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辨证法论文——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DOC)

自然辨证法论文——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DOC)

自然辨证法论文——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DOC)
自然辨证法论文——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DOC)

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摘要: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1540年-1610年)、英国(1660年-1730年)、法国(1770年-830年)、德国(1810年-1920年)、美国(1920年——现在),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本文重点研究了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的历史背景,并重点分析了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主要原因。研究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并不只为知晓那段辉煌的历史,为的是抓住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脉搏;创造和抓住新的机遇,不再错过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让自己的祖国在新的机遇和竞争中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关键词:世界科技中心,变迁,启示

1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历程简述

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转移而每次转移都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先有思想的解放,有了新思想作为后盾,依次才会有科学的萌芽与发展,当一国的科学文化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时就会形成所谓的科学中心,当另一个国家的思想优于其思想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谓之科学中心转移。

1.1在文艺复兴中解放思想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像达·芬奇这样跨越艺术、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旷世奇才”。随着“大宇宙”和“小宇宙”信念的兴起,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向神学发出了挑战书: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倡日心说、反对地心说。而维萨里发表《人体结构》则指出,男人的肋骨并不比女人少。

到16—17世纪,意大利成为第一次科学中心。奠定(地面)近代力学之基础的伽利略,“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以及第一个明确从事科学研究的山猫眼研究会相继出现。研究会由一位贵族支持,伽利略于1611年成为会员。不过此时的大学尚没有发挥作用,教会的力量仍然阻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伽利略就因捍卫哥白尼学说而受到宗教审判。1633年“意大利科学失去了活力”。

1.2 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

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英国成为了第二次科学中心。17世纪,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大力倡导将科学应用于社会的思想。英国皇家学会也于l662年成

立,标志着科学活动获得了“政府”承认(不过皇家学会还主要是靠会员费维持运作,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皇家学会对于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创立了种种皇家“科学中心”,1666年创立的《哲学学报》,开创和奠定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交流传播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得到迅速发展,实现了以牛顿《原理》(1687)发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大综合,但科学与技术总体上是互不相干、各自发展的。就技术的发展而言,在英国同期发生了以纺织机械为起点、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走向了工业时代。

1.3 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指出:政治影响了科学,法国革命对科学进步强有力的促进就是一个佐证。18世纪末,科学中心转移到了法国。法国当局任命一大批科学家为革命政府的重要官员。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如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其间,还对皇家科学机构如巴黎科学院进行改造,使之从宫廷走向社会,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此外,还形成了集中型科学组织。

1.4 德国的社会变革与科学

19世纪下半叶,德国成为科学中心。这一时期,实现了第二次科学理论的大综合,发生了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及以电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值得指出的是,在德国出现了两项重大的体制创新:一是教育与研究的结合,研究生教育、研究型大学开始出现:二是科学与产业的结合,产业实验室也开始出现。于是。科学与教育、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特性开始显现,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更加明显。

1.5 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

进入20世纪,美国因是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而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美国的崛起与其不断地促进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内在相关。科学教育受到高度重视,起源于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出创业型大学,同样起源于德国的产业实验室在美国发展为科学园区、高科技园区:金融资本体系的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与知识资本化:此外,从政府大规模支持科学技术,到建立起发达的

科学基金体系、国家科研体系、国家创新体系,从硬科学的高度发展。到其与软科学的结合,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从交叉性质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到发展起来更具有学科性质的科学技术学,从文化繁荣到文化产业的兴起,如此等等,无不推动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交叉融合,引领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

2 科学中心转移的原因分析

许多学者指出成为科学中心之国家特质如下:公民对科学重视;教育研究体制与硬件先进,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世界通用语言等。在此笔者把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分为科学家队伍的素质因素和相应社会的环境因素两大类。

首先,就科学家队伍的因素而言,从历史看,法国在18世纪末逐渐淡出科学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影响的科学家集团老化。从现实看,现代各国科学的发展也是越来越依赖于杰出科学家人数的扩大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科学家队伍的素质是影响科学中心新转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因而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家队伍素质高低的关键,那么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中心之前必须进入素质教育的中心总之,科学家队伍素质要提高就得注重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因而发展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

其次,笔者认为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思想,国家政策教育,经济,创造精神四个方面。各要素对科学中心转移的影响下文一一详述:

1.思想。科学中心形成及其转移的一切都是从“思想”开始,“思想”是其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讲到“思想”也就等于讲到了“革命”,工业革命、政治体制革命。在对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注意到工业革命的作用。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前进道路中人们也同样注重对政治体制革命的研究。

2.国家政策和教育。从国家的政策上来看,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引导世界科学中心的政策体。近年来,我国出入此点考虑,将科教兴国确立一项重大国策,在这一政策体系的支持下我国进一步加大教育和科研经费投人,加快装备高精尖科研设备,同时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应用科学尊师重教的风尚。这些都将营造出一个能托起科学家们去全力冲上世界科技顶峰的社会大环境,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科研队伍的整体科研实力。

3.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文化作为一国的上层建筑也受制于该国的经济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腾飞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从而使得近年来我国整体科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诸多学科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4.创造精神。纵观世界科学中心四次大转移及近现代西方史就可知,其实科学一直是围绕着思想的,今天谁更具创造精神,今天谁就称霸科学的世界。而这关系到整个民族科学事业的兴盛及其文明。民族的创新精神,包括独创自立的科学战略鼓励创造的科技政策和自由探索的学术气氛。我们通过对上述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科学中心转移,一般都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由于战争或革命,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并且大规模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对科学教育这一比较长远有效益的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

3 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

美国在1775~l783年北美独立战争之前,还是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13块殖民地。正是由于这场战争,使美国赢得政治上的独立,成立联邦政府,通过宪法,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从19世纪起,“西进运动”促进经济发展,开始工业革命,逐步发展成为仅次于英、法、德的第四号工业强国。1861~1865年南北战争后完成统一,经济快速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1929年曾经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遭到沉重打击。为此,罗斯福实施“新政”,减轻了危机对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遏制了本国法西斯势力。二战中,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其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企图控制世界市场;还一度操纵联合国。对外推行霸权政策: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而对亚洲实行热战:帮助国民党打内战,并先后发动侵朝、侵越战争。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才放缓,并再遇经济危机,经济进入“滞胀”阶段,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80年代,美国逐渐扭转颓势,经济开始复苏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至90年代,经济呈现繁荣景象,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赢余。进入21世纪,2008年发生金融风暴,经济受挫下滑,现仍处于恢复之中。与此同时,世界出现了以中国为突出代表的“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美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也受到严峻挑战。

4 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启示

从上述历史进程可以看到,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其崛起的历史经验有:

首先,美国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直接获得当时最发达的西欧国家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入。在获得广大西部疆域后,其国内自然资源可以充分供应并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使它在崛起过程中不会因为资源短缺而中断经济增长。美国还是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其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第二,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其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也使当时的霸权国家如英、法派遣远征军到北美的成本极高。美国周边邻国都不是强国,南北的墨西哥和加拿大都弱于美国,使其向西扩张以很低的成本换来极大的空间,广大的西部疆域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

第三,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两次大战中都是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相反,德国和日本却充当了对英国霸权的挑战者,这不仅导致德、日崛起的失败,而且掩盖了美国崛起的巨大后果。在美国上升为新霸权国家的同时,构建了新的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理念,如采取“新殖民主义”政策和创立联合国体系,使其新霸权比英国的霸权更具有吸引力。

第四,美国成功崛起还有其制度因素。其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彻底和典型的,几乎没有封建主义制度的残余。从进步主义到罗斯福新政使之摆脱了传统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避免成为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其企业创新制度使之形成一大批最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美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形成完整的思想库体系,使其获得充分的战略思想来源。这些制度优势使美国的崛起具有较长时间的可持续性,从而积累了更雄厚的实力基础。

简言之,美国的崛起是内外各种有利要素结合的产物,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美国作

为唯一成功的崛起大国,其经验特别值得借鉴。但是也有许多做法不能效仿,况且时代背景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更早的历史上,罗马帝国科学的衰落,就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罗马帝国后期科学家唯一的工作,是不停地为亚里斯多德唱颂歌,写脚注。正如科学史家丹皮尔所说:“罗马人似乎只是为了实际工作,才对科学关心,他们使用知识之流,而不培其源结果,不到几代,源与流就一起枯竭了。”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民族,不管它拥有多么发达的经济和技术组织,只要丧失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那么,它的精神财富和技术知识,将可能变成压在文明之上的沉重的历史冻土。正如歌德所言:民族的生命力,正在于蓬勃的创造精神。

5 中国能否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

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今后15年中国有潜力在高科技方面成为世界主要竞争者的新兴国家。迹象表明中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中国由弱变强。如今,没有人敢怀疑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更没有人怀疑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看到这些成功,必需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正在崛起,但能否超越美国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呢?我想说:中国是完全有机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也是曲折的。

5.1中国教育与科研状况

在2000年,尽管中国拿到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所占百分比较小,但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全世界占11%,美国占26%。理工科博士人数也是类似的单纯受人数影响的统计数字:2002年,中国的理工科博士大约有7500人,而美国为2.5万人。中国已经赶上英国并且正在迅速逼近德国的水平。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指出,中国人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包括计算机科学,而忽视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投入,这可能成为影响中国科技整体实力的一个问题。该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网站日前刊发一篇署名文章,题为《在科技领域淘金》,要点如下:中国也许在科技方面是个后进者,但其新的竞争精神已经使其获益。仅一项指标就可以证明中国的成功:中国如今每年培养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才比美国多30%,培养的工程师几乎是美国的六倍。在1987年,中国毕业的博士生人数还微乎其微,这使得中国崛起并取得目前的地位显得不同寻常。其它数据显示,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中国拥有学士学位、年龄在24岁左右的人逐年增多,其中57%获得的是理工科学位,他们今后可能成为博士。并且,如上所说,中国已经在比美

国培养更多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才以及要多得多的工程师。中国的重点领域与美国不同,这并不奇怪。美国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大约有55%与生命科学有关,如生物、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只有不到25%的中国论文集中在这些领域。中国人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包括计算机科学。这或许反映出,人们认为,从短期来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忽视生命科学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新技术产生于那些变化速度最快的科学领域。没有比对生命科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发展更快的领域了。而生命科学领域连同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最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而中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很活跃。

中国的研发资金从1993年的200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800亿美元,严重向开发倾斜。与之相比,美国2003年的研发资金是2800亿美元。但鉴于两国之间购买力的差距,两者的实际差距要小得多。中国在全球高科技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1%增至2003年的9.3%。中国于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办公设备和电脑设备生产国,而中国如今在这个部门的产量大约占全世界的27%,彻底超过了欧盟。此外,中国在科学仪器和通讯设备出口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2004年,中国是美国高科技产品最大的供应国,尽管中国在生物科技、生命科学和高等材料等一些重要领域落后。

此外,中国教育培养出了很多兢兢业业的科学家:比如培养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结束中国计算机“无芯”历史的三栖学者邓中翰;为印尼海啸遇难者找到“回家”之路的女科学家邓亚军;曾“七下西洋”的环球科考首席科学家王春生;在微生物研究与应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生物技术专家王厚德;凭借自主创新完成“世界第一穿”的工程专家史占华;为“神六”保驾护航的年轻副总设计师张庆君;去年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得主宗保宁;默契配合成功出征太空的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设计出我国首枚彩电芯片的科研领军人战嘉瑾;取得棉花育种重大突破的棉花专家郭三堆。中国的科技实力正飞速发展,我相信中国有机会有能力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

5.2中国的学术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哲学思想。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的"诚之者人之道也""慎独"的哲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

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哲学,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哲学,主张从一般百姓的立场上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巨害"的重要性及其法。而这种兴利除害的理论预设即为其著名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无差等"的理想命题;等等。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这为中国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奠定了基础。

5.3中国的政治经济实力

据报道,中国已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转移。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已经给整个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1世纪之初,中国就变成了世界上第三大进口和出口国、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三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之一。中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中份额的增加表明,中国从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好处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中国出口年增长 4.5%,而排在其后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的国家分别是1.8%(美国)、1.1%(韩国)。1980年至2000年,中国GDP的年增长率达10%,而同期发展中国家GDP平均增长率仅为是3%。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快速崛起,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经济和政治议题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上的:国有经济的现代化与稳步调整相结合;跨国公司扮演中心角色的控制下的新自由主义。

中国这样的经济地位无疑会转化成更大的政治实力,这会影响其他所有国家,也会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影响其对外关系。调查显示中国政治实力超英赶美成全球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问题,为改革发展的实践和思想理论的创新打开了空间;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路线,规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本质论,升华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明确了什么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理论问题,为改革发展指明了道路、途径和方法提出这些理论,把握这些规律,就为决策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归根结底,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奇迹,靠的就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在发展中逐步被总结出来的,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对于这些认识和理论倍感亲切,这种思想认同也是政治软实力的具体体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

力量。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集成,它在武装群众、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巨大优势,从而成为我国政治软实力的坚实内核。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科研队伍、拥有与整个欧盟相当的高档仪器设备总量、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研发投入、以及拥有位居世界第二的论文数量,假以时日,待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强国时,中国的科学必然还有长足的发展,这样,中国是有机会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但我觉得中国还不能成为下一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也是曲折的。中国想要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必须要具备合适的土壤。

第一、应该是教育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就相当于这个人的造血细胞。中国的教育问题已经被国人诟病许久了,我们一路从应试教育走到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发现自己是中国教育机构生产的数量庞大的垃圾中的一个,对中国教育的问题可谓是深有体会。现已有人对中国教育有不同的想法,比如以后有孩子了,要争取让他摆脱中国的教育,让他避免遭受中国教育的戕害。我相信中国最近的一波移民潮中,很多家庭移民国外主要考虑的是从子女教育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中国的教育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中国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教育强国之梦最终将成为泡影,科学活动中心也将落空。所以,必须加强教育的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教育,使中国首先成为世界的教育活动中心,这样中国才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科学活动中心。

第二、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兴起需要以先进思想为先导。中国人受千年儒教中庸思想的束缚,大部分人都认为循规蹈矩是正路。太有思想和个性被认为另类或者不良,现行教育体制仍然灌输式为主。以上这些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发挥,更阻碍了创新意识的提升。另外、儒学传统思想,只寻求对人的治理,而不寻求对自然的征服,这是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科学自主创新面临的最大障碍。一个民族拥有怎样的思想文化,是关系民族素质、民族精神的大事,没有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标准,哪会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没有宽松的学术氛围和思想自由,哪会有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

要想改变其现状只有加强交流。当一个国家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时, 与先进国家的比较使其看到自身的不足,因而有学习的动力。这种学习往往经历几个阶段, 从简单模仿发展到因地制宜地改变,再到自主创新, 而学习的效率也在逐步提高。此时这个国家处于上升时期,它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处处表现得欣欣向荣。当一段时期内该国

成为所有国家中科学发展最快者之一时, 该国就会逐渐超过其它强国, 最终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而当一个国家成为科学世界的主导时, 由于自身的地位及自主创新的难度, 它不愿再以开放的心胸向其它国家学习,国家逐渐封闭, 其学习的效率也逐渐降低, 于是该国发展的速度开始放慢, 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开放程度更高、发展更快的国家。

第三、在科研资金分配方面中国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更合理的科研经费资助比例,更多的科研经费都集中在了大牛手里,而青年科研工作这正处在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却往往由于资历有限得不到资助,还有就是科研项目评审,很多情况是小项目大审,大项目小审,很多项目结题评价也是草草收场。我觉得更严重的是我国科研资金分配体制上的问题,缺少一种硬性的考核指标与奖惩措施。只有在加强分配体制改革上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和鼓励奋斗在学术第一线的青年老师,他们更有精力与活力,其中也不乏很多是有很深厚的海外背景,相信有他们活跃在学术圈里,才能很好的带动了学术的发展。

6 结束语

在这一历史新起点上,科技创新呼唤新的制度创新,要求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这需要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共同探索,以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来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良性互动。当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科学的战车都在驶向历史的新路口,科学中心是否继续转移还是多个科学中心共同存在,各国都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厉兵秣马,世人拭目以待。鉴往知未,抓住机遇,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刘则渊,王海山,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和科学中心关系的历史考察[J],科研管理,1981。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R. K. 默顿,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 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