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养鸡技术的生产综述

大棚养鸡技术的生产综述

大棚养鸡技术的生产综述
大棚养鸡技术的生产综述

大棚养鸡技术的生产综述

卞大伟

(动物医学院08级动医创新班学号:200840307207)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对于肉鸡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而传统意义的养殖业投入较高,回报周期较长。这就促生了大棚养鸡的迅速发展。当前塑料大棚养鸡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对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饲养管理和内环境的控制技术,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特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大棚养鸡内环境收益

Review of Poultry Production of Greenhouse Technology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he growing market demand for chicken, while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need a higher, longer payback period. This motivated poultry production of greenhouse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less investment, high return. it is worth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poultry industry with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promoting the use of chicken households. In this paper, we’ve di scussed about the plastic greenhouse technology for broiler chickens feeding and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actual production experience, in the following reviews

Key words: poultry production of greenhouse intern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ome

引言

我国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在北方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不适于鸡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利用塑料大棚饲养肉鸡。不仅能够克服肉鸡生长发育慢、饲料消耗高、产蛋产肉少、饲养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而且推进了养鸡业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适于广大农村饲养畜。为在寒冷季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养鸡业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塑料大棚饲养肉仔鸡,还不破坏耕地,堆积发酵的鸡粪及其垫料用于蔬菜生产,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大棚肉鸡饲养管理的理想水平应为:全期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49日龄出栏体重应达2.6kg,全期料肉比应为1.9:1,均匀度应达95%。要达到这一目标,饲养管理技术和内环境的控制很关键。

1饲养管理技术

1.1鸡棚的建造

鸡舍宜选择地势干燥、水电充足、通风采光好、交通方便、不易受污染的田间或林下建棚,平坦向阳的上风处,大棚两侧最好有树木遮阳降温。大棚用木材做支架和顶棚骨架,南北或东西走向,宽度7-10m,长度20-80m。鸡舍横切面

2.7-2.85m,两肩高0.85-1.1m,两肩以下为通风调节口,两肩以上为弓形棚顶[1]。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上覆盖塑料薄膜,摊平轻轻压实后,上层用油毡覆盖。向阳面塑料薄膜上用草苫便于开启采光。拱型棚顶上面每隔3m设一个通气孔,四周塑料薄膜要适当延长,便于折压密封大棚[2]。为育雏方便可在棚一端建立地下回龙炕,并用双层塑料薄膜与生产棚区隔开,做育雏室。

1.2品种选择

选择饲料转化率高、育肥性能好、生长快的品种。例如罗斯肉鸡,张永江、陈万中等(1999)报道,罗斯肉鸡是英国罗斯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白羽肉鸡,可节约饲料20%少占空间15%,该鸡生长发育快、肉质好,6周龄公鸡体重达1.89㎏饲料转化率1.8%。7周龄公鸡体重可达2.46kg饲料转化率1.95%,一般到50天就可出栏[3]。同时还应该注意腹水症的发生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在选种时尽量去选择对腹水症及缺氧都有耐受性能的肉鸡品系品种。

1.3饲养阶段的划分

根据肉鸡生长发育规律及饲养管理特点,大致可划分为育雏期(0-5周龄),生长期(6-8周龄),肥育期(9周龄至出栏),但在实际生产中可依不同的情况而灵活掌握,比如,寒冷的冬季往往要延长至最后才可以脱温,而气候温暖的季节则会提前到4周龄,或是更短的时间。如果说是肉仔鸡8周龄的饲养期,一般被分为育雏期(0~4周龄)和肥育期(5~8周期)。在育雏期要求日粮中有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同时要注意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使用。肥育期日粮的蛋白质水平要低于育雏期,但日粮的代谢能水平要高于育雏期。近些年来,养肉鸡技术发展迅速,饲养时期的划分更细一些。如艾维茵肉鸡,已实行了分三期饲养。即在1~21日龄时喂小鸡前期料,在22~42日龄时喂小鸡料,在43日龄至出栏这段时间喂后期料。在前期料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抗生素,以加速生长并预防疾病。在后期料中,能量水平较高而蛋白质水平较低,既达到了肥育的目的,又可防止蛋白质浪费。每千克饲料含代谢能12.89~

14.31MJ。 1.4饲养方式

大棚饲养肉鸡的方法通常平养和笼养两种,平养又分为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

地面平养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胸囊肿及腿病的发生率低,缺点是需要大量垫料、占地面积多、使用过的垫料难于处理、且常常成为传染源、易发生鸡白痢菌病及球虫病等。

网上平养的优点: 1)是鸡可以不与粪便接触 ,减少疫病传染机会 ,特别是有利于控制球虫病和肠道病的发生。2)是鸡粪漏在网下面 ,有利于及时收集 ,可再利用喂猪或作肥料。3)是由于鸡在网上离开地面饲养 ,有利于空气流通 ,可防潮 ,通风换气好于地面平养,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4)是将铁网改成塑料网饲养 ,可以避免鸡胸部肌肉囊肿和皮肤变色 ,不影响出口。5)是减少投药 ,降低成本。网

上养鸡环境卫生好 ,鸡少发病 ,就少投药 ,以前地面平养每只鸡一个饲养周期需投药 0.8~1.0 元 ,而网上平养每只鸡仅投药 0.3~0.4 元 ,每只鸡可少投药0.5元左右 ,按每平方米养肉鸡 10 只计算 ,每批鸡每平方米可少投药 5 元左右 ,建网费每平方米 8 元 ,仅少用药一项养 2 批鸡就可把建网成本收回。网上养鸡在大棚或其它房舍均可应用[9]。网上平养的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网上平养[4],适合饲养的密度为11-12只/㎡,至到出售都不需要调整不仅方便而且还能减少因调整鸡群而发生的应激。肉用仔鸡常以250-300只为一群为合适,群体越大对肉仔鸡的生长发育愈不利。笼养与平养相比[1],有效地提高了鸡舍的利用率,鸡争食现象减少、发育整齐、增重良好、提高饲料效率、降低总成本3%-7%,还有效的控制白痢杆菌病和球虫病蔓延,减少垫料开支及舍内粉尘,转群出栏时抓鸡方便,鸡舍易于清理,缺点常有胸囊肿和腿病的发生率。

1.5育雏

早开水早开食,先开水后食,肉仔鸡移入大棚内以后,结合清点鸡数每只滴鼻或口投青霉素2000单位之后每只强饮3口恩诺沙星水,以200~500只为一小群入在网上的穴圈之中,再自由饮恩诺沙星水,如果雏鸡较弱,第一天可饮5%-8%红糖水,自由饮水一小时,即可开食。通常以多维加葡萄糖来缓解接雏鸡的应激。

饮水一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每30只肉鸡一天喂一个煮熟的鸡蛋去皮后用窗纱成末状,如有发酵牛奶,羊奶可拌入入玉米面中,将拌成既不干又不湿的程度即可开食,第一、二天可将料撒在报纸上,并尽量使光线稍强一点,以便使雏鸡容易发现并接近饲料,从第二天开始可加入40%的肉用仔鸡料,从第3天开始全部喂给肉用仔鸡料,从第3天开始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喂鸡。

开食是否良好,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判断:1)采食量上,凡是开食正常的雏鸡,其采食量逐日增加。2)其次是行动上判断,开食好的雏鸡,每次喂料时都“唱料”、边吃边叫、非常活泼,当撒料时雏鸡都飞快奔去抢吃,开食不好的雏鸡,不但抢料差、吃料也差、行动迟缓、叫声腔无力,开食好的雏鸡还睡姿、舒展、伸展、伸颈,既不集堆又不呆立,不打瞌睡。3)再次是从粪便上判断,如果开食不好,或者饲料质量欠佳或者棚内温度太低,雏鸡的粪便就不正常,有的鸡排出类似白痢病的粪便,有的鸡排面条状粪便,有的鸡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或粪便粘在肛门下羽毛上,这是由胃肠系统消化不良引起的。[5]

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接着准备足够的饲料药品、地面平养还要准备足够的干燥清洁垫料,进雏前要调试好加温设备,一般提前一天将育雏舍的温度升高到35℃左右。

1.6温度

塑料大棚饲养肉用仔鸡采用常规低温雏法、高温育雏法和超低温育雏法,,高温育雏就是在两同采用比常规低温育雏高2℃的给温方法。近年来很多肉鸡的养殖户采用高温育雏后获得很好的育雏效果,不但可以减少白痢病的发生,而且育雏率较高,增重也快。[6]

周龄温度℃周龄温度℃

1 35~33 4 28~25

2 33~31 5 25~23

3 31~29 6 23~20

1.7相对湿度

塑料大棚育雏很容易发生相对湿度过高的现象,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而且还能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而发生疾病,因此要尽量的保持棚内干燥一般10日龄以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10日以55~50%。[7]

1.8光照

光照对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肉用仔鸡才能熟悉环境觅食和饮水,阳光还能提高雏鸡的生活力,刺激食食欲,促生长,杀菌消毒,保持棚内温度的干燥作用。一般肉鸡采用24小时光照自然光不足补充人工电灯照明,研究了光照制度对肉鸡的影响,对照组,0~42日龄给予23 h 光照,渐增光照组,0~3、4~14、15~21、22~28、29~35、36~42 日龄分别给予 23、6、10、14、18、23 h 光照。结果显示,渐增光照组较对照组降低 3 周龄体重、全期采食量(P<0.05)、改善0~3周龄FGR(P<0.05);6周龄体重和全期FGR 不受光照制度的影响(P>0.05);降低肉鸡总死亡率、猝死综合征、腹水综合症和腿异常的发病率(P<0.05)。Buyse 等采用渐减模式,在7~9、10~13、14~17日龄分别给予4、3和2 h光照,然后光照 23.5 h到出栏,明显降低肉鸡限制光照期间的体重和进食量,但不影响 49 日龄出栏重,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8]

间歇光照,多用于密闭的禽舍内饲养的肉用禽。如肉鸡生产中采用1L:3D作为

4H明暗周期,在1小时照明期间让鸡采食、饮水、活动。然后休息3小时,这种方案,可提高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也有助于减少胸囊肿的发生。

1.9 密度

这个地区的肉鸡养殖均采用塑料网上平养,适合饲养的密度为11-12只/㎡,至到出售都不需要调整不仅方便而且还能减少因调整鸡群而发生的应激。[9]肉用仔鸡常以250-300只为一群为合适,群体越大对肉仔鸡的生长发育愈不利。

1.10 冬夏季的管理

夏季管理关键是防暑降温,在鸡舍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这个问题,使鸡舍的朝向合理间距开阔,以利于减轻夏季太阳的辐射,通风换气良好。鸡舍遮阳也可采用顶棚喷水促进散热的方法降低舍温,为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要掀开棚舍四周的挡风物,要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的方法,供给充足的饮水,可在原来的日粮营养水平基础上,把蛋白质含量提高1-2%,多维增加30-50%,保证日粮新鲜,将饲喂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每日4-6次,供给充足的凉水,增加抗应激药物另外适当的降低饲养密度,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10]冬季关键是防寒保暖,

正确的通风降低温度和有害气体的含量,舍顶隔热差时要加盖麦秸。调节好通风换气口,冬季为了维持体能的需要还必须适当的提高日粮水平,分次饲喂时,要尽量缩短鸡群寒夜空腹的时间,要经常检查烟道,防止漏气和失火。

1.11日常管理

养殖户每天需要做的:①、认真细致的观察鸡群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每天检查饮水量是否干净有无污染,饮水器是否适量,看鸡的饮水量是否适当,防止不足或过量。肉鸡的采食量应是稳定的逐日平稳增加,只要给予适量的饲料,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食完,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③、观察精神状态,健康鸡、眼睛有神、精神饱满活泼好动、羽毛整洁、趾光亮;病鸡侧表现眼睛浑浊无光少神、精神不振或独居一角,低头垂翅、羽毛蓬乱、不愿活动。④、观察粪便的形状、颜色、干稀有无寄生虫等。⑤、观察呼吸,一般在夜深人静时,听鸡的呼吸声音,从此辨别鸡是否患病。异常的声音咳嗽、罗音、甩鼻等,当舍内温度或天气急剧变化,接种疫苗后多表现呼吸症状,应正确的加以区分。

良好的卫生环境、严格的消毒是养好鸡的关键一环。这要求养殖户做到:舍内的用具安置无序,经常杀灭舍内外蚊蝇,铲除场区杂草,不能乱放死鸡、垃圾和粪便对鸡舍所有用具均应进行定期消毒,每周1-2次,常进出鸡舍要脚踩消毒,选用无毒无刺激性的消毒药,直接在鸡体的上方均匀喷洒。

养殖户们往往只是注重在鸡的消毒上,而忽视了进出鸡舍的人群的消毒。这导致一此外来的带菌人员进入而引发鸡病。农村处理死以鸡的方法不是用来喂狗,就是随意的丢在一边了,有时就丢在鸡舍内塑料网上。增加了病毒和细菌在鸡舍内存留的时间,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2内环境的控制

当冬季外界气温低于-10℃,盛夏气温高达37℃时,就给棚养肉鸡内环境的控制带来了一系列困难。

2.1 内环境存在的问题

内环境主要与保温与通风有着直接的关系。棚舍密闭,潮湿的粪便及垫料分解产

生大量NH3、H

2C、CO

2

等有害气体加之鸡体本身新陈代谢呼出的大量废气和潮气。

鸡每㎏体重耗氧量为740ml,排出二氧化碳710ml。比马每小时每公斤体重耗氧330ml排出二氧化碳320ml,猪每小时每公斤耗氧390ml,排出二氧化碳为336ml,高2-3倍。

冬季棚内火炉燃煤升温消耗大量氧气,据报道:1㎏煤充分燃烧需消耗约11m 3的空气这加剧了棚舍内的环境缺氧程度,造成肉仔鸡腹水症,引起死亡率显著升高.夏季当棚外气温高达37℃以上,即使尽最大限度的自然通风换气。棚内温度仍可达35℃鸡体没有汗腺。散热的途径主要依靠加快呼吸蒸发。一旦鸡体内外温度达到相近时,就会因为无法散热而出现深部的热蓄积,极易发生中暑死亡。

John.R.Blakely、Gene.Simpson (2008)报道,38日龄的鸡只,在不同的通风状况下的体重差异。最佳环境温度下的体重比每天2小时高温状态高160g,比每天4小时高温状态下高320g,那就表示,这就好比一栋饲养30000只肉鸡的鸡舍。将因每天2 小时高温而最终失去4762g的潜在体重[11]。

显然,为了使鸡只体重差异最小化,使养殖户和一条龙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正确的通风和舍内环境的管理方案是基本而必要的。

2.2 内环境

2.2.1 通风换气

鸡舍内环境气候的变化主要是受通风的影响,环境气候的变化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任何时候,无论多长时间,不正确的通风对生产成绩都有不得的影响[6]。使用自然通风,往往因为受气候、天气条件的制约达不到充分的换气。效果。因此常采用机械式的纵向负压通风[4]。通过计算挣扎量安装相应的风机,风机气量功能按60%计算,例如某塑料大棚养鸡500只每只1.6kg,每小时换气量1.6kg×500只×4m3/小时=3200米3/小时[6]。所用见机应是5400m3/小时可安装3200m3/小时、2200m3/小时各一台,空气较好时开一台,空气较差时开两台。

2.2.2 保温

为保证鸡正常生长所达到的适宜温度,首先,必须在大棚的设计和建造上有足够的热量来源。并加强保温结构以尽量减少热量的流失。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以偏西偏北风为主,依据风向大棚的建造以坐北朝南,东西延长为好。塑料大棚的薄膜选择以透光好。保温好,而且耐用无滴为标准。一般采用0.10-0.12mm的聚乙稀无滴膜[4]。

2.2.3 用药物净化内环境

用0.3%过氧乙酸溶液带鸡喷雾消毒显著的降低棚舍空气中氨气和尘埃的浓度,同时杀死部分病原微生物。另外用5%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棚内喷洒,挥发子出的甲醛和空气中的氨结合无刺激性气味的六甲稀胺,从而降低氨浓度,同时起到消毒作用。[12]

3.小结

大棚饲养肉鸡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新的科学性较强的技术 ,现已广泛被养殖肉鸡户所接受.具有投资少 ,成本低 ,效益高.据调查 ,现建大棚包括建网每平方米造价 40 元左右 ,而建房舍每平方米造价需 200 元以上 ,养 2 000 只鸡需建鸡舍250 ㎡,建大棚鸡舍投资 1 万元 ,而建房舍养鸡需投资4万元,,鸡从小到大一直在一栋舍内管理 ,中间不需换舍 ,这可以减少因换舍抓鸡引起的应激反应 ,减少人力的浪费。[13]但是利用塑料大棚的透气性差的特点,有保温的一面,同时也造成了通风不良,尤其是小型的养殖户采用自然通风效果

往往不好。对于日常的小型养殖户有什么更好的通风控制内在环境的方法。对于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庆农,优质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J],养禽与禽病防治,山东,2006

[2]魏主义,家禽生产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

[3]王义辉,0-3周龄日粮、铁、铜、锌、锰适宜添加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张永江陈万中等,大棚养鸡[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1999。

[5]徐兆礼,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技术要点[J],中国畜牧杂志,山东,

[6] John.R.Blakely Gene.Simpson(王文刚译),肉鸡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禽业导刊,北京,2008,(5)

[7]胡拥军刘军须冯旭王喜胜,塑料大棚肉鸡舍搭建技术[J],中国家禽,2006,(11)

[8]罗平涛刘亚彬,我国白羽肉鸡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禽业导刊,2002,19卷,(24)

[9]林茂政李贤德国王君胡宗保宋成有温殿美,大棚网上饲养肉鸡技术[J],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连,2001年,(01)

[10]马发顺,肉鸡夏季饲养技术要点[J],中国家禽, 2000年,(06)

[11]瞿文芳,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J],中国家禽, 2000年, (04)

[12]夏宗建,禽用消毒剂的特点及使用[J],当代畜牧,1998年,(02)

[13]刑玉梅刑丽萍唐登华代大力,饲养肉鸡综合配套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年,(07)

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1. 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高密度育雏。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 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

剪板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篇毕业设计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剪板机控制系统设计》。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剪板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板料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在现有剪板机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成为一些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选择。自动化技术是本世纪以来发展及其迅速和影响极大的学科技术之一。现代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全新型的生产力,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手段,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物质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是我国工业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工业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采用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来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有之路。本文着力探讨我国剪板机的特点、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 正文 目前,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剪板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自动剪板机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对自动剪板机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自动剪板机的控制系统加以改进,不浪费宝贵的资源并且能提高自动剪板机的性能。同时,为了提高板料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对现有剪板机床进行自动化改造,成为一些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选择。本系统是应企业要求开发研制的,是一种经济实用型数控系统。它保存了原有机床的主体结构,增加了自动进料、卸料、剪切、数控定长等功能载体。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剪板机控制系统属于新一代剪板机控制系统,方便、实效及快速。该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利用输入扩展芯片对剪板机当前工作状态进行采集,利用输出扩展芯片对剪板机各一级执行机构的控制,从而实现剪板机的自动化过程。 在板材加工系统中,板料长度检测、板料进料、压紧、走刀、落料、长度调整等过程必须按一定的节拍一定的控制精确度动作。而且,不同长度、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扳材,各动作行程、先后顺序、刀具位置等要求都不一样[1]。对于这样的控制要求,传统控制柜很难实现,采用PLC控制器价格又高,一些中小企业就采用人工控制,这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加工车间噪声大、粉尘多,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机械加工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为加工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也

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育雏期(0-6)周龄前十天的管理技术要点: 育雏第一天 1.鸡未到达鸡舍前,先将鸡舍预温到35℃~37℃;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并将疫苗、营养性药物、消毒药、水、饲料、垫料和消毒设施准备齐全。 2.雏鸡进入鸡舍后,应迅速上笼,安排好饲养密度,一般平养按每平方米20只~30只,笼养每平方米50只~60只。 3.上笼后立即给水,最好是室温的凉开水,饮水中加5%的葡萄糖和0.1%电解多维,每天饮水4次。 4.雏鸡饮水4小时后,可以往料槽或料盘放料,最好选用高蛋白水平的雏鸡开食料或强化料,粗蛋白水平不能低于19.5%,每天喂料4次;另外特别注意不能断水,否则影响雏鸡生长。 5.应给予全天光照(即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 具体控制方法:由于刚出壳的幼雏视力弱,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环境,采食和饮水,要求给雏鸡提供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的舍内环境,鸡舍灯泡的安装,应以靠近鸡群活动区域为好,高度一般距地面2.1米~2.5米,灯泡间的距离应等于其高度的1倍~1.5倍。此外,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灯炮的瓦数以60瓦为宜,灯炮距离鸡体的高度一般在1.8米~3.1米之间,如有灯罩为2.5米~3.1米,无灯罩的为1.8米~2.2米,千万不要让灯泡离鸡太近,避

免发生啄肛、啄羽现象。 6.进雏当天晚上,应将鸡舍地面用消毒药喷雾消毒,以达到增加舍内温度,消毒地面和降低舍内粉尘的目的。同时,为了加大舍内湿度,可在火炉上煮水产生水汽,甚至直接在地面均匀洒水,以保持必须的舍内湿度。 育雏第2天~3天 1.光照时间为22小时~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湿度以70%为宜(光照强度和光照湿度的控制同第一天)。 2.采用新支/肾三联弱毒苗滴鼻点眼(2头份/只)和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0.3毫升/只,以避免早期新城疫肾型传支和生殖型传支的发生,但免疫当天绝对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3.饮水中停止使用葡萄糖,以减少雏鸡的糊肛现象。 育雏第4天~7天 1.从第4天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间,即4日龄23小时,5日龄22小时,6日龄21小时,7日龄20小时。 2.饮水和喂料每天三次,饮水可选用自来水,免疫前后两天不能使用,可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适当减少水中的多维剂量,饲料的营养成分不能改变。 3.舍温可下调1℃~2℃,即保持34℃~36℃(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控制方法同第一天)。 4.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一般通风前适当提高舍温2℃左右,每天排风3次~5次,特别是选用燃煤育温的鸡舍,更应加强通风换气,

塑料大棚养鸡需要注意什么

塑料大棚养鸡需要注意什么 近年来,利用塑料大棚养鸡的饲养户越来越多,但塑料大棚养鸡冬季易发生灾害,造成损失从近年来塑料大棚养鸡发生的灾害来看,塑料大棚抗意外灾害性能较差,应对防灾有足够的重视。 灾害特点 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寒流:寒流侵袭期间,常常伴有暴风雪,气温骤降10℃左右,如大棚不牢固,很容易被暴风雪摧毁,造成伤亡。火灾:冬春两季大棚内需点火供暖,在供暖方式方法不完善,且思想麻痹时,容易发生火灾。由于建棚材料大多为易燃品,遇火源一触即发,迅速蔓延,短时间内即波及全棚。两棚间无隔火材料,邻棚极易株连受害。 预防措施 一、建造牢固的大棚。从设计开始就要立足于防大风、抗大灾,建造大棚以其牢固程度足以抵抗10级以上大风的袭击为标准。

二、对于意外灾害要有高度警惕性。特别是对寒流灾害的预防,由于冬春频繁多发,必须常抓不懈。 三、大棚内如采用火炉供暖,炉灶和烟囱都要远离塑料;棚内严禁堆放秸秆等易燃物品;备足消防器材,并设置能够随时启用的消防水龙头。 四、大棚以外,要建造相应数量的普通鸡舍,配备必要的防灾、抗灾器材,以备大棚遇灾时转移、抢救受灾鸡群使用。 五、应将收听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寒流信息列为日常重要工作,以便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冬季养殖肉鸡控制温度应注意 一、看鸡室温 有经验的老户,看鸡群分布状态就可调控温度,如鸡群均匀分布在整个网床,呈“满天星”状,休息时抻腿抻脖,非常舒适,表明温度合适;如鸡群远离火源,靠近南北墙溜边,表明温度较高,若是张口喘气说明温度太高;如鸡群靠近火源,

挤在一起,并发出叽叽的尖叫声,表明温度过低;如大部分分布正常,个别网床处无鸡,表明有贼风,检查漏洞及时堵严。注意:进鸡前一定要检修鸡舍和取暖设备等,另外不要盲目为了保温而忽视了通风,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选无破损的并经过校对的温度计,挂在鸡舍的北墙上,以免太阳直射,远离火炉,温度计的下端略高于鸡背即可。及时观察度数,达不到标准温度的尽快调节,尤其是新饲养户冬季育雏,缺少经验,主要依靠温度计实施控温。 养禽用药须纠正的误区 兽药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错误用药、滥用药物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接触过许多养禽户,发现他们在使用兽药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了疗效,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

农村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

农村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 前言:我是一名基层兽医,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走村入社到户是我日常工作,在我们农村,这些年随着“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经常看到房前屋后到处是森林成片或绿树成荫,这样一来,林下地、空闲地自然就多了起来,聪明勤劳的当地农民就把这些地很好地利用起来,一方面现在农村“土鸡”不愁卖,有市场,有销路,有钱赚,就这短短的几年间,我们这儿就在林下养起了“土鸡”,或30 至50 只,或300 至500 只,或1000 至2000 只不等,悄然兴起。随着林下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土地硬结、环境污染、疫病增多、病死鸡增多、鸡肉品质在下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专题调查走访了不少农户,收集整理此方面资料,再结合先前别人总结经验教训等,我归纳了如下“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以期能为养殖户们防病治病提供一点帮助与借鉴,敬请同行多多指教。 一、场地要求:一是应建有围栏等与场外区域隔开的隔离设施。二是场地内应设有栖息区(要防晒、防寒、防雨、通风)、病鸡隔离治疗区、粪便污物堆放点、无害化处理(高温、深埋等)区和相应的设施设备。隔离治疗区、污物堆放点和无害化处理区域设在场内下风区域,并有防止健康鸡只进入的隔离措施。三是鸡场、栖息区、病鸡隔离治疗区域的入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池或消毒垫与大门同宽。

二、日常管理:一是鸡场门口设立禁止进入标示。严禁雏禽销售、成鸡收购、禽类加工、其它养殖场等无关人员进入鸡场。二是活禽及鲜禽产品不得带入鸡场内,鸡场内严禁混养其他家畜、家禽。三是做好饲料保管,防止变质。四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巡查鸡群一次,重点观察鸡只的动态、静态、食态,对异常个体详细观察,对发病鸡及时隔离并报告。五是每天1 次对鸡群的栖息区进行清扫,必要时进行冲洗,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等清除干净。六是业主要接受有关部门对鸡群采样进行疫病监测。七是业主不得出售病鸡、死鸡及其产品。八是鸡场要建立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应载明以下内容:鸡的品种、数量、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等情况;鸡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三、免疫预防 (一)免疫病种:一是强制免疫病种: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二是非强制免疫病种:养殖场(户)要根据本场(户)实际情况、周边及历史疫情情况或抗体检测情况确定免疫病种,一般应包括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产蛋下降综合症等。 (二)免疫疫苗:常用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1,Re-5 ),鸡新城疫活疫苗(IV 系或C30 )和灭活疫苗,鸡马立克氏液氮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 、H52 、Ma5 、28/86 )、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B87 )、鸡痘活疫苗、

鸡养殖技术和疾病预防及冶疗

肉鸡公母为什么要分开养 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在4、6、8周龄时,公鸡体重比母鸡分别高13%、20%、27%。如公母混养,体重大小不一样,食槽、饮水器高低要求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对营养需要不同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母鸡差,但公鸡比母鸡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从2周龄起,公鸡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就应高于母鸡。 遗传性能不同母鸡7周龄后,生长速度相对下降,每增重1公斤耗料量急剧增加,所以,母鸡在7周龄左右出售,饲料利用率高;公鸡9周龄后生长速度才下降,故公鸡9周龄出售效益最好。 对环境要求不同公鸡羽毛长得慢,母鸡羽毛长得快,所以,公鸡前期对温度的要求比母鸡高些,而后期则比母鸡低些;公鸡体重比母鸡大,因此胸囊肿的发病率比母鸡高,要求垫料松散和适当加厚。 冬季预防肉鸡缺氧四妙招 一、加强舍内通风。鸡舍内空气新鲜,鸡就爱长,发育得好。由于鸡的体温高,呼吸的气体数量比哺乳动物大2倍多,所以需要氧气多。解决的办法只有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鸡就活泼健壮,少生病。通风即等于充氧,一般2~3小时通风一次。每次 20~30分钟。通风前要提高舍温,并注意通风时风不直接吹到鸡体,防止鸡伤风而发病。

二、降低饲养密度。肉鸡一般都是大群饲养,鸡群大、数量多,鸡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会使空气中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增高。特别在高温育雏和鸡多湿度大时,长期缺乏新鲜空气,常会造成雏鸡衰弱多病,死鸡率增加。在饲养密度高的鸡舍里,空气传染病的机会增多,特别含氨量高时,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要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养9只1.5千克左右的鸡,如用网上饲养,密度可增加一倍。 三、注意保温方法。有些饲养场只强调保温,而忽视通风,把门窗紧闭,又不定时通风,造成鸡舍严重缺氧,常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特别在用煤炉保温时,火炉有时跑烟或倒烟,更容易发生煤气中毒。即使正常取暖也和鸡争氧气,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要特别注意。最好把炉灶砌在舍外的门洞里,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的毒害。 四、防止应激。鸡神经敏感,胆小怕惊,任何新的声音、颜色、不熟悉的动作和物品的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不安、惊叫,以致惊群、炸群或逃跑等一系列反常的有害应激,会消耗鸡大量的体能,增加鸡的耗氧量,对鸡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更为有害。所以,必须保持肉鸡正常有序的生活规律,保持鸡的安静和稳定,以减轻各种应激带来的损失,这正是今天现代商品化肉鸡高效生产所必需的,不可忽视。 冬春大棚养鸡谨防灾害 近年来,利用塑料大棚养鸡的饲养户越来越多,但塑料大棚养鸡冬季易发生灾害,造成损失。近日,新郑市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询问大棚养鸡如何防止灾

机械手设计英文参考文献原文翻译

机械手设计英文参考文 献原文翻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翻译人:王墨墨山东科技大学 文献题目:Automated Calibration of Robot Coordinates for Reconfigurable Assembly Systems 翻译正文如下: 针对可重构装配系统的机器人协调性的自动校准 T.艾利,Y.米达,H.菊地,M.雪松 日本东京大学,机械研究院,精密工程部 摘要 为了实现流水工作线更高的可重构性,以必要设备如机器人的快速插入插出为研究目的。当一种新的设备被装配到流水工作线时,应使其具备校准系统。该研究使用两台电荷耦合摄像机,基于直接线性变换法,致力于研究一种相对位置/相对方位的自动化校准系统。摄像机被随机放置,然后对每一个机械手执行一组动作。通过摄像机检测机械手动作,就能捕捉到两台机器人的相对位置。最佳的结果精度为均方根值毫米。 关键词: 装配,校准,机器人 1 介绍 21世纪新的制造系统需要具备新的生产能力,如可重用性,可拓展性,敏捷性以及可重构性 [1]。系统配置的低成本转变,能够使系统应对可预见的以及不可预见的市场波动。关于组装系统,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分散的方法来实现可重构性[2][3]。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基于主体的系统,主体逐一协同以建立一种新的

配置。然而,协同只是目的的一部分。在现实生产系统中,例如工作空间这类物理问题应当被有效解决。 为了实现更高的可重构性,一些研究人员不顾昂贵的造价,开发出了特殊的均匀单元[4][5][6]。作者为装配单元提出了一种自律分散型机器人系统,包含多样化的传统设备[7][8]。该系统可以从一个系统添加/删除装配设备,亦或是添加/删除装配设备到另一个系统;它通过协同作用,合理地解决了工作空间的冲突问题。我们可以把该功能称为“插入与生产”。 表1:合作所需的调节和量度 在重构过程中,校准的装配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需要用它们来测量相关主体的特征,以便在物理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这一调整必须要达到表1中所列到的多种标准要求。受力单元和方向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以便使良好的协同控制得以实现。从几何标准上看,位置校准是最基本的部分。一般来说,校准被理解为“绝对”,即,关于特定的领域框架;或者“相对”,即,关于另一个机器人的基本框架。后者被称为“机器人之间的校准”。 个体机器人的校准已被广泛研究过了。例如,运动参数的识别就非常受欢迎。然而,很少有对机器人之间校准的研究。玉木等人是用一种基于标记的方法,在一个可重构的装配单元内,校准机器人桌子和移动机械手之间的相互位置/方向联系。波尼兹和夏发表了一种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个机械手的机械接触来实现,实验非常耗时,并要求特别小心地操作。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果园、经济林、玉米、高粱等地套养土蛋鸡、肉鸡等系列,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1、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2、严把脱温期管理。三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严冬寒冷天气,夏季的风雷暴等恶劣天气要特别注意,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

意,因为此时的仔鸡应激能力仍比较弱,需人工给予关照。 3、认真防疫控疾病。野外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相应大些,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分必要。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作物地或经济林放养1500-2000羽左右。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于500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链,达到鸡、果双丰收;高粱等地以一个生长周期饲养一批鸡为宜,同时注意苗鸡生长与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鸡损伤作物苗及果实。 6、饲料营养及喂饲。雏鸡三周龄前用全价饲料喂饲,三

养鸡技术知识大全

养鸡技术知识大全 一、精选良种。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种可以是三黄鸡也可以是麻花青脚鸡如宫廷黄鸡、河南固始鸡、广西岑溪三黄鸡及浙江仙居鸡等各地优良名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饲养习惯及市场消费需求选育适合当地饲养的优良肉鸡品种。 二、注重放牧。放牧是提高肉鸡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优质放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快大型肉鸡无异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鸡场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较理想。鸡只既可吃上述“四园”中的害虫及杂草还可为“四园”积小鸡出壳施肥。放牧场地可设砂坑让鸡砂浴。还要搭建避雨、遮阳、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肉鸡早出晚归放牧密度为5070只/亩每群规模约500只为宜。为防止鸡走失或危害附近农作物放牧场可设置围栏一直放养至出售。加强放牧可以提高鸡肉的结实度促进体格健壮及羽毛紧密光亮还可采食青草、草籽、枯叶、虫蝇等节约饲料和提高肉质。有条件的可以放一批鸡换一个地方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鸡只觅食。 三、巧喂饲料。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

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利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添加剂及药物等应加入适量的桔皮粉、松针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质以改变肉色、改善肉质和增加鲜味。 四、严格防疫。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放养土鸡的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强较圈养快大型肉鸡发病少。但因其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做好以下防疫工作推荐的免疫程序如表1所示。母鸡12张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经常检查一旦发生及时驱除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五、适时销售。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的重要环节。饲养期太短鸡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饲养期过长肌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性成熟早等特点确定小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130天上市。此时上市鸡的体重、鸡肉中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物质的积累基本达到成鸡的含量标准肉质又较嫩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较佳结合点。鸡病预防鸡病是

科技惠农惠万家(4)宿州人养鸡重防疫(2009.11.19)

科技惠农惠万家(4)宿州人养鸡重防疫(2009.11.19) (主持人)您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今天我们继续科普惠农系列节目。在安徽省宿州市有一位有名的养鸡专业户,叫张良林。他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养鸡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喜欢帮助人。1999年在省科协的协助下,张良林在当地率先成立了养鸡协会,这个协会主要的任务就是免费给养鸡专业户们提供最新的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而且还上门为他们解决饲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所以参于的养殖户非常多,已经涉及4个省25个县近2900人,作为负责人的张良林每天忙的是团团转。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虞姬养鸡协会负责人张良林:你好!什么?你那鸡是怎么回事?就今天死的,昨天到今天死了100多!好,忙完这里我就过去看看,好,你放心。 每天早晨,张良林几乎都是已这种方式开始一天的忙碌 他现在要赶去养殖户殷怀产的家。 殷怀产,是宿州市灵璧县人。6月初,他从一家种鸡场进了2000只刚出壳的小鸡,可是这些小鸡进家门没几天,接二连三的出现死亡。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养殖户殷怀产:从第四天开始出现死亡,到5天就死了就150-160只,第6天也死了百来只。 (采访)殷怀产爱人:这两天死了有300多只。 不到三天时间死了300多小鸡,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采访)殷怀产:你看这里你看那里,你看不吃不喝了,那很快就会死掉了。 看着这些毛绒绒的小家伙一个个变得萎靡不振、奄奄一息,老殷夫妇俩即心疼又奇怪: (采访)殷怀产爱人:原来没见过,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采访)殷怀产:我养了14、15年鸡,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以前在一星期里只是个别出现死亡,没有出现这种大批死亡。 到底怎么回事呢? 老殷夫妇说他们曾经在小鸡出现死亡的第二天,就给种鸡场打过电话说明了情况,可人家说了,这鸡离开养殖厂的时候是活蹦乱跳的,健康着呢!它们是在老殷家呆了好几天才出现问题的,这肯定是他们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对于这样的说法,老殷夫妇不服。因为他们是老养殖户了,对于小鸡的日常饲养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采访)殷怀产:我养这么些年鸡也有经验了,一般小鸡到家之后水一律喝的都是凉开水,保持喝凉开水小鸡不拉肚子啊!饲料都是新鲜饲料。都是大厂拉来的颗粒料,都是成袋包装的,一般都在拉到我这里,也就才出厂一两天,都是新鲜饲料。 老殷认为,根据他的养鸡经验,在小鸡饲养管理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疫苗免疫之外,干净、卫生的饮水、饲料以及对饲养环境的消毒和温度的把握是最重要,可是这几方面他们做的都很好,没有问题。 (采访)殷怀产:我们这个鸡笼消毒是每天消毒,天天消毒,就是每天都喷消毒药你看,我们都有温度计,一般小鸡到家之后温度不高于36,不低于33度就在这个范围内,而且天气还这么暖和,温度从来没低过,温度高点了,你看我这个窗户都给打开了通风,通风都非常好,温度绝对没有问题。 (采访)殷怀产爱人:和我们养殖没有关系,不怨我们养鸡的。 老殷夫妇非常坚定的认为,小鸡的死亡和他们的饲养管理没有关系。为了找到小鸡的发病原因,减少损失,他们,请来了经验丰富的张良林。 (采访) 张良林:哎呀,死这么多。 殷怀产:第四天到第五天最厉害 张良林:那我来解剖看看。 为了尽快找到死亡原因,张良林现场对小鸡进行了解剖。 (采访) 殷怀产:这鸡什么毛病? 张良林;看到没有,它的肠道里面都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吃,里面肝脏上还有一种病变,肝脏比平时的肝脏偏大。 通过解剖看到的这些症状,让张良林心中有了数,但是为了对自己的诊断更有把握,他对养殖环境进行了检查,并对小鸡日常的饲养管理进行了询问,最后得出结论: (采访)张良林:像这个鸡根据我的观察,是得了一种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就是小鸡在四到六天是发病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仁杰,马丽敏《画法几何及机械工程制图》.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2].齐卫东.《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文广田宝善田雁晨.《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技术与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王兴天.《注射成型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5].潘宝权.《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陈世煌陈可娟.《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7].许洪斌樊泽兴.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张清编著. 《UG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 [9].田福祥著. 《先进注塑330例设计评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10].张清辉.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1].李基洪,李轩. 注塑成型技术问答[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刘昌祺.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0 [13].朱光力万金宝编.《塑料模具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加] H. 瑞斯编.《模具工程》.朱元吉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15] 钱伯斯 T. L.帕金森 A. R. “知识代表及专家系统的混合转换。”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1998,120:468-474. [16] 凯尔其·詹姆斯R.“软件升压模具设计效率”的成型系统,1999, 3:16-23. [17] 李荣显,陈育民,邹昶,“开发一个并行模具设计系统:以知识为基础的办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997,4:287-307. [18] 斯特德曼萨利·佩尔M,“在工程设计专家系统:一种注塑成型的塑料件的应用”智能制造,发动机1995,2:347-353. [19] 费尔南德斯A,卡斯塔尼J,赛尔 F, “CAD / CAE信息的模具和热塑性塑料 注射原型设计的”信息技术1997:117-124. [20] 道格拉斯M布莱斯,“塑料注射成型,材料选择和产品设计”1997:1-48. [21] 道格拉斯M布莱斯,“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基础”,1997,2:1-120. 32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林地养鸡发展前景广阔。但林地养鸡与庭院养鸡相比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林地选择要点:林地的选择对于养好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不同用途的林地,在选择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林地以中成林,最好选择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70%左右,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以及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则透光效果不好,不利用鸡的生长。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的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自然落果后腐烂,鸡吃后易引起中毒。 2.放养地适宜选择在环境好、污染少、无兽害,林地干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清洁,避风向阳,远离居民住宅区,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 3.养殖土鸡的林地要宽敞开阔,有一定坡度,但不能太

大,草源茂盛,交通便利之处。每亩地的饲养密度不超过100只为宜。 二、鸡舍建设要点: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偏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选择适宜地址建设封闭式棚舍很有必要,可起到防寒、挡风雨、遮阳的作用。 1.鸡舍一般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的地埂边,坐北朝南,排水通畅。中间最好能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作为运动及饲喂场所。 2.一群鸡(500羽左右)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彼此之间尽量不要混杂在一起,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 3.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以便鸡群落脚栖息,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以防产蛋母鸡四处产“野”蛋。 三、品种选择要点:根据市场需求,一般选择适宜性强,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良种鸡。 1.在鸡种的选择上以当地的土鸡或者含有地方鸡血缘的改良鸡种。这类鸡既保持了土种鸡肉蛋产品风味好的优点,且生产水平较一般土种鸡高,又较引进的良种鸡抗病力强、生长快,克服了土种鸡优质不高产和洋鸡高产不优质的矛盾。

(完整版)养鸡实用技术手册

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养鸡实用技术手册 养鸡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属“短、平、快”项目,蛋鸡的饲养周期为500天,快大肉鸡的饲养周期为42天,优质肉鸡和地方土鸡的饲养周期为90天,每只鸡的投入仅需20-30元,占用资金少,正常情况下,每只蛋鸡可创收入30-50元,肉仔鸡可创收入5-10元,土鸡可达20-60元(随养殖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效益相当可观,因此发展家禽生产具有广阔前景。当然家禽养殖也存在风险,市场价格的波动,人禽共患病的流行,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都是家禽养殖的潜在风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搞好市场调查,对每一个养殖户都十分重要。 一、家禽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1、家禽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短时间内能生产大量的肉、蛋产品。 2、对饲料营养要求高,饲料转化效率高,家禽的消化道短,对粗纤维的利用率很低。 3、排列群序的特点:群体内部有严格的等级秩序,采食、饮水、产蛋、栖息都有严格顺序,强者优先,所以必须提供足够的器具。 4、扒啄的特点:容易造成饲料浪费和造成啄癖,应及时进行断啄。 5、嗜颗粒的特点:家禽味觉相当不发达,不辨气味,只辨形状,喜欢采食颗粒饲料。 6、高栖的特点:登高栖息是家禽比较舒适的一种方式,可通过搭设栖架以降低密度。 7、嗜红的特点:能很快识别颜色鲜艳的器具,但也因此易造成互啄伤口的现象。 二、饲养场地的选择 1、家禽饲养场应选择环境僻静、安宁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质以沙壤为佳,有清洁的水源,无污染,无兽害。 2、找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平地,搭建坐北向南鸡舍。鸡舍搭建不能过于简陋,冬天应可御寒,能保温,夏天能通风散热、挡风、不漏雨、不积水,既能保证鸡生长发育、栖息所需的空间,又便于饲养员的操作。

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农场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为调整我场产业结构,提升农场土地利用价值,发展农场经济,增加农场及职工收入,逐步构建我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及管理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1、 开发农业项目的基本目的及发展目标 (一)、基本目的:通过建立农业开发项目,改变我场传统的农业耕作观念,建立新的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树立农产品经营意识与品牌意识,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企业的管理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商业化、管理工业化”,增强农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发展目标:在2012年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大棚)60亩,年产值达180万元;绿化苗木基地100亩,年产值达100万元;生猪养殖存栏量500头,年产值达100万元;黑山羊养殖存栏量5000头,年产值300万元。争取在3年内绿色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在海南绿色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打造岭门绿色蔬菜品牌;生猪养殖存栏量达2000头以上;黑山羊养殖存栏量达10000头以上。并逐步发展热带花卉、林下养鸡等项目。 2、 成立农业开发项目办公室 农场成立农业开发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营管理部,全面负责农业开发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为项目基地提供基地建设、生产技术、产品销售、财务管理、品牌培育等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3、 成立农业开发项目生产基地公司 (一)、成立××农场××绿色蔬菜股份公司(含生猪养殖,下称蔬菜公司)。 1、生产基地地点:××农场红十队

2、生产产品:A级绿色蔬菜、蔬菜种苗及生猪。 3、生产基地面积及规模:生产基地面积70亩(其中:绿色蔬菜种植60亩,生猪养殖8亩,办公及物资存储区域2亩);年产绿色蔬菜240吨。 4、投资规模:450万元,年产值:180万元。 5、农场配套建立养猪场(存栏量500头),专为蔬菜种植提供有机肥。(二)、成立××农场××黑山羊养殖公司(下称黑山羊公司) 1、生产基地地点:××农场新建队、新创队、新八队、十八队。 2、生产产品:商品黑山羊。 3、生产基地面积及规模:生产基地面积7500亩,引进种羊1476头(其中母羊1440头,公羊36头),年产商品黑山羊4500头,羊肥1000吨。 4、投资规模: 万元。 5、年产值:300万元(其中:商品羊280万元,羊肥20万元)。 3、 资金来源 (一)、蔬菜公司:农场投资 万元(其中:蔬菜种植 万元,生猪养殖 万元),职工入股 万元(蔬菜种植)。 (二)、黑山羊公司:由农场全额投资。 四、经营模式 (一)、蔬菜公司 采取“农场扶持、公司经营、大户带动、职工入股、收益分成”的“农场+公司+职工”的股份制运营模式。 1、农场投资 万元,主要用于: (1)、土地租赁及整理;(2)、及大棚设施、储物工作间、喷滴灌、物理灭虫设施、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造及安装; (3)、包装、储存、质量检测、运输等设备及材料;(4)、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认证;(5)、产品推广及品牌培育。 2、农场指定带动大户2人,各入股15万元,合30万元。 3、职工入股50万元。职工入股形式按以下三种方式: (1)、土地入股:职工承包的土地被纳入蔬菜公司范围的,农场与职

丛林养鸡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丛林养鸡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品种选择 以选育了的地方鸡或以地方鸡开发的杂交鸡为宜。这类鸡既保持了土种鸡肉蛋产品风味好的优点,生产水平较一般土种鸡高。又较引进的良种鸡抗病力强、生长快,克服了土种鸡优质不高产和洋鸡高产不优质的矛盾。 二、搭建鸡舍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与主要于道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建鸡舍。鸡舍建在高大的乔木树下、果树林中或林地边,坐北朝南,放牧场面向果林、树林。 鸡舍采用塑料大棚。棚宽6米,长度视养鸡数而定。大棚顶内层铺无滴塑料膜,其上铺一层5—10厘米厚稻草,形成保温隔热层,在草上再用塑料膜覆盖,并用尼龙绳系牢固定。塑料大棚纵轴的两侧下沿可卷起或放下,以调节室温和通风换气。棚舍内垫沙或短稻草,舍内每平方米养鸡6—8只。为有利于防病,在一个地方养几批鸡后,可转移地方再建。在一个地方养几群鸡时,鸡舍之间应相互远离,不要搞“养鸡小区”,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或因不慎造成“火烧连营”。 三、进雏时机 初养鸡者,进鸡可选在气温较暖和的春季,取得经验后一年四季均可进雏养鸡,但为了有利于产品上市卖出好价,优质鸡生产要尽量避开

农村干家万户土种鸡、土鸡蛋上市的高峰。也不要把产品集中安排在节日上市,以防产品上市过于集中而价跌。 四、饲料管理要点 (1)雏鸡保温 雏鸡第一周龄温度要求32℃,以后每周下降2—3℃。 (2)饲养规模 以每群500只左右为宜,放牧场地大则可扩大群体。 (3)适时免疫 一般应接种鸡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疫苗,饲养期较长的产蛋鸡,还应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夏秋季还应接种鸡痘。雏鸡阶段应在饲料中加入防白痢和抗球虫药物。四是饲喂方法。以放牧加补料最佳。40天以内雏鸡以舍饲喂给全价配合料,此后可白天放牧,晚上补料,并让鸡吃饱。放牧鸡群时应防止农药中毒、暴雨淋、兽害。 进入产蛋期后,每天自然光加上人工补充光照时间不少于16—17 小时。五是产品上市。鲜蛋生产出后,要贮放于凉爽地方,并尽早出售。否则鲜蛋会随着贮放时间延长而品质下降。优质活鸡上市可根据市场对鸡的体重、发育程度和行情适时出售。 【注意事项】 1、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 鸡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如果饲养的土鸡数量较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回屋内。 2、鸡舍设施及饲养密度

养鸡培训记录

养鸡培训记录 适合大量养鸡的方法主要有塑料大棚养鸡、笼养鸡和山地养鸡。 塑料大棚养鸡: 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 塑料大棚养鸡的优点 取材方便:塑料大棚鸡舍的主要材料为普通农用薄膜,竹子和草帘,这些材料除薄膜外,其它均易获得。可随需随建,不与农争田,且能农牧结合,养鸡肥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便于棚舍彻底消毒,根除病菌。 造价低廉:一般鸡舍建设按每只鸡算约需投资30元,用此法仅需4元,而且搭建简便,省时省工,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原有空闲大棚养鸡,且管理方便,可提高成活率,平均育雏率和育成率分别达98%和96%以上。1座大棚只需养3批鸡即可收回投资。 光照充足:由于塑料大棚具有半透明特点,受自然光照面积大、时间长,因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 保温性好:这一优点在冬季尤为突出,可提高母鸡产蛋率和肉鸡的增重速度。 笼养鸡: 这种养鸡方法,饲养密度高,饲养条件便于人工控制,保证蛋鸡产蛋率稳定、高产和肉鸡增重快,耗料相对少,节省空间、垫料等,也深受生产者的欢迎。 山地养鸡: 就是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荒滩等地方的天然青饲料和昆虫等动物性饲料放养家鸡。它具有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的特点。既降低了饲养成本,又增加了野味,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无腥味、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是致富的好门路。 下面重点介绍这种养鸡的主要技术: 品种选择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杏花鸡、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沙栏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棚舍搭建 场址选择。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3)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搭棚方法。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林地养鸡发展前景广阔。但林地养鸡与庭院养鸡相比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林地选择要点:林地的选择对于养好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不同用途的林地,在选择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林地以中成林,最好选择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70%左右,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以及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则透光效果不好,不利用鸡的生长。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的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自然落果后腐烂,鸡吃后易引起中毒。 2.放养地适宜选择在环境好、污染少、无兽害,林地干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清洁,避风向阳,远离居民住宅区,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

3.养殖土鸡的林地要宽敞开阔,有一定坡度,但不能太大,草源茂盛,交通便利之处。每亩地的饲养密度不超过100只为宜。 二、鸡舍建设要点: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偏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选择适宜地址建设封闭式棚舍很有必要,可起到防寒、挡风雨、遮阳的作用。 1.鸡舍一般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的地埂边,坐北朝南,排水通畅。中间最好能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作为运动及饲喂场所。 2.一群鸡(500羽左右)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彼此之间尽量不要混杂在一起,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 3.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以便鸡群落脚栖息,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以防产蛋母鸡四处产“野”蛋。 三、品种选择要点:根据市场需求,一般选择适宜性强,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良种鸡。 1.在鸡种的选择上以当地的土鸡或者含有地方鸡血缘的改良鸡种。这类鸡既保持了土种鸡肉蛋产品风味好的优点,且生产水平较一般土种鸡高,又较引进的良种鸡抗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