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风空调漏风量测试方案

通风空调漏风量测试方案

通风空调漏风量测试方案
通风空调漏风量测试方案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JD安装3标通风与空调工程

风管漏风量测试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JD安装3标项目经理部

2019年04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及抽样标准 (1)

四、施工计划、劳动力、工具计划 (3)

五、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4)

六、测试原理 (5)

七、测试施工方法 (6)

八、安全注意事项 (8)

一、工程概况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JD安装3标通风与空调专业风管漏风量检测,风管系统有低压、中压、高压系统,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因此针对本工程现场情况拟定了风管漏风量方案,来保证本工程风管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二、编制依据

《通风管道施工技术规程》(JGJT+141-20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6)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JD安装3标施工组织设计》《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JD安装3标工程各站施工蓝图》《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99-201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规范》(GB50738-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180-2016)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三、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及抽样标准

1、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H≤0.0117PO.65

式中,QL、QM、Q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2、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漏风量测试抽检,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当检测不合格时,应按本条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检验数量:抽检率为5%,且不应少于1个系统;

②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最测试进行抽检;

检验数量:抽检数量为20%,且不应少于1个系统;

③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进行漏风量测试;

检验数量:全数检验;

④系统风管应进行严密性检验;

检验数量:抽检10%,应全数合格;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再加倍抽检,并应全数合格。

⑤排烟、低温送风系统应符合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检验数扯:按风管系统的类别和材质分别抽查,不应少于3件或15㎡。

满足以上要求则为合格,否则必须找出漏风部位,做好标记,修补完工后,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四、施工计划、劳动力、工具计划

1.本试验方案在风管安装后进行。

2.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1名

安全员:1名

电工:1名

监理工程师:1名

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3.主要工器具和材料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对讲机台2

Q89(配套连接2漏风量测试仪台1

软管和压力计)

根据实际情

3密封胶瓶

4钻孔器台1

5灭火器具2

6盲板

根据实际

情况

需要打孔连接设备

五、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测试仪器:风管漏风量测试仪

型号:Q89

测试漏风量范围:3L/s~132L/s

测试压力范围:0~2000Pa

漏风仪电机转速:0~10000r/min 漏风测试仪提供4种规格的进口流量管(A、B、C、D),各规格测试流量分别为:

A 型:30L/S~132L/S

B 型:20L/S~80L/S

C 型:10L/S~42L/S

D 型:3L/S~16L/S

测试时,根据风管大小进行漏风量估计,选择一个合适的流量管。如果漏风仪所提供的四种流量管所能提供的压力达不到所要求的风管测试压力值,根据规范可以降低测试压力,通过换算公式计算,得出要求测试压力下的漏风量。换算公式如下:

()65.01

65.0212/P P Q Q =Q1-测试仪能达到的漏风量

P1-测试仪能达到的测试压力

Q2-风管要求的测试压力下的漏风量

P2-风管要求的测试压力

六、测试原理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底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漏风法检测

2.1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2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

压管外,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七、测试施工方法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加压至10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150m2。

3.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Ф75*150mm的加压连接管,另在该盲板上与该连接管相距约400mm的地方打一个Ф8mm测压孔,备好密封胶。

漏风量测试示意图

风软管

4.启动风机

启动测试仪的风机,缓慢调节风机变频器,使风管内压力升至工作压力的1.5倍,稳压5min后,观察风管的咬口及连接处是否有张口、开裂等损坏现象;

5.试验记录

当压力升至试压压力时,使之稳定风机的风速,这时风管测试段的漏风量等于风机的补充风量,填好试验记录;如果始终打不起压,说明连接处的漏风非常严重,须要详细排查和补漏。

6.结果结算

Q89测试仪进口流量管计算公式:

A型:P Q ?=28.4L/S B型:P Q ?=43.2L/S C型:P Q ?=26.1L/S D型:P Q ?=488.0L/S

式中Q -进口流量管进口流量,单位L/S

P ?-进口流量管进口负压,单位L/S

漏风量测试结果公式:

(i=A,B,C,D)

式中Q -被测风管单位面积漏风量,单位:m3/h.m2

F -被测风管段的总面积,单位:m2

Q总-被测风管总的漏风量,单位:m3/h

Q示-刻度尺指示值,单位:L/s

Ki -修正系数,单位:常数

八、安全注意事项

1、参加风压试验的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试验工作安全可靠的运行。

2、风压试验前应对系统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检查,确认无杂物后,系统内部没有工作人员时才可进行封闭。

3、为了便于检查,平台、步道达不到的部位应搭设脚手架。示

总总Q K Q F Q Q i 6.3==

4、风机的运行按风机分部试运要求进行。

5、风机不得在振区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6、风压检查切勿用眼睛直接对漏风进行检查,以免异物刺伤眼睛。

7、风压期间要注意防火,检查用的火种不可随意乱扔,不用后及时熄灭。

8、试验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9、在试验过程中,检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确保人数安全。

10、试验现场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杜绝无关人员入内或误操作。

11、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尤其对风机附近严禁烟火。

12、参加送电人员应熟练掌握好操作、测量、检查的方法和步骤,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

13、在试运范围,应派专人监护,不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工作。

通风系统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方案

通风系统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方案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对本工程的通风系统在施工完成后对管道之密封程度及强度进行有效 的控制和测试,确保己完成安装之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1.2.本方案适用于中山香格里拉项目空调通风系统 二、质量目标 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分项优良率85%。 三、施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3.在不违反国内标准及配合国情下同时参照DW144及SMACNA标准。 4.规格说明书及施工图纸。 四、工具 1.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2.漏风量专用测量测试装置一套; 3.计算器 4.记录本 五、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 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 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 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 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 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当采用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 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 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测试装置 2.1漏风量测试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 2.2漏风量测试装置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风管式测试装置采用孔板作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风管漏风量测试方案

风管漏风量测试 测 试 方 案 编制: ________ 审核:- 批准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设

2014年11月25日 .C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测试人员组成 (3) 三测试原理 (3) 四测试前准备工作 (3) 五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4) 六测试抽样方案 (5) 七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5) 八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6)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1个中压空调系统,包括送回风两根风管。按洁净级别划分:级别为万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王腾旭、徐昊天 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测试原理 1、基本原理 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检测原理 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 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 中注风,风管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 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 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四.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237m 2,高压风管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713m2。 3、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①75*150mm 的加压连接管,另在该盲板上与该连接管相距约400mm的地方打一个①8mm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海铁路南站位于沪闵路以南、石龙路北、柳州路以西、桂林路以东,工程占地60.32公顷,主站屋和铁路用地14.12公顷。主站屋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主站屋主体檐高24.2米。主要有候车室、环行广厅、办公技术用房以及部分商业用房组成。并充分考虑了主站屋与轨道交通、磁浮交通、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出租车以及步行道等的连接,使之成为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中心。 本工程建筑是一项现代化建筑,建筑造型外观呈圆形,铁路轨道从建筑物中穿过。工程选用漂亮的幕墙工艺、透光顶棚。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上海铁路的客运和货运能力,为上海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通风空调工程分空调系统、消防排烟系统以及送、排风系统。1.空调系统 1.1室内设计参数为: 1.2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 空调总冷负荷为10419KW。空调总热负荷为5344KW。 空调冷热源采用4台75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5台一级离心式冷冻 水泵,6台二级离心式冷冻水泵,4台空调热水泵,2台汽-水热交换器(分别设在-6/-7米层的冷冻机房内)。冷冻水回供水温度为6/12℃;空调热源采用站场锅炉房提供的高压蒸汽,经汽水换热器换热得到空调热水,汽-水换热器换热能力为4134KW,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4组冷却塔,5台离心式冷却水泵。冷冻机房、冷却循环水泵房由1#变配电所供电;1#~5#空调机房由2#变配电所供电。

空调水系统采用分区两管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区域供冷或供热需求。冷冻水环路采用二次泵系统,热水环路采用一次泵系统,各区域冷热水泵分别设置,并采用变频调速的变流量控制。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定压均采用闭式膨胀水箱,水处理均采用化学水处理装置。 1.3系统形式及气流组织 7.5米标高内普通旅客候车厅、走道等高大空间设置全空气空系统,采用分层空调方式,送风口、回风口设于小房间屋顶,回风口结合候车厅隔断分散布置。7.5米标高内商业用房、公安值勤等小房间采用混合空调送风方式,空调机组置于-6/-7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9.9米标高内广厅等高大空间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采用分层空调方式,送风口、回风口设于小房间屋顶,空调机组置于-6/-7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9.9米标高内商业用房、售票厅、软座候车室等小房间均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箱采用超薄型吊顶式。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新风集中处理后,分别送至各房间,新风机组置于-6/-7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0.0米和5.0米标高的办公室用房设置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技术 用房采用VRV系统,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新风机组置于5.0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0.0米标高的基本站台候车室、贵宾候车室、会议室等均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箱采用超薄型吊顶式,新风集中处理后,分别送至各房间,新风机组置于5.0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6.0米标高空调机房内的空调机组所用新风通过地下风道引自室外清洁区域,风道内设置轴流式增压风机。 1.4分散式空调

风管漏光漏风量测试方案说明

风管漏光漏风量测试 测 试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测试人员组成 (1) 三测试依据 (1) 四测试原理 (2) 五测试前准备工作 (2) 六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3) 七测试抽样方案 (3) 八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4) 九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29个空调系统,其中14个为低压空调系统;15个为中压空调系统;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施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3、在不违反国内标准及配合国情下同时参照DW144及SMACNA标准。 4、规格说明书及施工图纸。 四.测试原理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多

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底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 接缝平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漏风法检测 2、1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2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五.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加压至10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150m2。 3、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Ф75*150mm

通风空调专业调试方案

通风空调专业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四号线西单站通风空调专业包括:小型轴流风机16台、空调机组3台、组合风阀14台、风管11300平米,衬塑钢管及无缝钢管1300多米以及各种水阀150多个、风阀150个、风口608个。通风空调系统由车站公共区大系统、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小系统、人防清洁式通风系统以及空调水系统构成。 二:调试依据及目的: 调试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与施工图设计参数及标准。 调试目的:确保各类设备、各个系统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及标准,以保证地铁车站的综合功能。 三:调试计划: 西单站车站通风空调专业调试工作计划从2008年5月20日开始,至2009年6月结束。具体包括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无负荷调试、系统带负荷调试。 1.1调试计划安排: 2009年5月20日-5月30日进行设备单机试运转( 大型表冷器、隧道风机、冷却塔除外);2009年6月1日-6月20日系统无负荷调试; 系统带负荷调试时间根据冷水机房进度以及季节气候情况,是否具备调试条件再进行安排; 1.2各厂家配合时间计划

成立调试小组,调试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首先明确职责,制定值班、交接班、巡回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事故抢修措施。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到人。人员配臵见下表: 调试小组人员表 4调试设备 1.1通风空调系统调试顺序

1.2 准备工作 (1)熟悉资料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设计说明和设备产品使用说明书,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以及各种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 (2)通风空调系统的准备 a、通风机试运转前,风亭、风道及区间隧道应干净。 b、检查通风空调设备的外观和构造,有无异常。 c、检查消声器、管道内打扫是否干净,检查风量调节阀、防火阀的开关动作是否灵活。 d、检查和调整送风口和回风口(或排风口)内的风阀、叶片的开度和角度。 e、检查空调器、风机的安装、接线是否正确,内部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3)、电气控制系统的准备 a 、电机及环控柜内的接线应正确。 b、电气设备与元件的性能应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c、继电保护装臵应安装正确。 (4)、管道系统的准备 a、管道试压合格; b、管道上的阀门的方向和位臵安装正确,阀门启闭灵活; c、排水管道畅通无阻; 1.3单机调试 1.3.1、风机调试(大型轴流风机、小系统送风机、排风机、排烟风机等) 1.3.1.1运转前的检查工作:

风管漏风量的简易测试方法

风管漏风量的简易测试方法 摘要:探讨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验收过程中,测试风管漏风量的简易测试装置和简便测试方法,给出具体地测试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同时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理论知识来论证此简便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风管,漏风率,漏风量,简易测试装置,简便测试方法 Abstract: discusses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commissioning acceptance process, test of air leakage of duct test equipment and simple simple test method, specific to testing procedures, and practic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us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ir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demonstrate this simple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Keywords: duct, air leakage rate, leakage air volume, simple test device, simple test method 引言: 为了保证通风与空调系统功能的顺利实现,减少能源的浪费,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对不同系统类别、不同功能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将其列为主控项目来控制。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附录中,用大量篇幅详尽阐述了几种测试风管漏风量的具体方法。但是由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阐述的几种方法所用仪器、仪表特殊,要求精度高,涉及的仪表参数、空气参数较多,在工程的实际调试验收过程中比较难以掌握与应用。笔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空气的物理性质,借用工程中几种常用的仪器,阐述先测试出风管漏风率,再计算风管漏风量的具体简便测试方法,并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理论知识论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以后利用本方法测试风管漏风量提供理论依据。 测试风管漏风量的简易测试装置如下图: 本测试装置的主要仪器组成(虚线方框内):空压机1台、软管2条、球阀3个、数字式微压计1个、秒表1个等。 测试风管漏风量的具体步骤: 为了形象、直观的说明该简便测试方法的具体步骤,我们结合实例来进行阐述。例如某地下室工程的排风系统,设计排风量为8000m3/h,设计压力为2000Pa,在测试过程中被测试风管的体积为20m3,面积为60m2。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方案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通风与空凋系统调试及运行。 2 施工准备 2.1 仪器仪表要求及主要仪表工具: 2.1.1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2.1.2 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2.1.3 必须了解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严格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校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2.1.4 综合效果测定时,所使用的仪表精度级别应高于被测对象的级别。 2.1.5 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仪表时应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防污秽等。 2.1.6 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钢卷尺、手电钻、活扳子、改锥、克丝钳子、铁锤、高凳、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2.2.2 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2.2.3 运转调试之前做好下列工作准备: 2.2. 3.1 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 2.2. 3.2 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2.2. 3.3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源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3.4 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造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2.2.4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备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3 操作工艺 3.1 调试工艺程序如下:

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测记录

风管系统漏风量检测记录 说明 检测方法依据规范GB50243-2002附录A。 矩形风管允许漏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压系统风管Ql≤ 中压系统风管Qm≤ 高压系统风管Qh≤ P: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Ql、Qm、Qh风管系统在不同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在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景[m3/()]。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砖、混凝土风管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倍。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风管漏风量(严密性)测试的抽检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当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则应按规定的投票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漏风量)测试的被抽查系统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应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系统风管漏风量检验,排烟、防烟、除尘及6~9级净化空调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净化空调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填表说明:(1)风管级别:填低压、中压或高压。(2)试验压力:按实际试验压力填写。(3)系统总面积按设计实际面积(m2)。(4)试验总面积:按实际试验面积。(5)允许漏风量按规范或设计要求填写。(6)实测漏风量:按实填写。 系统测定分段数:按实际分段填写。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

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 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做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处,并应做好记录。 4、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系统风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米接缝,漏光不大于2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的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5、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行漏光应做密封处理。 B、漏风测试仪检测法: 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风管漏风测试,并做记录,风管必须经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暖通空调调试方案

1. 编制依据与系统原理 1.1编制依据 根据目前施工进展,室外管网系统及各楼栋的暖通空调系统管线测试基本上已施工完毕,吊顶内风口安装、机房内的管线设备接驳及竖向管道保温也正在进行,现已进入试运转及系统测试阶段,编制该调试方案,旨在优质优速的完成暖通空调系统的后期调试任务。 编制该方案的理论依据为: 1.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1.1. 2.《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1.1.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1.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1.1. 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 1.1.7.《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0-96)。 1.2系统原理 本工程制冷机房设于软件开发楼地库层,设有两台约克螺杆式冷水机组,供应7/12度冷冻水,冷却塔设在生活区二层屋顶上,空调热源由锅炉房供给,分别供给软件开发楼、生活楼、动力区等。空调凝

结水各层集中后,排向卫生间或新风机房内地漏。新风由新风机组经风道送至各房间。 软件开发楼的办公、会议、终端机房、测试机房等用房冬夏外区设风机盘管供冷供热;阶梯教室、多功能厅设定风量全空气系统,过度季节采用全新风系统;电话机房、消防控制中心等设有新风系统,并预留独立冷热源的分体空调器电源。在软件楼的防烟楼梯间设正压送风系统。无外窗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风机采用消防电源。 各排烟口设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生产楼计算机房专门选用风冷冷媒直接热泵空调机。 本工程的空调水系统为分区两管制,冷热源为四管制,末端为两管制,异程式另在水平干管设置平衡阀。本工程的通风系统完善,室内及走廊间设置导气管以维持压力平衡。软件开发楼地库层的变配电室及设备机房设单独的送排风系统。 2.施工部署及准备工作 2.1人员机构组成 整个系统的调试由周晓钟负责,唐伟配合电气操作,李达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张雪峰对整个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史云祥对该系统的质量安全负责,王红星对该系统的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负责。项目配备各专业班组中有一名任组长,每天严格按计划执行次日的施工任务。 具体详见“调试人员机构表”。 2.2根据本调试任务的工作量,划分为六个阶段: 2.2.1、准备阶段(包括调试计划、人力分工安排、施工机具仪表、

暖通空调调试方案

上海苏宁艺术馆(暖通空调调试方案)

1. 编制依据与系统原理 1.1编制依据 根据目前施工进展,室内末端系统及各屋面的暖通空调系统管线施工完毕,吊顶内风口安装、机房内的管线设备接驳及竖向管道保温也全部完成,现已进入试运转及系统测试阶段,编制该调试方案,旨在优质优速的完成暖通空调系统的调试任务。 编制该方案的理论依据为: 1.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1.1. 2.《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1.1.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1.1.4.《电气装臵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1.5.《电气装臵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1.1. 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 1.1.7.《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0-96)。 1.2系统原理 本工程空调机房位于屋面,设有两台空气源热泵机组,供应制冷量130KW,制热量138KW,空调冷热源分别供给负一楼至五楼各个位臵。空调凝结水各层集中后,排向卫生间或新风机房内地漏。新

风由新风机组经风道送至各位臵。 负一楼至五层设风机盘管供冷供热;并同时设定风量全空气系统。无外窗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风机采用消防电源。各排烟口设手动和自动开启装臵,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并与排烟风机联锁。 本工程的空调水系统为分区两管制,末端为两管制,另在水平干管设臵平衡阀,末端设臵电动二通阀。本工程的通风系统完善。 2.施工部署及准备工作 2.1人员机构组成 整个系统的调试由负责,配合电气操作,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对整个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对该系统的质量安全负责,对该系统的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负责。项目配备各专业班组中有一名任组长,每天严格按计划执行次日的施工任务。 2.2根据本调试任务的工作量,划分为六个阶段: 2.2.1、准备阶段(包括调试计划、人力分工安排、施工机具仪表、临时措施用材料等) 2.2.2、系统试压阶段(包括各楼栋、各标段的操作负责人在系统充水试压时期严守防患等) 2.2.3、系统冲洗阶段(分系统主干支路水阀开通关闭,以便于管路系统内的杂质冲洗彻底,直至达至达到验收要求等) 2.2.4、系统调整阶段(根据系统初步测试结果,对主干支路乃至末端细部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 2.2.5、送电试运转阶段(通风空调主设备及末端设备通电试运行,

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方案

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 二、《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75-98) 三、《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 四、《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 五、印钞厂印钞工房易地迁建工程暖风施工图及其设备表 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空调工程调试容 一、单机试运转操作项目 A、B座地下室组合式空调箱、节能低噪音风机箱、高温排烟风机、 B座中新风机组的单机试运转;冷冻站封闭型离心冷水机组、空调水泵、热交换机组、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及低噪音冷却塔的单机试运转。 二、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操作项目 A座一~三层各层全空气系统的试运转、调试;B座新风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A、B座风机盘管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 三、调试操作工艺 (一)调试工艺程序 (二)调试准备工作

1.参加试运转测定和调试的人员要妥善安排,并做到思想重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指挥统一,行动一致。 2.制定通风、空调单项工程试运转方案,报批后,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操作。 3.参加试运转人员要认真熟悉运转有关资料和生产工艺要求,掌握试运转中的问题处理知识和技巧。 4.按照设计和施工规和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全面检查已安装完工的系统。 5.试运转中所用水、电、蒸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可供使用的条件,并无泄漏堵塞等情况。 6.试运转场地整洁,有标示牌,并准备好有关防护设施。 7.准备好试运转过程中各种仪器、仪表以及核查各种项目的记录表格。 8.设备和管道系统 (1)设备清洗合格,注入符合要求和数量的润滑油,并且外 观未发现有任何缺陷,同时认真填写设备检查记录表。 (2)空调器、空调室、通风管部都已清理干净,各种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等动作灵活可靠。 (3)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各种送、回风口位置正确,部的风 阀和叶片已达到要求的开度和角度。 (4)冷却水、冷冻水、热水和蒸汽等系统,已进行了冲洗工 作,其部达到了洁净要求,并无泄露现象。

风管漏风量测试方案

万和风管漏风量测试 测 试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测试人员组成 (3) 三测试原理 (3) 四测试前准备工作 (3) 五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4) 六测试抽样方案 (5) 七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5) 八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6)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7 个空调系统,其中 7个为中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系统级别为D 。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朱劲凯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测试原理 1、基本原理 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检测原理 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 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 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 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 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四.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加压至10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150m2,高压风管加压至18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311m2。 2、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Ф75*150mm 的加压连接管,另在该盲板上与该连接管相距约400mm的地方打一个Ф8mm 测压孔,备好密封胶。 五.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测试仪器:风管漏风量测试仪 型号:Q90 测试漏风量范围:3L/s~142L/s 测试压力范围:0~2500Pa 漏风仪电机转速:0~16300r/min 漏风测试仪提供4种规格的进口流量管(A、B、C、D),各规格测试流量分别为: A型:30L/S~142L/S

空调系统调试方案完整版本

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调试说明 ?本调试方案仅适用于如皋大润发空调工程调试工作。 ?本调试方案根据本项目的通风空调系统结构、施工进度和现场条件而制定。 ?本调试方案依据文件:合同文件、深化设计图纸、业主现场修改指令、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本调试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在实际调试过程中会有所修正。 ?本调试方案所用的仪表均为经计量监测所检验合格的仪表,均在有限期内使用。 ?调试中,有关的配合电工为持证电工,并按规程进行所有操作。 二、工程概况 如皋大润发工程项目位于南通如皋市皋南镇福寿路与海阳路交叉口,建筑使用面积为26771平方米,由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本项目空调工程使用面积大约为15000平方米,卖场部分总共分四层,地下一层局部车库,层高约-4.5米,地上三层,一、二层层高均约5.4米,三层局部为办公室及商品整理区,采用组合式空调处理机组送风方式。本工程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集中对一、二、三层办公区建筑物进行供冷,冷源为位于一层冷冻机房的两台550USTR冷水机组组成的一个制冷系统,总冷负荷1100URST。一台无风机LFC-1000的玻璃钢方形冷却塔位于办公区屋顶天面上,容积为1.5m3的膨胀水箱位于货梯机房屋顶天面上。对于卖场和商店街等空间较大的空间采用空气处理机集中送风的全空气系统,空间较小的办公室及卫生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系统。本工程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冷冻(却)水系统、空调风系统、不含排风系统。 (一)空调冷冻(却)水系统 制冷机房位于一层收货码头附近,机房安装两台550USRT离心式冷水机组,为特灵产品;冷冻、冷却水泵各三台,冷冻水泵每台流量为390m3/h,扬程32m,冷却水泵每台流量为470m3/h,扬程为40m,水泵均为连成水泵或凯泉水泵厂产品,两用一备;两台冷却塔设置于办公区屋顶天面上,每台冷却水量为500 m3/h,为金日产品。 (二)通风、空调系统 1、卖场及商店街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集中处理及送风形式,空调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

第九节通风空调系统调试 二、调试前提条件 1、各类冷冻泵、冷却泵、空调主机、冷却塔、冷冻水管、冷却水管、冷凝水管、各类阀门、末端设备等已经安装就位或者阶段性完工。管道系统已试压冲洗完毕,各水池已经过消除异物和初步清洗。在试压时用于隔离设备的盲板、软接头和其它临时固定物已拆除,已检查了管道系统上的所有阀件方向与位置是否正确,启闭是否灵活,并已纠正完毕。 2、管道冲洗的排放管必须接入可靠通畅的排水管网,并保证排泄物的畅通和安全,排放管的截面不应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的60%;管道冲洗应以管内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 3、各类风管安装、风阀、防火阀安装已完工或阶段性完工。风阀、防火阀安装位置正确、启闭灵活。 4、已熟悉通风空调系统图、平面图、原理图,对各类水泵、风机、设备等产品说明书、操作说明书有了解; 5、已制定相关的调试方案、步骤,调试人员已安排且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熟悉调试流程,调试所需的工具、器材已经准备。 二、调试组织机构 要求调试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进行调试工作。 项目经理对调试工作全面负责、统筹规划;站级负责人对所在车站的调试工

作全面负责及站与站间的协调工作,专业负责人针对其专业全面负责、统一规划并对系统交叉调试进行协调、制定相关方案或办法;调试人员负责调试操作工作,特殊工种调试人员必须有特殊工种证。对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调试人员应及时处理解决,对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上报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与项目经理协商后,制定具体措施,确保问题的解决,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调试过程中需要通知相关厂家代表出席,对其产品设备送电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也使得其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提供解决方法,避免产品出现问题时找不出原因,无法继续进行调试。同时我们还将安排专职资料员,负责对调试数据、调试结果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做到资料整理与调试工作的同步;安排后勤负责人,为调试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具体组织机构应上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开展调试工作。 三、单机调试 1、通用要求 1.1设备调试包括设备指标测试、功能试验,并要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 1.2如果其中有的指标不符合,承包商应及时查找原因和修复,直至不符指标达标。 1.3要求所有的被测功能均能符合合同的要求。若不符,承包商应负责改正,直至试验按要求通过。 1.4在本合同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如果承包商提供的设备材料有缺陷,或由于承包商技术人员的指导错误或承包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的错误造成设备、材料的损坏,承包商应立即无偿换货并负担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的换货费用和风险。 1.5包括单台设备的安装验收试验和调试验收试验。单台设备系指能够进行单独试验其功能的设备。 1.6承包商应在单项测试前两周,将测试计划及内容通知业主,以便业主派代表参加。 1.7对系统的单台设备进行调试验收试验,以证明这些设备经调试后功能满足合同要求。 1.8在单台设备的试验过程中,如果在同一台设备上发生三次或更多的连续故障或发生两次相同的故障,则该设备将被认为不合格。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该设备进行免费更换。由此而产生的所有费用由卖方承包商负责。 1.9经买方确认,卖方对通过单项测试的每一设备出具测试合格报告. 2、调试要求 2.1通风机 2.1.1检查叶轮旋转方向,确定是否正确。 检查方法:观察。

暖通系统调试方案

商场、办公楼暖通系统调试方案 索引: (一)系统简介asdf123asdf (二)空调系统设计及调试依据 (三)调试用仪器明细表 (四)系统调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五)空调系统调试重点 (六)操作工艺要求、调试要点、测量方法 (七)质量保证及控制 (八)国家和标书要求调试及试运行的资料及表格 (九)调试人员架构表 (十)调试进度表 (十一)空调系统验测调试程序 1.水冷式冷冻机组 2.燃汽热水锅炉 3.冷却塔 4.水泵 5.水处理系统 6.水质处理自动加药装置 7.板式热交换器的调试程序 8.空调处理及新风机组 9.轴流风机 10.离心风机 11.排烟系统 12.楼梯及前室加压系统 13.天花式风机

14.风机盘管 15.风平衡 16.水平衡 17.水泵单机调试流程图 18.离心风机调试流程图 19.轴流风机单机调试流程图 20.水系统清洗流程图 21.风系统调试流程图 22.水平衡调试流程图 (十二)空调系统测试调试报告 1.冷却塔 2.冷却水泵 3.冷冻水泵 4.热水泵 5.水泵联轴器调校 6.空调处理机组 7.新风机组 8.盘管风机 9.通风风扇 10.排风风扇 11.风平衡报告 12.水平衡报告 13.机械防排烟 (附件一) 空调水系统冲洗方案 一、系统简介: 1.工程简介,概况: 本工程由商场、办公及其它辅助用房组成。商场、办公楼分别组成各自独立的空调冷热源系

统。 2. 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使用灵活和方便的原则,商场、办公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商场、办公分别设置独立的冷热源机房。各机房冷水机组、热交换器配置如下: 商场: 离心制冷机组- 800冷吨 4台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1300 KW 2 台 办公楼: 离心式制冷机组- 750冷吨 3台 螺杆式制冷机组- 380冷吨 1台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2500 KW 2 台 夏季向商场、办公大楼提供一次水6℃~12℃冷水进行空调,冬季由锅炉房提供蒸汽或一次高温热水经热交换器后向大楼各个区域提供60℃ ~50℃热水进行采暖。 商场、办公部分:一次热水热量为7800kw 供回水温度为: t=92℃ ~70℃ 高温热水和蒸汽由动力专业设计的锅炉房提供。 商场、办公各个区域设置的冷水机组、热交换器等机电设备设置在各自区域的地下二层机房内。采用多台机组主要是为了满足商场、办公等各个区域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和空调负荷变化频繁,既可集中使用又可分散使用的特点,空调系统可以满足提前、滞后使用空调系统的使用要求,并能使机组处于高效率的运行状态。 3. 空调方式 商场、办公部分: 办公部分的空调全部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形式,商场、大堂等公共部分大空间的区域冬、夏季采用一次送、回风低速全空气空调系统,送回风口形式可结合装修二次进行设计,需要排风的区域结合卫生间排风或独立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监控机房、消防安保中心、电梯机房等房间,考虑四季使用的特殊要求,单独设置风冷直接蒸发空调机组。 4. 通风系统

VRV空调系统调试方法

V R V空调系统 测定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部署 五、作业条件及施工部署 六、空调水系统调试

VRV空调系统测定与调试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北京市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二版) 二、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此分项工程为优. 2. 3. 1.4016台,铜 。 2X24KW, 立方米/ 60KW,2. 1、主要管理人员及布置施工力量准备: 负责人:*** 技术调试人员:** *** 质验、安全员:*** 劳动力8人左右。 2.根据装饰施工进度预计5月初开始至6月底 五、作业条件及施工准备 1.条件:

1.1整个空调系统的所有设备的电源到位,所有设备都已进行了单机试运转,设备完好符 合设计要求。 1.2空调水系统已施工完毕,并已完成所有的系统水压试验、系统水冲洗合格。拆除所有 临时沟通管和临时过滤网,恢复系统管。 1.3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进行风量平衡工作前,阀门风口完全打开,空气处理系统 中的各种调节门应在相应的位置. 2.准备: ,清理设 ; . , 逐个打开风停, 0-500M 1、,水泵 700C,电流, 2、冷却塔本体和冷水机组本体由生产厂家调试,合格后,投入系统运行。 3、平衡阀根据设计要求流量,按系统各管路逐台调试。 4、水系统试运转,顺序启动冷却水泵、冷却塔、冷水机组(停机按上述反顺序)冷冻水、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达设计要求,采暖系统打循环,根据总包指令,在冬季供暖前调试。 5、配合电气系统电动阀、电磁阀调试,风系统设备供回风温度调试、风量调试,配合楼宇 自控投入使用。 七、空调风系统调试 (一)风机启动与试运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