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思维的发展与价值理性的凸显_范冬萍

系统思维的发展与价值理性的凸显_范冬萍

系统思维的发展与价值理性的凸显_范冬萍
系统思维的发展与价值理性的凸显_范冬萍

83

第三十四卷 总202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Vol.34, Sum No.2022 0 1 2 第6期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 ATURE No.6, 2012

* 基金项目: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功能主义与系统管理方法论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2年3月2日

〔作者简介〕范冬萍(1965-)女,广东英德人,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哲学与系统管理、科技伦理。e-mail: fandping@https://www.doczj.com/doc/d71218146.html,

王泽榔(1982-)女,广东澄海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方法论。

e-mail: ccc981@https://www.doczj.com/doc/d71218146.html,

系统思维的发展与价值理性的凸显

*

范冬萍 王泽榔(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系统思维与方法论的发展体现了工程管理中决策者的价值理性和伦理意识的不断强化。在处理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时,以系统工程方法论为代表的硬系统思维(hard systems thinking ),表现出较强的工具理性和较弱的社会伦理意识;而以切克兰德为代表的软系统思维(soft systems thinking )则强调和凸显了决策者的价值理性。因此,决策者在处理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时,应该具有一种多元主义的系统思维, 在决策中不仅需要工具理性,更需要价值理性和社会交往理性;在工程共同体中,决策者应该具有整体的责任意识和较高的道德敏感性。

关键词:硬系统思维 软系统思维 价值理性 多元主义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0-0763(2012)06-0083-05

工程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表现出非线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决策者需要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系统方法论。硬系统方法论把管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整体,用工程原则来组织安排管理的过程和步骤,并尽量运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法,其有效性集中表现在寻求和运用最佳步骤、技术和工具,从而以最小资源和最高效率实现既定的目标(〔1〕, p.604)。20世纪70年代后,有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系统方法论,例如美国系统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丘奇曼(Charles West Churchman)以及运筹学先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艾柯夫(Russell Ackoff)就各自提出了相应的软系统思想,目的是克服硬系统方法论的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初,切克兰德(P. Checkland)又在软系统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软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从硬系统方法论向软系统方法论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决策者的价值理性、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也不断增强和凸显。面对复杂的现代人类工程活动,决策者需要一种内含价值理性和伦理意蕴的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论。

一、硬系统思维与弱伦理维度

硬系统思维是一种基于分析、还原、寻求因果关系和确定性的思考方式。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运筹学、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的产生。这些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盛行的还原分析科学方法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实证主义立场和功能主义的特征。硬系统思维处理的这类系统,一般都具有比较明确或可以明确的目标,因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原则上是可解的,而且在数学上肯定有解。因此,硬系统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确信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系统问题都能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法。

一些学者对硬系统思维的规范方法进行了概括,从而形成特定的系统方法论,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工程师霍尔(A. D. Hall)在1969年所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Three 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systems engineering)的方法论(〔2〕, p.33)。霍尔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构成,这是对整个系统工程的工作流程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为解决以“物”为中心的一般的工程活 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系统工程方法论(〔3〕, pp.94-95)。在知识维中,除了社会科学知识,霍尔提出还要包括一个福利经济学,用来评价公共计划的多种标准,并把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各种指标的来源。(〔2〕, p.131)这种思路其实是工程职业理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科学主义模式的一种扩张,是一种对系统工程方法过于乐观的态度。因为公共福利和伦理上的利益是难以量化的,尤其不能用系统工程方法中的定量化方法来进行数学计算,即使可以指定某些标准,这些标准也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例如,决策者用这种系统工程方法论来处理工程活动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主要是从所在的利益集团出发去考虑问题,较少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或团体的意见。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工程的经济利益和直接利润,即使涉及社会福利问题,往往也要服从于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因此,工程活动中的决策者在运用硬系统思维时,关注的主要是工程的程序性和有效性,伦理问题并未成为决策管理中考虑的重点。决策者的伦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伦理考量只是系统思维的一个外在维度,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一个维度。正如阿马蒂亚?森曾经指出,“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 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或者“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类问题(〔4〕, p.10)。

二、软系统思维与强价值理性

广义的工程活动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行为和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因此,在工程决策中,不仅要评价该工程的技术效应和经济效益,还应该评价其社会价值,应该考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人群的价值取向、文化差异、交往模式等主观因素。硬系统思维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和技术优化,其局限性已日益显现。工程的决策者已经强烈认识到,在面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活动时,不仅要具备工具理性,还需要价值理性和社会交往理性,需要内在的伦理维度。

工具理性也叫目的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它服务于一定目的,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这些目的“是理性地被追求和计算过的”。工具合理性具有一定的规则或算法,可以重复地运作,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可检验性(〔5〕, p.1)。硬系统思维方式和系统工程方法论所追求的主要是工具合理性。价值理性也称为价值合理性或信念合理性,指的是行动承担了行动者的内在理由,包括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以及其他的合理动机,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规定目的,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支撑(〔5〕, p.1)。

工程实践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还必须具有社会交往理性。哈贝马斯提出了商谈伦理,特别强调主体间的协调,在差异、矛盾、对立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和妥协点,而不是以“帝国主义”或“绝对命令”的态度唯我独尊。它的精神实质是要求在动机与效果之间、道义和功利之间、普遍原则和具体情景之间、伦理考量和非伦理考量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努力做到兼顾、协调、共赢(〔6〕, p.48)。当代的伦理学研究也强调对话,让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表以及公众参与对话并力求达到共识。因此,工程活动要改变单向度的造物工具行为,就必须突破工具理性的桎梏,由人控制自然(包括其他主体)的主客关系走向主体间关系,由控制走向对话。

英国著名系统管理学家切克兰德创立了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s Methodology,SSM),将价值理性和商谈伦理的规范运用到系统思维中并将之程序化和可操作化,形成了其独特的软系统思维和方法论。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可以说是系统思维的一次重要转向,使系统方法论从功能主义转向诠释主义。SSM已在国际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界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广泛的运用。切克兰德认为,在软系统思想中,“‘系统’(system)这一个词语的使用不是指向外部世界,而是指向我们处理世界的过程,系统性(systemicity)或‘系统属性’(systemness)是从世界到探询世界的过程的转换,是‘硬’与‘软’两种系统思想的基本形式在思维上的关键区别。”(〔7〕, p.10) SSM将人类所面对的系统看作是没有良好的目标结构、难以定义的问题情境(problem situation),它们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系统,而是“人类活动系统”(human activity system)。正如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C.杰克逊(Michael C. Jackson)教授所指出的,切克兰德认为对人类

84

85

活动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软系统方法发展历史中的里程碑,是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以前的系统思想者所要努力建立的模型一般只是面向物质系统、设计系统,或者社会系统,但是当他们面对具有目的性的人类系统时,就往往力不从心;人类活动系统是这样的一种系统模型:人们在其中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或某一些特定的目的(〔8〕, pp.175-176)。人类活动系统的概念与自然或人工系统的概念有着重大的区别。人类是自主的,能将意义赋予所感知的事物。因此,一个人类活动系统绝不会只有单一的(可检验的)解释,而是根据不同的维特沙(weltanschauung)①,可以得到一系列有效的解释。对人类活动系统的研究,需要探究很多相互联系但又常常相互冲突的价值,并且系统往往具有多元的、不太明确的目标,问题情境中关于组织政治文化和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可以说,软系统方法论持有的是诠释主义立场。

为了对问题情境进行改进,切克兰德在SSM 中提出了七个阶段的学习系统(〔7〕, p.163)。在实践过程中,切克兰德对这七个阶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SSM 的双思路模型(Two-stream model of SSM)。面对需要改进的问题情境,SSM 提倡从两个思路同时开始:第一个是分析的逻辑思路(Logic-Based Stream),另一个思路是社会文化政治的思路,SSM 特别注意后一个思路,因为它“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弱点就在于他们忽视这个思路,只是强调分析的逻辑思路。后来,切克兰德根据SSM 的原理对七个阶段又进行了改进,用五项活动构成一个用于改善问题情境的学习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9〕, pp.61-62)。

图1 从SSM 的原理中产生的五种活动

从SSM 的双思路模型和活动步骤中可以看出,SSM 特别注重为人类活动系统中不同的目的性行为提供诠释的机会,强调系统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和世界观。如果我们想要对问题情境进行改进,就必须进行 民主的讨论,让利益相关者在商议中不断进行折中和协调,以求得到一定的共识,从而解决存在的问题。SSM 的“软”,就是要克服系统工程方法论中太“硬”的工具理性,力求在处理像工程活动这种人类活动系统时,将“意义”、“价值”、“商谈”等因素内蕴于系统思维和方法论中。当然,软系统方法论并非完全否定硬系统思维,而是力图凸显在系统思维中需要价值理性和社会交往理性。

三、多元主义系统思维与整体的责任意识

现代的工程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大型的工程活动涉及政府管理人员、承包商、工程师、工人等许被感知的

现实世界的

问题情景

变革

导向反馈5 过程中的批判性反思

对问题情景的回应过程1

了解问题情景 2 通过有目的的活动的模型来探索问题情景,每个模型都基于不同的世界观

4 定义/采取行动

改进问题情景 3 商议和讨论

问题情景导向

①weltanschauung 相当于英文worldview,来自于Peter checkland。Checkland 用该词表示一个人的世界观,但又特别强调这种世界观中包含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参见(〔7〕, p.A40)。

多利益相关者,当然也更包括普通公众。(〔10〕, p.55)决策系统中的因素是多元的、非线性的和动态的。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工程决策者需要系统的思维,需要整合运用各种不同的系统方法论,也就是说决策者应该具有一种多元主义的系统思维,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方法论来处理复杂的问题情境。

如前所述,软系统方法论克服了硬系统方法论的局限,凸现了系统管理中的价值理性和伦理维度,主张以对话方式和协商原则来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软系统方法论所具有的诠释主义理念,在重视人类活动系统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主观主义倾向,并且忽略了与其他系统方法互补的可能性。可见,各种不同的系统方法论的出现,也给决策者提出了另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人们在了解和解决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性质的复杂情境:这就是应该怎样去理解和使用好各种不同的方法(〔11〕, pp.130-144),即在系统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丛林中,如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系统方法论。工程决策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要认识和处理一个问题,必须用到各种各样的系统方法论,人们只能用整体主义和多元主义的观点来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面对系统方法论的“丛林”,迈克尔?C.杰克逊提出了一个元系统方法论,即创造性整体论,创造性整体论以多元主义理论方案来整合和使用各种系统方法论(〔12〕, pp.647-657)。创造性整体论所坚持的多元主义立场,反对以某一个系统方法论将其他各种不同的系统方法论统括在其中,这会抹杀各种不同的方法论的特点,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改造其他方法论,这样的做法是一种独裁的方式,只会损害各种系统方法论本来的价值;但是同时,多元主义立场也并不是要用一个“工具箱”来把各种不同的系统方法论装在一起,即要反对实用主义的立场,即简单地挑选和混合各种系统方法论的做法。

创造性整体论认为,各个不同的系统方法论之间是存在一定共同的因素的,例如它们都使用系统的语言,关心如何对现实的问题进行解决,以系统整体论的思想为核心的理论前提等。因此,作为一种元方法论,在承认和保护系统方法论范式的多样性的同时,又必须努力找到一个平台,使得不同的系统方法论范式之间能够进行合理的对比和评判,从而为不同的系统方法论的综合利用提供更合理的理论支持(〔13〕, pp.61-66)。要了解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问题,就必须认识和学会如何运用各种不同的系统方法论,这既需要元系统方法论又不应该抛弃多元方法论,需要建构的是一种包括元方法论与多元方法论,以及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系统方法论优势的整体主义元范式。因此,工程决策者在系统方法论的选择和使用上应该具有多元主义整体论的观点,以互补和整合的方式来使用各种系统方法论。

在“工程共同体”中,决策者还需要在系统思维中内在建构一种整体的责任意识,具有较高的道德敏感性。工程共同体可以说是一个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利益相关者整体。工程活动中的各种利益相关群体对工程活动都负有各自的责任,而且这些责任也交织在一起(Intertwined responsibilities),在工程活动的各个阶段,涉及到多元工程共同体的利益和责任,他们对工程及其影响都负有一定的责任。(〔14〕, p.49)然而,工程的决策者在工程共同体中,在处理工程活动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具备一种整体思维,对工程活动各个阶段的任务与可能遇到的伦理困惑有所了解,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性,甚至冲突性,力图以一种多元主义的视角,对话与协商的方式解决利益的冲突和伦理困惑,既具有硬系统思维的工具理性,又重视软系统思维的价值理性,以一种整体的责任意识追求工程系统的整体优化。

(本文中关于系统方法论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社会交往理性的观点受到张华夏老师的启发,并与张老师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在此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1〕朱志昌:当代西方系统运动〔A〕,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华夏等:系统工程方法与管理战略决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

〔3〕王泽榔、范冬萍:从硬系统方法论走向整体主义多元方法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张华夏:科学合理性的面面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26(1)。

〔6〕李伯聪: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J〕,伦理学研究,2008,7(5)。

〔7〕Checkland, P.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A 30-year Retrospective〔M〕.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1.

〔8〕迈克尔?C.杰克逊:系统思想——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M〕,高飞、李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6

〔9〕Checkland, P., Poulter, John. Learning for Action〔M〕.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Ltd.,2006.

〔10〕张恒力、胡新和:当代西方工程伦理研究的态势与特征〔J〕,哲学动态,2009,31(3)。

〔11〕朱志昌:当代西方系统方法论经典文献目录汇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10)。

〔12〕Jackson, C. M. Creative Holism: A Critical Systems Approach to Complex Problem Situations〔J〕.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06, 23(5).

〔13〕范冬萍:面向管理复杂性的元系统方法论——评杰克逊(Michael C. Jackson)的创造性整体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

〔14〕张恒力、胡新和:工程伦理学的路径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9)。

〔责任编辑 肖显静〕

(上接第82页)

范围,也突破了知识社会学家将社会学仅适用于人文知识的限制,将知识的社会学研究扩展到科学、数学、逻辑等知识领域。当年蒯因提出的“没有陈述是免于修正的,逻辑也是”(〔9〕, p.43),有限论也正是要考察这些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陈述实际上是被如何修正的。当年维特根斯坦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想象了人类的自然史,有限论却是用真实的自然史取代想象的自然史,用真实的民族志取代想象的民族志,开启了知识与意义的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

〔参 考 文 献〕

〔1〕Barnes, B. Bloor, D. Relativism, Rationality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A〕, In Hollis, M. Lukes ,S .(eds), Rationality and Relativism〔C〕, Oxford: Blackwell, 1982, 21-47.

〔2〕Bloor, D. Wittgenstein: A Social Theory of Knowledge〔M〕.London:Macmillan,1983.

〔3〕Bloor, D. Wittgenstein, Rules and Institutions〔M〕.Routledge,1997.

〔4〕Zheng-Feng, Li. etc. Go strong or Go Home: An Interview with David Bloor〔J〕.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0, 4:419-432.

〔5〕Kripke, S. Wittgenstein, Rules and Private Languag〔M〕.Cambir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6〕Barnes, B. Science as Culture: A View from Petri Dish. Bloor, D. Henry, J. Scientific Knowledg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6.

〔7〕Labinger, J. A. Science as Culture: A View from Petri Dish〔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995,vol.25,No.2: 285-306.

〔8〕刘晓力: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J〕,哲学研究,2004, 11:61-66。

〔9〕Quine, W. V. O. Two Dogmas of Empiricism〔A〕, In Quine, W. V. O.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1961/1980.

〔10〕Bloor, D.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1/1976.

〔11〕Pickering, A. (eds),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责任编辑 肖显静〕

87

Key Words: Heuristics; Problem solving; Bounded rationality; Dual-processing

On the Essence of the Debate Between Einstein and Bohr (p.62)

DU Yanyong1, WU Hong2

(1.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2.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The debate about quantum mechanics between Einstein and Boh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ebat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ut there is no agreement about the essence of this debate. 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focus is on inconsistence and incompleteness; Fine argues that it is on incompleteness and methodology; Don Howard argues that the essence lies in the separability principle. This paper compares three representative opinions, and argues that the debates between researchers have gone beyond the surface reasons into the deeper ones. Moreover, their analysis of the dispute between Einstein and Bohr is primarily based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s of Einstein’s philosophy of science.

Key Words: Einstein; Bohr; Quantum mechanics; Deb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Anthropology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aking the Functionalism Theory as an Example (p.68)

LU Weihong

(School of Marxism,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science,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anthropology ar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unctionalism schoo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hools in the anthropology, and the theory and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are very useful to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science. This paper ? rst analyses functionalism in brief, and then discuses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sm theory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details.

Key Words: History of science; Anthropology; Functionalist theory

The Origin and Function of Mathematics in the Prologues of

the Ten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p.73)

ZHOU Chang1, DUAN Yaoyong2, DUAN Leilei3

(1.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Shaanxi, 710121; 2.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Langfang, Hebei, 065000; 3.College of Mathematics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7) Abstract: Chinese mathematicians think mathematical knowledge derives from the activitie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is created by such sages as Baoxi, Huangdi and Lishou etc. As for the function of mathematics, there are three strati? ed progressive views: (1) Mathematics is use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production and the civilian practice activities, especially for constituting calendar, (2) The objective of mathematic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and master the rule of na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3) Liu Hui studies mathematics for its own sake, namely, for tasting and representing the beauty of mathematics. The mathematical thoughts of this period are greatly in? uence by Confucianism.

Key Words:The Ten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The Origin of mathematics; The function of mathematics

Meaning: A View of Finitism (p.77)

ZANG Yany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0) Abstract: Meaning is a central and basic concept in logic and philosophy. Meaning ? nitism argues that previous applications of a concept don’t themselves determine its future applications. There is always a question to be asked by historians of sociologist about why a concept is being applied in the precise way that it is. Finitism is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meaning, and provides a revealing perspective about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and meaning.

Key Words: Meaning; Finitism; Concept; Knowledge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Thinking and the Prominence of Value Rationality (p.83)

FAN Dongping, WANG Zel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thinking and methodologies has embodied the constant enhancement of the decision-makers’ value rationality and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s represented by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hard systems thinking had strong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weak sense of social ethics. Soft systems thinking, taking Checkland as a representative, highlighted the decision-makers’ value rationality. Thus, when dealing with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problems, decision-makers should have pluralistic systems thinking, and apply more the value rationality and social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than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They should also have higher moral sensitivity and holistic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n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Key Words: Hard systems thinking; Soft systems thinking; Value rationality; Pluralism

T acit Knowledge Research: Emerging Achievements, Current Dilemma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88)

DOU Juns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Abstract: Tacit knowledge is a core concept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udies. However, owing to the vagueness of de? nition and immaturity of technique, the existing 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re mostly conceptual in nature, and

127

学会理性思考

学会理性思考 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仅靠情绪发泄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理性思考?我理解的理性思考,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共理性,学会换位思考。俗话讲,“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比如说,不能因为自己是干部就只考虑干部的利益,自己是医生就只考虑医生的利益;也不能因为自己是农民就只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是患者就只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其实也正是罗尔斯正义论的实质所在。罗尔斯的正义论要求我们透过“无知的面纱”理解社会制度,不能“对号入座”,只从自身利益评判是非,否则就无公正可言,民主政治也会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当然,在现实中,每一项政策起步的时候,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位置,变革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做到完全超脱是很难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至少对学者来说,应该做到超脱,否则,就谈不上学者的独立性。 第二,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优劣时,必须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把这项政策与可行的替代政策(alternative)相比较,而不能把现实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标作为反对一项政策的理

由。以讨论收入分配为例,设想社会由两个居民组成,考虑A、B、C 三种状态:在A状态下,每人各得100;在B状态下,第一个人得120,第二个人得180;在C状态下,每人各得150。再进一步设想现在处于状态B。那么,如果这三种状态都是可行的,社会最优的安排应该是状态C;但是,如果状态C不可行,我们就不能用状态C批评状态B。如果不考虑可行的选择,非要两个人收入均等,我们只能走向状态A,两个人都受到损害。当然,如果全社会的价值观是平均分配偏好于任何收入差距,由状态B退到状态A也可以,但我们绝不能把不可行的状态C当目标去追求,否则就是不理性的。在当前有关改革的讨论中,一些人全然不考虑政策的可行性,不考虑政策的激励相容条件是否满足,习惯于用乌托邦理想蛊惑人心,对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害无益。 第三,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实证数据和逻辑分析相结合,而不能以感觉代替事实,用直觉判断代替逻辑推理。直觉对我们理解现象是重要的,但通常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分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由直觉导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说,直觉可能告诉我们国家用行政办法把药品的价格压低对患者有好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价格被强行压低之后,许多效果不错的国产药从市场上消失了,患者不得不付更高的价格使用进口药;直觉可能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更有利于降低收入分配差距和解决就

公关礼仪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

公关礼仪的意义和应遵 循的原则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六章 第一节公关礼仪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 ?礼仪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商务礼仪 –是指人们在从事商品流通的各种经济行为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公关礼仪是指在公关活动中形成的,并得到公关人员和顾客共同认可的礼节和仪式,是推销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 ?一、讲究公关礼仪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公关活动的开展 ?2、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文明礼貌 ?(二)诚信无欺 ?(三)谦恭自尊 第二节基本公关礼仪 ?一、仪表风度 ?仪表:指人的外在。包括人的容貌、姿态、衣着、修饰等方面。 ?风度:指人的内在表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及学识修养等。 ?(一)公关人员仪容 ?服装仪容,从头到脚应注意: ?1、头发给人清爽感 ?2、偶尔检查有无眼屎 ?3、确认鼻孔里鼻毛是否太长,并将其整理好 ?4、耳朵要保持干净 ?5、早晚务必要刷牙 ?6、胡子每天要刮 ?7、最引人注意的地位,要经常保持干净、硬挺 ?(一)公关人员仪容 ?8、领带花纹与颜色要协调,避免刺眼的颜色,穿戴时不可弄松或歪曲?9、西装要准备三、五件,至多每星期要换一次 ?10、纽扣是否扣好 ?11、拉链 ?12、可能的话最好每天换衬衣

?13、尽量不要将香烟、打火机放入口袋、以免衣服变形 ?(一)公关人员仪容 ?14、指甲是否太长、太脏 ?15、西服裤子烫得笔直,口袋内最好不要放杂物 ?16、袜子要干净,无异味,破的最好不要穿 ?17、准备两双鞋子轮流穿,且每天保持干净光亮 ?18、手提箱(形状、花色要合适) 化妆的原则和礼节 ?在商务活动中,进行适当化妆是必要的,这既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基本要求:淡妆上岗 ?注意事项: –化妆要自然,妆成有却无。 –化妆要美化,不能过分和前卫。 –化妆要避人,不能当面化妆。 –力戒妆面出现残缺 ?五项穿衣指标 ?1、穿着公司所需的形象 ?2、产品或服务销售线路 ?3、服务顾客的类型 ?4、外观仪表和打扮 ?5、服装配件应简单大方 ?衣着应符合稳重大方、整齐清爽、干净利落的原则 ?1、服装最好能配套,显得内行,有身份,档次高 ?2、服装颜色不要太鲜艳 ?3、服装大小要合体 ? 4、不可穿过分暴露的服装,若穿西服,应打一条质地优良的领带?5、可带一个大方的公事包 ?6、带一只比较高级的圆珠笔或钢笔 ?7、尽可能不要脱去上装,以免削弱公关人员的权威和尊严 ?8、拜访前,要认真检查:领带是否整齐,扣子是否系好,衣服是否干净挺括,皮鞋亮度如何,鞋带是否系紧等 ?穿西装的三个三: ?1、三色原则上衣、下衣、衬衫、领带、鞋、袜子最好在三种颜色以内?2、三一定律鞋、腰带、公文包一个颜色,首选黑色 ?3、三个错误不能犯袖子上商标没拆;重要场合,没穿套装打领带;袜子(白色、尼龙丝袜不能和西装搭配)

系统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战略思考(一)

系统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战略思考(一) 摘要:持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公司价值创造与公司发展战略及计划预算密不可分。正是基于这种系统思考,综合运用经济增加值理论、战略管理理论、预算管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系统性地审视和评判我们的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从战略高度和价值管理角度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战略;计划;价值创造 财务资源是稀缺的,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在各种投资机会之间分配资源,并为这些投资机会或增长机会融资,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何让稀缺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如何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不仅是财务首席执行官CFO思考的事情而且是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密切关注的事情。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略定位的高低和执行能力,决定了是否能实现组织的价值最大化,组织的基业是否长青。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时代,应该以相对科技时空意识、全球视野和科技知识为坐标组成一个立体的坐标轴,前瞻思考,系统性地审视和评判我们的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是在增加企业价值还是损耗企业价值,以及如何从价值管理角度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协助决策层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登高一尺天地宽。在传统精工细作的财务管理平台下,即使已经取得成绩,但如引入先进管理和经营理念,一旦价值管理与战略管理相融合,财务管理平台立即提升,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方面立即焕发巨大的威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国内企业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流程,并改善用以确定、评估及权衡不同战略利弊的管理工具。EVA就是这种工具。以EVA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的有效性已被国际众多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实,它们为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稳健运营和价值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机制性动力。 因此,以经济增加值为主线,以建立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培育先进经营理念、构筑EVA企业文化的动态机制为平台,基于价值的管理,从战略高度沿着“目标——战略——计划——绩效”脉络,围绕价值创造,理顺企业目标和价值创造与激励约束机制、战略、资源、业绩评价和考核之间的关系,让企业资源配置实现收益最大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实施基于价值的管理,从战略和执行两个层面,打造企业长效发展机制 经济增加值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之后的经济利润,英文名称为:EconomicValueAdded,简称EVA。EVA综合了价值驱动因素、投资资本回报率和增长率。以价值为基础对公司进行管理叫做基于价值的管理(VBM)。EVA是业绩考核的关键指标,代表的是一种长期管理体系,对企业理念引导、培育、构筑以及实施科学的考核和资源有效配置有重大意义。因此,引入经济增加值,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和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并以经济增加值管理为平台,以资本约束和管理约束为依据,以价值流程为主线,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站在战略的高度,着眼企业文化和机制的培育和构筑,从战略、资源配置、绩效等方面,建立企业发展的客观评价和长效发展机制。 价值基础管理是一种万能胶,它将战略目标、战略计划和营运业绩一起粘在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综合框架里。实施VBM关键有四个步骤:进行价值分析,理解价值驱动因素;找出创造价值或破坏价值的地方,评估战略方案和计划;把价值驱动因素和评价指标联系起来,采取基于价值的决策;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并运用VBM管理。 将价值规律融入企业文化,协调目标和措施之间的关系,推动基于价值管理的全面交流是实施VBM管理成功的关键。

论科学思维及其重要性

论科学思维及其重要性 作者:花殿下 高士其:“思维科学是培养人才的科学。”要培养一个人成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因为单纯的进行知识与技术的灌输而没有一种正确思维方法来予以归纳整理和指导应用,是不能成为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它只能造成头脑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代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术活化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去。 科学思维指导着科学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在我们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何谓科学思维呢?在此,我们深入地去了解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即形成于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科学思维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它们是:逻辑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就是遵循逻辑法则,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科学认识活动的逻辑规则,既包括以归纳推理为主要内容的归纳逻辑,也包括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内容的演绎逻辑。科学认识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过程,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方法论原则:所谓方法论原则,就是掌握方法准则,实行分析与综合的结合。分析与综合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分

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历史性原则:历史性原则就是符合历史观点,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科学思维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历史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和认识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历史是第一性的,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是第二性的,是对历史的抽象概括。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从历史中派生出来的。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在科学思维中,特别是在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的三个原则,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方法上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在体系上,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科学是发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也是发展和变化的。路甬祥:“大凡在近现代科学上能独树一帜,在理论上有重大发现,在技术上有划时代明创造的卓越科学家和发明家,往往都十分重视在哲理思维引导下的科学思维,并在科技方法论上显示了新颖独特的风格”。科学思维与我们的生活处处相关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及其方法,把握时代的发展。

整体认知 系统思考

整体认知系统思考 ——小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材梳理与教学诊断 选题原因:1、严格地说,教学法中并没有针对某一教学领域的特殊教学策略; 2、从按领域培训的设计初衷来说,更希望通过培训使大家对这一领域的整体结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讲座结构: 一、教材比较 (一)纵向比较(原浙教版;新课标人教版) 尝试脑中回忆人教版结构体系。

几大显著变化: 1、容量明显加大; 2、领域扩展(统计、概率); 3、编排逻辑性增强,遵循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4、功能转变。从注重结果、技能、计算转向更关注、活动、过程、观念的培养及与生活的接轨。 (二)横向比较(人教版;香港朗文教材) 尝试回忆香港教材体系。 几个明显区别: 1、人教版起步早; 2、香港教材更关注细节; 3、香港教材编排步子更小; 4、香港教材编排课时相对值、绝对值更高; 5、香港教材引入电脑绘制统计图; 6、人教版概率基础必学,香港为选学; 7、人教版逻辑性相对更严密。 8、人教版关注的面更广(纵向、横向、复式;中位数、众数;各类统计表等) 共性: 1、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 2、充分关注问题情境创设,关注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3、高度重视过程性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的全过程,加深对相关概念实际意义的理解。 二、课程标准(大纲、课程指引)比较 (一)课程结构 1、92大纲是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个维度描述的,而新课程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描述的。 2、92大纲更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新课程则立意更高,拓展了双基内涵,关注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及应用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与香港指引比,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他们将“学习兴趣”作为第一要义的宗旨。 3、92大纲将情感目标主要定位为“思想品德教育”,而新课程则转向了以“公民素养”为价值取向的情感教育。香港在总目标中虽然只提“兴趣”,而事实上,整个教材中体现“公民素养”取向更明显。 4、总目标中均没有具体提到“统计与概率”。 具体领域目标描述:

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而对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代人来说,有效的沟通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些人与人、人与团队、团队与团队沟通上的问题,正确了解沟通过程以及影响沟通的因素,正确掌握处理沟通障碍的方法,成为现代人急需了解和解决的难题。实践证明,良好的沟通对于任何群体和组织的工作都十分重要,尤其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了解有效沟通这门学科,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沟通在工作中就如人的血脉,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会导致器官缺血坏死。所以沟通是相当重要的。生活中没有沟通过,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了乐趣和机会。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一、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1、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矛盾 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才能施行,沟通的过程就是对决策的理解传达的过程。决策表达得准确、清晰、简洁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而对决策的正确理解是实施有效沟通的目的。每当决策下达时,决策者要和执行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对决策达成共识,使执行者准确无误的按照决策执行,避免因为对决策的曲

解而造成的执行失误。想要完成某项工作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在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信息的沟通是联系群体共同目的和群体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表象问题过渡到实质问题的手段 想要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而在沟通中获得的信息是最及时、最前沿、最实际、最能够反映当前工作情况的。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如果单纯的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解决问题,不深入了解情况,接触问题本质,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和麻烦。 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开展积极、公开的沟通,从多角度看待一个问题,那么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就能统筹兼顾,未雨绸缪。甚至在许多问题还未发生时,就从表象上看到、听到、感觉到,经过研究分析,把一些不利因素扼杀掉,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平稳顺利的展开和进行。 二、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1.能力限度 沟通是一个说与听相互作用的过程,双方既需要合适的表达能力,也需要恰当的倾听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与书面)直接决定了沟通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倾听是沟通中的核心过程。倾听能促发更深层次的沟通。而且,也只有善于倾听,方可深入探测到对方的心理,以及他的语言逻辑思维。所以,善于沟通者必定是善于倾

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一个人良好的个人形象,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关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关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公关人员的举止言行、衣帽服饰等符合公关礼仪的要求,不仅反映出个人,而且某种程度上也代表所在社会组织的形象,是社会组织形象的一种外显方式。 公关礼仪可以规范内部公众的言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体成员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该组织或团体在社会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反之,如果成员不能遵循公关礼仪,他们之间的冲突、矛盾就可能会增多,就不能很好地协作配合,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团体组织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危及组织团体的生存。 公关礼仪可以密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合作的关系,获得外部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好评,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

展的最佳环境。 公关礼仪是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个人和组织形象的一种宣传。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公关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总结来说,现代公关礼仪具有以下职能 一、塑造形象: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一职能,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个方面。 二、沟通信息: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二职能,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言语礼仪;一种是饰物礼仪;一种是行为表情礼仪。 三、联络感情: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三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 以真诚的心换取他人之心;以真诚的行为款待他人;以真诚的语言取悦他人。真诚是社交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社交场合,尤其需要付出一颗真诚的心,方能收获温暖。 四、增进友谊: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四职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论思考的重要性

思考的意义 王晟旭土木1404 14231118 在远古时代,起初人类只用简单的打制石器来猎取动物,吃生食,住山洞。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打制的石器不能很好地猎取动物,吃生食会经常生病,住山洞光线暗等诸多问题。因此,原始人发明了磨制石器,发明了钻木取火、搭建房屋。这样人类社会才有了进步,才有了现在的人类社会。 我国有位数学家,在他小的时候,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等他长大后,他的学识远远超越了他的老师。有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是这样回答的:“现在我的老师已经没有问题可问,而我仍然有很多问题。”这说明问题就是进步。 包拯从小爱断是非,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他都会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正是他的这种认真思考的精神使他的思想更为高尚。 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人们的认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引导人们获得新发现。思考贵在勤。作为学生,更应多动脑筋。人类的许多伟大发现都归功于逢事问一个“为什么”。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刨根问底,真真切切弄清弄懂每一个问题,多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就不会有听不懂的时候。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大文学家矛盾曾经说过,“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想才行。”蔡肖思也说过:“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人不精思,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工具,只能做涉水者。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书海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尽欢畅。 学习的本质在于思索,从而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得以升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内化知识。懒于思索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果我们不勤于思索,那我们必将一无所获。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平坦的柏油路不会;有礁石的河流才能激起奋斗的浪花,平静的湖面不会;险峻的山峰才能挽留攀登者的足迹,平滑的山顶不会;一路坎坷、一路拼搏的人生才能唱出洪钟大悟,平凡顺利的人生不会。 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彗星出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天文材料中也多次记载了彗星的出现,各国史书也对它有不同的记载。但是,没有一个人思考、研究它的规律。英国的哈雷发现彗星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它有一定的运动轨道,

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公关礼仪知识

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公关礼仪知识 为您提供,欢迎阅读。 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一、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含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手段和礼仪来协调关系、影响舆论、塑造形象、优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使社会组织有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树立良好形象的社会科学和管理艺术。 (二)特征与作用:它具有客观性、公开性、双向性、情感性、共赢性、创造性、广泛性、规范性、整体性、长期性。公共关系应遵守诚实守信、公众至上、平等互惠、全员公关、开拓创新的原则。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与人际关系两个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人际关系是公关活动的基础,而两者的目的不同。同时公共关系还与广告、市场营销也有关系也有区别。公共关系有很强的实用性,公关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为此社会上还成立了专门的公关公司。 它是组织形象的一种宣传形式,在社会组织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他公共关系形势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礼仪 (一)礼仪的含义: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在交际中约定俗成的礼节和仪式,也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标志。它具有规范性、适应性、时代性、传承性。 (二)特征与作用:对于我们完善个人形象,提高自身修养,增进交往、改善人际关系,组织造良好形象的塑造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公关礼仪不仅仅是个人形象礼仪,它还包括日常交往礼仪、公关社交礼仪、群体活动礼仪、国际交往礼仪、求职礼仪。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礼仪所到之处非常广泛,小到仪容仪表的礼仪,大到外交各方面的礼仪。通过礼仪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礼仪对于每个人的重要。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应该了解各种礼仪,更应该了解礼仪的遵守、敬人、宽容、适度、真诚原则,否则我们的礼仪也只是一个虚壳。 三、礼仪的认识 日常社交礼仪是首先要了解的是介绍。它包括自我介绍,他人介绍,为他人介绍,集体介绍等。 第一类,自我介绍,也就是说明个人的情况,说明本人的情况。 第二类,为他人做介绍,就是在你家你遇到了其他的客人,客人之间不认识,你跟他们认识,你是第三者,第三方,第三方出面为不相识的双方做介绍,说明情况,这叫为他人做介绍。

青少年学习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洒西千

论青少年学习逻辑思维的重要意义 洒西千整理 逻辑这门科学已有2400年历史,是由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创立,经近代其它学者充实、完善,形成现在的普通逻辑学体系。在现代,它又在各个科学领域飞速发展,形成分支学科(如;人工智能逻辑、数理逻辑、哲学逻辑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1983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逻辑与智慧》中,由复旦大学高若海教授写的序言里这样写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中,判断出因果关系。’爱因斯坦对逻辑学在开发青少年智力中的作用,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提出要把逻辑训练作为学校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表明了他对逻辑学的重视。”从上述这段序言里,可以看出,掌握了这门学科,将会给青少年带来智慧和才干。有的逻辑学

专著把它比喻为思想的金钥匙,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手指尖,会使人顿悟、豁然开朗。这种比喻不无道理。高素质的民族,是与逻辑思维分不开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话就证明了这一点。 前几年,社会上提出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现今看,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学生被动学习,家长压力增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质量不尽人意,缺乏创造力。而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逻辑学比较重视,已普及到青少年教育当中,并以卡通形式教育、影响着学龄前儿童(德国的“逻辑狗”,日本的“名侦探柯南”等)。而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把它列为七门基础教育科目之一。英国把逻辑学列为五门基础基础学科之一。普通逻辑学,其主要内容有四个基本规律和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这四种思维形式。是揭示正确思维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各类的字、词典中没有说明、说透这一点,它是能使人聪明起来、善于表达的一门思维科学,

论理性管理以人性为基础的必要性

论理性管理以人性为基础的必要性 作者:谢魏 (重庆精益仪表有限公司) [摘要]:西方国家的理性管理以数据分析、财务工具、制度等方法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但理性主义的结果是遗忘掉了重要的人性因素,使得完美的计划得不到完美的结果。所以倡导管理者在理性管理的同时应加大对人性的了解和思考。 [关键词]:理性管理;东西方管理差异;人性管理;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国家着重于深入的数学依据或矩阵模型来分析处理内外的挑战和问题。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国家除了运用分析工具外,还着重于使用社会和精神的人性化手段。使得索尼和松下等企业在西方飞速发展,并且在成本和质量上有超越西方企业的趋势。这让许多管理学者们颇为好奇。 本文将对东、西方在管理上的差距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倡导管理者应加深对人性的了解,并有效的在理性管理中加重对人性的思考。 一、纯理性管理的思考 在欧美的商学院里往往把专业管理与讲求数据的理性主义划上等号,但以注重精神管理的松下和索尼在西方的傲人成绩确实让致力于数据分析的经理人大为泄气。 西方的管理模式是以分析、财务工具、制度、矩阵管理等数学模型来实现达到管理的目地,想利用这些工具让公司避免风险,可是事实上可能会让企业裹足不前。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理性主义的管理思想过分强调计算、分析,本身就有保守的嫌疑。当分析的结果是降低成本应成为首要任务时,是否提升营业收入反而成了次要工作呢?这种情况下,必将导致从业人员过度侧重成本,而不重视提升质量和价值;他们将热衷于把旧产品拿来修修补补,而遗忘掉开发新产品或业务工作。当需要提升生产力时,就只知道从投资下手,增加人员、增加设备等等,而不是激励员工的士气和能动性。在商业决策上,理性主义还有一个弱点:当人们知道哪些事情容易分析时,于是在那上头花比较多的时间,其他的不容易分析的环节多多少少就遭到忽视。 另一方面问题出在对“理性”这个名词的使用和理解上。“理性”本来意味着明智讲理、讲逻辑、正确表达问题并且从中找出结论。但把理性单纯的用在商业分析上未免狭隘,因为在追求“正确”答案的同时,人们却遗漏掉了复杂的要素——人性。这就好比在一套优秀战略计划里,未考虑到沿袭的旧习惯、执行上的障碍,以及单纯的人性矛盾一样。我们试用规模经济来看,如果可以获得最大的流程效率,所有供货商都提供毫无瑕疵的商品,并且能够准时交货,如果没有员工缺勤,没有员工互动不佳的问题,大型工厂的生产效益自然能够超越小型工厂。但是在约翰·蔡尔德的研究中发现,员工人数介于10~25人且有工会组织的工厂,每年因为各种纠纷所损失的工作日平均为15天,员工人数至少有1000人的工厂,则会平均损失2000天,相当于前者的133倍。再以创新来说,研究效益和小团体规模成反比:当人员超过7名时,研究效益就开始走下坡路。我们说过,10人小

个人能力发展计划表

个人能力发展计划 能力类型 需要发展的能力 能力发展活动 完成时间 衡量标准 培训课程 上级辅导 核心胜任能力 专业能力 上级意见: 讨论日期: 被评价人: 直接上级: 跟进记录(本计划应按照季度进行回顾、检查): 说明: 1、请员工与直接上级一起制订《个人能力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培训和上级辅导来实现; 2、根据核心胜任能力的最终评价结果(参见《绩效计划/考核表》的第二部分),凡评分在2分(含)以下者,均属个人需要发展的能力,需在表中的核心胜任能力部分体现; 部 门 被考核人 岗位 自评日期 考核人 岗位 评价日期

3、需要发展的核心胜任能力中的培训课程请参见下面所附《培训课程介绍》,专业能力发展请参照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培训计划。 中国在职教育网服务指南 1、免费提供全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大全,在职研究生英语辅导班信息。在 职研究生是本专科大学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的最快捷径,可免试入学,在职学习,拿硕士学位。 2、免费提供MBA、研究生、法硕考前辅导班信息。正规的考研辅导班、丰富 的配套资料,为考生提供了创造辉煌成绩的契机。 3、在职研究生英语、商务英语、新概念英语、雅思英语、中外教口语、四六 级英语、英语听力、职称英语课程,以其先进的教学方式、优秀的中外师资、新颖实用的国内外优秀教材让您感受学习英语成功的自信和乐趣。4、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心理咨询师、秘书、物业管理人员、公关员、项目管 理师、推销员、企业信息管理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职业指导人员考前培训课程,为您提供多种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信息,通过面授辅导,网上学习等形式帮助您提高职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5、收费资料有行业报告、市场研究、学术论文、企业数据,是企业投资决策、 个人学术研究的必备资料。 6、国内最新最全的管理光盘书籍。为您提供内容最新、门类最全的光盘书籍, 全面提升企业业绩和个人管理技能。

思维的重要性

思维的重要性 梁智纲 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 1、有思维,才能在原有点的基础上推导出下一步的结果。 任何理论都是靠思维构筑,无思维,不成理。人类所有的科学、哲学、技术,都是靠思维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才能进步。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小孩从懂事开始,就是用思维去认识世界。所谓懂事,就是能把两个以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思想中形成一件有始有终的事,小孩能明白,可以做。以后获得的知识,只是一个个的点,小孩能升级,能从小学升到中学,再升到大学,就是能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点,能联系起来,成绩就好;联系不起来,成绩就不好。到了工作时,学到的理论与实际能否结合,工作能否做好,事业做得大不大,也是靠能不能把各个相关的点联系起来。现在一般人讲的聪明、智力,除了记忆之外,基本就是这种能联系的本领。所以,思维决定着个人的成长,决定着人类的发展。 2、什么样的思维决定着什么样的结果。 信息本身是一样的,为什么同样是人,却会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看法,做法?有人能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有人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人会扬汤止沸,劳而无功,有人能釜底抽薪、一针见血。除了感情和心理的派生因素外,基础和主导的就是思维。比如守株待兔:兔撞死在树上,这是事实,但有个人因此放弃农活,天天等在这颗树边,想白拿死兔子。不劳而获的感情、心理很多人都有,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守株,只有那一个人去守呢?这就是思维的问题。很多人联系到实际情况:这种事概率很低,撞到是运气,不能靠它生活;而那个守的人没有联系到实际情况的概率。前后两种思维的不同造成两种做法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我们中华文化自古就非常重视思维。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寓言、成语,就是揭示错误的思维,使人警醒,如;杞人忧天、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大部分都是引导敌方用错误的思维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掩盖己方的真实意图,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而这种故意误导别人引向错误思维的意图和行为就叫做骗,骗人就是欺负人,所以叫欺骗。自己的错误思维欺骗了自己,也欺骗别人,就叫自欺欺人。 思维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类的文明、进步是由思维推动的,而人

公关礼仪论文

公关礼仪伴我成长 曾经对于公关与礼仪的课程学习,我是不屑的,总觉得自己有那么多的朋友,多年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我也游刃有余,小小的交际问题,根本难不倒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圈的扩展,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忽略了公关与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公关礼仪的科学性。不过还好,我醒悟的不算太晚。于是在大三下学期,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公关礼仪选修课。 记得第一堂课,心理还想着,会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会是怎么样的一门课,又会是收获些什么。然而,见到陈老师时,第一感叹就是: 好有气质啊!面对言行举止落落大方的陈老师,我也情不自禁的坐正身姿。公关与礼仪,可以说是共通的,但是也存在差别,陈老师在公关礼仪课上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第一堂课,讲的是服饰礼仪,上完课,当我回头看着我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时,顿时感慨万千,这是我第一次选修课记这么详细的笔记。之后的课堂上,陈老师,讲解了公关与礼仪的方方面面,指引着我,如何读好大学,如何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何为人处世,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大学生掌握了公关礼仪与形象塑造,就等于手中握有一把人生人生成功的钥匙。现在我想对我一个学期学习下来的收获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两千多年前,先人们就对礼仪的作用做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治之始也”,“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则把礼仪作为治国的精神之本,曾经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一系列的精辟论述把礼仪的重要性揭示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会公关礼仪方面的知识,往往导致我们自信被挫伤,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形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否因此而改变?如何使自己的气质更加高雅,形象更出众?如何使我们自信的出现在老师同学、上级下属和客户面前?如何使自己得体而又自如的参加会议、出席社交活动?公关礼仪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它体现的你的修养,你的素质,体现你对别人的尊重,就像诚实、守信、文明等,都应

系统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系统思考 讲师:邱昭良 一、《第五项修炼》与系统思考 掌握系统思考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提高应对复杂系统的能力,提高组织和社会管理的效能。 邱昭良老师从《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开始真正接触系统思考。在这本书中,彼得·圣吉曾说“有的时候,对策比问题更糟糕”,在生活中,有时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一个对策,反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或者副作用,使问题越来越糟。《第五项修炼》一书因为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而受到了欢迎,成为全球管理类的畅销书 二、系统思考意义和价值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系统的世界里面,与系统 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需要系统思考 的技能。” 一个小小的演播厅中包含着很多系统:被分配到同一张桌子的学员发生连接与交互,形成一个系统;讲师与学员发生信息交流,这是一个系统;除此之外还有照明系统、供暖系统、摄像系统等。人体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系统,如听觉系统、思维系统、消化系

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系统,人们与系统密不可分,掌握了系统思考的技能,就能“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系统思考在西方被讽刺地称为“忧郁的科学”,因为具有系统思考能力的人不一定会把复杂的系统全部看透,只是会比普通人明白一些,但有时又无法驾驭、控制事实,最后就会非常受挫,越是具有系统洞察力的人挫折感就越强。 总而言之,如果可以“与系统共舞”,顺势而为,就可以把世界看得更加清楚,与系统和谐相处,这对工作和生活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逆势而为,就会遭受到系统的惩罚。 1.系统思考的两种回路 《周易·系辞上》讲到:“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话非常精妙。对于企业来说,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推动成长,让事情朝着目标发展,这是“阳”;二是解决问题,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永续发展,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这就是“阴”。 系统思考有两种回路: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推动成长是增强回路,解决问题是调节回路。由此可见,系统思考这种现代科学符合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对世界规律的认识,既能推动成长,又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所以,系统思考是在系统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要具备的基本思维技能。 增强回路 案例 ——“莲雾大王”背后的成长引擎——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汇编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一、思维的本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是通过思维而达到理性认识的,所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观来源,恩格斯把它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思维的重要性。 1、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考察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而其他智力因素都为它服务,为它提供加工的信息原料,为它提供活动的动力资源。没有思维这一加工机器的运转,则信息原料和动力资源都只能是一堆废物。另外,其他诸因素,都必须受思维力支配,即必须有思维力参与,才能有效地进行。

2、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创造力是在思维的基础上,将高智力因素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综合的表现。也可以这么说,创造力是在人们心理活动过程中达到最高水平,养成一定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 3、思维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传承人类的智慧,包括人类积累下来的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对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人生是有限的,知识增长是无限的,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仅靠机械传授、被动接受知识是断然不行的,古人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渔”,实质上是指教给受教育者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这才是教育之本 三、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思维培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培养思维能力要注意社会实践运用; 3、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发展; 4、要努力改变传统思想的误区,比如习惯于顺境思维、趋同思维、经验思维、局部思维等。

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公关礼仪,即公共关系礼仪,是指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应遵循的礼貌礼节和行为规范,公共礼仪的的基本目的就是树立和塑造个人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公关礼仪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那句话:“美丽的女人不一定优雅,优雅的女人一定美丽”。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无论在任何方面,做一个讲究礼仪的大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而公关礼仪就是把组织形象和个人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个人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基础,通过塑造完美的个人形象来塑造组织形象。 公关礼仪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那么,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如何塑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公关礼仪对组织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塑造形象、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礼仪是企业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为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社会形象已成为一个组织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组织形象是一个组织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想象,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谓组织形象是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讲,组织形象就是社会民众心目中对一个组织机构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辩证思维是科学研究的要求,辩证思维是推动科学不断更新完善的基础,科学发展的历程,表明重大的科学创新往往始于对现有科学成果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自然科学本身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是一个从混沌到分离再到统一的过程。古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直觉和猜测的水平上, 但却是从总体上把我世界。近代科学(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上半叶)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但却是机械的、非此即彼的研究,所以还处于一个搜集材料的阶段。从机械自然观到辨证自然观的转变,由非此即彼到以此亦彼。科学发展由分离走向综合的趋势,反映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各门学科的综合需要理论思维,否则无法综合。辩证思维能开拓科学家的理论思维和思路,使打通各门学科间的桥梁。正确的理论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正确地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正确的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客观世界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对规律本质的认识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辩证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