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移铁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通信线路)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8.10 KB
- 文档页数:7
2017年中移铁通技能大赛
通信线路理论试卷
分公司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1分/空,共15分)
1、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安全带使用期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安全带购入两年后,应按批量抽检,经抽检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安放光(电)缆盘时,应选择在地势平坦的位置,同时在光(电)缆盘的两侧必须安放木枕,不得将光(电)缆盘放在斜坡上。
5、登杆时除个人配备的工具外,不准携带笨重工具。材料、工具应用工具袋传递。在电杆上作业前,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安全带保险环后方可作业。
6、安装拉线应尽量避开有碍行人行车的地方,并安装拉线警示护套。
7、在电力线下或附近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及设备与电力线接触。
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架线、安装拉线等作业时,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 kV以下为2.5 m,35 kV以上为4 m。
8、安装分纤箱时,纤芯在分纤盒内的盘留不长于0.5m。
9、光缆交接箱应安装在水泥底座上,箱体与底座应用地脚螺丝连接牢固,缝隙用水泥抹八字。
10、光缆交接箱应有接地装置。在做底座前预埋一根地线棒,在做底座时敷设接地线线径不小于16 mm2铜线,且必须要加以塑管保护。一端与地线棒连接,连接处要采取防腐、防锈、防酸处理(即“三油一麻”处理);一端与光交的地线接地排相连。
11、楼层光分纤箱安装高度,箱体底边距地坪1.2m 为宜
二、判断题(2分/题,共20分)
1、光纤由纤芯、包层、涂覆层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纤芯主要采用高纯度的二氧化硫,并掺有少量的掺杂剂。(×)
2、光缆的结构分为层绞式、骨架式、束管式和带状式。(√)
3、常规G.652光纤的最小色散波长为1550nm,色散位移光纤G.653的零色散点为1310nm。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为0.85μm的三个通信窗口。(×)
4、架空光缆,特殊情况下吊线最低点与地面间距不小于3.5米,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在4.5米以上。通信光缆线路与输电线路相交越时,尽量选择在下方穿越,保持标准间距并采用绝缘保护。(√)
5、按照光纤传输的模式数量,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光纤纤芯、加强构件、填充物和护层等几部分构
成。(√)
6、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光缆在敷设之前,不必进行单盘检验和配盘工作,直接布放即可。(×)
7、光纤接续完成后,要使用OTDR对其进行测试,OTDR监测光纤连接的方式有远端监测、近端监测和远端环回双向监测三种方式。(√)
8、埋式光缆与市外大树间平行时的最小净距为2m,埋式光缆与非同沟直埋通信光电缆间平行及交叉时的最小净距为0.5m。(√)
9、在普通土架设8米水泥电杆,电杆洞洞深标准为1.5米。(√)
10、光缆交接箱、光纤配线架中每一块盘片每芯均应标签标识光缆走向及对端位置。(√)
三、单项选择题(2分/题,共20分)
1、OTDR的工作特性中()决定了OTDR所能测量的最远距离。(D)
A、盲区;
B、发射功率;
C、分辨率;
D、动态范围
2、OTDR在设置测量模式时,首先将模式设置为(D)。
A、人工模式;
B、手动模式;
C、自动模式;
D、全自动模式
3、以下可以用做光纤连接器清洁的有(B)。
A、普通水;
B、擦纤盒;
C、餐巾纸;
D、干净的手纸
4、在打开接头盒过程中,应将接头盒()坚固,避免光缆纵向或横向受力,造成光缆障碍。(D)
A、监测电缆;
B、加强芯;
C、固定装置;
D、两侧光缆
5、尾纤活动连接器的连接不好,很容易产生(),造成连接损耗较大。(D)
A、后向散射曲线增大;
B、曲线误差大;
C、长度不准确
D、光纤端面分离
6、目前通信光缆大多采用()防止水和潮气进入光缆。(B)
A、充气;
B、阻水油膏;
C、充电;
D、其他
7、布放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缆径。(C )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8、管道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得超过()米,超长时可采取盘∞字分段牵引。(C )
A、500
B、800
C、1000
D、1500
9、架空光缆布放时,接头两侧预留长度为(B )。
A、5M ;
B、8-10M;
C、10-15M;
D、15-20M
10、架空通信光缆与架空1-10KV电力线路交越时两线最小垂直净距为(B )。
A、1.25M
B、2.0M
C、3.0M
D、4.0M
四、多项选择题(2分/题,共20分)
1、光纤特性测量项目主要包括哪几项?(ABE)
A、中继段光纤线路损耗测量;
B、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测试;
C、竣工测量;
D、光纤接头损耗测量;
E、长途光缆链路偏振模色散(PMD)测量。
2、光缆连接后由于连接方法的工艺等外部原因造成光纤纤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