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 发展人民民主

第9课 发展人民民主

第9课  发展人民民主
第9课  发展人民民主

复习教案:第4单元情系祖国

主备教师:蔡守立总第 9 课时

复习内容:第9课发展人民民主

一、课标解读:

知道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网络构建:

人民民主专政是

认识人民的政治地位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力和责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走近人民代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了解民主政治权利言论、、、、、的自由广泛的民主权利监督、、、申诉、控告或检举等权利

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珍惜民主政治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

三、经典回眸: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

1、(2006.绍兴)自重新修订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后,各界人士针对《条例》纷纷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行使了法律赋予的 ( )

①政治权利②出版自由③言论自由④结社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

2、(2007.盐城)初三学生孟杰向人大代表反映社区公共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这体现了公民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 B、这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立法监督权

C、人大代表管大事,社区小事不应向其反映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向其反映可促使问题解决

3、(2005.淮安)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提出更好的议案,开展了“选民接待日”活动,实行“代表活动制度”,推出“代表热线”,建立“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公示制”。这表明 ( ) A、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B、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

C、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依法治国需要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

4、链接情境:(2005.徐州)晚饭后,初三学生杨杨翻开报纸,看到这样一则材料:近日,由于日方在历史教科书等一系列问题上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态度和行为,引发了我国一些地方的涉日游行示威活动。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提醒广大群众依法行事,维护稳定大局。她思索着,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怎么还受限制呢?

请你辨析: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权利,公民行使政治自由权利不应受到限制。

附录答案: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是广泛的,受法律保护。但是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权利并非不受限制,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只有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够享有受保障的权利和自由。

四、拓展训练: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20分)

1、在一次地方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小刚发现有人有选票,有人没有选票。请你判断下列人物中那几位应该有选票 ( ) ①信仰佛教的李大妈②公务员王叔叔③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赵某

④十七岁的高中生大明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他们进行调查后,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建议书。同学们的行为是 ( ) ①履行国家小主人义务的行为②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③违法行为④落实环保行动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新《信访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制度上保证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合法形式有 ( )

①书信②电子邮件③游行示威④走访⑤贴大字报⑥电话⑦传真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⑦

D、①③⑥⑦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宪法和选举法,涉及9亿选民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7月1日陆续展开。这表明 ( ) ①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②我国公民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④我国公民对政府有监督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2006年1月1日零时,我国政府网开通,这可以让民众及时了解中央各部委以及各地的重要信息,百姓也可以随时向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 ( )

①旨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建设透明、高效、务实、廉洁的政府

②反映了我国政府开明、民主的新形象,便于公众知情、参与监督

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十分完善

④完全可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6、“听证会”这一名词,成为近年来在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实行听证会制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 (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2007年3月5日至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等。据此回答8-9题。

7、在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时表决通过的法律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草案》,以确认私有合法财产与公有财产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 )

A、婚姻法

B、教育法

C、诉讼法

D、物权法

8、上题反映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的职权是 ( )

A、任免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9、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

10、也表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C、行使国家一切权力 D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明辨是非关注生活(9分)

11、观点透视:政治课上,同学们就“走近人民代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说:国家

的重大事务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的,所以,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民代表,而不是人民群众。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感悟——

请你评析:

[三]、感悟践行学会生活(11分)

12、新闻分析:研究国家发展思路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既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两会期间,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一种信心和力量。我觉得最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数字目标:一是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控制。

(1)材料一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原理?(请从三个角度回答)(3分)

(2)我国如何才能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两个数字目标?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结合思想政治课知识从两方面分析回答。(4分)

(3)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将你的建议反映给政府部门?(请从两个方面回答)(4分)五、教学反思: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4.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农业的发展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1.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从唐朝中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高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内容,课题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阐释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及我国政府对人权的基本观点。本框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民主观、法制观。 二、学情分析 本框的教学对象是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年龄虽然教高一时候增长,阅历丰富一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较零散不系统,同时缺乏一定的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实践,理论基础薄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4、在民主与专政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5、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集中讨论和课件演示的方式,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深入了解,探究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学生们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特点本质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 六、教学流程 复习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复习完,今天开始复习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内容。这本书有四个单元,从四个维度来展开,分别是公民、政府、政治制度、国际视角。这是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在本册书里面是一个基础性的开篇性的内容,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年的春天都有个“美丽的约会”,即每年召开一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两会。我们只要年满18周岁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材镜头一说了从旧社会里面走过来的人在今天都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些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说明什么? 师总结:因为我们当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板书) 首先来了解一下国家。

部编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

9、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发展加快,逐渐超越北方。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宋代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植棉地区,由北宋至南宋初期的广东福建发展到南宋后期的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纺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纺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棉纺织业工具先进,种类多。 制瓷业: ●※宋朝时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水平。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辐射到乡镇的商业区称为草市。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越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宋朝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宋代时,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在重要地位。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经济重心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东南地区。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三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 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评:1新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完善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2 从侧面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3 农民工畅所欲言,反映民生史我国民主管理的新发展。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导学案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合作探究 课本52页思考与讨论 阅读课文做下题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1)不断完善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2)普遍实行人大代表由选民的制度; (3)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 (4)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对同级政府和法院、的监督权力; (5)各级政协成为的重要形式; (6)和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的权利。 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1、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总章程。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框架,包括、、、、等法制部门。 2、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各级司法部门坚持、和法律面前的原则,对违法者一律严惩。 合作探究 课本52页思考与讨论 达标测试 1.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3.“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村务公开 D.民主管理 4.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哪部法规,标志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 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经济法 6.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 ) A.养老保险B.《劳动法》 C.医疗保险D.社会救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3)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 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九下总复习历史专题九 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专题九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刻意练习·提能力 1.(2019·泰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材料二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材料三读下图 (3)上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该材料最早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2.(2019·泸州)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构成秦朝政治体系的主要制度(至少两个)。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起怎样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的理解。

专题六 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专题六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1.[2018合肥蜀山区一模]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辛亥革命虽成“空壳”,但仍可以作为其革命成果的是( ) A.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京师大学堂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伐战争 D.中国同盟会、北洋水师 2.[2018山西]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2019预测]“民主政治为雅典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可能,使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中的“民主政治”( ) A.是全体居民的民主政治 B.属于大河流域文明成果 C.是一大创举,极其完美 D.是一种奴隶制民主政治 4.[2018安庆模拟]《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以下法律文件不属于材料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民法典》 5.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1)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主政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 (3)1776年的发表,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4)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 6.[2018孝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 ——《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概括“短短几千个字”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短短几千个字”以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 材料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 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 4.乡村四月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

2019中考:初中历史《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2019中考:初中历史《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热点链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司法公正,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铲除权力腐败的温床,让人民监督权力,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思维导图 基础突破 一、古代民主与法制进程 1.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古罗马法学系统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 1.思想基础

(1)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2.演变进程 (1)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美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诞生;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掌国家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南北战争开始向有利于北方的方向转变,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1933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 (3)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通过《人权宣言》,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4)俄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教案川教版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资料和其它手段来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教学难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课下阅读课本教材,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人民才有机会当家做主的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又是怎样加强的呢?采取了这些措施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 本课我们共学习两个板块: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利人民 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利国家 学生:齐读两个板块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怎样完善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利人民 (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是通过什么制度来让人民当家作主的? 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件展示小资料,见第5张PPT。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师:人大代表是怎样选出来的呢? (1)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生: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师: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选民直接选举,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 师:人大代表日常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呢? (2)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 生:人民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师: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行使监督权的呢? (3)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的行使: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全文)

人民民主专政(全文) 一、基本介绍 (一)定义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国人民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而创建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政权形式。[1]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已发展为全国性的政权,承担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3)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我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发展阶段 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大众对于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剥削者的专政。民主不是属于少数人的,而是属于绝大多数人的,是属于工人、农民和其他一切劳动人民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爱国的人民的。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时期。当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前,在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这种专政是解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因为它只是实行了对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不改变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是改变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民主专政开始担负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说,要把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彻底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在党的许多文件和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中都明确地提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把专政同民主联系在一起,这是对无产阶级专政最本质的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政权,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雏形。1949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就正式建立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人民民主专政同过渡时期的情况和任务相适应,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组成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人数增长了许多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大;广大农民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工农联盟更加巩固;知识分子总体上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原来剥削阶级的成员,绝大多数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国家政权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但阶级斗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2013年中考题》栏目按课标分解(北师大版) 15.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材料解析题 9.(2013·湖北鄂州·37)(9分)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2分)(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2分)并举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1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1分)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1分) 【答案】(1)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2分) (2)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 (3)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分)重大成就:1982年新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任答一例)(1分) (4)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1分)启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 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1分)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国人民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而创建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政权形式。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已发展为全国性的政权,承担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3)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我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鲜明地体现了民主和专政的统一,并突出了人民民主这一主体,在表述上比无产阶级专政更严密、更明确。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后,就一直受到敌对阶级的攻击和责难。他们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是强权政治,只讲专政,不讲民主,说无产阶级专政是强权打倒强权,结果得到的仍然是强权。实际上无产阶级专政本身也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的内容,只是从字面上给人一种只讲专政,不讲民主的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就采用了人民民主专政这样一个

提法,使人民更容易接受。毛泽东讲,我们用强权打倒强权,然后可以避免强权,为什么,因为我们实行民主。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不仅不排斥各民主党派,而且给予他们管理国家的权力,提供为人民效力的机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体现了我国民主生活的广泛性和政治生活的活泼性。 第三,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时期,并随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充分体现了它的革命适应性。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一课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新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完善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2从侧面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3 农民工畅所欲言,反映民生史我国民主管理的新发展。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我国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其实,在我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领先南方的,直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才最后完成。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从唐朝中晚期到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粮食: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常)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2.根据图片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 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少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第一组: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新课讲授(一) 农业的发展1.展示材料——农业繁荣的表现: 2.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图片材料: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___。 ②宋朝时,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 ④ ____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3.展示材料——棉花种植的推广: 1.自主学 习相关问 题,予以反 馈 2.根据教 师讲解和 图片史料 加深知识 的记忆 通过教师所创 设的史料情境 培养学生的历 史解释能力, 加强学生对历 史学科核心素 养的理解,提 高学生的思维 品质。 茶 棉

(二) 手工业的 发展 1.引导展示问题—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 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兴起,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展示解读材料——纺织业: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 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3.展示图片材料——纺织业: 4.展示图片史料——制瓷业: 5.展示文字史料——制瓷业: 材料:“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 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 ——魏明伦《遂宁赋》 6.展示引导问题——造船业: ①______、___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________。 1.根据教 师讲解和 图片史料 加深知识 的记忆 2.小组探 究分析问 题 通过教师所创 设的史料情境 培养学生的历 史解释能力, 加强学生对历 史学科核心素 养的理解,提 高学生的思维 品质。 (三)商 业的发展 1.展示史料——唐宋都城的不同: 1.根据教 师讲解和 图片史料 加深知识 的记忆 2.小组探 究分析问 题 通过教师所创 设的史料情境 培养学生的历 史解释能力, 加强学生对历 史学科核心素 养的理解,提 高学生的思维 品质。 蝴蝶山 定哥官 楼船战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