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演讲全文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演讲全文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演讲全文:

力当先行者

——在2016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6年6月24日

许宁生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同学们刚才接受了拨穗,意味着你们正式毕业了!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为你们的成长作出无私奉献的复旦教职员工、你们的家长和中学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有同学问我,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我当时说,大学里难忘的经历有很多很多,但是最难忘的,不能告诉你。确实最难忘的不一定需要用语言表达,但它却始终藏在心底,给予你前进的力量。我想,你们每个人在复旦的难忘经历将珍藏于心,成为永远保存的复旦烙印,记载着你们青春年代的纯真与美好。

同学们表达了希望校长发表毕业寄语的意愿。我和同事们商量,借此机会,把“力当先行者”作为对同学们的毕业赠言。“先”是要“敢为天下先”,“行”是要付诸行动,“力当”是要去努力成就自己,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努力担当。这是复旦人的使命。

从各位入学那一刻起,你们就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一校训,在“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在陈望道老校长“好学力行”的愿望等复旦文化内涵熏陶下成长,逐步形成了胸怀天下、笃志报国的情怀。在追求真理、探索学术的治学环境中磨砺,塑造了独立思考、思想活跃的品格。经过若干年在复旦的学习,随着知识、才干、阅识的积累,你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智慧、更激越的情怀。有着如此优秀品质的复旦毕业生们,你们更要敢于成为先行者。同学们,你们有了很好的起点,接下来要不断掌握成为成功“先行者”的规律。“先行者”重在“先”成在“行”。复旦人有卓越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和天赋,应该弘扬传承。没有“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情”的决心,没有创新的思想,就不是先行者。同时,时代变迁给你们实现创新思想提供了越来越多实践机遇,同学们要对新的内容提出创新设想,行动起来,要干起来,养成“说了即干,干即有成”的良好习惯,成为真正的先行者。同学们要成为真正有贡献的先行者!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人,时代给了你们很多的机遇。当今的中国正走在复兴的大道上,正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无论你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这都是极大的机遇。现在中国要以创新引领发展,逐步进入一个新时代。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件大事,将会带来人类文明进步

的深刻变化。时代呼唤创新。创新不仅局限于科技创新,不仅是研发,不仅理论、科技、文化等领域要创新,经济、外交、社会治理等也要创新。创新的内涵覆盖我们未来的方方面面。同学们,你们所处的时代,创新将引领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复旦人应当敢于成为创新先行者!

复旦111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他们活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在世界各地。我们今天的毕业生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世界各地,要延续复旦的优良传统,涌现更多的先行者。

同学们,复旦的学习生涯给予了你们成为创新“先行者”的潜质和能力。我了解到,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继续深造,而有一些同学在学期间则已经选择了科学研究的道路。药学院的李君同学,她从大一就开始跨学科科研训练,发表了多篇SCI论文,获得了去年“挑战杯”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物理系的姜嘉陈同学,对黑洞开展研究,毕业后将去剑桥大学继续深造。像他们这样的同学,已经在探索创新之路上迈出了步伐,很值得鼓励!

复旦成功的先行者为你们树立了榜样,今天给大家推荐两位在场的杰出代表。一位就是刚才发言的校友代表虞锋先生,他讲得非常好。我首先感谢像虞锋先生这样的复旦校友对母校的支持和回馈。虞锋校友在复旦学的是哲学,毕业后做过

教师,在机关、国企也工作过,后来开始自主创业,在科技、传媒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他和马云创立云锋基金,主要关注于互联网、健康医疗等产业的创新。虞锋校友曾说,复旦七年的哲学生涯,影响了他对人生、对新事物、对世界的热情。我想,创新不会也不应该受到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的限制,而是非常开放的,更多是源于全局性、战略性、世界性的思考。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们的常务副校长包信和院士,也就是今天毕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复旦化学系的毕业生,去年又回到了母校。3个月前,他和他在中科院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十几天前,他去北极圈领回了国际天然气转化杰出成就奖。大家都知道,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正在被人类过度消耗,并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能源革命”迫在眉睫。包信和院士带领的团队经过十几年的钻研,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颠覆了煤化工领域沿袭近百年的传统费托合成路线,创造性地直接采用煤气化获得合成气,提出了未来天然气和煤等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新途径。我相信,这些科学成果将为人类带来福音。

同学们,你们的未来是光明的,复旦不会是你们人生的最高点。当然,人生道路上也会有曲折,你们可能会经历失败,经历痛苦,经历矛盾和纠结。我希望你们记住,母校是你们强大的后盾,是你们永远的港湾。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母校的

发展,有空常回家看看!

最后,祝同学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奥巴马在复旦大学演讲稿(全)-中英文

奥巴马在复旦大学演讲稿(全)-中英文 Nong hao!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 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 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 (Laughter.) 侬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comment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 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 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 This is my first time traveling to China, and I'm excited to see this majestic country. Here, in Shanghai, we see the growth that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 the soaring skyscrapers, the bustling street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just as I'm impressed by these signs of China's journey to the 21st century, I'm eager to see those ancient places that speak to us from China's distant past. Tomorrow and the next day I hope to have a chance when I'm in Beijing to see the majesty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wonder of the Great Wall. Truly, this is a nation that encompasses both a rich history and a belief in 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 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里,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同时我也急切的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The same can be sai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Shanghai, of course, is a city that has great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t was here, 37 years ago, that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opened the door to a new chapter of engagement between our governments and among our people.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However, America's ties to this city -- and to this country -- stretch back further, to the earliest days of America's independence. In 1784, our founding father, George Washington, commissioned the Empress of China, a ship that set sail for these shores so that it could pursue trade with the Qing Dynasty. Washington wanted to see the ship carry the flag around the globe, and to forge new ties with nations like China. This is a common American impulse -- the desire to reach for new horizons, and to forge new partnerships that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不过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与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Over the two centuries that have followed, the currents of history have ste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countries in many directions. And even in the midst of tumultuous winds, our people had opportunities to forge deep and even dramatic ties. For instance, Americans will never forget the hospitality shown to our pilots who were shot down over your soil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cared for by Chinese civilians who risked all that they had by doing so. And Chinese veterans of that war still warmly greet those American veterans who return to the sites where they fought to help liberate China from occupation. 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的两国人民也打造了很深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保护着他们。而参加二战的中国老兵仍然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他们在那里参战。 A different kind of connection was made nearly 40 years ago when the frost between our countries began to thaw through the simple game of table tennis. The very unlikely nature of this engagement contributed to its success -- because for all our differences, both our common humanity and our shared curiosity were revealed. As one American player described his visit to China -- "[The] people are just like us…The country is very similar to America, but still very different." Of course this small opening was followed b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and the eventual establishment of form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1979. And

2016年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

2016年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 9 月12 日,复旦大学XX 级新生开学典礼分为本(专)科和研究生两场举行,在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多名复旦大学XX级中外本(专)科新生时,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开学典礼致辞中充满了理想主义,他建议学生们要“在复旦悟道”。 XX年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像一条被训练的狗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 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 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

上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

复旦大学自荐信

复旦自主招生自荐信模板和建议 下文为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的自荐信一枚,我们将对于此篇自荐信进行点评和补充建议,各位同学也可以以此作为借鉴的模板。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上外附中的 xxx, 参加这次复旦自主招生的申请很激动。我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各门学科的发展都很均衡。我在上外附中学习了七年的法语,作为第一外语,在学习期间,我曾获得法语文化知识大奖赛一等奖,并由学校推荐到法国里昂和加拿大魁北克的两所高中分别交流过两星期,其间寄宿在同年级的外国学生家中。这种文化交流的经历使得我锻炼了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对非本国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希望选择文史哲之一作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我从小对中国文学就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对于宋代和民国这两个文人的时代抱有很高的兴趣。我喜爱中国充满意象和比喻的文论,曾做过一个私人课题“从顾随文论看其诗学思想”。在晚清子弟书方向,我还曾与台湾政治大学的子弟书专家陈锦钊教授多次通信,谈到了利用分词和词频分布技术判定子弟书作者这一问题,我在此基础上做过一个“韩小窗是否为《滚楼》的真正作者”的初步课题。 我总是偏执地认为“不谈史无以论文”,然而我自己在历史方面的学习还远远不够。我读过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等等,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但这个框架有骨无肉。假以时日,我希望能用大量的材料和思考把它完善成我自己的历史观系统。 我对于哲学的了解则更粗浅。到现在为止,我读过的哲学书籍都是关于哲学史(如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罗素《西方哲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等),而非哲学。我尚未读过一本哲学家阐述自己理论的著作,对此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进入大学以后,我一定要弥补这个致命的缺憾。 我之所以选择复旦大学,一方面是对复旦文史哲专业的信赖和好感,二来是欣赏复旦的学风。我觉得复旦是一所能够让人安安心心地坐下来读书和研究的大学,空气里就有安定而愉快的因子。我在现实与网络上都遇到过许多复旦的学长学姐,大多是些聪明而深刻的理想主义者,交谈起来有种同道中人的快意。复旦的教授和专著都对我有重要的意义,邵毅平老师以前指导过我的课题,章培恒教授和骆玉明教授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我梦想中的大学,应当拥有安宁向上的风骨,意气相投的同伴,学养深厚的师长,和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图书馆。复旦有我所梦想的一切。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 自荐信点评: 优点: 1、开篇第一段简洁明了,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套近乎之词,清晰简洁。 2、由于在学校年级排名并不优秀,所以在第二段简短说了下成绩情况,就直接转到自己的优 势:学术研究。略写自己的劣势,详写自己的优势。 3、用三段表明了自己对于文史哲方面研究的兴趣,和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中文、第二志愿历 史、第三志愿哲学相呼应。 4、之后写出文史哲是复旦的优势学科,自己非常向往在这个文史哲的学术圣地学习,以此来

复旦大学工程硕士简介d.doc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主要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及计算机设计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技术革命带来了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促使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出现,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快速发展,而通信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要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由电子工程系、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提供支撑。在学科分布上,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5个。 主要研究方向: ●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数字系统理论与通信技术●电路系统及应用 ●自动控制●电子测量技术●复杂网络系统理论及应用●移动通信●信息提取与处理●多媒体通信 ●通信与网络●光通信●光纤通信与传感 ●中远外红光纤●电磁场与电磁波●散射辐射与空间遥感信息●空间遥感信息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 ●计算机应用●管理经济学●现代通信体系统 ●网络原理与工程设计●DSP技术及其应用●网络协议与安全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现代信号处理

经典演讲稿:奥巴马上海演讲中文版

经典演讲稿:奥巴马上海演讲中文版 【奥巴马上海演讲中文版】 你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 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 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 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 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这是我首次访 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里,我们 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同时我也急切的

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不过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的两国人民打造深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

复旦大学校长讲话稿

复旦大学校长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

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

复旦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复旦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复旦大学 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

复旦大学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 欢迎全国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现将复旦大学2016年招收外校推免生办法公布如下: 一、申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且能取得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1.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本科阶段学习成绩、特别是专业成绩突出,英语水平符合申请学科专业的要求; 4.由申请院系或学科专业确定的、与上述条件不相违背的其他条件。 二、申请材料 申请者须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提交以下材料: 1.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 2.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须加盖教务处或院系公章),JPG或PDF格式; 3.外语水平证明,如CET四、六级成绩等; 4.有关获奖证书和学术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等)。 上述第3、4项材料原件须于复试时携带,以备验证。 完成网上申请后,需打印和寄送以下材料: 1.《复旦大学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 2.《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专家推荐信》2封; 3.《推荐免试资格证明》; 4.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原件)。 上述第1-3项材料由申请人在报考服务系统中下载打印(统一用A4纸),按要求填妥后,连同第4项材料,于9月25日前(以邮戳为准,院系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寄送至申请院系(各院系联系方式参见申请系统提示)。《推荐免试资格证明》若在递交申请材料阶段未及签字盖章,可先将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及其他申请材料寄出,获得复试资格者,最迟须于复试时将该证明递交申请院系。未寄送上述材料者,其网上申请无效,所有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三、申请与选拔考核程序 1.申请者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通过“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选拔”模块填写和提交申请信息,并按要求向申请院系寄送申请材料。申请时请仔细阅读《复旦大学2016年推荐和招收免试研究生网上申请须知》。 网上申请路径: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 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选拔。 网上申请时间:6月1日至9月25日(各院系接受申请的具体时间以院系规定为准)。

复旦大学微电子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微电子考研心得 复旦的复试还是很公正的,复试的时候分了三个组,每组5个老师,4个设计1个工艺,4个设计包括模拟和数字的.先是英语听说,让你读一段专业英语,然后用英语总结,呵呵,说真的,那段英语我没看懂.然后让我用英语介绍下合肥,我又蒙了!英语测试后是专业测试,都是很基础的问题,不过范围很广,从模电,数电,到模拟设计,工艺,大家也不要怕,老师也知道你不怎么懂的,个人感觉我回答的不好.复试出来的时候,楸了一眼,足足记录了两页纸,老师对每一项都打分,感觉好象我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记录下来了,感叹一下! 介绍下心得和情报吧!复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也不简单。分析一下,复旦专业课最高分132,还是一个哈工大的人考的,所以专业课难大家都难,复旦的学生专业课上的优势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同样不能忽视专业课的复习。考复旦,基础课一定要好,英语70+数学130+,专业课考个110左右,这样总分就差不多了。 1.复旦07年设计的复试线是343,比06年的369低了20多分吧!今年题目比较难。 2.大家不要轻信网上买的复旦资料,我买了一份,200块,拿到手一看一无是处,我复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买的那些资料。 3.复试非常重要,今年有个360+的被刷了。专业背景很重要,所以不鼓励跨专业。 下面谈谈专业课复习 1)模电看的是(童)的书,错误很多,我是都看完了,课后习题全做了。又听网上介绍买了一本清华出的习题集(唐竞新),作完后感觉没什么用处,题目重复很多,还超范围,可以说完全没必要买这本习题集。大家把童的书多看几遍就没问题了。今年听说复旦出了一本模电,没有看过,不评论。 2)数电看的是复旦的教材(陈光梦)和配套的教学参考,这本书写的非常不错,内容和讲解都很详细,错误只有一两处吧!课后习题当然是全做了,06年考了一个奇偶校验的题和课后习题很像,07年的题的解题思路和教学参考上讲的一样。读看几遍吧,基础差的可以找别的数电来加强一下。 3)集成电路部分说真的,这部分内容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考的,非常乱。06年出了一道VHDL的题,07年一道版图,一点规律都摸不到。要说经验,先把考试大纲上要求的概念背下来吧,再看看CMOS,CMOS上的几个公式非常重要。07年模电部分的一道大题,差分放大,恒流源的电流没有直接给出来,而是用CMOS上的电流公式求解。解出来电流,整个题就非常简单了。题目很简单,但是没看过CMOS,电流不会求,这个题得不到分了。CMOS的内容还是有点多,我有复旦老师总结的10多页资料,记下来就好了。ASIC和数字电路设计就只有碰碰运气了,听听工大自己开的课。05年考的判断电路故障的一维通路敏化法,工大老师就讲过。 总体来说,大家先树立考复旦的信心!付出总有回报,坚持到底,希望明年能见到工大的学弟学妹^_^ 心得之二:

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

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 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今天WTT小雅给大家分享一篇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 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学们,请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杨玉良,复旦大学的校长。 今天请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先生,他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同时,然后来到这里,而且我非常高兴作为主持人在这里主持这场对话。因为奥巴马总统非常重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重视我们年轻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今天我们将用一种非常轻松、自由的方式,而且我相信也将会是愉快的方式,奥巴马总统将和大家一起讨论中美关系问题,包括这个世界未来的问题,包括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所有的可能的全球性的挑战性问题。 今天在现场的所有的同事们,包括同学们,都可以现场提问题。但同时我们也会选择问题,从网络上选择一些问题,选择由网民向奥巴马提问的问题。用英文来提问题,也可以用英文回答。

如果你觉得你的英文还不足够表达你深邃的思想的话,你可以用中文来提问和中文来回答问题。我想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有几句话要讲。 [洪博培]杨校长,谢谢你。可是我们在上海我应该说家乡话,侬好。这么多人,今天就是太好了,美中关系30年,这个时刻从双边地区和全球的角度来说,最适合进行一场好的交谈,这种活动在中国没有先例。 我们两国元首具体说过,他们要推动一个积极建设性全面的关系。如果没有美中两国的合作,几乎没有哪个全球性挑战能得到解决。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把我们的交往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谁比我们更高层领导人更适合参加我们的讨论呢? 那我很荣幸向你们介绍第44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奥巴马]你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

2020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演讲

( 校长演讲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81856 2020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演Speech by Yang Yuliang, President of Fudan University in 2020

演讲稿| Speech 校长演讲稿2020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演讲 XX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演讲稿:怀疑的年代,仍需要天真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个貌似有点矛盾的问题:是不是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知识越多,反而越应该设法找回我们人类本该有的天真? 这里的“天真”所指的,恰如我们祖先在遥望着闪烁的星星,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痴迷,想去追究这个宇宙的秘密;它也指人类的天真,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谦卑和敬畏。 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已经丢失了许多人类的天真。我们一定要设法把它找回来,至少能够部分的找回来。为什么?因为人类的天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 受了更多的教育,并不表明就应该变得似乎高深莫测,其实此刻你更应该恢复人类的天真。因为只有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去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去探究关于自然、关于社会的造化。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研究的动力必然不是来自哲学问题,而是来自事情的本身。”因此,教育所要造就的不是貌似高深莫测的人,而是有着苏格拉底般天真的人——他明明可以有活路,但是为了他心中的学问,为了人类的天真,可以去赴死。我们也要造就阿基米德般的天真,即使当士兵拿长枪对着他的时候,他仍然说,请你不要把我在地上画的圆给踩坏了。我们也需要爱因斯坦、黑格尔、 第2页

复旦大学教师熊浩的演讲

复旦大学教师熊浩的演讲(我是演说家《万世师表》)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孔庙,跟着人群走过那个叫学海的小池塘,跨过礼学门的牌坊,进入大成殿。只见正前面站着一个合手而立的夫子,他的前面有龛台,龛台上有牌位,牌位上有一行小字。我透过人群仔细看,那上头的字是“万世师表”。我长大了,我明白,这四个字对中华民族无比隆重,它用来专门修饰那些我们这个文明的人格典范和精神导师。 坦率说,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现实。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导师这个词,多少恐怕也受人污染了吧。什么人都敢称导师,教人唱歌、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教人创业,所有人都称导师。我不是说这样的称呼错了,我是说有一点不甘。你会不会有的时候有一点迟疑,就是,这世上除了那些教人成功的人,还会不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人。他以他的生命质量重新撑起导师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他以他自己的生命光亮重新点亮导师这两个字的生命光华。如果有,他是谁?他是何等模样? 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终到达了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我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我们拿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我拿到导师这个题目,进入我头脑的便是那大别山深处的朗朗书声,便是那孩子眼睛,便是求知的精神,以及在那个小小的校园当中的白墙上,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话。他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易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陶行知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1917年,一个成功的中国知识

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

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稿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 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 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 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remark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 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 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 This is my first time traveling to China, and I'm excited to see this majestic country. Here, in Shanghai, we see the growth that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 the soaring skyscrapers, the bustling street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just as I'm impressed by these signs of China's journey to the 21st century, I'm eager to see those ancient places that speak to us from China's distant past. Tomorrow and the next day I hope to have a chance when I'm in Beijing to see the majesty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2020年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新生致辞文档

2020 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新生致辞文 档 SPEECH DRAFT

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新生致辞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 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魅力演讲可以 让演说者能够更好的抓住核心,把握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演讲的效果,发 挥到极致,充分展现演讲魅力,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最大影响力!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

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

复旦大学校长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稿

复旦大学校长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到底怎么学?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你们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要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这个导师可以是学校的老师,也可以亲戚、朋友或同学,等等。因此,在严格的意义上,真正的“自学成才”并不存在。韩愈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与此对应,对于学生,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和“释惑”。 你们都会归属于某个专业学科,因此你们当然将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可以认为是学生的“受业”。 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A. N. Whitehead)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育,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给学生某些学科专业的一部分知识,而古代书苑中的哲学家给弟子传授的是智慧。”当时,爱因斯坦(A. Einstein)也以

他的切身体验呼吁:“仅仅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虽然,通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谐的人格。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反观当前,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具有明确职业指向的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学校设定的教学内容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即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在内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经降到很低了。换言之,你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你学的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比如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培训所”。 因此,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你们来到复旦当然要认真地学习足够的专业知识,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也是卑微的。恰如爱因斯坦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