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工业分析与检验论文

————————————————————————————————作者: ————————————————————————————————日期:

?

目录

一、前言............................................................3

1、山梨酸简介...................................................3

2、使用范围.....................................................4

3、用量介绍.....................................................5

4、应用实例.....................................................5

5、主要测定方法.............................................. (9)

二、实验部分.......................................................12

1、试验原理....................................................12

2、实验仪器与试剂..............................................12

3、实验方法........................................ (1)

三、方法研究.......................................................13

1、吸收光谱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13)

2、氧化反应温度................................................14

3、显色酸度.............................................. (15)

4、显色剂用量..................................................16

5、工作曲线....................................................17

四、样品测定.................................................... (1)

1、样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方法................................. (18)

2、精密度实验..................................................18

3、样品分析....................................................19

五、结论...........................................................20参考文献...........................................................20 致谢...............................................................21

食品中山梨酸含量的测定

[摘要]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因此食品中山梨酸含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1-2]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以双氧水-硫酸溶液为山梨酸

氧化体系,氧化产物丙二醛进一步与硫代巴比妥酸进行显色反应。在吸收波长5

30nm处,氧化反应温度60℃,显色剂用量4.0mL,0.15mol/LH2SO4溶液用量

1.4mL测定效果最佳。山梨酸浓度在0~1.066μ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范

围内吸光度与山梨酸浓度(μg/mL)间的关系为:A=0.3715c+0.0047,R2=0.999

8,回收率为99.0%~101.1%。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山梨酸;过氧化氢-硫酸;硫代巴比妥酸

一、前言

1、山梨酸简介

山梨酸及山梨酸钾[3-4](以下简称山梨酸及钾盐)是一种良好的食品防腐剂,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量很大,但在中国国内的应用范围还不广。作为一种公认安全、高效防腐的食品添加剂,山梨酸在我国食品行业的应用必将会越来越广泛。为白色或微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特臭。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我们在选购包装(或罐装)食品时,配料一项中常常看到“山梨酸”的字样,人们往往会误认为可能是水果“梨”的成份。其实他们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不管他们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明明白白的消费确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有关山梨酸的有关资料仅供参考:

山梨酸(化学名称:2,4~己二烯酸分子式:C

6H

8

O

2

山梨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作为不饱和酸,也可用于树脂、香料和橡胶工业。

2、安全性

由于山梨酸(钾)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盐)它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

ADI 0-25mg/kg (以山梨酸计,FAO/WHO 1994),LD50 4920mg/k g (大鼠、经口),GRAS (FDA, 182.3640 1994),其毒性仅为食盐的1/2,是苯甲酸钠的1/40。但是如果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3、稳定性

山梨酸(钾)在密封状态下稳定,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吸水,氧化而变色。山梨酸钾对热稳定性较好,分解温度高达270℃。

4、使用范围

目前已广泛地用于食品、饮料、酱菜、烟草、医药、化妆品、农产品、饲料等行业中,从发展趋势看,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山梨酸(钾)属酸性防腐剂,在接近中性(pH=6.0~6.5)的食品中仍有较好的防腐作用,而苯甲酸(钠)的防腐效果在pH>4时,效果已明显下降,且有不良味道。

5、主要特点

(1)防霉效果良好。山梨酸及钾盐的防霉能力明显高于苯甲酸及盐类,山梨酸钾的防霉效果是苯甲酸钠的5~10倍。山梨酸的用量一般在0.2~1.0g/k g之间。

(2)产品毒性低、安全性高。山梨酸盐的毒副作用只是苯甲酸盐的1/4、食盐的1/2。山梨酸及钾盐在人体内的安全使用范围为:每天每千克体重的使用量不超过25毫克。

(3)不改变食品特性。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后,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山梨酸可以看作是食品的一部分,在食品中应用,不会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4)应用范围宽广。山梨酸及钾盐可以用于饮料、酒、调味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酱腌菜等多种食品的防腐之中,且对水果保鲜也有效果。

(5)使用方便。在使用山梨酸及钾盐时,可以直接添加,也可以喷洒或者浸渍。正是由于其具有使用灵活的特点,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东南亚国家,都推荐山梨酸及钾盐作为多种食品的防腐保鲜剂。

6、主要指标

山梨酸的质量指标:应符合GB1905—2000技术要求。

(1)色泽及外形:白色结晶粉末。

(2)熔点:132~135℃。

(3)含量(以干基计):99.0%~101.0%。

(4)灼烧残渣:≤0.2%。

(5)重金属(以Pb计):≤0.001%。

(6)砷牗以As计牍:≤0.0002%。

(7)水分:≤0.5%。

(8)贮存: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光,禁止与有毒有害物品共同存放。

7、用量介绍

山梨酸类有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三类品种。山梨酸不溶于水使用时须先将其溶于乙醇或硫酸氢钾中,使用时不方便且有刺激性,故一般不常用;山梨酸钙FAO/WHO规定其使用范围小,所以也不常使用;山梨酸钾则没有它们的缺点,易溶于水、使用范围广,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饮料、果脯、罐头等食品看到它的身影;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山梨酸钾:它为不饱和六碳酸;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山梨酸钾呈白色或浅黄色颗粒,含量在98%~102%;无臭味、或微有臭味,易吸潮、易氧化而变褐色,对光、热稳定,相对密度1.363,熔点在270℃分解,其1%溶液的pH=7~8。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起防腐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达到3时抑菌达到顶峰,pH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最底浓度(MIC)不能底于0.2%,

实验证明pH=3.2比pH=2.4的山梨酸钾溶液浸渍,未经杀菌处理的食品的保存期短2~4倍。

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它们三种的作用机理相同,毒性比苯甲酸类和尼泊金酯要小,日允许量为25mg/Kg ,苯甲酸5倍,尼泊金酯的2.5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等食品。

8、应用实例

(1)山梨酸在酒类和饮料中的应用。

①苏打类饮料:按照0.03%~0.04%的比例添加山梨酸。

②鲜橘汁、山楂汁等饮料:按照0.02%的比例添加山梨酸,可以将保存期延长到6月。

③其他类非酒精饮料:按照0.04%~0.05%的比例添加山梨酸。

(2)山梨酸在酱油、酱制品和腌菜中的应用。

①酱油:按照0.01%的比例添加山梨酸,在高温季节放置70天,可以使酱油不发生长霉变质的问题。

②酱类制品:由于类品比较黏稠,山梨酸在其中不易均匀分散。可以在产品灌装之前,在加热的情况下,加入相应浓度的山梨酸溶液。

③酱油腌菜:可将山梨酸溶解于冰醋酸之中,然后加入腌菜内,添加量在

1.0g/kg之内,并将pH值控制在4.0~4.5之间。

④酒糟腌菜:可以先将山梨酸溶解于乙醇、烧酒或者料酒中,然后加入腌菜内,添加量为0.75~1.00g/kg。

⑤醋腌菜:将山梨酸直接加入到物料之中,添加量为0.5g/kg。

⑥腌小黄瓜、甜菜根及其他腌菜:可以在含有食盐的醋中加入适量的山梨酸钾(按照食盐的0.1%的量添加)。为了防止腌菜盐水发生混浊现象,可以先将食盐、香料和山梨酸钾溶解于水中,然后添加醋。

(3)山梨酸及钾盐在水产制品中的应用

①鱼糕食品:鱼糕类制品的pH值在6.8~7.2之间。如果降低pH值,则会影响鱼糕的弹性。而山梨酸又是一种酸性防腐剂,所以,山梨酸的用量

不宜超过1.0g/kg为了解决pH值和鱼糕弹性相矛盾的问题,可以使用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混合物,也可以单独使用山梨酸钾。

②鱼肉香肠:按照0.1%~0.2%的用量向鱼肉香肠中添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混合物,在30℃的情况下贮藏两个星期,这种香肠不会变质;而对照样品在一个星期后就会变质。当将鱼肉香肠的pH值调节到小于6时,在10~15℃的温度下,这种鱼肉香肠可以保存7个星期而不变质。

③鱼干制品:这类食品的干燥程度很高,水分含量在30%以下的鱼干制品,一般不会发生细菌腐败问题,但会产生霉变现象。添加山梨酸,可以有效防止鱼干制品中霉变问题的发生,山梨酸的用量为1.0g/kg。

④熏鱼制品:在熏鱼制品上喷洒浓度为5%~10%的山梨酸钾溶液,喷洒过程可以在熏制前进行,也可以在熏制中或者熏制后实施。

⑤酱油烹煮的鱼虾:按照0.1%用量添加山梨酸的此类食品,在10~15℃的温度下,可以贮存两个月而不变质。

⑥鲜鱼、鲜虾及其他水产品:将鲜鱼等水产品洗净后,浸入含有山梨酸的保鲜溶液中20s,然后排去溶液,将鱼冷藏。保鲜溶液的配方为:山梨酸1.0%~5.0%、甘油1.0%~20%、聚乙烯醇0.3%~3.0%,其余皆为水。

(4)山梨酸在肉制品及香肠中的应用

①干肉、干香肠、熏火腿和其他类似的干肉制品可以浸泡在浓度为5%~15%的山梨酸钾溶液中,保持30秒钟。

②一般肉料:先按照0.05%~0.1%的用量向肉料中添加山梨酸或者山梨酸钾,接着按照0.01%~0.5%的用量加入C10或者C12脂肪酸甘油酸酯。另外,在肉料中加入亚硝酸钾(用量为20ppm~30ppm)和六偏磷酸钠。

③肉馅:按照0.08%~0.1%的用量添加山梨酸,或者使用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混合物。

④熟鸡肉:将熟鸡肉放在山梨酸钾保鲜溶液中浸泡30秒钟,然后在4℃的条件下贮存,可以保鲜20天。山梨酸钾保鲜溶液的配方为:10%的柠檬酸、6%的山梨酸钾、34%的改性玉米淀粉、50%的水、保鲜溶液的pH值为3.2。

⑤生鲜禽肉:将含有山梨酸的保鲜液喷洒到生鲜禽肉表面,在7℃的条件下储存,18天后,产品没有发生变质现象;而对照样品在5天后就发生变质现象。保鲜液的配方为:含有7.5%山梨酸的丙二醇70份,水20份,甘油10份。

⑥生鲜鸡腿、鸡胸:用浓度为10%的山梨酸溶液浸泡鸡腿、鸡胸30秒,在4℃的情况下,可以存放20天,保鲜时间是对照样的两倍。

(5)山梨酸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①蔬菜、水果:将蔬菜、水果与山梨酸保鲜剂一同放入聚乙烯袋中、密封,在30℃的情况下保存一个月以上,可以保持蔬菜、水果的绿色度不变。山梨酸保鲜剂的配方为:80份过氧化钙,3份山梨酸,70份沸石,保鲜剂和水果的重量比为1∶20。

②苹果:将浓度为0.05%的保鲜液喷洒在苹果的表面,在常温下贮存4个月,仅有3.2%~6.0%的苹果发生变质。保鲜液的配方为:山梨酸1份,滑石粉4份,水95份。

③蔬菜罐头:按照0.1%的比例添加山梨酸,可以防止马口铁生锈。

④番茄沙司:打开瓶盖后,可按照0.025%的比例添加山梨酸。先将山梨酸溶解于醋酸中,然后加入到番茄沙司中。

⑤干果:用浓度为2%~5%的山梨酸钾溶液浸泡或者喷洒干果。

⑥煮制豆类食品:将山梨酸的添加量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要注意调整物料的pH值,当pH值在7.0以上时,需要在物料中加入少量的食用酸(多为柠檬酸,将pH值控制在6.3~6.5之间。

(6)山梨酸在干酪保鲜中的应用。

①硬干酪:用浓度为20%~40%的山梨酸钾溶液喷洒物料,或者将物料浸泡在山梨酸钾溶液之中。

②干酪粉:可以直接添加粉末状山梨酸或者山梨酸钙。

③食盐盐化干酪:使用山梨酸钾的方法有3种,一是在盐溶液中加入山梨酸钾,用量为0.2%~1.0%,然后用这种盐溶液来制作干酪;二是在干酪成品出售之前,用浓度为10%的山梨酸钾溶液浸泡或喷洒。三是用含有一定量酒精的山梨酸溶液浸泡或者喷洒干酪。

9、注意事项

(1)山梨酸只有透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体内才能起作用,分子态的抑菌活性比离子态强。当溶液pH小于4时,抑菌活性强,而pH大于6时,抑菌活性降低。

(2)山梨酸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使用时,抗微生物活性会显著增强。

(3)山梨酸主要对霉菌、酵母和好气性腐败菌有效,而对厌气性细菌和乳酸菌几乎无作用。山梨酸在微生物数量过高的情况下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它只适用于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微生物数量较低的食品的防腐。

(4)山梨酸为酸型防腐剂,其作用受pH值影响。但它的酸性较苯甲酸弱,适宜pH范围较苯甲酸广。配制山梨酸溶液时,可先将山梨酸溶解在乙醇、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溶液中,随后再加入食品中。溶解时不要使用铜、铁容器。

(5)山梨酸为酸型防腐剂,其作用受pH值影响。但它的酸性较苯甲酸弱,适宜pH范围较苯甲酸广。配制山梨酸溶液时,可先将山梨酸溶解在乙醇、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溶液中,随后再加入食品中。溶解时不要使用铜、铁容器。

(6)山梨酸用于需要加热的产品中,为防止山梨酸受热挥发,应在加热过程的后期添加。

10、测定方法:

(1)紫外分光光度法[5-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通过标准曲线法而实现食品中山梨酸钾含量的测定。山梨酸为共扼型有机化合物, 在近紫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吸收。并通过实测证实, 山梨酸在263nm处具有最大吸收。另一方面,山梨酸在水中具有适当的溶解度。山梨酸在20℃时溶解度为0.21g/100mL水, 在30℃时为0.25g/100mL水。因此可将标样和样品处理成水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

过标准曲线法而实现山梨酸钾含量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在以适当的固定相做成的柱管内,利用气体(载气)作为移动相,使试样(气体、液体或固体)在气体状态下展开,在色谱柱内分离后,各种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记录色谱谱图。在对装置进行调试后,按各单体的

规定条件调整柱管、检测器、温度和载气流量。进样口温度一般应高于柱温30~50℃。色谱上分析成分的峰的位置,以滞留时间(从注入试样液到出现成分最高峰的时间)和滞留容量(滞留时间×载气流量)来表示。这些在一定条件下,就能反应出物质所具有特殊值,并据此确定试样成分。此方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和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应用的主要领域有石油工业、环境保护、临床化学、药物学、食品工业。定量方法可分以下三种:

①内标法:所谓内标法是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在色谱图上相应的峰面积比,求出某组分的百分含量。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各组分时,而且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时,可用此法。此法适合于微量物质的分析。该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100%x i

si s S f m m A i ?=A —

其中,si f 是被测组分相对于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该法的优点是:受操作条件的影响较小,定量结果较为准确,使用上不象归一化法那样受到限制。该法的缺点是:每次分析必须准确称量被测物和内标物,不适合于快速分析。

内标物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应该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加入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色谱;同时要求内标物的色谱峰位于被测组分色谱附近或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的中间,并与这些组分完全分离;内标物必须不与样品发生反应等。

②标准曲线法:取标准被测成分,按依次增加或减少阶段法,各自调制成标准液,注入一定量后,按色谱图取标准被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而以标准被测成分的含量为横坐标,制成标准曲线。然后按单体中所规定的方法制备试样液。取试样液按制标准曲线时相同的条件作出色谱,求出被测成分的峰面积和峰高,再按标准曲线求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③归一化法:当试样中各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且在检测器上均有响应,各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已知时,可用此法定量。组分i 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可由下式计算:

%100%x i

i i i f f i ?∑=A A —

其中fi 可为质量校正因子,也可为摩尔校正因子。若各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相近或相同(如同系物中沸点接近的组分),则上式可简化为:

%100%x i

i i ?∑=A A —

该法简称为归一化法。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如进样量、流速变化时,对定量结果影响很小。缺点是:对该法的苛刻要求限制了该法的使用。该法适合于常量物质的定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 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有“三高一广一快”的特点:

①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

②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

③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uL 数量级。

④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 ⑤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与气相色谱相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在从进样到检测器之间,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间(进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检测池等)中,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都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使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及气相色谱。

(4)薄层色谱法[7-8]

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进一步说,它就是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5)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对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的分离检测具有优势. 它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

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分析方法。他的优点是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速度。当然HPCE还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有些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正在进行与开发。

二、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采用双氧水—硫酸溶液氧化山梨酸,之后进一步与硫代巴比妥酸进行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

2、仪器与试剂

①仪器

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水浴装置

25mL比色管

容量瓶

②试剂

山梨酸标准贮备液(213.2mg/L):准确称取山梨酸0.2132g于100mL烧杯中,用0.1mol/LNaOH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上述NaOH溶液稀释,定容至刻度,备用。

山梨酸标准溶液(5.33mg/L):准确吸取6.25mL213.2mg/L山梨酸标准贮备液于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5g/L硫代巴比妥酸溶液:称取0.50g硫代巴比妥酸溶于20mL蒸馏水中,加1.0mol/L NaOH溶液10mL,使之完全溶解以后,加1.0mol/L HCL溶液1l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摇匀。

0.1%H

20

2

溶液:用量筒量取1.3mL密度为1.11g/mL,质量百分数含量为3

0%的H

2O

,移入加有100mL水的烧杯中,转移至250mL试剂瓶中稀释至250m

L,,盖上瓶塞摇匀。

0.15mol/L H

2S0

溶液:用量筒量取1.1mL密度为1.84g/mL,质量百分数含

量为95.6%的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250mL,贮存于试剂瓶中。

0.1mol/L NaOH溶液:称取1.0g固体氢氧化钠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水溶解后移入试剂瓶中,稀释至250mL,盖上瓶塞,摇匀。

1.0mol/L NaOH溶液:称取10.0g固体氢氧化钠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水溶解后移入试剂瓶中,稀释至250mL,盖上瓶塞,摇匀。

1.0mol/L HCl溶液:用量筒量取20.0mL密度为1.19g/mL,质量百分数含量为37%的浓盐酸,移入加有100mL水的烧杯中,转移至250mL试剂瓶中稀释至250mL,盖上瓶塞,摇匀。

0.25mol/LNaHC0

3溶液:称取5.25g固体NaHC0

3

于250mL烧杯中,加

入100mL水溶解后移入试剂瓶中,稀释至250mL,盖上瓶塞,摇匀。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所使用蒸馏水均为二次去离子水

3、试验方法

准确吸取5.33mg/L山梨酸标准液4.0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0.

1%H

20

2

溶液1.0mL和0.15mol/L H

2

S0

4

1.2mL,摇匀后至60℃水浴中加热

40min,冷水流冷却后加5g/L硫代巴比妥酸溶液4.0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min,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以试剂空白作参比,采用1cm比色皿,于530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三、方法研究

1、吸收光谱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取4.00mL 5.33mg/L山梨酸标准液,按实验步骤方法用试剂空白作参比,采用lcm比色皿,在500~560nm波长范围内每隔10nm波长测定一次溶液的吸光度,在最大吸收峰附近每隔2nm波长测定一次溶液的吸光度,不同波长对应的

吸光度曲线。

表1 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

nm

5524 526528 530

A 0.1700.185 0.206 0.231

0.26

0.29

5

0.31

0.321

续表1

波长

/nm

532534536 538 540 550560 570

A 0.316 0.304

0.29

0.283 0.271 0.157 0.084

0.03

3由上表数据绘制以波长(nm)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吸收曲线如图1。

图1 吸收曲线

测定结果表明,最大吸光度对应的吸收波长为530nm,故选此波长为测定条件波长。

2、氧化反应温度

在不同的氧化反应温度时,氧化反应进行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测定体系吸光度也是不同的。按试验方法,改变氧化反应温度,在10~80℃水浴中(温度间隔10℃)加热20min。数据见表2。

表2 氧化反应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温度/℃

60 70 80 A 0 0.068 0.13

6 0.201 0.263 0.309 0.316 0.312 0.258

由上表数据绘制以温度(℃)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作工作曲线如图2。

图2 氧化反应温度影响曲线

测定结果表明,在50~70℃温度范围内,反应体系具有较大吸光度且稳定,选择氧化反应温度为60℃。氧化反应温度高于70℃时,由于丙二醛被进一步氧化生成酸,导致体系吸光度下降。

3、显色酸度

显色反应的酸度条件同样直接影响显色反应程度。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15mol /L H2S04溶液分别为0.0~2.0mL 的用量(用量间隔0.2mL )条件下,按试

验方法测定不同酸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表3 显色酸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H 2S04用量/

mL 0 0.2 0.4 0.6 0.8

A 0 0.062 0.131 0.203 0.284 续表2

H 2S0

4

用量

/mL

1.0 1.2 1.4 1.6 1.82.0

A 0.332 0.446 0.451 0.448 0.430 0.409

由上表数据绘制以0.15mol/L H

2

S0

4

用量(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

标作工作曲线如图3。

图3 显色酸度对吸光度的影响曲线

测定结果表明,在0.15mol/LH

2SO

4

溶液用量为1.2~1.6mL范围内,体系

的吸光度较大且稳定,故采用0.15mol/L H

2S0

4

溶液用量为1.4mL。

4、显色剂用量

显色剂硫代巴比妥酸的用量对测定体系吸光度的影响显著。在体系中分别加入0~5.0mL 5g/L硫代巴比妥酸溶液(用量间隔0.5mL),按试验方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表4显色剂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显色剂/

mL

01.0 2.0 3.0 4.0 5.0

A 0.000.1890.283 0.309 0.3190.315

由上表数据绘制以显色剂用量(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工作曲线如图4。

图4显色剂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曲线

结果表明,当显色剂硫代巴比妥酸的用量在3.5mL以上时,测定体系的吸光度较大且保持稳定,实际测定时选用显色剂硫代巴比妥酸的用量为4.0mL。

5、工作曲线

分别取不同量(0~7mL)的5.33mg/L山梨酸标准液于25mL比色管中,以下试验方法操作,绘制工作曲线如图5所示。

表5 工作曲线表

浓度

/μg/

mL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A 00.083 0.1560.225 0.3

03

0.37

0.45

0.523

由上表数据绘制以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工作曲线曲线如图5。

图5 工作曲线

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内吸光度与山梨酸浓度(μg/mL)间的关系为:A=0.3715c+0.0047,R2=0.9998。

四、样品测定

1、样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方法

精确称取3.9100g已磨细的样品溶入50mL水中,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移取10mL此溶液于250mL分液漏斗中,滴加0.15mol/L H

S0

溶液调整pH至2.0,加入l00mL氯仿振荡提取山梨酸10min。静置后将大

部分氯仿有机相转移至碘量瓶中,加入5.0g无水Na

2SO

4

振荡后静置。移取上述

氯仿溶液50mL转移至盛有25ml0.25mol/L NaHC0

3

溶液的100mL分液漏斗中,振荡提取山梨酸钠5min后,静置分层,小心分离弃去氯仿层,得25mL样品水溶液待测定;以不加样品的空白同上处理作空白液,进一步按试验方法分别测定。

2、精密度实验

按1中拟定的样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方法,对拟合含山梨酸防腐剂的样品(自制山梨酸添加量分别为0.302、0.501mg/g的苹果泥)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同一样品测定6次,测定结果见表6。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论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浅 谈 工 程 质 量 检 验 系部名称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班级xxxxxxxx 姓名xxxxx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日期xxxxxxxx 对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认知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位置不言而喻,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业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工程质量事故屡屡发生。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的t种质量控制的手段,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意见。我国建筑工程质t检测的现状建筑市场不规范一是施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率低;主要专业技术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面持证上岗率不足,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承包现象,致使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建立健全;作业人员素质低下,工程质量安全难以有效控制,甚至个别工程出现严重结构安全隐患。二是分包行为混乱。专业分包程序不规范;劳务分包难以推行,绝大多数未实行劳务分包,小包工头、临时拼凑施工队伍较为普遍。质量检测市场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小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l异l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检测单位体制改革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主体结构的实体质量控制不严少数工程出现偷工减料违规行为,工程质量水平出现下降趋势,甚至威胁到结构安全。一是硅强度控制不严。配合比计量不准,机械上料,无计量抽测;未根据环境条件及时调整配合比,未进行塌落度扮测,水灰比控制不严;现场养护不及时、措施不到位。二是施工缝留置和清理不规范。三是作业层钢筋布置不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偏差过大等。建筑材料控制不严一是建筑材料未按规定进场检查验收,如散装水泥厂家提供的合格证或出库单收集不齐、不及时,以至于代表批量内后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无法验证为同厂家、同品种、同等级、同编号。二是存在漏检、检验不及时等情况,如水泥、砂、石子、砌体材料等未按规定的数量取样检测;结构植筋、外窗三性、混凝土保护层等未经检验合格进入下步施工。三是见证取样人员素质低,不懂取样标准和方法,甚至连送样委托单填写不熟悉、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送检材料、试件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1.1工程质量检查依据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统一标准”(50300-2001)、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和洽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一、名词解释 科技论文: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技管理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每开展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或建设项目,投资者都要对投资效果进行预测,要多方周密地调查研究,寻找能够获得最佳投资效果的可行方案,以便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种调查研究叫可行性研究。 科技合同:科技合同(协议)是在科研、试制、成果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科技活动中,采用经济合同这一法律形式签订的契约,合同各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才能签订科技合同。 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试验指标:在试验设计中,根据试验的目的而选定的用来衡量或考核试验效果的质量特性试验因素:凡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 正交试验设计:正交实验设计也称正交设计,是用来科学地设计多因素试验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可把科技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 2.科技应用文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科技合同、和科技论文。 3.根据科技论文写作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后者又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4.试验设计的三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 5.试验误差可分为三类,即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疏忽误差。 6.统计推断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 7.显著性检验方法,常用的有t检验、F检验、x2检验、μ检验等。 三、简答。 1.简述科技论文作用。 答:1.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科技成果的重要依据。 2.科技论文是政府或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决策的依据。 3.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考核科技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技人员申报、晋升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4.4.科技论文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标志着某个部门、单位、企业的研究水平越高,也是其科技工作成效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具体体现。 2.试比较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写作格式和风格方面的异同。 答:①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一般包括8个部分前置部分(题名、论文作者、关键词、摘要)主题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②风格客观朴素在学术论文里,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或是带情感的词句;单独性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检验专业(独立本科段) 论文题目:皮肤点刺法与食物不耐受的比较、应用及评价 学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准考证号100733041 姓名闫婧丽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论文评语: 论文建议成绩: 评审教师签名: 年月日论文综合成绩: 答辩组长签名:院系盖章: 年月日学校自考办意见:

目录 1 姓名等基本信息---------------------------------------------------- 2 目录-------------------------------------------------------------------1 3 摘要-------------------------------------------------------------------2 4 关键词----------------------------------------------------------------2 5 内容 正文------------------------------------------------------------------2-4 6 相关文献资料备注-------------------------------------------------4

皮肤点刺法与食物不耐受的比较、应用及评价 摘要 目的:了解皮肤点刺法与食物不耐受两种过敏原检测的不同及应用。方法: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这两种过敏原测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操作、原理及应用都不同。结论: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在不同过敏原的检测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皮肤点刺法,食物不耐受,过敏原,试验 正文内容 一、点刺法与食物不耐受是检测过敏原的两种较为常见的方法。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终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比较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作是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通过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验,可达到标准判断不耐受食物的目的。 1、点刺法原理:当有某种变应原进入皮肤时,对某些物质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立即特异性地引起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局部毛细学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该方法采用组胺作阳性对照,以计算相对的反应强度。操作方法:(1)、选择左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点刺。(2)、用记号笔在左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两种点刺液间的距离不小于5cm,防止反应红晕融合;消毒皮肤 (3)、自下而上滴各种点刺液一小滴 (4)、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不以出血为度),1秒后提起弃去,5分钟后将全部液滴擦去,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格式精编版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 格式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2008-06-03 20:28:12阅读79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化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题目 题目的名称力求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二)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不作标注,而以精练的文字对论文的目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中文摘要以100-250字为宜,置于前页;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紧接其后。 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8个。中文关键词放在中文摘要的下面。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三)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此外,还有一个结束语。论文正文字数(含图、表)在8000—10000字,不超过15000字。 1.绪论(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

绪论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头,应阐述课题的来源、要求、意义,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如果是一个大课题中的子课题,应简述该课题的全貌及本子课题的具体任务。 2.本论是正文的主体,它包括文献资料的综述,该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结构设计,数据计算,经济分析,安全环保,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对于实验研究类论文(设计),结果讨论是全文的核心。撰写时,对必要而充分的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各种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推理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都应作出交待,并指出所得结论的前提和适用条件。运用图表反映研究结果,则是常见的有效表达方式。 3.结论 结论集中反映论文(设计)的特点、结果和理论见解,撰写时要简明扼要,措辞严密,留有余地。结论主要反映当事人的工作成绩,属于他人的已有结论应当少提。要实事求是,切忌言过其实。 4.结束语 学生在结束语中,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如指导老师,答疑老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所写内容要真实,语言要诚恳。 (四)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必须列写所用过的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免疫学是生物医学的一个主要大分支,其探讨的是在各器官中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主要讨论在健康或是生病时免疫系统所扮演的生理功能角色;一些免疫系统病变所产生的疾病。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一: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医学检验学 2008-06-03 20:28:12 阅读79 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化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题目 题目的名称力求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二)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不作标注,而以精练的文字对论文的目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中文摘要以100-250字为宜,置于前页;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紧接其后。 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8个。中文关键词放在中文摘要的下面。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三)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此外,还有一个结束语。论文正文字数(含图、表)在8000—10000字,不超过15000字。 1.绪论(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 绪论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头,应阐述课题的来源、要求、意义,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如果是一个大课题中的子课题,应简述该课题的全貌及本子课题的具体任务。 2.本论是正文的主体,它包括文献资料的综述,该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结构设计,数据计算,经济分析,安全环保,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对于实验研究类论文(设计),结果讨论是全文的核心。撰写时,对必要而充分的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各种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推理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都应作出交待,并指出所得结论的前提和适用条件。运用图表反映研究结果,则是常见的有效表达方式。 3.结论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导语:将科学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工作中去在建筑工程建设 当中,要想保证其安全性,就应当将安全的生产意识落实到工作当中。以下是为大家的浅谈建筑工程质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1、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也 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环节和关键点,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即包括各项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阶段的控制,才能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在此三项工作中,要把以下几个方面当做重点来抓。 1.1施工准备阶段。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熟悉图纸并 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审核出图纸中存在问题后,应与设计人和发包人 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专业知识、管 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必不可缺。 1.2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 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做好工程测量质量控制。重中之重,做好材料质量控制,控制好这几点:严格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分类管理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强化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报检、准用;合理配备、配套使用现场的

施工机械。计量管理。企业应制定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检验等规定,计量人员严格按此规定执行,以确保产品所必需的计量器具符合规定要求。设置质量控制点,对质量进行预控。工程变更应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申请,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后,发布变更通知,方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控制。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标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不允许使用。建筑产品或半成品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 1.3竣工验收阶段。做实现场行检验评定和竣工初验、验收程序,保证不走过场,并与与承包人签定“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 2、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及对策 企业行为自主化的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机构改革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能以服务企业为主,执法监督仍是必要手段,但不是主要方式和目的。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事项有两项:一是工业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二是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 2.1宏观调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指导建筑企业开展查质量意识、查质量保证体系、查质量水平、查现场管理、查售后服务为重点的企业质量自查活动;帮助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一些管理不善的企业加强计量、质量工作,建立、

(完整版)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 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文献综述 (6)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6)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6)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6)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6)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7)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7)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8) §2.1 样本 (8) §2.2方法概述 (8)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8) §2.4实验方法 (9) §2.5统计学方法 .................................................................... .. (9) 第三章结果 (10) 第四章讨论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附录 (14) 。 前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婴幼儿、青少年急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其中约3%~10%可发展为支原体肺炎。但只根据临床症状很难鉴别由MP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采用3种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通过病例回顾来探索对支原体肺炎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协助临床准确做出诊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doc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实习报告 题目:浅谈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所在系: 班级:08级医学检验技术班 学号: 学生:dina 二0一一年五月四日

浅谈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 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高, 法律意识也不 断增强。所以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就检验科的工作性质而言, 是较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科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二章第十条: 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所以检验报告单的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所在。检验人员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各种项目的分析和检测,而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 到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举证倒置的出台, 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笔者就如何防范与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进行以下总结: 1.优质服务, 做好“重点”防范 《医院文明用语规范》人手一册加强医务人员语言修养,用语文明,态度和蔼,消灭影响医患关系的服务忌语,做到“三个良好”,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态度良好。重点防范以下具有纠纷倾向的患者, 包括技术要求高、心理特殊、检查费用高等患者。具有纠纷倾向的医务人员, 包括综合素质欠佳、责任心不够强、服务态度差者。具有纠纷倾向的时间段,包括工作人员少, 独立处理问题的时间段,如交接班,值班的时间,节假日时间。具有纠纷倾向的常用检验项目等。检验科的重点就是检验质量问题,比如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及时性, 项目收费的合理性等, 检验科必须有证据证明各项操作 是规范的、结果的报告是及时的、收费是合理的。 2.宣传教育为主,提高检验人员的法律意识,把相关法律规范落 到实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从事医疗活动,即使出现难以避免的人身损害,也不构成医疗事故。因此,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某些部门和地方规范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既是压力又是促进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动力。如何提高检验质量,密切与临床关系,共同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强化检验科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意识是检验科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3.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实验室管理者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严格的规 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同时应根据实验室开展的各类 实验项目,结合最新版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与最新检验技术, 制定与实验室适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操作手册。实验室工作按 照标准化程序运转,医技人员执行标准化操作,这是预防与减少检

医学检验专业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论文范文 摘要:现阶段相关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对学生实践考核不够成系统化。因此,应逐渐改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训练 医学检验技术是注重实践性的临床学科[1],医学高等院校要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接触临床之前的重要学习途径,在国内各检验院校实践教学的方式都不相同[2-3]o在以前的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多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影响了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4]。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要。 1实践教学主体内容 实践教学的主要LI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教学机构应构建以实践教学模式为主体、理论基础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并重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检验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加以评估,并对今后的岗位工作情况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以了解,从而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基本检验技能。 2实践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2. 1实践教学形式与临床脱节 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都还是在校内,但当前教学单位的实践教学环境与临床岗位的条件差距很大,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2. 2考核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内的一些医学检验院校中,主要是基础理论课教学,其次是实践课教学, 且实践课占总成绩的比例偏低,因此在校期间学生也不重视对实验课的学习及考核。 2. 3校内教学方式过于老套 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中,主要都是教师对学生讲解实验的

食品分析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高效、高灵敏度、范围广、流动相选择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化学、药物及食品卫生领域广泛应用,是现代分离测定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原理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分析应用 The application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food testing Abstrac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romatograph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sensitivity, wide range, mobile phase to select a wide rang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biochemistry, medicine and food hygiene, and the important means of modern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food testing. Key words: HPLC Food analysis Application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约十亿人次,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相当高,平均每年有1/3的人群感染食源性疾病[1]。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频繁发生,人们广为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蔬菜残毒事件、红心鸭蛋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均属于此类。食品中的各种残留物、添加剂和污染物对机体有一定的毒性,多数都能产生致癌、致畸作用,若不加以控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危害。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新的分析测试仪器也被不断开发[2]。采用高效、可靠的分析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杜绝超标食品进入市场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项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指标快速检测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它融合了液相和气相两种色谱分析方法的优势,因而功效更明显,在食品检测工作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高效液相色谱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纯化有机化合物(包括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无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它是色谱分析法的一个分支,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问世以来,因其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好、能分析高沸点但不能气化的热不稳定生理活性物质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药物及临床分析。近年来,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作站软件的开发,以及与质谱等仪器的联用,大大拓宽了HPLC的应

医学检验技术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技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医学检验技术毕业论文 本团队专业从事医学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医学相关理论分析等。 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价格可咨询客服【论文伍老师Q Q: 300-409-83】医学论文题目:基于内容医学图像检索中相关反馈技术研究 【论文主要内容】: 在医学领域,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大量出现,医学图像已成为现代医疗中的一种基础性工具,医院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包含病人生理、病理和解剖信息的医学图像,这些医学图像在临床诊疗、医学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此对医学图像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传统的图像信息检索主要依靠文本注释、关键字来进行,然而这样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来由于如今图像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依靠人工查看并依次对图像进行注释,这样的效率远远达不到要求;二来依靠人工观察和注释非常地具有主观性,对同一幅图,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

法和注释,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评价都不一样,这是非常不可靠的。于是,主要以图像内容为度量标准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成为近十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也是解决海量图像数据管理和查询的有效途径。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Content Based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CBMIR)是从医学图像本身提取灰度、形状、纹理等底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构成描述图像内容的特征向量,并以特征向量作为建立索引和匹配准则的客观依据检索所需图像。近年来,CBMIR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目前,CBMIR采用的技术多半来自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 Based Image Retrieval, CBIR),但CBIR中的许多成熟技术并不能直接移植到CBMIR中,这主要是由医学图像本身的特点决定的:1)大多数医学图像是灰度图,不同的图像内容可能灰度信息相似,这使得常规的基于图像全局特征(如灰度直方图)的CBIR算法不适用于医学图像;2) 自然图像往往含有可以区分类别的背景色彩,然而医学图像(如X线图像)的背景都为黑色,图像类别的区分仅依靠对图像中对象的分类来完成;3)医学上存在多种成像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图像处理算法也会有所不同,提取的特征也有差异;4)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如医学图像分割等;5)医学成像过程中会引入各种噪声、伪影、几何形变等干扰;6)医学图像灰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所含信息量大。因此,必须寻求适合医学图像特点的特征提取算法和内容表示方法,才能使CBMIR获得成功。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的基本步骤是:对图像数据库中的所有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图像特征,建立特征库,并将特征库与图像库由特定的标识关联起来;在检索过程中,先提取检索样图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该特征向量与特征库中的特征向量进行比较,根据匹配结果在图像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要的图像返回给用户;然而,两幅底层特征相似度匹配程度高的图像在语义内容上可以相差很大,存在着所谓的“语义鸿沟”,它是制约基于图像底层特征的CBMIR性能的主要原因。产生“语义鸿沟”的原因有:1)计算机视觉对色彩特征的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及对策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 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将会越来越完善,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本身的质量,积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检测的检测环境不符合要求 工程检测机构的实验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有温度要求的,但是在实际的检测时存在随意性,没有按照温度要求的标准或者是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的去进行实际操作,对检测数据要求不严格。另外,很多实验室都还存在记录不全面、不规范的现象,试验区域人员随意进出,相应的检测设备不全,没有安装应急的安全设施等问题。 2、部分检测机构管理松懈,基础设施投入有限 (1)检测设备适用性 某些检测单位的办公场所非常拥挤,而且异常陈旧,这显示其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在试验中依旧存在着“小车拉大马”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与检测进度。 (2)试验操作不达标 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对于建筑材料质量以及检验方法都有相应

规定。部分单位没有编制相关的检测方案或是检测方案太简单以及检测人员不能按照规范标准来操作,致使最终检测成果不准确。因为检测单位在操作方面违规,也可能导致存在问题的建筑材料最后拿到合格的检测结果。 3、质量检测市场不规范 当前的检测市场普遍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更有甚者还会出具假的质量检测报告。由于质量检测市场的不规范,单方面压价行为,部分检测单位对现场数据的采集责任感不强,甚至还有冒充检测技术负责人签名的情况发生。有少数单位还出现了资质买卖或是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合作,亦有将盖好公章的空白质检报告交给无资质单位使用的现象。地方上有自己的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并且阻止外地检测机构进入施工现场,这大大妨碍了质量检测以及技术进步。 4、质量检测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要素来说,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检行业最缺乏的就是该领域的专业人才。目前,大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服务理念及服务态度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都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质检结果出现偏差,比如质量检测方法有误,检测机验收有失规范等事件的发生屡见不鲜。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应对策 1、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例如沥青防水就弹性体卷材在进行拉伸性能检测试验时,检测温度要控制在20-25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选题整理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年月日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选题: 杭州市三级医院基因检测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量子点标记的高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IL-6、TNF-α等指标相关性研究 吉林金标准检验公司骨干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尿沉渣分析仪流程控制的设计和优化 浅谈艺术设计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ESP教学调查与研究 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高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研究 中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分析与开发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像处理平台 中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探究 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基于溯源性的企业缺陷诊断量表研究 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法制备及其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 我国医学门类学科目录修订问题与对策研究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Graves病诊治中的变化及与促甲状腺素(TSH)相关性分析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苏丹红Ⅰ免疫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其Ishak组织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侯要素与其Ishak组织学评分相关性研究基于虚拟技术的生化分析仪 长宁区医疗卫生机构化学性废物处置现况调查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早期骨髓形态学特征研究 链霉亲和素荧光藻胆蛋白的构建及在荧光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基于神经网络的感冒中药配方模型建立和性能考察 新疆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卫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食品分析与检验论文

食品分析与检验论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食品分析与检验 摘要:21世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用人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食品类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们组织有关院校的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食品类专业教材。 关键词:;食品检测,分析,检验 中图分类号:TQ46-69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一:食品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 食品供给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要各种营养素与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果腹,更加注重食品安全,营养和美味,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食品质量,陆续制定了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各类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可以说,食品分析与检验已经于食品加工过程的各方面密不可分,是有效地进行食品卫生管理安全的必要手段。二: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任务 食品分析检验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技术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及安全卫生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在食品科学研究、生产、流通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内容与方法:1、食品分析与检验主要包括感官检验,营养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食品感官检验人们选择食品中往往从个人的喜好出发,凭借其感观印象决定取舍。研究不同人群对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口感等感觉,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极其重要的。 2、食品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分,灰分,矿物元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氨基酸,有机维生素八大类,它们也是构成食品的主要成分。 3、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监督食品企业在生产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食品安全性,已经成为食品分析与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 4、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各国政府均制定出严格的食品卫生法规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允许量作了明确的规定。 5、食品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通常要考虑到样品的和分析方法本身的特点,如一专一性,准备度、精密度,分析速度、设备条件、成本费用、操作要求等。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食品分析检验常用的方法有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分析法和酶分析法。 1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采集又称采样,是指从大量物料(分析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样品的采集是指分析工作的开始。 1)样品的采集目的和意义 ①采样的目的

食品掺伪检验论文范文

浅析食用油脂的掺伪检验技术 摘要: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脂的质量标准也日益要求严格。但是由食用油引起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食用油脂的掺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而且削弱了油脂工业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油脂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既然,这样的行为很难杜绝,我们就应该多了解食用油掺伪的检验技术,来帮助我们吃上放心油。目前油脂行业已经研究和应用了许多新的检测技术,主要集中在检测精度高,选择性好,检测程序简单、快速、简便,可以完成在线检测;降低有机试剂用量,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对环境友好和无损伤检测等新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开发等方面。 关键词:食用油脂掺伪检验检测技术 正文:一、食用油脂的总体概况及掺伪食用油脂的现状 天然油脂是各种酰基甘油的混合物,没有确定的熔点和沸点,仅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范围。油脂的熔点一般最高在40~55℃,沸点~般在180~200℃之间。油脂经过精炼(沉降、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后,可提高油脂的品质,改善风味,延长油脂的货架期。不法厂商惯用价廉、量大的植物油脂,如棕榈油、菜油等掺兑入优质油品中,降低生产成本,从中牟取暴利;还有的厂家将国家禁用的有毒物掺入食品之中。例如,在食用油中掺入有毒的、非食用的矿物油、桐油、大麻油等。桐油中含有桐子酸(9,1 l,13十八碳三烯酸)的甘油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人食用后,能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甚至呼吸困难,抽筋,心脏麻痹而身亡。所以,将工业用的桐油掺兑人食用油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 二、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方法 2.1对掺伪矿物油的检测方法 2.1.1 理化检测方法 2.1.1.1 三氯化锑-三氯甲烷界面法用于花生油、菜籽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取油样lmL注入试管中,沿壁加入lmL 1%SbCl3一HCCl3溶液,使试管内分为两层,然后在40℃水浴中加热约10min,如有桐油存在,则在两层溶液分界面上出现紫红色至啡色环。 2.1.1.2 亚硝酸法用于大豆油、棉籽油或深色食用植物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取油样5~10滴于试管中,加2mL石油醚,使油溶解(如有沉淀物时,过滤一次),在溶液(或滤液)中加入lgNaNO2:和1mL 5mol/L H2SO4,摇匀后静置,如有桐油存在,则溶液出现混浊状态,如混入2.5%桐油,则有絮状团块析出,开始呈白色,放置后变黄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