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14年10 月22日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食物营养与健康课程论文结果评定

目录

摘要---------------------------------------------------------------------- 1 1天然产物类降糖因子---------------------------------------------------- 2

1.1活性多糖类---------------------------------------------------------------------------------------------------------- 2

1.2真菌多糖 ------------------------------------------------------------------------------------------------------------- 2

1.3 -------------------------------------------------------------------------------------------------------------------------- 2

1.4 -------------------------------------------------------------------------------------------------------------------------- 2 2矿物质类降糖因子------------------------------------------------------ 2

2.1铬 ---------------------------------------------------------------------------------------------------------------------- 2

2.2镁 ---------------------------------------------------------------------------------------------------------------------- 2

2.3 锌---------------------------------------------------------------------------------------------------------------------- 2

2.4 -------------------------------------------------------------------------------------------------------------------------- 2 3维生素类降糖因子------------------------------------------------------ 3

3.1 维生素E ------------------------------------------------------------------------------------------------------------- 3

3.2 维生素C ------------------------------------------------------------------------------------------------------------ 3

4 ------------------------------------------------------------------------- 3

4.1 -------------------------------------------------------------------------------------------------------------------------- 3

4.2 -------------------------------------------------------------------------------------------------------------------------- 3

5 ------------------------------------------------------------------------- 3

5.1 -------------------------------------------------------------------------------------------------------------------------- 3

5.2 -------------------------------------------------------------------------------------------------------------------------- 3

5.3 -------------------------------------------------------------------------------------------------------------------------- 3 6小结与展望------------------------------------------------------------ 3参考文献 --------------------------------------------------------------------------------------------------- 3

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寻找新的降血糖功能因子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降血糖功能因子的种类(包括天然产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并阐述了它们降血糖活性的作用机制,以及动物和临床的实验研究,为开发降血糖功能性食品和研制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提供新的思路和原料依据。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预计到2011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7200万[1],居世界首位,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因此寻找开发具有降糖作用的功能食品,以配合药物治疗,在有效地调节血糖的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化学分析方法和药理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了多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功能物质,它们包括天然产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502:0.1426。

关键词:血糖;胰岛素;功能因子;糖尿病

1天然产物类降糖因子

天然产物降糖因子按化学结构分为活性多糖类、皂甙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硫键化合物类共轭亚油酸等。

1.1活性多糖类

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纤维、真菌多糖等。多糖类品种最多,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有80 多种,其中20 余种功效显著。它们不仅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效剂,起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而且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等多种生理活性。

1.2真菌多糖

真菌多糖主要有香菇多糖、灵芝多糖、银耳多糖、冬虫夏草多糖、茯苓多糖等。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菌多糖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能抑制四氧嘧啶(alloxan,ALX)所致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研究也发现,腹腔注射冬虫夏草多糖,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小鼠均有显著地降血糖作用[2];香菇多糖有改善小鼠糖耐性、增加体内肝糖原的作用,其降血糖的效果与临床上经常使用的降糖药物盐酸二甲双胍无统计学差异[3];云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等也具降血糖活性。

1.3

1.4

2矿物质类降糖因子

2.1铬

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受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r3+影响,健康成人血液中含有微量的Cr3+,血铬可以在体内形成一种特殊的物质,而胰岛素只有在这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能维持血糖的平衡。这种物质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二者相互作用,使血糖转变为能量贮存起来。人体缺铬时,葡萄糖在血液中转运速度减弱,是机体不能对糖有效利用,血糖浓度相对升高[22]。

2.2镁

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调节能量代谢和多种酶促反应,是多种酶的基本成分。胰岛素和镁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镁是胰岛素活性的“第二信使”,参与胰岛素的分泌、结合及发挥作用,在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代谢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内镁的缺乏可降低细胞膜上Na-K+ATP 酶的活性,该酶与维持Na -K 浓度梯度和葡萄糖的输送有关。镁的缺乏可使胰岛素受体水平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降低而减弱胰岛素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血液镁的浓度与葡萄糖的利用呈正相关,现已证实糖尿病者细胞对镁的摄取较正常人减少。补充镁能改善β细胞的活性,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和维持葡萄糖的体内平衡,甚至可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2.3 锌

2.4

3维生素类降糖因子

3.1 维生素E

3.2 维生素C

4

4.1

4.2

5

5.1

5.2

5.2.1

5.2.2

5.3

6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黄承钰,张茂玉,彭恕生等.魔芋食品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研究[J].营养学报,1989, 11(4): 360~366.

[2] 刘成梅,付桂明,涂宗财等.百合多糖降血糖功能研究[J]. 食品科学, 2002, 23(6): 113~114.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6: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 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 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 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1.2 观察指标 1.2.1 体重 1.2.2 血清总胆固醇 1.2.3 血清甘油三酯 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人体试食试验 1.3.1 血清总胆固醇 1.3.2 血清甘油三酯 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3.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

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1.2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 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差异无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 指标判定标准: 有效:TC 降低>10%;TG 降低>15%;HDL-C 上升>0.104mmol/L。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3.2.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3 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降血脂功能因子

降血脂功能因子 一、功能释义 1、什么是血脂 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血浆中的脂类均不溶于水,须和不同的载脂蛋白结合成为亲水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转动,因此,血浆脂蛋白是血脂的存在形式。 2、关于“有助于降血脂” 凡能改善高脂血症,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产品,就可以申报“有助于降血脂”功能。 人体血液中含有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它们起着调节血脂水平的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胆固醇由血管运至肝脏及其它地方进行代谢,降低血脂水平,而低密度脂蛋白则相反。 二、有助于降血脂功能因子 (一)保健油脂类 1、亚油酸类 亚油酸可以与胆固醇结合成酯,然后降解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可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 2、多不饱和脂肪酸类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三价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DHA、EPA,其中DHA和EPA是由α-亚麻酸转化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并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助于调节血脂含量。 3、卵磷脂 卵磷脂及其水解产物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和乳化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使其排出体外,防止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 (二)维生素 1、VE 作为体内的抗氧化剂,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和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Β-脂蛋白及其比例; 2、VC 可在体内将胆固醇转变为能溶于水的硫酸盐而增加其排泄,VC还参与肝脏

胆固醇的羟化作用,形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 3、VB3 能有效地分解脂肪,也可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4、VB5 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它能抑制甘油三酯酶活性,从多方面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能促进肝脏脂肪的分解代谢和胆汁的分泌,从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三)矿物质 1、钙:帮助人体每天多排除6~13%的饱和脂肪酸,使血总胆固醇降低。 2、铬: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还可抑制胆固醇合成。 3、铜:有利于改善胆固醇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4、镁: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5、锰:改善脂质代谢,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6、硒:破坏血管壁损伤处聚集的胆固醇,使血管保持畅通,防止动脉硬化。 7、碘:可被甲状腺利用合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胆固醇的转化和排泄,降低胆固醇水平。 (四)其他 膳食纤维、抗氧化剂以及中草药等

抗疲劳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抗疲劳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抗疲劳功能食品通过在食品中添加抗疲劳功效成分来达到抑制、缓解疲劳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暴露了目前抗疲劳食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运动疲劳产生机制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存在问题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fatigue functional food Wanyanpeng 20080801B013 Hainan University Food Science Abstract: Anti-fatigue functional food, through adding anti-fatigue functional component into food, restrains and reduces fatigue.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epo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ome problems in anti-fatigue food industry have been uncovered ,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was that the challenge supplies even mor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fatigue food industry. Key words: fatigue;anti-fatigue generation mechanism functional food problems 近几年,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逐渐增强,运动员不论是在比赛还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承受的运动负荷越来越高,出现运动性疲劳的机率也更高。运动员为提高运动能力,往往在超生理极限负荷下进行训练,通过营养补充手段及时克服运动性疲劳,成为提高运动成绩、减少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措施。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疲劳营养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期为合理安排训练膳食、运用营养学促力手段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动员竞技状态以及开发抗疲劳运动食品提供参考。 1 运动性疲劳概述 1.1 运动性疲劳概念 运动性疲劳(exercise- induced fatigue)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疲劳的概念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 1.2 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身体运动或肌肉运动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

许多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品(精)

许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 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②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 10倍。④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⑤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 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 20%, 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⑥茶叶:茶能降血脂, 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⑦鱼类: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有利。⑧其它类:如蕃楸草、禾箐草、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麦、苹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用。 胆固醇偏高时, 即使服用了降胆固醇药物, 如果饮食不合理, 便不能把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目标值以下, 所以饮食控制和适量动动, 对于总胆固醇偏高者而言, 比较重要, 要引起注意。那么总胆固醇偏高吃什么好呢?专家指出总胆固醇偏高饮食要注意以下事项。 1、动物内脏、蛋黄等含量极高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标准,总胆固醇偏高者要控制饮食中胆固醇含量,通常情况下在 300毫克以下,或者更低。特别提示:1个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通常为 250~290毫克;肥肉和荤油要少吃。总胆固醇偏高时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也比较重要,而肉、蛋、奶类食物中,特别是肥肉、荤油和内脏中饱和脂肪含量比较高。特别提示:饱和脂肪可使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生高,近而促进胆固醇偏高。 2、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的食物要多吃。比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肝脏利用胆固醇合成胆酸,其中一部分胆酸代谢产物随粪便排出体外,大量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从而使总胆固醇降低。所以总胆固醇偏高吃什么好,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很重要。 3、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可与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这些食物中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大研究证明,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从而降低总胆固醇。所以总胆固醇偏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需要吃。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发展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趋向于高糖高脂,从而导致高血脂患者急速增加。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食品应运而生,并具有广阔市场。本文就高血脂产生的机制、危害以及 食品中降血脂的功能成分进行综述,并对降脂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字:降血脂功能食品功能因子 引言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近些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血脂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对高血脂的研究、预防、治疗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而高血脂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采用药物医疗作用甚小。而膳食补充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疗法。开发研究含有降低血脂活性成分的天然食物以及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各种辅助降血脂功能食品原料主要以传统中草药或提取物、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白类为主。本文就针对高血脂的产生机制、降脂功能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的发展前景。 1高血脂产生机制及危害[1-3] 血脂,指血液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人体血浆中的脂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B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酸等。它们在血液中含量高低受到年龄、性别、饮食成分、脂质代谢功能、遗传因素、精神活动和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动态平衡。肠道吸收的外源性脂类、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肪组织贮存、脂肪动员都需经过血液,故血脂水平可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况。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血脂可由动脉内膜渗入动脉壁,再由动脉外膜的淋巴管排出,人体脂质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由于饮食(高脂、高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食品过量等)、疾病(肥胖病、糖尿病等)、激素等因素则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将胆固醇及其酯高于220~230mg%(正常为110~220mg%) 、甘油三酯高于130~150%mg(正常为20~110mg%)称为高血脂症,实为高脂蛋白症,即LDL(运输Ch)和VLDL(运送内源性TG)浓度过高。而HDL因可摄取肝外组织Ch,运送至肝脏,由肝脏代谢排除,被称为“胆固醇清道夫”。 高血脂及脂质代谢障碍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指主动脉、中等动脉(如脑、肾、冠状动脉)内膜的脂类、碳水化合物及血液成分沉积坏死形成粥瘤,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钙化和硬化,形成血栓而致管腔闭塞。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此外,高血脂也可加重高血压,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壁变薄而容易破裂,为此,高血脂也是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2辅助降血脂主要食品原料及其原理 2.1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能与肠内胆固醇类相结合,从而妨碍固醇类的再吸收,并促进肠内胆固醇排出体外。经研究表明,饮食中大豆蛋白的摄入对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大豆蛋白部分或

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郑江凯 (食品091 学号4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立在我国食品发展基础上兴起的功能性的种类、主要功能及复配应用,同时依据国外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趋势 功能食品是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由于这类食品强调第三种功能,故称之为功能食品。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 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等观念,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保健(功能)食品作为一个现代产业,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植物化学、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等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仅有近30年的历史。 1986年,刚起步的保健(功能)食品行业销售额仅为20亿元。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出台,对功能食品的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监管及广告宣传等方面做出了规范要求。1998—2000年,功能食品行业经历了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上升至400亿元左右。但由于监管不力,产品质量不稳定和广告违规宣传泛滥,2000年后行业信誉受损,市场萎缩;2001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局发布《关于撤销中药保健品批准文号的公告》,撤销了1959个中药保健品的批准文号,2002年产业的发展进入低谷,市场规

模下降到300亿元。2003年“非典”后,由于消费者疾病预防意识的提高,功能食品市场开始复苏,稳步上升。2007年达到600亿元,现今约有1000亿元的规模,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末约有企业数100家左右,至今已发展至超过3000家。在这3000多家保健(功能)食品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66%,投资l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目前保健(功能)食品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市场选择,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功能食品发展的新趋势 功能食品市场将逐步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功能食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追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食品新潮流。从市场调查资料看,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有3大消费群体:一是白领市场;二是银发市场;三是儿童市常他们的购买力都非常强,因此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很多有商业眼光的企业家不断涉足这一行业。现在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和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功能食品管理也将逐步趋于完善和规范化。不同功能食品的消费群体将逐步形成。据资料统计,我国有93%的少年儿童、98%的老人、50%中青年都在用各类保健品。据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功能食品的销售额可达1000亿元。 确保功能食品安全功能食品长期食用应是无毒、无害,确保安全。

保健品-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3: 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分为方案一(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和方案二(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两种 1.1.1 方案一(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 1.1.1.1 体重 1.1.1.2 空腹血糖 1.1.1.3 糖耐量 1.1.2 方案二(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 1.1. 2.1 体重 1.1. 2.2 空腹血糖 1.1. 2.3 糖耐量 1.1. 2.4 胰岛素 1.1. 2.5 总胆固醇 1.1. 2.6 甘油三酯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空腹血糖 1.2.2 餐后2小时血糖 1.2.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糖化血清蛋白 1.2.4 总胆固醇 1.2.5 甘油三酯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不同,方案一和方案二动物模型任选其一进行动物实验。 2.3 除对高血糖模型动物进行所列指标的检测外,应进行受试样品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影响的观察。 2.4 人体试食试验应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2.5 应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 2.6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方案一: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方案二: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升高,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四项指标均无明显升高,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两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作用。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 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 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 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1.2 观察指标 1.2.1 体重 1.2.2 血清总胆固醇 1.2.3 血清甘油三酯 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人体试食试验 1.3.1 血清总胆固醇 1.3.2 血清甘油三酯 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3.1.1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针对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功能因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逐一加以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现状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自欧洲爆发疯牛病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更天然、绿色,无任何人工添加剂。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证明,食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营养需求,而且还有调控机体的多种功能[1-4]。 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 1.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5]。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6]。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 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7]。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8],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理念[9],即:食物中含有一种无论是否属于营养素的组分,只要其有益于机体组织健康,减少相关疾病风险;或其具有超出原有食品营养功能,对机体产生有益生理和心理作用的食品,均可称为功能性食品。同时,一致性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浓缩、提取和发酵等工艺获得。它的组分可以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宏量营养素,如:抗性淀粉, n-3脂肪酸;也可是摄入量超出日常推荐水平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还可以是具有或者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非必需的食物组分[10]。 2 功能因子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2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Lipid-lowering functional foods research progress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学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多因素影响,人体内脂质代谢的平衡被打破,而由此引发的高血脂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因血脂过高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对人类威胁正在加剧。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发病率的明显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表现较显著。患者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降血脂,其中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推拿治疗和饮食治疗。下面我主要简述食品在降血脂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食品研究进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factors of lifestyle and eating habits change,the balance of the lipid metabolism of the human body was broken,and the consequent high cholesterol has become very common,a diseas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is a serious threat tothe health of the people,the more severe atherosclerosis,high blood-induced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re exacerbating the threat to human health.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and performanc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more significant.Patients through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lowering blood pressure,which mainly include drug therapy,massage therapy and diet therapy.The role of following my main brief of food in the process of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food research progress. 一、高血脂的判断标准 1.1、总胆固醇: 正常值:成人2.9--6.0mmol/L。增高:(1)胆固醇>6.2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因素之一。(2)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见胆固醇升高。(3)胆总管堵塞,如胆道结石,肝,胆,胰腺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降低:(1).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2)严重营养不良。(3)严重贫血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1.2、甘油三酯: 正常值0.56---1.7mmol/L 。国际上推荐男性:0.45-1.7 mmol/L;女性:0.40--1.53mmol/L。增高:(1)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胰腺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2)妊娠和口服避孕药也可以引起增高。 1.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值:男性1.14--1.76mmol/L ;女性:1.22-1.91mmol/L。(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胆固醇>6.2mmol/L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1]杨玺专家解答血脂及血脂粘度异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7;)

0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 1.1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1.2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1.3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1.4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1.5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1 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2.3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 3.1 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5倍(大鼠)或10倍(小鼠),且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特殊情况除外),受试样品的功能实验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确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之内。 3.2 给受试样品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30天。当给予受试样品的时间已达30天而实验结果仍为阴性时,则可终止实验。 4 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 4.1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4.2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3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

几个降血脂的偏方

几个降血脂的偏方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 1、玉米: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物质以及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它们均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2、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它们均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3、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4、洋葱: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含前列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具有促进血凝块溶解,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

年人多吃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5、大蒜: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份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 具有舒张血管,化解血小板过度聚集的功效,并有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以及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如果每人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6、杏仁:杏仁不含胆固醇,仅含7%的饱和脂脂酸。高血脂病人病天吃30g杏仁,可替代含高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7、菊花:有降低血脂功效和较平稳的降血压作用。老年人在绿茶中掺杂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保健作用。?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书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 一、行业分析 我国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保健食品企业约占总数的20%;投资10万元到99万元的企业约占总数的42%;投资1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总数的38%。2009年底,全球保健食品销售达到2200亿美元。美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为750亿美元,日本保健食品销售额为320亿美元,欧洲共同体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00亿美元。2009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60亿美元,约420亿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保健食品生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22%以上,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国民经济的个新兴行业。 保健食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乡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东南沿海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促进城乡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工作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为规避不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人们求助于保健食品,使得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 再者,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食品消费行列之外,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老年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旺盛,使参茸滋补类的保健食品消费大幅上扬。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食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送礼送健康”新时尚潮流的引导下,保健食品成为假日送礼的重要选择之,中秋、国庆、元旦、春期间这5个月的保健食品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46%以上,成为保健食品产销旺季预测,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总额将突破570亿元。这里个数据表明,保健食品市场将继续扩大,保健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 目前,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已经占据40%,其产品占全国销售额的80%以上,有10多种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首次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下一步,国家还将重点推动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新功能保健食品等。

具有减肥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具有减肥功能食品的 研究进展 学校:安徽工程大学 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151 姓名:孔雯瑾 学号:3150401105 目录 1.肥胖的相关常识 (4) 2.几种减肥功能食品 (7) 3.减肥功能食品研究现状 (10)

4. 减肥功能食品的发展前景 (12) 5.结论 (13) 具有减肥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日与剧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随着饮食条件的逐渐改善,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也随之增多,减肥已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由此,具有减肥功能食品也备受广大人民的关注。本文就当今社会肥胖现状,国内外减肥功能食品素材及研究开发进展与新趋势进行了概括阐述,指出当前国内外减肥功能食品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关键词:肥胖,脂肪,减肥功能性食品 引言:肥胖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筛选具有减肥作用的纯天然的食品即成为减肥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

全球至少有10亿人超重,3亿人肥胖。在当前趋势下,各种减肥功能食品应运而生。为达到减肥的目的,还应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喜欢吃油炸食品、花生米、糖果、糕点等,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如新鲜蔬菜和粗杂粮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加食物的体积,减少饥饿感[1]。 1.肥胖的相关常识 1.1肥胖的定义 1.2肥胖的现状 一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使肥胖和超重情况,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成年人和儿童中,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WHO统计1999年度全球84个国家的资料,全球肥胖的患病率为8.2%。

第6章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第六章降血脂地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地生理功能 血脂包括脂肪和类脂,类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地总称. ①脂肪是主要地能量来源,是糖和蛋白质地二倍. ②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地成分. ③磷脂中地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促进脂肪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防止脂肪肝. ④磷脂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地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 ⑤脑和神经都需有磷脂和糖脂. ⑥固醇是体内合成激素地必需物质. ⑦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一起才能在肠道被吸收. ⑧皮下脂肪层有保温作用.“谈脂色变”是不对地,关键是控制血脂不要过高. ?复习类脂:是生物体内类似油脂地物质,在细胞地生命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复习磷脂地生理功能: ①调整生物膜地形态和功能.生物膜受到自由基地损伤时磷脂可修复被损伤地生物膜. ②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增强智力.人脑地200亿个神经细胞依靠乙酰胆碱来传递信息.食物中地磷脂被机体消化吸收后释放出胆碱,随血液循环系统送至大脑,与醋酸结合生成乙酰胆碱. ③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磷脂中地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防止脂肪在肝脏中地积聚. ④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地沉积并清除沉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 ?二、高脂血症地概念 ?血浆中地脂类(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地脂类,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PL)、胆固醇酯、胆固醇(CH)以及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为总胆固醇(TC).除游离脂肪酸直接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输外,其余地脂类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水溶性地脂蛋白转运.(血液由血浆和悬浮其中地血细胞组成.) ?血浆脂蛋白:指人血浆中地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补充:胆固醇 18世纪人们从胆石中发现,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地物质命名为胆固醇,分两类: 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称之为“好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偏高时冠心病地危险性就会增加,称之“坏胆固醇”. 高胆固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但长期素食、偏食导致低胆固醇血症对身体造成极大地危害,因为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地重要原料,更是构成细胞膜地主要成分,保持细胞膜地稳定性,胆固醇水平过低细胞膜地稳定性减弱,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造成脑出血. 利用密度离心法可将脂蛋白分为以下四类: 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约500nm,脂类含量高达98%,蛋白质含量少于2%,密度极低,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类占85%-90%,在肝脏中生成,运输到全身组织后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蛋白和磷脂,最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列复杂地过程与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肝脏中生成,负责清除细胞膜上过量地胆固醇.

功能性食品发展的综述

让 我 们 走 进 功 能 性 食 品 班级:食质09-01 姓名:宋江峰 学号:540903040135

让我们走进功能性食品 摘要:随着我们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不在局限在有肉吃就是福,我们要吃得更健康,与之伴随而生的功能性食品愈演愈烈。 关键字:功能性食品历史现状趋势 前言:功能性食品出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第三打功能,它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增强免疫力;2.延缓衰老;3.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与药品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把功能性食品认为是介于药品与食品之间的产品或药品。他们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药品使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是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患者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 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它必须符合下面4条要求:①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②保健食品又不同于一般食品,它具有特定保健

功能。这里的“特定”是指其保健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特定保健功能并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③保健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不存在对所在人群都有同样作用的所谓“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④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历史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食同源”、“食疗”、“食补”。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为了规范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大、菲律宾、欧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随着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