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为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现状,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农户、农村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通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流出农村,农户和农村企业存在着规模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只能满足这些资金需求的一小部分,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民间资金供给满足。同时,本文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和融资方案,使农村金融市场供求达到均衡,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市场供求平衡资金需求资金供给农村金融机构

一.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状况

(一).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定义及结构分析

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主体,可分为农户个体和农村企业。农户个体分贫困型、温饱型、发展型,农村企业分资源约束型、“公司+农户”型,层次不同,特征不同,需求也不同。目前农户个体中一是处于贫困型的农户,其需求主要是由于生产和生活资金均较短缺,他们作为金融机构放款的承贷主体是不健全的,贷款风险较大,此类需求没有政府财政性扶贫资金,通常很难得到解决;二是处于温饱型的农户个

体,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具有传统的负债观念,想发展又不敢迈大步子,一般实为都讲究信用,金融机构对其发放小额贷款是较为安全的,该农户群体成了农信社主要的贷款供给主体,这部份的贷款需求,一般均能得到满足;三是出于发展型的农户个体,他们具有较宽松的财富,更多的剩余资源,他们把这些剩余的都进行投资,来赚取更多的财富。他们具有很好的投资前景,是个体户需求的主要部分,对资金有更大的需求。

农村企业中一部份是资源约束型的企业。其企业立足于当地资源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生产是面向市场的资源利用型生产,市场供给和需求均衡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较大。因此,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较大,农村金融机构对其发放贷款的风险性较大,虽然乡村企业一直是农业银行金融产品供给的主体,但是成长中的乡村企业的资金短缺却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信贷需求的主体转向以农村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代表。“公司+农户”型的龙头企业,以其特殊的产业联带效应和对农民增收的特殊影响力,一直被公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完整形式的龙头企业,资金实力一般较为雄厚,也是较为健全的承贷主体,贷款风险较小,容易得到商业金融机构的授信而予以贷款支持。但对于那些处于发展初期而正在形成中的龙头企业,缺乏健全的承贷主体,金融机构难以对其给予贷款支持,主要通过乡镇政府担保获得贷款,有的甚至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融通解决,或“私贷公用”变通融资,虽然这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从某种程度上现实地解决了企业

的资金需求,但不符合《担保法》的要求和信贷规则,法律保护脆弱,易发经济纠纷。

(二).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慢于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农村收入的增长速度慢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金融产品陈旧,难以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农村金融体系配置效率的功能作用使得农村资金这一重要资源流失,使农村金融需求严重不足,阻碍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其对贷款的需求加大。国内资本市场准入门槛高,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对民营企业不利,而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地方证券交易、风险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的受阻和不畅,导致企业发展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增大,间接融资比重越来越高,发展中的资金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情况比较突出。新办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普遍存在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农民办企业,有相当是由个体户发展而来,实行家族式管理,即使改制后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不健全,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影响银行贷款安全性。银行对其初期阶段持谨慎态度。还有民营中小企业对企业的远景考虑普遍较少,计划周密性不强,“计划没有变化快”,因此对资金的需求不确定性较大,变数较多。在农行逐步淡出

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状况下,农村信用社“倾其所有”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无法顾及和满足农村民营中小农村企业强烈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状况

(一),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定义及结构分析

2007年央行发布了首份《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全面描绘了近几年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变化情况。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达到12.4万个,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2007年年末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同时,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1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8%。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正持续增强。

(二),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的现状。一方面,金融市场不发达,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金融体制很难有效地吸收各种闲散资金;与此同时,由于资金使用成本极低,形成旺盛的资金需求。在资金匮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能获得贷款的多数是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和一些有特殊关系的企业,贷款使用不讲效益。这种资金聚积困难与使用浪费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呆滞的经济反过来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对服务的要求,制约着金融业的扩展,形成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制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不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撤并了100 多个设在县级的分支机构,而且曾经是农村资金供给的重要主体的中国农业银行,更是大幅度缩减了其设在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1996-2006间,中国农业银行的机构总数共减少了 41198 个机构网点。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网点的纷纷撤并,到 2006年末,全国下的农村地区只剩下 111302 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虽然这些网点占到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 56% ,但是,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的机构网点数却只有 1.26 个(城市平均拥有 2个)。从分布结构看,平均而言,尽管全国每个县(市、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达到 50 多个,但 30% 以上都集中分布在县城城区,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 3 个。具体而言,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有多达 8231 个乡镇只设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而且,还有 3302 个乡(镇)(占到了全国乡镇总数的 10%以上)并未设有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可见,即便是从早期的金融排斥性理论来看,在广大农村地区,这样的网点收缩与布局,无疑增加了对农村居民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民的金融排斥性,即不但降低了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而且也增加了农户进行储蓄的难度,以及通过银行或信用社购买债券和保险产品的难度。

三.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分析

(一),农村金融市场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

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类金融组织形态,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两种组织形式:一是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正规金融;二是以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等民间金融为主体构成的非正规金融。整个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适应性不强、开放性不足、竞争性不够、效率性不高、稳定性不好,在严重制约农村金融供给的同时也抑制了农村金融需求。

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严重不足,很自然地诱使了各种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蓬勃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间借贷已经形成农村各经济主体之间互助性的无息民间借贷、有息甚至高息的农村民间借贷和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三个层次。而且,这些民间金融已经具有明显的社区性(基于一定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人格性(交易活动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人格化)、分散性(交易的频率高、金额小,高度分散)和层次性(经济落后地区以民间借贷为主,发达地区已出现较为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等特征。到 2004 年我国民间融资规模已达到 9500 亿元,占 GDP 的 6.96%左右;本外币贷款的 5.92%左右。可见,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型融资渠道。当然,目前的民间融依然还处于地下发展状态,还不具相应的合法性,从而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构少、资金量小,供给总

量不足。而且由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低,贷款难以及民间金融“挤出效应”等,造成对正规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然而农村金融机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保险、证券、信托、代理、结算等业务极少;在存款方面主要是一般性储蓄品种较多,但是能够提供转帐结算的往来账户、异地存取、以及信用卡等业务较少;在贷款方面主要是生产性贷款较多、生活消费贷款很少,短期流动资产贷款较多、长期固定资产贷款较少等。我国农村金融业务仍具有单一性,直接金融业务几乎还等于零,而银行业务儿十年仍停留于简单的存、放、汇业务,而且存、放、汇的方式也是单一和模式化的。近儿年的金融改革,在金融业务上虽有所创新,但无多大起色。

1,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不完全匹配

(1),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仍然不足。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2),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变不到位,缺乏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意识。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还停留在一般的存贷款业务上,对于农民来说,这些服务存在着缺乏了解,成本太高,手续繁琐等问题;

(3),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其业务活动往往无法适应小农经济,也无法解决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

带来的高风险和巨额成本等问题。中国实际上缺少的是贴近基层、根植于农村的微型金融组织;

(4),监管资源配置不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缺陷,缺乏支持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条件;

(5),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个别机构甚至偏离支农方向导致资金过多地流向城市,而且地方政府部门过多干预人事任免和经营;

(6),在机构的设立上过多地依赖于金融资本,因而对蕴藏于民间的巨大的非金融资本形成了一定的排斥性。

2,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自身存在缺陷

(1),多数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的条件,这是造成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较为突出,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状况不透明,对外报送的账表不真实,缺乏可信度。自有资金不足,生产经营主要依靠负债方式;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贷款的风险化解和补偿能力较弱。

(2),中小企业不重视信息反馈与自身实力的匹配,难以成为银行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对象。一些企业不重视自身资本积累,没有将企业盈利的相当部分用于增加资本金。成立时注册资本为50万元,经过数年的资本积累,虽然企业综合实力大增,但注册资本没有变化,再加上账表反映不实,只能一直作为微小企业客户向银行融资,无法取得与其实力相当的信贷资金支持,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3),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房产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分离,成为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障碍。一方面是导致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无法办理抵押贷款;另一主面改制企业减少了土地资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提高,信用等级下降,银行贷款受到影响。同时,农村土地制度、评级制度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约束了农村供给。大量的城市土地被作为抵押物,但在农村还没有解决。

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对策及建议

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因此,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力度,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重视监管队伍的建设以及加强行业与自我监督;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如加大宣传和诚信教育的力度和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如确立合理的农村财产和产权制度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抵押担保的方式;

(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其他相关配套体系。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问题研究》作者:龚明华等中国银监会研究局监管研究系列丛书出版社2009-11-01版

2,《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作者:熊德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3,《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作者:李宝颖硕士论文

4,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杨培植2011年硕士论文

5,《农村金融的供求失衡分析》作者:蔡晨 2009年硕士论文

金融市场有关理论

金融市场有关理论 第三节金融市场有关理论 (一)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概述 市场有效性与有价证券价格真实性息息相关。市场有效性是有价证券价格真实性之基础 所在,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有价证券价格就是真实的,如果市场不是有效的,那么有价 证券价格就是不真实的,可能是扭曲或虚假的。 如果一个市场是完全、开放、无限制的,信息是完整、对称的,那么这个市场一定是有 效的。市场有效性,说明有价证券价格可以及时反映市场可以得到的完整信息。因为在有效 市场上,有价证券价格是建立在可获得完整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并依据最新信息变化而快速 调整,且围绕其投资价值不断波动。有价证券价格看涨是因为市场信息源对有价证券评价上 升,而价格看跌是信息源对其评价下降。 (二)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西方经济学家将有效率市场分为强效率市场、半强效率市场与弱效率市场。强效率市场 指市场全部信息源(公开与内部)与预期收益关联紧密,而非预期收益则与信息源关联不紧

密。半强效率市场指市场全部公开信息与预期收益关联紧密,非预期收益与全部市场公开信 息关联不紧密。弱效率市场指现期的预期收益与前期的预期收益关联紧密,而现期非预期收 益则与前期预期收益关联不紧密。 投资者的市场行为,通过市场有效性在大多情况下均可得到诠释。由于市场是有效率的, 所以有价证券之间的相对价格亦是有效率的。在强效率及半强效率市场里,投资者便可依据 以前的市场行情来预测未来的市场收益。但在弱效率市场里,即使投资者获知以前的市场数 据,对于他们预测未来的投资收益也毫无裨益。 正是由于市场有效性与有价证券价格息息相关,使投资者在进行有价证券选择时,能够 做出果断的抉择。在他们看来,市场信息使自己感觉某一有价证券是否值现时市价,从而决 定是否持有该有价证券。根据对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判断,投资者买进一种有价证券,是因为 他们感知该有价证券应高于现时市价,而当他们卖出某一有价证券,则感知该有价证券低于 现时市价。例如,一只X股票现在的市价已达18元高位,但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各种市场 信息(经济政策、股市指数、该股税后盈利、企业重大消息等),感知该股的未来预期价格

浅谈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710886732.html, 浅谈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作者:张金恒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10期 一、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一)农村经济发展依赖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推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特定自然地域、经济情况、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经济区域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产业化等作为发展目标的。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化依赖于农村产业企业的支持和充分的资金供给。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为企业融资、吸纳农村剩余资金和促进资金的循环创造了条件,否则就会出现企业融资贷款困难,优势产业发展不起来,难以引导和促进当地农户有计划有规律的生产。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多、小、杂、全,农户自给自足的多品种,多样化生产,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金融市场不完善导致农村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农业的产业优势发展不起来,区域经济没有支柱产业的支撑,农村的现状更加难以改变。因此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快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有效吸收农村剩余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活跃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产品种类与层次还不够丰富,风险定价等市场功能有待增强,大部分农户的投资渠道单一,储蓄仍是理财首选,股票、证券投资占比不足5%,导致资金外流严重,企业融资困难,难以解决劳动力等问题,农民只有到外地寻求就业,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农村农户缺乏收入来源,农村吸收剩余资金的能力有限。劳动力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帮助农村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农村资金沉淀、逆流,才能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满足多层次农村经济主体资金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形式都不尽相同,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金融工具与金融组织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动态调整就越迅速,对经济的渗透力和促进作用就越强。因此,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结构比单一形式的金融结构更能够满足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以某县

农村金融状况调查报告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寒假调查 农村金融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金融状况调查报告 为落实学校的关于2012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在老家的农业银行做了相关调查,并走访了农家、借助网络资源,对“农村金融状况”略作了解,现将调查结果做成如下报告: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化 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分三个阶段的改革,如下: 第一阶段: 1979~1993。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主要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 包括:①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并改变了传统的运作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②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重新恢复了名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地位。农村信用合作社也不是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但它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 ③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 ④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

第二个阶段: 1994~1996。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改革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 更具体地说:①于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试图通过该银行的建立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中剥离出来; ②加快了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步伐,包括全面推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对信贷资金进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等; ③继续强调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就是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改由县联社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第三个阶段: 1997~现在。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 主要体现在:①开始在国有专业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 ②收缩国有专业银行战线。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活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内涵日益丰富,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一份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的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

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至XX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XX年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XX年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亿元租赁

最新整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最新整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为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三农”问题倍受关注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了“以农为本,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成为当地“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支持“三农”工作总结 (一)机构网点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乡机构,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市场营业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品种最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努力,我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显示了其资金充裕、信贷规模扩张,支持我区企业、个人的生产及消费,有效保证了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不断加大支农资金,充分体现支农主力军地位 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地支农资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来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在全区金融机构总体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为当地支农工作的“主力军”。 二、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 我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三农”快速发展及自身经营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资金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造成我社支农资金供给不足。农村经济主体一方面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将大部分资金存入其他商业银行,造成我社后续资金补给不足,且难以满足当地“三农”发展的信贷需求。 (二)信贷服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社支持“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简单生产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关于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1 金融市场行业分析,金融市场调研报告先看战后西方金融市场上盈余单位一方是怎样显示其力量的。盈余单位所关心的是资金的收益率。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金融市场最富裕的盈余单位早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可以选择,而为数众多的中、下层盈余单位,则长期是依靠银行的中介来出借他们的资金.然而,金融市场银行的追逐利润本性及其与政府的联合,会以压低存款利息率等方式(如美国的Q项规定)损害盈余单位的利益,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银行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金融市场损害更为严重。 在60-70年代的美国,这情形曾逼着盈余单位走 “脱”(Disintermediation)道路,金融市场即舍弃以银行为中介的接融资而趋向股票、债券等的直接融资.金融市场应运而生的是一些代表中小盈余单位从事证券买卖的“机构投资者”(如货币市场

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信用合作社),增添了银行的竟争对手。金融市场面对这“脱媒”的威胁,银行便有“创新”的反应,金融市场而这就引起了前述货币概念模糊、金融机构间争夺剧烈、银行经营自由化等现象.金融市场从银行同盈余单位的矛盾来观察这些问题,可有纲举目张之效。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

农村金融学-在线作业-A

农村金融学-在线作业_A用户名:W110702141017最终成绩:95.0 1. 下列对农村金融含义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作用的实体是资金 表现的形态是货币 以上都不对 采用的手段是信用 金融活动是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作用的实体是资金| 表现的形态是货币| 采用的手段是信用| 金融活动是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2. 农村金融的特点()。 管理较难 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风险较低 以上都不对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管理较难| 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3. 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 合作金融 私人借贷 以上都不对 商业金融 政策金融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合作金融| 私人借贷| 商业金融| 政策金融 4. 正规金融机构包括()。 银行类金融机构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民间私人借贷组织 农村合作基金会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银行类金融机构|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5. 农村金融的作用()。 调节货币资金稳定农村经济 管理农村资金,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以上都不对 资源配置 筹集和分配农村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调节货币资金稳定农村经济| 管理农村资金,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资源配置| 筹集和分配农村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 6. 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中,最主要的理论是()。 金融创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业信贷补贴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业信贷补贴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7. 以下属于合作金融特征的有()。 合作金融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以自愿入股的方式采用合作组织形式所经营的金融 以上都不对 合作金融是互助金融,不以营利为目的 合作金融组织能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 合作金融立于精神与道德之上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合作金融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以自愿入股的方式采用合作组织形式所经营的金融 | 合作金融是互助金融,不以营利为目的 | 合作金融组织能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 合作金融立于精神与道德之上 8. 邮政储蓄小额贷款的业务品种()。 以上都不对 农户联保贷款 商户联保贷款 农户保证贷款 商户小额贷款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农户联保贷款 | 商户联保贷款 | 农户保证贷款 | 商户小额贷款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

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 。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 的严重问题。 2. 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 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 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不会写的话可以参考下文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较为宽裕的资金状况与部分子市场风险的不断累积,是进入201x年以来上海金融市场运行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宽货币、紧信贷”的实质在于储蓄资金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导致资金在商业银行大量沉淀,这同时也反映了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发展滞后,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步伐,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快速和稳健发展。 上半年,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累计成交万亿元,日均成交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由于市场资金保持持续宽松,市场利率价格区间不断下行。同业拆借、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由月的、和,下降到月的、和,分别大幅下降、和。月日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以后,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下降。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比上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月末则降到。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显著增强,但是货币回笼量仅相当于外汇占款量。虽然上半年央行票据的发行节奏不断趋于缓和,进入月份后更是取消了年期央票的发行,但是票据发行总量明显增多,上半年,央行共发行票据期,共计回笼资金亿元;进行了次正回购,共计回笼资金亿元;春节前进行了次逆回购,共计投放资金亿元;

三项合计,上半年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回收亿元基础货币,而去年上半年净回笼仅为亿元。相对于上半年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加额而言,公开市场操作较好地对冲了外汇占款的资金投放量。 上半年,一方面由于市场资金宽松,票据市场利率始终处于下降通道;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审慎,贷款增长放缓,商业银行买票并持票到期以弥补信贷规模下降的意愿不断增强。上半年,上海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及买断式转贴现业务余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同比分别下降和上升;承兑、贴现及买断式转贴现累计发生金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同比分别下降和上升。 上半年,沪市共有家首发、家增发,合计募集资金亿元,同比仅增长。月份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均暂停。 沪市、股合计成交亿元,日均成交亿元,同比大幅下降。沪市上证指数振荡走低,股价整体下调。上证指数年初以开盘,月末以收盘,比年初下降,振幅达。债券市场:在加息预期减弱和市场充沛的资金推动下,沪市国债指数始终处在连续上升通道中,并屡创近年新高。沪市债券市场累计成交亿元,日均成交亿元,同比下降。银行间债券市场保持了半年的上涨行情,债券综合指数处于持续上升趋势,至六月末已升至点,创历史新高,与年初点相比,上升点,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前景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前景分析 于阳如/文 【摘要】本文依次通过政策层面、供需情况、资本状况、业务创新情况四个层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出其未来的拓展前景。后续分析总体上以需求方向,新兴资本力量,金融风险规避的有效方式,外部力量进入情况,体系构造完善程度,改革推进状况六个维度来展开论述。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国家金融政策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放开,预计到2021年,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发展成为体系健全、网点广布、工具齐全、竞争充分、交易频繁、运行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化金融市场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拓展前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公报披露,我国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66778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2亿元。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88717亿元,增加14803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3555亿元,增加396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75162亿元,增加10838亿元。可见农村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了。 农村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化农业经济的核心,必然成为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三农”事业的发展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外经验看,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是促进农村业和金融业良性互动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也应当加快农村金融市场拓展的步伐,以此促进农村业和金融业的良性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一)政策层面分析 从2004年一直到2012年,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三农”问题。国家政策旨在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业务和小额信贷组织。 2012年2月24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本次准备金率下调主要因为当前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偏高,存款大幅减少,影响银行放贷。目前,农村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多,“存准率”的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加强金融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支持。 此外,部分省份已经出台政策其中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提到,将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纳入担保物范围。该举措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贷款难的尴尬局面。 (二)供需情况分析 从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情况来看,中国农业银行逐渐撤并基层分支机构,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担当起为农村发展发放政策性资金的角色,只是代理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广大农村只剩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发挥着正规金融供给者的作用。这也为非正规金融供给者提供了广阔空间。 农村金融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却难以得到满足。究其原因是农户数量极其庞大,相应地对资金的总体需求就非常庞大,而当前大多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和配套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多层次的融资需要。农村信贷需求的局限性也是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资本状况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极不对称。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到政府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从而造成农村金融业务的“非农化”,农村相对于城镇而言,融资渠道比较窄,资本的运作能力也相形见绌,资本在农村形成不了高地,使得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 (四)业务创新情况分析 在业务创新方面,涉农金融组织必须站在“三农”用资方的立场,想用资方之所需,不仅要满足现有的“所需”,还要挖掘潜在的“所需”,让用资方享受到真正的超值服务。 此外,农业上市企业对农村金融业务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处于农业产业链条前端的种业类上市公司如隆平高科等以及处于末端的双汇发展、伊利股份等的经营成功似乎昭示着农业未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农村金融市场均衡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农村金融市场均衡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郭兴平 (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北京,100005) 摘要: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无法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本文以农村金融市场为切入点,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需求以及供求均衡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应用这些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需求均衡启示 作者简介:郭兴平,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北京100005。 中图分类号:F830 Rural Financial Market Equilibrium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GUO Xing-ping (Postdoctoral Mobile Research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Postdoctoral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005, China) Abstract: Rural financial issue is the supply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rural finance. Mak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s the entry poin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theory of the supply, demand and 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Then, this paper applied these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and draw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Keywords: Rural financial market, supply, demand, Equilibrium, Implications 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造成农村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其巨大的金融需求。因此,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资源配置问题,即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是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前对农村金融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信贷补贴理论、市场竞争理论和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及其政策含义的分析,而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农村金融的市场供求均衡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农村金融政策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的制订将更加直接和有效。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也是当前发展经济学和发展金融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ZD023)。

农村金融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五 2012 6 关于全县农村金融稳定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顾安飞孙诗强) 近期,由县金融办公室牵头,以农房重建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及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开展和理赔、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等内容为重点,对全县农村金融稳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全县农村金融工作现状 (一)农房重建贷款情况 - 1 -

“5.12”地震后,县委、县政府本着“民生优先”的原则,大力贯彻落实各项金融扶持政策,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灾后重建领域特别是农房重建的信贷投入,为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县农村信用社主要承担了全县的农房重建贷款工作。 截止2012年5月末,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灾后农房重建专项贷款 19136户,金额50640万元;收回贷款10724户,金额33038万元;现有余额户数8412户,金额17602万元(其中:困难农户重建贷款395户,贷款金额947万元;收回贷款67户,金额217万元;现有余额户数328户,金额730万元)。其中,不良贷款54户,金额118万元,不良占比为0.67%,欠息户数727户,欠息面8.64%,欠息金额70万元,欠息率1.22%。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2008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同年9月在长卿镇开展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在长卿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3月县政府又出台了《梓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向全县。2010年又将玛瑙镇、石牛镇、石台乡确定为“农村信用体系宣传示范点”,2011年5月,在团县委和县人行的推动下,又在全县启动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活动。 - 2 -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048-87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

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村金融市场论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d710886732.html,/) 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 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概述 在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 (1)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对各类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的研究表明,只要提供存款的机会,即使贫困地区的小农户也可以储蓄相当大数量的存款,故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 (2)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 (3)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4)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农村金融市场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该理论认为,利息补贴应对补贴信贷活动的一系列缺陷负责,而利率自由化可以使农村金融中介机构能够补偿其经营成本。这样就可以要求它们像金融实体那样运行,承担适当的利润限额;利率自由化也可以鼓励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动员农村储蓄,这将使它们更加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同时使它们有责任去管理自己的资金。 农村金融市场论的评析 农村金融市场论虽然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但它的功效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例如,通过利率自由化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是一个问题。自由化的利率可能会减少对信贷的总需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农户获得资金的状况,但高成本和缺少担保品,可能仍会使它们不能借到所期望的那么多的资金,所以,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以照顾小农户的利益。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有适当的体制结构来管理信贷计划的话,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仍然是有道理的。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论,农村金融改革是十分重要的:(1)农村内部的金融中介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储蓄动员是关键;(2)为实现储蓄动员、平衡资金供求,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实际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3)农村金融成功与否,应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额)与经营的自立性和持续性来判断;(4)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目标贷款制度;(5)非正规金融具有合理性,不应无理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信贷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也建立了相应的监管体系,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解开农村信贷补贴理论,希望能帮到你。 所谓农业信贷补贴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该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 (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它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该理论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根据该理论,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较其他产业为低。考虑到地主和商人发放的高利贷及一般以高利率为特征的非正规金融,使得农户更加穷困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使其消亡,通过银行的农村支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组织,将大量低息的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同时,以贫困阶层为目标的专项贷款也兴盛一时。

农业信贷补贴论存在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如果农民存在可以持续得到廉价资金的预期,那么农民就缺乏储蓄的激励,这使得信贷机构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从而农业信贷成为纯粹的财政压力; (2)当低的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 农户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时,那么官方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照顾大农户,这使得低息贷款的主要受益人不是农村的穷人,低息贷款的补贴被集中并转移到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 (3)政府支持的、不具有多少经营责任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地监督其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这样会造成借款者故意拖欠贷款。 对消除贫困贡献最大的,可能既不是贷款也不是储蓄,而是建 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制。而农业信贷补贴政策会逐渐损害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的衰退,这最终使得农业信贷补贴政策是代价高昂,但收效甚微。实践表明,农业信贷补贴论下的专门农业贷款机构,从未发展成为净储户与净借款者之间真正的、有活力的金融中介。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为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三农”问题倍受关注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了“以农为本,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成为当地“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支持“三农”工作总结 ,一,机构网点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乡机构,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市场营业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品种最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经过多年努力,我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显示了其资金充裕、信贷规模扩张,支持我区企业、个人的生产及消费,有效保证了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不断加大支农资金,充分体现支农主力军地位 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地支农资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来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在全区金融机构总体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为当地支农工作的“主力军”。

二、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 我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三农”快速发展及自身经营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资金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造成我社支农资金供给不足。农村经济主体一方面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将大部分资金存入其他商业银行,造成我社后续资金补给不足,且难以满足当地“三农”发展的信贷需求。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二,信贷服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社支持“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简单生产信贷需求,但随着当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信贷服务机制跟不上,导致新时期下当地“三农”发展的新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三、完善服务机制的建议 ,一,立足服务“三农”,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 我社市场定位为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中小企业,并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强社之基、固社之本,常抓不懈,积极创新服务“三农”的业务品种,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1、通过创新服务手段、丰富业务品种等措施,有效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社业务种类已达多个,如小额扶贫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抗震安居工程贷款、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和林果业、畜牧业贷款等等。并按照自治区产业结构规划和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设施农业、个人生产经营、工资质押等贷款品种。 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农户联保贷款等传统精品业务时,在参考农户资信状况、种植面积及物化投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最高贷款金额。

金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金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那怎么写金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金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们财经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开展了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活动,重点听取了市金融办、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召集市管局、农商行、国投担保、中国人寿、华泰证券等单位开展座谈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近年来,我市各金融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加大对地方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金融统筹机制不断健全。20xx年,我市专门设立金融办,负责全市金融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自金融办成立以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陆海统筹发展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市金融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企业在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交易的意见》,有序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目前,全市有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天交所挂牌企业4家、江苏股交

中心挂牌企业1家。出台了《关于对金融部门信贷投放实施考核奖励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出台了《启东市企业信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小额贷款监管实施细则》,在防范地方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出台了青年创业贷款专项意见,引导银行机构对22名农村青年发放了525万元的创业贷款,利用金融支持有效缓解了我市的就业压力。 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以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为主体,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保险、证券等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9家,位居南通六县市前列。小额贷款公司6家,融资担保公司 2家,保险机构40家,证券2家。此外,浙商银行、华夏银行等机构分设正在筹办中,恒昌财富等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正在我市蓬勃发展。 金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努力保持全市金融总量合理适度增长。至20xx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8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亿元,增长14%,存款增量位居南通六县市第三;各项贷款余额651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16%,贷款增量位居南通六县市第一。今年1-2月份存款增加亿元,同比多增亿元;贷款增加亿元,同比多增亿元。20xx 年全市银行机构实现账面利润亿元,保费收入亿元,证券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