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基本概念

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一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炫耀性消费凡勃仑效应消费主义攀比效应虚荣效应答:略。

二、思考题

1.试分析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异同之处。

答:基数效用论是效用论的起点,这种理论认为,可以用基数即1、2、3……衡量商品的效用,就如同衡量物体的重量、体积、长度一样。根据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可以说出自己对某种商品的效用量是多少,这种理论揭示了效用与消费需求的基本关系,但在如何衡量效用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序数效用论认为,虽然消费者不能说出自己对某种商品的效用量究竟是多少,但他可以说出自己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的顺序,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对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比较和排列。

(1)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相同点

①它们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需要,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它们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③它们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的大小来决定的。

④它们推导得出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之间的不同点

①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值是多少;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②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以及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预算约束线作为工具。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也不同。

基数效用论的认为当消费者购买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与它们各自的价格之比都相等时,就达到效用最大化,其公式为:1212n n

MU MU MU P P P ===;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

X XY Y

P Y MRS X P ?==?

2.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和该规律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答:(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边际效用是随着某商品消费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的,即最初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为最大,以后逐次增加的单位商品的消费所提供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直至下降为0,这时再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边际效用将为负数,负效用表示消费者从某商品消费中获得的不是满足而是痛苦。某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是以人们的欲望强度递减和欲望饱和规律为基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这是就欲望的多样性和分层次性,以及每一种欲望在被满足之后还会具有重复性和再生性而言的。但就每一种具体的欲望满足过程而言,在一定时间内却不是这样。当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时,对该种商品的需要欲望因为得到即刻的满足而使其欲望的强度减少;随着消费数量和次数的增加,该种欲望会由获得部分的满足变成满足的最大饱和程度。这样,边际物品的消费使消费者感到增加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越来越小,直至下降为0、为负数。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者购买决策重要影响。当消费者用其有限的收入进行消费选择的决策时,会面临着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这是他必须支付的消费成本;二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这是他从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后所能得到的满足程度。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即消费者从该商品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就越低,而对其他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的主观评价就会越高。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时,必须考虑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

3.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说明消费者均衡,并推导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

答:(1)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主观偏好,每个消费者都有获得更大满足的愿望,这表现为在无差异曲线图上想要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但是,这种愿望要受到预算线的限制,就是说,一个消费者只能在收入和价格所限定的范围内购买各种商品的组合,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序数效用论借助于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这两个分析工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

图3-15 消费者均衡

如图3-15所示,图中有一条预算线和三条反映不同效用程度的无差异曲线。3IC 代表的效用程度最高,但消费者在目前的收入水平上无法达到,3IC 代表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AB 线)与1IC 在N 点和M 点相交,与2IC 在E 点相切,这意味着该消费者在目前

的收入水平上既可以选择1IC 代表的两种商品的两种组合(在N 或M 点上),也可以选择2IC 代表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在E 点上)。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位置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也较高,因此N 和M 并不是消费者的均衡点,因为这两个交点没有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预算线AB 和2IC 有一个切点E ,从数学上说,这个切点是最大值,也就是说,

E 点是消费者均衡点或效用最大化点。在消费者均衡点E 点上,预算线的斜率正好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2)收入—消费曲线的推导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不变,X 和Y 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消费预算线平行向上移动。随着预算线平行上移,较高的预算线将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形成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如图3-16所示,预算线的变动引起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的移动,把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者均衡点即0E 、1E 和2E 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新的曲线,这

条新曲线称作收入—消费曲线。可见,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

图3-16 收入—消费曲线

(3)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不变,而X 和Y 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预算线的斜率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即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便形成价格消费曲线。

图3-17 价格—消费曲线

以图3-17来说明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推导。假定Y 商品的价格不变,X 的价格由0P 下降

到1P ,再下降至2P ,预算线将以

A 为轴心顺序地向右旋转,由0A

B 到1AB ,再到2AB 。0AB 与无差异曲线0I

C 的切点为0E ,1AB 与1IC 的切点为1E ,2AB 与2IC 的切点为2E ,将0E 、1E 和2E 连结起来,便是价格—消费曲线。

4.用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答:(1)用收入—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不变,X 和Y 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消费预算线平行向上移动。随着预算线平行上移,较高的预算线将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形成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如图3-18中的(a )图所示。

图3-18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预算线的变动引起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的移动,把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者均衡

点即0E 、1E 和2E 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新的曲线,被称为收入—消费曲线。可见,收

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

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是从收入消费曲线中推导出来的,见图3-18(b )。在图3-18(a )中可知,在收入水平为0M 、1M 和2M 时。X 的均衡购买量分别为0X Q 、1X Q 。和2X Q (X 轴上分别对应于0E 、1E 和2E 的X 商品的购买量)。图3-18(b )的纵轴代表货币收入水平,横轴代表X 商品的购买

量。对应于0M 和0X Q 的坐标为a ,对应于1M 和1X Q 的坐标为b ,而对应于2M 和2X Q 的坐标为c 。把a 、b 、c 三点连起来,就会得出恩格尔曲线。

(2)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不变,而X 和Y 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预算线的斜率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即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便形成价格消费曲线。以图3-19(a )来说明价格—消费曲线。

图3-19 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假定Y 商品的价格不变,X 的价格由0P 下降到1P ,再下降至2P ,预算线将以

A 为轴心顺序地向右旋转,由0A

B 到1AB ,再到2AB 。0AB 与无差异曲线0I

C 的切点为0E ,1AB 与1IC 的切点为1E ,2AB 与2IC 的切点为2E ,将0E 、1E 和2E 连结起来,便是价格一消费曲线。

可以根据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图3-19(b )说明了推导过程。从(a )图中可以看出,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0E 、1E 和2E 上,都存在X 商品的价格和该商

品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在价格为0P 时,对X 的需求量为0X Q ,1P 和2P 对应的需求量分别为1X Q 和2X Q 。把X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一一对应点绘制在X 商品的价格—数量

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序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在每一价格水平下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它是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对某一商品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5.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答: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将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原因有以下两点:

(1)如果其他情况不变特别是替代品的价格不变,价格下降意味着该商品的替代品变得相对昂贵,消费者被吸引减少替代品的购买转而增加对该商品的消费,从而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由替代品价格相对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替代效应。

(2)如果其他情况不变特别是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可以增加对该商品的消费。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因此,可以把价格变动效应分解为两个部分,即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对于吉芬商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会减少,而且在其价格效应中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如图3-20所示,消费者原先在A 点,X 商品价格下跌后,消费者移至B 点,减少了对X 商品的消费。收入效应2EF 大于替代效应1F E ,这样X 商品价格的下跌反而导致了对它

的需求量减少。

图3-20 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吉芬商品

6.分析炫耀性消费和消费主义所具有的资本主义文化特征。

答:(1)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是指这种一种消费,这种消费主要是为了炫耀财富,而不是为了正常的消费需求的满足。

①炫耀性消费是资本主义有闲阶级消费的主要特征,也是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和增加个人地位的有力手段。有闲阶级在心理上与劳动阶级不同,他们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优越地位,他们不仅要过着有闲的生活,而且要通过生活方式方面的炫耀来显示自己的阔气。举行宴会、穿着最漂亮的服饰、对住所的讲究和装饰,这些消费行为都被作为荣誉的象征。随着工业的发展,摆阔气消费比有闲生活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更能表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②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对社会的较低阶层发生影响,于是人人都不放过能在消费方面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对多数家庭来说,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消费方式,一是家庭内部生活中的消费方式,另一是大庭广众中的消费方式,这两种消费方式是不一样的。前一种消费比较简陋,后一种消费多半比较奢侈。为了不让外人了解家庭生活的真相,前一种消费是隐蔽的。同时,由于要在大庭广众中维持较高的消费标准,由于摆阔气的消费日益具有重要性,生育儿女便成为家庭经济的一个沉重负担。一个阶级,越是讲求消费上的荣誉感,越是要维

持体面的生活方式,就越不愿意要孩子。于是就会引起生育率的下降。这是摆阔气的消费方式对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的表现。

③这种摆阔气、讲排场的炫耀性消费,产生了所谓的“凡勃伦效应”,即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在市场上,人们宁肯花钱来买高价的消费品,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力,而同样适用的价格低廉的消费品则没有这种显示性功能,即所谓“衣贱人也贱”。当商品价格下跌时,对它的需求量反而减少。因此,需求曲线不是向右下方倾斜,而是向右上方伸展。由于社会上普遍讲求排场,因此某些消费品必然会日新月异,不断变更其式样。这当然是铺张浪费,但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这正是摆阔气的需要。

(2)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指把消费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占有欲极度膨胀,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人为地制造各种虚假需求,异化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等等。

消费主义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教义,即认为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的第一位的要求是占有和消费物质产品,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追逐利润是这一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为了增加利润,仅仅增加商品的数量是不够的,必须控制、操纵和制造消费者的欲望、偏好、需要和心理,社会必须塑造其成员的性格结构,让他们愿意做他们不得不做的事。资本主义的生产,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而且同时是消费欲望和消费者的生产;只有“生产”出一批有消费欲望的消费者,产品才能卖出去,资本才能增值。资本主义通过人为地制造各种虚假需要强加于人,让人们遵循广告鼓吹去休息、娱乐、消费和爱憎,在高级的汽车、收录机、住宅和厨房设备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和不幸之中的幸福感;通过有广泛影响的电视、电影、报刊、广播等传播媒介,把特殊集团的利益伪装成明智人的利益,把按资本的要求塑造的生活方式当作向往的美好生活方式。

7.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批判消费主义。

答:消费主义的泛滥造就了异化的消费者。异化的消费者,是这样一种人,他的主要目标主要不是拥有物,而是越来越多地消费,以此补偿其内在的空虚、被动、孤独和焦虑。在一个以大企业、大工业、政府和劳动官僚为特征的社会,个人对劳动环境是无能为力的,感受到的是虚弱、孤独、厌倦和焦虑。同时,庞大的消费工业对利润的需要,通过广告的媒介,将他变成了一个贪婪的人、一台要越来越多地消费的永动机……新的、人造的需要创造出来了,人的口味被操纵了……对消费的贪婪……变成了现今工业化社会最重要的心理驱力。消费人处于幸福的幻觉之中,而他在潜意识中却忍受着厌倦和被动……他把刺激和激动误认为是快乐和幸福,把物质上的舒适当作活力;满足贪婪成了新的宗教。消费自由成了人的自由的核心。

消费主义反过来又成为资产阶级控制社会的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因为,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通工人很少在生产中有表现个人的机会,一个人自我表现的主要出路在于消费方面,于是商品消费被当成了在精神上找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的人的一条出路、一种寄托。发达工业化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造量多质高的消费品,使劳动者的消费欲望不断得到满足,无产阶级安于享乐生活,感到安闲、舒适和满足,从而使过去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否定力量的阶级,变成了肯定的方面,成了既定生活方式的支持者。对既定生活方式进行美化和肯定的大众文化,将艺术同商业、政治溶合起来,控制渗透到人的内心世界,征服人的不幸意识。总之,社会的控制日益成为合理性、生产性、技术性和总体性。这样,人丧失了反对现状的思想赖以扎根的内在的能力—否定的思考能力、理性的批判能力和自主的创造能力,成为只注意追求物质享受的单面的思想和行为的异化的人。

8.分析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对市场需求量的不同影响。

答:一个人的消费偏好并不仅仅取决于他自己的嗜好,也取决于他对其他消费者所拥有东西的观察。攀比效应,是指一种赶时髦的欲望,想拥有一件许多消费者都已拥有了的东西。而虚荣效应则是如果很多消费者都拥有某种商品,其他的消费者就可能不想要这种商品。它是指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欲望,并为自己的嗜好与众不同感到骄傲。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都会通过使需求曲线的移动影响到商品的需求量。

(1)图3-21显示了攀比效应。图中的横轴度量了某种时髦商品的销售量。假设消费者认为只有20人购买了该商品,他们缺乏动力去购买这种商品以赶上浪头。有些消费者可能买它(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但那是看中了它的内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由曲线20D 表示。

图3-21 攀比效应与市场需求曲线

假设消费者现在认为有40人购买了该商品,他们发现该商品更有吸引力了,想多买一些,需求曲线是40D 同样,如果消费者认为有60人购买了该商品,需求曲线就会是60D ,等等。消费者认为已购买该商品的人数越多,需求曲线越是移向右边。通过连接对应与20D 、40D 、60D 、80D 和100D 曲线上的点就可以确定市场需求曲线。

攀比效应会导致一条更具弹性的需求曲线。要说明其中的原因,想一下需求曲线是40D 时价格从30美元降至20美元的影响。如果不存在攀比效应,需求量只会从40000升至48000。但因为更多的人买了该商品,那么拥有它就变得时髦了,攀比效应将需求量进一步提升至80000。所以攀比效应强化了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即使需求更具有弹性。

(2)图3-22显示了虚荣效应。如果消费者认为只有20人拥有该商品,那么就适用需求曲线D 20。如果有40人拥有该商品,那么它就不再那样排他的,其虚荣价值下降了,需求量因而也减少了,适用于需求曲线40D 。依此类推,消费者认为拥有该商品的人越多,需求

曲线越是移向左边。虚荣效应使市场需求变得缺乏弹性。假设价格最初为3万美元,有20人购买它。

图3-22 虚荣效应与市场需求曲线

当价格降至1.5万美元时,如果不存在虚荣效应,购买量会升至14000(沿着曲线

20

D)。但作为一种虚荣商品,如果拥有它的人多,其身价就会大跌。虚荣效应抑制了需求量的增加,将它减少了8000单位,因此销售量只增至6000单位。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对厂商的营销策略和定价策略有意义。厂商可以制造或利用广告塑造时髦商品和虚荣商品谋利。

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对厂商的营销策略和定价策略很有意义,市场上能够制造或者利用广告塑造时髦商品和虚荣商品谋利。

三、计算题

1.在图3-23中,我们给出了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及他的预算线。如果商品X的价格是50元,那么该消费者的收入是多少?他的预算线方程式是怎样的?商品Y的价格是多少?均衡状态下他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答: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如图3-23所示。

图3-23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1)该消费者的收入为:50201000

?=。

(2)商品Y的价格为1000/4025

=,于是该消费者的预算方程为

50251000

X Y

+=

(3)商品Y的价格为1000/4025

Y

P==。

(4)当均衡时,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是有斜率相等,

50

2

25

X

XY

Y

P

MRS

P

===。

2.假设某消费者将其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X和商品Y,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如表)都独立于所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量。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是100元和500元,如果该消费者的每月收入为1000元,他应该购买的每种商品的数量是多少?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1212n n

P P P ===,即消费者应该使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自身的价格比等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自身的价格比率。则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商品组合(X ,Y )为(5,1),(6,5),(7,7)。

根据公式X Y M P X P Y =+得到消费者的预算线为:

1005001000X Y +=,只有商品组合(5,1)满足。所以,消费者应该购买5单位X 和1单位Y 。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考试习题

第三章效用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2、根据所用教材中序数效用论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A、P X/P Y=MU Y/MU X B、P X/P Y=MU X/MU Y C、PX?X=PY?Y D、以上三者都不是 4、假如某消费者所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为了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 足,该消费者应该购买()。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的坐标平面上,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 上某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个单位X而获得1单位Y。 A、5 B、1 C、1/4 D、4 6、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 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同时增加购买X,Y D、同时减少购买X,Y 7、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1,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取的总效用 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取的效用 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8、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 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9、一般而言,消费者在其收入较低时会购买黑白电视机,但随着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 会选择购买彩色电视机。由此,我们可以说黑白电视机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是()。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10、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1、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会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 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而形成的曲线被称为()。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2、就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来看,该线上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 A、均是能给这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B、并不是能给这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基本概念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产品差别价格歧视政策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答:略。 二、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答:完全竞争市场亦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一种不存在丝毫垄断因素,竞争可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受到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主要有: (1)在同一个市场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厂商和购买这些厂商产品的消费者。由于同一行业中厂商众多,单个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因而不会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单个厂商只能按照市场上已经形成的价格出售产品。同样,单个消费者由于其购买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从而也不可能对价格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们可以按照既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买进他们愿意的任何数量的商品,而不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任何的影响。 (2)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同质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所有厂商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由此决定,单个厂商如果以高价出售产品,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3)买卖双方具有完全信息。买卖双方对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信息有充分的把握。消费者不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生产者也不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 (4)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资源都能够完全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阻止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或者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的因素。在短期内,虽然企业规模和厂商数量不变,但劳动力、原材料等可变要素都可以自由转移。 2.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着两条需求曲线,一条是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水平曲线,另外一条是整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两者的关系在于:单个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水平的需求曲线表明每个厂商可以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出售他愿意出售的任何数量的商品而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即市场对该厂商的产品需求具有完全弹性。表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由市场上所有的买者和卖者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参考答案

第3章 消费者选择 【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1.填空题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边际效用分析 方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无差异分析方法。 (2)用公式来表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y y x x P MU P MU =和M Q P Q P y y x x =?+?。 (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_效用_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 倾斜的线,其斜率为_负__________。 (5)在同一坐标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___高________,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__低_________。 2.判断题(下面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效用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因为它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截然相反,分析结果不同。 (3)(√)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4)(√)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5)(×)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6)(×)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7)(√)需求线上的任何一点消费者都实现了效用最大。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花费的货币少,而买到的东西多。 3.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B ) A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与纵轴平行 D 与横轴平行 (2)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B )。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在某些场合下是相同的 D 在某些场合下相同,在某些场合下不相同 (3)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D )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B 边际效用为负 C 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零 (4)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 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 商品,原因是(A )。 A 商品X 有更多的效用 B 商品X 的价格较低 C 商品X 紧缺 D 商品X 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5)已知商品X 的价格为1.5元,商品Y 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 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 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 A 20 B 30 C 45 D 55 (6)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4.计算题 (1)某消费者收入为240元,用于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X 商品的价格Px=40元,Y 商品的

西方经济学试卷(附答案)许纯祯第三版

西方经济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30) 1、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 2、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D )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 3、按照需求规律,需求曲线是一条(D ) A、垂直直线B水平直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均衡价格一定随着(B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5、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C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6、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这种商品(A ) A、总效用达到最大B总效用降到最小C总效用为零D平均效用最小 7、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 )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交之点 C 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约束线上的任何一点 8、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C ) A、递减B不变C递增D先增后减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厂商一定会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D) A、总产量递增的阶段B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 C 平均产量递增的阶段D平均产量最高点至边际产量为零的阶段 10、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C ) A、总产量最大B总产量最小 C 平均产量最大D平均产量最小 11、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 ) A、成本增加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D技术水平提高 12、在短期平均成本上升阶段,短期边际成本曲线(B ) A、等于平均成本B大于平均成本C小于平均成本D与平均成本曲线相 交 13、利润最大化原则是(C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一定(A ) A、相等B两条曲线相交C前者大于后者D后者大于前者 1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D) A、与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重合B与平行于数量轴的价格线重合 C 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D 向右下方倾斜 二、多项选择题(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大于AC时,AC下降 B、MC小于AC时,AC下降 C、MC等于AC时,AC下降 D、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 E、MC等于AC时,AC达到最高点 2、生产函数表示了() A、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B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C生产的物质技术关 系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效用论知识整理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效用论知识整理

第二章: 第二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1、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成反比)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M(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Pxy (替代品成成正比, 互补品成反比) 4、消费者偏好T(成正比) 5、预期价格Pe (预期价格上涨即期需求增 加) 需求函数 Qd=f(P) 线形需求函数通常形式:Qd=a-bP (其中a、b 为大于0的常数,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 二、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

当需求函数为线形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1、生产成本C(成反比) 2、生产技术水平A(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Pxy(替代品成反比,互补 品成正比) 4、预期价格Pe(成正比) 5、商品本身的价格P(成正比) 6、其他因素O 供给函数 Qs=f(P) 线形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Qs=-c+dP (c、b > 0) 二、供给曲线 线形、非线形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表示商

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公同作用 一、定义 1、市场均衡:指市场上供应量和需求量达到相 等时的状态。(既市场出清) 2、均衡价格/产量: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 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产量。 二、形成 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下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三、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的变动:自身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 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位置移动。 2、需求变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 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的整体移动。(右上方或左下方)。(二)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三章案例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 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 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8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 1.交换的一般均衡 (1)交换的一般均衡的含义及条件 交换的一般均衡是指在社会生产和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态。假如有两种商品和两个消费者,如图8-1所示,现在要决定在A 、B 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X 、Y 两种商品。图中的E 点如果再作改动,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会对A 或B 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8-1 交换的一般均衡 因此交换的一般均衡的条件应该是消费者的各自商品组合选择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如果再作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不变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用数学语言来说,在E 点上消费者A 和B 的两条无差异曲线正好相切,因此,这两条无 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即:A B XY XY MRS MRS =。 (2)契约曲线 消费者A 和B 都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把这些曲线的切点连接在一起可以得到一条表示一般均衡的曲线,这就是契约曲线。在图中就是连接两个原点的曲线。交换最终达到的均衡状态称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它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使得某些人状况变好的改变都会使得另一些人的状况变坏。 (3)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 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是在社会产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福利)。除非社会的产出水平增加,否则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不会超过这一效用可能性边界线。但是改变X 和Y 的相对产出水平将会改变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形状。由上述契约 曲线可以导出消费者的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或称为效用可能性曲线。如图8-2中的S S G G '。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点与契约曲线的点是相对应的。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7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 1.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价格仍与产品的价格一样,都是由竞争的市场中供求两方面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同样,在这里受供求状况影响的市场价格起着调节作用,正是它决定了厂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需求量的选择。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各种生产资源在生产中所提供服务的价格,而不是指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①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②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是为了生产出用于向市场出售的商品或劳务,它是由消费需求引致的一种需求。 ③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不是满足消费的欲望,而是为了追求利润的需要。 (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RP)曲线的向下倾斜的那一部分。边际收益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它表示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高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即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AR MRP MP P 和MR是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的,MRP MP MR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每个单位要素的边际产量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由递增到递减的。MRP曲线也是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其下降的那一部分即为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如图7-1所示,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只是ARP M RP >时MRP向下倾斜的部分,即图中MRP曲线d点以下的部分。 图7-1 生产要素的ARP和MRP (3)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条件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均衡条件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RP)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FC)。

效用理论

案例 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 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 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 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 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 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 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 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 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不可不吸。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如何使用资源的学术体系。消费者的行为也是消费者如何做出选择的行为. 需求是消费者的行为,决定需求的是消费者所做出的选择.本章将把消费者的行为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来进行分析。 第一节 效用和需求 一、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1)效用 效用(utility )是一个人从商品的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因为人们是通过获得能使他们快乐的东西,回避能使他们痛苦的东西来得到效用的。 总效用是一个人从消费某些商品与劳务中所得到的总好处或总满足程度,即,从消费所有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合。总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消费的数量越多,总效用越大。 边际(marginal ),在经济学上的涵义就是指“增量”.如,当你拥有第一种光盘时,就产生了一个增量,拥有数从0增为1;当你拥有第二张光盘时,又产生一个增量,拥有数从1增为2;当你拥有第n 张光盘时,肯定还会产生一个增量,拥有数从n-1增为n 。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是指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即增加1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 消费某一物品会给人带来满足感,通常消费的越多,得到的满足感的总和就越大,即总效用就越大。但每1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效用)会越来越小,并最终降低为无满足感(效用为0),甚至可称为负满足感(效用小于0)。 例,当一个饥饿的人吃东西,如饺子,吃最前几个时,所带来的满足感是最大的,因为很饿,能增加一点食物(从无到有)都会使他想吃的欲望得到很大的满足.随着消费饺子数量的增加,即,离吃饱的程度越来越近,其每多吃一个饺子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就会越来越小。当他吃到最后一个时(如第50个),新增的满足感就会降为0,即吃到最后一个时他就吃饱了,由于最初饥饿而想吃的欲望完全消失。这时,因为此前每吃一个都会带来一定的满足感,所以总满足感(总效用)已达到最大(想吃的欲望得到完全的满足),即总效用已实现最大化。[因为已经吃饱,如果再吃,每多吃一个就会感到越来越不快乐(吃撑了带来的痛苦),这说明新增的满足感已小于0。] 消费其他物品也有同样的趋势,如,很渴望得到某一名牌化妆品的女生,能得到第一份所带来的效用肯定很大,而随着她能消费更多数量的这一品牌化妆品,每增1数量,效用都会有所降低,甚至对是否再消费同一品牌也会感到无所谓。 这种随物品的消费量增加,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经济理论认为,随着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最终会出现(不一定一开始就出现)。 数学表达: 因为总效用与消费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故总效用TU 是消费量x 的函数,即,TU=U(x)。 边际效用MU 是消费量x 的增量所带来的总效用TU 的增量,即由ΔX 所引起的TU 的变化量ΔTU 。所以, MU=U'(x)= dX dTU 〉0,即边际效用使总效用增加,边际效用为正值.总效用TU 最大化的满足条件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B ) A.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B.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D.预算线斜率小于零;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产量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3、假定X、Y的价格P X 、P Y 已定,当MRS XY >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 足,他将(A) A.增购X、减少Y; B.减少X,增购Y; 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 4、对于正常物品来说,(A); A.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B.替代效应与价格成正方向的变动; C.收入效应与数量成反方向的变动 D.收入效应与数量成正方向的变动; 5、序数效用论从(A)推导出需求曲线。 A.价格消费曲线 B.无差异曲线 C.效用可能性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6、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数,且不断增加 : B.为正数,但不断减少; C.为负数,且不断增加; D.为负数,但不断减少。 7、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 X 为( C )。 A.正数; B.负 C.零; D.不确定,需看具体情况而定。 8、预算约束线取决与于(C)。 A.收入; B.价格; C.收入和价格; D.偏好。 9、吉芬商品与低档物品之间存在的联系是( B ) A 低档物品一定是吉芬商品 B 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物品 C 低档物品肯定不是吉芬商品 D吉芬商品肯定不是低档物品 10、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别在于两种商品的(C) A 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 B 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 C 效用是否可加 D 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11、两种生产要素形成的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意味着边际技术替代率( C )

第三章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 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许纯祯

西经课后答案 第二章 一、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 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 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 二、计算题 =1944+207P。 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Q s 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 =3244—283P。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 D 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a)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b)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c)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的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a (b)计算价格在80元~100元之间和在100元~120元价格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c)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答:(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2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市扬经济、“看不见的手”与微观经济学 1.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制度特征: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由私人企业组织生产,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最高主宰,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家庭或居民户构成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方,购买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或满足最大化。每一经济单位都是各自独立地做出自己的经济决策,政府很少加以干涉。这正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2.“看不见的手”与微观经济学 “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上的一个著名用语,被经济学家用以形容无人设计的市场价格机制在协调千百万人自发经济活动中的神奇作用。价格之所以可以协调千百万人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它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起着三种作用:传递信息、“刺激效应”和分配收入。 (1)价格的形成受竞争机制的制约。竞争的市场价格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价格。 (2)价格的自由变动,反映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求状况,传递了关于供求双方随时变动的信息,并把各种商品的供求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和生产者,从而刺激生产者按需求变动的信息行动,刺激消费者按供给的信息行动,从而协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3)对于一个通过市场活动获取收入的人来说,他的收入取决于他出售货物和劳务的所得同他在生产这些货物和劳务所花费成本之间的差额,而这种差额又取决于市场为使用这些资源确定的价格。因此,价格具有分配收入的作用。价格的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人们了解价格体系的运行和作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需求和供给是分析有关价格和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图2-1是其鸟瞰图。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4章 生产和成本)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 (1)生产函数的含义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某种组合的生产要素同最大可能的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的一个概念。用Q 表示产出量,1X ,2X ,…,n X 表示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那么生产函 数可表示: ()12,n Q f X X X =??? 为了分析方便,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L )和资本(K )这两种生产要素。产量随L 的投入量和K 的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函数为:(),Q f L K =。 (2)技术系数 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技术系数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变动的。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表明生产要素之间不能替代。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表明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如生产同样的产量,可以采取劳动密集型,也可以采取资本密集型。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 AL K αβ= 其中,A 为技术参数,α为劳动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定1αβ+=,所以α和β可以方便地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αβ+可以大于1,等于1和小于1,其含义与规模报酬有关。 3.短期生产函数 (1)短期与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是指由于时间很短,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固定生产要素通常是指资本,因为资本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可变生产要素是指厂商可以在短期内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资本要素固定不变,劳动、原材料等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Q f L =。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 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 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 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 (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 ()Q TU f =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Q Q TU MU ??= ) (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 dQ Q dTU MU )(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 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因为最重要用途的边际效用大,其后次要用途的边际效用小,以此顺序,随用途越来越不重要,其边际效用就递减。 三、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目的是在消费者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其假设前提主要有: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与答案

第3章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 2.边际替代率 3.补偿预算线 4.消费者剩余 5.恩格尔曲线 6.吉芬难题 7.劣等品和吉芬品8.边际替代率9.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1.价格-消费曲线12.收入-消费曲线 13.边际效用14.消费者剩余15.消费者均衡 16.效用17.基数效用18.序数效用 19.无差异曲线20.预算约束线21.替代效应 22.收入效应 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所谓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3.同一商品的效用的大小,也会因时、因人、因地而不同。() 4.当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是正的。() 5.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们将获得最大效用。() 6.根据基数效用论,假定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则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中所指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也不变。() 7.假定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的移动说明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 8.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 9.价格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向变化的。 () 10.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关系是:吉芬物品一定是低档品,但低档物品不一定是吉芬物品。 () 11.不确定性是指消费者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无法预知结果。() 三、判断题 1.同样一种商品的效用将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不同。()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 3.只要总效用是正数,边际效用就不可能是负数() 4.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同一数量的商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提供同样数量的效用() 5.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利润 () 6.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因支付货币所失去的货币的 总效用() 7.在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对每单位商品所支付的货币的效用,等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 效用() 8.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