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如不见钢琴演奏教学简谱.doc

不如不见钢琴演奏教学简谱.doc

不如不见钢琴演奏教学简谱.doc
不如不见钢琴演奏教学简谱.doc

不如不见钢琴演奏教学简谱

不如不见钢琴演奏教学简谱

不如不见这首歌讲的是一对已经分开多年的昔日恋人,时隔多年之后的某一天女主角约男主角到自己现在的城市见面,但是等到最后见面时发现彼此已经没有了从前在一起时的那种从容自在,尤其最后一句尤为伤感:“即使再见面,成熟地表演,不如不见”。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如不见歌词

头沾湿

无可避免

伦敦总依恋雨点

乘早机

忍耐着呵欠

完全为见你一面

寻得到

尘封小店

回不到相恋那天

灵气大概早被污染

谁为了生活不变

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

中间隔著那十年

我想见的笑脸只有怀念不懂怎去再聊天

像我在往日还未抽烟

不知你怎麼变迁

似等了一百年

忽已明白

即使再见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见

寻得到

尘封小店

回不到相恋那天

灵气大概早被污染

谁为了生活不变

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

中间隔著那十年

我想见的笑脸只有怀念不懂怎去再聊天

像我在往日还未抽烟

不知你怎麼变迁

似等了一百年

忽已明白

即使再见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见

不如不见歌手介绍

陈奕迅Eason Chen,1974年7月27日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流行男歌手、演员,香港演艺人协会副会长之一。

1995年在香港地区参加TVB举办的第14届新秀歌唱大赛,从而跟华星唱片公司签下歌星合约,正式踏入香港乐坛。1996年推出首张个人同名专辑《陈奕迅》,1998年推出《我的快乐时代》并获得叱咤乐坛流行榜至尊唱片大奖。2003年成为第二位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的香港

歌手。2005年推出的专辑《U87》。2006年、2007年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2009年以《不想放手》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1997年,陈奕迅开始参演电影。2010年1月10日,他在“美涛·领衔2009腾讯网星光大典”中凭电影《金钱帝国》获得港台年度电影男演员荣誉。2014年1月24日,陈奕迅获得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学位;5月15日发行国语概念专辑《米·闪》,获得第2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

钢琴演奏技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6840899.html, 钢琴演奏技巧研究 作者:郝宏图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5期 【摘要】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研究是钢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呈现流畅出 色的演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师徒相承的模式使得许多训练技巧都是经验的总结和沿袭的结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难以避免出现演奏者手部肌肉损伤的现象。拥有超高的技巧并且远离伤痛的影响,是钢琴演奏者一直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因此,研究钢琴演奏技巧中的手部肌肉训练和手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概括了钢琴演奏技巧的内涵,指出手部肌肉训练和手腕运用对于提高演奏技巧的重要性,并且也对如何正确进行手部肌肉的训练和正确运用手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钢琴;技巧;手部肌肉;手腕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57-02 一、钢琴演奏技巧的含义和内容 钢琴演奏技巧从技术层面上概括,包括音阶、琶音、双音、八度、连续、断奏等多种弹奏法,还有力度和音色的变化等。钢琴演奏技巧有时也被总结为出色流畅的经过句演奏、快速的手指动作、放松但是具有重要辅助作用的手臂和手腕的运用等。钢琴演奏技巧是通过对手指、手腕和手臂的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实现的,彼此之间只有配合协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 钢琴演奏技巧虽然包含许多方面,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手指和手腕两个部分。松弛灵活的手腕和严格的手部肌肉训练,是实现弹奏的连贯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基石,良好的钢琴触键一定是手指的独立和手腕灵活松弛,以及手臂自然重量相互协调的结果,手腕和手部肌肉训练得当,才能够使音色清晰、明亮而又均匀、细腻,透露着轻快的声音变化。 二、手部肌肉训练和手腕运用在钢琴演奏技巧中的重要性 (一)手腕运用在钢琴演奏技巧中的重要性 手腕在钢琴演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也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成败与否。手腕具体指的是连接前臂和手的部分,起到大臂向指尖传递力量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起到调控手和手臂的重要作用,手腕松弛是演奏的关键。 1.手腕松弛是获得重力弹奏的关键。手腕作为大臂向手指输送力量、连接手和手臂的重要部分,与钢琴演奏的力度息息相关。演奏者想要将手臂的力量输送到手指,手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手指触键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力度。当手腕由于精神紧张不能够得到有效放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

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designate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periodically repaired, if significant quality problems, whether it's design or construction reasons, are required at the first meeting to study and propose solutions; 5) post through re-examination on the basis to resolve all

钢琴装饰音弹奏技法详细介绍

钢琴装饰音弹奏技法详细介绍 练习时,要单独抽出来练习。 一般说,大跳的距离越远,抛物线事物度数越大。 尤其八度跳跃时,手的架子要稳定,技巧:可以用眼睛的余光控制一指和五指的准确性。 钢琴的单震音是指:不相邻两音的极速交替反复地弹奏。 双震音:一个音与双音,双音与双音,一个音与三个音之交替极速地弹奏。 是手腕的力量用力,手指的力量处于被动状态,音乐的越是高潮兴奋阶段,震音力度越强。 如何弹奏钢琴“大跳,震音及装饰音倚音主要分:前倚音,短倚音,长倚音,复倚音,单倚音和后倚音等。 长倚音和短倚音的差别,主要是弹奏实质长短的差别。 如何弹奏钢琴“大跳,震音及装饰音波音,是辅助装饰音,主要分为:上波音和下波音。 (顺波音和逆波音)上波音:主要音和上方辅助音构成,下波音:主要音和下方辅助音构成。 如何弹奏钢琴“大跳,震音及装饰音回音:主要有主要音,上方辅助音,下方辅助音,共同构成的旋律装饰音。 顺回音五个音是比较均匀的,亦可以弹奏成不同的时值节奏。 逆回音则与顺回音弹奏相反。

如何弹奏钢琴“大跳,震音及装饰音颤音:主要由本音,二者快速地交替弹奏而成的装饰音。 弹奏法主要有两种:(一)从本音开始。 (二)从本音上方或下方的二度音开始。 弹奏时要有速度同时还要均匀。 其速度和音色由于作品的不同而不同。 假如一个曲调只有五度内的五个音,原则上就不要移位,只用原位指法。 当旋律音超出五度范围时,就要移位。 移位的原则是移动一次后能在新的位置(新的原位)上稳定一段时间,或者说移动一次能“多管用些,避免不断地移位。 这就要瞻前顾后,自己计算,究竟从哪个音开始转移、转移多远最为有利。 2、移位有两种。 一种是手指伸张开(首先是大指与其他指间的伸张)完成的移位。 另一种是大指从其他指的下面或其他指从大指上面的越过完成的移位。 这两种移位,原则上能用“伸张方式的,就不用“越过方式。 3、不要回避“不听使唤的手指,但也不是故意多用不听使唤的手指,而是要用该用的手指。 4、两个超出八度以外的远距离音的连续,原则上(而非任何情况下)

钢琴教学的四个阶段

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等。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演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写的大量练习曲是针对古典作品演奏技术,即“古典技术”训练的,主要是手指的颗粒、均匀、快速,对左手的训练较为薄弱,因此期间必须增加各类作曲家的联系曲目作为补充。这些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穿插进行,不能一味的依次一条条的弹下去。 儿童的启蒙阶段 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线谱入门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用的是中央c入门法。 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为主的入门法,突破了以往此类滩牡囊粲蚓窒蓿 ?指开始学重量落下,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法。 冯·德·魏尔德:《陶梅格·露丝》系列。这一幼儿系列较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 柯达依:《钢琴学校》第一册。 巴托克:《小宇宙》。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门课本。因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种种非大调或小调结构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黑键及各种调式,含有许多复调模仿级对位因素。 齐格勒:《钢琴教本》第一册。该书的特点是先听后弹,耳朵领先。 勋格勒:《钢琴教室》第一册。 狄贝阿里:《二十八首联弹练习曲》中较容易的,越早让学生进行四首联弹训练,越有利于养成用耳朵听辨声部与互相配合的习惯。 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doc

目录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1、钢琴的声音原理与特点 2、手指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3、演奏技术中的创新性训练 3.1、科学性的重复性训练 3.2、提炼技术难点的训练 3.3、在演奏中运用歌唱性的技能训练 3.4、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慢速练习 4、良好的心理因素是体现完美音乐技能的有力保障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音乐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然而,这件乐器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为人类呼唤出了许许多多的制作师、作曲家和演奏家。制作师们把钢琴的性能和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伟大的作曲家与演奏家们则将自己融入到这件具有广博包容精神的乐器中,以激情、心血甚至生命谱写和演绎了三百年的沧海桑田。三百年来,钢琴作品在演奏家想象力的驾驭下,创造出千百种丰富的音响世界。在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中,几乎留下了历代每一位作曲大师耕耘的足迹。在一部完整的乐器艺术史中,正是因为有了演奏家和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演奏家与作曲家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使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得以流传,历代大师们的不同风格的高超演奏技艺和他们的风采,深深地打动着亿万人的心,从而更加确立了钢琴在乐器王国中的重要地位。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地探索钢琴的演奏之道;如何将音乐与钢琴演奏完美的结合,成为人们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钢琴这件起源于欧洲的乐器己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钢琴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钢琴艺术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与教育家,为我国的钢琴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涌现出许多世界闻名的钢琴大师,他们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音乐天赋,再加上精湛的演奏技巧,使他们的演奏艺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中国钢琴艺术从而得到了世界的赞许和认可。 一、钢琴的声音原理与特点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Explanations of the Piano Pieces for the National Grading Test New Edition,Grade 2 第二级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基本练习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D大调,第二组是A大调,第三组都要练熟,进入考场后,由评委老师任抽一组。 二级的这三组不同调性的基本练习,每一组里有三种内容。 第一种是双手弹两个八度的音阶。 首先,大家必须意识到,音阶练习是很重要的。我们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但是钢琴有88个琴键,要想在琴键上跑动顺畅,除了手指均匀度的要求外,还要手指以大指为主导和轴心进行转动。因此,大指左右的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在音阶练习中,外向进行时大指从手掌下钻进去的穿指动作和内向进行时2、3、4指从大指上的跨越动作都能得到练习。因此,我们每一级都要练习音阶,大家更要把音阶作为每天的日常练习,来保证基本功的一贯性。不能到考试前几周才开始练习,那是肯定记不住的。 在一级中,我们学习了C大调和一升、一降的三个调性。在二级中,我们的范围扩大到二至四个升号,而且每一个调在形式上是和一级不同的——音阶是两个八度双手一起弹。这和单手弹相比是难了很多。因为一只手弹的时候,以右手为例,上行时主要是1指钻进去的动作,下行时主要是2、3、4指跨越的动作,动作比较单一,所以相对容易掌握。但是,两只手一起弹的话,两只手的动作刚好是相反的,尤其一开始两只手合起来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要进行分手的练习,把分手的动作弄清楚以后再合。 二级的音阶没有速度要求,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根据能力来决定速度。但是,不管快慢,都要弹得很均匀(包括声音上的均匀的速度上的均匀)。因此,在弹奏音阶时,要特别注意手的动作要很平稳。最忌讳的就是大指不做准备,到大指弹的时候猛然一拐,弄出明显的重音。 第二种是四个音一组的短琶音。 在原来“跨世纪新版”的二级中,有两种短琶音供选择,现在我们考虑到考生到了二级,已需要适应一些开张度相对大一些的曲子,所以,我们只保留了一种开张位置的短琶音(四个音一组)。 二级考生一般年龄都比较小,所以在弹张开位置的短琶音时,要注意手腕的左右调解,上行时,每四个音有一个由左到右的手腕动作。不然手小的学生,弹起来就会觉得有些勉强。具体来讲,手腕要帮每个手指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直对键盘的位置,使手臂的力量直接通入键盘用力,就会比较舒服,顺畅。

钢琴演奏的指法大致分为这五种基本指法

钢琴演奏的指法大致分为这五种基本指法1) 一对一最最基本的是一个手指头正对着一个键盘。五个手指就对应do、re、mi、fa、so五个音 2)穿指,或“拇指潜移”,也有人叫它“钻山洞”,就是1指从2指或3指或4指下面穿过,去弹奏更高的音的指法。 穿指有一些规则。 a、只能用1指去穿,而且只能穿2,3,或4指,不能穿5指。穿5指是忌讳的。另外,1穿2和1穿3的场合比1穿4要多一些 b、如果2、3、4指在白键上,那么1指在穿指后不可以落到黑键上。否则就是别马腿,大家可以试一试。这是要说一下,1指由于其生理构造,不太适合经常上黑键。但它在相对少数的一些场合还是需要上黑键的。但是一定要在顺手的情况下才可以。 c、穿指跨度不要太大,要尽量避免穿4度以上的距离。什么是4度?从do到fa的距离就是4度。可以试试,如果2、3或4指在do上,然后用1指穿,穿过去后落在so或者la上,一定会是很不愉快的。 3) 跨指,或“跨越拇指”,就是2指或3指或4指从1指上面越过,去弹奏更低的音的指法。 跨指有一些规则。

a、只能去跨用1指,跨其它指头是忌讳的,比如说4指跨5指是禁止的。而且只能用2,3,或4指跨1指,不能用5指跨1指。另外,2跨平台和3跨1的场合比4跨1要多一些。 b、如果1指在黑键上,那么2、3、4指在跨指后不可以落到白键上。否则就是别马腿,大家可以试一试。 c、跨指跨度不要太大,要尽量避免跨4度以上的距离。 4) 括指,又叫手指的伸展,是指把手指横向张开,要触键的两个手指与它们之间的手指数的总和小于要触的两个键盘的音程数的指法。 上行的时候叫括指,下行的时候呢,叫……还叫括指!而且括指不局限在 1 指上。见下面的图,4 指和 5 指的括指。 a、任何两个指头都可以括指。当然了,1 指和其它指头括得最多。 4 指和 3 指、4 指和 5 指用得少喽。 b、白键和黑键都可以括。当然了,括的时候要保证弹奏的方便。 c、当我们知道下面该括的时候,要提前准备,不要等弹到前一个音了再抓瞎准备后一个音。 d、如果不需要伸展很大的程度,就不要自找别扭。比如,弹 do、高音do、do的时候,明明能用 1 指、5 指、1 指,就不要用 1、2、1。

[我愿意钢琴演奏教学简谱]我愿意简谱

[我愿意钢琴演奏教学简谱]我愿意简谱 《我愿意》中王菲忽强忽弱的嗓音容易让人想到Dolars O'ridon,不过王菲还多了一分中式的柔情,音符的传递之间也多了一层润滑的感觉。今天给大家了我愿意钢琴演奏教学简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 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 转眼吞没我在寂默里 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 想你到无法呼吸 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去 大声的告诉你 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怀里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 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 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为你 一、钢琴的声学品质和弹奏性能 钢琴质量的评价体系中,包含了技术水平、工艺水平、性能的稳定性、耐用性、可维修性等。钢琴的性能主要有两大项,声学品质和弹奏性能。 一般而言,声学品质的优劣是相对的。音乐厅、录音棚、高等音乐学院的用琴,和一般练习用琴就有很大的不同。高水平的演奏就

要求选用优质卧式三角钢琴,才能达到音乐欣赏要求。而作为一般练习,普通立式钢琴即可满足要求。 弹奏性能方面,对于音乐厅、录音棚、钢琴教师及高级琴童,对音乐的表现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选用卧式钢琴。因为国际标准卧式钢琴和立式钢琴的要求不相同,在速度上,同一个音快速弹奏,卧式钢琴每秒12次,立式钢琴则每秒8次;卧式钢琴的琴键长度比立式钢琴长近一倍;同样的力度弹奏,卧式钢琴的弦槌对弦的冲击力比立式钢琴大得多,声音自然就丰满洪亮。在声学品质和弹奏性能方面,立式钢琴与卧式钢琴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练习使用,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二、音准的稳定性 1、湿度对音准的影响 钢琴同其他以木材为基材制成的乐器一样,音准的变化是常态。这是因为,弦鸣乐器必须要有共振腔体,共振腔体的振动决定了乐器的音色。共振腔体多以木材制造,受湿度的影响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音色的微小影响人们不易觉察,然而对于同时发生的音准变化,却非常敏感。可以断言,钢琴音准的变化源自音板,而非弦轴松动和琴弦张弛变化所致。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音高会提升就是证明。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第项内容是乐曲一共四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山娃》张朝曲 这首作品描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生活非常自由自在,性格非常活泼开朗。他们光着脚,在山里跑来跑去,感觉非常自如愉快。 乐曲一开始的2个小节就要给人一种在山上远望的旷远意境与感觉。四次延长音的先后出现都要很好地加以想象,才能恰如其分地加以延长,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南方的山林之中。开始两个小节两次的一低一高,营造出很好的音乐空间感,2个小节的一强一弱也很仔细的做出来的话,更会增强其色彩的反差与对比。 紧接着是一句快速的从上向下的跳动句好像孩子们活跃的、欢天喜地的从山上跑下来。这一句听起来很难的,是快速两只手的交叉。但实际上大家只要把两只手的规律找到的话,不但有助于视谱,还有助于准确地弹奏。首先要把左手的减五度(e----降b)找好了,用整体的感觉来弹,再加上右手的a-----g-----e,这个句子就会弹奏得非常顺利了。 第6小节开始进入乐曲的主体部分我们把它当作A段,两个小节的过门要适当地强调每一小节第一个音,并认真地弹好连-----跳------跳-------跳的处理,让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主题的活泼性质。从乐谱上,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渐弱的记号,但是渐弱不能降低连跳处理的棱角,而是作为伴奏必须比右手的活泼曲调轻一点才行。 从第8小节是乐曲的主题出现,这个八小节的主题展现要弹得非常生动活泼,倚音要感觉很调皮的,连,断,保持音等都要弹得很分明。 第16小节开始,主题升高了十一度,音量变为mf,音乐的性质和第一遍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更明亮。 从第24小节开始是B段,曲调明显与A段有了不同,触键可以稍微的温柔和有一些控制的感觉。 接下来的乐句在前一句的下方五度,好像有人响应了前一句,这四个小节的后两小节和前面的第26、27小节比,音的进行是反向的。 下面的8个小节,和前面8个小节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第32、33、37小节的第一个音上加了一个倚音,音乐比前面8个小节显得更活跃和调皮。 后面是两只手的跳进,要抓住中心音降d并把不同高度的降d要看得很清楚才能弹得准确。 接下来的3个小节又是一个两只手的交叉跑动句,视谱和开头第3至5小节类似,左手要抓住减五度的距离(a---降e)其中加进右手的跑动,位置的感觉才能比较牢靠,只不过这里与曲首不同的是从下面跑到上面此处需做一个渐强引出主题的再现。 这一次主题的再现不仅比第一次主题的出现提高了八度还进行了一些变奏,加了一些倚音、加花、并把第24小节的音乐曲调也运用在第55小节的左手部分,好像更多的人聚在一起,比前面更加热闹,声音也更丰富了。 第63小节到67小节的连接句把减五度放在了右手(第63、65小节的a----降e,第64、66小节的e----降b),后面又是开头引子那样加倚音和延长音的高低音区对比,最后3个小节一次比一次轻,画面好像又渐远去了,大山又恢复了宁静和深远。 这首作品在全国的钢琴比赛中得过一等奖,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作品。大家在弹奏的时候要把握好音乐表现的情景,好像是一幅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小景,要弹奏得很生动。 第二首《e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H.34)海顿曲 这是一首海顿的非常着名的奏鸣曲,在原来的“跨世纪新版”考级中也先用了。尤其在第一乐章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表现。 乐章的开始是两个形象的交织,两种性格的人物。左手是生动的跳音,右手是温柔的连线,如相像为孩子和母亲的话,孩子非常活泼,母亲则是非常爱护孩子、安慰孩子、的一种对话与互动。 从上面谱例中,大家可以看到,右手的双音应看作两个声部,在弹奏的时候,高声部应该稍微突出一些。练习时,可以先两个声部分别弹奏来体会一下,再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更加清楚声部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 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第二首《前奏曲》凯列尔曲 这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前奏曲,复调性很强,有着类似建筑物的那种结构形式感。 这首作品的主题性质是挺拔、神气的。一开始,右手、左手的主题隔两拍相继出现,交叉在一起,像建筑一样,有一种很平衡的感觉,两只手合在一起形式感很强。另外,交叉在一起的主题还出现了两遍,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mp,所以,均衡的感觉和明暗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大家可以想象建筑的话,是高低错落、有明有暗的,这首作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对比,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的地方,要弹奏出“阶梯力度”的层次与对比,巴罗克时期,有两排键盘的古钢琴,在一排上弹出了mf,另一排上弹出mp. 像第6小节的地方也可以做出一个强、一个弱。 在第10小节右手的第一拍,从前面的一拍四个音的十六分音符,变为一拍六个音的三连音,大家弹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节奏和速度的统一性。 下面具体对装饰音进行一下说明。

钢琴演奏中五种必备指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指法| 钢琴演奏中五种必备指法,你是否烂熟于心? 弹奏钢琴的指法有很多种,学习各种各样的运指法,我认为它是一种纯技术的练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练技术就是练一种能力,最后达到手指灵敏、灵活、独立,如:《哈农钢琴练指法》这本教材,就是一种纯技术的练习。有人将纯技术的练习,非常恰当地比喻为是一种补药。补药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不能不吃,又不能多吃。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曾说过:“演奏钢琴最大的秘诀是: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指法,弹奏正确的琴键”。可见,运指法练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成为一种技巧,成为钢琴艺术。法国著名女钢琴家玛格丽特·朗在谈到技巧时指出:“技巧就是触键,是指法的艺术”。 弹钢琴时的手法娴熟,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左右手分工两边的琴键、手指之间的穿梭顺畅、手指的跨度范围、手指弯曲的程度,以下详解。 钢琴大致分为这五种基本指法 本文目录

01.一对一 02.穿指 03.跨指 04.扩指 05.缩指 【一】 一对一,这种指法是一个手指对准一个琴键,五个手指就对应do、re、mi、fa、so五个音,期间没有间隔的琴键。 【二】

穿指, 或“拇指潜移”,形象的称“钻山洞”,在需要连续弹奏从左至右的琴键时,可以用大拇指穿梭于其他四指的方法来实现连续的节奏旋律。就是1指从2指或3指或4指下面穿过,去弹奏更高的音的指法。 穿指一般有一些规则如下: a、只能用1指去穿,而且只能穿2,3,或4指,不能穿5指。穿5 指是忌讳的。另外,1穿2和1穿3的场合比1穿4要多一些 b、如果2、3、4指在白键上,那么1指在穿指后不可以落到黑键上。否则就是别马腿,大家可以试一试。 什么是4度?从do到fa的距离就是4度。可以试试,如果2、3或4指在do上,然后用1指穿,穿过去后落在so或者la上,一定会是很不愉快的。

钢琴演奏的八个技巧难点

钢琴演奏的八个技巧难点 钢琴演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是不可能更有富裕的去表达音乐.看到有好多人初学琴或者技巧根本没有过关的时候却在一味的讨论更好的去表达音乐,感觉有点没太大必要. 钢琴技巧非常多,这八个常用的技巧,也是提高演奏技巧的关键。 一、音阶 音阶24个大小调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的.别看简单但是要弹好非要下很长时间的努力苦练才可以.不难看出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阶.如果24个大小调音阶弹的非常好这根本就不是难事了.弹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音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有轻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那以后怎么能演奏出满意的音色呢? 二、琶音 包括24个大小调琶音跟属7减7琶音.这个是建立在音阶之上的东西.主要练习手指之间的扩张和伸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钢琴曲中琶音部分占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样的琶音都会出现.但都是24个大小调属减7琶音的变形模式.所以弹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八度 8度的演奏技巧我个人感觉有两种.第1个只用手腕技巧.第2个用手臂和手腕一起来完成.如果弹篇幅很长的8度片段比如李斯特匈6这就需要手腕技巧.手腕要非常灵活.如果弹钟最后结尾那一小部分8度就需要手臂的力量.这样才能弹出非常气势辉煌的效果.再比如李斯特英雄练习曲快结尾部分的两只手一样的8度片段这也需要手腕和手臂的配合使用.要不光用一个很难弹出FF 的力度跟很好的跳跃。 四、轮指 常用的轮指有3个指有4个指的.弹的要非常清楚非常好的颗粒性不能有任何模糊,混的成分在里面.比如740第735.李斯特的塔兰台拉,梅菲斯托,侏儒舞。 五、和弦 这个技术难点一直让很多人头疼.不过我感觉比较容易.主要还是练习方法问题.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有前有后.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轻巧干净利索.F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的声音.弹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弹下去的和弦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 六、大跳

关于钢琴演奏基本教学方法1

关于钢琴演奏基本教学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应该严格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打好正规而严谨的钢琴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初学者学习识谱,练习坐姿、手型之后,同时训练学生掌握“自然重量弹奏法”即被称只为“吊手腕”,手臂自然下垂,使其力量通过柔韧的手腕与稳固的手指有控制的触键,每弹完一个音,再用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将放松的手腕提起,然后落肘回腕,借下落的自然速度,把重量自然的控制地集中于预定手指指端,手指保持规定形状形成支撑点。 “吊手腕”练习开始时,用长时值、慢速度的音符,目的在于保持手行的前提下,手臂的自然重量和手指的正确站立,在后可动作逐渐加快,动作的幅度逐渐减小,处学者作为起步,这种学习是必须加强的。 关于训练学生手指独立、灵活性的练习 为了培养手指的动作意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克服手指相互间的粘连状态,手指尽可能抬高,下键动作、触键方式要迅速、果断、有力,这种练习方法是我们获取技巧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应用技巧本身。 单个手指的抬高练习,使每个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能达到演奏各类练习曲、乐曲对手指独立性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无名指(四指)的单个抬高的练习,对于手指的整体灵活性事一个质的飞跃。同时要练习手指整体抬高灵活性的练习,引深到乐曲和练习曲的弹奏之中,使旋律线条的连续性及手指跑起来的速度、力量能达到一个大的提高。钢琴弹奏中的用力和放松时矛盾的统一体,抬指练习的基本步骤是一个手指完成抬高落键之后,抬起第二手指落键而依次进行,要求在第一手指下键同时,完成第二个手指的最佳预备状态下键准备,而手指的准备状态通常是指离键的抬起状态,在弹奏中构成连续性手指交替动作,这是速度与速度有结合地应用。抬指的高度和下键的速度要根据曲目的速度、力度、声音要求进行调整,手指抬起的高度、下键动作的速度与力度成正比,手指动作无论是幅度、速度、力度,都是受掌关节的操纵和控制,因此掌关节应是紧而不僵,松而不软。 关于连奏在乐曲练习曲中的作用 连奏是钢琴演奏中最基本最多见的演奏技巧,使旋律均匀流畅的基本方法。正确地掌握和熟练应用好连奏技法是练好基本功的主要任务之一。 连奏是应用特定的触键与手指交替方法,把两个以上乐音连接起来,构成长和短的乐句,以实现音乐表现的特定要求,连奏的技术主要是“连”,手指交替衔接必须在同一时刻完成,中间物间隔,连奏中的手指交替支点始终附着在琴键上,连奏的动作过程应该是平稳自然谐调连贯的。 在练习连奏的过程中,对于手指交替原则要把握好,注意手指交替把握不好重心控制不牢,未等预备手指下键,落键手指以过早放掉了,动作没有衔接,声音连不起来。预备手指已经落键发音,前一手指滞留不起,容易造成声音的重叠与混浊。以上我们可以把连奏技法概括为,支点的交替、重心的转移、力量的传递。 正确的弹奏方法是通过合理的、适当准确的弹奏动作来体现,良好的技巧发挥方式与生动的音乐表现内容相统一使声音与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周铭孙 第二首《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494)莫扎特曲 首先要解释一下选用这首奏鸣曲的原因。在第三级至第七级中,复调性乐曲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出现的,而从第八级开始,复调性乐曲不再是单独的一项,而是放在了“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中了。复调性乐曲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巴赫平均律的赋格中有的声乐达到了五年声部之多,这在其他乐器中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钢琴演奏中练习复调思维和技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考虑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安排中也必须要考虑到复调乐曲的练习和比重。这首奏鸣曲复调性很强,是一首较特殊的奏鸣曲,其中运用了大量卡农式的手法,两只手错综交叉,模仿、问答、呼应,要弹清楚必须有复调思维,所以在第九级中选用了这首奏鸣曲既做复调又是大型乐曲,兼而有之。 要弹好这首奏鸣曲,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好。 首先是结构。到了九级的程度,对奏鸣曲式(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等结构的划分)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次前面说到了这首奏鸣曲运用了复调性和卡农的手法,就应该把运用卡农手法——好像你一句我一句,两只手互相模仿、互相呼应的地方找出来,以便在练习的时候头脑能更加清楚,两只手弹得很均等。比如,在第28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29小节右手的第二拍开始,以及第30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31小节的右手第二拍开始等等,都是模仿和卡农的作法。类似的地方在乐谱中还有很多,到了这个级别大家要能够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是简单把音符弹出来就可以的。 再次,在乐曲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不容易弹好。比如第83小节的右手,上行的音要颗粒性清楚而有动力感,不能拖泥带水弹成连奏了,第84小节的下行的音又要连贯一些,稍微舒缓一点的感觉。类似的第85小节至第88小节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要弹出区别来。 从第90小节开始的音流要注意把轮廓的音弹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要弹出一点音头的感觉来,让呈示部动力性地结束。 最后,莫扎特的快板要不急不慌,因为并不是非常快。在曲首有速度标记二分音符:=80---84.速度方面需大家可按照提示来弹,弹奏出稳当潇洒并流畅优美的感觉。 第三首《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10,No.1)贝多芬曲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五首的第一乐章。 C小调是贝多芬表现英雄主义的一种调性,比如他很多有名的作品——《“命运”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最后一首奏鸣曲(第三十二首奏鸣曲,作品111)都是c小调的,非常英雄主义的作品。这首奏鸣曲同样表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不过,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二十多岁、比较年轻的时候写的,所以,表现出一种非常朝气蓬勃、奋勇向上的精神。 乐章开始的第一主题就是非常有活力、向上的。要想让音乐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的话,和弦就要很有力。在开始的这个和弦中,除了要协调用力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爆发力。紧接着的附点音型要从弱到强,声音干脆直率,不要加踏板。这里的附点节奏不管是在弱的时候还是强的时候都要弹得非常有棱角。手的架子很牢靠。弹奏的关键是:附点音符要强调并站稳,一定要弹够时值

钢琴正确的弹奏方法和技巧

钢琴正确的弹奏方法和技巧 学钢琴的人有很多,在学钢琴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正确的弹奏方法和技巧,才能随心所欲的弹奏自己喜欢的歌曲。下面整理了钢琴正确的弹奏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一、正确的指法非常重要,是弹奏好钢琴的最重要的因素。指法就如同盖一座高楼,要打地基一样,地基打的不牢固,不结实,不科学的话,那么楼房盖不到几层就会倒塌,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以“美”为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钢琴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听觉体验、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等主要过程。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示范演奏”,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扣人心弦的和声。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起学生的丰富想像和学习欲望,

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美的互动中,相互之间有了心灵的接触。当师生心理相容时,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而开始积极愉悦的主动学习。毫无疑问,“美”在此产生了一种春风细雨润无声的潜在效应。 三、挖掘音乐因素,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学仅停留在启发热情、激发练习欲望这一层面上,那么这种激动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理解、表现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传统的“单向”方式教学常常忽略这一点;;教师在诠释音乐内容时不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参与这一审美过程,虽然有时也让学生讨论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描写什么内容、应该怎样演奏等,但最后总是习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因此弹奏千篇一律,缺乏个体风格。如此教学无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审美意识,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依附教师的心理。显然,这种“单向”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在分析作品的理性思考中想像美、发现美,在表现作品的实践操作中创造美?对待级别较高的学生在分析作品这个环节上作了尝试: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延伸,让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构成钢琴作品的各种元素的不同构造中感受钢琴作品的特点,同时辅以听录音、看录像、听演奏等手段,强化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的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

钢琴教学教材安排

钢琴教材练习顺序详细列表 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740等。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演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写的大量练习曲是针对古典作品演奏技术,即“古典技术”训练的,主要是手指的颗粒、均匀、快速,对左手的训练较为薄弱,因此期间必须增加各类作曲家的联系曲目作为补充。这些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穿插进行,不能一味的依次一条条的弹下去。 儿童的启蒙阶段 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线谱入门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用的是中央c入门法。 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为主的入门法,突破了以往此类教材的音域局限,从3指开始学重量落下,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法。 冯·德·魏尔德:《陶梅格·露丝》系列。这一幼儿系列较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 柯达依:《钢琴学校》第一册。 巴托克:《小宇宙》。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门课本。因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种种非大调或小调结构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黑键及各种调式,含有许多复调模仿级对位因素。 齐格勒:《钢琴教本》第一册。该书的特点是先听后弹,耳朵领先。 勋格勒:《钢琴教室》第一册。 狄贝阿里:《二十八首联弹练习曲》中较容易的,越早让学生进行四首联弹训练,越有利于养成用耳朵听辨声部与互相配合的习惯。 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练习,要求弹奏放松、自然、练习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是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奏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句、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 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性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做出力度,速度变化。 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论文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 巧论文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四川省古蔺县皇华镇石鹅中学陈盼 【摘要】:良好的练习方法、正确的练琴态度会大大提高练琴的效率,最终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对于一名钢琴演奏者来说、熟练地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要领很重要,要想学好钢琴,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且在练习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娴熟地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作者单位】:石鹅中学 【关键词】:钢琴作品演奏技巧训练基础练习练习方法慢练约瑟夫·霍夫曼。曾说“演奏者必须取得操纵钢琴的主权,这个操纵权就是技术。但技巧不是艺术,它只是赢得艺术的一种手段,是通向艺术之路的筑路者。”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它一方面要求演奏者具备与时俱来的自身才能,发挥演奏者自身的创造性进行演奏.另一方面还要求演奏者能够掌握基本技巧,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全面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使演奏者充分发挥二度创作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加完整的诊释作品,使得演奏者的思想与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内容高度统一。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钢琴演奏的成功,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奏效,而需经过千锤百炼,技巧的熟练与否,是衡量一名演奏者是否具有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钢琴演奏的技巧包括很多,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所要求的技巧也大不相同,但其基本技巧还是有一定的规范的。本篇论文主要从手指的触键、手指的歌唱、弹奏时动作的协调以及踏板的使用等方面人手对技巧加以阐述。人的十个手指是演奏者最敏感的部位,十个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各种不同的触键方式,是演奏

者演奏钢琴的基础。虽然要针对个人的弱点进行有必要的练习,但基本的练习方法还是大致相似的学习的钢琴过程与其它学科一样,都要遵循着一个普遍规律:由浅至深、循序渐进。随着程度的不断加深,练琴的时间也要相应增加,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预期的目地,同时又以最短的时间能够将作品演奏的完美,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指、手腕?、肩、臂、肘的放松?? 一、?指: 1?、十指是演奏最前哨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基础之基础.十指的支撑与均匀是初级钢琴训练最基础要求之一.指关节的坚挺而富有弹性的支撑是处于第一位的至关重要的课题.通常,我们可以长期地,大量地进行高抬指的训练以达到手指的快速运动;可以尽量小的低指动作来增加手指持续延绵的内力,这样手指才可能凝聚到最大的力.就手指的技术训练而言,有效的方法有许多.? 2?、手指的放松: 谈到钢琴演奏,我们经常注意的是手指的弹奏技巧,手指是声音的创造者,钢琴演奏家思想的执行者,在钢琴的学习上, 声音的好坏来自触键的方式, 而触键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基本的音质,同时也是弹琴时放松或紧张的关键。通常我们弹奏篇幅较大的乐曲、快速乐句、华彩乐段、八度技术时会出现紧张、手紧、手酸的现象,或音色不自然、不饱满,这是因为手没及时取得放松,没有适时地安排紧张与放松的交替配合的缘故。究竟怎样才是“放松”,怎样才能正确放松,做到强奏时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