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的说课稿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解读教材和课标后,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

就在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欣赏感悟,教育升华。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

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浓。

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此外这节课在设计上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给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本课里,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这些事例都是近期的、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信息,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这些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

2、渗透了德育教育

本课里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秒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秒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秒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的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口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设计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景激情法。本节课我抓住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 2、合作交流法。在学生探索后有所发现时,及时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将成功的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 3、实践探索法。在学生产生探索欲望时,教师抓住时机问:观察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观察、探索新知。 4、体验感悟法。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1秒钟、1分钟你能做什么,深刻感受分、秒的时间,建立起时间观念,渗透了爱惜时间的情感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

二年级小学数学评课稿

二年级小学数学评课稿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教学,就能看出教师平时上课的影子。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小学数学评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小学数学评课稿1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朱老师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流程清晰,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的教学信息丰富多彩。如:录像、游戏、体验活动等等,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效果不错。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特色: 这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展示嫦娥奔月的场景,运动场上的时间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其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比如,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孩子们可以写字,可以做口算题,可以读文章,还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进行体验,效果挺好。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如在游戏环节中,让学生估测每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比如:穿好一件衣服大约多少时间……这些活动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交流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年级小学数学评课稿2 上周听了两节二年级数学组的一课二上《7的乘法口诀》,感触颇深。陈老师上课老练,课堂驾驭灵活自由,课堂激情澎湃,还有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细腻的课堂设计,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汪老师虽是一个美术专业的老师,竟也能把数学课上的这么成功,课堂虽然平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口诀已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记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两节课基本流程差不多,都是成功的好课。下面主要围绕第一节,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教学,就能看出教师平时上课的影子。本课的教学,让我看出了师生之间通过一年多的相处,默契已达到一定程度。如例题中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明水小学 王晓囡

课题:秒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设计思路:结合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简要写我执教此内容的思路。 (1)唤起生活经验,激发兴趣,进入新课:联系学生非常熟悉的春节晚会场景,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在探究,观察,合作中认识秒,理解新知:通过观察,摆弄钟表,在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知识,从“1”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水到渠成。 (3)在体验中收获智慧: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听声音,拍手“1分钟任务”等方式,体验1秒,1分钟的长短,体验时间的感受。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精品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我今天说的课是人教2013最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认识时间》我将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说明这节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流程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和一年级下册认识半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与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3、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整时,半时),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二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会读、写几时几分。 情感目标: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5、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 难点: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学具。 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让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体验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观察、议一议、动手拨一拨的活动中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构建。 2、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小组合作:本课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典型时间,(如:1时15分、9时5分等)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动手操作: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表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3、说教学特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秒的认识》评课稿

《秒的认识》评课稿 2014年5月30日下午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在1号楼2楼观看了《秒的认识》一课,这节课听完后使我感受颇多,老师的以下亮点值得我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联系实际探索。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老师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里见过“秒”?使学生对各种钟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实践表明,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3、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增大探究空间。 老师设计了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有关秒的知识这一环节,通过同桌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发现了“钟面上最长的是秒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4、让学生去体验探究过程。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老师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猜测1秒钟你可能会做些什么,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向这位老师学习,认真研读教材,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省时高效的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观摩课资料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见识较少,思维能力差。为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并且,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乐东县乐光学校李勇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秒的认识评课稿

评李小娟老师《秒的认识》一课 李春霞 本节课,教者精心准备,认真研读教材,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在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气氛民主热烈,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概括地说,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新课改理念 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教者精心设计,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导入部分“神舟七号”发射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适时出现的“倒计时”又隐含着需要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的概念,初步感受秒是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再如,为了让学生感受1秒创造的价值,先后列举了火车、飞机、火箭、宇宙飞船1秒飞行的距离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本节课,教者多次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已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修正与提高。例如在“初步认识1秒”时,让学生用眼睛看一看或者用耳朵听一听,一秒一秒是如何过去的;在“体验1秒”时,让学生随着秒针走动拍手、点头、数数、跺脚;尤其在“秒的应用”这个环节,《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和感悟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在学生建立了1分、1秒的时间观念后,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进行强化和提升。一是老师写“秒”字让学生计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二是1 分钟竞赛活动,让学生做口算题,看看谁做得多,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动静交替的时间体验,使孩子们不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更感悟到时间的宝贵。特别当教师出示课件并告诉学生火车、飞机、火箭、宇宙飞船1秒飞行的距离等数字时,孩子们为那1分、1秒的巨大作用而惊叹,相信他们对1分、1秒时间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和领会。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为本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3、练习设计灵活有创新,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灵活多样。无论是填空题还是选择题,在考查学生知识学习掌握情况的同时,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公开课(196)

《秒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2.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

(3)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3.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秒的认识评课稿

秒的认识评课稿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对于时空概念尚未形成阶段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且枯燥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动作来进行思维的。李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信息的显现也是丰富多彩。如:春晚倒计时的再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精彩的激趣导入 利用回顾春晚的倒计时和教师的提问“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秒?”?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秒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知识的建构 李老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1秒。通过倾听秒的脚步声让秒的节奏留在学生心中,再用自己的动作表示1秒。估计10秒、30秒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秒”的概念。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反复估计验证,观察交流,探索并获得知识。充分注意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一段1分钟闭眼感受秒针的脚步的时间估计,将教学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1分=60秒这一结论。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一、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授知识有深度、有技巧。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语言清晰、流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

《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说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第一部分“说课标”, (一)(先说)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同时,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解读本单元的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 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数学思考目标: 1.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会独立思考,表达想法。问题解决目标: 1.在经历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2.知道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情感态度目标:1.能在他人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感受生活与时间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二)(再说)内容标准下面,我就来阐述本单元的内容标准: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二、第二部分“说教材” (一)(先说)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本单元的编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方面)素材选取现实、有趣。元旦联欢会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活动。本单元以“庆元旦”这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为素材,通过三幅情境图引出一系列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时、分、秒的认识。(第二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认识时、分、秒的含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体验时、分、秒的实际长短,本单元设计重视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时、分、秒的长短。体验1分有多长的活动有:数脉搏、学算式等;体验1时有多长的活动有:利用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大风车节目的时间是40分进行推想等;体验1秒有多长的活动有:听闹钟“滴答”一声响、问声“你好”等。 (二)(再说)编写体例在青岛版教材的诸多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独具匠心、特色鲜明。这些栏目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我就对它们进行逐一解读。信息窗:通过情境串、故事串、问题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合作探索:就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共同解决,充分发挥个人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力量。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

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秒的认识 执教者:何利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P60、61 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 时、分、秒是时间单位的一部分,“秒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秒的知识已有零星的经验积累,但学生对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缺乏具体体验及把握能力,所以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建立1秒的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准备: 教学PPT、学生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 还记得这个画面吗?今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顺

利升空,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

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课件) 像刚才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要用到比时、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2、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秒呢? 教师出示收集的资料(红绿灯、秒表、电子表、钟面等)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体验1秒。 (1)出示钟面:这是有秒针的钟面,估计一下,哪一根是秒针? (2)你知道,1秒时间大约有多长吗? 一起看着钟面感受一秒的时间。 板书: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3)体验1秒 想一想,1秒你能干什么?你能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秒有多长吗? 用你喜欢的速度再来感受1秒的长短。 2、体验几秒,加深对秒的认识。 (1)感受5秒。 观察钟面,这是过了几秒?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板书:秒针走1大格是5秒。 (2)体验10秒和20秒。。 提问:如果秒针从2出发,到几刚好是10秒? 看着钟面,用你喜欢的速度和方式感受10秒。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课本中主题图呈现的是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倒计时的场面,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接着,教材编排了钟表店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钟面结构,直观的看到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学生在学习秒之前已经初步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有较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自主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的过程。 2. 培养学生估测较短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正确估计较短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设计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景激情法。本节课我抓住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 2、合作交流法。在学生探索后有所发现时,及时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将成功的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 3、实践探索法。在学生产生探索欲望时,教师抓住时机问:观察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观察、探索新知。 4、体验感悟法。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1秒钟、1分钟你能做什么,深刻感受分、秒的时间,建立起时间观念,渗透了爱惜时间的情感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注重体验地学:1.学生通过看、听、说、议、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自主探究,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2.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在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秒”。 新课开始,我用新年倒计时来导入新课。新年、鞭炮、倒计时……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一起数:“10、9、8、7、6、5、4、3、2、1,新年好!”让学生感到刚才倒计时的时间很短,所以,要用到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再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

《认识时间》评课稿

《认识时间》评课稿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半,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堂上,范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钟面的具体演示引导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体验1小时、1分钟的实际长短,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设情境这环节中,教师创设了报数的游戏,符合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有效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教师在钟面上拨动时刻,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整时、整时半,课堂气氛一直很高昂。老师说时间让学生动手在钟面上拨一拨,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求知欲望。 2、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并知道1时=60分是本节课的难点,范老师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值得一赞的是范老师课件制作的能力,钟面很直观地演示了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板书有序,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个人不成熟的建议: 1、本节课老师在时间的读法及两种写法上没有给予更多的指导,两种意思差不多的关于时间的儿歌有些重复,没有新意。 2、本节课教师讲授的过多,应给予时间让学生自主拨动钟表进行探究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完成对新知的探究,从而达到真正的让学生在做中学。 3、本节课教师在最后出示教师一天的作息时间时,应该加上时间的前缀,让学生分清楚上午和下午的时间。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 课稿 观摩课资料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见识较少,思维能力差。为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并且,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听教授评课后心得体会

听教授评课后心得体会 听教授评课后心得体会1 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有如下收获: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听教授评课后心得体会2 我去聆听了“绿城之秋”的多节语文、教学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受益匪浅。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课,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家在表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下面具体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心得体会: 一、首先学会的是:学会了如何去听课: (一)听课时该听什么。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听课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注教师的教,它包括:

《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前 【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2——3页内容 一、复习: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1时=()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分。 二、自主学习: 1、有些钟面上有()根针,又细又长的是()针。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所以1分=()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等。课中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一、轻松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3、5分=()秒120秒=()分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做一次深呼吸要3() 3、每天大约睡9()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0() 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 课后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

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 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我打算分为5个小步骤来进行,在第一个小步骤认识秒针和1秒中,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接着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用一种声音来表示1秒的 时间,最后让学生介绍电子钟表上是怎样表示1秒的,及其他表示1 秒方式的钟表,如:摆钟、卡通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秒针、听 声音、模仿声音等一列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评课记录精品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评课记录精品 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评课记录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 在学生掌握了整时、半时和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 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基础。 本堂课,陈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猜一猜、想一想、实践体验、交流”等活动中学习秒的认识,总的来看,陈老师这堂课具备以下亮点: 1、让学生在熟悉的事件中感受时间单位”秒”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提升总结来的。张金凤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夜里12点倒计时”的事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时间”秒” 在生活中的用处。 通过借”嫦娥一号”、”刘翔夺金”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热门事件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一方面能让学生接近”秒”的概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将极大的激发学生

学习时间单位”秒”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 的意识。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1秒”和”几秒”的长短。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陈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 和已有的知识经念出发,组织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体验”一秒”和”几秒”的长短。如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走动的情况,听新年的钟声、数数、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等,进一步巩 固学生理解秒和几秒的长短,理解秒与分的联系。 3、精心组织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构建”秒” 的概念,探究秒与分的关系,如观察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 针的关系、口算比赛、说一说一分钟能干什么?等。 陈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时间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热门事件中学习数学知识.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充满了活力,学生学得主动而有趣,顺利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