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考试习题

第三章效用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2、根据所用教材中序数效用论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A、P X/P Y=MU Y/MU X B、P X/P Y=MU X/MU Y C、PX?X=PY?Y D、以上三者都不是 4、假如某消费者所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为了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 足,该消费者应该购买()。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的坐标平面上,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 上某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个单位X而获得1单位Y。 A、5 B、1 C、1/4 D、4 6、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 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同时增加购买X,Y D、同时减少购买X,Y 7、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1,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取的总效用 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取的效用 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8、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 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9、一般而言,消费者在其收入较低时会购买黑白电视机,但随着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 会选择购买彩色电视机。由此,我们可以说黑白电视机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是()。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10、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1、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会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 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而形成的曲线被称为()。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2、就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来看,该线上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 A、均是能给这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B、并不是能给这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微观经济学案例1

案例1: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 ——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 1)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你能从中找出哪些经济学理论(主要是消费行为与需求理论方面)的思考? (2)影响目前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3)如果你是一个市场营销专家,你准备利用目前的市场需求特点从哪些方面来推广你的产品? (4)请你说说网络外部性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2005年的盛夏也许注定是属于青少年的文化盛夏:一边是"芙蓉姐姐"还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耳畔,另一边又迎来了"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热播,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两种表现形式不同、参与方式不同的文化现象,实际上有着共同的孕育背景,同时也共同折射出当前我国青年文化的新特征,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芙蓉姐姐"和"超级女声"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 "芙蓉姐姐"凭借"一张妖媚十足的脸和一副性感万分的身材",以其露骨而极度自信抑或自我欣赏的文字和夸张而经典的"S"型照片,在集广泛性、快捷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互联网络空间(准确地说是在清华北大的BBS)名声大噪,继而引起诸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在2005年的初夏,"芙蓉姐姐"终于完成了由虚拟红人向现实明星的转变,但随着"超级女声"比赛进程的推进,她"永远有多远,我就能红多远"的理想也在郁闷中破灭。"超级女声"吸引了上至89岁下至4岁的15万"女生"共同角逐。据统计,在总决赛直播期间,全国约有十分之一的电视观众在周五晚锁定湖南卫视,创造了亿万人参与的集体狂欢。 面对"芙蓉姐姐"走红和"超级女声"热播,各界的评论褒贬不一。不能否认的是,社会是个人发展的大舞台,时代是塑造和成就英雄的大背景,"芙蓉姐姐"和"超女"们的产生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的结果。对于这类青年文化热点现象,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是与非判断,更不能秉承所谓的"存在即合理"的哲学理念,对其听之任之,而是要着力探究其背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资料讲解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 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 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

变成本之间(P2—AC2)*Q2<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AC3)*Q3<(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参考答案

第3章 消费者选择 【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1.填空题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边际效用分析 方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无差异分析方法。 (2)用公式来表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y y x x P MU P MU =和M Q P Q P y y x x =?+?。 (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_效用_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 倾斜的线,其斜率为_负__________。 (5)在同一坐标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___高________,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__低_________。 2.判断题(下面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效用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因为它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截然相反,分析结果不同。 (3)(√)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4)(√)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5)(×)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6)(×)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7)(√)需求线上的任何一点消费者都实现了效用最大。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花费的货币少,而买到的东西多。 3.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B ) A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与纵轴平行 D 与横轴平行 (2)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B )。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在某些场合下是相同的 D 在某些场合下相同,在某些场合下不相同 (3)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D )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B 边际效用为负 C 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零 (4)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 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 商品,原因是(A )。 A 商品X 有更多的效用 B 商品X 的价格较低 C 商品X 紧缺 D 商品X 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5)已知商品X 的价格为1.5元,商品Y 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 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 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 A 20 B 30 C 45 D 55 (6)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4.计算题 (1)某消费者收入为240元,用于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X 商品的价格Px=40元,Y 商品的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 量。它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有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规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需 求量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供给:供给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 数量。它是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4.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即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5.需求的收入弹性:它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动的反 应程度。是消费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需求 收入弹性的大小通常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Em=需 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弹性值为正的商品被称之为 “正常物品”,收入弹性值为负的物品破称之为“劣等物品”。 6.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7.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者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 合。 8.替代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进而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一种商品 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的商品。其前提是消 费者实际收入不变。 9.收入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 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发生了变动,进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商品的 购买量的效应。 1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 情况下,连续等量地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并超过一定值后,增加该要素 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1.机会成本: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可能利益。 12.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是厂商继续留在原行业 中经营所必须获得的最低报酬。 13.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的现象。 14.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5.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所带来总 收益的增加量,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MRP=MP.MR。 16.边际要素成本(MFC):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所带来总成本支出 的增加量,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同产品的边际成本的乘积,即 MFC=MP.MC。 17.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 产量的组合的点的轨迹,也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即经济社会最优产出量 的几何表示。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效用论知识整理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效用论知识整理

第二章: 第二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1、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成反比)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M(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Pxy (替代品成成正比, 互补品成反比) 4、消费者偏好T(成正比) 5、预期价格Pe (预期价格上涨即期需求增 加) 需求函数 Qd=f(P) 线形需求函数通常形式:Qd=a-bP (其中a、b 为大于0的常数,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 二、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

当需求函数为线形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1、生产成本C(成反比) 2、生产技术水平A(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Pxy(替代品成反比,互补 品成正比) 4、预期价格Pe(成正比) 5、商品本身的价格P(成正比) 6、其他因素O 供给函数 Qs=f(P) 线形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Qs=-c+dP (c、b > 0) 二、供给曲线 线形、非线形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表示商

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公同作用 一、定义 1、市场均衡:指市场上供应量和需求量达到相 等时的状态。(既市场出清) 2、均衡价格/产量: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 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产量。 二、形成 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下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三、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的变动:自身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 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位置移动。 2、需求变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 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的整体移动。(右上方或左下方)。(二)供给曲线的移动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解释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解释 ----------------公有资源 人人都在倡导保护环境,可为什么空气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城市道路为什总是拥挤不堪能够采取哪些可行的办法 为什么大多数高速公路旁都有垃圾,而人们自家的院子里却很少有 为什么有的生物(例如黄牛)能够得以延续,而有的(大象)却濒危灭绝了呢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中蕴涵的经济学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上述几个现象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公有资源”相关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谈及公有资源,不得不提一个经典的寓言----“公有地悲剧”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镇上的许多人靠养羊为为生,大部分时间里羊在镇周围的草场上吃草,这块地被称为镇公有地。没有一个家庭拥有土地。相反的,镇里的居民集体拥有这块土地,允许所有的居民在这块土地上放羊。集体所有权很好的发挥作用,因为这块草场很大。只要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有良好草场的土地,镇公有地就不是一种竞争性物品,而且,允许居民们在操场上免费放羊也没有引起问题,镇上的每一个人都很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的人口增加,镇公有地草场上的羊也在增加。而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是有限的,土地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后,土地上放牧的羊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土地上寸草不生。由于公有地上没有草,养羊不可能了,而且,该镇曾经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失去了生活得来源。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悲剧的呢实际上,公有地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外部性。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共有地上吃草时,他降低了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的质量。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有多少羊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使羊的数量过多。如果牧羊人可以共同行动的话,他们就应该使羊群的繁殖数目减少在公有地可以承受的规模,但没有一个家庭有减少自己羊群规模的激励。 从公有地悲剧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一个人用公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公有资源的享有。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和税收减少公有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公有资源变成私人物品。 环境恶化是现代的“公有地悲剧”。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和开放的草地一样也是公有资源,而且过度污染和过度放牧一样。污染是可以用管制或对对污染性活动来征收庇谷税来解决的负外部性。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对其他人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危及别人的健康。政府可以通过征收治理污染的税费,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制定相关的规定,采取适当的管制措施,以此来维护更多人的利益,减少这种负外部性的影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道路可以是公共物品,也可以是公有资源。如果道路不拥挤,使用就没有竞争,此时是公共物品;如果道路是拥挤的,那么它的使用就会产生负外部性。当一个人在路上开车时,道路就变得更加拥挤,其他人必然就开得很慢,这是道路就是公有资源。政府解决道路拥挤的一个办法是对司机收取通行费,也就是拥挤外部性的庇谷税。有时拥挤只是一天中某段时间的问题,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更为拥挤些,其他时段就相对宽松。解决这些外部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对高峰时期高收费。这种税费就会激励私家车驾驶者改变时间表或改行他路,以便减少某一路段的堵塞。除此之外,汽油价格也会影响道路的行车状况,

效用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论 一、解释概念 预算线:指表示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费品的增加,消费者从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量的组合。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商品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递减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总效用的增加量。 吉芬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二判断 1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2.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固定常数时,表明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的。×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试题]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试题]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 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AC)*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11 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 (P—AC)*Q<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本之间222

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AC)*Q<(P—AVC)*Q<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33333 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第三章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 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如何使用资源的学术体系。消费者的行为也是消费者如何做出选择的行为. 需求是消费者的行为,决定需求的是消费者所做出的选择.本章将把消费者的行为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来进行分析。 第一节 效用和需求 一、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1)效用 效用(utility )是一个人从商品的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因为人们是通过获得能使他们快乐的东西,回避能使他们痛苦的东西来得到效用的。 总效用是一个人从消费某些商品与劳务中所得到的总好处或总满足程度,即,从消费所有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合。总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消费的数量越多,总效用越大。 边际(marginal ),在经济学上的涵义就是指“增量”.如,当你拥有第一种光盘时,就产生了一个增量,拥有数从0增为1;当你拥有第二张光盘时,又产生一个增量,拥有数从1增为2;当你拥有第n 张光盘时,肯定还会产生一个增量,拥有数从n-1增为n 。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是指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即增加1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 消费某一物品会给人带来满足感,通常消费的越多,得到的满足感的总和就越大,即总效用就越大。但每1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效用)会越来越小,并最终降低为无满足感(效用为0),甚至可称为负满足感(效用小于0)。 例,当一个饥饿的人吃东西,如饺子,吃最前几个时,所带来的满足感是最大的,因为很饿,能增加一点食物(从无到有)都会使他想吃的欲望得到很大的满足.随着消费饺子数量的增加,即,离吃饱的程度越来越近,其每多吃一个饺子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就会越来越小。当他吃到最后一个时(如第50个),新增的满足感就会降为0,即吃到最后一个时他就吃饱了,由于最初饥饿而想吃的欲望完全消失。这时,因为此前每吃一个都会带来一定的满足感,所以总满足感(总效用)已达到最大(想吃的欲望得到完全的满足),即总效用已实现最大化。[因为已经吃饱,如果再吃,每多吃一个就会感到越来越不快乐(吃撑了带来的痛苦),这说明新增的满足感已小于0。] 消费其他物品也有同样的趋势,如,很渴望得到某一名牌化妆品的女生,能得到第一份所带来的效用肯定很大,而随着她能消费更多数量的这一品牌化妆品,每增1数量,效用都会有所降低,甚至对是否再消费同一品牌也会感到无所谓。 这种随物品的消费量增加,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经济理论认为,随着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最终会出现(不一定一开始就出现)。 数学表达: 因为总效用与消费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故总效用TU 是消费量x 的函数,即,TU=U(x)。 边际效用MU 是消费量x 的增量所带来的总效用TU 的增量,即由ΔX 所引起的TU 的变化量ΔTU 。所以, MU=U'(x)= dX dTU 〉0,即边际效用使总效用增加,边际效用为正值.总效用TU 最大化的满足条件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生占座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里的“占座”现象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级思政三班 曹旭宇 学号:201202010412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里的“占座”现象 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 关键词:占座;理性人;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 在大学校园里,“占座”现象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的守候在教室门口,教室门一开,争先恐后的奔入教室,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下面我将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最佳选择。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B ) A.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B.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D.预算线斜率小于零;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产量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3、假定X、Y的价格P X 、P Y 已定,当MRS XY >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 足,他将(A) A.增购X、减少Y; B.减少X,增购Y; 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 4、对于正常物品来说,(A); A.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B.替代效应与价格成正方向的变动; C.收入效应与数量成反方向的变动 D.收入效应与数量成正方向的变动; 5、序数效用论从(A)推导出需求曲线。 A.价格消费曲线 B.无差异曲线 C.效用可能性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6、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数,且不断增加 : B.为正数,但不断减少; C.为负数,且不断增加; D.为负数,但不断减少。 7、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 X 为( C )。 A.正数; B.负 C.零; D.不确定,需看具体情况而定。 8、预算约束线取决与于(C)。 A.收入; B.价格; C.收入和价格; D.偏好。 9、吉芬商品与低档物品之间存在的联系是( B ) A 低档物品一定是吉芬商品 B 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物品 C 低档物品肯定不是吉芬商品 D吉芬商品肯定不是低档物品 10、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别在于两种商品的(C) A 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 B 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 C 效用是否可加 D 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11、两种生产要素形成的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意味着边际技术替代率( C )

基数效用论与叙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基数效用论与叙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具体不清楚,书上58 )均衡价格的形成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图2-4中,假定D曲线为市场的需求曲线,S曲线为市场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与E点,E点为均衡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P=4,均衡数量Q=400.显然,在均衡价格为4元的水平。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都是400单位,也可以反过来说,在均衡数量为400的水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是相等的,都为4元,因此,这样一种状态便是一种使买卖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 ) 供给,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比那栋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公积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 解释谷贱伤农

在图2-24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1的位置向右平移到S2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类似的,在歉收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减少的幅度将小于由他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在图2-24中,只需先假定农产品的歉收使供给曲线S'的位置向右移至S的位置,随后便可以具体的说明这种与丰收年份相反的情况了 )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形成(画图说明)

微观经济学论文-——食堂排队现象的经济学浅析

简析学校食堂排队现象 一.现象阐述 在三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不会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未来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 窗口 打米饭处为C 窗口 A 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少 B 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 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大菜劳动力少 二.消费者(学生)角度分析 解释一:运用博弈论的思想 假设有两个参与者X,Y 他们面对同一个人气菜品a 有两种选择:排队或者不排队 假设他们排队或不排队的效率图为下图 根据占有均衡的原理,无论对方采取何种策略,“我”都有唯一的最佳策略,即选择不排队,最终虽然大家都不排队得到的效用最小,但是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不排队。 解释二:根据供给需求理论来解释 假设A 类窗口中的a 菜品需求曲线如下图 需求量为Q 当a 菜品出现排队状况时,需求量增加,则有两种情况。 1. 需求量没有超过供给饱和线(Q1)

2. 需求量超过供给饱和线(Q2) 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根据需求定理(在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自身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动),我们的均衡点按照理论应该移动到(P1,Q1)或者(P2,Q2)点。但是,由于学校食堂是定价销售,随着需求量的移动,价格却不会降低。则,消费者就会承担阴影部分的损失。所以无论消费者排不排队,实际上,都有一部分损失。这个时候,消费者有两种选择 1. 选择别的不需要排队的菜 2. 打这个菜 选择1的机会成本是失去打这个菜的效用 选择2的机会成本是失去打别的菜的效用 显性成本是打菜浪费的时间效用 从基数效用的假设上来说,假设所有A 窗口菜品效用都是2,选择别的不排队的菜品应该是明智的选择。但是由于个人偏好,主观感受等差异,实际不同菜品的效用没有办法衡量。所以,我们也有可能选择打这个菜。这个时候,我们又面临两种选择,是排队还是不排队? 我们的菜品实际上每一份菜的效用是不同的。因为这里的效用是(菜品的效用+时间效用)在这里我们根据基数效用论进行一个假设: a 菜一共可以打6份 第一个打菜的可以得到效用5 第二个打菜的可以得到效用4 第三个打菜的可以得到效用3 第四个打菜的可以得到效用2 第五个打菜的可以得到效用1 第六个打菜的可以得到效用0 以后打菜的都只能得到效用-5 情况一:当需求量没有超过供给饱和线的时候 (假设有5个人打) 排队或者不排队,最终都可以打到这份菜。而浪费的时间由于排队位置的不定性和不排队的不定性,我们无法比较它们消耗的时间效用,所以在这里我们假设他们使用的时间效用一样。但是,排队就意味着当你决定排队的时候,其实你所得到的效用就已经确定了。而不排队意味着你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格,身高,位置),还可以努力达到更高的效用。 情况二:当需求量超过饱和线的时候 (假设有50个人打) 1. 排队的话,你打到菜的几率是6\50,第一个打到菜的几率是1\50 2. 不排队的话,你打到菜和第一个打到菜得几率是0-100% 当你确定自己的位置处于饱和范围内的时候,你无论排队或者不排队都会有效用,但是

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答疑解惑

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答疑解惑 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二者有明显的差异: (1)两者的区别:第一,假设不同;第二,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第三,均衡条件的表达也不同。 (2)二者的共同之处:第一,都从市场的需求一方入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第二,它们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第三,它们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第四,它们推导得出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试解释以下关于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金刚钻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 (1)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从需求一方面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人们对金刚钻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2)从供给一方面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金刚钻则很稀缺,生产金刚钻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金刚钻很昂贵。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MU1/P1≠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对消费者均衡问题的讨论,主要是研究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实现最大的效用。其研究的结果表明:以两种商品为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U1/P1=MU2/P2=常量(常量表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其经济含义是: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X1,X2)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商品,其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且等于所付出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必须指出,以上消费者均衡条件成立的基础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该规律表明: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的、等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一单位的消费增量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若MU1/P1≠MU2/P2,则有两种情况:

效用论(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2.当总效用曲线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曲线( ) A.达到最小 B.达到最大 C.为零 D.为正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获90效用,消费三单位获得121效用,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 ) A.87 B.40 C.31 D.71 4.一条代表某消费者可以通过花费其所有收入从而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 A.需求曲线 B.供给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5.预算约束线的条件决定于( )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价格 6.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 A.它的边际效用 B.它的使用价值 C.它的市场供求状况 D.它的总效应 7.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那么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 ) A.18 B.19 C.68 D.50 8.如果商品x 、y 的价格分别为Px 、Py 是即定的,当Py Px MRSxy 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 A.增多消费x ,减少消费y B.同时增多消费x 和y C.减少消费x ,增多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 和y 。

9.当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 A.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增加 B.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下降 C.A和B都对 D.以上都不对 10.某消费者只消费x和y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意味着,沿一条无差异曲线,随着他对x的消费增加() A.以y衡量的再多一单位x的价值在下降 B.以y衡量的再多一单位x的价值在上升 C.为获得再多一单位的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在下降 D.为获得再多一单位的y,必须放弃的x的数量在下降 11.替代效应可表示为()的结果 A.移向一条新的预算约束和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 B.移向一条新的预算约束线但保持在原来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C.移向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但保持在原来的一条预算约束上 D.决定于所讨论的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 12.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 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 13.序数效用论从()推导出需求曲线 A.价格消费曲线 B.无差异曲线 C.效用可能性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14.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水平所对应的需求量都是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 A.最小 B.可能最大 C.最大 D.不能确定 15.某女士在收入较低时购买大宝SOD蜜做为化妆品,而在收入提高时去购 买欧莱雅,则大宝SOD蜜对这类消费者而言属于() A.吉芬物品 B.正常品 C.低档品 D.生活必需品 16.在序数效用论中,商品的效用() A.取决于价格 B.取决于使用价值 C.可以通过具体数字比较 D.可以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