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教案-阎石-第七章-时序逻辑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13
数字逻辑电路教案(40节)第⼀章数字电路基础新课导⼊:前⾔电⼦电路根据处理信号和⼯作⽅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类。
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例如:速度、温度、电场等物理量通过传感器转换后的电信号。
模拟电路:对这些信号进⾏传输、处理的电⼦电路称为模拟电⼦电路。
主要是研究输出与输⼊之间信号的⼤⼩、相位变化等。
信号发⽣器、功率放⼤器、整流滤波器等都是由模拟电路组成的。
其波形为:教学过程:§1-1 数字电路概述⼀、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数字信号:指幅度随时间不连续变化的脉冲信号。
数字电路:主要是指输出与输⼊之间的逻辑关系,⼀般不研究变化过程。
如数字万⽤表、数字⽯英电⼦表、声⾳通过扩⾳器也是⼀种数字信号。
波形如下图:数字电路的应⽤:数字电视、数字录像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电⼦计算机、数字控(a)1111(b)⼆、数字电路的特点数字电路中只有⾼电平、低电平两种状态,通常采⽤⼆进制编码,即只有1和0两个数码,⽤来表⽰脉冲信号的⽆有或多少。
⾼电平3.6V⽤1表⽰,低电平0.3V⽤0表⽰。
例:光盘的刻录数字电路中的⼆极管、三极管都是⼯作在开关状态,开关的接通与断开,可以⽤导通和截⽌来实现。
导通⽤1,截⽌⽤0表⽰,这种表⽰⽅法⼀般称为正逻辑。
如果低电平对应1,⾼电平对应0的关系称为负逻辑。
数字电路的分析与模拟电路不同,主要是以逻辑代数为主要⼯具,利⽤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卡诺图、波形图等。
特点:1、数字信号易于存储、加密、压缩、传输和再现。
2、数字电路结构简单,便于集成化、系列化批量⽣产,成本低、使⽤⽅便。
3、可靠性⾼、精度⾼、抗⼲扰能⼒强。
4、能实现数值运算,可编程数字电路容易实现各种算法,具有较⼤的灵活性。
5、能实现逻辑运算和判断,便于实现各种数字控制。
三、数字电路的应⽤1、信号发⽣器2、数字电⼦仪表3、数字家电产品4、数字电⼦计算机5、数字通信6、⼯业数字控制系统四、如何学好数字逻辑电路1、学好基础知识3、综合应⽤数字集成电路§1-2 数制与编码⼀、数制在数字电路中,常⽤⼆进制数、⼋进制数和⼗六进制数。
皖西学院教案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授课专业班级电气授课教师张斌职称副教授教学单位机电学院教研室学期授课计划说明单元教案分教案从集成度不同数字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甚大规模五类。
、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电路简单,便于大规模集成,批量生产)可靠性、稳定性和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通用性好,成本低.)具可编程性,可实现硬件设计软件化)高速度低功耗)加密性好、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与测试()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数字电路的分析:根据电路确定电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工具:逻辑代数。
电路逻辑功能主要用真值表、功能表、逻辑表达式和波形图。
() 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的设计:从给定的逻辑功能要求出发,选择适当的逻辑器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逻辑电路。
设计方式:分为传统的设计方式和基于软件的设计方式。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时间和数值均连续变化的电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等、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是离散、幅值只有和两种状态的信号。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工作信号,研究的对象不同,分析、设计方法以及所用的数学工具也相应不同教学内容纲要备注、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由于数字信号便于存储、分析和传输,通常都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
数字信号的描述方法、二值数字逻辑和逻辑电平二值数字逻辑:、数码表示数量时称二进制数,表示事物状态时称二值逻辑。
表示方式:、在电路中用低、高电平表示、两种逻辑状态、数字波形数字波形是信号逻辑电平对时间的图形表示。
比特率每秒钟转输数据的位数()数字波形的两种类型:归零型和非归零型()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实际脉冲波形及主要参数()时序图表明各个数字信号时序关系的多重波形图。
课后作业成计数器时,每次转换过程只有一个触发器翻转,译码时不会发生竞争-冒险现象。
()求代码表示的十进制数对于有权码,可以根据位权展开求得所代表的十进制数。
()用代码表示十进制数对于一个多位的十进制数,需要有与十进制位数相同的几组代码来表示。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数字电路概述1.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1.2 数字电路的分类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1.3 数字电路的特点与优势数字电路的可靠性数字电路的可编程性第二章:逻辑门电路2.1 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2.2 组合逻辑门电路缓冲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2.3 常用逻辑门电路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第三章:逻辑函数与逻辑代数3.1 逻辑函数的概念逻辑函数的定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3.2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乘、逻辑除、逻辑乘方3.3 逻辑函数的化简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卡诺图化简方法第四章: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4.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组合逻辑电路的实现方法4.2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时序要求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4.3 数字电路设计工具硬件描述语言(HDL)数字电路设计软件第五章:数字电路的仿真与验证5.1 数字电路仿真的概念数字电路仿真的意义数字电路仿真工具5.2 逻辑函数的仿真与验证逻辑函数的仿真方法逻辑函数的验证方法5.3 数字电路的测试与维护数字电路的测试方法数字电路的维护与故障排除第六章:触发器与计数器6.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触发器的定义与功能触发器的类型与特点6.2 常见触发器SR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CP触发器6.3 计数器的基本概念计数器的定义与功能计数器的类型与特点6.4 常见计数器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第七章:数字电路的应用7.1 数字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信号处理器7.2 数字电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存储器与缓存7.3 数字电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数字电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数字电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第八章:数字电路的优化与改进8.1 数字电路的优化方法最小化逻辑函数降低逻辑电路的复杂度8.2 数字电路的改进方法提高电路的可靠性提高电路的性能8.3 数字电路的节能设计节能电路的设计原则节能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九章:数字电路project 9.1 数字电路设计项目流程需求分析电路设计仿真与验证实物制作与测试9.2 数字电路设计实例简易计算器数字音调发生器9.3 数字电路设计竞赛与创新国内外数字电路设计竞赛简介数字电路设计创新案例分享第十章:数字电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数字电路技术的最新发展新型逻辑门电路量子计算与光子计算10.2 数字电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物联网概述数字电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案例10.3 未来数字电路技术的展望更加高效的计算能力更加可靠的电路性能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区别:需要明确数字电路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具有离散的电压水平,而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第6章时序逻辑电路6.1复习笔记本章系统地讲述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
首先讲述了时序逻辑电路在逻辑功能和电路结构上的特点以及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然后介绍了移位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等各类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最后介绍了时序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一、概述时序电路称为状态机(简称SM)、有限状态机(FSM)或算法状态机(ASM),工作时在电路的有限个状态间按一定的规律转换,关于时序电路的要点总结如表6-1-1所示。
表6-1-1时序电路要点总结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1.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一个时序电路,就是要求找出电路的状态和输出的状态在输入变量和时钟信号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由于同步时序电路中所有触发器都是在同一个时钟信号操作下工作的,因此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分析同步时序电路时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1)由逻辑图得到每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2)将驱动方程代入相应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得到状态方程;(3)得到整个时序电路的状态方程组;(4)根据逻辑图得到电路的输出方程。
2.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状态机流程图和时序图(1)状态转换表:①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中代入任意一组输入变量及电路初态的取值;②计算出电路的次态和现态下的输出值;③将其再代入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④得到一组新的次态和输出值;⑤将所有计算结果列成真值表的形式,得到状态转换表。
(2)状态转换图:将电路的各个状态用圆圈表示,状态转换方向用箭头表示。
箭头旁注明状态转换前的输入变量取值和输出值。
输入变量取值通常写在斜线以上,输出值写在斜线以下。
(3)状态机流程图(SM图):SM图表示在一系列时钟脉冲作用下时序电路状态转换的流程以及每个状态下的输入和输出。
SM图常用图形符号见表6-1-2。
表6-1-2SM图常用图形符号(4)时序图:在输入信号和时钟脉冲序列作用下,电路状态、输出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称为时序图。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与电子学(一)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不仅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硬件基础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学习计算机硬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要求掌握常用进制及其转换,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化,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法。
教学难点:公式、定理、规则的正确应用,逻辑函数化简的准确性。
方法提示:通过多举例子,多做练习以提高对公式应用的熟练性。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集成逻辑门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本章主要介绍MOS和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的电气特性。
要求掌握高、低电平与正、负逻辑的概念,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熟悉二极管与门和或门,三极管非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电气特性和功能。
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门、CMOS传输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重点是外部特性,即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数字电路教案本课程理论课学时数为70,实验24学时。
各章学时分配见下表: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本周学时分配】本周5学时。
周二1~2节,周四3~5节。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二进制数、二—十进制数(主要是8421 BCD码)2、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若干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3、熟练掌握逻辑函数的几种表达形式。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本周教学重点:1、绪论:重点讲述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应用状况和课程主要内容。
2、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重点讲述各种运算的运算规则、符号和表达式。
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重点讲述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普通代数公式的区别,常用公式的应用背景。
4、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重点讲述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相互转换方法。
本周教学难点: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应用背景和变换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一、绪论(约0.5学时)1、电子电路的分类。
2、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
3、数字电路的基本应用。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5、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数制与码制(约1.5学时)(若前置课程已学,可作简单复习0.5学时)1、几种不同进制(二、八、十、十六进制)。
2、几种不同进制相互转换。
3、码制(BCD码)。
三、逻辑代数1、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与、或、非运算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还可以形成其他复合运算,常用的是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运算。
(约0.5学时)2、常用公式(18个)(约0.5学时)3、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约0.5学时)4、逻辑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约0.5学时)5、逻辑函数各种表示方法间的转换:常用的转换包括:函数式←→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约1学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可组织学生讨论逻辑代数公式和普通代数公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逻辑函数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相互转换方法。
【作业】P38 1.1 1.2 1.8 1.10【本周学时分配】本周5学时。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7.1 概述时序电路在任何时刻的稳定输出,不仅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而且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
图7.1.1 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框图2、时序电路的分类 (1) 根据时钟分类同步时序电路中,各个触发器的时钟脉冲相同,即电路中有一个统一的时钟脉冲,每来一个时钟脉冲,电路的状态只改变一次。
异步时序电路中,各个触发器的时钟脉冲不同,即电路中没有统一的时钟脉冲来控制电路状态的变化,电路状态改变时,电路中要更新状态的触发器的翻转有先有后,是异步进行的。
(2)根据输出分类米利型时序电路的输出不仅与现态有关,而且还决定于电路当前的输入。
穆尔型时序电路的其输出仅决定于电路的现态,与电路当前的输入无关;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独立设置的输出,而以电路的状态直接作为输出。
7.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电路的分析步骤:电路图 时钟方程、输出方程、驱动方程 状态方程 计算 状态表(状态图、时序图) 判断电路逻辑功能 分析电路能否自启动。
7.2.1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举例:[例7.2.1]7.2.2 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举例:[例7.2.3] 7.3 计数器概念:在数字电路中,能够记忆输入脉冲CP 个数的电路称为计数器。
计数器累计输入脉冲的最大数目称为计数器的“模”,用M 表示。
计数器的“模”实际上为电路的有效状态。
计数器的应用:计数、定时、分频及进行数字运算等。
计数器的分类:(1)按计数器中触发器翻转是否同步分:异步计数器、同步计数器。
(2)按计数进制分: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N 进制计数器。
(3)按计数增减分: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加/减法计数器。
7.3.1 异步计数器X X Y 1Y m输入输出一、异步二进制计数器1、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分析图7.3.1 由JK触发器组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分析方法:由逻辑图到波形图(所有JK触发器均构成为T/触发器的形式,且后一级触发器的时钟脉冲是前一级触发器的输出Q),再由波形图到状态表,进而分析出其逻辑功能。
2、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减法运算规则:0000-1时,可视为(1)0000-1=1111;1111-1=1110,其余类推。
由JK触发器组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的工作情况分析略。
二、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由JK触发器组成的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由来:在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基础上经过适当修改获得。
有效状态:0000——1001十个状态;无效状态:1010~1111六个状态。
三、集成异步计数器CT74LS290为了达到多功能的目的,中规模异步计数器往往采用组合式的结构,即由两个独立的计数来构成整个的计数器芯片。
如:74LS90(290):由模2和模5的计数器组成;74LS92 :由模2和模6的计数器组成;74LS93 :由模2和模8的计数器组成。
1.CT74LS290的情况如下。
(1)电路结构框图和逻辑功能示意图(2)逻辑功能如下表7.3.1所示。
注:5421码十进制计数时,从高位到低位的输出为1230Q Q Q Q 。
2、利用反馈归零法获得N (任意正整数)进制计数器方法如下:(1)写出状态S N 的二进制代码。
(2)求归零逻辑(写出反馈归零函数),即求异步清零端(或置数控制端)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3)画连线图。
举例:试用CT74LS290构成模小于十的N 进制计数器。
CT74LS290则具有异步清零和异步置9功能。
讲解教材P215的[例7.3.1]。
注:CT74LS90的功能与CT74LS290基本相同。
7.3.2 同步计数器 一、同步二进制计数器 1.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2、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3、集成同步二进制计数器CT74LS161(1)CT74LS161的引脚排列和逻辑功能示意图注:74LS163的引脚排列和74LS161相同,不同之处是74LS163采用同步清零方式。
(2)CT74LS161的逻辑功能 ①CR =0时异步清零。
C0=0②CR =1、LD =0时同步并行置数。
0123Q Q Q Q CT CO T =③CR =LD =1且CP T =CP P =1时,按照4位自然二进制码进行同步二进制计数。
123Q Q Q Q CO =④CR =LD =1且CP T ·CP P =0时,计数器状态保持不变。
4、反馈置数法获得N 进制计数器方法如下:·写出状态S N -1的二进制代码。
·求归零逻辑,即求置数控制端的逻辑表达式。
·画连线图。
(集成计数器中,清零、置数均采用同步方式的有74LS163;均采用异步方式的有74LS193、74LS197、74LS192;清零采用异步方式、置数采用同步方式的有74LS161、74LS160;有的只具有异步清零功能,如CC4520、74LS190、74LS191;74LS90则具有异步清零和异步置9功能。
等等)试用CT74LS161构成模小于16的N 进制计数器 5、同步二进制加/减计数器 二、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8421BCD 码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电路分析 三、集成同计数器1、集成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CT74LS160 (1)CT74LS160的引脚排列和逻辑功能示意图图7.3.3 CT74LS160的引脚排列图和逻辑功能示意图(2)CT74LS160的逻辑功能 ①CR =0时异步清零。
C0=0②CR =1、LD =0时同步并行置数。
03Q Q CT CO T =③CR =LD =1且CP T =CP P =1时,按照BCD 码进行同步十进制计数。
3Q Q CO =④CR =LD =1且CP T ·CP P =0时,计数器状态保持不变。
2.集成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CT74LS190其逻辑功能示意图如教材图7.3.15所示。
功能如教材表7.3.10所示。
集成计数器小结:集成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160、74162的引脚排列图、逻辑功能示意图与74161、74163相同,不同的是,74160和74162是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而74161和74163是4位二进制(16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此外,74160和74162的区别是,74160采用的是异步清零方式,而74162采用的是同步清零方式。
74190是单时钟集成十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其引脚排列图和逻辑功能示意图与74191相同。
74192是双时钟集成十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其引脚排列图和逻辑功能示意图与74193相同。
7.3.3 利用计数器的级联获得大容量N 进制计数器计数器的级联是将多个计数器串接起来,以获得计数容量更大的N 进制计数器。
1、异步计数器一般没有专门的进位信号输出端,通常可以用本级的高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计数,即采用串行进位方式来扩展容量。
举例:74LS290(1)100进制计数器Q 0 Q 1 Q 2 Q 3(b) 逻辑功能示意图(a) 引脚排列图V CO Q Q Q Q CT LD0 1 2 3 PCR D 0 D 1 D 2 D 3 CT CT CPCO LD(2)64进制计数器2、同步计数器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可以选择合适的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来驱动下一级计数器计数。
同步计数器级联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级间采用串行进位方式,即异步方式,这种方式是将低位计数器的进位输出直接作为高位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异步方式的速度较慢。
另一种级间采用并行进位方式,即同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各计数器的CP 端连在一起接统一的时钟脉冲,而低位计数器的进位输出送高位计数器的计数控制端。
举例:74161 (1)60进制(2)12位二进制计数器(慢速计数方式)12位二进制计数器(快速计数方式)74LS161Q 0Q 1Q 2Q 3D 0CT P CPCT T C r LD D 1D 2D 311174LS161Q 0Q 1Q 2Q 3D 0CT P CPCT T C r LD D 1D 2D 311&&00102030011121317.4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寄存器是由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位二进制代码,存放n 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用n 个触发器来构成。
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将寄存器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两大类。
基本寄存器只能并行送入数据,需要时也只能并行输出。
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依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也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还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十分灵活,用途也很广。
7.4.1 基本寄存器概念:在数字电路中,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或代码的电路称为寄存器。
1、单拍工作方式基本寄存器无论寄存器中原来的内容是什么,只要送数控制时钟脉冲CP 上升沿到来,加在并行数据输入端的数据D 0~D 3,就立即被送入进寄存器中,即有:012310111213D D D D Q Q Q Q n n n n =++++2.双拍工作方式基本寄存器(1)清零。
CR=0,异步清零。
即有:00000123=nn n n Q Q Q Q(2)送数。
CR=1时,CP 上升沿送数。
即有:012310111213D D D D Q Q Q Q n n n n =++++(3)保持。
在CR=1、CP 上升沿以外时间,寄存器内容将保持不变。
7.4.2 移位寄存器 1.单向移位寄存器 四位右移寄存器:时钟方程:CP CP CP CP CP ====3210驱动方程:n n n i Q D Q D Q D D D 2312010====、、、 状态方程:nn n n n n i n Q Q Q Q Q Q D Q 21311201110====++++、、、单向移位寄存器中的数码,在CP 脉冲操作下,可以依次右移或左移。
n 位单向移位寄存器可以寄存n 位二进制代码。
n 个CP 脉冲即可完成串行输入工作,此后可从Q 0~Q n-1端获得并行的n 位二进制数码,再用n 个CP 脉冲又可实现串行输出操作。
若串行输入端状态为0,则n 个CP 脉冲后,寄存器便被清零。
2.双向移位寄存器Q Q Q Q CP移位时钟脉冲M=0时右移 M=1时左移⎪⎪⎩⎪⎪⎨⎧+=+=+=+=++++SL n n n n n n n n n SR n MD Q M Q MQ Q M Q MQ Q M Q MQ D M Q 21331122011110 ⎪⎪⎩⎪⎪⎨⎧====++++n n nn n n SR n Q Q Q Q Q Q D Q 21311201110 ⎪⎪⎩⎪⎪⎨⎧====++++SL n n n nn n n DQ Q Q Q Q Q Q 13312211110 3.集成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CT74LS194的引脚排列图和逻辑功能示意图:CT74LS194M (a) 引脚排列图V CC Q 0 Q 1 Q 2 Q 3 CP M 1 M 0CR D SR D 0 D 1 D 2 D 3 D SL GNDM 1M 0D SLQ 0 Q 1 Q 2 Q 3(b) 逻辑功能示意图D 0 D 1 D 2 D 3CRCP D0 × × × 1 0 0 × 1 0 1 ↑ 1 1 0 ↑ 1 1 1 ×异步清零 保 持 右 移 左 移 并行输入7.4.3 一、环形计数器1、环形计数器是将单向移位寄存器的串行输入端和串行输出端相连, 构成一个闭合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