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教案)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教案)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教案)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教案)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了解我国的主要外交成就。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分析具体外交活动的能力。

3、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教学难点: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XX年2月10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声称,根据日美安保条约,一旦钓鱼岛受到攻击,美国将履行协防义务。20XX年3月30日,日本众议院通过“有关保全日本领土”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加强对钓鱼岛的警备。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说,我们绝不接受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企图利用第三国向中方施压的言论和行动。此后温家宝总理重申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立场,同时强调中国政府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既定政策。

请同学们思考: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表明了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学生回答:略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板书课题)

本节课我们重点是要学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同时也要了解一下我国实行这一外交政策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我们先一起学习一下我们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第一步:分析第一个基本点。

△引入:学生继续看导入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再重申对钓鱼岛的主权,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基本点?学生回答引入第一个基本点。

板书:(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解释独立自主的含义:

独立自主是一个很通俗的概念,但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有着深刻的内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要从维护“独立”和“自主”处理国际问题两个方面来理解。

△引导学生把握独立自主的具体表现。

首先以一道选择题点出独立自主的具体表现。

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基本立场表现为:C

①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发展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④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⑤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⑥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⑦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

A、①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⑥⑦

然后,投影一组材料,学生思考材料是如何体现独立自主基本立场的。

材料一:针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的事端,中国政府决不让步,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材料二: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XX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歪曲和指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XX年美国人权纪录》予以反驳。

材料三:20XX年3月美伊战争爆发,英国表示提供军事上的一切援助和支持,中国政府坚持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

材料四: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人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

学生回答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独立自主原则,教师总结。

第二步:讲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引入:继续阅读钓鱼岛事件材料。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一再重申对钓鱼岛的主权?同时我们又保持最大的克制,避免直接冲突,这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又要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这就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板书)

△讲述:这一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

从国内来说,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我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从国际方面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因此,通过外交活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层次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辨析: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

①从国家利益对外交政策的决定作用、当今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来看,我国确实要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不是首要目标。

②从国家的主权属性原理来看,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学生举例,教师总结。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的事例:

建国初的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

上世纪90年代末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人权问题上的冲突、台湾安全法案等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事件:

坚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

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

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中国蓝盔赴东帝汶、阑浦寨、刚果维和。

第三步:讲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引入:继续看钓鱼岛事件材料。思考:我国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既定政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基本点?我国不仅搞好和日本的关系,也十分重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投影:

我国同大国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取得新的进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面临难得机遇,中日致力于“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地区稳定和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与东盟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加强。

得出结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板书)

△讲述:

①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板关键词)

②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关键词)

③引导学生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原则是怎样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原则的内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国家主权、各国平等以及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正义等重大原则。

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相同性质的国家可以依据其处理相互关系,不同性质的国家也可以依据其处理相互关系。

⑤这一准则是由我国首先提出的,我们本身做到了忠实践行,这也使得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第四步:讲述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引入: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我们不仅注重大国关系的调整,注重周边国家的睦邻友

好关系,我们更注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解释第三世界的概念

△思考:为什么要以此作为立足点?

运用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来加以说明。(我们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利益在于:团结起来,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五步:讲述我国的基本国策

△引入:略

△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板书)

△注意点:(板书)

①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

②要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抵御“分化”图谋

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西化”图谋

第六步:总体概括五个基本点。

△强调每个基本点的关键词。

△投影材料,学生回答材料体现的基本点。

①20XX年5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国会通过所谓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议案提出严正交涉。

②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积极成果,为政治解决朝核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③我国同美、俄、日、欧之间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④20XX年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中非双方领导人深入探讨了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

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向经济迅速发展。

学生回答,教者总结。

第二部分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

△出示一组图片: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几个重要会议、中国蓝盔部队

△学生总结得出:

①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

②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部分小结

第一步:本框内容小结

第二步:学科内知识之间的联系

△我国外交政策与对外职能的关系。

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是我国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首要目标、基本原则体现了“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职能。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与基本国策体现了“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职能。③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职能。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与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而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又直接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XX年6月,经过近4天的紧张工作后,关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第三轮六方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结束。在本次会谈中,中国坚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斡旋,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开创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安全与繁荣作出不懈努力。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

①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自从胡锦涛主席提出中国实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进一步向世界阐明:中国崛起的性质是和平的,中国崛起的方式是和平的,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中国政府的态度表明:

①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XX年5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国国会通过所谓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议案表示强烈不满,并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这说明: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决不容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④在涉及国家主权、尊严和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我国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与非洲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巩固和加强同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出我国外交政策的:

A、基本国策

B、基本立场

C、基本立足点

D、基本目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

5、20XX年5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哈萨克斯坦总统会谈,表示愿不断开创中哈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的新局面。这表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B、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C、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D、我国一贯主张与其他国家结盟

6、20XX年6月3日,吴邦国委员长在挪威访问时发表演讲指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发展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这表明:

A、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B、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C、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D、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

7、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

三、辨析:

海峡两岸只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就一个中国问题进行政治谈判,台湾问题才能得以和平解决。

四、简答题:

材料一:20XX年12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发表演讲时指出,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中美建设性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中国就是发展、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

材料二:20XX年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时,要求美国政府恪守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板书设计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主干知识】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表现 (1)改变了过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政策。 (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外交出现崭新局面。 中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材料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世界大战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所以,不仅全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问题: ⑴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⑵为此,邓小平对世界形势做出了什么判断?由此确立新时期外交的目标是什么? 二、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积极发展与美、日和欧盟的关系。 3.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立足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体现在外交活动中则是我国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材料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问题: ⑴材料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应致力于发展同哪些国家的关系?反映了当前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⑵你认为材料中胡锦涛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1.发挥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1)始终不渝地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主要任务。 (2)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3)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平衡作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指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不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而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通过本期以来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预习要求,学生对本课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并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定位】 本节主要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三方面展开。其中,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学生需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本节内容在专题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既是对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学习,也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讲述铺定基础。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认识外交关系的处理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探讨事件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美、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通过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复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哪些成就?

生: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与17国建交;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 师:6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面临险境,美国继续敌视中国;过去的老大哥苏联由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两个拳头打人)。70年代,中苏关系继续紧张,而中美关系却得到改善,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知道这一切的变化及原因,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 一、拨云见日——重返联合国 (一)概况 展示图片: “乔冠华在26 届联合国大会上”。西方媒体称“乔之笑” “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这是一种自信与自豪的笑。 师: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 生:…… 展示图片:11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二)原因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主备人:秦立高学习时间授课班级 【课标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理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历史照片和当时的新闻报道,客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进行历史回顾和感受正在发生的外交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使学生认识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教学过程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原因: 设问: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3)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4、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过渡:中国外交在70年代所取得的第二件重大成就,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在此间发生的一件大事实现了中美关系的突破,这就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 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外交关系的突破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4、探讨中美关系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重返联合国 1、原因:①20世纪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壮大,以及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②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③随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和中国实力的增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经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从法律意义上说明世界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有利于中国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意味着美国长期以来对华敌视政策的破产。也使美国不得不正视同中国的关系。③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事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美关系解冻 1、中美关系解冻原因:①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同时宣告了美国“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美国一方面急于改变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地位,迫切需要找一个不依附于苏联的大国,而中国正好符合其要求。。③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给中国带来威胁。中国迫切想借美国的力量来缓解苏联方面的压力, 2、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 ①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与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教学设计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内容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 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中美关系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 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扩大,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爱国热情。 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建交为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根据高一学生的认识水平,确定新中国建立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影响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迄今为止,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吗?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案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新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条件):①; ②。 (2)概况:年10月,第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意义: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改善原因:中美双方共同的要求 ①美国方面: ②中国方面: (2)过程: ①、1972年2月, 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签署《》。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②、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中日建交 (1)直接原因: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补充]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的影响: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双方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的局势。 二、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目标的调整:反对,维护。 (2)调整的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为中心,需要一个和平 的国际环境。 2.主要外交成就: (1)开展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维和行动、禁核、裁军)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如:2001年在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如:年,中国与中亚六国在上海成立了。该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有利于 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新课标 必修 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设计

必修一专题五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 张燕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4、探讨中美关系缓和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再现历史场景,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过程。 2、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图片,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逐步缓和、中日建交基本史实及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外交家的外交风采与智慧。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2.难点:通过了解中国外交成就和经历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课的内容。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余年风雨历程,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改善,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四、学情分析 1.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都是其明确要求学习的内容,应当说,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学生在上节中已学过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知识准备状态较好。同时对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历史的现状和未来展望,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设置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讲授。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这是1954年3月10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周恩来”。封面标题写着“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4.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学习目标定位 框题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识记 理解 分析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2)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重要性 (1)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重大国际事件和我国对

外重大活动 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填空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是指。 (2)我国的和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它包括、、、 、。 2.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1)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新中国建立之际,提出了三条外交原则:、、;5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外交活动进入了的时期。 (2)中国是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课堂学习重点 1.全面把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这就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而,我国要坚定不移地维

示范教案(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不断开创外交新局面。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于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 (1)重点讲清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并帮助学生理解其背景。 (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通过史实再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 重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建树。 难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背景;新时期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时期中国重要外交活动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时政热点和国内外背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把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引导学生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的史实,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寻找突破口。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认识把握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以及他们的外交实践和外交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 多媒体放映“文献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 师生互动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大家所看纪录片的片段描述了哪些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这时起步阶段,首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非常重要,配合一定的历史逻辑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历史课程标准: 重点: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难点: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历史渊源 了解60、70年代世界局势(围绕中、美、苏三个国家) 了解中日之间的过往历史 结合世界局势分析决定国家之间外交策略的影响因素 全方位的认识中美关系改善后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探究环节锻炼分析国家与国家的外交的利弊,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国家利益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会收集相关材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认清国际局势,培养自己分析判断的能力,认识到祖国在不断的强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 导入: 图片一:漫画(表明建国初期,新中国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军事封锁、外交孤立) 图片二:朝鲜战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表明建国初期,新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 教学过程: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发生了巨大突破。 突破一:重返联大 问题设计: 1) 中国与联合国的渊源? 答: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生了什么? 答:在非洲国家的支持下,新中国取代台湾长期占据的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有哪些?(依据导学案上的材料回答) 答:非洲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4)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突破二:中美关系解冻 合作探究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改善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政府在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的政策之后,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

24 开创外交新局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 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 2、学生活动,再现历史3、学生感悟,教师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 责任感。 3、通过感受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特点,形成大局观念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看问 题要一分为二并学会看主流的科学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理解在国际局势复杂变化的不同时期,中国政府是如何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的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三张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图片反映 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哪几件重大事件? 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对提问进行总结:大家都知道,进入到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那么,这个时期 我国究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怎样取得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述内容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一内容从国内外背景、恢复原因、恢复情况、恢复影响四方面进行解读。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从中国、发展中国家和 美国三个角度分析,归纳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及原因,通过幻灯片 展示。 至于恢复的具体情况由学生阅读教材感知,不做具体分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产生什么影响呢?应从对中国、美国和国际社会 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不得不重新审 视对华政策,这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那么中美关系是如何改善的呢?由此过渡到下一目。由于本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故要进行详细讲解。 1、中美关系从紧张敌对到缓和 通过列举史实说明中美两国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关系由紧张敌对到缓和 的过程。加深对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关系缓和的原因。 2、缓和的原因: 教师补充相关材料,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引导学生从中国、美国两个方面分 析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原因,让学生明确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理 解外交政策中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总体归纳,并通过幻灯片展示。 3、缓和的过程: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等;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了解中国实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发展,为和平而发展。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如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导入新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外交方面也是硕果累累,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我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的外交政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讲授新课]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 (1)含义: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决定性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3)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每个国家不遗余力地开展外交,目的是要取得一定的成就、达到一定的目标,那么我国在外交上想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呢? 目标之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国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利益,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例:2009年3月8日,在中国南海,美国海军海洋监测船“无暇”号闯入中国在南海的的专属经济水域;中国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课)教案设计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强化学生对现代中国各个时期重大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的掌握,形成这一专题的知识框架,便于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复习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课上主要是强化学生的知识框架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解答问题的形式进行复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强化学生以下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不同;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 难点:我国从建国起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建设需要而有所调整。

主题 2 外交关系的突破及新时期的外交 材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探究1:《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公报》在内容上有何发展? 提示: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 材料二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探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提示: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外交政策是国家政治的一部分,它除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还要将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活动放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去,以便更全面的理解它。 请大家完成【时空定位】 中国 世界 这里有一幅漫画是关于不同时期美国国务卿关于中国的话题。

高中政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2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课的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事例,体会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②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感受中国的外交形象,进而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①学生在上网查询或查阅相关书籍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②学生能根据教师或其他同学所举事例,归纳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③学生在分析中美关系、中非关系发展历程的活动中,能够用自己的评议唤起同伴的参与和思考;④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展现中国和平外交的情境中,生成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体验”——学生在收集、筛选、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功心态;②“认同”——学生能够认同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③“期待”——学生希望中国更加繁荣富强,期待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本框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框,是学习有关国际社会知识的落脚点。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代中学生的兴趣点之一,培养学生和平观念、国际意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公民的国际责任。在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国际政治生活,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作用,无论从知识、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角度看,都是重点内容。 学生整体上受生活空间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对国际政治关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提高。但就学生个体而言,一部分学生对国际政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已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对国际政治现象虽有所关注,但缺乏对中国对外关系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也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理论观点,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解;对于关注程度较低的同学,需要在班级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为其创造条件,引领其参与,唤起其思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湖南省桂东县第二中学李益成搜集整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运用: 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难点: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五、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三个主题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前预习、课中质疑答疑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及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以史为证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

教案——外交关系的突破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材内容与地位 与地位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的第二课主要简述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史实。专题五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在内容呈逐次递进的关系,可以概括为:50年代打下基础,70年代取得突破,80年代进行调整。而第二部分《外交关系的突破》恰恰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如果缺乏本课知识的学习,就会导致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的不完整。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温州地区高一学生设计。 优势:学生对于风云变幻的外交比较感兴趣,对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和尊重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因此本节内容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劣势:由于中考历史与社会是以开卷的形式进行,且总分仅三十分,导致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高一历史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其原因及意义;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演变并探讨其历史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理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认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突破的关键。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4.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4.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识记外交政策;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政治逆转 【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知识构建】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的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基本内容: 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1、建国初期,外交政策三原则 (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 2、和平共处原则 1953-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系统地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4、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 【典型例题】 朝鲜核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也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中国一直主张坚持和谈方向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维护地区的长久和平稳定,符合各方的而根本利益。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各方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基本立场,反映了( C ) A、会谈各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各国共同关注朝鲜的经济发展 C、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不断发展 2、中国作为东道主,愿与其他各方合作,努力推动对话进程向前发展,共同维护朝核半岛的和平和稳定。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

2019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1》word教案

2019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1》word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与学生一起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组织学生对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讨论。 3、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2、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对基本事实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对最近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让学生在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本课以中国外交篇为主线,表现各个时期的外交的政策。屈辱篇——近代中国的外交,引导学生回忆近代中国的历史,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启示。重建篇——回忆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振奋篇——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振奋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惊喜篇——中美关系改善。友谊篇——中日建交。和谐篇——新时期以多边外交为主线,体现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爱好和平。同时,整节课内容隐含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两条线索。 【导入新课】 近代的中国饱受着列强入侵的苦难,在与西方列强的多次交手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回望中国近代史,令人感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国力所限,中国的百年外交史几乎变成了一部订约、修约的屈辱史,而不平等条约也成为国人心中的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