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质教育课程——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作业

素质教育课程——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作业

素质教育课程——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作业
素质教育课程——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作业

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作业

单选题(共17道题)

展开收起1.(4.0分)在李白故居附近,有一条默默流淌的小溪从北向南流过天宝山,历来人们称为“磨针溪”。中国妇孺皆知的______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A、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B、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C、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D、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4.0分

2.(4.0分)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尤其是其______诗风的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唯心主义

D、理想主义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4.0分

3.(

4.0分)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_______名人。

A、中国文化

B、中亚文化

C、世界文化

D、巴蜀文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4.(4.0分)早在汉魏之际,蜀地就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______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对李白的思想影响最大。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4.0分

5.(4.0分)李白自称_______,是有意与四川故乡之名谐音,以表达思乡之情。

A、谪仙

B、诗人

C、彰明人

D、青莲居士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4.0分

6.(4.0分)因为李白祖籍在甘肃的陇西,所以他的故居就叫______。

A、碎叶城

B、陇西院

C、龙安府

D、匡山书院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4.0分

7.(4.0分)李白带着自己的作品远赴长安,求教于诗坛的老前辈_____,老诗人看到他的《蜀道难》第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马上就大为吃惊,老诗人连连拍案叫绝。

A、苏頲

B、张说

C、贺之章

D、李邕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8.(4.0分)关于李白的出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四川故乡的人都知道李白是天上的______下凡。

A、长庚星

B、太白金星

C、峨眉月

D、启明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4.0分

9.(4.0分)唐朝著名诗人______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A、杜甫

B、李商隐

C、杜牧

D、白居易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4.0分

10.(4.0分)李白在诗歌中多次热情地歌颂古代的侠客精神,慷慨豪迈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其中著名的《侠客行》不但被______用作了武侠小说的名字,还隐藏着书中厉害武功的秘密。

A、梁羽生

B、金庸

C、司马翎

D、古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4.0分

11.(4.0分)李白是四川人,他对家乡的月亮感情特别深;他的故乡月的复合意象,就是特殊地体现为______。

A、山月

B、明月

C、峨眉月

D、蜀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12.(4.0分)李白10岁时,一次他随父亲到绵州赴晚宴,客人们听说李白年少学厚,善于吟诗作赋,想考考他,要他以_____为题写一首诗,李白稍作思考吟出了《上楼诗》。

A、黄鹤楼

B、岳阳楼

C、越王楼

D、腾王阁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13.(4.0分)李白少时曾游______,留下著名的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A、紫山

B、太华山

C、窦圌山

D、戴天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14.(4.0分)台湾著名诗人______对李白的蜀道豪情曾有这样的一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A、郑愁予

B、席慕容

C、余光中

D、夏宇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15.(4.0分)大约在20岁左右,李白在戴天山、大匡山隐居,师从______。李白的老师博学韬钤,长于经世,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术士,著有《长短经》一书。

A、严君平

B、赵蕤

C、司马相如

D、扬雄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4.0分

16.(4.0分)据《江油县志》记载,建造了中国诗歌莽莽昆仑的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生于________农历正月十六日。

A、公元702年

B、公元703年

C、公元701年

D、公元762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分

17.(4.0分)

李白出生________的观点已为海内外大多数学人所接受。

A、四川绵阳江油

B、中亚碎叶

C、湖北安陆

D、甘肃天水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4.0分

多选题(共8道题)

展开收起18.(4.0分)在青少年时代的游历中,李白渐次将故乡的概念扩展了。这不仅是一种地域概念的扩大,而且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他需要一个情感上、文化上、地域上更大的故乡。()

A、川西平原

B、巴山蜀水

C、中国

D、世界

正确答案:A,B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4.0分

19.(4.0分)李白出生蜀之说,主要是依据魏颢、李阳冰、范传正等人的材料,可证明李白生于蜀地()。

A、《李翰林集序》

B、《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C、《简明大不列颠全书》

D、《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4.0分

20.(4.0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四川绵阳江油大匡山出土了两碑,两碑分别载有“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等文字,证明李白与四川绵阳江油青莲乡的关系()。

A、“升仙太子”碑

B、“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

C、“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D、无字碑

正确答案:B,C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4.0分

21.(4.0分)巴蜀历史上出现的几位有影响的人物,其思想无不具有“杂”、“平民化”的特征()。

A、严君平

B、司马相如

C、扬雄

D、陈子昂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4.0分

22.(4.0分)追溯巴蜀文化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它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它们以民间口头传说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下来,有的经后人的记录整理进入典籍,有的迄今仍在民间口头流传着()。

A、杜鹃啼血

B、五丁开山

C、大禹治水

D、巫山神女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4.0分

23.(4.0分)

游历给李白印象最深,日后影响最大的,还是巴蜀的山水。这些人间的自然美景,李白不仅一一到过,看过,而且他用心灵感应过、体味过、领悟过()。

A、峨眉天下秀

B、青城天下幽

C、蜀道天下险

D、三峡天下奇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4.0分

24.(4.0分)李白给儿子命名时心中有蜀“月”的影子。李白对两个儿子的命名,寄寓了他对出生之地四川的系念。

A、羊娃

B、牛娃

C、伯禽

D、颇黎

正确答案:C,D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4.0分

25.(4.0分)

在盛唐巴蜀诗人身上,普遍存在一种侠士风度,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也更艺术性一些()。

A、天人合一

B、重义轻财

C、好勇尚武

D、师法自然

正确答案:B,C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4.0分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高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更有助于弘扬大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标签: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建设校园文化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是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递下来的文化。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历经了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在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容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瑰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渐渐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受到全球化经济和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受美国等发达国家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从而必须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大学生的教育中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包含着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诸多内容,可以利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几乎是每个人从接受教育以来就被灌输的思想,可以说每个人都对爱国有着与生俱来的认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具有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战争、民族存亡、革命这些词汇渐行渐远的当代大学生逐渐淡化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爱国不仅是民族存亡时刻的献身报国,更是民族安定时期的奋发向上、繁荣建设。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传统资源。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老

文化素质教育及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及培养 一、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实行创造活动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而亨利纽曼则生活在公元19世纪, 但在这漫长的历史跨度期间,有一种教育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 自由教育哲学。它认为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追求个人全面完善的发展, 它以“自由学科”(LiberalArts)为核心课程。自由教育的目的是通过 这种教育训练以形成使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如纽曼所言,在这种教 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将能更好地完成生活赋予他们的责任,会成为更 有理智感、责任感,更明智、活跃的社会成员。 在西方,自由教育还被表述为文雅教育、博雅教育、文科教育、人文 教育等。自由教育实际上是西方教育的基础与核心。1945年哈佛大学 一个委员会在题为《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中提出,“今日美 国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把博雅和人文的传统注入我们整个教育体 制。”1998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纪念北大100周年校庆的演讲中说:“首先,请允许我说明我称之为‘人文学习’的重要性……最佳教 育不但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 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所以,当我们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赶上西方国家的时候,我们诚然 要在具体的科技、学术领域中学习西方先进的创造性的成果,但是,更 带有根本意义的是要在教育思想上、观点上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从 教育理论传承的观点看,我国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同具有时代意义 的自由教育观相通的。表面看来,文化素质教育与人的创新水平似乎没 相关系,人的创新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也的确是与专业教育相关,并在专 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素质教育,人的创造性就会缺乏基础。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而个性化是创 造性培养的基石。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特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 为了推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为此,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而,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贯彻十五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单科性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特定时期提出并实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扬柳》曲,有谁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呢? 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字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修辞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诗歌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简论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结合的意义

目录 1引言 (1) 2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含义 (1) 2.1文化素质教育 (1) 2.2身心素质教育 (2) 3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结合的意义 (3) 3.1文化素质教育与身体素质的培育结合的意义 (4) 3.1.1身体素质的培育为文化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并推动其发展 (4) 3.1.2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对身体素质的培育 (5) 3.2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5) 3.2.1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5) 3.2.2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 (6) 4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6) 4.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7) 4.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8) 4.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9) 5总结 (9) 6参考文献 (11) 7致谢 (12)

简论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结合的意义 数学系本****班 **** 指导教师:***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身心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也具有基础性地位。从文化素质教育入手阐述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关系,着重论述了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途径。通过二者有效结合的教育,使大学生得到文化素养和心理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Zhang HongAn Mathematics fasten the 0801 class Tutor:Cao ChunJuan Abstract: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is at the basic posi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essential point in carrying out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l fiel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at the basic position in a person'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starts with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especially, to emphatically elaborate the necessity and approaches of combining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obtai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accomplishments through their effective combination, thus, to gain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qu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2年第0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9,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5期) Total No .285 收稿日期:2012—05—12 作者简介:张虹然(198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法。 王昕(1976—),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项目简介: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等院校创新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3318。 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张虹然,王昕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17) 摘要: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于科技人才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共识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006—03 现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必须 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业务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关键,身心素质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高等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人文教育受到冷落,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文化素 质教育的内涵, 理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实质,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999年,原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至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框架基本形成。弄清楚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前提是要把握好文化素质的内涵,长久以来,由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者对于文化素质理解有偏差,致使文化素质的概念理解也比较混乱。关于文 化素质的内涵,原西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 之老先生把“文化素质”看做知识和能力的汇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较广泛的知识;2. 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3.方法:分析和观察问题的方法;4.仪态:有文质彬彬的仪态,语言举止文明优美;5.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可以把文化素质的含义总体归纳为:文化素质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归结起来,有关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理解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内容。学者们对人文知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研究。学术界一致认为,人文知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必须经过内化和升华才能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才能形成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不能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恰恰相反,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然而,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上,教育界主要存在着两种分歧。其中,主流观点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是“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就是要改善其人文素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专 6

诗仙李白的作品评价

诗仙李白的作品评价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继续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在多种体裁上都留下了绝唱佳作。 李白很钟好古体诗,擅长七言歌行、五言古风和乐府诗。在近体诗体裁中,李白擅长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李白的律诗写的较少,五言律诗有几十首,七言律诗只有十余首,但其中也有流传千古的名作,如〈登金陵凤凰台〉。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惊风雨”、“泣鬼神”,而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石鼓歌〉又叹“少陵无人谪仙死”。唐文宗下诏将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通识教育_文化素质教育_大学英语选修课_吴承钧

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大学英语选修课 吴承钧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摘要】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轨迹,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开设现状的分析,认为所开设的课程与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相符的,但在体现通识教育“把培养完整的人放在首位”的理念上却相去甚远,同时课程的单一性也不利于学生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据此,笔者提出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应该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用中国元典文化树立学生核心的价值观,以ESP为主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中国元典文化;大学英语选修课ESP 本世纪初国内各大高校开始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学英语作为非专业英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如何在教学中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刊登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关于该研究的论文已有近百篇之多,代表性的观点有: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培养人文通识型的英语人才(胡文仲,孙有中2006);强调功用主义与人文主义并重、专业与通识兼顾(张中载,2003);主张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教育(张西平,2007);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许国璋);开设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英语课程,实现语言习得和文化获取的平衡(王守仁,2010),这些观点的共同点都是强调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要考虑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要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它根植于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旨在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与通识教育中通才和全人的理念异曲同工,因此如何汲取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延续我国传统元典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更大的相融性,是放在教育者面前急需讨论的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国内六所大学目前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分析,发现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给予学生某几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这几项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但与通识教育要求“要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的首要目标相去甚远。此外,课程的设置也难以使学生获得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复合型知识和能力结构,因此,通识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造成了在进行通识教育的同时,在学生英语水平远未达到不需要学习英语的程度时,在教育部要求大学英语应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时,国内高校的“大学英语进入了一个压缩学分时期,不仅范围越来越大,而且势头越来越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内涵,明确通识教育“把培养社会公民和完整的人放在首位”的理念和使“学生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的要求,在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以中国元典文化树立学生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专门用途英语(尤其是学术英语)为主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识教育 1.通识教育内涵。源自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末随着美国大学的改革而逐步形成,国内目前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尚无较为准确和规范的界定,但从诸多的文献来看,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李曼丽博士的描述,她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又有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描述有所充实和延伸,首先更加明确了通识教育的性质: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对的一种关于人生的教育,是一种全人的大学理念,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首先注重的是对一个“人”的培养,然后才是把一个“人”培养成为一个职业的“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完整的人”是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是会学习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兼备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复合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2.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在中国,最早倡导大学通才教育的是蔡元培先生,民国初年他提出要培养“硕学闳材”,要通融“文理两科之界限”,主张“文理兼学”;20世纪30年代,梅贻奇先生接受了美国通识教育的思想,发展其理念,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1949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专业化,大学教育出现了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的现象,20世纪末,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而提出的,它旨在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的素质”。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极其相似的一面,首先,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通识教育不同的含义,但从本质上看,通识教育是重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它以“全人教育”为目标,是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景互为主题性关系的教育,也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蔡达峰指出:“通识教育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从 19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全诗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全诗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是唐朝诗仙李白的作品,此诗是李白诗歌中惟一的一首颂赞冶炼工人的正面写作,亦是因其在浩瀚如烟的古典诗歌中较少见而更加的珍贵。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

《幼儿综合素质》历核心考点: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2017《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历史与传统文 化素养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夏、商、周 约公元前21世纪,启继承了父亲禹的位置,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灭亡。 2.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7年) 秦朝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汉 楚汉之争: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刘邦胜利而结束。丝绸之路:汉武帝于公元前139和公元前119年,两次任命张骞为使者.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5.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全长2500公里,南北贯穿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 6.唐 贞观之治: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在此期间,由于唐太宗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称帝:690年.武则天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文成公主进藏:公元7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与吐蕃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7.北宋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成功地使高级军官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8.明 1368年.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扫平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 9.清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掀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巩固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0.中华民国:1911年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大系。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3.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序幕。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这四大会战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题目:交响乐艺术欣赏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犹鑫 学号1130810119 班号1308101 日期2015年11月18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15年11月

交响乐艺术欣赏 音乐是稍纵即逝的,是一门时间的艺术。从文艺复兴到巴罗克时代,而后经过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洗礼再走到今天,交响乐一走就走了过上百年的路,而且仍在继续。在最初的最初,新教的圣咏是清晨的露水,以其清澈和甘甜滋润了它的成长;巴罗克时代是进步与发展,对音乐的追求与探索,成为文艺复兴后音乐的必经之路;古典主义孕育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另一个大时代的来临;当浪漫成为时尚,缓缓流淌的音河变得更加宽阔。 非常幸运的能够有机会参加卞祖善先生的交响乐艺术欣赏讲座,初步感受到交响乐的魅力,了解了交响乐的起源和历史,著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通过欣赏三部活的乐器法简单的认识了交响乐中各个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它们的魅力。最后各种音乐形式的代表乐曲欣赏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喜庆的春节序曲,激昂的斗牛舞曲-卡门前奏曲,欢快的婚礼进行曲等等。交响乐艺术宽广如大海一般,今晚小小泛起的几朵浪花已让我沉醉。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十五、十六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十八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著名音乐家海顿并非是第一位做出交响乐的音乐家,但是由于他一生一共作了104部交响曲,完善了交响曲的贡献让人们称他为交响乐之父。 提到交响乐就不得不提到贝多芬,卞老先生曾说,没有听过贝多芬的交响曲,恐怕不能称为交响乐爱好者,而交响乐发展到贝多芬的时代时,他从“莫扎特的手中继承海顿”,交响音乐这种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距文艺复兴时期已过了几百年,但这一运动注重人性发展的根本思想却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扎了根。十八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吹响了向封建统治进军的总号角,人文主义思想演化成了“自由、平等、博爱”,而这种思想发展的脉络,则始终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贝多芬在写《第三(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时,从一些法国朋友的口中得知了许多大革命的详细情况及当时所进行的社会、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变革措施,此时,贝多芬的心中已有了一个偶像,那就是带领军队向封建王朝进攻且战功赫赫的拿破仑,交响曲写好后,贝多芬得知了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愤怒之下,他撕毁了题献给拿破仑的封面。 另一部贝多芬的作品《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集中反映了英雄主义精神和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思想。创作《D小调第九交响曲》时,正值法国大革命失败,革命的成果被带资产阶级窃夺的时期,但贝多芬没有丧失信心,再一次以英雄性的斗争主题宣扬和展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理想和人文主义精神。在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也发展成如“自由”、“民主”、“平等”等具体的思想,人文思想的这些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交响音乐,交响音乐几乎同时地也蕴涵和表现了这些思想。 音乐是人类最纯粹最美丽的艺术,音乐是天使飞翔时扇动的清风,可以穿越种族、国界、宗教和时空的壁垒,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它是造物主赐给人类的甘泉,从人的心上汨汨地流过,带走污垢和尘埃。音乐又是神奇的,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地方,挽救你、感动你。

诗仙李白(百家讲堂)

第1讲李白出道之谜 李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我想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可能李白是我们阅读过,最多的一个诗人。特有很多的诗。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如说“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诗都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我们读了这么多李白的诗,看上去好像对李白比较了解。所以我们会想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李白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他胖瘦啊,他高低啊,他脾气好坏啊,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文化程度啊?就会有这些问题。就好像要打听我们邻居的一个人一样,也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 【画外音】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从此,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和熟悉。然而,李白一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做诗。而是从政。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才华出众的天才诗人,会筋力怎样的坎坷与沉浮。李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李白出道之谜。 康震:李白在当时,跟他同时代有一个人,叫魏颢。魏颢是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李白。他也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他就到处追李白。因为李白的行踪不定。后来就给他追到了。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一些诗文交给魏颢。可能是这么说的。小魏,你就帮我把这个诗文集整理整理。给我出版了吧。出版了没有我不知道。但是,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这个序流传下来了。在这篇序里边,他对李白的相貌,有那么一点点描述。他怎么说呢?他说这白这个人,“眸子迥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人长得眸子迥然,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有神。“哆”是哪个子?就是“哆嗦”的那个“哆”。“哆嗦”的“哆”,读duo的时候,是那个意思。可是它还有一个读音。就是读chi。读chi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是张大嘴巴的意思。他这个意思就是当李白张嘴的时候,就像饿虎一样,人张嘴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愤怒的时候会吼叫,高兴的时候会大笑。也包括其他的什么感情状态。 但是他意思就是什么呢?李白这个人眼睛很有神,而且发威的时候,那是有下山猛虎一样的这种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他说了后边这两句话。说“或时束带”。可有的时候,他穿得整齐点,腰里挣根带子。头上挣个头巾。“风流酝籍”。看上去还像个知识分子,比较文静。这么一种评价。他因为是真的见过李白的。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经常也说自己什么呢?说我“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他主要是要强调“心雄万夫”。但是,他个子不高。身不满七尺,我估计现在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找对象可能都有问题。别人也说他身不满七尺,所以我们说,李白仅仅从外形上来讲,从形态上来讲,他不是个高个儿,但是他眼睛有神。他神采非常飞扬。 李白原来年轻的时候,见过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叫司马承祯。是道教界的一个领袖。当时李白很年轻啊,大概也就是二十岁左右。他见了这个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他有一个评价。说你是“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长得天生就是道士。在道士这条路上,很有发展前途。也说明他气宇不凡。而且李白自己在给别人写的诗文里面,对自己也有一些评价。他说什么呢?说自己“以天为容,以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说什么呢?说我这个人长得以天为容,以道为貌。对别人从来不肯屈服,也不去求别人。这是说他的一种精神

李白《上李邕》译文及赏析

李白《上李邕》译文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 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 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也,焉知来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鉴赏】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

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经过不懈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视硬建设,也重视软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成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方面进行。 (一)设施建设 近两年,学校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先后建成综合办公楼、校园文化广场、德育长廊、畅想园,改建了植物园、校园围墙,基本建设体现中西合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好了骨架。同时投资建设了两个微机室、两个语音室、两个书库、三个学生阅览室、一个教师阅览室,改建了一个微机室、一个电子阅览室,新购图书两万多册,保证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教学现代化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环境建设 我校环境建设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经济实用、整洁舒适”的原则,通过学校建筑物造型、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环境以淡红、蓝灰、草绿、粉白四种色调为主,体现出高雅素洁、稳健久远、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主格调;在原有楼房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基础上,新建办公楼采用了仿欧式建筑设计,而畅想园和文化广场的建设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建筑风格,使校园的主体建筑呈现出融东西方现代文明与

诗仙李白,介绍李白的作文

诗仙李白,介绍李白的作文 说起李白,中国人都知道.特别是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妇孺皆知.而且,还被人尊称为诗仙.但是,却少有人知道李白那悲惨的一生.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滴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李白不愿应试做官,但诗名远播,诗歌在其年轻

时已经唱响天下,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可历史上没有韩荆州对于李白的回复,直到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杜甫《饮中八仙》里就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奇句。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一说喝醉了酒,在水中捞月亮而溺水身亡。 虽然李白一生悲惨,但是他依然创造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