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围棋博弈与算法研究

最新围棋博弈与算法研究

最新围棋博弈与算法研究
最新围棋博弈与算法研究

围棋博弈与算法研究

围棋博弈与算法研究

摘要

下完一局棋应有无数种供选择的方案,加上每个棋手的兴趣爱好、棋风、当时的心情、状态的差异,我们称它为“千古无同局”,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下棋的手法是一模一样的,在此我们对其进行讨论并分析。

文中首先讨论了围棋的起源,比如最早的围棋程序是由.A Zobrist作为他模式识别专业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提出的,之后JonRyder将Zobrist的程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将定式问题对象化,将对于每一个定式的出现方式,进行统一的处理,展示出棋盘坐标系统及其映射的一种实现方案。接着分析次序问题,因为棋局中整个布局过程往往是在多个定式之间交错进行的,因此可以建立容易进行检索及匹配操作的行棋步骤表,得出行棋步骤表字符串化的一种实现方式。从效果上来讲,棋子的影响模型当然是越精确越好,因此建立精细计算的影响模型,从力学模型、度量公式和棋子双方势力范围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到利用每个点计算得到的四个方向的力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粗略的表示双方的势力范围,力量对比,棋势强弱等信息。因为计算各点的影响值所需的时间成为搜索总用时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要想实现计算时间可以接受的完全搜索,必须采用更简洁的影响模型,因此建立快速计算时使用的影响模型,得出了影响值与空点级别的关系。最后建立了棋盘模型,设计方形棋盘使三线围成的边部与四线围成的中腹具有相同的地位或最小的差异,利用数学知识中的三线点与四线点目效率相近的原则,得出了围 的网点是最佳的。

棋棋盘选择1919

关键字:行棋步骤表定式问题对象化精细计算的影响模型棋盘模型

一、问题重述

围棋是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们流传下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纵向看,这项国宝历经了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几千年的历史,有盛有衰,有褒有贬,源远流长。横向看,当中国的文化往外辐射传播时,作为有悠久历史的“琴、棋、书、画”也随之传向了海外。在艺术领域中,与它的姊妹艺术“琴、书、画”相比,棋文化受关注的程度要少很多,郑重其事作研究探讨的文献、文章所见也不多。时至今日,恰如许多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一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为下完一局棋应有无数种供选择的方案(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上每个棋手的兴趣爱好、棋风、当时的心情、状态的差异,我们称之为“千古无同局”文中主要讨论什么是围棋算法?如何进行面向对象的改造,建立对象模型?请收集材料建立其相应的匹配算法。

二、问题分析

围棋是一项智力性很强的智力性活动,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比如最早的围棋程序是由.AZobrist作为他模式识别专业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提出的,之后JonRyder将Zobrist的程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将整个定式问题看作一个对象,定义为CGoFormulary类,对于每一个定式的8种出现方式,我们进行统一的处理,展示出了棋盘坐标系统及其映射的一种实现方案。围棋定式的展开次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整个布局过程往往是在多个定式之间交错进行的,因此建立易于进行检索及匹配操作的行棋步骤表,然后得出行棋步骤表字符串化的一种实现方式。接着建立精细计算的影响模型,从力学模型、度量公式和棋子双方势力范围求得结果,同时建立快速计算时使用的影

响模型,得出影响值与空点级别的关系。最后建立了棋盘模型,设计方形棋盘使三线围成的边部与四线围成的中具有相同的地位或最小的差异,应用搜集到的材料和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其问题。

三、模型假设

假设一:假设下棋时不受外界的影响。

假设二:假设有足够多的黑白子围棋。

假设三:假设下棋的两人能力一样。

假设四:假设棋盘足够大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棋子。

四、符号说明

A总控制力

B平衡度

F黑子的扳位

E白子的扳位

m空交叉点

n遍历棋子

FB占有强度

SFB形势评估函数

?下了某子之后形势改变的度量

SFB

(),x y默认坐标系

()

,,

,x y各定式区坐标系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布局研究

人类棋手在选择布局走法时,通常会使用定式,定式是经过几千年经验积累所得出的合理布局走法,精通定式变化是人类棋手棋力进阶的必由之路,事实上在围棋程序领域,引入了定式库的程序也会在布局阶段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如何识别并选择定式,是布局阶段的核心问题。

5.1.1围棋起源阶段

最早的围棋程序是由.AZobrist作为他模式识别专业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提出的。Zobrist引入了影响函数的方法将棋盘分为黑方和白方地域。

+,白子Zobrist的影响函数计算棋盘上每一个交叉点的数值,黑子取值50

取值50

-而空白点为0;正数效果的点要给其邻接点加1

+,同样负数效果的点给邻点加1

-,这样的算法递归执行4次,将棋盘最终数值化,如图:

1

3 2 2

2 4 6 4 2

2 4 8 10 8 4 2

1 2 6 10 62 10 6 2 1

2 4 8 10 8 4 2

2 4 6 4 2

2 2 2

1

图1.根据Zobrist影响模型,一个黑子对其周围辐射的影响

而JonRyder的程序是Zobrist研究的深入,这也是他的博士论文内容。

围棋入门教程(整理版)

围棋初学者

目录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围棋的用具与名称 二、围棋的下法 三、围棋的胜负判别 四、围棋的着法名称 五、围棋中的气与提子 六、棋子的连接与分断 第二讲:吃子手段 一、双打 二、征子 三、缓征 四、枷 五、接不归 六、扑 七、倒扑 八、滚打包收 九、金鸡独立 十、倒脱靴 第三讲:死活要点 一、活棋的条件——制造两个真眼 二、“聚三”能否活棋

三、“聚四”能否活棋 四、“聚五”能否活棋第四讲:对杀方法 一、数气方法 二、长气和紧气的知识 三、不同情况下的对杀第五讲:劫的知识 一、打劫的概念 二、劫材的选择 三、劫的种类 四、劫的应用 五、劫的应用 第六讲:下法概述 一、一盘棋分三个阶段 二、布局 三、中盘战斗 四、官子 五、比赛结束,判定胜负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围棋的用具与名称 (一)棋盘 下围棋所需要的用具不多。首先准备一副棋盘,棋盘的大小有一定的规格,通常是44×41厘米的矩形。制棋盘的材料不限,普通的棋盘一般是在纸或塑料纸上划上规定的线即可,稍高级的棋盘是用木板制成的。 棋盘的表面划有纵横各19路直线,形成361个交叉点,其中规定的9个交叉点被画成较大的黑点,这9个点就称为“星位”,而中央的星位我们称之为“天元”,(见左图)。棋盘上的各部分分别称为右上角、右边、右下角、上边、下边、左上角、左边、左下角及中腹。(见右图)。 二、围棋的下法 找个合适的地方放好你的围棋用具,你就可以与对手隔棋盘相对而坐,进行对弈了。首先要决定谁执白棋谁执黑棋,正规比赛时,一般用猜先的办法来决定。平时对弈则通常是由棋力较差的一方执黑棋,棋力较强的一方执白棋,这在棋界中已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棋力不相上下,双方可轮流执黑棋和白棋。决定好两人所执棋子之后,就由执黑棋的一方在棋盘上下第一颗棋子。此时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中的任何点都可下子,但不可放在交叉点外的方格内。接着由白棋下第2颗子,然后再轮到黑棋下第3颗子,如此双方轮流下子直到终盘。(见图)就是双方轮流下子形成布局阶段的例子,但并不表示下棋时要依照此例下,

围棋博弈精髓与东方管理智慧

围棋博弈精髓与东方管理智慧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围棋博弈精髓与东方管理智慧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围棋博弈精髓与东方管理智慧 围棋变化复杂,从古至今未曾见到一盘一模一样的棋。从规则上讲,棋盘上的361点都是可以作为下子的地方,因此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分析,应该有361的阶乘种变化,估计这个数字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也很难计算出来。所以国际象棋和象棋都会出现电脑挑战人脑,但是围棋估计在若干年后也不会出现电脑挑战人脑的情形出现。 电脑难以下赢人脑的主要原因还不是计算的问题,关键是围棋中的哲学思想和价值判断是电脑无法完成的。围棋中每一子的作用要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来判断,所以同样的棋有人认为是好棋,有人认为是臭棋,而真正的结果可能要百步以后才能显现,这是电脑根本做不到的。就好比用电脑合成的图画怎能和大师们的艺术作品媲美?更何况围棋中处处体现的战略、战术、阴谋、陷阱也不是靠计算机程序能够完成的。 围棋分为布局、中盘和收官三个阶段。布局阶段相当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布局的好坏决定一盘棋的结果,同样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围棋的布局根据对弈者的风格有很大不同,有的乐于取势,有的乐于取地。企业的战略制定同样取决于企业家的风格。有的人大刀阔斧,看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的人谨小慎微,看重眼前的既得利益。布局和战略制定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结果。 一代棋圣吴清源说:“围棋就是‘用中’,中庸调和,不偏不倚,不冷不热。”

这应该是围棋的精华了。下围棋的每一步,都在考虑攻守平衡;考虑位置的高低平衡;考虑和自己和对方的距离平衡;考虑攻击的力度平衡、方向平衡;考虑攻击是否要适可而止;考虑生存(做活)和发展(取势)的平衡;考虑是否要弃哪救哪。高手过招,即使赢,往往也就赢一目两目,甚至半目。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围棋的输赢不是靠杀死对手多少来判断,而是靠围地多少来判断。 除了中庸,围棋最大的智慧就是大局观了。说老聂年纪也大了,生活也多彩了,下围棋体力也不支了,但前三十手还是天下无敌的,就是大局观好。围棋那个盘子上,摆了一堆黑白子,看起来相互之间也有些距离,相安无事,可是,懂的人一看就知道势力的强弱,就像中国的.山水画,重意境不重细节。这个围棋的意境可不是虚的,是完全能转换成实力的。 “金角,银边,草肚皮”。这和象棋完全不同,象棋是首先争夺中间的位置,因为中间的位置势力范围广,前后左右全能顾及到。围棋的最终目的是要围地,不是杀死对手,当然是靠角落围起来容易了。但是,这个理论和大局观又看似矛盾,其实并不是矛盾的,大局观并不是凡事从中间往边上看,从高往低看才对,从芸芸众生,从老百姓的角度往上看,不是更实际的大局观吗? “先手利”。虽然是一人一颗子地下,但如果你老是跟着别人下,那是必输无疑的。先手就是你下了哪里别人必须应的情况,这样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局势就在你的掌握之中,不赢才怪呢。所以中庸也并不是说就呆在那里不动,跟着别人就可以的,这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是要主动做出来的。 谭小芳老师认为,围棋讲究大局观。一个好的棋手必须要具备非常好的大局观,知道如何运用子力获得大局上的主动性,有时甚至需要在局部做出让步或者付出一定代价。管理亦然。一定要着眼于全局,通过各方面利益的权衡交换,

围棋校本课程纲要

“围棋”校本课程纲要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围棋 2、开发教师:李岁敏 3、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4、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每学期共16课时,一学年32课时。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围棋”是国粹,引发民族自豪感,掌握围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围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心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3、在围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调整心态的能力,从小奠定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基础,敢于迎接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5、让学生体会围棋对弈的乐趣,感受围棋文化的丰富蕴涵,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 三、课程简介 1、历史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2、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逻辑思维、空间观念、演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培养的孩子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今后要面对生活有谋生的本领,从小就要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受溺爱的不在少数,学生在家庭生活、在学校团体生活中的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而自我调整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培养。

3、学校情况分析 我校地处首都机场宿舍区,同市区的连接路途远,只有一条机场辅路和一条机场高速路,经常堵车,学生外出学习交通甚是不便。基于宿舍去人民对教育教学高质量的要求,学校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大课程观的建设,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开发。 围棋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优雅的风度,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无疑是对孩子的适应社会的良好的启迪。 四、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从认知开始,进入学习演练,循序渐进。

围棋对弈活动策划

亲子围棋对弈活动 活动地点:中山区七七街金色少年,2楼华亦围棋(血站附近)。 活动时间:2014年12月27日下午2:00~4:00 入场时间:2014年12月27日下午1:30 年龄限制:4~12岁孩子,家长年龄不限。 限制人数:50组家庭(家长+孩子共100 人) 活动内容: 一、最强大脑(35分钟) 活动简介: 此环节,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华亦围棋的一位老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家长与孩子需要 认真听故事,故事结束之后,会有这位老师进行提问一下五小问题, 此问题的答案,都在前面的故事只用有一些线索,需要家长与孩子在 限定时间内讨论整合出答案,写在纸上,提交给前面的老师,第二环 节结束公布此环节猜出答案最多的几组家庭。(15分钟) 第二阶段:选出10组家庭,到前面,家长查看成语、词语,然后以肢 体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猜出所查看词语(成语)。猜出词语最多的家 庭获胜。 二、亲子大作战(1小时) 活动简介: 由华亦围棋的一位专业围棋老师,进行10分钟的围棋礼仪、规则、下 棋技巧的简单讲解,家长与孩子需要速记,之后进行限时45 分钟的 围棋亲子对弈,四十五分钟内,对弈局数最多的家庭获胜。(对弈过程 中,会有老师全程指导。每组家庭有3次互换指导的机会。) 三、神秘感恩(25分钟) 活动简介: 此阶段开始后,所有孩子,会被带离现场,家长留在教室,家是内会 安排一个从事教育多年的老师,为家长讲解一下教育心得,并会对家 长介绍一下围棋的对孩子的一下帮助,如何用围棋,让孩子可以增长 耐心,坐得住,增加逻辑思维,统筹能力等。而这期间,孩子却在为 各位家长们在准备一些神秘的小礼物,并学会一下礼仪。20分钟后, 孩子回到现场,将礼物送给家长,并对家长行鞠躬礼,感谢家长的照 顾。并与家长们拥抱一分钟。 《活动结束》 结束后环节:如有家长想了解围棋,可留下来咨询。不想了解的家长,可立即立场,并在前台为孩子领取一个小礼品。(当天报名一年可以享受9 折优惠。一年以上享受8 折优惠。)

围棋

飞门广子长双切引方手气立打平扑卡轧札目行吃尖冲关夹曲托并压吊杀约地先收伸扳连攻补劫纽形芇投步位拐虎征顶刺拦拆味松空狙退挺挡挖贴封枷点挤竖拶拱持厚重轻举侵断消觊悔接粘盖望掖捺弸勒兜盘崩着眼提镇搭渡联逼嵌握筋搪跳跨碰罩滚跷置斡蜷聚撇墙靠觑毅踔薄 大飞大龙大关大眼大盘大跳小飞小尖小目小盘小侵子力上扳下扳下侵飞压飞攻飞补飞枷飞封飞镇公活公气双活双关双打双虎双吃双劫双盘内扳内气反夹反打反敲反提反吃反征反点反扳引征开拆开劫开花不入长生长考长气见合见损气合气数方向手筋手割欠点计算中线分先分投风铃太极打吃打劫打过打将打入打挂打谱叫吃切断外扳外势外气包吃正征正着正应扑劫四劫台象半眼半先本手巧着巧手失着对弈对杀让子先手先二先两后手死棋收后收气共话尖顶尖封尖冲尖侵回夹回提曲镇托渡托角争劫寻劫场合有趣向背次序自灭优势劣势行棋过门交换延气杀气扳头扳渡扳断连扳连劫还夹还提纽断扭断闷吃攻击攻逼护断补断补劫劫争劫材劫活劫杀找劫应劫抛劫投劫投子投入两劫两分两活两持局面步调弃子坚实低位形崩龟甲妙手妙着妙棋冷着完胜完败伸气围空围地单关单劫抱吃征子实地实利实空实眼孤棋废子废着定型定先盲点败线败着虎口奇着奇手变着试着松着松气软着细棋受子受先拆棋肩冲

肩侵浅浸浅消转换治孤狙击净杀净吃净活终盘终局直胜挺头侵分侵入侵消活棋追杀点眼点空点目结构厚壁残子顺序选点要点急所俗筋俗手重复逆转便宜胜线胜着胜势矩形鬼手持棋饶子复局复盘倒扑透点破眼造劫损劫套劫紧劫紧气浮子浮石浮棋速度配置恋子高位钵形秤砣涩手弱着恶手敌手谈棋悔棋通型真眼虚夹虚实虚眼盖帽盘征盆渡盘面象步象眼脱骨脱壳脱九脱先做眼做活做劫粘劫授子弹性断点断眼崩溃崩形眼形眼位庸着假眼常型常先猜先续弈棋形棋筋棋精棒粘帽子提劫提空装劫缓急缓着裂形硬腿强手嵌子欺着骗着骗棋惜着搜根滚打感觉解剖简明愚形新手新型暗目填空数空数目摆谱腾挪鼻顶鹗立疑问漏着瞎劫趣向撞气凝形整形整眼戴帽 一方地一手劫二段劫三连扳三段扳三羽乌大斜飞大局观大局感 大头鬼小斜飞万年劫天下劫天王山无忧劫无理棋不入子不计胜 不战胜中盘胜中局胜中押胜斗笠形长生劫双倒扑本身劫打劫活 打劫杀生死劫台象形对子棋让子棋北斗七关门吃回纹征回龙征 先手劫先相先后手劫后手眼后手死后中先多元劫团子棋扭羊头 找劫材补劫材两手劫两手先两后手连环劫求投场投场求胀牯牛 胀死牛松气劫金井劫空三角试应手命令手想思断穿象眼重鋂劫 鬼头刀胜负手倒脱靴紧气劫紧对子宽气劫通盘劫射子法桃花五 接不归做劫材第一感梅钵形随手棋猜子法隔二关装倒扑缓气劫 循环劫猴子脸猴脸形赖皮劫摇槽劫舞剑劫疑问手 一石三鸟二五侵分三五侵分三六侵分三劫连环三劫循环中途半端 长期打挂手割分析双方先手双方后手打二还一四劫连环四劫循环

对弈

对弈 已拼坐隐躁心捐,儒雅风流胜算全。不似孙吴多诡诈,堂堂正正自天然。 ——题记我国古代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以前人们可谓满腹经纶,经常吟诗作对,把酒欢畅……我国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在当时也是一种娴雅之事,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 追溯起来,围棋恐怕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了吧。围棋蕴涵着古代哲学中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圆地方、十九农节气、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等含义,其变化丰富,意韵深远,魅力无穷。因此,围棋在中国、韩国、日本还有别的国家都盛行起来了。 虽说,我并没有下过围棋,不过我曾在电视上、网络上观看过一些赛事,听着讲解员的话语,看着两方对弈时的情景,我顿时对围棋充满了好奇,于是乎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看了才知道围棋的别名很多,并都有它独有的来历。如有人称它为“方圆”,是因为围棋棋盘方形,棋子、棋盒为圆形;称它为“鸟鹭”,是因为围棋分黑、白两色,黑子似乌鸦,白子如鹭鸶,故而又称“黑白”;称它为“坐隐”,是因为弈棋时,两人对坐,专心致志,诸事不闻不问,犹如隐居一般。称它为“手谈”的原因,则是因为下棋时,默不作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来斗智、斗勇。其落子节奏的变化、放布棋子的力量的大小等都可反映出当局者的心智情况,

如同在棋局中以手语交谈一般。因此称为“手谈”……光看看和想想就知道有多么神奇!原来围棋就有这么多来历与历史,我想倘若朋友中有人会下围棋,或者看到一段赛事,一定会令我心生羡慕敬佩之意。围棋历史源远流长,它有它特有的韵味文化,在围棋里也是一个战场也是一个拥有哲学道理的天地……围棋棋盘隐含奥妙,围棋的棋子也蕴藏玄机,我想棋盘上的争斗定比现实中来的还有激烈,虽说我没有那种天赋参与其争斗,但是我愿静观其战,愿听其详。 围棋所蕴含的奥妙神奇,只待其下棋者自己摸索、品味……

围棋之道

围棋之道 时间:2018-09-21 13:24:02 | 作者:王泽宇 甘肃一游,我在姑姑家与姑姥爷进行了几盘围棋对弈。 开局我选择了开放性的星位小目布局,而姑姥爷用的是三星开局,我暗自庆幸:学过跟没学过就是不一样。我高兴地把棋子下成双飞布局,心里想的是这个角百分之一万守住了。再一看,姑姥爷已经在左边部下一边的守子,想攻入是很难了。 再次进行一番拼杀,我的右路双角被挖空,听着姑老爷明朗的笑声,我失落地审视着棋盘,后悔着为什么我下棋下得那么快,把绝对优势拱手相让。纵观全局,姑老爷已经得到右半棋盘双角半边,左半棋盘尚无对战,但姑老爷有着绝对的优势。我所拥有的,是右路完整的外势和半条边。我只能放手一搏了! 我接连小飞,试图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只要我把中心围成一圈,就有可能反败为胜。取得最终胜利。但是我的急躁让我又走了好几步臭棋,害得我越来越急,在最后收官还失误了,第一局就这么输了,简直完败。让我没了面子。 为了面子,我要再来一盘。中间休息喝茶十分钟,我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我在第一局的时候,心太急,又小看了我的对手,而且放弃了我擅长的战术,选择了我不喜欢的攻坚战。 我在第二局棋的时候,再也不敢马虎大意了,对手不容小觑!于是开局我选择了双小目,连环枪打法,迅速保护两个角不受攻击,就想是难啃的骨头,对手是不想进攻的。 但是,我又打错了想法,在我布完连环枪子的时候,我才惊奇,整个对边都被对手占据了。我后悔至极,真不应该那么死板,怎么就没看对手下哪里了呢? 我赶紧想着对方的布局中心进攻,被自己坑了的我又着急又生气。要是再输就真的没脸见人了。于是我又走了好几步臭棋,最后不出意料地,我投降了。 下棋之道亦为人生之道。在你做事时,有没有想到全局呢?有没有因着急而办错事呢?有没有因面子而急功近利呢?

围棋超简单1分钟入门

围棋入门 新手入门,意会即可,不必钻研术语。 1 基本规则 1.1 落子 棋盘有19横19竖,共有19×19 交叉点。交叉点落子。黑棋先,黑白交替。 1.2 吃子 如何吃对方棋子:围之,使无气,可吃。 所谓气,即一片连通的棋子的周围还可落子的空位。连通仅指直线连通,非对角线。

注意:围棋没有对角线,和五子棋不同。 走棋的目的,就是:堵住对方的气,直至堵死、吃子。1.3 输赢判定 输赢判定有数目法和数子法。 严谨的说法不提。一般国内App或者软件,会自动判定。

目: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 看到这,就可以和朋友下棋了。 剩下的就是技巧。 2 技巧 2.1 断和连 连通的子较为安全,因为包围它们需要花费很多的子,比较难以吃掉。注意位置5,如果5是黑棋,右下角的3个黑棋就很安全。如果5是白棋,则右下角2个黑棋就被断开,很危险。

2.2 死活题·眼 死:没气,被吃。 活:如果被逼末路或者形势不利时,需要做活。就是需要做出两个真眼,就可活,不会被吃掉。 眼:眼是己方棋子围成的“内气”。下图1中ABCD即眼。此时白棋不可落子在眼。 图1

眼并非总是不能(让对方)落子,只要对方为了吃子,眼也可以落子。如下图2,ABCD可落白子,用于吃黑子。 个人总结真眼就是这种情况:无法形成“为了吃子而能在眼处落子”的眼就是真眼。例子见“做活”图例。 图2 做活: 问题:怎么做活? 答:图2可以看到黑棋虽然有个眼(假眼),还是会被全都吃掉。而如何在下棋时保证自己不会被吃呢?这时就需要我们做活。简单说就是需要做出2个真眼。见图3,位置1、2、3是黑棋生死关键,完成1、2、3,黑棋三处就各形成2个真眼,白棋无法在真眼处落子,就无法吃掉黑棋,黑即活。

C语言围棋对弈程序设计

C语言围棋对弈程序设计 用C语言编写一个围棋对弈棋室的程序,模仿两人对弈的过程,其中包括自动提子功能,和自动点目功能。 1、围棋的一些基本常识: (1)围棋棋子的“气” 见右图1所示黑棋1有4“气”,分别是水平方向上的左右 各有一气,垂直方向上的上下各有一气,对角上的不是它的气。 图1棋子外“气” (2)提子(吃子),当下在棋盘上的棋子没有外气时便被提掉(死棋)。 图2、打吃状态图3、提子 图2中黑1和白2都只有一口外气,图3黑先下7位白2没有外气被提掉。

图4、倒扑提子过程图5死穴 图4演示了倒扑提子全过程,图中左上为原型,左下黑先黑41扑,右上白64提,右下黑93反提把白棋全吃掉。 (3)死穴:上图5黑1、3、5、7四颗黑子中间交差点对白棋来说是死穴,白棋下不进处,但对黑棋不影响可下见图下方。 2、自动提子功能实现 下在棋盘上的棋子同类别的在某一方位上可能是一颗或是一片(纵横连续的),要实现自动提子首要的是计算清楚这些同类棋子的所有外气是多少,如果已经没有外气提掉。一颗棋子下在棋盘上最多有4口外气(见图1),在边上有3气,在角上只有2气。在程序中对于每一颗棋子检测外气描述如下:检测棋子可能有的方向上(上、下、左、右)是否有棋子,

如果有,那么在该方向上没有外气。如果在所有的方向上都有棋子,那么它在棋盘上是无外 气的。如果在它所有方向上没有同类棋子而且又无外气,那么该颗棋子可以提掉(见图3)。 如果在某一方向上有同类棋子,必须计算完连在一起同类的所有外气。如果整片无外气,该 片可以提掉(见图4)。 为了方便操作,在程序中对棋子定义了数据结构: t yp e def s tr uc t { in t r; //行号 in t c; //列号 in t s; //棋类别 in t f; //棋子存活期 in t q; //棋子外气数 in t l; //棋子队列号 in t n; //有无棋子 }QZ; QZ Q iZ iB F[400]; QZ BOX BF[19][19]; 检测棋盘上某一位置的外气实现函数: in t Ge t_Q I(int r,int c) {

围棋

围棋与“三十六策” 关键词:三十六计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计策局势优势劣势运用 摘要:《三十六策》又称“三十六计”。在军法中三十六计可谓是经典军事策略,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正文: 《三十六策》又称“三十六计”。 在军法中三十六计可谓是经典军事策略,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众所周知,围棋在最早的时候是用来模拟天文气象的东西,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代表天空中的位置,而棋子代表星星。后来人们将它和军事紧密的联系起来;但是也有记载表明围棋的发明就与军事有关,是为了模拟战场而创造的益智游戏。不论它的起源如何,围棋对军事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而著名的兵法策略“三十六计”就与围棋息息相关。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

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其中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而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三十六计在围棋对弈中的运用,就可看出其与围棋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套:胜战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 第一策: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策: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策: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策: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策: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策: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围棋与博弈的探讨

围棋与博弈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11T17:25:12.54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7期作者:蒋稷[导读] 摘要:围棋与博弈似乎是一对在诸多场合同时出现的名词,可以说只要有围棋就必然存在着博弈,而有博弈的地方也可以运用下围棋的思维来进行全面的思考。其实恰恰因为围棋中蕴含着博弈摘要:围棋与博弈似乎是一对在诸多场合同时出现的名词,可以说只要有围棋就必然存在着博弈,而有博弈的地方也可以运用下围棋的思维来进行全面的思考。其实恰恰因为围棋中蕴含着博弈,才使得围棋从一件简单的娱乐活动上升为一种智慧,上升为一种文化。由此来看,研究围棋文化,博弈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所以将围棋和博弈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能够把握住问题的本质。但是这一方面 研究层次的上升还应该依靠有效地联系客观现实来实现。 关键词:围棋;博弈;大局观念;得失;大视野思维古代君子有四大雅兴,即“琴棋书画”。其中的“棋”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围棋,而绝非象棋。围棋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君子的四大雅兴之一,原因在于围棋中包含了诸多的智慧,这些智慧的运用可以形成文化因素的积累,这样围棋这种活动就能够与古代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的德性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相关史料来看,历朝历代的著名政治人物大多喜爱下围棋,并且其中不乏围棋高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政治如同下围棋一样,其中存在着博弈的现象,正如明代一位官员所说“官场就是一盘棋,不是你吃掉对方,就是对方吃掉你”。由此来看,博弈是围棋的核心精神所在,所以探讨博弈有利于我们从本质上把握住围棋文化。应该说对围棋与博弈关系之间的探讨是一个相当陈旧的话题,但是这一话题却不断地在探讨中有新的发现产生,所以一直以来对这一问题的探究都是长盛不衰。笔者认为要想在传统经典的话题中挖掘出新的东西还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回归话题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地联系实际。 一、围棋中博弈的基本内涵 从本质上来看,围棋是一种双方决定胜负的活动,这种决定胜负的活动必然需要双方进行各种形式的博弈与角逐,但是围棋中的博弈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内涵,这些内涵虽然表现在诸多方面,但是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公平性、契约性的较量、团结性的实力对抗、具有大局观念的谋划 (一)公平性、契约性的较量 围棋中的博弈其实是一种公平性、契约性的较量,因为在围棋规则中明确了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的原则,并且还要求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从这两项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下围棋的过程中,双方自己施展力量的机会是对等的,并且双方要对自己做出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不能进行任何的改变。公平性表现为机会对等。契约性表现为双方不但要遵守规则,而且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以说围棋中的博弈是完全能够排除外界因素干扰的活动,任何外界的力量和因素都无法影响最后胜负的结果,而胜负只取决于双方下棋过程中的谋略与智慧。所以说在下围棋的过程中并不是谁手快谁下的次数就多,因为那样就完全变成了争抢而不是博弈。因此,围棋中的博弈之所以呈现出公平性、契约性就是为了打造其稳重特点,使之与君子的儒雅风格相吻合。 (二)团结性的实力对抗 从围棋的相关规则来看,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而最终的胜负却是依据双方控制棋盘面积的大小来控制的,因此从内部角度来看,博弈的一方只有将自己所有的棋子集中在一起才能够有可能取胜,而棋子一旦出现了“单独行动”就会消失在棋盘上。 由此来看,围棋博弈胜负的根本其实在于自己棋盘上的棋子能否有效地排列在一起。只有排列在一起自己“气”才能不断地增加,这样才能扩大自己在棋盘上控制的面子。所以棋子的“团结性”往往成为胜负的关键,因此围棋中的博弈其实是一种团结性的实力对抗。 (三)具有大局观念的谋划 一般来说,围棋的“围”字的意义通常指的是包围。而包围的目的更多体现迫使对方让步。也就说在对等博弈中就需要切断对方的援兵和增加己方的力量所以,包围中至少包含了切断、分断的含义;在包围迫使对方屈服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自身的安全,因为包围之外还有反包围,那么成功的包围中还要包含反包围。从上述形势来看,围棋中的博弈是一种需要具有大局观念的谋划,绝不是一种激进式“盲目向前冲”的冒险行为。具有大局观念主要表现为在博弈中,无论双方的较量激化到何种程度,还是局势有多么有利于自己,都要冷静地进行全面的思考,对于“潜在威胁”进行及时的发现并且有效排除,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克敌制胜。 二、围棋与博弈文化内涵的形成 从本质来看,围棋与博弈不过是一种胜负角逐的娱乐活动,但是这项娱乐活动却蕴藏了无限的智慧。恰恰是这一特点使得围棋与博弈成为了中国古代士人群体进行各种实际较量模拟的沙盘。我们知道围棋是中国古代君子四大雅兴之一,因此围棋这一娱乐活动就自然出现在了中国古代士人群体的生活中。出现频繁的特点自然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人物将围棋作为各种较量模拟沙盘的现实基础,而士人又是中国古代社会四面之首,因此围棋与博弈必然会成为社会中的一种上层文化。这种文化层次的定位有效推动了围棋与博弈文化内涵的形成。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讲究“仁义”至上的社会,对于很多政治中的各种较量往往讲究能够更多呈现道德的含量、呈现出稳重的特点,现实中的实践练习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也有失士人的儒雅。所以中国古代政治人物往往在进行某些较量思考时往往通过下围棋来启发智慧。 三、围棋与博弈对人生的指导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围棋与博弈其中隐藏智慧的无穷。但是如果这样无穷的智慧无法与我们的人生现实相联系,那么这些智慧的现实意义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围棋与博弈来对人生进行一些指导。当然这样的话题是很广泛的,笔者只是结合自己的感悟谈一谈自己几点简单的看法,这些看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客观地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竞争、应该将个人的胜负和集体的输赢联系在一起、人生需要有大视野思维。

对弈:围棋与国际象棋的差别

对弈:围棋与国际象棋的差别 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在陷于冲突中时,中国绝少会孤注一掷,而依靠多年形成的战略思想更符合他们的风格。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中西方的这一对比反映在两种文明中流行的棋类上。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它含有战略包围的意思。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对弈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对弈双方各有180枚子可用,子与子没有差别。两位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同时设法包围吃掉对方的子。棋手在棋盘各处同时展开厮杀。棋盘上每落下一子,对弈双方的实力对比就略有消长,双方都在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并同时应对对手的棋。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的地盘犬牙交错,一方常常仅占有微弱的优势。对于一个外行人,从棋盘上并不总能看出哪一方是赢家。 而国际象棋的目标是全胜,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绝大多数的国际象棋比赛靠消耗对方实力或偶尔靠一着妙手取胜。唯一的另一种可能是双方握手言和,即双方均无希望取胜。 如果说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下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的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围棋棋手不仅要计算棋盘上的子,还要考虑到对手的后势。下国际象棋能让人掌握克劳塞维茨的“重心”和“关键点”等概念,因为开局后双方即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学到的是“战略包围”的艺术。国际象棋高手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而围棋高手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手棋子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练就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 同样,中国独具一格的军事理论也与西方截然不同。它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战乱时期,当时诸侯混战,百姓涂炭。面对残酷的战争,中国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种战略思想,强调取胜以攻心为上,避免直接交战。 因此,一位战略家的任务不是分析具体形势,而是弄清这一形势与它形成的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一种局面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现象都是暂时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战略家必须洞悉变化的走向,为己所用。

JAVA课程设计围棋对弈(含代码)

Java程序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创建一个围棋对弈平台。 基于Panel类定义一个面板子类,在其中利用Graphics类的drawLine()方法绘制棋盘格线,利用fillOval()方法绘制棋盘四角的星位。为面板注册MouseEvent监听器,为一个按钮注册ActionEvent事件监听器,实现单击鼠标布子、单机一个重新开局等操作。 黑白棋子基于Canvas类的子类,其中,paint()方法用来绘制棋子,通过为棋子注册MouseEvent事件监听器实现双击棋子吃子、右击棋子悔棋操作。Canvas组件表示屏幕上一个空白矩形区域,应用程序可以在该区域内绘图,或者从该区域捕获用户的输入事件。必须重写paint方法,以便在Canvas上执行自定义图形。 主类为Frame的子类,前面创建的棋盘被置入其中。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系统的功能要求: 1.要求有黑白两色棋子,保存所有已下的棋子,包括在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和被踢掉的,若某一次落子没有造成踢子,包括所有被这个棋子提掉的棋子及这个棋子本身。如果踢子,则保存所有被踢掉的棋子。保证实现下棋的基本操作如:可以允许悔棋,落子,提示信息,重新开始游戏等功能。 2.熟悉JAVA中swing的组件运用,基本工具的熟练掌握。 学习并掌握以下技术:Java;熟练使用以下开发工具:JCreator 等 三、计划进度 1.12月28日--12月29日: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确定选题 2.12月29日--01月02日: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完善 3.01月02日-- 01月06 日:编程实现系统、系统测试与修改 4.01月05日-- 01月07日: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围棋中的博弈树

围棋中的博弈树搜索 二人完美信息博弈中典型的人工智能方法是搜索博弈树以决定走哪一步。标准博弈树搜索由四部分组成:1.状态表示,2.候选走法产生,3.确定目标状态,以及4.一个确定相对优势状态的静态评估函数。有效的博弈树剪枝方法(比如α-β)增强了程序的表现。 博弈树这条途径很成功,如我们在国际象棋程序中所看到的,基于典型的完全广度α-β剪枝博弈树搜索的程序甚至击败了世界冠军。这一节我们从透视电脑围棋的角度检查博弈树搜索的四个构件。 2.1 状态表示 从完全信息的角度看,围棋盘面有19X19的3次方格,每个交叉点要么空要么被黑子或白子占据。状态空间的大小(例如可能的位置数)是3的361次方(或10的172次方),相比之下国际象棋大致为10的50次方而Othello棋为10的30次方(Allis,1994)。另外,博弈树的大小(例如可能的博弈数)在10的575次方和10的620次方之间,对比国际象棋的10的123次方和Othello棋的10的55次方(Allis,1994)。 由于空间的组合尺寸,用19X19格的形式严格表示状态空间对人或机器来说都层次太低而不能有效使用。接下来的层面的描述是把正交的邻接棋子组成串(或链)。所有的程序把串搜集到更大的单元,然而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即便是对专业棋手来说——把串组合到更大的单元中。依靠他们的围棋理论,程序员开发了他们自己的启发式,当串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时用做评估之用(叫做模糊组或块)。 另外,恰当层次的表示能改变对运行时子任务的依赖,例如,战术分析,死活分析,或实地评估。 2.2 走子 棋手在禁止自杀和同型反复(劫)的规则限制下轮流把棋子投放在空的交叉点(包括角和边)。象国际象棋一样,围棋在给定位置的上下文中只有所有合法走法中的一部分是有效的。围棋的平均分枝因子是很大的,大约是国际象棋的六倍(200对35,Burmeister & Wiles,1995)。注意这个分枝因子在全盘中的考虑。而在某些情形下只有局部的考虑是重要的。例如,直接目标搜索被用来判断通常只有一两种可能走法却可以多达60手深度的征子。 2.3 目标状态 围棋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比对手更多的实地。有两种方法用来争取实地:建棋子城墙围空以及用棋子包围并吃掉敌方的棋串。实际上很难确定目标状态,因为实地的获得是靠慢慢积累起来的(不象国际象棋那样将军的最终的目标是突然死亡并且集中在一个子上)。由于在接近终局前很难精确地计算实地,故启发式估计用的较多。这样的启发方式通常要归并组件和指示领地安全潜力的(例如死活组和影响)次要目标(例如国际象棋里的材料优势)。 当对局双方依次弃权时结束。棋手通常在没有走法能增加所得和/或无论怎么走都会减少所得时选择弃权。实际上,要确定对局结束(即何时弃权)是相当困难的。人们下棋,计算结果时如果遇到有关死活的争执要通过继续下直到最终结果出现。在电脑围棋比赛中,如果程序出现算法不能解决的得分争执,计分就由组织比赛的人员来做。

围棋

棋具 ? 棋子:围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子181个,白子180个。棋子呈圆形。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中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贝壳、玛瑙等。 ? 棋盘:围棋盘由19条横线19条竖线组成,棋子要下在线的交叉点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了九个点,术语称做“星”,中央的星点又称为“天元”;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而现今的棋盘则有19×19、13×13、9×9,较为普遍,另外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 ? 棋钟: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棋钟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棋钟。 藤盒装的中国云子 棋盘(九星和中腹) [编辑] 规则 主条目:围棋规则 古代围棋并无完整明文的规则,但围棋流传多地,各有变化,演变出不同的规则。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有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和应氏规则。[2][3] 下棋时,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黑先白后(中国古代是白棋先下),轮流将一枚棋子放置于交叉点上。与棋子直线相连的空白交叉点叫做气。当这些气都被对方棋子占据后,该棋子就没有了“气”,要被从棋盘上提掉。如果棋子的相邻(仅上下左右)直线交叉点上有了同色的棋子,则这两个棋子被叫做相连的。任意多个棋子可以以此方式联成一体,连成一体的棋子的气的数目是所有组成这块棋的单个棋子气数之和。如果这些气都被异色棋子占领,这块棋子就要被一起提掉。 下子时,除非能令对方某些子失去所有的气,否则不得下子令自己某些子失去所有气,这亦被称为“禁止自杀规则”。应氏规则对此略有不同。 围棋对弈进程,分布局、中盘、收官三个阶段。

围棋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博弈树

围棋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博弈树搜索 搜索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推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智能系统的性能与效率,尼尔逊把它称为人工智能研究中4个核心问题之一。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不断寻找可利用的知识,从而构造一条代价较小的推理路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称之为搜索。搜索分为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H_J。盲目搜索是在预先控制策略中进行搜索,在搜索过程中获得的中间信息不用来改进控制策略。启发式搜索是在搜索过程中引入了与问题有关的启发式信息,以指导搜索的方向,加速问题的求解过程并找到最优解。 1博弈树搜索算法 博弈事件千差万别,但在具体的博弈事件背后都有着共同的特性:二人零和、全信息、非偶然。博弈树是一棵“与或”树,此“与或”树是始终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得出的,与或节点交替出现,在博弈事件中,每一个格局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都有很多种,因此会生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博弈树。 博弈树搜索可以脱离具体的博弈事件,完全在算法的级别上进行研究。博弈树只是实现求解的一部分,在搜索过程中还要注意其它问题,如行为的产生、搜索的方法及搜索的顺序。 估值函数对于一个具体的博弈事件来说是机器求解是否准确的关键,博弈树搜索效率的高低,最后作为行动优劣的取舍都是根据估值函数的结果确定的。在博弈事件中·,估值函数很难确定,它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来确定,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它是需要反复被验证的,权值需要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一个最佳值。 1.1极大极小搜索算法 假设有2个博弈者甲和乙(甲为计算机,乙为棋手),在这个博弈事件中我们要为甲找到最佳的走步。现假设甲方先下,乙方后下,深度为奇数的节点为甲方下了一子之后的局面(即乙方选择下法的局面),称之为极小节点;深度为偶数的节点为乙方下一子之后的局面(即甲方选择下法的局面),称为极大节点;博弈树的顶节点深度为0。 一个最佳走步可以由一个极大极小化过程产生,甲方要从搜索树中选择拥有最大值的节点,因此。一个标有“甲”的节点的估计值可以由它的标有“乙”的子节点的最大值确定。另一方面,乙方从叶节点中选择时,由于估计值越小对它越有利,因此必然选取估计值最小的节点(即最负的估计值),因此,标有“乙”的节点估计值可由它的标有“甲”的子节点的最小值确定。综上所述,可由博弈树的叶节点出发向上一层层倒推,得到上一层的估计值,从而得出根节点的估计值,这样就可以确定从根节点出发的最佳走步,称之为极大极小算法,其伪代码如下: double ji da ji xiao(int depth) { int i; double best,n; if(比赛结束) return evaluation(); if(depth==0) return evaluation();/*叶节点*/ if(甲方) best=一1 000: else

中国围棋史读书心得

中国围棋史读书心得

目录 第一部分围棋的起源 (3) 1. 1围棋起源的说法 (3) 1.2围棋的认识 (4) 第二部分围棋的意义 (5) 2.1围棋的好处 (5) 2.2围棋的历史意义 (6) 第三部分新兴围棋学 (14) 3.1围棋学分类 (14) 参考文献 (16)

第一部分围棋的起源 1.1围棋起源的说法 围棋的起源至今是一个谜。在古代我们把围棋也成为“弈”也称为”博“。“围”是围而相杀的意思。说明了行棋的特点就是把对方棋子包围除去。 关于围棋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主要的有“尧、舜造围棋”、“战国人造围棋”、“乌曹造围棋”、“容成公造围棋”和“异域传入”说。根据许多史料记载,我们在考察的古代典籍里面有先秦典籍的《世本·作篇》有这样两句话:“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丹朱是尧的儿子,据说尧造围棋旨在为了教育儿子。相同的在舜也有同样的记载,如同尧为了教育儿子而创造了围棋。而在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原弈》认为围棋只能是战国时期那些鼓吹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们所创造,不可能是尧造的。不管怎么说上面的围棋起源说发如何,有一个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从围棋棋子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围棋的棋子地位相同,作用也完全相同,在棋盘上的位置也没有什么限

制,平等得多。这说明创造围棋的时间很大程度可能是在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之前所造。 1.2围棋的认识 围棋首先跟数学有关。棋盘纵横分布为方形,懂得下围棋的人都知道行棋的步骤、次序和形式的判断都离不开计算。因为围棋分出胜负的就是在于地盘多少,所以下围棋要能够先计算出自己优势劣势才能下准每一步棋。 其次则是和天文和哲学知识有关。棋盘方棋子圆像天地法则,黑白子象征阴阳八卦。这个说法在比较遵从阴阳学说的古人,如班固的《弈旨》就有提到。 第三则是与军事有关。围棋有许多术语,有冲、打、持等这些术语直接源于军事术语。而且下棋的性质也如双方在策略上的较量。所以说围棋也与军事有关。 由上面看,可以说明围棋是一个复杂的事物,不可能是有一个人就能所创造出来的。它应当是许多人长期实践发展出来的结果,集百家之长,是许多人智慧结晶。正是由于围棋在数学、天文学、

课程设计-围棋对弈游戏的开发

课程设计围棋对弈游戏的开发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创建一个围棋对弈平台。 基于Panel类定义一个面板子类,在其中利用Graphics类的drawLine()方法绘制棋盘格线,利用fillOval()方法绘制棋盘四角的星位。为面板注册MouseEvent监听器,为一个按钮注册ActionEvent事件监听器,实现单击鼠标布子、单机一个重新开局等操作。 黑白棋子基于Canvas类的子类,其中,paint()方法用来绘制棋子,通过为棋子注册MouseEvent事件监听器实现双击棋子吃子、右击棋子悔棋操作。Canvas组件表示屏幕上一个空白矩形区域,应用程序可以在该区域内绘图,或者从该区域捕获用户的输入事件。必须重写paint方法,以便在Canvas上执行自定义图形。 主类为Frame的子类,前面创建的棋盘被置入其中。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系统的功能要求: 1. 要求有黑白两色棋子,保存所有已下的棋子,包括在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和被踢掉的,若某一次落子没有造成踢子,包括所有被这个棋子提掉的棋子及这个棋子本身。如果踢子,则保存所有被踢掉的棋子。保证实现下棋的基本操作如:可以允许悔棋,落子,提示信息,重新开始游戏等功能。 2.熟悉JAVA中swing的组件运用,基本工具的熟练掌握。 学习并掌握以下技术:Java;熟练使用以下开发工具:JCreator 等

三、计划进度 1.12月28日--12月29日: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确定选题 2.12月29日--01月02日: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完善3.01月02日-- 01月06 日:编程实现系统、系统测试与修改 4.01月05日-- 01月07日: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5.01月07日--01月07日: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陈轶.姚晓昆编著.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3].赵文靖编著.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上机指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5].吴其庆编著.Java程序设计实例教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6]. [7].陈国君等编著.Java2程序设计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 [5].Java网络编程实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冯博等,200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