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不断影响着城市的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形体结构)和推动着人们对城市认识的发展。这种认识,既包含着现实的各种需求,也反映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期望,即希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就是构成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城市建设的实践。

既然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观念来规划和建设城市,那么研究这种观念和产生这种观念的背景和基础,就是十分重要的。

一、从里坊制到街巷制

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形制,据周礼《考工记·匠人》的记载,是有一定模式的。它的特点是:以宫城为中心,“面朝后市”,体现了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当时,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中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商品交易不发达,“市”(即市场)的职能作用显得并不重要。早在公元前7~8世纪,东周建洛邑(今洛阳附近)时,为了管制殷商遗民,出现了最早的闾里,即带有围墙的封闭性小街坊,街坊内为居住房屋。这种闾里,经过奴隶制社会,一直沿袭到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历经1000多年,仍保存着它的基本形制。唐长安城著名的城市规划,就是一个明证。

唐长安城改变“面朝后市”为“面市后朝”。宫城和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居中偏北;东西两市(面积各90多公顷左右,比周王城的“市”大得多)分列两厢,说明当时的商业活动比周朝时发达得多;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唐末到北宋,我国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生产技术和工具有很大进步,而且多集中于城镇,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据文献记载,唐末已开始出现在里坊内设店及破坊墙沿街设店的现象。不过当时被认为是破坏祖宗法制的行为。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大致到宋朝,这种旧的规划观念终于被彻底冲垮了。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是“娱乐区”。

这种新型的“街巷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汴京(即东京)成了宋代全国以至世界上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所谓“州桥夜市”、“相国寺内万姓交易”等见诸文字与绘画的描述,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繁华胜景。

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演变,自唐末至南宋,大致经历了300多年才彻底完成。“街巷制”则经过元、明、清一直沿袭到近代。我国现在很多旧城市和旧城区,仍然保存着“街巷制”的形制。可见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这次形制的演变,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规划观念的“革命”,它的起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上的这次观念演变,对于今天处在从产品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无疑有很大的启示。

二、从欧洲中世纪城市到理想城市和田园城市

欧洲与中国有着显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欧洲的中世纪,是一段漫长而接近停滞的历史时期。城市规模很小。密集的房屋、狭窄曲折的街道,围绕着贵族的庄园或城堡。教堂、市政厅构成城市的中心,体现了神权至上的思想。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冲破了人们的精神桎梏,带来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反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思想上,突出了以“人”为主体来代替“神”的权威。例如,当时最终建成的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就已经反映了市民生活的要求。精神的解放,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中世纪的城市结构明显地存在着矛盾,促使人们探索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新观念。这就是“理想城市”思潮萌发的背景。

17世纪初斯卡莫齐(Scamozzi)的理想城市方案是个典型的代表。他所设想的理想城市,中心不是教堂而是市民集会的广场,东、西两侧是商业广场;南北是交易所和燃料广场,都处于显要的位置。平面呈多边形的城墙,则是防御的需要。图案式的规整布局,在面貌上不同于中古城市那种杂乱与拥挤。

如果说这种理想城市的观念,只不过反映了产业革命前,在那种生产力低下情况下人们的一些朦胧理想的话,那么19世纪后半期产业革命后,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观念就发生了新的质变。18世纪中期起源于欧洲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增长。这些发展与原有城市结构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大量的城市丑陋化现象,使人们一时陷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具有社会改革思想的先驱者提出了新的“理想城市”概念。他们的共同特点,几乎都是在揭露“城市问题”和批判旧城市结构的同时,提出建立新型城市的主张。这些主张的实质则是:“借助”农村的优点,整治城市的弊病。初期的“理想城市”方案确实具有很大的“空想”成份。例如欧文(Robert Owen)1825年在新拉纳克(NewLanark)实验的“新协合村”,就是“乌托邦”式的,所以很快就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以“平均、平等、自给自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不切实际的。直到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城市”概念中某些积极因素,结合他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新概念。应该认为这是当时城市规划观念演变的高峰。

霍华德建议的“田园城市”(后来他又称之为“社会城市”),集合了城市和农村的优点,摒弃了它们各自的缺点,第一次打破了城市与农村在空间和形态上截然对立和分隔的旧观念,创造了一种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市。这种新城市,没有大工业和繁华喧闹的市区,人口规模不大,以低层低密度为特征,使人们接近大自然。20世纪初期,英国建设了两个样板田园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新城建设运动”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普遍“城郊化”,除了有当时各国的具体需要外,应该说,一定程度上都是这种“理想化”城市规划观念的影响或引伸。这种观念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摒弃旧城市、大城市,崇尚自然,追求新的、理想城市结构模式的思潮。这种思潮一时甚为流行,且影响深远。包括我国1958年后一度出现的“不搞集中城市”和企图过早“消灭”城乡差别,以及片面抑制大城市经济发展等主张,也许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我们丝毫不能低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城市规划史上这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把城市和农村结合起来研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城乡结合的结构模式。虽然它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是它对人们的启示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城市发展实践的导引作用,却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三、20世纪初功能主义的兴起

19世纪后半叶是人类史上充满伟大科技发明的时代。虽然1827年开始使用火车是在前半叶,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系列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明或发现相继出现了,如钢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1 870年),为高层建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电话的问世(1877年);电灯的发明(1879年);电车的出现(1880年);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1886年);纽约安装第一部电梯(1889年);汽车正式使

用(1907年)等等。这些科技成就既为城市建筑、交通、通讯等提供很大的方便,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100年后的今天可以明显看到),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发展和建设城市的观念。

如果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人们对初期产业革命城市那种环境恶化的现象束手无策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以致只能寄托于“理想”或“空想”的话,那么从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科学技术上的大量突破和发明,为人们从功能上整治和规划城市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希望。这就是20世纪前半叶城市功能主义新思想层出不穷的背景。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对城市空间结构按现代城市的功能进行分区的概念。1910年法国建筑师戛纳尔(Tony Gar-nier)的“工业城”规划,第一次把城市中的工业区、港口、铁路与居住区在用地布局上严格地区分开。直到1933年《雅典宪章》明确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并提出有“计划”与有“秩序”发展城市的原则。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原则,为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师所信守。

在城市中设置大片公园绿地,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1859年美国人欧姆斯特(,打破市区总是充满密集房屋的旧的空间观念。在此以前,园林总是属于皇室贵族,而中央公园则向公众开放。从设置公园进而发展到用绿化系统分隔、“肢解”块状的市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现代城市的空间概念。

“城市—区域”观念的建立,也是从20世纪开始的。这是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后,客观现实反映到人们头脑的结果。20世纪的头10年,英国人格迪斯(Patrick Geddes)就提出了从区域研究城市的观点。20年代末,纽约搞地区规划开了个头,继而逐步发展了区域规划的理论。30~40年代起,西方大城市开始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展蔓延,以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构成的城镇集聚区相继出现。这就大大改变了几千年来以市区或城墙为范围的,旧的城市形态观念;逐渐形成了在城市影响区域范围内分散人口和职能,组织合理的城镇体系,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新观念。

火车、汽车等高速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既对城市结构注入了新的因素,也改变着传统的城市规划概念。从1882年西班牙人索里亚·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提出沿着铁路干线发展带形城市的主张,到本世纪60年代希腊著名建筑师窦克西亚迪斯(,几乎都是出自充分利用高效率交通的考虑,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时空”观念。

特别是随着城市中汽车交通的高度发展,为了效率与安全,出现了一系列对城市内部功能和空间结构形式的新变革。例如,本世纪20年代美国人佩里(Clarence Perry)关于“邻里单位”的概念,提出了扩大街坊,以防止汽车穿越居住地区的主张。30年代美国人施泰因(Clarence Stein)在雷德朋(Radburn)新城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原则及尽端路系统,以避免汽车交通干扰居住环境的安静。这些原则一直为今天的居住区规划和设计所遵循。在避免汽车交通干扰商业区方面,20年代的德国首先出现了无汽车通过的步行商业街;40年代发展到步行商业区,至今已广泛运用于西方的大城市。这些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在城市道路系统方面,虽然从1853年欧斯曼(,开始“打破”中世纪传统路网至今已130多年,但是真正从现代交通功能出发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还是在本世纪。如果说本世纪初法国人艾纳尔(Eugene Hénar d)提出的道路环形交叉和立体交叉是个了不起的创造,那也只不过是解决节点(即交叉口)问题。直到4 0年代才对整个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功能研究。例如,英国人屈普(Alker Tripp)关于城市道路应该按分级分类原则形成系统的建议,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竞相在大城市建设快速道路和各种交通枢纽,交通系统向高架和地下发展,大大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旧形式和传统概念。

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大量建造,改变了传统城市“水平式”发展的模式,出现了向高空所谓“立体式”发展的新形式。因而,一些思想家提出以现代交通系统与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来代替、改造旧模式的主张。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著名建筑师勒·可比西耶(Le Corbusier)。他认为高层建筑、低密度、大片绿化和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他所倡导的概念集中体现在20~30年代提出的所谓“现代城市”的建议方案中。这种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至今天。近20年又开始向地下空间发展。

在规划方法上,新观念改变了学院式的、“扩大建筑设计”式的作法;摒弃了形式主义、图案式的手法,注重资料的调查和分析,注重功能布局的合理。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著名的规划,如1929年纽约地区规划,1944年大伦敦规划,1935年莫斯科总图,1948年哥本哈根规划等。这些规划为城市制订了长远的、功能合理的方案。方案制订者都相信:只要按照规划的控制和秩序去实施,就能解决城市所有的问题。当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纵观本世纪前半叶,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段规划观念大转化的、不平凡的时期: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经过“理想主义”和“空想”的阶段,进入到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提出了一系列从功能上适应城市现代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新观念,把功能

和秩序作为解决城市发展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手段。可以认为,这是以城市功能主义为主的时期。它对城市规划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经过战后的恢复重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高涨时期。60~70年代的西方国家,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新的科技成就得到广泛运用,第三产业兴起,生活水平提高;另方面则是旧的经济结构经受着变革的巨大冲击,所谓“传统工业”开始衰退,环境质量恶化,社会结构和城市的历史文脉被破坏,新的社会经济不稳定因素在增长。

战后,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无论在改建旧市区或建设新城市的过程中,从功能上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有些老问题虽有所缓解,新问题又层出不穷。这就促使人们反思,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城市的本质,包括重新认识那些原来以为是“天经地义”的某些城市规划的观念、原则和方法。因此,60年代后,现代城市规划观念又经历着一次新的演变。直至今天,这种演变仍在发展之中。这些观念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近20多年来,无论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规划的结合,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今天人们所谈论的城市规划,与50年或100年前所理解的城市规划,已大不相同,既在内容范围上,也在某些性质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成为制订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在经济改革中也有大量新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着城市规划。总起来看,比较明显的如: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带来了新的因素。如果说20年代的区域规划是从解决大城市人口疏散出发,那末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就宽广得多。它包括从城市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合理位置,到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如何与解决人口就业、发展新区、保持旧城中心区繁荣等问题结合起来等。可以说,今天西方国家制订的任何一项城市政策,都是与社会经济因素相联系的。某些规划政策和措施,如美国60年代后的城市更新计划,更是直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旧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复苏。

2.对城市结构的深化认识

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从社会经济意义上,对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职能的多样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有了重新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来自战后原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性的变化;也来自战后大量新城市(既包括西方的新城,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工业城市)由于职能单一而带来生活、就业、文化、娱乐、心理等问题的出现。这是社会科学渗入过去以建筑、市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结果。这种认识所产生的新观念认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必须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对本世纪前半叶所形成的,关于过份强调分散、低密度和过份强调职能分工而造成大量单一职能的“不完全”的城市的作法,提出了怀疑。这些观念,或多或少反映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的精神之中。

二是从空间结构上,6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一些“革命性”的观点,对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挑战”。这种观点认为,按功能主义观念设计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一种严格的、逻辑的、理性主义的枝形系统。它是单调乏味的。“伟大的”设计、宏大的尺度,使城市成为“充斥着玻璃和混凝土盒子(还有各种高架道路、立体交叉)的地方”,但给予人们的却是“夸大”与“冷漠”。这种姑且称之为“反功能主义”的思潮起码影响了60~70年代后西方规划设计的一部分潮流,引导人们去重新研究旧城市;研究所谓“自然城市”的“人情味”、“城市味”和它们的网络结构;研究它们是如何适应人的各种需要的。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城市规划愈来愈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允许适当的高密度;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还重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新旧建筑的有机结合,改变过去对旧城市全盘推倒,大拆大建,彻底求“新”的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不但出现一批经过精心设计的新城市,也出现一批经过更新的旧城市和得到很好保护的历史古城。

3.用环境的观点规划和建设城市

如果说在本世纪前半叶,人们认为城市只要有一个分区明确、构图美观、绿化成系统、道路成网络的总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话,那么今天的观念已大大发展了。20世纪以来的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高速、高效交通运输的进步,使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自觉地破坏了环境。空气、水体、食品遭到污染,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今天已明确地提出,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优化的城市环境。“环境”包含很多具体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形体环境3个方面。例如,宏观上重视城市合理环境容量的研究;合理地确定大型工业、港口、机场、铁路枢纽的位置;拟订正确的交通政策,限制私人汽车的盲目发展;保护资源,包括水源、植被;治理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等。这些内容引入城市的综合规划,大大发展和丰富了“传统”规划的内容。微观上,普遍地把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看作是环境设计的过程。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的统一,达到城市物质形体环境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新的环境观念,

不仅表现在物质形体上,而且体现在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创造上,诸如,重视社区的概念,创造城市社会的物质基础,以及良好的社区结构和宜人的面貌、气氛等。这些都远远超越了功能主义的“高度”。

4.对城市规划性质与方法的重新认识

基于对城市结构和城市发展过程认识的深化,基于多种学科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渗入,总之,基于实践,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性质以及相应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主要是否定了把城市规划看作是城市“终极状态”理想蓝图的观念,而是把城市的发展视作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引导这种过程合理、有序发展的手段。规划方法反映了对规划性质的认识。以英国为例,70年代修订的《城市规划法》就是观念演变的反映。新的规划作法,注重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论证和各种规划政策的制订,而不象过去那样仅停留在绘制一张20~30年左右“一劳永逸”的理想总图。此外,在规划的“哲学观”上,出现了反对那种把主观意志“强赐”于人的作法,而是提倡群众“参予”,提倡协调各种关系和力量,提倡规划为全体民众服务。在立法和各种管理细则的制订方面,都比过去有很大发展。

关于规划的方法论,不能不提到60~70年代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很多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和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使规划师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和手段,来进行各种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测和模拟,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这种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各种动态规划成为可能。毫不夸大地说,近20多年来城市规划方法和技术的提高,已使今天的城市规划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面目。

以上仅是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寥寥数语,难于作全面的概括。不难看出,从上世纪末以来,大致1 00年左右,城市规划经历了以理想主义、功能主义为主的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趋向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观念演变的方向,愈来愈使城市规划“进入”现实的世界,面对现实的问题,研究现实的对策和方案,这也许是当今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主要特征。

从上面提到古今中外几次城市规划观念演变的过程,可以得出下列初步结论:

(1)每当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城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城市规划的观念形态上来。自觉地认识和促进城市规划的观念更新是十分重要的。适应新的社会经济需要的新观念,可以能动地创造或发现新的城市结构形式,推进城市的全面“进化”和发展。几千年来城市和城市规划观念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重大的科学进步与技术发展是产生新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方法的重要因素。本世纪以来这一方面显得特别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21世纪后的城市及其相应的城市规划观念,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化。

(3)城市结构与城市规划观念的更新演变,要有一个过程。在古代,这一演变比较缓慢。例如,中国古代城市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演变,大约经过300多年。近代,这种演变在加速,过程在缩短。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比较,变化就非常明显。这就提醒我们今天的规划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个特点,主动地研究和适应城市的各种变化,运用新的科学和技术,适时地更新城市规划的观念。

五、中国城市规划观念的演变

中国的城市规划,今天已处在一个必须进行观念演变的关键时期。50年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从苏联引进了整套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这种规划模式是与“产品经济”和集中统一计划的体制,平均主义的、福利型的生活设施标准,以大型工业项目为主体的建设方式相适应的。它的主要特征是重布局形式,重功能分区。这样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方法,与今天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变化,在很多方面已经显得很不适应了。

首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国正在经历着的社会经济改革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根据现在所能认识到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经济高速增长,加速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尤其在沿海地带,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发展更为迅猛。沿海城市出现了很多新的增长因素和需求;各种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出现新的不平衡性。

(2)改革、开放政策深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特点和生活方式、爱好等等,使城市呈现出新的精神和文化面貌。

(3)从集中统一计划为主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化,促使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经济活力的增强,房地产开发的推行等,为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土地利用模式注入了新的因素和内容;城市的各种结构开始发生新的发展和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近几年的观察,我国的城市(包括它的职能、结构、机制)和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和将会出现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有些则是很深刻的。

1.中心城市职能向多重性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达,城市中心作用的强化,引起很多原来以产品经济为主的,所谓“生产性”的城市职能向多重性发展变化。工业虽然仍是多数城市的主要职能,但是商业、贸易、金融、管理、信息、运输、旅游等职能正在发展。城市中增加大量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不但需要空间和土地,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城市的布局结构。这种现象非但使一部分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职能趋向多重化,而且一些工矿城市也在考虑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调整过份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2.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流动化趋势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职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反映。过去,城市人口职业结构的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高;劳动人口中工业职工比重大(平均50~60%,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人口流动性不强。近几年的变化是,劳动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和集体、个体经济活动的有所上升,工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比重在一部分城市有下降的趋势。突出特点是人口流动性增强。近几年大城市流动人口逐年增长,一般达常住人口的20~25%,而流动人口中的50~60%是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这种现象既是改革、搞活的结果,也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3.规划标准的多层次化

平均主义的、福利型的规划标准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合今后的情况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层次(高、中、低档)的需求,住宅商品化的实施,显然已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即使基本的生活设施可以规范化,但标准也应适当地多层次化。至于受市场需求调节和受城市特定职能影响的设施项目,则是不可能划一的。今后城市中各种生活和公共设施,似乎可以区分为基本性的、引导性的和市场调节性的等多种类型。

4.空间结构的扩展化与复合化

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空间结构由于城市经济活动和交通联系的开放性,城乡之间愈益密切的结合,必然会趋向开放与扩展。传统观念上的“块状”大城市,向地区性的城镇集聚区这种空间形态发展,是不可抑制的客观趋势。港口、航空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加速建设,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重工业由于污染环境和市区土地费用高等原因,会趋向远离市区发展。而其他一部分工业,随着技术进步会逐渐改变“硕大黑粗”的传统形象。城市工业区会适当趋向小型化、分散化,一部分工业甚至可以紧靠居住区。

土地的精细使用,会带来空间结构的复合化。在一些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要,会出现办公、商业、娱乐、居住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地区,即类似英、美等国的“中心业务区”(CBD)。

不应把各种农贸市场、集体和个体性的商贸网点视作“临时建设”,而要为它们的发展和完善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它们将是城市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现实”。

汽车交通的发展,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行,会迫使城市对道路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造,正象近几年广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做的那样。这个特点,一定程度上也会反映到中小城市。

5.城市发展机制的多元化

过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按集中统一计划来建设城市。今后除了某些由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兴起的新城市外,这种模式对于现有大中城市已成为过去(其实这些城市过去也并非完全如此)。城市的发展将依靠多种多样的“动力”,包括国家的(中央和地方)、集体的、个体的、合资的、外资的以及其他可能得到的一切力量,并且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方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主要依靠税收、土地使用费和对公共设施的各种有偿使用的收入。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带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建立在集中统一计划概念上的城市规划作法和某些管理体制。

6.规划方法的改革

过去,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是“计划方法”和“设计方法”。即按照国民经济计划和区域规划来确定城市的发展依据(计划方法),然后依据一定的发展任务在空间地域上进行布局或布置(设计方法)。近几年已发展到运用“分析方法”、“预测方法”和“论证方法”来补充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基本解决城市战略性发展的规划问题(主要是城市地区规划、总体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分区规划等)。它的基本目标是从整体上解决好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问题。城市发展的战术性任务,则要用“设计方法”来解决(如有明确建设任务的详细规划等)。这种规划更具有设计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多专业、多项目的综合设计。它的主要目标是创造良好的物质形体环境。

7.规划管理的强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经营的搞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着重短期行为的趋向会有所发展。这就更加须要严格的规划管理。首先是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用各种法规作为管理的手段。实际上,管理不应仅是规划的“机械”实施,而是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尤其在资金渠道多元化,建设过程不可能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往往是通过经常性的、规划管理的指导(或引导)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也是规划。

8.重要的是观念的演变

今天,人们希望把城市建设成经济上充满活力,环境质量好,流通效率高,管理完善的、社会化的现代城市。规划师应该为此而奋斗。客观事物在变化,规划师的主观意识必须与之相适应。应该树立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划观”,应认识到永恒不变的规划思想是不存在的。完美无缺的规划,如同“完人”一样,实际上也不存在。没有必要全盘否定或抛弃所有原来的规划原则、阶段、程序和做法。保留那些至今仍然适用的东西,但是必须不断地改革和更新那些已经和目前形势不相适应的东西。规划师应该对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形式、特点的各种因素有敏锐的感应,为城市规划注入新的观点和内容,引入新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抛弃“一次规划”论和“规划一成不变”论。对于那些习惯于凭藉权力随意改变规划的人,应强调经过批准的规划具有严肃性。但是城市规划终究必须有一定的弹性或灵活性。城市结构的主要构架是不能轻易变动的,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来逐步实现。很多规划内容,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1000多年前中国封建城市曾经历过商品经济的“冲击”,今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又开始“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城市。但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借鉴和研究近百年来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达条件下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经验教训,还应该充分利用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城市规划服务。相信我们的观念一定可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变化正在开始。我们的任务是自觉地迎接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到来。

城市规划的观念,如同城市本身,永远处在发展中。

城市规划的变迁--尹稚

城市规划的变迁 接到这个邀请是想让我讲一下具体的案例,但是后来我一想跟一线设计师讲案例就算了吧。我今天想讲点观点,讲点故事,讲点我对城市规划的理解,以及我们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面对的困境。 为什么叫“变”与“不变”,这是当时我的导师吴良镛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城市规划处在变与不变之间。一方面从媒体等方方面面对城市规划有很多的批评,有说城市规划是跟权贵跟金钱勾结狼狈为奸的,也有骂城市规划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同时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恰恰跟城市规划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地步,很多地方的市长动不动就讲,规划是龙头等等。但是他讲的规划和我们干的规划是不是一码事?或者干的技术活放在国家大的背景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差事?这个恐怕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昨天我看微薄,北京淹了水,很多网友谴责规划师。到底是不是规划师干的?我觉得这是规划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首先,城市规划在政府决策系列里面并不是最高层面的决策,或者说城市规划处理的事物,它的话语权并不足够高,足够大。因此任何一个规划师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开展工作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其实脑袋比你大的有的是,要想走一个技术精英路线,书记市长决策都是拍脑袋都是错的,应该拍城市总规划师的脑袋,碰到这种情况我感觉这辈子是做不到的。因为你会看到,我们需要参照的背景,无论是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军事决策任何一个方面都比你要处理的事要大。 为什么中国这些年出现对城市规划的质疑?其实跟中国的大环境有关系,我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方方面面,中国面对的是巨变和动荡的年代。这不仅仅是从中国国内的环境来看,即使你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间歇性的动荡期。所谓间歇性的动荡期,大白话来讲就是进入了一个地震高发期。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看到了传统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的失败,看到了表面上市场经济大获全胜。对这种态势的判断的非理性和过度的意识形态化,会看到不仅仅从计划到市场过渡的国家面对很多问题。同时也会看到当年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也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巨变跟动荡是潜伏在市场经济大获全胜这样一种表象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背景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原来走的路,不管往哪个极端走都是错误的。 北美,欧洲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与中国实体经济出现的危机等等,都会导致双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这种经济上的不稳定在社会上也会产生影响,而我们前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成果获得的同时,财富再分配出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的积累,我们社会上的反映比其他国家更暴力一些。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研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研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摘要:针对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规划建议。现阶段,城市发展具有多元化和“降速”的特点,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化发展, 必须要做好规划的把控,注重传承和变革,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传统和现 代的有机融合,建设智慧城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现结合具体研究, 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 1 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的不足分析 2019 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陈华元提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管理,在文化传 承和创新以及城市之魂铸造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千城同貌、城市文化缺失。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来说,城市发展过于追求“大” 和“新”,城市建设无序,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的建筑一点 点消失,千城同貌问题凸显;②传承不够、创新不足。从城市更新以及保护实际来说,对文化历史名称以及历史建筑等的保护以及开发模式较为单一,缺少对城 市资源环境特点以及人文历史要素等的全面认识,未能实现城市的精准定位;③管控不力、执行不严。当前城市历史人文风貌被破坏的情况严重,为城市开发让步,使得很多历史文化逐渐消失。 2 城市规划的传承 2.1 合理降速 从城市的发展现状落实,过于追求发展速度,逐渐出现后劲不足或者其他问题。若发展潜力被挖尽,那么必然会影响城市发展速度,造成城市发展停滞不前 或倒退问题。新常态下若出现此情况,那么会产生大规模经济下滑等各类问题。 这需要合理降速,制定完善的政策以及措施,不可以过于追求城市建设以及城市 发展速度,忽略了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入。若城市规划建设始终保持高速运行,那么未来必然会超出承受能力。基于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利弊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城市发展,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状态。在城市规划方面,要贯彻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念,积极传承优秀文化以 及理念,不断提升规划品质。 2.2 多元化 从城市建设实际来说,早期对城市规划的重视水平较高,后期为了追求经济 利益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偏离城市规划的轨道,违背科学规划以及发展理念。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必须要转变以工业建设推动社 会经济的思维理念,倡导多元化发展模式,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引导城市 发展回归轨道。开展城市规划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区域的文化特色,打造个性化城市。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贯穿传承的理念[1]。 2.3 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要注重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我国传统 建筑八大流派各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若能够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推动现 代城市的持续化发展。在城市规划的传承方面,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提升民众需求,留住乡愁记忆。在具体规划中要注重完善城市文化设施,为各类文化 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做好传统文化 的保护和创新,留住乡愁,留住城市记忆;②提升地域特色。若想改变当前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必须了解的十大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理论是对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描述。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存在很多学派,看法很不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城市要“以人为本”和“宜人为本”。不同的行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管理、城市环境的学者,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可以提出对城市的不同理论。但是,联合国于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新千年中的城市和其他人类居住区的宣言》,简称《21世纪人居议程》,其中反复强调了城市要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主要的传统理论有: (1)城市规划理论 《雅典宪章》(1933)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休闲及交通四大活动问题。原则有:①城市建筑景观美化的原则;②城市生态环境原则;③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结构相协调的原则;④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原则;⑤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的原则。还有如:城市要与所处的自然背景或周围环境相融为一体的原则,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与文化历史相协调的原则,要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相协调的原则等。 重庆鲁能·星城的规划设计说明,就是以《雅典宪章》为线索进行论述: ·住宅区应该计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1933年《雅典宪章》 ·城市依赖地理的,经济等区域单位而发展。——1933年《雅典宪章》 ·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在最少时间内可以到达。——1933年《雅典宪章》 ·公园适当的地点应留作公共设施之用,设立音乐台、小图书馆、小博物馆及公共会堂等,以提倡正当的集体文娱活动。——1933年《雅典宪章》 (2)城市建筑理论 城市是以建筑为主题的,而建筑之道以人为本,建筑之美宜人为本。建筑的一切要素应以人的舒适、安全、愉悦为出发点。在有限的物质空间里,营造并延伸精神的自由空间(张开济,2000)。 (3)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吴良镛(2001.9)提出城市的五大纲领(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艺术),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和一个原则(“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俞孔坚(2000.6)提出理想人居原则——天、地、人和谐的原则,即城市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要宜人为本。 (4)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城市是城市范围的,甚至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是该系统的主体,城市是人工环境(各类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生产(主要指商品生产和精神文明生产)和消费(原料、食物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守恒的,但它们的价值是不守恒的,增值的主要原因与信息有关,这一过程还是非线性的。 (5)城市生态理论或生态城市理论 在殖民时期,欧洲移民兴建的沿海城市,都是以大教堂、主广场为中心,采用棋盘式布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各国首都和港口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墨西哥城、波哥大等很快发展为几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高楼大厦次第出现。但城市只是按原有布局延伸扩大,出现了住宅短缺、交通阻塞、环境质量下降等情况。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一些国家的城市规划有所发展。巴西为发展内地经济,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稿)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围 (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3) 第四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 (15) 第五章建筑间距 (24) 第六章建筑退让 (25) 第七章建筑高度及空域保护 (30) 第八章建筑基地的绿地 (31) 第九章地下空间利用 (32) 第十章停车场 (33) 第十一章建设引导措施 (35) 第十二章附则 (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围各项建设工程。 本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围 第三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见《表1》)。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依据《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见《表2》)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城市分区: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依据建设用地所处区位分为城市更新改造区、城市新区、新城及县城、乡镇四个层级控制。(具体分区见附图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六条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居住项目及用地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非住宅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3《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3》)及表4《市各类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4》)的规定执行。 对于不适用本表约束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在满足建筑后退距离、停车、绿地率、消防、日照、卫生视距、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容量、抗震、防灾、人流集散等规定的前提下,以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准。 表3 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注:①住宅建筑类的密度特指住宅建筑净密度。 ②居住区(3000人以上)综合建筑密度纯高层应控制在27%以;多层应控制在32%以;多高层结合的居住区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0%以;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发表时间:2017-06-14T14:01:49.237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期作者:冯琪[导读]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需要更加理性地去制定各项政策。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需要更加理性地去制定各项政策。在新常态环境下城市规划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重视以人为本、回归理性、回归本源,讲究因地制宜、软硬兼顾。对城市规划进行传承和变革是提升城市规划作用和影响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形成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个性和特点,同时探索城市规划模式创新,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2-0009-02 引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长期发展的计划,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同时也要保持城市独特性,城市规划是战略性规划,在保持总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对相关要素在传承中进行变革,通过适当的变革保障城市规划的时代性和多元化,促进城市逐步发展。 1.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城市规划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发展进行深度思考,对原有规划有价值的部分不断挖掘发扬,对不适宜的部分不断调整优化。城市规划要针对城市面临的发展形势与所处的发展环境,从规划传统出发,需适应新常态下城市的发展要求,通过科学的设计目标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对城市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盲目的工程规划建设,尤其是要避免出现“形象工程”等不良情况。在新常态形势下,要从上一发展阶段常规的城市建设模式中转变过来,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给,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效益。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创新 2.1 把握城市规划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 在新常态环境下,要求城市规划遵循市场化方向,以新常态作为契机进行创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平衡规划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以更加长远、科学的眼光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对原有城市规划模式进行合理创新,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整工作,对一些不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定和办法进行更改,改变传统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将“去库存”和“去过剩”目标进行融合,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城市规划创新,科学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此外,在新常态环境下,要重视弘扬文化传统的精华,增加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营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展现更加美好的城市个性和特征,在文化大复兴的时代,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城市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尊重。 2.2 推进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的体系转变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中后期,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对下一阶段发展至关重要。若要使城市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需要,服务于城市发展要求,应将城市规划置于城市建设全过程的首要位置。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功能规范,构建城市规划发展价值体系,依据新的规划来实现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城市经济的合理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在新常态环境下发展城市规划,要遵循国家法制化进程,在法制体系框架下,对城市规划过程进行规范,通过法制化促进城市规划制度的落实,促使责任主体履行职责,建立起现代市场环境下城市规划的保障制度。通过法制化环境,明确规范和系统的创新制度对城市规划的内外部因素条件进行规范化。此外,要重视城市规划管理,根据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特点,利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保证城市规划流程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要更加重视公众参与和民主化管理进程,重视人民的呼声,为规划提供更加广阔的工作平台,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化、系统化的管理。 2.3 转变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的技术核心 城市规划的功能和价值转变是城市规划变革的重要依据,城市是人民生活的家园,新常态下应更加重视人本主义思想,城市服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功能更加显著。城市规划建设应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人与城市关系和谐的基础上,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以“人”为中心,应用相应的技术,对城市宜居性和城市环境改善作为技术的着力点,建设城市、文化、公众、环境和谐的环境。通过技术的有效应用,建设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体现出城市规划的技术优势,发挥技术的巨大作用,将“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等新理念、“大数据”和“BIM”等新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使规划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并借助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发展模式创新。通过新技术应用对城市规划结论进行协调校核,调节城市基础系统和内部环境的关系,实现对城市的技术化改造,更加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通过在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不同环境与过程进行新兴技术嵌入,更好地体现城市多维度、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并有助于推动城市规划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3.结语 新常态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规划要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将城市规划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和生产的大环境之中,让城市规划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为市民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资源配置,为城市发展寻找更加持续的动力,满足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传承和创新,促进城市规划模式的进步,探索新常态环境下城市发展新途径。城市规划的传承和创新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改变不合理城市发展模式的有利契机,对未来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蒋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美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魏晓芳.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重庆大学,2013. [3]尤海涛.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分析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3T10:37:13.5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作者:谢洪梅[导读] 摘要: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新模式必须立足于现今社会、经济、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和所有经济体系融入到规划工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优化、民众日常所需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支持。 四川省眉山市市测绘地理和城乡规划信息中心 620200 摘要: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新模式必须立足于现今社会、经济、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和所有经济体系融入到规划工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优化、民众日常所需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支持。文章就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1城市规划新常态的含义 城市规划的新常态,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理念上,回归“天地人”和谐安全之“常”,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建设小康社会——安居宜业的城市家园;第二,在技术上,改变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发展质量的路线,确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规划工作的目标和重点转移到社会建设上来;第三,在方法上,践行科学与民主精神,引入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培育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提升规划工作的科学性。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2.1传承城市规划的传统和优势 为了有效提高新常态状况下的城市建设,规划人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合,去除糟粕,保留精华,并融入城市规划的新常态之中。在规划设计时,避免“形象工程”等腐败规划,制定合理的规划,从以往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推动新常态下城市的更好更快发展。另外,要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杜绝面子工程现象,使整体发展方向切合城市本体实际,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2.2调整城市规划与新常态转型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居留于城市。”意在说明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证明。城市的出现融合了人类人际交流的多元化、人类创新的智慧与源泉。正是这个文化的磁体和容器,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十九大对对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前瞻性提出高要求。我们需要认识到城市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国际国内发展形式的竞争加大、外环境的变化成为常态,因此城市规划如何体现适应性,是每个规划者及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3新常态下城市面临的议题 3.1大数据推动城市智慧国际化 《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的正式发布,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步伐。在如今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系统覆盖全球,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还是其他的社会交流,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也为城市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共享社会资源成为必然趋势,因城市如何如何在竞争中突显特性? 3.2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 转移城市主导产业是促进城市各种产业平衡发展的一种策略,通过对各个产业间的协调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应以城市的体制、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的能力为依据,结合国家的政策支持,制定适合的项目目标,整合思想,统筹所有资源,发展出新的经济支点。例如教育、医疗、旅游、养老、高科技产业等方向的新兴产业。 3.3公众有效参与城市规划 新常态下城市建设规划项目目标的制定,必须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与要求,尽量采纳普通群众的意见,制定尽可能完善的计划,不能由领导层独自裁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国家政府的支撑者,政府必须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会充分征求人民的意见,会最大限度地彰显民主性。政府作为城市人民的服务者与组织者,应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城市规划中让群众有效地参与进来,从而提出适应性更高的规划。 4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理念如何变革 4.1城市规划的立体化 我们规划的城市以及生活的城市都是立体的,但是规划设计的图纸却是平面的。一般人看不懂规划图纸,图纸很难与立体化相对应。看一个城市的规划图纸时,很多人都不能准确明白其中含义,往往会产生许多疑问,例如,为什么它是这样,这一块集中,那一块散着。但是如果规划设计是立体的,那么一看就可以看得明白为什么在这里,不在那里。所以首先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立体化进行认真考虑。因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视城市设计,另外需要注意将城市空间结构纳入到其中来。 4.2城市规划的动态化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提得比较多的就是“三规合一”、“多规合一”。规划的确需要长远考虑,但是人们的生活及城市建设都是动态的。发改委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每年有一个计划。国土之所以能够管理是每年有一个土地的指标。而城市规划是15年、20年把一张图画出来,住宅区建到东面,学校到南面,医院到北面,这些都是规划的工作内容,但是政府不一定会对此满意,所以规划人员以后要在动态方面加以考虑,把城市每年的建设合理地进行规划并引导集中。 4.3城市规划的区域化 一个建筑师的作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考虑区域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甲方给出一个怎样的用地范围,建筑师就在那个用地范围里面做自己的方案,然后做出的效果图也很漂亮。很多规划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在某个范围内考虑规划时,要遵从取水是上游、排水是下游的原则,但是,规划地的下游又或许处在下游城市的上游,而规划地的上游又是上游城市的下游,单从规划的范围来进行考虑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一个城市真正能够发展和区域很有关系,规划时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考虑。找准自身在区域中的定位,从而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4.4城市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完整版)城市规划师必须了解的十大城市理论

城市规划师必须了解的十大城市理论 城市理论是对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描述。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存在很多学派,看法很不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城市要“以人为本”和“宜人为本”。不同的行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管理、城市环境的学者,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可以提出对城市的不同理论。但是,联合国于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新千年中的城市和其他人类居住区的宣言》,简称《21世纪人居议程》,其中反复强调了城市要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主要的传统理论有: (1)城市规划理论 《雅典宪章》(1933)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休闲及交通四大活动问题。原则有:①城市建筑景观美化的原则;②城市生态环境原则;③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结构相协调的原则;④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原则;⑤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的原则。还有如:城市要与所处的自然背景或周围环境相融为一体的原则,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与文化历史相协调的原则,要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相协调的原则等。 重庆鲁能·星城的规划设计说明,就是以《雅典宪章》为线索进行论述: 1住宅区应该计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1933年《雅典宪章》 2城市依赖地理的,经济等区域单位而发展。——1933年《雅典宪章》

3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在最少时间内可以到达。——1933年《雅典宪章》 4公园适当的地点应留作公共设施之用,设立音乐台、小图书馆、小博物馆及公共会堂等,以提倡正当的集体文娱活动。——1933年《雅典宪章》 (2)城市建筑理论 城市是以建筑为主题的,而建筑之道以人为本,建筑之美宜人为本。建筑的一切要素应以人的舒适、安全、愉悦为出发点。在有限的物质空间里,营造并延伸精神的自由空间(张开济,2000)。 (3)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吴良镛(2001.9)提出城市的五大纲领(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艺术),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和一个原则(“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俞孔坚(2000.6)提出理想人居原则——天、地、人和谐的原则,即城市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要宜人为本。 (4)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城市是城市范围的,甚至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是该系统的主体,城市是人工环境(各类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生产(主要指商品生产和精神文明生产)和消费(原料、食物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守恒的,但它们的价值是不守恒的,增值的主要原因与信息有关,这一过程还是非线性的。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还有人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解决详细规划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误解。不可否认,详细规划中有不少城市设计的内容,但总体规划阶段也同样有城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详细规划是一个规划阶段,而城市设计则是另一个范畴,两者不能划等号。二、内容和任务 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那末首先要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日本《新建筑学大系17——都市设计》,认为城市空间构成可以用下列图解来表示。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如下: 城市总体空间设计; 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 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

新型城镇化中的城市规划变革

新型城镇化中的城市规划变革 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日趋凸显,针对于此,国家层面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一系列的战略政策,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当依据中央战略政策,且紧密结合地方现实,编制具有针对性的、能够有效指导城乡建设的规划。 标签: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变革 1、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地方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土地经济 在过去十余年中,房地产开发成为许多地方经济的支柱,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依靠土地带来的经济发展自然也是不可持续的。与此同时,房地产业畸形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大城市房价飞涨,其涨速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速,使得当地居民生活倍感压力,幸福感降低。另外,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辛苦工作不如炒房”成为很多实体经济从业者的感叹,这也造成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炒房的队伍,从而进一步促进房价的上涨。 (2)在许多中小城市,由于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低,居民购买力有限,因此在房地产经济经过短暂的高潮后,就迅速降温,造成大量库存。严重依赖土地经济的城市发展陷入困境。 1.2城市发展质量不高 许多城市的发展贪多求大,只追求城市发展的总量,轻视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的供电、供暖、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缺口大,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规模的发展。滨水、临湖公园等区位较好的地段开发强度过大,不注重天际线、开敞空间的景观塑造。 1.3城乡壁垒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虽然早已提出,但是至今城乡仍有巨大差别。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我国延续了数十年的户籍、社会福利等造成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部转变;其二,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大量新增城镇化人群的需求,因此为避免出现许多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速度过快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能将城乡壁垒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 1.4小结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 四、城市总体布局 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五、重点建设的外围新区 疏解老城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为了降低中心区密度,更好地保护古城区内历史风貌,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演进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演进 第一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殷周时期 1、商 我国最早出现城市雏形的时期。如郑州商城 迷信占卜、祟尚鬼神。 商代还不具备产生较规则的城市规划方法的历史条件。 2、西周 建丰、镐两京,积累了都城规划经验。 “复营洛邑”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主要规划思想: 等级、礼乐思想 天地宗法思想 二、春秋战国 古代城市建设的高潮时期,规划思想发展的多样化时代。 礼制和周易在城市规划中的进一步深透。 新的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管子》城市规划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吴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意义: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是一本革命性的极为重要的著作 《商君书》: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城郭制度:战国时期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即城市居民居住在称之为"郭"的大城,统治者居住在"王城",反映了当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社会要求。 三、秦汉时代 1、秦 秦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象天法地”思想与神鬼迷信结合在一起; 城市中的出现的复道和甬道(两边有墙的通道)等多重的城市交通系统有开创性的意义; 2、汉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周代的礼制与春秋时代孔孟提倡的儒家思想的结合。 规划强调皇权,尊卑有序,周礼制得到全面体现 四、三国至隋唐 三国期间公元213年曹魏邺城:中轴线对称。 南京城: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