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DD注意力缺失症

ADD注意力缺失症

ADD注意力缺失症
ADD注意力缺失症

ADD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1]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2]的三个亚型之一。最主要的症状是频繁地、不自觉地走神。但这并不是说ADD患者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们只是不能决定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和场合。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比普通人更能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做到高度的专注。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的临床表现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是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廷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维持注意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因此,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不能从同时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忽视另外一些剌激。由于分心,所以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和完成的细节性任务更容易出错。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拖拖拉拉也是这类儿童常见的症状,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需要家长在旁边时时督促,甚至考试时也因注意不集中而做不完卷子。

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接受视觉刺激不专心,有的儿童接受听觉刺激不专心,而另外一些患儿对视觉和听觉刺激均不专心。据本院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有视觉注意障碍时,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时,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的耳朵有问题的感觉。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所以,常常是别人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抢着回答。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不把别人的话听完就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往往是这类儿童的突出特点。考试中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核对,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未做或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甚至试卷的背面还未翻过来看就交卷,导致考试

成绩不好。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不能等待着按顺序轮流进行,而是插队抢先。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当他们有要求时,必须立即得到满足,不能等待;遇到挫折时不能忍受,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甚至常常会动手打人,导致别人受伤害。由于难于接受社会性规矩的约束,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受到老师的批评,学校的处罚。而且这些错误经常重复发生,难以改正。

过去认为冲动控制为差这一症状在诊断多动症中的地位次于注意力障碍和多动。但是,随着认知理论强调冲动性在多动症中的地位,认知模式是高级执行功能的缺陷,行为反应抑制缺陷或抑制廷迟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多动症的抑制能力差是由于行为抑制系统与行为激活系统的不平衡引起。这两种系统控制着儿童对惩罚和奖赏信号的反应。行为抑制系统受惩罚和非奖赏信号激活而产生的反应抑制。相反,行为激活系统受奖赏信号激活而产生行为激活。多动症儿童行为抑制系统功能降低,不能根据惩罚和非奖赏性信号及时抑制自已的冲动。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1]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 下面每行中都有一些两两相邻、其和等于10的成对数字,在每对相加等于10 数字的下面画上线,例如:879564367822691 测试要求: (1)小学生在8分钟内,初中生在5分钟内做完,不要超时,否则测试成绩不准确。(2)从一开始做,就一直到做完为止,中间不能停顿 测试标准: 下面数字行有相加等于10的邻数,每答对一对数字,则得1分,例如:孩子答对下面共130对,则得分130分。 评分标准: 得分138—150 注意力非常强,学习效率高 得分116—137 注意力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需要提高注意力. 得分102—115 注意力一般,刚好及格,学习效率比较低,更需要提高注意力. 得分101以下注意力比较差,学习效率很低,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最需要提高注意力. A 79148756394678831234567898765437 B 91765432198765431421521621728194 C 12845678912345671521631746135124 D 33467382914567349129123198265190 E 51982774675370988028382032465934 F 20563770895749745505533554465505 G 64328976378209382457864018258640 H 76554744466688831345178313141561 I 32832112312354378239237236324376 J 98798787682676570198684743289619 K 19873826455910884234568345679467 L 24682468369118194455566667777738 M 83659172375943767766554433221199 N 91827364558183729108207456789234 O 27348556472378026775675675645766 P 63868918764382928765465435432321 Q 97543354682254668574635296645342 R 40439347368247463647586972837283 S 50161984632876428487659071151682 T 83654289664036826754698457342891 U 48654876983473896474676476473468 V 89573869010285378232818171615648 W 64286497628018365283607788991122 X 48295163837846752866337744885599 Y 62482746389619848328455918264379(此测试不是全面的注意力测试,仅供参考)

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标准

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标准 “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标准包含不专注(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缺乏持续性、无法注意听、交代的事情做不完全、无法完成任务、容易分心),多动(躁动不安、坐不住),冲动(不假思索地回答、无法等待)等行为模式。 观察孩子的这些特征,可以区分为两种亚形:“多动—冲动”以及“无多动—冲动”。 症状为了清楚界定注意力缺失,家长与老师必须举出一定的特殊行为,以下为重要的特征: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不符合儿童的现阶段发展 ▲被评估为不适当。 注意力缺失的行为症状父母与老师至少要证实儿童已有以下症状中的6项: (1)经常不注意细节,在学校课业、日常生活或其他活 动中常犯粗心大意的错。 (2)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于课业或游戏上。 (3)别人和他(她)说话,他(她)常常没有注意听。 (4)常常无法完全执行他人的指令,且无法完成学校课 业、其他的事情或任务(如排除对立的行为或理解 上的障碍) (5)对于组织任务与活动经常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厌恶或不甘愿地从事比较花心思的任务。(7)经常遗失所需之物(如玩具、家庭作业本、铅笔、书本或工具)。 (8)较容易被外在刺激转移注意力。 (9)经常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多动与冲动的行为症状父母与老师至少要证实儿童已有以下症状的6项(多动为1~6项,冲动为7~9项) (1)手脚常常不安地动来动去或坐不住。 (2)常常在课堂上或其他应坐好地方站起来。 (3)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来爬去(这在青少年或成人身上可能是个体受限制的不安感受)。 (4)常常很难静下来玩,或安静地从事活动。 (5)经常处于活动状态,不安于室。 (6)常常话太多。 (7)常常在问题未说完前便抢先回答。 (8)从事的活动需轮流时,常不耐烦等待。 (9)常常中断及干扰别人,例如介入他人的谈话或游戏。

专注力三分钟测试试题

专注力训练方法 注意力训练方法(大全):一、预备动作:深呼吸放松目的:放松全身,同时可训练集中注意力。方法: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呼吸的节奏是吸气5-10秒,呼气的时间是吸气的两倍,要缓慢、平静地吸进去,呼出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 一、预备动作:深呼吸放松 二、目的:放松全身,同时可训练集中注意力。 方法: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呼吸的节奏是吸气5-10秒,呼气的时间是吸气的两倍,要缓慢、平静地吸进去,呼出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尽量不去想其他事情。但要注意一点,不要憋气。一旦习惯了,你很快就会感到心情平静、头脑清醒,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 步骤:1.坐在椅子上,双肩自然下垂,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上眼睛,放松全身。 2.做深呼吸5-10分钟。开始时静不下心,可以配合呼吸,心里反复默念: “呼……”、“吸……”(也可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 3.收功。慢慢的数5下,睁开眼睛。 二、舒尔特表”训练法: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3 18 9 16 11 7 14 23 4 20 21 25 1 24 8 5 10 6 1 7 13 15 19 12 2 22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测评方法

MO/TS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评方法 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孩子明明看着聪明,但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静不下来,学习成绩差,当您在责怪孩子调皮、不爱学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可能得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多见病,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约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诊断,及早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了解病情是轻微还是严重,以便找到最佳时机给孩子进行治疗对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呢?仅靠家长的经验和感觉很难得到客观科学的判断,必须通过专业、系统、科学的标准进行量化评测。MO/TS 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就是专门针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全自动测评系统。 一、主要功能 ●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进行测试评定。 ●儿童孤独症测试分析 ●儿童孤独感测试分析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分析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分析 二、主要测评范围 ●孤独症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孤独感测试:适用于小学3-6年级。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适用于0-18岁的儿童。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三、主要性能特点 ●在CABS、CLS、ADHD、Weiss中,测试时每个题目必须有独立的测试界面;测试能在电脑上独立完成;测试结果分析由电脑独立完成(不用手工作业)。 ●CAB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14种行为表现的得分 及反应强度;2、14种行为表现的反应强度;3、参考结论。 ●CL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项目的得分;2、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3、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所属范围;4、参考结论; 5、备注栏。 ●ADHD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每个项目的测试结 果;2、参考结论;3、备注栏。 ●Weis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因子分;各因子平均分;2、总分;平均分;3、参考结论;4、医生建议。 四、专业性及成熟性 ●具备专业技术支撑: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等为美欧医疗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的技术顾问。 ●产品性能成熟稳定:上市时间在10年以上。 ●使用客户众多:全国已有上千家机构客户。 五、系统主要特点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注意力测试及训练

注意力测试及训练 一、100连续加7或100连续减13 二、划线 三、划消 四、数石子 五、辨音:音乐,打节拍,手脚 六、数数字:看有多少23,限时2分钟,50优秀,48良好,45及格,45以下差 18652 23460 32433 65243 33863 52360 73242 89263 65044 33820 42834 50033 42339 53023 23748 06326 78604 72346 88933 43896 55396 55346 38421 53262 42346 73380 62254 90236 77923 58621 25831 42856 43873 53246 46323 39936 08724 69280 74433 66023 39827 94626 45279 83462 92823 79902 46883 13304 23693 02463 35772 29984 47033 69542 73423 56014 87926 35439 47023 36236 52295 89462 49967 12546 54321 43215 46246 77889 33333 22334 76543 69506 77289 04203 32323 54223 96520 72303 40224 93463 70246 98703 65339 22323 94339 38443 09033 62295 66203 77234 95553 47743 55033 92343 14302 46523 32334 45324 53828 95643 30244 23346 20303 46243 73392 50263 23235 39466 77943 52604 43321 55302 99463 95254 23043 14243 28302 29063 32334 92653 23323 95443 30234 65392 58763 26703 94424 83239 70023 94586 76674 06546 85654 22346 87722 52223 93302 69793 25581 19943 92462 16602 25229 33232 97293 15838 96205 33406 72383 95762 87403 20234 43523 39034 41428 97654 83433 06324 32923 04626 71258 57802 29625 69987 04633 92426 23154 90021 32706 20523 12398 02230 94312 42380 05013 23471 17042 03231 89704 七、许特尔图 八、连线 九、想象训练:注意的稳定性及转移。 十、发现练习 十一、绕口令 十二、颜色与字的游戏(红黑蓝) 亲子关系自我评价量表 指导语: 请在每一问题前的〈〉中,依和问题所描述之情况的符合度,填入适当的数字,1表很不符合、2表不符合、3表尚符合、4表符合、5表非常符合。请父母先作答,并计分,再由孩子作答。然后再比较两者的差异。 〈〉 1.不管我的工作或生活再忙碌,每一天我都会留一些时间给子女。 〈〉 2.我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孩子相处。 〈〉 3.我认为孩子是有理性的,能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 〈〉 4.和孩子对话时,我甚少使用「你应该…」、「你最好…否则…」、「你再不…我就…」的语气和孩子交谈。 〈〉 5.我觉得孩子能欢喜的生活,比成绩好更重要。 〈〉 6.我觉得孩子犯错和惹麻烦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7.孩子说话时,我能耐心专注的听完。 〈〉8.我能经常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如摸头、拍肩、拍手、相互拥抱……)。〈〉9.即使孩子犯了错,我也不会因此就认为他(她)是个坏孩子。 〈〉10我经常给自己和孩子充裕的时间,避免催促孩子。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张俊贤)

“全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成果”交 流会案例 题目: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 训练研究 姓名:张俊贤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南路6号 邮编:100086 邮箱:hdpz2009@https://www.doczj.com/doc/d73309953.html,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又称儿童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有的还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国内调查在10%以上,高峰年龄为8~10岁,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具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有的儿童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以下是我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江某的训练研究: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江某,男,10岁,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四年级。母亲在怀孕前,父母均有吸烟史,孩子出生时父亲年龄为27岁,母亲25岁,生产为剖腹产,体重3.55千克。 2.学生家庭情况 江某父母文化程度均为中专,因父亲赌博成性母亲与其离婚,父亲较少来看望孩子。母亲离婚后也较少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沉迷于棋牌室。江某一直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负责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姥姥管理很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或作业写得慢时,姥姥经常会体罚孩子。姥爷的教育观念是顺其自然,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3.学生现状描述 (1)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难以坚持完成某一项事物,学习成绩差(语文和英语勉强及格,数学不及格); (2)做事拖拉、贪玩,作业粗心大意,书写潦草,每天作业写得很晚,目前已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 (3)冲动、任性、不合群; (4)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事有始无终,行为幼稚;

注意力缺陷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注意力缺陷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孩子上课走神、爱做小动作,学习总是进入不了状态怎么办?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一点小事情就能让他分心,怎么办?孩子打游戏、看电视很专心,就是学习不专心,怎么办?遇到这种孩子,家长先不要急于责备他们,因为孩子们可能并不是习惯不好,而是患上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 什么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所具备的首要能力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不进来”,注意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定:注意力缺陷是全球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失控的时候。然而,有些儿童的行为失控绝非偶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患儿就是这样一些儿童,他们相比同龄孩子,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磨蹭,做事没有耐心,常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小动作多,冲动鲁莽......这些表现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和自尊心,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重视和干预,症状还可能持续到青少年期,甚至影响到成年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陷? 男生好动,坐不住,上课纪律差,家长和老师容易想到多动症,而有些女生看起来很文静,能坐得住,但其实是在发呆,她们的注意力根本没有集中。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呢?当孩子有以下症状时,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1)上课不专心、坐不住或者经常走神; (2)作业、考试常常犯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3)丢三落四,常丢文具、书、钥匙等东西; (4)作业拖沓、粗心、马虎、差错多; (5)时间概念差,有始无终,学习、做事效率低; (6)碰到有点困难的事情,如家庭作业、练琴、练字等就想逃避; (7)说话心不在焉,总是似听非听; (8)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自控力差; (9)日常生活中很健忘,如常常忘了遵守约定、回电话等,记忆力差,总是前教后忘。 如果孩子符合上述9条中的6条,则很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水平测评量表

注意力情况测评表 姓名: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年龄: 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 注意力是学习之母,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如果学生在40分钟内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将老师讲的内容听进去、弄懂、记住,老师教得再好,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无法保证。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关键因素。若注意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学生会出现上课走神、听课质量差、粗心大意、写作业慢、多动不安、考试易出错等问题!还会使学生知识欠账越来越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注意力差不仅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还会形成粗心、马虎、自控力差、做事不认真、半途而废等不良行为。注意力差仅靠老师和家长说教,甚至家长打、骂、逼、压等惩罚手段都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家长对注意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 注意事项:1、本测评表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以孩子为主,家长配合; 2、每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选择答案时要实事求是; 3、填好后,请将本表格交回老师,老师会根据测评情况给孩子出据测评报告书,方便家长更好的了解和帮助孩子的成长。

评分规则:请将孩子的选择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里,然后参照下表统计孩子的得分。测试结果:__________分

评价标准: 35—45分:您的孩子的注意力非常棒!孩子能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和高效的注意力,他具备一个成为成功人士的潜质。您的孩子是老师眼中学习认真的好学生,是家中父母懂事的好孩子,是同学学习的好榜样。当然,有效的注意和正确地运用好注意的方法,同样会在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5—34分:您的孩子的注意力基本上能够维持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事情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不够完美。如果孩子能再专心一点,也许学习成绩就会提高一大步。如果不是因为上课时容易走神,老师的提问就不会答非所问……想结束上面的遗憾吗?只要父母和孩子能够按照科学的注意力方法加强训练,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好。 15—24分:警钟已经敲响了,您孩子的注意力急待提高!您的孩子是不是经常觉得在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而一到上课或者做作业的时候就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孩子可能很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干扰,即使没有干扰的时候也很容易开小差。为此,孩子也很苦恼,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其实,有这种情况也不要紧,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只要父母和孩子按照科学的方法坚持训练,这种情况是会得到改善的。不然,孩子这一辈子就可能被荒废了,学习时不能专心学习,将来工作时也会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孩子注意力差可能引发的问题 根据卫生部及教育部考试中心调查显示,目前,注意力差已被列为学生十大问题之首,并且更会引发令家长不可想象的严重问题: 厌恶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者一定存在着学习困难,进而影响到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到学习的乏味与无奈,因此将会排斥、拒绝或厌恶学习,学习成绩将越来越差。最终将经常遭受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抱怨、同学的排斥,久而久之将面临着叛逆期的考验,是家庭和社会潜在的危机。 考试失败:每年各种升学考试的学生,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最后丢掉本不该丢掉的分数平均达到每科13分。可以说,在中国,升学考试分数相差一分,就可以决定一个孩子今后的命运,相差一分就可能与

注意力测评量表

学生注意力测评量表 注意力测评量表 一、对下列自测题,符合自己情况的在括号内画“√”,反之画“×”。 1、上课听讲时,常常走神,心不在焉。() 2、星期天忙这忙那,什么都想干似地度过一天。() 3、想干的事情好多,却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做其中一件,结果什么事都没有做好。()4、做语文作业时,就急着想做数学作业,恨不得一下把作业做完。() 5、担心第二天上学迟到,有时整晚睡觉不踏实。() 6、总觉得上课时间过得太慢。() 7、做作业时,常走神,想起作业以外的事情。() 8、始终忘记不了前几天被老师批评的情景。() 9、在看书学习时,很在意周围的声音,对周围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楚。() 10、读书静不下心来,不能持续30分钟以上。() 11、一件事干得太久,就会很不耐烦,急切的希望快点结束。() 12、对刚看完的漫画书会重新看好几遍。() 13、在等同学时,觉得时间长的特别难熬。() 14、和朋友聊天时,有时会无缘无故地说其其他无关的事。() 15、学校集会时间稍长一点,就会不耐烦,哈欠连天,也不知道主持人说什么。()评估标准: “√”0分,“×”1分。总分为15分。得分越高,注意力越强。 0-3分注意力差 4-7分注意力稍差 8-11分注意力一般 12-13分注意力好 14-15分注意力很好

二、世界着名的“舒尔特方格”测试法。“舒尔特方格”不但可以简单测量注意力水平,而且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如图: 图由1CM × 1CM 的25 个方格组成,格子内任意排列1 —— 25 的共25 个数字。测量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所用时间。数完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评估标准: 以7——12 岁年龄组为例,能达到26 "以上为优秀,学习成绩应是名列前茅,42 "属于中等水平,班级排名会在中游或偏下,50 "则问题较大,考试会出现不及格现象。18 岁及以上成年人最好可达到8 "的水平,25 "为中等水平 三、对下列测试题作答,符合自己情况的在括号内画“√”,反之画“×”。 1、妈妈教导我的时候,我常常会左耳进,右耳出,不知她在说什么。() 2、做作业时,语文作业也未做完,我往往急着做数学作业。() 1、我常常看漫画书,很少看只有文字的书。() 2、一有担心的事情,我会终日忧心忡忡,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3、我老爱穿那一两套自己特别喜欢的衣服。() 4、上课时,我常常会想起其它事情,以致影响到听老师讲课。() 5、做作业时,我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6、我的好朋友各方面都和自己很相似。() 7、哪怕很小的事情我都担心自己做不好。() 8、被老师批评后,我始终忘记不了当时的难堪情景。() 9、我做事情喜欢拖拖拉拉。() 10、期末复习时,我喜欢一会儿复习这科,一会儿复习那科。() 11、放假时,我会用几天时间把所有作业做完,其余时间尽情地玩。() 12、在等人时,我会觉得特别心烦。()

注意力缺陷障碍

注意力缺陷障碍 科学家将这方面的问题称为“注意力缺陷障碍”,英文简称ADD,在我国很多机构把它称为“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ADD)是一种以神经科学为基础的障碍,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神经生理疾病。ADD不是不良教养的结果,也不是孩子任性、不听话的结果,它和遗传、大脑发育延迟以及社会因素有关。虽然大多数患有ADD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很多症状都会缓解,但是这意味着他们将付出比同龄孩子更多的努力和战胜更多的困难,此外ADD 伴随很多其它症状,比如:情绪障碍、冲动控制障碍、违抗性障碍等等。这些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能力发展、情绪健康、人际关系等等,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明显的损害。 ADD不是不良教养的结果,也不是孩子任性、不听话的结果。 一个孩子不管是否有ADD都可能任性、难管教、对抗、拒绝。自私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不是神经学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是否患有ADD,我们都不是为自私、无理的行为找借口。现在的很多年轻家长都成长于父母成天忙碌不在家的环境中,那些小时侯总是脖子里挂钥匙的孩子现在做了家长,尽管他们尽力想把这个新角色做好,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没有好的家长模型可模仿。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不属于ADD的问题。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的一般表现 (一)注意力障碍 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因此,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转头张望。由于分心,所以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和完成的细节性任务更容易出错。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拖拖拉拉也是这类儿童常见的症状,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需要家长在旁边时时督促,甚至考试时也因注意不集中而做不完卷子。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所以,常常是别人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抢着回答。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不把别人的话听完就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往往是这类儿童的突出特点。考试中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核对,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未做或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甚至试卷的背面还未翻过来看就交卷,导致考试成绩不好。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不能等待着按顺序轮流进行,而是插队抢先。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 (三)活动过度

注意力测评标准

注意力测评标准 目前高品质的注意力判断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能够迅速进入注意状态。如打了上课铃以后,学生进入教室,回到座位上就能够迅速地进入注意状态,专心听老师讲课,在家里写作业,摊开作业本,马上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作业上面来,相反的情况就是,孩子上课迟迟不能进入不了状态,听课心不在焉,在家中写作业也是一会上厕所,一会儿喊饿,要吃零食,很难静下心来写作业; 第二、能够排除干扰。比如上课时孩子专心学习,即使外面再吵再闹也不为所动。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不会受到客厅里面电视的干扰。相反的,孩子上课时,教室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哪怕有个人走过,他就会掉头张望,在家写作业,大人在客厅一开电视,他马上就坐不住,有人敲一下门,他马上就会伸出头来看一下。 第三、能够快速反应。如孩子在上课时,老师一提问,马上就能快速反应,积极举手发言,在家写作业也是速度很快,相反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跟不上,不能快速反应,很少主动举手发言,被老师点名了,也往往回答不上来,在家写作业,也是拖拖拉拉,明明很简单的题目,全都会做,别的孩子半小时就能做完,他要磨磨蹭蹭一两个小时; 第四、能够及时转移。比如孩子虽然在课间休息的时侯与同学的发生争吵,让自己心情很不好,但是一上课,马上能放下不愉快的心情,专心听讲,在家里,即使被爸爸妈妈批评了一下,受了委屈,一旦写作业,马上能遗忘不快,相反的,有的孩子被老师和父母批评后,心里越想越委屈,上课想,写作业想,根本无法自拔,学习当然也就无法专心了,还有些孩子,第一天晚上看了好看的

动画片,或者参加了有趣的活动,到第二天上课还在回想,甚至上课时就与同桌讲话,注意力还无法及时转移到学习上来; 各位家长,你们可以按照以上的判断标准给孩子评估一下,看看自己的孩子注意力水平究竟好不好?如果你的孩子能达到以上四个标准,那么祝贺你!你孩子具备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一个素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无论他干什么事,他都能排除外界干扰,整个身心都沉浸其中。他除了学习成绩比较好,在其他方面也容易取得佳绩。 如果你的孩子只能达到其中的一二项,或者一项也达不到,那么需要提醒你,你孩子做事总是心猿意马,三心二意;做作业粗心大意,成绩也不怎么理想。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本想集中精力干一件事,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他总是分心,或者她本身就是一个好动的人,静不下来,结果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一事无成,常常后悔不已。如果不想办法提高她的注意力,不管她的天资如何好,做的许多事都会事倍功半。

注意力缺陷障碍的临床表现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 )的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不集中、冲动控制力差和活动过多三大症状,不同人三大症状的轻重不同。另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学习成绩低下、神经运动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异常等。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一般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 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缺陷多动 障碍(ADHD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在较长时间里维持注意力去从 事某一活动,例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 母分配的任务,但是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就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 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他们不能同时在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同时忽略另外一些剌激。由于这种分心,他们对于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在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的细节性任务上更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不能完成,经常家长需要在旁边时时督促。 不同的人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视觉刺激,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听觉刺激,还有一些对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不能够专心接受。据本院(北辰学能培训)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表现是在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一般有视觉 注意障碍的,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的,听课特别 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感觉他的耳朵可能有问题。因此,这些孩 子难以服从指令并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命令督促下才开始去做安排的事情。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一般行为表现: 别人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常常就抢着回答或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是这类儿 童的突出特点。考试时他们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或者把本来计算正确 的结果抄错,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他们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等待按次序进行而是插队抢先。他们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时常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他们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他们有要求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2008年12月 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 2010年3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翻译 药审中心最终核准

目录 概要 (4) 1. 引言 (4) 1.1 诊断 (5) 1.2 鉴别诊断 (5) 1.3 流行病学和合并病症 (6) 2. 范围 (6) 3. 法律依据 (6) 4. 患者特征和选择 (7) 4.1 诊断和入选标准 (7) 4.2 排除标准 (8) 5. 疗效评价方法 (8) 5.1 主要疗效终点 (8) 5.2 次要疗效终点 (9) 5.3 其他的支持性疗效标准 (9) 6. 临床试验的策略和设计特点 (9) 6.1 在人体中的早期研究 (9) 6.1.1 药效学 (9) 6.1.2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9) 6.1.3 剂量效应研究 (9) 6.2 治疗验证性研究 (10) 6.2.1 短期试验 (10) 6.2.2 长期试验 (10) 6.3 在特殊人群中的研究 (11) 6.3.1 成人 (11) 6.3.2 学龄前儿童 (12) 7. 临床安全性评价 (12) 7.1 一般建议 (12) 7.2 特殊的不良事件 (12)

7.2.1 反跳/撤药/依赖 (12) 7.2.2 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 (13) 7.2.3 血液学不良反应 (13) 7.2.4 心血管不良反应 (13) 7.2.5 内分泌不良反应 (13) 7.3 评价包括长期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安全性人群暴露程度 (13)

专注力三分钟测试试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专注力训练方法 注意力训练方法(大全):一、预备动作:深呼吸放松目的:放松全身,同时可训练集中注意力。方法: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呼吸的节奏是吸气5-10秒,呼气的时间是吸气的两倍,要缓慢、平静地吸进去,呼出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 一、预备动作:深呼吸放松 二、目的:放松全身,同时可训练集中注意力。 方法: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呼吸的节奏是吸气5-10秒,呼气的时间是吸气的两倍,要缓慢、平静地吸进去,呼出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尽量不去想其他事情。但要注意一点,不要憋气。一旦习惯了,你很快就会感到心情平静、头脑清醒,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 步骤:1.坐在椅子上,双肩自然下垂,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上眼睛,放松全身。 2.做深呼吸5-10分钟。开始时静不下心,可以配合呼吸,心里反复默念: “呼……”、“吸……”(也可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 3.收功。慢慢的数5下,睁开眼睛。 二、舒尔特表”训练法: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3 18 9 16 11 7 14 23 4 20 21 25 1 24 8 5 10 6 1 7 13

注意力障碍特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儿童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注意缺陷伴多动-冲动型临床表现——同环境高度相关,在重复性、无新鲜感的活动中维持注意力很难,在新奇的不熟悉的环境中则减轻。 ?活动过度 ?注意力易受环境中无关刺激的干扰,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制力差,冲动,鲁莽,甚至伤人或破坏东西 ?尽管智力正常,但听觉辨别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差 诊断标准——注意缺陷,多动表现 ?注意缺陷,至少以下4项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声音都要去探望 ?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或发呆 ?做作业拖拉,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不注意细节,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特别不爱惜东西,常把衣服,书本弄得很脏 ?难以始终遵守命令 ?做事难于持久,一件事没干完,又去干别的事 ?与他人说话,常常似听非听 ?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多动表现,至少以下4项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上课时常有小动作 ?话多,好插嘴 ?十分喧闹,不能安静玩耍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干扰他人的活动 ?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过火行为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好冒险 如果上述症状已对儿童的社会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起病于7岁以前,多在3岁左右,且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和情绪障碍,便可以做出本症的诊断。 发病机理 ?遗传因素与围产期危险因素 ?患儿父母童年期有多动史,较高的精神疾病发生率 儿童学前暴露于铅制品 ?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婚姻不和谐,性格急躁,管教方式不一,社会经济地位?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式欠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青少年期学业困难,品行障碍,成人期物质滥用、职业成就低 ?药物治疗:兴奋剂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有效减少冲动行为 ?家庭治疗:改变单纯惩罚的教育方法,以强化和鼓励促进孩子问题行为的改善 【进食障碍与排泄障碍】 Eating disorder 婴幼儿期的喂养模式、膳食结构、情绪反应等都可能产生进 食问题,严重时危及身体健康 神经性厌食症 因害怕体重增加,而严格控制食物摄入,对自身体像有歪曲

注意力训练方法(非常全)

四种注意力训练方法 这几天翻看家里的图书,又找到了几种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整理了一下放在这里。有凝视法、冥想训练法、感觉能量训练法、“舒尔特表”训练法集中精神训练法之:凝视法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集中精神力之:固定点凝视法。此法在气功中的观鼻法和佛家中的十遍行中可以找到影子,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集中你的精神于一点。好了言归正传,下面我就讲一下固定点凝视法的练习方法:1、准备一张白纸,在纸上从上往下,用黑色墨水笔画几个圆点,上面的大一点,向下逐渐变小。2、坐好,调整一下呼吸,尽量使用丹田呼吸法,总之让自已的心静下来,放松自已。3、一开始用你的眼睛看最上面的圆点,注意放松。4、暗示自已黑点变大了,且清晰入目。5、凝视圆点,呼吸要尽量保持丹田呼吸法,尽量把不眨眼睛的时间延长。当然不要累了眼睛,特别记住,一切要随意。6、练到眼睛能很长时间一眨不眨地凝视这个黑点时,就换小一些的黑点继续训练。这个训练法配合丹田呼吸法,集中我们的精神力于一个圆点,并通过运用类似于佛家十遍行的想象法,使圆点在我们的眼中、心中扩大,增强我们的意念力(或称自我的控制力),我想通过练习你会有所收获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会是万能的,我只是总结了自已的一些方法,融合到我们的交易中去,说实话,我也无从参考,因此错误和不足的地方一定很多,只是希望大家在练习过程中,有什么想法写出来。或者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你也能够让我知道。冥想的力量说起冥想,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瑜珈,但我认为其实佛家中的禅定、超级学习法中的@波的训练、心理学中的暗示疗法等等都属于冥想的范畴,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本文就是想通过冥想的训练,加快我们对市场的理解,训练那种对市场的感觉,当然冥想其它的功效也是非同一般,好了,言归正传,来吧,开始我们的冥想之旅!冥想基本训练法:1、本训练最好是在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2、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使用丹田呼吸法放松自已。3、等到自已感到已经安静下来,在深深地、慢慢地用鼻子吸气的同时想象温暖的金色太阳能正穿过自己的头顶流到腹部,在呼气的同时想象温暖的金色太阳能从腹部流到脚跟并流了出去,在这里为什么想像金色的能量而不是其它的颜色,这主要是金色代表了积极向上的含义。4、这种练习一般每次做五分钟左右,想象这些能量象电流一样传遍了自己的全身,金色能从头流到脚,努力使呼吸、想象和对这种能量的感觉协调起来。5、当这些能量随着每次吸入与呼出而流遍身体时,感到有一种明显的舒畅感觉时,就表明全身的能力一定集中起来了。感觉能量训练:这个感觉能量练习是扩大感觉能力的基本练习之一。使我们在喧闹的场合、沸腾的市场中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应市场最内在的声音,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