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主题,理解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掌握艺术史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主题的特点,能够对其进行分类和描述。

2. 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背景和社会发展,能够分析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3. 掌握艺术史知识,能够运用到美术创作和鉴赏中。

4. 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和评价。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和艺术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不同的艺术时期和风格,如古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巴洛克艺术、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负责研究一种艺术风格或主题,对其进行分类和描述,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交流。

4. 讲解不同时期的艺术背景和社会发展,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制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科学进步、巴洛克

时期的宗教改革和君主专制等。

5. 讲解艺术史知识,如艺术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等。

6. 美术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表达自己对不同艺术风格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7. 美术鉴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并从艺术史和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分组活动、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等,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角度,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对不同艺术风格和主题进行分类和描述,理解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掌握艺术史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高中美术 时代的脉搏(精品教案)

高中美术时代的脉搏(精品教案) 除了明显的格式错误,没有发现有问题的段落。以下是小幅度改写后的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时代的脉搏——社会思潮、时尚与美术的发展 授课教师:______ 授课时间:2018年4月27日 授课地点:___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中西方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与社会思潮及时代的变迁密不可分。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了解问题,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获得鉴赏要素,扬长补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当代现实的身边的美的事物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与社会发展思潮之间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加强对美术作品与社会发展思潮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教法与学法:启发引导、欣赏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视频、课件PPT、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帝王肖像画、___肖像画、___肖像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看到这些画作的第一感受。 二、教学探究(35分钟)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和社会发展思潮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引导学生获得鉴赏要素,扬长补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新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教学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与社会发展思潮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改写后的文章格式更加清晰,语言表达也更加简洁明了。同时,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传统门神形象多为历史名将、神仙等,而《抗战门神》则是解放军战士,强调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和革命精神。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精神的转变。

高中美术《时代的脉搏》15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格尔尼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毕加索的几个重要时期,他之所以成为大师的意义及立体主义内涵;掌握鉴赏本幅画造型、构图、色彩等艺术形式及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艺术力量。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战争的残酷、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本幅画造型、构图、色彩等艺术形式及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艺术力量;毕加索成为大师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立体主义还比较困难,要恰当引导示例帮助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任务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一般看到的大师的自画像大多都是这样的,但有一位大师却是这样画的,这位大师就是毕加索。有同学可能会想了,画成这样也是大师?先别急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他。

师:毕加索是西班牙人,他很多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女性,曾亲眼看见自己的作品收藏在卢浮宫里面,这是很多艺术家都 不曾见到的,当然也是因为他活得时间长。我们看到这一句很霸气的“传统艺术根本不够我玩”,我们结合他刚才的那幅自画像想一下,诶他口气好大居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就再多看看他其他的画作是怎样的。 师:这一幅是他九岁的作品,这幅是他十一岁的作品艺术评论家陈丹青曾说这幅画超越了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由于不甘于现状想要创造出更直击人类灵魂的作品,毕加索十九岁开始尝试不同风格,有印象派、因好朋友死去悲痛欲绝的蓝色时期、遇到心中所爱的玫瑰时期,受非洲雕刻艺术影响创作了《亚威农少女》这也是早期立体派。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毕加索,认识到毕加索成为大师的重要原因。 师:而他最出名的便是他的立体主义时期所创作的作品。那么什么是立体主义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粉笔盒,这个正方体六个面要如何在同一平面中完整的表现出来呢? 生:都画出来,铺开来…… 师:我们来结合这幅画作看一下,这就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一幅画作,左边是什么角度的眼睛?右边是什么角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时代的脉搏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主题,理解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掌握艺术史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主题的特点,能够对其进行分类和描述。 2. 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背景和社会发展,能够分析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3. 掌握艺术史知识,能够运用到美术创作和鉴赏中。 4. 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和评价。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和艺术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不同的艺术时期和风格,如古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巴洛克艺术、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负责研究一种艺术风格或主题,对其进行分类和描述,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交流。 4. 讲解不同时期的艺术背景和社会发展,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制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科学进步、巴洛克

时期的宗教改革和君主专制等。 5. 讲解艺术史知识,如艺术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等。 6. 美术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表达自己对不同艺术风格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7. 美术鉴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并从艺术史和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分组活动、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等,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角度,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对不同艺术风格和主题进行分类和描述,理解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掌握艺术史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七课时代的脉搏

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 美术与自我、社会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 教学目标 认识美术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美术作品反映或表现社会思潮、运动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根据形式分析等方法来理解它们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和风气。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着重从美术中探寻社会运动的痕迹与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在形式上,也可能表现在内容上,但其共同特征是有新的变化出现。引导学生注意到这种变化,促使他们产生兴趣,并主动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 教学基本思路 对美术的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外在形式的鉴别,还包括把握题材内容,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社会人文背景。只有感受到这些蕴藏在作品背后的东西,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才是全面的,对美术的发展变化才可能有深刻的认识。如果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也会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教法学法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作品形式之外的知识,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他们更多地借助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日常经验。教学时通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逐渐调动他们各方面的知识,进而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自觉地寻找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三幅《门神》,比较分析: 1.门神是用来干什么的? 门神历来被中国人视为驱邪避秽的护佑者。 门神秦叔宝与尉迟恭:小说《西游记》里记载了秦琼变成门神的故事: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因延误行程致使地方干旱,人民无法维生, 犯了天条,玉皇上帝大怒,便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2、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人家里门上的门神不再是唐代的名将而是新四军、解放军的形象,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当外敌入侵时,中国抗日军人无疑成了中国百姓眼中的打鬼门神。

时代的脉搏 美术教案

课题:时代的脉搏 一、导入 欣赏三幅《门神》,比较分析: 问:你见过传统的门神吗?传统的门神一般的的是哪些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PPT) 1、门神的由来 问:老百姓贴门神的目的是什么? 门神一般是农历新年人们贴于门上的一种年画。作为道教和汉族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目的是用来驱邪辟灾,保家佑宅,祈求平安等等,是汉族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 2、门神形象的变迁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是传统的门神,然而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人家里门上的门神不再是唐代的名将,而是新四军、解放军的形象,我们把他奉为《抗战门神》(PPT展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当外敌入侵时,中国抗日军人无疑成了中国百姓眼中的打鬼门神,他们认为解放军比古代的秦叔宝、尉迟恭还厉害,也从心里发出:只有解放军才是新社会强有力的缔造者和保卫者!他们由心底摒弃了对旧社会的眷念,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变革中来。 3、《抗战门神》与传统门神在内容和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PPT展示传统门神和抗战门神做对比图) 传统年画与抗日战争时期年画的比较,非常深刻地说明了社会思潮在美术作品上留下的印记。传统年画最重要的功用是祛邪、祈福,大多色彩鲜艳,具有装饰性的美感;而1945年的抗战年画则寄托了人民对抗战胜利的渴望,手法上融入现代木刻技巧,以套色黑白版画为主。这,就是由时代的变迁而引发的社会思潮的发展从而带来的艺术上的变革。 二、作品欣赏 A、美术与新中国 观赏《一辈子第一回》和《大批判》。比较分析: 提问:它们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分别跟什么样的社会思潮相联系? (看书理解回答)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与王广义《大批判》的并列深刻地体现出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巨大转变,以及两者对艺术的不同追求。 ●前者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翻身做主,参与选举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并力图将西方素描造型因素引入传统中国画水墨人物。 ●后者把工农兵形象跟现代商业广告并置在一起,反映了政治和商业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这件作品中运用的工农兵标志在20世纪70年代是非常严肃的题材,而20世纪90年代可以随意挪用,正是时代风气变化的体现。而后者则借鉴了西方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 B、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 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1)书上为大家介绍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现代”因社会变革而带来的不同的美术思潮,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①《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东晋墓葬习俗) 面对社会的不断变化,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远离政治,谈论抽象的玄理,追求自我放纵。南朝大墓中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描绘了悠游林下的隐士,他们是当时人心目中理想的士人,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完全自由地表现自己。 ②《麦积山雕塑》(北魏佛教思想) 南朝汉族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魏的孝文帝推行了一场汉化运动,用汉字,穿汉人服装,上层贵族学习汉族文人的气质,这立即反映在他们雕凿的佛像上。 这和最初流入我国的佛教人物形象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差异在哪里呢?(PPT对比) 佛像穿着南朝汉人的宽大衣服,像南朝的士人一样清瘦。“秀骨清象,褒衣博带”,正是北朝学习南朝所带来的审美观点的形象概括。 ③《牡丹亭·还魂记》插图。 纵观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有的作品中很直接地可以看出社会思潮的变化,而有的作品则是间接地折射。 师讲解故事大意: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木版插图就很曲折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故事的主角是追求个人幸福,向往爱情自由的女性。明代晚期这一类故事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行。说明了这种思想的普及程度。 师总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麦积山佛教造像、《牡丹亭·还魂记》木刻插图则分

时代的脉搏教案

时代的脉搏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中外美术作品让学生深知美术 的发展与社会思潮及时尚密不可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体悟其内在的艺术特点,逐步提高鉴赏中外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2本课着重从美术中探寻社会运动的痕迹与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在形式上,也可能表现在内容上但其共同特征是有新的变化出现,引导学生注意到这种变化,保使他们产生兴趣,并主动寻找这种变化 的原因。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所反映出的社会运动与社会思潮。 社会变迁对美术风格形式的影响,探寻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中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三类服装导入--时代的脉搏。 活动2【讲授】引导发现得出新知 二、举例讲解: A、美术与新中国(军装)

师:这套服装你们为什么喜欢? 师:反映了哪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时尚呢? 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两幅作品: 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作品是什么? 生:《大批判》 师提问:它表现了怎样的内容?体现了怎么样的社会思潮?请同学们说说王广义《大批判》深刻地体现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巨大转变把工农兵形象跟现代商业广告并置在一起,反映了政治和商业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这件作品中运用的工农兵标志在20世纪70年代是非常严肃的题材,而20世纪90年代可以随意挪用,正是时代风气变化的体现。借鉴了西方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 比较:《一辈子第一回》 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翻身做主参与选举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并力图将西方素描造型因素引入传统中国画水墨人物之中,对美术形式进行了新的改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新思潮。 活动3【活动】作品赏析深化新知 三以下几幅作品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周昉《簪花什女图》(纵向比较) B、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汉服、唐装) 《女史篇图》“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流”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不务正业,国家大权为其阜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您。朝中大臣张华便收

把握时代脉搏 贴近教学实际

附件 2018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立项课题一览表 序 号 课题名称主持人所在单位立项编号 1 大班幼儿晨间体能锻炼游戏化的实践 研究 范娜娜叶县教育体育局幼儿园JYKT2018001 2 农村寄宿制小学立德树人特色德育形 式的研究 朱琴叶县保安镇柳庄小学JYKT2018002 3 依托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德育教育 效果的策略研究 楚凯华平顶山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JYKT2018003 4 巧用生活用品开展化学创新实验的研 究 孙晓娜叶县昆阳镇初级中学JYKT2018004 5 初中数学“三三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 究 袁巧玲 平顶山市新华区教育体育局教学 研究室 JYKT2018005 6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 策研究 谢江锋湛河区实验小学JYKT2018006 7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的研究 刘跃彩叶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JYKT2018007 8 农村小学语文区域教研实践的研究袁海丽叶县教体局教研室JYKT2018008 9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方法与策略 的研究 刘惠梅叶县昆阳镇第三小学JYKT2018009 10 小学汉语拼音字母名称音教学现状及 改革探究 仝畅平顶山市新华区继红小学JYKT2018010 11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策略的 探究 孙小丽叶县田庄乡中心校JYKT2018011 12 小学语文阅读微课教学策略研究周莉宝丰县大营镇第一小学JYKT2018012 1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研究李冬丽舞钢市第五小学JYKT2018013 14 信息素养与教师学科教育问题研究贾艳芳叶县高级中学JYKT2018014 15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张骁勇鲁山县第二高级中学JYKT2018015 16 运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课预习效率的 研究 刘工卫平顶山市新华区光明路小学JYKT2018016 17 初中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的 实践研究 申亚飞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JYKT2018017 18 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 究 陈红伟舞钢市教育局普通教育研究室JYKT2018018 19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赵勇兵平顶山市新城区福佑路小学JYKT2018019 20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 养与研究 乔娟娟平顶山市新城区复兴路小学JYKT2018020 21 基于"减负增效"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研究 侯小令叶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JYKT2018021 22 小学数学“10+30”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的研究 王向芳舞钢市第二小学JYKT2018022 23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中小学生写作水平 的研究 闫晓丽叶县昆阳镇第四小学JYKT2018023 - 1 -

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1. 课程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与时代的联系,并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1.了解艺术作品与时代的联系; 2.掌握运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技巧。 2.2 教学难点 1.理解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2.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教学内容及方法 3.1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将以湘美版美术鉴赏为教材,引导学生认识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的联系,并尝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具体内容包括: •湘美版美术鉴赏 •时代背景介绍 •作品鉴赏 •感受表达 3.2 教学方法 本次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讲解法:通过PPT以及教师的讲解介绍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作品。 2.组织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演讲法: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演讲,并且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详细的描述。 4. 教学步骤及时间 4.1 教学步骤 步骤内容时间 第一步介绍湘美版美术鉴赏5分钟 第二步时代背景介绍15分钟 第三步作品鉴赏(分组讨论)30分钟 第四步感受表达(演讲)30分钟 第五步总结评价10分钟 4.2 教学时间 本次课堂时间安排为2小时。 5. 课堂效果评价方法 5.1 评价方法 本次课堂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1.学生的表现:包括讨论内容的质量、演讲表达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2.学生的评价:学生可以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和方式,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反馈。 5.2 评价标准 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1.学生的合作和参与程度; 2.学生能否理解艺术作品与时代的联系; 3.学生的表达和语言能力。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 教案

《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 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社会思潮、时尚与美术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把握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2)理解美术形式变化得以发生的社会因素,从物质、观念的角度了解美术;(3)通过欣赏分析,能从更多角度鉴别、评价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过程:了解概念欣赏作品实践操作走马观花分组讨论思考赏析小结 (2)方法:自主学习、感知分析、协作交流、表达展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关注文化与生活,尊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作品形式之外的知识,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他们更多地借助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日常经验。教学时通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逐渐调动他们各方面的知识,进而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自觉地寻找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时期美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运动与社会思潮。 教学难点:如何从美术作品的手法中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并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和风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设备,课件,书本,实物投影仪等相关设施的检查。 (二)导入新课(2分钟) 由微博上的一条帖子分享导入,以趣味性的内容引起学生关注,并提出问题:“审美是遗传的吗?如若不是会受什么影响呢?希望大家在本课找到答案。”导入新课。 (三)认定目标(1分钟) 我们本课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时代的脉搏——社会思潮、时尚与美术的发展” (四)教学新授

1、理清概念,为赏画活动打基础(5分钟) (1)抽象认识: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屏幕给出参考之意。 社会思潮:在人类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某种思想流行的现象,这就是社会思潮。 时尚:所谓时,乃时间,当下;尚,则有崇尚之意。 (2)具象认识:学生将具体的作品与相应的社会思潮一一对应,形成具象认识。 2、“来,赏赏画吧”(15分钟) (1)《一辈子第一回》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 问题一:老人拿着什么?她的表情怎样?她在干什么?反映怎样的社会思潮?问题二:这件作品有无光影、明暗,与传统中国画的区别是什么?又反映怎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相关资料,学生进行问题解答。 (2)学生活动:“他们可以在一起吗?” 师生共同分析“大批判系列”,通过作品形式的赏析,了解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潮。 小结1:社会思潮是美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艺术家有时候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某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3、走马观花看一看---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5分钟) (1)对应书本P55“中外美术年表中国部分”理一理“时代的脉搏”。 )学生活动:“你来说说吧”

湘教版高中美术教案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影视(温州嫁具) 导入揭题—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

①什么叫美术 身边的美术, 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 ②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美术的性质:精神产物具有独创性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3、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①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②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 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则 ①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例如: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美术教案:时代的脉搏.docx

《时代的脉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把握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理解美术形式变化得以发生的社会因素,从物质的、观念的角度了解美术;通过欣赏分析,使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来鉴别、评价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 美术所反映出的社会运动与社会思潮;社会变迁对于美术风格、形式的影响;如何从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中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 三、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多媒体或幻灯器材、相关图片。 学生:教材、纸、笔。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 欣赏三幅《门神》,比较分析: 1.门神是用来干什么的? 2.《抗战门神》与传统门神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点出本课主题“美术与社会思潮”。 二、作品欣赏 观赏《一辈子第一回》和《大批判》。比较分析: 1.它们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分别跟什么样的社会思潮相联系? (按:前者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翻身做主,参与选举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后者把工农兵形象跟现代商业广告并置在一起,反映了政治和商业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学生可能对《大批判》所使用的“文革”时期“工农兵”图像不太了解,教师可以做必要的提示,最好找几张“文革”时期的类似图像来对比。此外要注意画面的形式特征。教师最好回忆和参考一下第二单元第6课《从传统到现代》和第三单元第10课《通俗的浪潮》的相关内容。) 三、分组讨论 第一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第二组:《麦积山雕塑》; 第三组:《牡丹亭还魂记》插图。 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四、集体讨论 完成“思考与交流”和“活动建议”。 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全班分为两大组,分别完成这两个练习;也可以全班一起,依次完成。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补充、点评。 五、比较分析 出示作品《梦露》和《大宫女》,分析: 1.从内容和主题上看,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时候的思潮和观念?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中国画创作》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画创作》:紧扣时代脉搏,以美育人、以文育人 《中国画创作》是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将创作方法和艺术技能置放于人文时代背景中考量,引导学生树立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担当意识。课程注重以美育人、以文育人的美育功能,既有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接力,也有对中国画的当代探索创新。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民族绘画传统为根本,推陈出新,经过20年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创作统领中国画教学”的“人大水墨”教学模式。 一、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中国画创作》课程紧扣“为谁创作、创作什么、如何创作”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紧扣时代脉搏,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 第一、为谁创作: 为中国画,为人民创作。 第二、创作什么: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方法,结合当下思政德育教育开展专业创作教学。一方面突

出人大红色基因,聚焦红色主题绘画创作,另一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画笔记录、表现、讴歌伟大时代。 第三、如何创作: 优秀的作品不仅能够呈现历史与现实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呈现审美价值。其次,作品能否以最为恰当的表现方式表达,决定了画面最终呈现之优劣。对创作而言,创作者应该保持高度的开放性与探索性,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可以滋养当下创作的成果,一方面激活传统,使传统的材料与技法焕发出新的生机服务今天的绘画实践;另一方面,探索当代美术创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能够拓宽中国画创作的表现维度;除此之外,如何在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中融入画家个人的历史见地,如何在作品中注入深层次个人情感的表达,如何避免创作图解化、同质化等诸多问题,都是该课程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N种打开方式” (一)激活传统材料与技法助力当代主题性创作——《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选题《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现

测量脉搏幼儿园教案

测量脉搏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脉搏,为什么要测量脉搏。 2.了解如何正确地测量幼儿的脉搏。 3.发现幼儿的不适症状时能及时测量脉搏,并按要求记录。 二、教学内容 1.脉搏的定义和作用 2.如何测量脉搏 3.记录脉搏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幼儿园医务室备有心电图仪。 2.教师需要准备手表、儿童体温计等测量工具。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讲解脉搏的定义和作用 1.介绍什么是脉搏,脉搏是血流过动脉时所产生的搏动。 2.解释测量脉搏的作用,通过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心跳情况,判断身体是否健康。 步骤二:讲解如何测量脉搏 1.教师示范正确的测量脉搏方法,应该在静息状态下在手腕或两侧颈动脉处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一分钟内记录跳动次数。 2.让幼儿模仿老师示范方法,教师逐一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方法,直到幼儿会正确测量脉搏。 步骤三:讲解记录脉搏数据的方法 1.要求幼儿仔细记录测量到的脉搏数据,如:96次/min。 2.让幼儿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中,方便家长和老师使用。 五、教学要点 1.教师要对脉搏的测量方法非常熟悉。 2.教师要使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讲解。 3.重要的是要营造轻松愉快、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学习到有趣的知识,同时,不可让幼儿过分紧张,造成反效果。

六、教学评估 1.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纠正错误测量的幼儿的方法。 2.检查幼儿档案上记录的脉搏数据是否正确。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脉搏的定义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正确 的测量方法,并且能够记录该数据。这使得幼儿们进一步了解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精选美术教学案例(最新)

一、教材分析 《寻古探幽》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21世纪亟需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紧贴这一时代的脉搏,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综合?探索”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寻古探幽的学习过程可设计为三课时进行,它融以下个学习领域为一体: 融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第一课时)。 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到阅览室、图书馆或者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进行交流和探讨。在查阅、记录资料、短剧表演和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养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融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欣赏评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运用阴线刻、仿制一块画像转。在画、刻、雕、拓的过程中感知泥材特有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进一步去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基本的造型要素。 融人文地理、摄影、文字撰写、手抄报编辑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多学科间的融合(第三课时)。 先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或参观博物馆,或采访民间的收藏家,或考察探寻当地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并采用拍照、设像、手绘线条、文字记录等不同的手段记录好探寻的来龙去脉。返校后每个小组创编一份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手抄报。 1.教学目标 a.体验与发现:通过考察当地文化古迹,探访民间收藏家或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方式寻古探幽,与古老文明对话,鼓励学生对未解之迷大胆设想和推测,用汇编考古手抄报的方式传承家乡的文明,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 b.实践与创造:运用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感知泥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造型能力。 c.欣赏与评述:学生通过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与画像石、画像砖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养成崇尚文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