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译文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译文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译文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译文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译文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开篇远望西 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给大家分享了辛弃疾水龙吟原文 翻译,欢迎借鉴!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代: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 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 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译文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 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 亮星光惨淡, 待点燃下到水中看看, 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 风雷震怒, 鱼龙凶残。 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 过高楼, 想飞去但还是 收敛作罢,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卧家园,凉爽的 酒,凉爽的席子,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 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 照中抛锚系缆? 赏析 这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 曾任福建安抚使。 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 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 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 爱国词人, 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大地区, 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 传说落入水中的宝剑。 在祖国遭受敌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 该是多么需要有一 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长剑呵!然而,词人之所见,却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 月明星淡。 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 却又怕水面上风雷怒吼, 水底里魔怪凶残。 说明,若想取得这把宝剑,组成统一的、强大的爱国抗金力量,这中间是会遇到 重重阻挠与严重破坏的。后片即景抒情,虽然流露出壮志难酬,不如困居高卧的 隐退思想,但这一消极思想之产生,是与他当时的处境,与南宋王朝整个政治形 势分不开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进取,一味妥协投降;对爱国抗敌

的有识之士却百般压制打击, 直至迫害镇压, 使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 付之东流。 因此, 在指出辛词中经常流露的隐退闲居这一消极思想的同时, 还必须指出这种 思想之所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这是一首登 临之作。一般登临之作,往往要发思古之幽情,而辛弃疾此词却完全摆脱了这一 俗套。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笔 墨集中用于抒写主战与主和这一现实生活的主 要矛盾之点上。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接 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 "倚天万里须长剑! " 也就是说, 要用自卫反击和收复失地的战争来消灭人侵之敌。 下面紧扣双溪楼引 出宝剑落水的传说。这里的宝剑既指坚持抗敌的军民,又是作者自况。这是第一 层。从"人言此地 "到上片结尾是第二层。作者通过 " 潭空水冷 "、"风雷怒,鱼龙惨"来说明,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 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的应有作用。下片换头至 " 一时登览 ", 是第三层。 正因为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 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 所以词人才产生"不妨高卧"这种消极退隐思想。最后紧密照应开篇, 以眼前之所见结束全篇,使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 第二是因迩及远, 以小见大。 作者胸怀大志, 以抗金救国、 恢复中原为己任。 他虽身处福建南平的一个小小双溪楼上,心里盛的却是整个中国。所以,他一登 上楼头,便"举头西北",由翻卷的"浮云",联想到战争, 联想到大片领土的沦陷与骨肉同胞的深重灾难。而要扫清敌人,收复失地,救民 于水火,则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作者却从一把落水的宝剑起笔,加以 生发。"长剑",最长也不过是"三尺龙泉"而已。而作者却 通过奇妙的想象, 运用夸张手法, 写出了"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一壮观 的词句。这是词人的心声,同时也喊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共同意愿。 第三个特点是通篇暗喻, 对比强烈。 这首词里也有直抒胸腺的词句, 如"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 但是,更多的词句,关键性的词句却是通过大量的暗喻表现出来的。词中的暗喻 可分为两组:一组是暗喻敌人和主和派的,如 "西北浮云"," 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等;一组是暗喻主战派的, 如"长剑","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 等等。这两种不同的形象在词中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对比、 还表现在词的前后结构上。 如开篇直写国家危急存亡的形势: "举头西北浮 云",而结尾却另是一番麻木不仁的和平景象;"问何人又卸,片帆沙 岸,系斜阳缆!"沐浴着夕阳的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搁浅抛锚。这与开 篇战云密布的形象是何等的不同! 这首词形象地说明, 当时的中国大地, 一面是"西北浮云", " 中原膏血"; 而另一面却是"西湖歌舞", "百年酣醉", 长此以往,南宋之灭亡,势在必然了。 由于这首词通体洋溢着爱国热情,加之

又具有上述几方面的艺术特点,所以很能代表辛词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的风格, 读之有金石之音,风云之气,令人魄动魂惊。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 (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分析: 辛弃疾金戈铁马登上词坛,成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同时开启辛派词人。在他的诗作中往往显出一种壮大的气势和豪迈的气概。同时,他总是以英雄自许,“要写行藏入笑林”,展示出英雄的苦闷与虎啸风生。本首词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特点。 上片一句写景,一句写情,相互交织。作者以“楚天千里清秋”起笔,首先给人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气势,同时“清秋”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也借用“秋”本身意象渲染着萧瑟、荒凉。接下来依旧是景语,“水随天去秋无际”,在茫茫的秋色之中,水天相交,“无际”不仅是秋天给人的苍茫无限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无限,但这种“无限”与水、天相连带有空虚的情感。这是第一层。从“遥岑远目”开始,进入第二层。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在这层引入。词人远眺远山,看山脉如簪如髻,直接点出自己的心绪是“献愁供恨”,是哀愁和怨恨。但“愁”、“恨”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把笔锋转入第三层,从情感抒发又转到秋日之景。“落日”、“断鸿声”、“游子”三个意象表明作者在此的哀愁是一种漂泊孤苦之情。词人站在楼上眺望的景物也从远山转到课落日和孤雁,从这些景物又联想到了自己这个“游子”。这是第一愁。最后,词人继续将这种哀愁书写下去,以“吴钩”作为借代,代指自己满腔抱负与满身才华,但是却怀才不遇,“无人会登临意”,没有人能了解他的才干,只能面对秋景哀叹这种才华的埋没。辛弃疾的“归正人”身份使他终得不到重用,这种空有才华之感在这里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样,作者的愁恨又上升一个层次:怀才不遇。这是第二愁。 下片主要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哀愁。首先第一层的典故是“季鹰”与“鲈鱼”,“季鹰”借指词人自己,而“鲈鱼”象征的是故乡。漂泊异乡的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油然而生对于故乡的思念,这也是词人的第三愁。接着又是典故,“求田问舍”是写小人在国家衰亡之际只知奔走结营,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国家安危。“刘

辛弃疾《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赵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4)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难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一副对联:“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让学生猜猜这是郭沫若为哪位词人的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总结: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知人论世——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幻灯片展示】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22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42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20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68岁。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水龙吟》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水龙吟》【内容】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鉴赏】: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著称。 但是在这首《水龙吟》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知己,未免有点消极。 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句法就有点特别。 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

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 老来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 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 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 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 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 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 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世说新语。 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

辛弃疾_水龙吟 教案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具有雄才大略,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实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1140-1162年,沦陷及起义期;1162-1181年,南渡初期;1181-1203年,闲居时期;1203-1207年,晚年时期。 《宋史?辛弃疾传》卷四O一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幼年随祖父辛赞生活。辛赞常常向他灌输爱国思想。辛弃疾少时便心系南宋,怀有爱国之情,立志推翻异族压迫,实现祖国统一。)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1160年,二十一岁)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於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大理少卿召,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州不敢问,县以并缘科敛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军人则利于优闲窠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至调大军,千里讨捕,胜负未决,伤威损重,为害非细。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翻译典故归纳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南宋·辛弃疾 一、写作背景: 该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二、内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宏大壮阔的秋景宽广磊落的胸怀 辽阔的南国秋空辽阔无边、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遥岑(cen)远目,献愁供(gong)恨,玉簪(zan)螺髻(ji)。——江山沦陷的仇恨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北方故国的思念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缺少知音的理解壮志难酬的感慨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休说鲈(lu)鱼堪脍(kuai),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典:对张翰乐于归隐的不屑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典:对许汜谋取私利的羞耻 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典:对桓温时光流逝的可惜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 倩(qing)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wen)英雄泪?——自我感慨,对国家前途的忧愁 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一 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二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注释 建康:今江苏南京。 遥岑:岑,音cén。远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 季鹰:张翰,字季鹰。

辛弃疾 水龙吟

水龙吟 登建康①赏心亭 一.题目解说 “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二.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三.词上片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②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jì)③。落日楼头,断鸿④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⑤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①建康:今江苏南京。 ②遥岑(cén):远山。 ③玉簪螺髻(jì):玉簪,碧玉簪。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 ④断鸿:失群的孤雁。 ⑤吴钩:指一种弯形的剑,相传吴王命国中做金钩,有人杀掉自己两子,以血涂钩,铸成双钩献给吴王。后代指利剑.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 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 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 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 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 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j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1)建康:今江苏南京。 (2)遥岑(c n):远。 (3)玉簪螺髻(j ):玉簪,碧玉簪。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 (4)断鸿:失群的孤雁。 (5)吴钩:本指一种弯形的剑,相传吴王命国中做金钩,有人杀掉自己两子,以血涂钩,铸成双钩献给吴王。后代指利剑。 (6)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7)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 )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

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8)流年:流逝的时光。 (9)忧愁风雨:化用苏轼《满庭芳》词义,原句为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10)树犹如此:据《世说新说言语》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从前所植柳树已长得十分粗大,慨然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1)倩:请托。 (12)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13)揾(w n):擦拭。 【】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许金榜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许金榜 《水龙吟》赏析(许金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 ),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一说作于1169 年建康通判任上。)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楚天”紧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楚天千里,浩浩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境界,即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何况满怀报国激情的词人呢?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不激起词人满腔的豪情?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怎不使词人热血沸腾?那寥落苍凉的秋色又怎能不令词人悲慨高歌、潸然泪下?因此,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已蕴蓄着深厚之情。开头两句两用“秋”字,并用“无际”加深“千里”之意,这就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建康临江傍山,所以词人登临赏心亭之际,在前两句写俯瞰江天之后,接着便写遥望远山。假如说写江天是壮阔的,那么写远山就是秀丽的了。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玉簪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罗髻,撒在明月中。”则用青罗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辛弃疾借用这两位诗人的词语,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纵目远望,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螺旋形的发髻,祖国的江山不但有壮阔之美,而且有秀丽之美,这就更加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从而也就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于是,在上面景中寓情、以景逗情的基础上,作者便明言其情。但是,为了避免平直,作者不说自己“愁”和“恨”,而是说远山“献愁供恨”。作品用移情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这样写来就更加曲折有味。在以远视镜头遥观周围景物之后,作品又把镜头移向了赏心亭上的人。词人原籍山东历城,而宦游江南,故称“江南游子”。家乡沦陷,国家残破,而一人独自徘徊于赏心亭上,就已够悲伤的了,何况又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呢!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在这里,作品写的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兼,形象鲜明,含义 丰富深刻。以上秋无际”从江天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江南游子”从落日断鸿中见,故陈洵《海绡说词》谓纯用倒卷之笔”。接着,紧承江南游子”续写,由即景写情完全转入人事人情。这位感慨万千的江南游子,并不是一般的登楼怀乡,而是把吴钩看 了”,他是多么想手持这锐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看吴钩,正是词人雄心壮志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望,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辛弃疾从南归之后一直不受重视,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南归八、九年了。他投闲置散,任了一届小官,一次,他登上了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大好风光,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了《水龙吟》。 天空千里辽阔,秋色万里无际。秦淮河直通长江,水连天,天连水,水天相接,也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放眼望去,群山连绵,有的高耸挺拔,犹如妇女鬓发上的碧玉簪;有的舒缓玲珑,好像儿童头上那螺壳般的发髻。斜阳已经西沉了,不时还有大雁飞鸣而过。它们的鸣叫声从远处传到了辛弃疾的耳朵里,勾起了他无尽的忧愁。辛弃疾倚靠着赏心亭的栏杆,眺望着江边的景色,无意中碰到了腰中的宝剑。这把宝剑是他的好友刘汉赠送的。他将宝剑从剑鞘中拔出,拿在手中小心地抚弄着。回想起刘汉临别的勉励,勉励自己要有一番作为,辛弃疾内心无比惭愧,无比悲愤。他又把剑插回了剑鞘,一次又一次,狠狠地拍打着栏杆以发泄心中的愤恨。游人来来往往,他们看见辛弃疾一会儿抚弄宝剑,一会儿又拍击栏杆,都感到很诧异。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我认为,对于独身一人在异乡的辛弃疾来说,悲伤的景勾起了自己无尽的愁,但是更愁的是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内心。来来往往的游人虽多但是真正了解他的又有几个呢?所以,辛弃疾只能够重复地看着宝剑和拍栏杆了。简单的动作描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忧愤。大雁都知道秋天时飞回旧地,而漂泊江南的游子却无家可归,这般类比起来,他真是一个可怜之人啊!辛弃疾的性格是强硬而刚烈的,《水龙吟》的上片的几个句子有着刚强的骨架,却比柔情更令人辛酸难受。我最喜欢的是这几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反复读几遍,意味深长,令人荡气回肠。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时光飞逝,老大无成。辛弃疾望着寂寥的景,内心的忧愤油然而起,情到深处只能发泄出来了,但更辛酸的却是无人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辛弃疾想起了西晋时的张季鹰,当季鹰在洛阳看见秋风吹起,便想念自己家乡的鲈鱼的美味,于是,立刻弃官回家。季鹰是幸运的,想回有家乡可回。可是对于辛弃疾来说,想回家乡却回不得。因为此时他的家乡正处于金兵的铁蹄蹂躏之下,想回都回不去了。他很想改变些什么,但却又是那么的困难,那么的无力。或许,可以在南方置一点田地,盖几间草房,无声无息地过完这一生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个叫许汜的人就是这样做的,然而他遭到了陈元龙的冷淡,后来又受到了刘备的批评。自己如果也走许汜的路,那实在是愧对刘备这样具有英雄豪气的古人了。“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的是桓温一次征战路过某地,见先前种下的柳树已经长得很大了,感慨时光飞逝,“泫然流泪”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古今之间,有说不完的共鸣和感悟。想到暮年之时,无人问津,可能到头来唯有红颜知己相伴于左右。但辛弃疾又去哪里找来“红巾翠袖”来为自己擦眼泪呢?找不到为自己擦眼泪的人,那是不是说自己的眼泪就永远流不完,擦不干了呢? 在众多的宋代词人之中,我最钟情于辛弃疾。每每读他的词,我都能感受到

辛弃疾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引: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学生朗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文章时应注意一下生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语气和情感。 三、知人论世 导引:可能读的时候少了那么一点问道,就是情感不够。《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了解了写作作者的当时的情感,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遍。 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下片: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四、鉴赏审美 (一)分析词的上片 导引: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古典诗词鉴赏之辛弃疾篇:《水龙吟》

古典诗词鉴赏之辛弃疾篇:《水龙吟》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水龙吟》 【内容】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鉴赏】: 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著称。但是在这首《水龙吟》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知己”,未免有点消极。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句法就有点特别。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老来”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这知音就在于对“富贵他年”所持的态度。接下去“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

古代诗歌赏析辛弃疾《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潮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微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休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注]此词约为晚年词人退居瓢泉时作。据《世说新语》谢安隐居东山,朝廷屡诏不出,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后出山入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来”二句写词人老来才识渊明,两人本志趣不同,性格各异,平静的叙述中隐藏了词人深沉情感。 B.“问北窗”四句言陶渊明辞官归隐乡里,于东篱下对酒赏菊,并非一味醉心飘逸静穆,自当别有深意。 C.“富贵他年”三句,使用东晋谢安的故事,表明即使他年词人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义的。 D.全词将叙述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激越豪放,格调恬淡清和,在辛弃疾词中别具一格。 15.本词作者借陶渊明、谢安两位历史人物来抒怀明志,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的理想,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论述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将达到的结果是“”;如果秦能善待六国之人,将达到的结果是“”,又怎会灭亡呢?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登上飞来峰之后高瞻远瞩、信心顿生,并带有一定哲学色彩的诗句“,”。 14. [答案]D 选项中“语言激越豪放”应为“语言朴实厚重”。 15.[答案] 表达对陶渊明的思慕景仰,称颂其精神永存,富有生气。写老米曾识,梦见渊明,极见对他的仰慕;写陶渊明不堪折腰之耻,辞官归田,并与其心境相通,当为异代知音,几写对其高风亮节的崇敬。 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抒发对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叹息与苦闷。停杯不饮,欲歌还止,写出心头之恨的沉重。他年即便富贵,若不免俗亦无意思,即便出山再仕,也志在为民,可见词人内心的抑郁不平。(每点赋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答案]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则足以拒秦则递一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辛弃疾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写作背景: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未酬 ......,胸中充满郁愤之气 ........。这首词是词人早 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 .......... 沉郁顿挫 ....。 二.补充注释: 1.岑:小山。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的语序。 3.“看了”:看够。 4.登临意:登临的内心感受。 5.季鹰:张翰的字。 三.赏析词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境特点? 用比喻手法,将远处小山比喻成玉簪螺髻,显出清秀的特点。 3.移情入景的手法。 “献愁供恨”,倒装句式,移情入景,变赏心悦目为满怀愁恨。

4.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特色: A.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B.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 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的效果。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7.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8.下片三个典故连用,用典的方法上是不同的。

辛弃疾水龙吟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辛弃疾水龙吟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江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执笔:赵香格审核:语文组使用:语文组时间:20150916学案编号:yw2015090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学习目标】 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词人的情感。 体会景色和典故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重点难点】 1.分析词人形象及作品的写作技巧,学习知人论世的分 析方法。 2.分析典故及妙用。 【课前预习】 关于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 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 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 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 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

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2.注音 遥岑()玉簪()螺髻()鲈鱼堪脍()搵()英雄泪 3.字词释义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断鸿: 季鹰: 求田问舍: 刘郎才气: 树犹如此: 红巾翠袖: 4.借助课文注释,弄清词作大意,思考词人写作意图。 5.反复诵读,尝试背诵 【问题探究】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是 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 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 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当堂检测】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诗词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词赏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

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拼音版

水shu ǐ龙l ón ɡ吟y ín ·登d ēn ɡ建ji àn 康k ān ɡ赏sh ǎn ɡ心x īn 亭t ín ɡ 【宋s òn ɡ】辛x īn 弃q ì疾j í 楚ch ǔ天ti ān 千qi ān 里l ǐ清q īn ɡ秋qi ū,水shu ǐ随su í天ti ān 去q ù秋qi ū无w ú际j ì。遥y áo 岑c én 远yu ǎn 目m ù,献xi àn 愁ch óu 供ɡōn ɡ恨h èn ,玉y ù簪z ān 螺lu ó髻j ì。落lu ò日r ì楼l óu 头t óu ,断du àn 鸿h ón ɡ声sh ēn ɡ里l ǐ,江ji ān ɡ南n án 游y óu 子z ǐ。把b ǎ吴w ú钩ɡōu 看k àn 了le ,栏l án 杆ɡān 拍p āi 遍bi àn ,无w ú人r én 会hu ì,登d ēn ɡ临l ín 意y ì。休xi ū说shu ō鲈l ú鱼y ú堪k ān 脍ku ài ,尽j ìn 西x ī风f ēn ɡ,季j ì鹰y īn ɡ归ɡu ī未w èi ?求qi ú田ti án 问w èn 舍sh è,怕p à应y īn ɡ羞xi ū见ji àn ,刘li ú郎l án ɡ才c ái 气q ì。可k ě惜x ī流li ú年ni án ,忧y ōu 愁ch óu 风f ēn ɡ雨y ǔ,树sh ù犹y óu 如r ú此c ǐ!倩qi àn 何h é人r én 唤hu àn 取q ǔ,红h ón ɡ巾j īn 翠cu ì袖xi ù,揾w èn 英y īn ɡ雄 xi ón ɡ泪l èi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