地遭到破坏;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的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严重的矛盾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简单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必须保护环境,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也意识到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相继做了一些列政策来保护环境,中国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 ,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

环境学概论重要概念

环境本底值:在自然状况下,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值。 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不致受害、自然环境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自净能力: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环境对进入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同化、异化能力,称之。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复合体。 种群(population)种群是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个种的个体总和(Friederich,1930)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各生物种群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所构成的组合结构单元。 营养阶食物网内从生物到生物的消费者阶梯。处于食物网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总和。 生态金字塔反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营养机能的锥体图解模式。 生态效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不同点上,能量之间的百分比率。特指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输出和输入间的比率。 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而后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与氨化合物。 硝化作用——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氨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大气氮,回到大气库中。 生态农业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指的是一种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 城市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城市问题:当城市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势必造成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生态条件恶化,并导致失业率增加和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现代城市社会弊病。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空间内生存容纳的居民人口数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集中的较大场所, 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空间地域综合体 城市生态系统 劳动力结构—劳动人口中不同职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反映城市的经济特点和主要职能 智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部分,能反映城市的文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并往往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前景 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 自身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一种状态 城市容量在一定自然背景基础、生产力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 城市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生态城(ecopolis)—高效、和谐的理想人类居住环境: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物质、能量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良性互动 城市环境问题由城市的发展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问题 人口环境容量也称为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活水平下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随着生活水平的标准而异。 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自然条件下,维持人-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 水圈:海洋、陆地、大气中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构成的一个大体连续、相互作用又相互

高中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含义和分类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分类:按照性质与规模聚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表现 案例: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还有防御作用。 地形类型: P89图4-4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耕地广阔,便于(大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使聚落(的位置选择比较自由,)规模较大,形态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多,聚落密度较大;宜发展成城市。 P89图4-3丘陵、山地:由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有利地形位置选择比较有限),只在山间缓坡、山间盆地、河谷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接近水源,便于小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但规模较小不易扩大,形态多呈点状或带状;人口较少,相对分散,密度较小。。。。。。地形阻隔不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高原:热带高原的墨西哥城、巴伐利亚(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温带高原(昆明、丽江古城;拉萨<高寒区的河谷气温较高>) 盆地: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