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课时图案设计

第17课时图案设计

第17课时图案设计
第17课时图案设计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

3.2 图案设计

一.预习题纲

(1)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并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

2.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自己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预习思考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图形变换的几种形式?

2.设计图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经典例题

例1.如图,用左面的三角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右面的图

形?

【分析】观察左右两个图形,可以发现右边的图形是将左边的△ABC为基本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的,通过量度旋转角度可以得出图案的形成过程。

【简解】如图,作等边△BOC,然后以△ABC为基本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两次,就可以得到右面的图形.

【规律总结】图案的设计时首先要构思该图案由哪几部分构成,再构思如何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法实现由“基本图案”到各部分图案的组合。

三.易错例题

例2.下面的图形是由一个基本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它可以看作是将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错解】可看作是将基本图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60°,120°,180°,240°,300°,360°等6次旋转得到的

【错解分析】旋转次数和旋转角度错了,旋转6次出现了重叠部分。

【正解】可看作是将基本图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60°,120°,180°,240°,300°即可得到

【点拨】本题也可将基本图形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60°,120°,180°,240°,300°得到

一.课前预习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图形变换的三种变换方式是,,

2.现实生活中一个美丽的图案常是由通过得到的

二.当堂训练

知识点一:欣赏并分析图案

1.如图,图2可以看作是由图1绕点O旋转某个角度后,

顺次按这个角度同向旋转而得的.

(1)每次旋转了度;

第1题

图1图2

(2)一共旋转了 次.

2.观察图中的风车,可以由哪个基本图形.经过什么样的旋转得到?

3.图中△DCE 是由△ACB 经一次或两次变换得到的,你能指出用的是什么变换吗?

4.下列图形可以看作是将一个基本图形绕某点旋转形成的吗?如果是,指出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禁止标志 风轮叶片 三叶风扇 正方形 正六边形 正三角形

知识点二: 简单图案设设的一般方法 5.分析图1和图3这两个图形是由什么基本图形经过变化得到的.并将图1中的图案画到图2上,图3中的图案画到图4上.

6.利用角、线段、平行线、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基本图案,借助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设计一个图案,并简述你的设计意图。

课时测评:(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如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

图(2)

图(4)

图(1) 图(3) 第2题 第3题

A .?90

B .?60

C .?45

D .?30

2.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B =90°,将△ABC 绕顶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C B A ''',则'

BAC ∠等于( )

A .600

B . 1200

C . 1050

D . 1350

3.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 旋转多少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说:45°;乙同学说:60°;丙同学说:90°;丁同学说:135°。以上四位同学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在下列图形中,旋转60°能可以与原图形重合的是() A .正六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方形 D .正三角形

5.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已拼好的图案如图所示,现又出现一小方格体正向下运动,必须进行以下哪项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完整图案,使所有图案自动消失? A .顺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 B .逆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 C .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 D .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如图。将Rt △COD 绕着顶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Rt △AOB ,若∠AOD=11O °,则∠BOD= .

7.如图,把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长方形拼成“L ”形图案,则∠FAC=

8.如图,O 是五个等边三角形公共顶点,正五边形ABCDE 可以看作是由线段 绕点O 旋转 ,且连续旋转 次得到的

第5题

第1题

C '

B '

C

B

A

第2题

第3题 第6题

G

F E D

C

B

A

第7题

E

A

第8题

9.分析下图中①,②,④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画出图③中的阴影部分为

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0,3( A ,)4,0(B ,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三角形①.②.③.④…,则三角形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 11.(本题满分12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板ACB 绕着30°角的顶点B 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 与CB 的延长线上的点E 重合, (1).三角板旋转了多少度?

(2).连结CD ,试判断△CBD 的形状 (3).求∠BDC 的度数

12.(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边上一点,将△ABE 旋转后得到△CBF 。 (1).指出旋转中心及旋转的角度。 (2)判断AE 与CF 的位置关系。

(3).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182cm ,△BCF 的面积是52

cm ,问四

边形AECD 的面积是多少?

13.(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

(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D 顺时针方向旋转900,1800,2700的图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

(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 ,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依次为A 1、A 2、A 3,求四边形AA 1A 2A 3的面积;

第10题

E D

C B A 第11题

F E

D C B A 第12题

(3)这个美丽图案能够说明一个著名结论的正确性,请写出这个结论.

14.(本题满分14分)(2009山西)已知每个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1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2的圆弧围成.

(1)填空: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结果保留π); (2)请你在图(2)中以图(1)为基本图案,借助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 一个完整的花边图案(要求至少含有两种图形变换).

答案:

一.课前预习

1.平移,旋转,轴对称 2.基本图案,变换 二.当堂训练 1.(1)60;(2)5 2.图中的风车可以看作基本图形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基本图形逆时针旋转90°三次得到风车图案 3.左图中,以点C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右图中,以点C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再以旋转后的线段AC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做轴对称.

4.都可以看作将一个基本图形绕某点旋转形成的,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略 5.答案略 6.7.答案略 三.课时测评:

1.C 2.C 3.B 4.A 5.A 6.20° 7.90° 8.AE 或(ED .CD .BC .BA );72°;4 9.图略 10.(36,0) 11.(1)150°;(2)等腰三角形;(3)15° 12.(1)B 点;90;(2)互相垂直且相等;(3)13cm 2 13. 14.1).S 阴影=

14π×22—14π×12—12—(12—1

4

π×12)=π—2 (2)答案不唯一,以下提供三种图案.

图(2) 图(1)

第13题

第17讲 特殊三角形

第17讲特殊三角形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5,11,13 等边三角形10,15,16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1,3,4,7,8,9,12,1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 A层(基础) 1.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D ) (A)5 (B) (C) (D)5或 解析:当两边均为直角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5;当4为斜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 故选D. 2.(2015南宁)如图,在△ABC中,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 A ) (A)35°(B)40° (C)45°(D)50° 解析:∵△ABD中,AB=AD,∠B=70°, ∴∠B=∠ADB=70°, ∴∠ADC=180°-∠ADB=110°, ∵AD=CD, ∴∠C=(180°-∠ADC)÷2=(180°-110°)÷2=35°, 故选A. 3.(2015大连)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 D ) (A)-1 (B)+1 (C)-1 (D)+1

解析:∵∠ADC=2∠B,∠ADC=∠B+∠BAD, ∴∠B=∠DAB, ∴DB=DA=, 在Rt△ADC中, DC===1; ∴BC=+1. 故选D. 4.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AC边上的高是( C ) (A)(B) (C)(D) 解析:AC==, S△ABC=S正方形-3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4-×2×1×2-×1×1=, 设AC边上的高为h, ·AC·h=,h=,h=. 故选C. 5.(2015陕西)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D ) (A)2个(B)3个 (C)4个(D)5个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题图中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有△ABC,△BCD,△BDE,△EAD,△DAB共5个,故选D. 6.(2015黄冈)如图,在△ABC中,∠C=90°,∠B=3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交BC于点D,CD=3,则BC的长为( C )

4第17课时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练).docx

第17课时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1. (2017包头〉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其中一边长为2 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 2 cm B. 4 cm C. 6 cm D. 8 cm 2. (2017长沙)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 : 2 : 3,则这个三 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 (2017 大连〉如图,在ZXABC 中,ZACB=90°, CD 丄AB,垂足 为D,点E 是AB 的中点,CD=DE=a,则AB 的长为( ) 4. (2017荆州)如图,在厶ABC 中,AB=AC 5ZA=30°, AB 的垂直平 分线/交AC 于点D,则ZCBD 的度数为() 5. (2017南充)如图,等边△OAB 的边长为2,则点B 的坐标为 C. 3ci A. 30° B. 45° C. 50° D. 75° D. 4 B C 第4题图

()

6. (2017台州》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 为圆心, 7. (2017聊城)如图是rfl 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 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 PB.那么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 / B A 第7题图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2017海南》已知ZX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厶ABC 所 B. (3,1) C.(3, 3) 长为半径画弧, 交腰AC 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B. AE=BE C. ZEBC=ZBAC D. ZEBC=ZABE A. (1,1) 笫5题图 C A. AE=E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检测卷新版冀教版.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检测卷新版冀教版 一、选择题 ( 第 1~10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11~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如图,△ 中, = ,若∠ =65°,则∠ A 的度数为 ( ) ABC AB AC B A .70° B .55° C .50° D .40° 2. ( 桂林中考 ) 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 A . 30,40, 50 B . 7, 12, 13 C . 5, 9, 12 D .3, 4, 6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 30°,则它的顶角是 ( ) A .120° B .30° C .120°或 30° D .60° AB 4.如图,△ ABC 中,∠ B =90°, BC = 2AB ,则 的值为 ( ) AC 5 1 2 5 5 A. B. C. D. 2 2 5 5 第 4 题图 第 6 题图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 .一锐角对应相等 B .两锐角对应相等 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6.如图,∠ AOB =40°, OC 平分∠ AOB ,直尺与 OC 垂直,则∠1 等于 ( ) A .60° B .70° C .50° D . 40 ° 7. ( 赵县校级月考 ) 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 CD 与 BC 的长度比为 5∶12,若该长方形的周长为 34,则 BD 的长为 ( ) A . 13 B . 12 C . 8 D .10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8.如图,在△ ABC 中,∠ C =90°, 点 D 在 AB 上, BC = BD ,DE ⊥ AB 交 AC 于 点 E . △ ABC 的周长 为 12,△ ADE 的周长为 6,则 BC 的长 为 ( ) A . 3 B . 4 C .5 D . 6 9.如图,在等边△ ABC 中, AD 是 BC 边的中 线, DE ⊥ AB ,垂足为 E ,等边△ ABC 的边长 是 6cm , 则 BE 的长为 ( ) A . 1cm B . 1.5cm C . 2cm D . 2.5cm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10 .如图,已知△ ABC 中,∠ C =90°, D 、 E 分别为 AC 、 AB 上的点.若 DE = DC , BC = BE ,∠ A =40°,则∠ BDC 等于 ( ) A .40° B .50° C .60° D .65° 11 .如图,在 Rt △ ABC 中, CD 是斜边 AB 上的中线,∠ B =60°,则图中与 CD ( 本身除外 ) 相等的 线段有 ( ) A . 1 条 B . 2 条 C . 3 条 D . 4 条 12 . ( 铜仁中考 )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BC = 6, CD = 3,将△ BCD 沿对角线 BD 翻折,使点 C 落 在 ′处, ′交 于点 ,则线段 的长为 () C BC AD E DE 15 15 A . 3 B. 4 C . 5 D. 2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13. ( 唐山市丰润区期中 ) 如图,△ ABC 中, AB =AC , D 是 BC 的中点,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C 、AD 、 AB 于 点 E 、 O 、 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 A . 1 对 B . 2 对 C . 3 对 D . 4 对 14.如图,如果△ ABC 与△ DEF 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三角 形 ( 顶点在格点上 ) ,那么△ DEF 与

第17课时:等腰、等边三角形备课笔记(2019年3月20日)新

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20 年月______日课题第16课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想 学习目标 1.知道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2.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轴对称图 形、②等边对等角、③三线合一)和判定方法(①等角对等边、②两条边相等的三角 形)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以及边的证明和计算问题;3.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 判定准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准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一 次 备 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整理知识点,复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活动二】基础检测 1、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B=AD=DC,∠B=80°,则∠C的 度数为() A.30°B.40°C.45°D.60° 2、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 交AB、AC于E、F,AB=5,AC=7,BC=8,△AEF的周长为() A.13 B.12 C.15 D.20 3、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 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为; 一个内角为8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是. 布置学生复习教材: 八上第二章P60-P75 学生活动:组内讨论, 回顾知识点,完善知 识体系. 教师活动:课堂上多 媒体展示知识点,组 织小组讨论,完善知 识体系,建构知识框 架.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自主完成. 第1题 第2题

中考试题第17课时等腰三角形

第17课时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20 B.22 C.20或22 D.12或16 2.如图Y-27,在△ABC中,AB=AC,∠B=70°,则∠A的度数是( ) 图Y-27 A.70°B.55°C.50°D.40° 3.如图Y-28,在△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 图Y-28 A.18°B.24°C.30°D.36° 4.如图Y-29,在△ABC中,AB=AC=6,BC=8,AE平分∠BAC交BC 于点E,D为AB的中点,连接DE,则△BDE的周长是________. 图Y-29 5.★若(a-1)2+|b-2|=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6.如图Y-30,△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一点,以CD为边作

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 求证:AE∥BC. 图Y-30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情况讨论:若6为底,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若8为底,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故选C. 2.D [解析] ∵AB=AC,∠B=70°,∴∠C=∠B=70°.又∵∠A+∠C+∠B=180°,∴∠A=40°.故选D. 3.A [解析] 在△ABC中,∵AB=AC,∴∠C=∠ABC.设∠C=∠ABC=x°,∵∠A=36°,∴x+x+36=180,解得x=72,∴∠C=72°.∵BD是AC边上的高,

∴∠BDC=90°.在△BDC中,∠DBC=180°-90°-72°=18°.故选A. 4.10 [解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AE⊥BC,BE=CE=4.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知DE=BD=3,所以△BDE的周长是10. 5.5 [解析] ∵(a-1)2+|b-2|=0,∴a=1,b=2.当a为腰时,三角形的边长为1,1,2,不能构成三角形;当b为腰时,三角形的边长为2,2,1,能构成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2+1=5.此类问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1.不能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a,b;2.没有分类讨论. 6.证明:∵△ABC和△EDC是等边三角形, ∴∠BCA=∠DCE=60°, ∴∠BCA-∠ACD=∠DCE-∠ACD, 即∠BCD=∠ACE. 在△DBC和△EAC中, ∵BC=AC,∠BCD=∠ACE,DC=EC, ∴△DBC≌△EAC(SAS), ∴∠DBC=∠EAC. 又∵∠DBC=∠ACB=60°, ∴∠ACB=∠EAC, ∴AE∥BC.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章节测试卷

《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 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BB 6-10BCBDC 11-16BAADBB 二、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填空题 17、三角形中的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 18、45°或135°19、25° 三、解答题 20、 21、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 又称“教师”为“教员”。 22、 23、 第1页/共1页

2011年中考二轮复习教学案(第17课时三角形及其有关证明)

基础回顾范例尝试巩固提高 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的长度a的取值范围是; 2、在△ABC中,∠A-∠C=250,∠B-∠A=100,则∠B=; 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 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0,则∠BPC=; A D E B D P B C A C 4、如图AB=CD,请补充条件(写一个即可),使△ABC ≌△CDA; 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一个锐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若△ABC≌△DEF,△DEF的周长为20cm,DE=8cm,EF=5 cm,则AB= cm,AC=cm; 7、如图,AB=AC,AD=A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A、2对 B、3对 E C C、4对 D、5对 A F D 例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 AB∥CD,点E、F在AB上,且 AE=BF,连接CE、DF.求证:CE=DF. 例2、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DB相交于点O,现 给出如下三个条件: AB DC AC DB OBC OCB ==∠=∠ ①②③. (1)请你再增加一个 ..条件:________,使得四边形ABCD为 矩形(不添加其它字母和辅助线,只填一个即可,不必证明); (2)请你从①②③中选择两个条件________(用序号表示, 只填一种情况),使得AOB DOC △≌△,并加以证明. 1、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 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是; 2、如图,∠C=900,AD为△ABC的角平分线,BC=30,AB=50,若BD : DC=5 :3,则△ADB的周长为; C B D D A B A E C 3、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则补充一个条件,仍无 法判定△ACD≌△ABE的是() A、AD=AE B、∠AEB=∠ADC C、BE=CD D、AB=AC 4、如图,已知点E C ,在线段BF上,CF BE=,请在下列四个等式 中, ①AB=DE,②∠ACB=∠F,③∠A=∠D,④AC=DF.选出两个 ..作为 条件,推出ABC DEF △≌△.并予以证明.(写出一种即可) 已知:,. 求证:ABC DEF △≌△. 证明: C E B F D A

初中-数学-冀教版-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 单元测试(二)

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①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①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 cm和5 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3 cm B. 14 cm C. 15 cm D. 13 cm或14 cm 4.如图,在①ABC中,AB=AC,点D、E在BC边上,①ABD=①DAE=①EAC=36°,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5.在①ABC中,AB=20,AC=15,AD为BC边上的高,且AD=12,则①ABC的周长为() A. 42 B. 60 C. 42或60 D. 25 6.如图,AD是①ABC的角平分线,DF①AB,垂足为F,DE=D G,①AD G和①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①EDF的面积为() A. 11 B. 5.5 C. 7 D. 3.5 7.如图,在①ABC中,AB=20 cm,AC=12 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 cm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 cm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①A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秒

A. 2.5 B. 3 C. 3.5 D. 4 二、填空题 8.如图,AC ①BC 于点C ,DE ①BE 于点E ,BC 平分①ABE ,①BDE =58°,则①A =______°. 9.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是______,斜边上的高是______. 10.如图,在Rt ①ABC 与Rt ①DCB 中,已知①A =①D =90°,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使Rt ①ABC ①Rt ①DCB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 11.在等腰①ABC 中,①A =30°,AB =8,则AB 边上的高CD 的长是______. 12.如图是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①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 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①和①′,…,依此类推, 若正方形①的边长为64cm ,则正方形①的边长为______cm . 三、解答题 13.如图,在ABC ?和DCB ?中,90A D ?∠=∠=,AC B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

数学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第17章 特殊三角形

第17章特殊三角形 第1题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 cm和8 cm,则它的周长为( ) A.16 cm B.17 cm C.20 cm D.16 cm或20 cm 第2题 用反证法证明“已知在△ABC中,∠C=90°,求证:∠A,∠B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 ) A.∠A>45°,∠B>45° B.∠A≥45°,∠B≥45° C.∠A<45°,∠B<45° D.∠A≤45°,∠B≤45° 第3题 如图17-6-1,Rt△ABC中,∠ACB=90°,∠A=55°,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 ) 图17-6-1 A.40° B.30° C.20° D.10° 第4题 如图17-6-2,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图17-6-2 A. B. C. D. 第5题 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 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 A.1 cm

初中-数学-冀教版-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

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长度为下列四组数据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5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3cm B. 14cm C. 15cm D. 13cm或14cm 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边上,∠ABD=∠DAE=∠EAC=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5 C. 6 D. 7 5、如图,AC=BC=10cm,∠B=15°,若AD⊥BD于点D,则AD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6、在△ABC中,AB=20,AC=15,AD为BC边上的高,且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 42 B. 60 C. 42或60 D. 25 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 A. 11 B. 5.5 C. 7 D. 3.5 8、如图,在Rt△ABC中,∠A=90°,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

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P,Q 同时出发,其中一个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 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 A. 2.5s B. 3s C. 3.5s D. 4s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若用反证法证明“三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可先假设这个三角形 是______. 10、如图,AC⊥BC于点C,DE⊥BE于点E,BC平分∠ABE,∠BDE=58°,则∠A =______°. 11、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______,斜边上的高为______. 12、如图,在Rt△ABC与Rt△DCB中,已知∠A=∠D=90°,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使Rt△ABC≌Rt△DCB,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 1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30°,AB=8,则AB边上的高CD的长是______. 14、如图是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为:从正方形①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②、②′,以此类推.若正方形①的边长为64cm,则正方形⑦的边长为______cm. 三、解答题(共44分) 15、如图,在△ABC和△DCB中,∠A=∠D=90°,AC=BD,AC与BD相交于点O. (1)求证:△ABC≌△DCB; (2)试判断△O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17.3 勾股定理-章节测试习题(7)

章节测试题 1.【答题】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答案】C 【分析】 【解答】 2.【答题】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则h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11<h<12 【分析】 【解答】 3.【答题】如图,在一个高为5m、长为13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是______m. 【答案】17 【分析】 【解答】

4.【题文】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8m,另一棵高10m,两树相距15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多少米? 【答案】 【分析】 【解答】如图,过点C作CE⊥AB于点E,连接AC. 由题意知四边形BDCE是长方形, ∴BE=CD=10m,CE=BD=15m. ∴AE=AB-BE=18-10=8m. 由勾股定理得AC2=AE2+CE2=82+152=172. 故AC=17m. 答:小鸟至少飞行17m. 5.【题文】如图,一棵大树在离地面5m处断裂,大树顶部落在离大树底部12m处,大树断裂之前有多高?

【答案】 【分析】 【解答】在Rt△ABC中, ∵∠BAC=90°,AB=5m,AC=12m, ∴BC2=AC2+AB2=122+52=132, ∴BC=13m, ∴AB+BC=5+13=18m. 答:大树断裂之前的高度为18m. 6.【题文】如图,小刚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顶端A处的绳子垂到地面B处后还多2m.他把绳子拉直并使下端刚好接触到地面C处,发现绳子下端到旗杆下端的距离为6m.请你帮小刚求出旗杆的高度AB. 【答案】 【分析】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7课时三角形

第17课时三角形 【课时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及性质,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2.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并会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会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3.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4.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并会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5.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6.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1.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_______第三边. 2.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_______的两个内角的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_______与它_______的任何一个内角. 3.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各有_______条,它们都是________.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均相交于三角形_______部的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锐角三角形)、顶点(直角三角形)或外部(钝角三角形). 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相等;到_______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相等;到_______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6.等腰(边)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研究第四单元三角形第17课时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考点研究 第四单元三角形 第17课时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浙江近9年中考真题精选 命题点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杭州2考,温州2013.4,绍兴2016.22) 1. (2013温州4题4分)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 A 1 ,2,4 B. 4,5,9 C. 4,6,8 D. 5,5,11 2. (2017嘉兴2题3分)长度分别为2、7、x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x的值可以 是() A 4 B 5 C. 6 D 9 3. (2012 杭州20题10分)有一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边长均为整数,每个三角 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 (1)请写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 ⑵设组中最多有n个三角形,求n的值; (3)当这组三角形个数最多时,从中任取一个,求该三角形周长为偶数的概率. 4. (2016绍兴22题12分)如果将四根木条首尾相连,在相连处用螺钉连接,就能构成一个平面图形. (1)若固定三根木条AB BC AD不动,AB= AD= 2 cm BC= 5 cm如图,量得第四根木条 CD= 5 cm判断此时/ B与/ 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⑵若固定二根木条AB BC不动,AB= 2 cm, BC= 5 cm,量得木条CD= 5 cm / B= 90 °,写出木条AD的长度可能取到的一个值(直接写出一个即可); (3)若固定一根木条AB不动,AB= 2 cm 量得木条CD= 5 cm如果木条AD BC的长度不变,当

点D移到BA的延长线上时,点C也在BA的延长线上;当点C移到AB的延长线上时,点A, C, D能构成周长为30 cm的三角形?求出木条AD BC的长度.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17.1 等腰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如图所示,已知OC平分∠AOB,CD∥OB,若OD=3cm,则CD等于() A. 3cm B. 4cm C. 1.5cm D. 2cm 【答案】A 【分析】根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OC=∠CO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DCO=∠COB,则∠DOC=∠DCO,则CD=OD=3cm,选A. 2.【题文】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 (1)若△CMN的周长为21cm,求AB的长; (2)若∠MCN=50°,求∠ACB的度数. 【答案】(1)AB=21 (cm);(2)∠ACB=115° 【分析】(1)本题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解决,(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性质得出.

【解答】解:(1)∵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 ∴AM=MC, CN=NB ∵△CMN的周长= CM+CN+MN =21 ∴AB=AM+MN+NB=CM+MN+CN=21 (cm) (2)∵∠MCN=50° ∴∠CMN+∠CNM=180°-50°=130° ∵AM=MC, CN=NE ∴∠A=∠ACM, ∠B=∠BCN ∵∠A+∠ACM=∠CMN, ∠B+∠BCN=∠CNM ∴∠ACM=∠CMN, ∠BCN=∠CNM ∴∠ACM +∠BCN= ( ∠CMN+∠CNM )=65° ∴∠ACB=65°+50°= 115° 3.【题文】如图,△ABC中,D、E在AB上,且D、E分别是AC、BC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

(1)若△CDE的周长为4,求AB的长; (2)若∠ACB=100°,求∠DCE的度数; (3)若∠ACB=a(90°<a<180°),则∠DCE=___________. 【答案】(1)4;(2)20°;(3)2α-180°. 【分析】(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A,EC=EB,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CA+∠ECB,根据题意计算即可; (3)根据(2)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1)∵D、E分别是AC、BC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 ∴DC=DA,EC=EB, ∵△CDE的周长=DC+DE+EC=4, ∴DA+DE+EB=4,即AB的长为4; (2)∵∠ACB=100°, ∴∠A+∠B=80°, ∵DC=DA,∴∠DCA=∠A, ∵EC=EB,∴∠ECB=∠B, ∴∠DCA+∠ECB=80°, ∴∠DCE=100°-80°=20°;

(精品)数学讲义第17课时 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复习卷(拓展)(教师版)

图1 图2 三角形复习提纲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由不在同一 直线 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联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三角形 . 2、三角形任意的两边之和__大于___第三边,两边之差__小于___第三边. 例1、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6cm 、7cm ,x cm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1<x <13____. 3、三角形中的角 (1)由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_外角____. (2)在三角形中,与一个内角相邻的外角有__2___个,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__互补___. (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180°__,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__360°__.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___不相邻___的两个内角和.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__不相邻___的内角. 例2、填空 (1)在△ABC 中,已知∠A=100°,∠B=50°,则∠C=_30° . (2)如图1,已知∠A=2∠B ,∠ACD=150°,则∠B=_50°_. (3)如图2,已知AD ∥BC ,BD 平分∠EBC ,∠EAD=70°, 则∠D=_35°_. (4)△ABC 中,2∠A =∠B +∠C ,则∠A =__60°__. 3、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类;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等腰三角形 . (2)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可分为 锐角 、 直角 和 钝角 三类. 例3、(1)在△ABC 中,已知∠A:∠B:∠C=1:1:2,则∠C=_90° ,这是一个_直角_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B ) A . 锐角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 顶点到交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 顶点到对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 顶点到垂足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_线段_.(填“直线”、“射线”或“线段”)

冀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单元试卷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

冀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单元试卷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 B.2,3,4 C.3,4,6D.6,8, 10 2.(本题3分)如图,数轴的原点为O,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AB=1, 且AB⊥OA,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C,则点C表 示的数是() A. 5 2 B.5 2 +1 C.5D.2+1 3.(本题3分)如图,△ABC中,∠B=∠C,BD=CD,则下列判断不一定正 确的是() A.AB=AC B.AD⊥BC C.∠BAD=∠CAD D.△ABC是等边三角形 4.(本题3分)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7+7C.12或7+7D.以上都不对 5.(本题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度数为100°,则该等腰三角形顶角 的度数为() A.80°B.100°C.20°或100°D.20°或80° 6.(本题3分)如图是5×5的正方形方格图,点A,B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要 在小方格的项点确定一点C,连接AC和B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方 格图中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 A.4 B.5 C.6 D.7 7.(本题3分)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 角是() A.75°或30°B.75°C.15°D.75°和15° 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

8.(本题3分)如图,∠BAC=90°,四边形ADEB、BFGC、CHIA均为正方形,若S四边形ADEB=6,S四边形BFGC=18,四边形CHIA的周长为( ) A.46B.83C.122D.86 9.(本题3分)如图,已知△ABC中,PM、QN分别是AB,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BAC=100°,AB>AC,则∠PAQ的度数是() A.10°B.20°C.30°D.40 10.(本题3分)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O是斜边AB的中点,点D、E分别在直角边AC、BC上,且∠DOE=90°,DE交OC于点P,则下列结论:①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只有两对;②△AB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CDOE面积的2倍;③OD=OE;④CE+CD=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32分) 11.(本题4分)如图,已知一根长8m的竹竿在离地3m处断裂,竹竿顶部抵着地面,此时,顶部距底部有____m. 12.(本题4分)在△ABC中,AB=AD=CD,且∠C=40°,则∠BAD的度数为__________. 13.(本题4分)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AD CE =,则ADC BEA ∠∠ +=______. 14.(本题4分)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 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17.3 勾股定理-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 1.【题文】某工人拿一个 2.5m的长的梯子,一头放在离墙1.5m处,另一头靠墙,以便去修理梯子另一头的有线电视分线盒(如图).这个分线盒离地多高? 【答案】2m 【分析】图中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C的长. 【解答】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得. ∴分线盒离地面2m. 2.【题文】如图,中,,求BC边上的高AD. 【答案】12 【分析】欲求AD,需先知道BD或CD,由于∴可设,则,这样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把用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然后得到关于的方程,求出,问题可解.

【解答】设,则.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 .∴ 同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解得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 3.【题文】如图,P是正方形内一点,将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到 位置,若,求的长. 【答案】见解答.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与全等,且,这样由勾股定理可求出. 【解答】由题意可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4.【题文】如图所示,在中,在BC上,且 ,求证: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 【解答】过点C作,使,连结AF、DF, , ∴, ∴(SAS), ∴, ∴, , ∴, ∴(SAS). ∴ ∴

5.【题文】如图所示,在中,为BC边上任意一点. 求证: 【答案】见解答. 【分析】在要证的结论中出现了线段的平方,联想勾股定理,因此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解答】过A作于D,则有 在Rt中,由勾股定理,得, 又由勾股定理,有, ∴ 因此 6.【题文】已知路灯需安装在12.5米高的灯柱顶端,电工师傅取了一架长13米的梯子,斜靠在灯柱上(如图),这时梯子的下端距灯柱底端5米. ①你觉得电工师傅能将路灯安上去吗?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 2.长度为下列四组数据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4,5,6 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 cm和5 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3 cm B.14 cm C.15 cm D.13 cm或14 cm 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边上,∠ABD=∠DAE=∠EAC=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4 B.5 C.6 D.7 5.如图,AC=BC=10 cm,∠B=15°,若AD⊥BD于点D,则AD 的长为( ) A.3 cm B.4 cm

C.5 cm D.6 cm 6.在△ABC中,AB=20,AC=15,AD为BC边上的高,且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60 C.42或60 D.25 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 A.11 B.5.5 C.7 D.3.5 8.如图,在Rt△ABC中,∠A=90°,AB=20 cm,AC=12 cm,点P 从点B出发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 cm 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P,Q同时出发,其中一个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 A.2.5s B.3s C.3.5s D.4s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若用反证法证明“三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可先假设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_. 10.如图,AC⊥BC于点C,DE⊥BE于点E,BC平分∠ABE,∠BDE =58°,则∠A=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